教學計劃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進。以下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分享的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一
1、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感。
2、通過練習練習,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功的樂趣和體驗。
難點: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掛圖。
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基本練習通過分子都為1且分母最大公因數只有1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對比練習,鞏固對異分母分數加,減計方法的理解,并啟發學生發現一些計算規律,從而進一步提高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能力。
2、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
(1)學生完成后展示學生作業,交流計算結果。
(2)指導探索規律。
教師指出: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數相加,得數的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兩個分子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數相減,得數的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兩個分子的差。
(3)請學生舉出幾個類似的可以用這樣的規律計算的算式。
學生獨立完成左邊兩組題的計算。
學生進行觀察,并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發現,再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
學生明確規律后根據規律直接寫出右邊兩組題的結果。
學生舉例,互相交流。
綜合練習。
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通過第6,7題的練習提高學生估計及對計算結果的把握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感。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觀察實物圖進行估計,再利用估計的數據解決相關問題,培養學生收集信息,選擇信息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對本節課要掌握的知識進行梳理。
1、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判斷后教師組織匯報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歸納:分數是否接近1/2,看分子是否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數是否接近0,看分子是否接近0;分數是否接近1看分子與分母是否很接近。
2、完成第7題。
教師組織匯報交流,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讓學生通過計算來驗證自己的估算是否正確。
3、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
(1)理解題意,明確兩個量杯中各有多少毫升水。
(2)指導方法:400毫升和800毫升應該等于多少升呢?你是怎樣想的?
4、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1)理解題意。
(2)指導方法:估計一下每種蔬菜擺放的面積大約各占貨架的幾分之幾?你是怎樣想的?
(3)讓學生獨立完成(2)(3)題的計算,教師組織交流結果。
通過練習,你有什么收獲?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作業:完成補充習題第41頁。
1/2+1/3=(2+3)/(2×3)。
1/2-1/3=(3-2)/(2×3)。
接近0:1/10,2/25。
接近1/2:4/7,9/20,7/15。
接近1:8/9,11/13。
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判斷,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在小組中先估計,然后匯報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并與估算結果比較估算是否正確。
學生觀察圖片,先得出兩個量杯中分別有2/5升,4/5升,再獨立完成(1)(2)問題的解答。
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指名上臺指圖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2)(3)題的計算,并進行匯報。
學生自由發言。在分數大小比較的練習中可以滲透類似的題目,讓學生用運用估算的方法比較大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二
教學內容:
五年級數學下冊第104—106頁的內容及相應的練習。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探討發現同分母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運用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推理、歸納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重點: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
1、提問:哪位同學說一說什么是分數單位?
3、導入。
師:同學們,過生日時高興嗎?哎喲,怎么這么高興,快說給我聽聽,也讓我高興高興。
師:聽同學們這么一說,我也真替你們高興。同時我也希望你們天天這么高興!
生:爸爸吃了3/8個,媽媽吃了1/8個。師:1/8表示什么?
師:那趕快動手吧!
2、放手探究,發現規律。
學生開始自己解答以上問題,教師巡視。學生做完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三、收集信息,總結規律。
1、師:請問同學們,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你還有什么疑問嗎?生:沒有。
板書:3/8+1/8師:為什么要用加法來計算?(就是把爸爸吃的和媽媽吃的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師:說得好。這是應用了什么的意義來列的算式?(整數加法的意義)師:誰還記得整數加法的意義?(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師:整數加法的意義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
板書:4/8-1/8=3/8師:為什么用減法來算?
(3/8是3個1/8,1/8是1個1/8,3個1/8加上1個1/8是4個1/8,也就是4/8。)板書:
3/8+1/8=4/8=1/2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我認為爸爸吃了3塊,媽媽吃了1塊,一共吃了4塊,即8塊中的4塊,也就是4/8個)。
板書:
2、教學例2出示情境圖。
學生自習觀察,審清題意,列出算式。3/4-1/4學生嘗試自己解答。
3、總結規律。
師:同學們,你們看,例。
師: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怎樣計算?同桌討論,共同歸納概括。學生匯報。
課件出示: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師:這就是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請同學們齊讀一遍。
四、應用拓展。
師:剛才大家表現非常棒!老師想帶你們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智慧島闖關,你們敢嗎?課件出示:智慧島第一關:填空。
第二關: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8-3/8=。
7/9+5/9=。
1/2+1/2=。
2/11-2/11=1/6+5/6+1/6=。
1-3/7=。
1-1/15-7/15=第三關:判斷題1、3/7+4/7=7/14=1/2()。
2、7/9+2/9=9/9。
()。
4、5/6+5/6=10/6。
()。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板書設計:
例1例2。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計算結果要約分。
教學反思:整個教學的每一環節,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1、用現實情景引入學習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對新知識的探究中來。
2、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自主探索,并在小組內交流,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從中解決一些困惑,提高課堂效率。
3、引導學生自己歸納、補充、完善同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的獲得成功的體驗。
4、設計了不同形式的練習題,目的是讓學生更進一步理解法則,并靈活熟練地運用法則。總評:這節課,丁老師利用“吃蛋糕”這個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問題,并把問題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運用已有的經驗探究計算方法,然后引導學生自己歸納、補充、完善同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三
教學目標:
1、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難點: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了什么?
生:它們的分母相同,是同分母分數。
師:你的觀察力真強,在三年級我們已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這一問題。
二、出示例題,探究新知。
生:爸爸和媽媽一共吃了這張餅的多少?生:爸爸比媽媽多吃了這張餅的多少?……。
生:3/8+1/8。
師板書算式:3/8+1/8。
師:請同學們大膽猜測,結果應等于多少?同為互相交流。
生1:我覺得3/8和1/8的分數單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得4/8。
生2:我覺得這張餅平均分成了8份,一份就是1/8,3/8就是3個1/8,3個1/8加1個1/8就是4個1/8,就是4/8.。。。
師:同學們真善于動腦,咱們一起來看圖示,出示課件。誰再來說說結果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理解的?生:。。
師:同學們學的真快,誰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填空?出示課件找一生回答,然后全班齊答。師:對于這個結果4/8,同學們有不同意見嗎?生:應化成最簡分數1/2。
師:這位同學很細心,計算結果我們要化成最簡分數。
生:我們組認為結果等于2/8,因為3/8和1/8分數單位相同,可以直接相減。生:我們組認為3/8-1/8就是3個1/8減1個1/8,還剩2個1/8,也就是2/8.師:說的真好!很會學以致用。出示課件理解算理,再出示填空題,加強鞏固,師板書=2/8。
師:對于這個結果,有不同想法嗎?生:老師,結果要最簡,應等于1/4。
生:整數加法的含義是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生觀察思考后得出:一樣。
師出示課件,明確這一知識點。
6、探究算法。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兩個算式,你發現什么共同點了嗎?
生:同分母分數相加的時候,分子也相加,同分母分數相減的時候,分子也相減。師:你觀察得很仔細,誰能用見解的語言概括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同為討論一下。
生: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生:老師,結果還要化成最簡分數。
師:你們概括的真好!貼字帖,生齊讀計算法則。
三、嘗試運用,加深理解。
ppt出示練習題。
四、板書。
3/8+1/8=4/8=1/2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3/8-1/8=2/8=1/4。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能力。提高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規范書寫和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教學用具:ppt。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生日嗎?(喜歡)看來,同學們都喜歡過生日,生日的來臨也意味著我們又長大了一歲,為此,我們的家人常常會給我們過生日,這不,前不久,小明也過了一個愉快的生日。請看大屏幕。(5月8日是小明的生日,那一天,小明的媽媽給小明準備了一個大蛋糕,小明可高興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將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一家人吃的很開心,小明的爸爸吃了3/8個,小明的媽媽吃了1/8個)。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或者是減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可能:1、爸爸媽媽一共吃了多少個?2、爸爸比媽媽多吃了多少個?3、還剩多少個?二、探究。
1、請同學們先看看,這幾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呢?(分母是相同的),對,今天,我們要學習同分母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2、我們先重點研究3/8+1/8=?等于多少呢?
(1)生可能: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3/8塊,就是吃了8份中的3份,媽媽吃了1塊,就是吃了8份中的1份,合起來就吃了8份中的4份就是4/8。
那么,還有不太理解的同學,請你先獨立思考一下,或者和你的同座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對你有所幫助。
(2)根據學生匯報整理出:
可能:方法一:用畫圖的方法直觀得出3/8+1/8=4/8小結:圖示法。
師:通過看圖,我們可以看到,3/8里面有幾個1/8,1/8里面有幾個1/8,合起來是幾個1/8?這個1/8就是3/8和1/8的什么呢?(分數單位)板書:3個1/8+1個1/8=4個1/8就等于4/8。
方法二:1個1/8加上3個1/8等于4個1/8,也就是4/8,小結:分數組成法。
師:你能利用分數的組成來解釋,真棒!
師:能將分數轉化成小數,用以有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很有想法。(3)提問: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談了自己的理解,很有創意,現在我們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師:不過,在平時的分數加法的計算中,比如計算25/37+11/37,如果我們也先畫一個圖,在把它平均分成37份,然后再計算,你覺得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很難進行平均分)。
剛才說到了將分數轉化成小數,如果在轉化時,遇到無限小數,可能導致結果不太準確。這樣看來,我們應該找出計算同分母加法的一般方法。
誰能找找?(看板書:)。
引導: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時,只需要把什么相加就可以了?(生答)。
師小結: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時,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板書: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剛才大家已經明白該怎樣計算同分母的加法,現在我把規范的格式寫一遍,希望大家在做作業的時候能夠用規范的格式做作業。并強調:因為我們今天剛剛學習,有一部分同學掌握的可能不是很熟練,那么希望大家用這樣的格式來做作業,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掌握的比較好了,可以在算式后面直接寫出結果。
請同學們想一想整數加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加法的含義是什么嗎?生可能:分數加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3、現在我們看看3/8減去1/8等于多少?請嘗試著做一做。(點生在黑板上板書:要求寫出規范的格式)。
那么,在計算計算同分母分數減法時,只需要把什么相減就可以了?(生答)。
板書: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這就是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請同學們再想一想整數減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減法的含義是什么嗎?
師:其實分數加減法的含義和整數家減法的含義是一樣,都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只不過一個是整數,一個是分數而已。
4、現在誰能說說1-3/8-1/8等于多少?嘗試著在草稿本上做一做。(請一生上臺板書)。
你是怎樣想的?注意化簡。注意要把1化為8/8。三、看書。完成書中填空四、競賽1、第一關:基礎測試:完成書中做一做。105頁、106頁在展示臺上展示。尤其注意化簡。
2、第二關:智力陷阱:
五、作業。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五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增強數感,培養良好計算習慣。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2.問題解決與數學思考。
在鞏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基本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一些特殊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方法,培養學生根據數據特點,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練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功的樂趣和體驗。
教具學具。
實物投影。
教學重難點。
1.根據數據特點,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等能力,發展他們的應用意識與能力。
1.口答:我們在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式題時采用了什么方法?(通分),將異分母分數轉化成了同分母分數。(板書)。
1.練習二十四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后,指名生說說怎樣計算的,強調計算法則。
2.練習二十四第5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請學生說一說每道題是怎么想的?
3.練習二十四第6題。
(1)算一算:
(2)想一想:算式中的兩個分數有什么特點?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寫下來。
(3)試一試:用你發現的規律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答案。
(4)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練習二十四第6題。
4.練習二十四第7題。
請學生先根據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然后再解答。
1.練習二十四第9題。
讓學生先讀題,弄懂題意后再動手填寫。講評時,請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
2.練習二十四第10題。
(1)學生利用課前完成:調查填好表中相關數據,然后制成條形統計圖,提出問題并解答.
(2)課堂展示交流調查制作分析及解答過程。
練習二十四第4題。
通過本節課的練習,我們進一步鞏固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我們還探索發現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的一些特殊情況的計算規律,這個規律是:當兩個分數的分子為1,分母互質時,它們的結果是用這兩個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兩個分母的乘積作分母。以后,我們在計算這樣的題目時,就可以直接得出結果了。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六
教學目標:
1、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必須先通分的道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進一步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出示卡片口算。
2、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板書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3、為什么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可以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因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單位相同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根據情境提問題并列式。
向學生介紹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情況。滲透不亂扔垃圾,自覺把垃圾分類處理的環保教育。
用課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類圖,請學生仔細觀察,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導并指名學生列式:1/4+3/103/10-3/20(板書算式)。
2、比較不同,導入新課。
教師:黑板上這兩道題,同學們能直接算出結果嗎?(不能)剛才那些題你們算得特別快,為什么這兩道不行呢?它們有什么區別嗎?(指名回答)。
教師:是的,像黑板上這樣,由不同分母分數組成的加減法,叫異分母加減法。與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不同。這一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板書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三、新課。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師:我們先看第一道加法題:1/4+3/10,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圖加深理解。圖片出示:
教師:我們再從圖上看一下,用兩個大小相同的圓表示單位1,根據分數的意義,涂色的部分分別表示1/4和3/10。1/4的分數單位是1/4,用這樣的一個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數單位是1/10,用這樣的一個小扇形表示,它們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個大扇形加上三個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嗎?所以,1/4+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教師:只要解決了什么問題,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用什么方法可以轉化呢?同學們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
你們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研究。
學生分組討論、試算,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教師: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哪個小組同學愿意到前邊談談你們的想法?
各小組介紹各自的計算和思考過程,引導學生比較評價,選出最好的方法。
板書:1/4+3/10=5/20+6/20=11/20。
4、課件演示。
教師:為了加深理解,我們再從圖上看一看1/4+3/10的過程。課件出示:
教師:1/4和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學們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們轉化為分母相同的分數5/20和6/20。這樣分數單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兩個圖形都變成了由許多個大小一樣的小扇形組成的圖形,就可以直接相加減了。
二例1(2)3/10-3/20。
1、引導學生用剛才探索出來的方法,計算3/10-3/20。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試算。
2、請板演的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
三總結計算方法。
1、教師:我們已經計算出兩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題了,你們考慮過沒有,我們計算這類題的關鍵是什么呢?(通分)結合以上的計算,同學們能試著總結出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嗎?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把這個計算方法寫在黑板上。(板書: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計算)齊讀一遍。
四、閱讀課本。
教師:今天我們所學的是課本110頁和111頁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閱讀一下這兩頁,再回顧反思一下新知識,如果有什么疑問還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四、鞏固練習。
1、計算1/3+5/6=5/8-5/10=(黑板)。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使學生知道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
(3)培養學生細心認真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準備:
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帶同學們一起去云夢森林公園參觀。
用多媒體出示表格,問:從表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根據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選擇“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這一問題。
(1)學生先獨立解答,再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2)小組派代表匯報算法:
(3)教師問: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種算法?你發現了什么?學生思考并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
三個分數是異分母分數,先算前面兩個,再算最終結果;也可以先一次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運算法則計算結果,比較簡便。
2.課件出示下表:
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轉化情況對比。
地控類別蓄存為地下水地表水其他。
森林7/201/42/5。
裸露地面?11/202/5。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展示學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提問: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
師生總結:加減混合運算中有小括號時,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3.結合以上兩個問題,總結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學生先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在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三、鞏固運用,實踐創新:
1.由小組派代表評比。
出示教材第118頁“做一做”。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列式計算:
(1)從6/7里減去1/2和1/7的和,差是多少?
(2)4/5加上3/5減去1/3的差,和是多少?
3.小華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1/3,第二天看了3/5,還剩下多少沒有看?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言)。
師:看來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少,希望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你身邊的數學問題。
五、布置作業。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八
4、滲透轉化思想,培養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ppt課件、同樣大的長方形紙片若干張。
一、復習導入:
1、填一填。
1/2=/4=4/()。
2、找出下列各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6和87和1411和9。
3、將下列各級分數通分。
1/4和3/87/10和5/6。
4、搶答:
1/5+2/53/7+2/74/9+5/9。
5/8-3/811/15—11/157/12—5/12小結: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ppt出示:同學們在手工課上折紙。淘氣用一張紙的1/2折一只小船,笑笑用同一張紙的1/4折一只小鳥。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會解決這些問題嗎?(學生列出算式。)。
先估一估它們的和(差)是多少?
ppt出示:
1/2+1/4在()之間。
a、0—1/2b、1/2—1c、1—2。
2、嘗試探索,操作驗證。
師:大家估計的正確嗎?我們可以用折紙的方法進行驗證。
出示操作提示:
(1)在長方形紙上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涂出它的1/2;
(2)再用不同的顏色涂出它的1/4;(不重復)。
(3)觀察兩種顏色一共占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學生動手操作后,反饋估算結果。指名說說3/4是怎么得出的。
同桌交流。小結:異分母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板書)。
4、自主嘗試:1/2—1/4。全班交流計算結果及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5、試一試:
完成課本“試一試”。(3/4+5/89/10—1/6)。
獨立完成,同桌檢查。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鞏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2、課本“練一練”第3題。
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3、大家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已經掌握得較好了,接下來同學們來當一次小老師,幫小馬虎看看他的計算是否正確。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
(1)先獨立思考。
(2)誰來當老師,幫他指出問題?
(3)通過這道題的練習,你想給小馬虎提點什么建議呢?
4、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的數學世界來解決問題。
我們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環衛工作人員對我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整理,得出以下結論:
廢金屬占生活垃圾的1/4;
廢紙張占生活垃圾的3/10;
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2/5;
其它垃圾占生活垃圾的1/20。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
四、拓展延伸:
1、有紅、黃、藍三根彩棒,紅棒比黃棒長3/4米,藍棒比黃棒短1/6米。
(1)紅棒與黃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藍棒比黃棒長1/6米,紅棒與藍棒相差多少米?
引導學生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嘗試解決。
2、(1)1/2+1/3=1/3+1/4=1/4+1/5=1/3+1/5=。
(2)1/2-1/3=1/3-1/4=1/4-1/5=1/3-1/5=。
a.觀察特點;b.計算,找規律;c.舉例應用。
五、課堂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2、師:在我們的身邊數學無處不在,希望同學們能運用今天所學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設計:
1/2+1/4=2/4+1/4=3/4。
1/2—1/4=2/4—1/4=1/4。
《折紙》這一課主要是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反思本課節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談。
1、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靈活使用教材。
教材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生活化的情境,兩個小同學在手工課上進行折紙。分別用去了張紙的1/2和1/4。通過比較兩個人用紙的多少,引發了學生對如何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數學信息學生提出了一些問題并進行了解答。在解答中,學生們遇到了困惑,正是因為這一困惑的出現引起了學生對這種算式該如何計算思考。通過觀察、分析、估算和討論交流,使學生認識到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因為分數單位不同必須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學生的探究計算法則的過程中,體會一步步推理,理解算理。
2、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實際操作、感知的過程中建立數學技能。
本課教學中借助折紙情境,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提問解答的活動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在學生猜測、驗證算式結果并歸納總結出法則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分數知識相關的數學模型,激發并滿足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欲望。
3、進行估算,注重對學生估測能力的培養。
本課教學中在合作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前都設計了讓學生先估一估的環節,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并充分調動感官,結合自己已有的學習經驗對加減法算式結果進行估算。這樣的設計有助于促進學生自覺地運用所學的估測知識對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初步感知。
本堂課也出現一些不足,如:個別學生以往的“找兩個數的公倍數、通分”知識中間有缺漏。折紙過程中,時間過多導致學生練習時間少,練習量不足。以后在新課前事先準備一些舊知識,以利于新舊知識間的遷移,學生容易走進新課堂,容易掌握知識。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九
1、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必須先通分的道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進一步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
課件、口算卡片。
一、復習鋪墊。
1、出示卡片口算。
2、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板書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3、為什么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可以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因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單位相同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根據情境提問題并列式。
向學生介紹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情況。滲透不亂扔垃圾,自覺把垃圾分類處理的環保教育。
用課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類圖,請學生仔細觀察,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導并指名學生列式:1/4+3/103/10-3/20(板書算式)。
2、比較不同,導入新課。
教師:黑板上這兩道題,同學們能直接算出結果嗎?(不能)剛才那些題你們算得特別快,為什么這兩道不行呢?它們有什么區別嗎?(指名回答)。
教師:是的,像黑板上這樣,由不同分母分數組成的加減法,叫異分母加減法。與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不同。這一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板書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三、新課。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師:我們先看第一道加法題:1/4+3/10,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圖加深理解。圖片出示:
教師:我們再從圖上看一下,用兩個大小相同的圓表示單位1,根據分數的意義,涂色的部分分別表示1/4和3/10。1/4的分數單位是1/4,用這樣的一個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數單位是1/10,用這樣的一個小扇形表示,它們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個大扇形加上三個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嗎?所以,1/4+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教師:只要解決了什么問題,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用什么方法可以轉化呢?同學們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
你們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研究。
學生分組討論、試算,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教師: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哪個小組同學愿意到前邊談談你們的想法?
各小組介紹各自的計算和思考過程,引導學生比較評價,選出最好的方法。
板書:1/4+3/10=5/20+6/20=11/20。
4、課件演示。
教師:為了加深理解,我們再從圖上看一看1/4+3/10的過程。課件出示:
教師:1/4和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學們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們轉化為分母相同的分數5/20和6/20。這樣分數單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兩個圖形都變成了由許多個大小一樣的小扇形組成的圖形,就可以直接相加減了。
二例1(2)3/10-3/20。
1、引導學生用剛才探索出來的方法,計算3/10-3/20。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試算。
2、請板演的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
三總結計算方法。
1、教師:我們已經計算出兩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題了,你們考慮過沒有,我們計算這類題的關鍵是什么呢?(通分)結合以上的計算,同學們能試著總結出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嗎?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把這個計算方法寫在黑板上。(板書: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計算)齊讀一遍。
四、閱讀課本。
教師:今天我們所學的是課本110頁和111頁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閱讀一下這兩頁,再回顧反思一下新知識,如果有什么疑問還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四、鞏固練習。
1、計算1/3+5/6=5/8-5/10=(黑板)。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十
(2)使學生知道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
(3)培養學生細心認真的計算習慣。
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帶同學們一起去云夢森林公園參觀。
用多媒體出示表格,問:從表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根據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選擇“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這一問題。
(1)學生先獨立解答,再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2)小組派代表匯報算法:
(3)教師問: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種算法?你發現了什么?學生思考并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
三個分數是異分母分數,先算前面兩個,再算最終結果;也可以先一次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運算法則計算結果,比較簡便。
2、課件出示下表:
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轉化情況對比。
地控類別蓄存為地下水地表水其他。
森林7/201/42/5。
裸露地面?11/202/5。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展示學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提問: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
師生總結:加減混合運算中有小括號時,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3、結合以上兩個問題,總結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學生先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在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三、鞏固運用,實踐創新:
1、由小組派代表評比。
出示教材第118頁“做一做”。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列式計算:
(1)從6/7里減去1/2和1/7的和,差是多少?
(2)4/5加上3/5減去1/3的差,和是多少?
3、小華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1/3,第二天看了3/5,還剩下多少沒有看?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言)。
師:看來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少,希望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你身邊的數學問題。
五、布置作業。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十一
想:分母不同,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要把它們轉化為同分母分數,然后再相加。
一、教材的局限性:
1、教學材料過于呆板,遠離學生的生活,無法激發學生興趣。
2、沒有為學生主動探究創設情景,學生無法進行主動探究。
二、改為現在的教學方案,有以下幾點想法:
1、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傳統的接受學習為主動探究的學習。
這節課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去上,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先復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明確兩個分數相加,一定要分數單位相同才行。然后告訴學生,異分母分數相加,分數單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安排一定量的練習。
都在進行合作,每一個學生都在主動的探究,“異分母分數相加要先通分”這一知識點完全是由學生自己發現的。而且,在整個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主動探究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在整個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沒有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中,而是以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
2、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課標中不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感受、體驗”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可見新課標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過程既是一個探究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主動參與的一個特定的數學活動過程,作為一個活動過程,那就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的性質,獲得一些經驗。
3、聯系生活實際,利用情境貫穿整堂課。
好的課題導入能引起學生的知識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勝,輝映全堂。新課導入的藝術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例題,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課的一開始,引出學生很熟悉的過生日的話題,一下子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讓學生說說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想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礎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問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最后,提出課外延伸題:今天我們學習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請你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幾種分蛋糕的方案,哪種是可行的,哪種是不可行的?既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也培養了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十二
1、通過自主探究,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認識將新知轉換成舊知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2、學生能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會對計算結果進行驗算,并養成驗算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生活垃圾情況的調查、分析,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一、創設情境,明確內容。
1、把下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通分。
13和2534和720512和38。
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通分的?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15+25=27+47=18+38=。
為什么上面這樣的分數相加減,你能直接說出得數呢?
3、出示23+19=揭示課題。
二、導學探究,建立模型。
1、課件出示各種生活垃圾圖片。
2、課件出示生活垃圾分類和危害的資料。
(一)導學探究,解決問題。
出示生活垃圾扇形統計圖。
廢金屬等14。
紙張危險垃圾。
310320。
食品殘渣310。
1、導學提示,明確方向。
(1)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提出用加減法進行計算的數學問題。
2.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下面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進行操作,并共同完成導學問題。
(二)展示交流,建立模型。
1.展示匯報,重點解釋。
(1)各位小組代表匯報。
廢金屬和紙張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他們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幾分之幾?
危險垃圾多還是食品殘渣多?它們的差占生活垃圾總量的幾分之幾?
(2)課件演示,解題過程。
2.歸納總結,建立模型。
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分子是分母的倍數的要化成整數。
三、練習檢測,鞏固應用。
1、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1)13+12=25。
2、你能計算以下各題嗎?(后面兩題驗算)。
3、解決問題。
四、整理回顧,反思提升。
下面請大家回顧一下我們這節課的內容,想一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十三
1、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意義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迅速地計算有關習題。
2、利用所學的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
3、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
課件方形紙色筆。
(一)、復習檢查。
1、什么叫分數,什么叫分數單位?
2、填空:
(1)5/8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7/9里有()個1/9;()個1/8是7/8。
(3)3個1/4是();6/11是6個()。
(二)、新授問題引入。
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媽媽為他準備了一個大蛋糕。爸爸將這塊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其中4塊,爸爸吃了其中3塊,媽媽吃了其中1塊。
師:你能用學過的分數知識說一說嗎?
生:爸爸將這塊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1/8,小明吃了這個蛋糕的4/8,爸爸吃了這個蛋糕的3/8,媽媽吃了這塊蛋糕的1/8。
師:你能根據剛才想到的分數知識,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說說怎么列式解決嗎?
生:媽媽和爸爸一共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1/8+3/8。
生:爸爸比媽媽多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師:今天就一起來探索這類分數的加減法計算的方法。
(三)教學探究。
那同學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有辦法驗證嗎?
學生獨立思考、探究。
小組討論,全班匯報。
(1)從圖上看結果。
(2)說理:1/8是1個1/8,3/8是3個1/8,1個1/8加上3個1/8是4個1/8,也就是4/8。
師:4/8可以寫成多少?
生:回答。
(3)聯想整數加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加法的含義嗎?(分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學生獨立思考后反饋,注意書寫格式的規范。
(2)聯想整數減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減法的含義嗎?(分數減法的含義與整數減法的含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3、歸納方法。
師:觀察這幾道分數加、減法算式有什么特點?(板書:同分母)。
觀察這幾道分數加、減法算式與計算的結果,又發現什么?
追問: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怎么辦?
(計算的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四)鞏固應用。
1、填空:
2、完成課本第105頁第11題。
3.下面在用今天學會的知識來解決兩道實際問題.
(1)我有3/4瓶礦泉水,倒出了1/4,還剩多少瓶礦泉水?
(2)一個水池已經灌了5/8池的水,還要灌多少水才滿?
師:做了這道題,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數單位相同),才能將分子直接相加減;分母可以為任何非0自然數。
(六)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十四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運用知識的遷移,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能運用分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樂趣,培養學生的推理、歸納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由舊知導入新知。
首先做幾道分數基本性質的題,復習已經學過的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而由此引出今天是小紅的生日媽媽給小紅買了一個大蛋糕。爸爸吃了3塊,媽媽吃了1塊,小紅吃了1塊。繼而讓學生說出爸爸媽媽和小紅各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1.自主探究。
(1)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選擇性地板書兩個問題,并請學生列式解答。
(二)新授課。
板書:
結合課件演示,引導發現: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都是。所以,可以把3個和1個直接加起來,它們的和等于4個,也就是小結: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板書:
讓學生思考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從而引導學生說出同分母分數相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的計算法則。小結:同分母分數相減,分子相減,分母不變。
同時配合幾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題,檢測下學生的掌握情況。
五、練習。
課件廚師冒險島畫面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一題讓學生快速口算回答,看誰回答的又快又好。第二題填空題讓學生在本子上自主做題然后交上來有教師給批改。第三題進一步擴建引出新的知識點: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是假分數的一般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緊接著老師學生一起做幾道計算結果化成帶分數的題。第四題讓學生們自己做法官判一判題的對錯。
六、總結回顧。
讓學生嘗試著復述一下本課的重點知識,老師在一旁幫著補充。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
七、隨堂作業。
獨立完成教材第91頁練習二十三的第3、4、5題。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十五
1、讓學生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的'問題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思維。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功的樂趣。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我們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你會計算下面的題目嗎?
出示口算題:
2/4+1/47/9-5/94/8+3/88/10-7/10。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的加、減法。
文檔為doc格式。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十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意義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迅速地計算有關習題。
2、利用所學的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
3、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正確計算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7/8的分數單位是()。
(2)5/9里面有()個1/9(3)4/7是4個()。
(4)3個1/5是()。
(5)1里面有()個1/5,即是()。
二、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在三年級時,我們學習了簡單的分數加減法,你能分別各寫一個同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的算式嗎?下面請大家在草稿上各寫一個,并大膽的猜測一下結果是多少。學生寫算式。師板書課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三、嘗試練習。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都寫了什么樣的算式?
生匯報自己所寫的算式。
師:同學們寫的算式到底對不對呢?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相信你們能找到答案的。
四、學習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1:(出示課件)。
媽媽給明明過生日,分生日蛋糕。爸爸將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8塊,爸爸吃了其中3塊,媽媽吃了其中1塊。問:你能用學過的分數知識說一說嗎?(如:爸爸吃了多少蛋糕的幾分之幾?)。
問:你能根據剛才想到的分數知識,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說說怎么列式解決嗎?
選擇:1/8+3/8表示什么含義?(媽媽和爸爸一共吃了蛋糕的多少。)等于多少呢?
那同學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學生獨立思考、探究。
學生匯報(1)從圖上看結果。
(2)說理:1/8是1個1/8,3/8是3個1/8,1個1/8加上3個1/8是4個1/8,也就是4/8。強調:4/8可以寫成多少?(1/2)。
師:聯想整數加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加法的含義嗎?(分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口算練習:1/5+2/5=5/9+2/9=2/7+4/7=1/3+1/3=問:觀察這些算式,對于同分母分數加法,你有什么發現?(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
2、學習同分母分數減法。(1)根據情景圖出示問題,比多少。
學生獨立思考后反饋,注意書寫格式的規范。(2)聯想整數減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減法的含義嗎?(分數減法的含義與整數減法的含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口算練習:3/5-1/5=7/9-5/9=6/7-2/7=2/3-1/3=問:觀察這些算式,對于同分母分數減法,你有什么發現?(同分母分數相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減)。
五、點撥歸納。
師:觀察這幾道分數加、減法算式有什么特點?
觀察這幾道分數加、減法算式與計算的結果,又發現什么?
板書: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追問: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怎么辦?(計算的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六、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105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課本106頁做一做。
學生開火車回答。
3、拓展練習(口答):1/12+()=7/12()-1/12=7/12。
5/()+3/()=8/()。
師:做了這道題,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數單位相同),才能將分子直接相加減;分母可以為任何非0自然數。
七、全課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八、作業。
同分母加減法教學設計(熱門17篇)篇十七
1、讓學生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思考。
3、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