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具備獨特的立意和獨到的視角,能夠給人以啟發和思考。接下來是一些優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魅力和智慧。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一
今天下午,老師帶領我們走進了海軍的歷史,參觀了海軍博物館。海軍博物館分為三個場所:貝殼館、兵器館和海軍歷史館。
我們先參觀了貝殼館。各式各樣的貝殼展現在眼前,它們有的像潔白的羅扇,有的像鮮紅的蝸牛殼,還有的像小喇叭。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兵器館。水雷、魚雷、深水彈、靶機、海鷹號……哇!這里簡直像個兵器的天堂,玲瑯滿目的兵器讓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歡一百三十厘米口徑的火炮,威力無窮??!
最后我們又參觀了海軍歷史館,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場館。海戰歷史分為三個時代:古代、近代和現代,讓時光倒流吧。古代,船的動力轉向都是靠船槳的,因為當時科技不發達,大多數攻擊方式為撞擊。講解員講的非常生動有趣,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仿佛身臨其境。近代,船只擁有了帆、舵和火炮。記得有一艘軍艦火炮多的足以把敵人嚇破膽,但它的樓梯也多的可以嚇死人了。哇哈哈……現代的戰艦,雷達、機槍、衛星地位系統等等,設備齊全,應有盡有,那真是今非昔比了。不過現代戰艦改良了,連救生艇也更加精致了。
參觀完所有的場館,大家還是意猶未盡,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海軍博物館。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將來中國海軍力量一定會更強大的。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二
余姚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文物古跡舉世聞名。尤其是河姆渡遺址,這是我們祖先創造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的搖籃,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
漫步在博物館廣場,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這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這還是江澤民爺爺親筆題的呢!
去發掘現場會使你大開眼界,河姆渡古文化遺址是當地村民在1973年夏天興修水利時發現的,先后兩期共發掘2800平方米,經專家們的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的科學測定,確認河姆渡早期文化遺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歷史,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是屬于我國早期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之一。經兩次考古發掘,發現它由四個互相疊壓,又有內在聯系的文化層組成。第一、第二層距今5000至55,屬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三、四層距今約六七千年,屬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每個文化層里,都有大量的文物、遺跡。
更使人驚嘆的是,在河姆渡遺址的第三、四文化層中,發現了大片木構建筑遺跡,經古建筑家鑒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干欄式”建筑。這種已經成熟地使用榫卯的木結構建筑,設計之科學,規模之宏大,不僅是我國所罕見,亦是人類建筑史上最早的杰作。如果說發掘現場使人大開眼界,那么文物展覽廳會使你嘆為觀止。一跨進博物館大門,展現在眼前就是第一展廳,這里陳列著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有鳥類、爬行類和類等,展示了昔日河姆渡是古木參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魚躍雁飛,一派生機盎然的動物世界。
走過通道,來到第二展廳,這里展示的是“稻作經濟”,形象地反映了稻作農業及漁獵采集活動,令人稱奇的是展出的一些7000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芒刺清晰,顆粒飽滿。同時展出的還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盤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以及帶炭化飯粒的陶片和以夾炭黑陶為主的缽、釜、盆、罐等容器,不僅充分證明了我國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而且說明早在7000年前我們東方民族的飲食習慣已基本形成,飲食文化已很豐富了。
轉彎進入第三展廳,讓我們領略了創造了許許多多奇跡的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工藝,生動逼真的陶塑,優美的刻畫裝飾與絢麗的繪畫,展現了河姆渡先民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展出的眾多藝術品中,以象牙雕刻件最為珍貴,作為遺址標志的“雙鳥朝陽”碟形器最為醒目。徜徉在遺址公園,目睹著河姆渡人各類生活、生產場景,面對著這些河姆渡人創造的原始文明,耳邊仿佛傳來了河姆渡人用骨哨吹奏的悠揚的曲調,在向你傾訴著那段歷史,不由得使人思緒綿綿。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勞的雙手、非凡的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原始文明。身為河姆渡人的子孫,應該知道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值得我們驕傲,也值得我們去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刻苦學習,長大了,為祖國,為家鄉創造出更偉大、更輝煌的奇跡。這樣,我們才不愧為河姆渡人的子孫。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三
今天上午,爸爸和媽媽帶著我去自然博物館參觀。
到了那里,我們先來到大展廳里,首先見到的是恐龍化石。
恐龍化石身高9米,體長1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因為它的嘴巴像鴨子,所以也有人叫它鴨嘴龍。
看到它,我心想:這化石難道是真的嗎?于是,我問爸爸:“這些化石是真的嗎?”爸爸指著恐龍化石親切地回答說:“是真的,這些化石離我們現在已經很遠了。”
我們離開恐龍館來到水族館。水族館里有許多海洋生物,成群結隊的魚兒游來游去,不停地吐著泡泡,大烏龜趴在那里一動不動,像是在思考什么問題。這時,我看見鯉魚媽媽正在教小鯉魚捕食的本領。我的心里非常好奇,就飛快地跑過去看,只見鯉魚媽媽正帶著小鯉魚追逐水中的小蟲子,鯉魚媽媽給小鯉魚做了一下示范,??!小鯉魚真的捉住蟲子了,小鯉魚真聰明!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然后,我們依次看到海龜、巨魚、野象化石、布犀牛等自然景觀。
參觀結束了,我今天又懂得了許多知識,心里可高興了。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四
今天上午,我、媽媽、弟弟和外公一起去賈魯河。
去賈魯河的路上我想了想說:“媽媽我們看看博物館有沒有開門,好嗎?”媽媽說:“好呀?!蔽覀冏吡艘粫海偷讲┪镳^了。我們正準備繼續前進。突然,外公說:“博物館好像開門了?!蔽肄D身一看,博物館真的開門啦。
外公走的好快,我們還沒有進去,外公就進去了。里面,有好多古代農耕用的東西:首先,我們看到了灶火臺和封匣;古時候的爆米花機;古時候的搓衣板;古時候的`床;紡花機和織布機;古時候衣服和鞋子;二十四節氣的窗花;古時候的犁、壩、簍……沒過一會兒,一樓就看完了,我們該去二樓了。
二樓有:兩副雕刻的畫和中牟縣歷史文化名人:抗清名將史可法;西晉文學家潘安,以孝出名……陶瓷制作過程;泥像;制酒過程;一頭獅子和玩獅人,頭上還有一條龍;繡的香包和小孩大頭靴;透明玻璃架,中間放著關羽的雕像,還有好多人物雕像。沒過一會兒我們就該下樓了。我們剛下來,樓下的啊姨就說:“還有十五分鐘就要關門了?!毙姨澪覀冊琰c下樓。
我們走了一會兒,就到賈魯河了。我好開心?。〗K于參觀了博物館。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五
8月19日上午,班主任郭老師帶領著我們一行人來到位于人民廣場的上海博物館,開展戶外社會實踐活動。那天天氣十分炎熱,遠遠就見參觀者頂著烈日排著一條長龍,我們再沿著長龍隊伍挨在最后一個。大家興味盎然,一邊聊著暑假的話題,一邊腳步一點一點往前移,一點也不覺焦急。大約過了30多分鐘我們就進館了。
剛一進館,一陣名為歷史的氣息便迎面撲來。我們目不暇接的欣賞著館內的文物,那一幅幅如行云流水般的字畫;那一枚枚來自世界各地的錢幣;那一件件做工精美的青銅器;那一塊塊凝如羊脂似的玉石;那一身身帶有民族風情的服飾……都無一不讓我們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如:走進繪畫館。我們立刻就從一幅幅圖畫中,感受到中國繪畫所包涵的深厚的傳統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它是以毛筆、墨、絹紙為主要工具,以點線結構為主要表現手段的造型藝術,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我以前只知道國畫最出名的是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參觀了繪畫館之后,我才知道其實還有院體畫、文人畫、丹青、寫意等。又如:在書法館,從甲骨文看起,金文、秦小篆、隸書、草書、到楷書的書法。展出的作品展示了中國文字形態的演變過程,以及人們在記錄書寫這些文字時對美的探索。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二樓的中國古代陶瓷館了。陶瓷是我們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物品之一。展館從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從泥土制作的器物到商代出現原始的瓷器、到東漢前期的青瓷、隋唐以后的白瓷、到13世紀的黑釉、青白釉和彩瓷,以及后來元代又有景德鎮的成熟的青花瓷,再到了明、清景德鎮不斷有名品迭出成為舉世公認的“瓷都”。那時景德鎮是中國制瓷業的中心,制作了五光十色的各種彩色釉器??戳颂沾傻恼褂[,我們不僅欣賞了古代各時期的珍品,還了解了一些原本不太知道的知識,如陶器的主要制作方法啊,瓷器與陶器的區別啊,唐三彩的工藝啊,還看到了整個燒窯過程的模型。從主要瓷器的品種簡介和實物觀賞,真的使自己獲益匪淺。
參觀接近尾聲,大家都十分留戀。走出上海博物館,灑下的陽光映襯著大家的笑容,我們師生十人的身影則定格在了博物館門前的那張合影上。大家心中卻感慨無限:從捐贈墻上那一位位捐贈者的姓名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無數海內外華人的一片片愛國之心。那一刻,我們下定決心,好好學習文化知識,長大后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六
5月31日早上六點半,我跟著夏令營的向導,踏上了去上海的旅途。上了大客車后,我欣喜若狂,恨不得一下子長了翅膀飛過去。但想到要和家人分開了,我還是有點不舍,不過五天后我就回來了,這樣一想,也就輕松多了。
經過一天的旅程,第二天上午,我們參觀的是上海博物館,不是世博會。上海博物館里面十分豪華,有四層樓,每一層之間既有電梯又有樓梯,許多地方點綴著五彩斑斕的燈,人們摩肩擦踵的,時不時談論著什么,我們仿佛置身于知識的海洋。
在第一層樓中,我和我們學校的同學一起,參觀了一些泥人,這些泥人的動作千姿百態,有的神色端莊地站著,有的騎在馬背上,有的摸著自己的胡子。讓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一個踩在嬰兒身上的人,他舉著拳頭,做出勝利的姿勢,而那個嬰兒則躺在地上。我不禁自言自語:“那是誰啊,殘忍的太過頭了?!?/p>
我覺得以前的小孩太可憐了,而現在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比起他們,我們真幸福??!
這里的好多東西我都不明白,這是我見過的博物館中最大的一個。我覺得世界是如此的大,又是如此的神秘,我們要學的東西真是太多了,我們要走的路真是太長了。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七
暑期里讓我最難忘的,就是讓我受益匪淺的活動。這次參觀,我感受頗深。與以往的參觀活動有些不同,因為這是一次歷史、文化的學習之旅。我們的營地被安排在位于運河畔的刀剪劍博物館。每天,我們在這里感受博物館的文化氣息,學習與交流。
走進這大大的博物館,到處充滿了歷史與文化,“刀劍的歷史”、“刀劍與生活”、“刀劍的文化”、“刀劍制造”、“刀劍欣賞”、“剪刀的起源及演變“等參觀內容,都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種各樣的刀、剪、劍,通過那些有趣的圖畫知道它們有很多種類型,遠至春秋戰國的青銅劍,以及鑄劍的流程,更能體會到鑄劍背后的故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時不時地發出了一聲聲驚嘆:如,在剪刀鍛造車間,工人叔叔們在認真地打造剪刀,原來制作一把小小的剪刀,竟然需要幾十多道工序,需要這么多人付出自己的勞動,這是我從來沒有想到的。剪刀的形狀、大小也是千奇百怪,除了我們日常用到的手工剪刀、廚房里奶奶用的剪刀、裁縫阿姨用的剪刀外,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剪刀。
參觀活動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的歷史文化真值得我們中國人驕傲,古代勞動人民用她們的勤勞與智慧,去發明、去創造。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用自己學到的本領,用自己的智慧,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八
在上海這個夢幻般的城市里,有一個充滿了航海傳奇的地方。那里有數以百計的船模型,豐富有趣的闖關……想必你都猜到了吧?-------嘻嘻,這里就是中國航海博物館。
一到達目的地,我就被它的美所震撼到了。兩片寬闊的扇葉,形成一個半開形。中間那顆水藍色“珠寶”就好比龍王宮的夜明珠,美輪美奐,迷倒眾人。迷倒眾人。扇葉仿佛是兩只嬌嫩的細手捧著“珠寶”。圍觀的人嘖嘖稱贊,就連平時挑剔的我也贊不絕口。蕓蕓眾生都前來一看它的`風采,照相機里風情萬種的它不僅相貌美美噠,里面包含的文化也不少哦!不信?跟我來!
雖然這些都讓人特別喜歡,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船員館。
走進這個神奇的地方,戴上3d眼鏡,來到虛擬駕駛室。只見風平浪靜,陽光燦爛,船緩緩前進,有一種虛虛幻幻,似真又亦非真的感受。明明船紋絲不動,卻感覺船身搖搖晃晃,不覺有種眩暈。忽覺一陣海風飄來,風,那么輕柔,帶動著旗子一起翩翩起舞,當一陣海風飄來,如同母親的手輕輕地撫摸自己的臉龐。我喜歡在這里的感覺,帶有如夢似幻,也有一種絲絲涼意。真讓人心曠神怡!
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火星救援》了。沙椅下隨著遙控器亂搖亂擺的繩子,趁人不注意像瀑布似的水花,立體逼真的影片景物……這些道具讓我驚訝無比,電影里的情節更是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電影里的主人公即使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也能繼續生存下去,讓我看到了生命的頑強。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更應該遇到困難迎刃而上,克服由困難化身的攔路虎,做一個勤奮向上的好少年!
有序的早晨,豐富的上午,快樂的中午,輕松的下午,今天的一日游真是收獲多多。上海航海博物館,你真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啊!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九
暑假的周末,爸爸媽媽都休息,他們拉我一起商量炎炎夏日里去哪里游玩,既能避暑又能寓教于樂的。于是我們上網“百度”,最終選定了沒有去過的上海玻璃博物館。
第二天,我和爸爸媽媽起了個早,備好防曬降溫的必需品,向博物館出發。經過了步行、換車,我們終于到達上海玻璃博物館。
我們來到博物館售票大廳,我被博物館簡介給怔住了:這個工業設計色彩濃厚的博物館,在建成之初就被cnn旗下網站評為“中國三大最不容錯過的博物館”之一,可以和威尼斯的玻璃博物館相媲美。哇~心想:“里面一定有不少驚喜等著我吧”。我拉著爸媽的手迫不及待地往里走。
我們先參觀了玻璃陳列館,里面有許多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玻璃制品,有古代的、現代的、工業的、藝術的,每一件都是藝術珍品,我和爸爸媽媽都看得眼花繚亂、愛不釋手。
其中,有件很特別的作品,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它本來叫做“天使在等待”,遠看它就像兩只巨大的翅膀,走近仔細一瞧,原來這對翅膀是由幾百根玻璃細管粘成的,可惜其中的一只翅膀被一個調皮的男孩弄壞了,所以現在作者又將它改名為“折”。案發時間和原因都在電視機上滾動播出。我想:“這是在警示參觀者,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要遵守博物館的參觀秩序,愛護每一件展品。大人要管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學會尊重藝術品,保持良好的教養”。
接著,我們去了玻璃迷宮,踏上臺階進入入口,感覺自己身陷玻璃迷霧中,能看到好幾個自己。我和爸爸媽媽拿著工作人員發的闖關游戲卡(卡上有8個不同形狀圖形,要求全部敲章集齊,即可通關)。一路上我帶領爸爸媽媽在里面兜兜轉轉摸摸看看,終于集齊了所有的8個章,獲得了迷宮闖關達人的獎狀。爸爸媽媽夸我:“頭不暈厲害的”。
隨后,我和爸爸媽媽一同來到專為小朋友打造的兒童專題類博物館。進館后,我拿到了一本任務冊和掛脖子上的筆,上面要找到26個字母和若干東西,我拉著爸爸媽媽一同大開腦洞開始探索之旅。我們睜大眼睛,一邊看展品,一邊仔細尋找字母,有的在萬花筒的圖像里,有的在展品的肚子里。我無比認真地完成了任務冊,來到服務臺換取了一個可愛小獎品。
玻璃博物館果然名副其實??!帶給我很多驚喜!通過參觀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是來之不易的,需要我們付出辛勤的勞動,懂得珍惜愛護它。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十
大家一定都去過博物館吧!可是我一次都沒有去過。今天聽說周三學校組織要去博物館參觀,我們全班同學都興奮不已!
“盼呀盼,盼呀盼,我們企盼的周三終于到來了!”我在上學的路上輕聲嘀咕著。上了半天的課,吃完午飯后,休息了一下,便準備步行前往博物館了。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心情格外激動,大家都想早些到達博物館。
從遠處望去,博物館的形狀似方非方,似圓非圓,不知怎么形容。進入館內,一股濃濃的古木味撲鼻而來,我仿佛也置身于這古色古鄉之中。聽講解員介紹:“博物館以‘圓倉’為結構,表現出華夏文化中‘有容乃大’的哲理,將充分展現太倉的歷史文化特色。”講解員繪聲繪色地說:“太倉至今已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4500年!4500年前,太倉還只是一片汪洋大海,過了2500年,太倉有了一個小村落,650年前的太倉已成了風調雨順的風水寶地。因此,太倉變成了皇家的糧倉,故名‘太倉’。博物館共五層,地下一層地上四層?!甭犕瓴┪镳^的概況介紹后,我們便開始了參觀的旅程。首先,我們從一層向地下一層望去,看見了講解員介紹的六國碼頭展區。我們還參觀了由瓷器組成的一樓展區,以三大主題“倉”、“港”、“文”部分的二樓展區,以婁東畫派陳列館和館藏精品兩部分組成的三樓展廳以及由太倉革命歷史陳列,太倉老照片展映組成的四樓展廳。在歷代書畫之中,最令人難忘的是大名赫赫的《菊圖》,瞧,那一朵朵逼真的菊花,幽幽清泉,簡直就是一張彩色的照片,讓人飄飄欲仙。更讓人越加覺得,太倉,一個多么美麗的`城市!她慈母般的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大天才”、“大文豪”!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還沒看夠,就到了回去的時候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博物館,踏上了回學校之路。路上,我在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滴小水滴的話,那我們每個人只需將這滴小水滴匯在一起,不就可以成為大海了嗎?既然這樣,就讓我們把水滴匯聚在一起,將自己投進太倉未來的建設中去吧!
我們是太倉的未來!今天我們以太倉為榮,明天太倉以我們為榮!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十一
清晨,爸爸告訴我,要帶我去博物館參觀,我高興地從床上跳起來,草草吃了點飯,急急忙忙和爸爸上路了。一路上,我像只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向爸爸問東問西,想象著博物館可能是個什么樣子的地方。
首先,看到的是蝴蝶展,各種各樣的蝴蝶,有幾千多種,好漂亮??!
然后,向里面走去,看到了民國時期的人們生活的樣子,還有古代人民使用的器具、裝飾品,有玉器,有青銅,有鐵器,還有許多我不認識的東西。對了,有一點我必須要說,如果有朋友想要去看看,我一定要提醒大家,在參觀抗日戰爭展覽的時候,有個被砍斷的一只胳膊,可是把我嚇著了,你們要當心??!
接著,我們又去了二樓,二樓有許多家具。爸爸說那些家具都好精致,現在的家具都不會像以前的那樣,完全不依靠釘子,螺絲做成,讓我仔細看看。我可不相信,盯著一個家具轉過來轉過去仔細地找著釘子。還真沒有發現!
我和爸爸又看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到煙臺博物館去參觀,讓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因此,我建議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上一頁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十二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所以我們班級由家委組織集體到華僑博物館參觀。因為這幾天正處于梅雨季,所以當天天公依然不做美,下起了雨。盡管如此,這還是不能阻擋我們的熱情。由于老爸是組織者之一,所以當天我們提前了半個小時到博物館門口。等我們到的時候,發現還是有很多同學和家長已經到了。集合點名完畢,一個博物館內部員工阿姨給我們先介紹了注意事項,并且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張問卷。進入博物館后,我們有些同學邊聽介紹邊填寫問卷,也有些同學只顧著看雕像,不顧問卷(呵呵,我就是其中之一)。最后,我們來到了青銅,瓷器館,我老爸把答案交給我的時候,我才慚愧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參觀完博物館后,我們同學一起在門口合影留戀。后面我們幾家約在一起到張琳欣媽媽推薦的'軟件園二期的四季酒家吃飯,有賴奕如家,陳凌晗家,張琳欣家,肖裕凱家,高原家和杜澤新家。吃飯的時候我們幾個同學一桌,大家都狼吞虎咽,感覺吃得比平常都多,原因可能是和同學在一起特別開心。旁邊的一桌是家長大人,他們談了很多教育和班級的事情,也有說有笑。不過我們還是玩我們的。
最后,我們很開心地回了各自的家。
參觀博物館大全(13篇)篇十三
那天,我和爸爸媽媽踏進了博物館的大門,在那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幢三層樓的門,上面寫著“鴉片戰爭博物館”,走進大廳,陳列柜里擺了很多東西,有大炮、大刀、長矛、洋槍和洋炮,我看得眼花繚亂。接著就看到了林則徐紀念碑。林則徐是福建人,清朝時的一個大人物,著名的“虎門銷煙”就是他組織和指揮的。是我們的民族英雄。離開林則徐紀念碑往左走,就到了銷煙池,銷煙池有兩個,呈方形,比游泳池小一些,池子旁邊有一涵洞,通向大海。爸爸好像說過,別看池子不起眼,一百多年前,林則徐就在這兩個池子里銷毀了二萬多箱鴉片,也就是著名的虎門銷煙。我當時心想:林則徐真是太偉大了,鴉片燒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