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意味著新的開始和希望,人們經過一年的辛勤努力,迎來了新的希望和發展機遇。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份春節假期養生指南,希望能幫大家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假期。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一
春節的味道 生活的現代化縮短著人們物理意義上的距離,也擴大了人們情感生活的距離。現在人們活動半徑大了,不要說四世同堂,就是能和兒女們生活在一起也難。不要說和兒女們生活在一起,就是想見個面也不容易。今年是龍年,兒子兩口臘月二十八回家,正月初五就回了上海,女兒臘月二十七從深圳回來,正月初六也走了,小孫女總算多留了六天,今天還是飛走了。孫女飛走了,房子頓時空曠起來,安靜下來,失去了不少生氣和活力,孫女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相見時難別亦難啊。孫女飛走了,我精神上的春天走了,我的春節過完了。盡管窗外依然是紅燈高掛,金桔怒放,桃花盛開,禮袋喜慶,燈節還會有花車大巡游。
當然孫女也決不是我精神生活的全部,孫女走了,我又可以在電腦上閱博寫博結交天下有識之士,我又可以云游四方飽覽天下奇美之景,我又可以在k廳放歌、在書房讀書賞畫、在網絡上看電視劇,以我為中心的生活了,我得迅速投入另一精神春天的懷抱,這個春天也是美麗多彩的令人神往的。
春節是中華民族喜慶豐收的節日, 西周初年,就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后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神明的照顧。現在人們真切的認識到敬什么神也沒用,只有知識、智慧、膽識才有力量,才是真財神。取而代之的則是兒女們從天南海北回來,交流他們的見聞和感受。
春節是一個親情流淌、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祀祖過后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初一過后,開始走親訪友,互送禮品,以慶新年。現在其它形式都在消退,只有壓歲錢是由幾角到幾元到幾十元到幾百元到幾千元幾萬元的飚升。
春節也是中華民族的狂歡節,初一以后,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此時,正值“立春”前后,古時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鞭牛迎春,祈愿風調雨順、五谷豐收。各種社火活動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十五過后大年才算真正過完。現代人的取樂方式更加豐富多彩了,有了電腦人們完全可以一日閱盡九州花,不過傳統的娛樂方式對孩子們還是有吸引力的。
春節更是一個人們懷舊的節日,為什么春節回家?也許是為了尋找自己生命的根,也許是一種尋找過去的渴望。為什么春節回家?也許是為了看望自己父母,祖父母,自己的兄弟姐妹,也許是為了看看珍藏有你青春記憶的舊房子、舊桌子、舊柜子、舊照片、也許就僅僅是為了你揮之不去,夢牽魂繞的,那夢中的橄欖樹。也許懷舊還包括有你的昔時伙伴、左鄰右舍,還有老街老巷、鄉土風物與小吃。歲月蒼桑,人生如夢,只有回家過年,你才可以穿過奇妙無窮的時光隧道,才可以實實在在觸摸到昨天與前天。
我總習慣于春節時間,自己在家里做吃了幾十年也吃不厭的八涼八熱,這里面寄托著我的青春記憶,記載著那鄉情親情。但是我的故鄉并不是兒女們的故鄉,我的他鄉或許成了兒女們的故鄉,也可能他們精神上的故鄉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也許是在北京,在上海,也許是在他們青春揮灑、精神駐守過的某一個地方。他們并不需要識同我的故鄉,也不需要理解我的懷舊,他們有著新的青春記憶,有著自己的精神故鄉,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更喜歡過年住星級賓館享受星級服務,更喜歡去大酒樓吃飯,特別是孫女她最喜歡吃的竟是我并不愛吃的西餐。今天春節我準備了幾桌菜,本想在家大干幾場,可兒女們要去酒樓吃,還要自己選店,自己買單,我也只好將它們束之高閣冷藏起來。于是從三十到初四我們都吃的是酒店大餐,完全沒有了我刻骨銘心的家鄉菜,完全沒有了我心中春節的味道。
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他們的,但是歸根結蒂是他們的,他們代表著明天代表著未來,龍年我們跟著孩子過的是一個和過去不一樣的春節,有著不一樣的春節的味道,這是一種新的味道,為我未曾體驗過的味道。于是我想起了魯迅的故鄉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是的,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那一定是我們未經生活過的,也許他們春節會去南極看企鵝、去北極看北極光,或者去深海探險,去月球散步,只要他們生活的比我好,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夕,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來到鄉下外公、外婆家過年。外公、外婆準備了一桌豐盛可口的年夜飯,有年年有余紅燒鯉魚,路路通糖醋藕,年年高螃蟹炒年糕,大吉大利白斬雞,大團圓湯圓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著甜蜜的話語,聊著一年的收獲,吃著美味的佳肴。春節的味道就在這舌尖上擴散開來。
吃完年夜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各給我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我開心極了!壓歲錢包含著長輩們對我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春節的味道就在這紅包的祝福中蔓延開來。
分好壓歲錢,放好開門炮,開始放煙花了,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的花花綠綠的,有的像一條龍,直沖云霄,有的像孔雀開屏,還有的像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煙花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春節的味道就在這煙花中綻放開來。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三
新年的鐘聲緩緩敲響,絢麗的煙花綻放在大街小巷,空氣里彌漫著絲絲年味,縈繞在鼻尖。
也許是一家團圓笑著吃年夜飯的幸福吧!每次過年,父母總會拎著大包小包,帶著我,去外婆家吃年夜飯。我們總是中午就到了,看著外公外婆忙里忙外,嗅著不時飄出來的香味。待一切妥當,我這個小饞貓就迫不及待了。不過,在吃飯前還有一個隆重的儀式---祭祀。
對于這種只在書上見過的禮儀我總是好奇的。桌上青煙裊裊,我隨大人們一起叩拜。小時候,只是跟著學樣子,慢慢長大了,才明白那也是一種思念,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及祝福。終于等到開飯的時間了,我狼吞虎咽地吃著,大人們則在一旁寒暄著。年夜飯的菜是我的最愛了。總是有平時吃不到的美味,鮮香的味道在舌尖舞動著,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也許是和伙伴一起放煙火的歡樂吧!鮮美的年夜飯結束后,就是娛樂時間。大人們可嗑瓜子聊著家常,孩子們則忙著放煙花去了。各色各樣的煙花在孩子們的手里綻放大大的笑臉。我小時候最喜歡一種“狗尾巴”的煙火。我拆開一大把“狗尾巴”,一根根的點。左右手各拿幾根,徒手在空中畫圈圈。白色的濃煙在空氣里一圈圈的晃著,偶爾我也會被嗆著。玩好這個,就奔出院子和其他人一起放煙火。一群人穿著新衣服,捂著耳朵,看著煙花一朵朵在空中放開,亮麗的顏色照亮了整個大地,新年的祝福傳及家家戶戶。
也許是守歲時昏昏欲睡的感覺吧!玩累了,各自回家,還不能立刻就睡。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電視機前邊看春晚邊守歲。我們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感慨萬千。就在所有人都興奮的等待這時,我卻無比思念我軟軟的床。不知不覺中,我已進入夢鄉。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鞭炮、煙花一齊響起。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兒時的我只是覺得終于解脫,可以好好睡一覺了。慢慢長大,才明白,守歲時一種傳統,帶著美好的寓意。于是我抵住困意,等待新年的鐘聲。
還有什么?拿到壓歲錢時的興高采烈,瘋玩好幾天的開心……這種味道是一種幸福、傳承、思念。時間老人會把這種味道記載在歡聲笑語里,沉淀在歲月里,傳承在祝福里。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四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味道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赫,快來幫忙!”爸爸媽媽叫著。
“來了!”我放下手中長輩給我的零食,跑過去。接過春聯。那火紅的春聯上,灑滿這閃著金光的金粉在燈光下顯現出一股柔光。龍飛鳳舞的字體似乎還洋溢著一股墨香味,在人的鼻尖傳開來。往墻上一貼,嗯,滿滿的年味兒感!
一陣香味從廚房中慢慢的飄了出來,像一條延綿不的河流一般,一股肉香味兒,伴隨著青菜味兒,在空中交織成一股線,在人們身旁纏繞著,仿佛整個人都沉浸在這香味之中,無法自拔。然而,時間還沒到,自然還不能吃。
光。穿過小區后的那條小巷,走過那道鐵門,右拐,一家小店出現在我們的身旁,那,便是一家賣鞭炮的店。
還沒進門,就只見一大群來買鞭炮的人擠出門來,手中一大包一大包的鞭炮簡直要把臉給遮住了,我心想:也就這個時候,這家店才會火吧!進門,老板一遍一臉微笑地招呼著我們,一遍將大把大把的鈔票塞進柜子里,說道:“有什么喜歡的,盡管挑啊!保證有你喜歡的!”
我不太會挑,大多都是妹妹和爸爸挑的,我就隨手選了一包細長煙花遞給爸爸,不一會,一大包一大包的`煙花就擺在的我家的客廳中,等候晚上的“華麗演出”。親戚朋友們都陸續到來,坐在餐桌前,一盤盤美食也被陸續被端上了桌面,你看,那冒著白煙的魚丸擠在如溫泉般湯水中,等待著我們的享用;白白的年糕軟軟的似乎吹彈可破;螃蟹與雞蛋炒在一起,再加上少許自己做的醬料,那味道,簡直成了我童年印象最深的一道菜,這味道,給本來就很有味兒的春節,又增添了一記年味兒。
終于,到了晚上了。
只見那一包又一包的鞭炮被抬上了陽臺,遠處,一個煙花在夜空中化作燦爛的煙火,爆開,又蹦出綠色·紅色·金色的光,將漆黑的夜空劃開一道燦爛。
“開始了!”爸爸說道,打火機在煙花上一點,滋滋的聲音伴隨著星星火光,由那長長的導火線傳到煙花中,一陣長長的尾音響起,我們的煙花好像成了這黑夜的主角,這場宴會的主角。又是一道煙火,我們的上空,原本漆黑一片,現在,亮如白晝。
開飯了。
一道道菜,早在餐桌上等待我們的享用。看著一道道我們當地的特色菜肴,心中滿滿的滿足感。嘴中吃著這還燙的美食,那美味的醬汁從舌尖順著,一直流到喉嚨中去,仿佛這是人間最美味兒的食物一般。拿起筷子,夾起一顆魚丸,將滾燙的魚丸輕輕的吹了口氣,咬下一口,些許白煙飄了出來,帶著一股香味兒。
春節,就是這么令人懷念,就是這么令人懷念。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但,不得不說,家鄉的春節真有味兒!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五
期盼著,期盼著,燈籠掛起來了,春聯貼起來了,鞭炮聲也響起來了。春節的腳步近了,春節的味道也濃了。
煙花,是每一個小孩子的最愛,鞭炮的種類也有好多種,有電光火花、竄天老鼠、擦炮、還有甩炮。我喜歡的是擦炮,擦炮的玩法有好多種,既可以把擦炮有顏色的一面放在摩擦條上擦一下,那一面就起火花,上面那一種方法一定要玩好多次才會成功,像我們這些新手可以使用打火機在有顏色的那一頭燒,燒一會也會見到火花,這是你只管往外一丟,逃到安全的地方一躲。膽大的可以不捂耳朵,膽小的把耳朵捂得老緊。玩擦炮的方法有好多種,比如把擦炮擺成一個個的形狀,五角星、三角形,只要點燃其中一個,另外的也都會著,隨后就會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要是你在空曠的地方,還可以聽到回聲。在不同的地方放同一種擦炮的時候,也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在兩個房子中間的走道時,你會聽到隆隆的回聲,要是膽大的'你不怕媽媽打的話,你可以選擇把擦炮放到倒過來的碗里,隨著一聲巨響,那只碗就飛上了天,隨后就砸在了地上。
還喜歡竄天老鼠,這一種煙花的名字與其本身十分相符,其本身長得十分修長下面有一根又長又細的木棍,你只要將它插到泥土中,不要插得太深要不然他那小小的動力不能將它推到空中就會在地上爆炸。一開始,在爬升的過程中,它會發出吱——的刺耳叫聲,一會兒就會在空中炸掉。
美食,當然也是春節的一大特色,去別人家里拜年總會與一些親戚朋友一同吃飯在餐桌上,餐桌上笑聲不斷,讓飯局變得十分富有生機。
我相信最開心的還是小朋友們,拜年拜的人家越多,收到的壓歲錢也就自然而然越多。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無論你身在祖國,還是身在海外,春節的味道永遠烙在炎黃子孫心中!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六
春節的味道是什么?有人說是甜的,是幸福的,是溫暖的。
“吃團圓飯嘍!”媽媽和爸爸是主廚,我和妹妹只能當“跑堂"的,只見媽媽手拿鏟子,快速的在鍋里翻炒著。我和妹妹則忙著擺碗筷忙得滿頭大汗。爸爸正在切菜,時不時還幫媽媽一下。我們都笑了。沒過多久,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便做好了。我們一家坐在桌子旁,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看快樂的笑容。團圓飯的味道是幸福的。
大街小巷都掛上了火紅的燈籠,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喜氣洋洋的春聯:”五福臨門福滿門,天增歲月人增壽。”媽媽說,“你讀反了。我不好意思的笑了。我還看到了許多辦年貨的人,他們擠得像鑵頭里的沙丁魚,把超市擠的密不透風。
到了外公家,我和妹妹爭先恐后的跑到了外公面前。我搶先在妹妹前說:“祝外公:福如東海五福來,壽比南朝不老松!”妹妹趕緊補充說:“祝外公財通亨運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外公笑的不亦樂乎,把兩個紅包塞進了我和妹妹的手里。我笑得臉紅紅的,像門口的紅梅了。回家后,媽媽把我們搜括了。
雖然年已經過完了,但是過春節的味道還是在我心里,久久不肯離去!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七
又是一個春節到來了。對我來說,今年過春節和往年不一樣。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今年我、哥哥還有爸爸媽媽一起在寧鄉外婆外公家過春節!
其實我感覺到在哪里過春節都行,因為哪里都是熱熱鬧鬧的。不過在外婆家過春節感覺還是我非常喜歡的,最后我告訴你們為什么吧。
我們只在春節的這一天在外婆家,所以我感覺這一天過得非常開心,就是太快了。起床后,我就把過年的新衣服穿上了,心里特別高興。外公外婆和爸爸在門外貼春聯,我們在客廳看電視。還是過年好,因為在外婆家,外婆不僅給我們兄弟準備好了我們喜歡吃的零食和水果,還有厚厚的壓歲錢。“這時候的我是最幸福的。”我大聲念叨著。外公不知什么時候站在我身后,對我笑了笑。我還真有些不好意思了,畢竟我長大了。
過春節就是團團圓圓。聽媽媽告訴我說,外婆家每年過春節都是外婆和外公兩個人過,只有媽媽一個女兒,十分冷清,所以媽媽決定:外婆和鄉下爺爺家兩邊輪流過春節。
記得我小時候也在外婆家和外婆外公一起過春節非常的開心快樂,可以邊看春節晚會邊吃自己喜歡的零食。其實在鄉下奶奶家過春節一樣的,但在外婆家過春節,看著外婆外公和我們團聚在一起快快樂的樣子,我也很快樂。同時,媽媽心里也比較安心。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八
除夕夜,大街小巷都掛滿了火紅的燈籠,貼上了寓意著吉祥的對聯,處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氣。彌漫在空氣中的硝煙,籠罩了整個村莊。
隨著一陣陣炮竹聲接二連三的響起,村里的鄰居早已團團圓圓的圍在了飯桌前,等待著年夜飯的開始。唯有我卻坐在門前的.石板凳上,煎熬的等待著遲遲未歸的父母。奶奶做了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我看著卻不是那么有食欲。
過了許久,一輛出租車緩緩的從那巷子口駛了過來,在我家門口停了,兩個熟悉的身影走了出來,我一股腦兒的沖進父親的懷中。心里是責備父母的晚歸的,父親卻一再以他工作忙為借口,而我卻并不對他的文過飾非領情,但仍感到一絲寬慰。父母們收拾好了東西,便圍在了奶奶做的那一桌子菜前。聞著菜香,一股溫暖涌上了心頭。在奶奶的吆喝下大家吃上了一年一次的年夜飯,一大家子有說有笑,好生熱鬧,那一碗碗可口的飯菜也所剩無幾了。
晚飯后,母親帶著我和妹妹來到了樓上,擺在我們面前的兩個大箱子都是零食和衣服。母親擺弄著一件件新衣,又在我身上比劃著,生怕我們有一點兒的不喜歡。母親拿起給爺爺奶奶買的新衣,讓他們試穿上,一向節儉的爺爺奶奶責怪母親亂花錢說,老人不像小孩子,過年哪要買什么新衣。其實心里早就樂開了花。
“我很幸福。”每當我遇到困難,每當我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的時候,我總會回想起家人團聚時的一幕幕。它像是有魔力似的,總會帶給給我無窮的力量。因為我知道,春節的味道,沁入了我的心脾。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九
“紅紅的對聯門上掛,大紅的福字墻上貼;紅紅的鞭炮震天響,大紅的燈籠高高掛”伴隨著喜慶的歌謠,我們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春節。
我的外婆家在舟山群島的.岱山島上,今年,在外婆的盛情邀請下,我度過了一個風味獨特的新年,那里的年味可比我們蕭山濃多了。
農歷臘月二十四,我順利登島。剛跨上岸,空氣里就聞到里濃濃的海鮮的味道。外婆說,那是家家戶戶曬魚鲞產生的味道。曬的魚越大,越多,就意味著今年的海味是個豐收年,同時也表達了海島居民的喜悅和對來年風調雨順的美好祈愿。車子行進在去往外婆家的路上,確實可以看到家家戶戶的院子里,窗戶外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魚鲞。跟隨外婆來到農貿市場,一股濃濃的海鮮味撲鼻而來。鰻鲞、安康魚鲞、風帶魚……菜市場里購買魚鲞的市民絡繹不絕。外婆說從臘月廿三祭灶日舉行過祭灶起,海島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了,年味也越來越濃了。
社區里的年糕作坊早就已經開工了,由于我的好奇,外婆帶我來現場感受了一把年糕甜甜的味道。年糕諧音“年高”,寓意年年高升,因而備受人們的喜愛。外婆說以前的年糕都是手工搡出來的。搡年糕是個力氣活,需要兩個人配合。一個人手握大木槌反復敲打;另一個人則要趁著木槌提起的時候,手在溫水中一蘸,捋一下木槌,讓熱氣騰騰的糯米在大石臼里來回舂,漸漸變成香糯可口的年糕,濃濃的年味也從這反復敲打中慢慢地彌漫開來……現在手工制作基本上都被機器生產取締了,既方便又快捷,只要有兩個人在機器的終點把做好的年糕移到空處就行。年糕作坊里都是左鄰右舍熟識的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說笑笑,氣氛熱鬧又喜慶,這是我從沒感受過的。剛出爐的年糕吃起來糯糯的,彈彈的,沾點桂花糖,能直甜到你的心里。
過年的重頭戲就屬辭舊迎新了,也就是島上說的送年。島上的送年有非常多的講究,首先得先翻閱黃歷,挑個好日子,看準漲潮落潮的時間。送年的食材種類要求繁多,有雞鴨魚肉、蔬菜瓜果、點心糖果,還有各種飲料酒水,且不能落下。我和外婆提前兩天就開始準備,將雞鴨肉類都擺好造型煮熟,蔬菜按照數量搭配炒好,水果洗凈,糕點上桌。擺桌的位置和碗碟茶盞的數量也有講究……全程我都在做外婆的小助手,歡快地跑來跑去幫外婆遞東西。等到東西全部上桌,香點起來,蠟燭點起來,叩拜的時候也要不停的說吉祥話,讓菩薩保佑新的一年更上一層樓。謝年結束后,再做年羹飯,這個次序決不能反過來。年羹飯就是供奉祖先及已逝世的親人,祈求先人的保佑,即“請祖宗大人”。供品可以用前面謝年用過的供品。如果碰上很好的日子過年,漲潮時辰一到,島上就會響起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意味著別家送年和年羹飯的結束,也意味著新的一年在大家的歡歌笑語聲中到來了。
除夕夜的團圓桌上早就高高的壘起了菜盤子,冷菜熱菜,葷菜素菜,各色酒水飲料隨便選,只要你喜歡的外婆全都滿足。一家人圍坐一團,在推杯換盞中期盼明天的美好,在輕語呢喃中互訴衷腸,這就是圓圓滿滿的寓意。時間即將過零點,新一輪的鞭炮聲足足響了半個多小時,沒有人出來說擾民,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的都是幸福滿足的微笑。
這就是海島上的春節,熱熱鬧鬧,歡歡喜喜。有海的味道,更有幸福的味道。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
我喜歡的節日很多,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最具有中華傳統特色,最熱鬧。還有很多美味的飯菜,春節的味道總是令我難忘。
春節的味道是香噴噴。因為它有美味的年夜飯。每到春節,所有的親人都會聚到一起,大姨、小姨、媽媽,她們三姐妹就會在廚房里演奏動聽的廚房交響樂。忙活一整天,隆重的年夜飯終于上桌了。哇!瞧一瞧飯桌:紅的是番茄,醬紫的是紅燒肉,金色的是四喜丸子……還有美味的雞湯,噴香的排骨,外酥里嫩的炸肉丸子……各種菜所發散的香氣融在一起,鉆進你的鼻子,鼻子都快被香掉了。就等長輩開始啦!長輩們不吃,晚輩們只能眼巴望這滿桌的佳肴,流口水啦!
春節的味道又是酸中帶甜的,因為可以收到許多的壓歲錢。大年初一,我們就要去拜年,拎著禮品,給親友拜年。看到長輩叫聲“新年好!”就會收到紅包。
春節的味道是嗆人的。因為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煙花。從吃年夜飯開始,春節里聽到的煙花爆竹的聲音便不絕于耳。白天,大孩子會領著小孩子放。晚上,大人們會召集及全家老少一起欣賞節日里最美的煙火。五顏六色的煙花很美,五彩斑斕,給節日增添了喜慶。但是大量的燃放煙花、爆竹給環境帶來的污染也是令人十分擔憂的。每次聞到空氣里彌漫的嗆人的煙味,就會不禁引起我對環境的擔憂。如果能有不污染空氣的煙花,該有多好啊!
春節,承載著人們的快樂和美好的愿望,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它的味道很獨特。希望它也能順應發展的潮流,走向國際,讓更多的人感受中華民族的獨特魅力。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一
春節的味道里隱藏著幸福的味道,它總能讓人們聯想到一些美好的事物,盡管是在寒冷的冬日,可是春節的出現仿佛就是一縷溫暖的陽光,它的存在,使路邊的積雪融化了,使人們飛揚的嘴角寫滿了無法抑制的喜悅。
今年還是和往年一樣,我和爸爸媽媽回到老家陪爺爺奶奶在農村老家過年,不一樣的是多了個弟弟,我升級做哥哥啦。大年三十,我早早地起了床,把客廳和餐桌仔細地清掃整理了一遍,這時,爸爸媽媽看見了,笑著夸我長大。媽媽把準備好的手打年糕倒入鍋里,加了些肉丁和青菜,我吃上滿滿一碗,大米的香味和菜香味完美的地結合在一起,香濃四溢。這就是春節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吃過早飯,來到客廳,茶幾上擺放著幾個大小不一的果盤,里面盛著不同的堅果和各種水果,我端起水果盤,先用鼻子大力的吸了吸果香,挑了最愛吃幾樣水果,走到屋外,坐在陽臺上看幾個小朋友穿上了新衣服,一陣陣歡聲笑語中透著年味。這就是春節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下午媽媽和奶奶開始忙碌起來,先是做豆腐,自家種的黃豆,磨出來的豆漿是我在城里從來沒喝到過的,香滑無比,然后開始炸豆腐泡、包春卷,包餃子、搓圓子,剛出爐的肉圓子絕對是美味,外脆里嫩,肉和豆腐的比例永遠是奶奶的驕傲。我也全程參與,時而幫忙倒水,時而幫忙拿調料,也親自包了餃子和搓了圓子,雖然不太美觀,但是大家都很開心。這就是春節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兒子,吃年夜飯了!”隨著媽媽的呼喚,我來到了餐廳,餐桌旁坐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老家的其他長輩,十幾個人歡座一起,桌上是豐盛的菜肴,有奶奶養的雞、自家種的新鮮蔬菜、魚塘里剛撈上來的魚,還有爺爺從山上帶回的野菜,媽媽做的鮮榨果汁,肉丸子是少不了的,這一桌子綠色健康的農家菜,普通但包含卻親情;樸實象征著團團圓圓。這就是春節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爸爸和爺爺還有其他長輩說著以前的事,奶奶和媽媽一邊交談著做菜的秘訣,一邊哄著小寶吃飯,我和姑媽的女兒洋洋姐姐談論著昨天的新發現,整個場面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飯后全家人圍著火爐看電視,電視里放著春節晚會,一個個精彩的節目,時而引起大家哄堂大笑,時而歡快地點評著。這就是春節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春節的味道,是團圓的,是喜慶的,是祥和的,更是幸福的。我們中國人過著中國年,為了這一天很多人長途跋涉,排除萬難也要一家人團聚一起,春節是一個永遠值得我們傳承的節日,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在春節和家人團團圓圓,幸福安康。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二
春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一到春節,我們都會特別高興。
在大年二十九,是我們全家人吃年夜飯的日子。早上起來,全家人非常忙碌,我和弟弟忙著寫作業,爸爸和媽媽正忙著在打掃衛生,貼窗簾和掛燈籠呢。只見爸爸拿出一個燈籠,熟練地裝著,之后把它順利地裝到天花板上;媽媽拿出抹布在水盆里沾了沾水,往窗戶上擦了擦;一陣香味從廚房里傳了出來,奶奶正在廚房里燉著菜呢。過了一會,家就像變了一個樣似的,大門上貼了紅紅火火的福字,兩邊的墻上貼滿了對聯。天花板上也掛上了新的燈籠,在晚上閃閃發光。
晚上,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燈籠,都在閃閃發光。年夜飯準備好了,奶奶把做好的香噴噴的菜和熱騰騰的飯,這倒把不少人給吸引到了餐桌旁,媽媽給我們都倒上了飲料,就開始大吃起來了,有大大的甲魚,鮮美的雞湯......可美味了,吃了一會兒后,爺爺拿出了壓歲錢,給了我和弟弟,我和弟弟非常開心。
第二天,我們一早收拾好東西去了外婆家。一進門,我和弟弟親熱地叫了一聲奶奶,之后我們就坐下寫作業了。到了下午,我們就去塘棲玩了一會。我們也買了特別多好吃的,還玩了特別多的小游戲,也特別好玩。回去之后,就到了吃飯的時候了,我們坐在飯桌上,香噴噴的菜和熱騰騰的飯也端上了飯桌,我們開始吃起來,這香味可濃了。飯吃好了,我和弟弟就去放鞭炮,摔在地上特別響,一驚一乍的,把媽媽都給嚇壞了。晚上,天空特別黑,但還有幾顆星星發光著,我和弟弟開始玩閃光棒,在天空中發著光,比天空中的星星還亮,我和弟弟非常開心。
初一早上,我們一早就被鞭炮聲吵醒了,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們穿上新衣服,跑進新的一年。
文檔為doc格式。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三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的味道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窗外,漫天飛雪,整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路上的行人都換上了新裝,孩子們在雪中追逐、打雪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響個不停,空氣中傳來濃濃的春節的味道。
我吃完早飯后,便騎上自行車,去找伙伴們。身后傳來爺爺急促的呼喊“小心點——!”
自行車在積雪上行走,輪胎深陷雪中,十分難行,走過的地方留下一條深深的痕跡。但我很興奮,今天是春節的第一場大雪,怎么能在家里度過呢。
雪地上太滑了,車把手很難控制,突然輪胎往右邊一滑,“砰”車倒了,我也重重地摔在地上,幸虧雪比較厚,沒把我摔疼,但當我扶起自行車時卻發現脫鏈了。這可怎么辦呢?推回去吧,還有好一段路呢!去修吧,可這大過年的,人家都回去過年了,哪有人呀?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朝我走了過來。
等走近了些,我發現他和我爺爺差不多年齡,頭上戴著厚厚的帽子,精神矍鑠,他在我前面停下,呵呵一笑:“小朋友,怎么了,愁眉苦臉的?”我指指車子無奈地說:“車壞了。”老人蹲下身子,卻輕松地說:“原來是脫鏈了,小事一樁,你放心,交給我吧。”我一聽,心里頓時平靜了下來,真是雪中送炭啊。
老人伸出雙手,開始擺弄自行車的鏈條,這是一雙長滿老繭的手。我借此打量了他一下:一頂褪色的大棉帽,臉上的皺紋很深,但嘴角卻是上揚的,很慈祥,雙手又粗又大,布滿了老繭,已經滿是油污。他熟練地把鏈條對準齒輪,轉動車輪,鏈條“咔”的一聲就裝上了。老人站起身來,從雪地里抓了一把雪,搓了一會,洗凈污垢,然后拍拍雙手,站起身對我說:“好了,你騎上試試。”我十分感激的`連聲說謝謝。他搖搖手說:“這點小事算什么,大過年的,大家開心就好。再見,路上小心!”這句樸素的話像一股暖流流進我的心底,他的背影越來越遠,我的心越來越暖。
雪還在下著,我又想起了出門時爺爺對我的關照,這位素不相識的老人多像自己的爺爺,在這個春節里,我體驗到了一份不一樣的味道——暖暖的、溫馨的味道。
“別動!”中年男子突然不耐煩的罵了一聲并且粗暴的用手拽開那個小孩的手。孩子的臉上露出驚慌的表情,嚇的忘記了哭。“哦哦,寶寶乖,嗚嗚……”奶奶帶著那有些鄉音的普通話一邊安慰著孩子一邊慈祥的撫摸著他的頭。
一會兒,奶奶把西瓜稱好了,小心翼翼地裝好,笑著點頭把西瓜遞給中年男子。中年男子接過西瓜,轉身帶著孩子走了。奶奶收拾著攤位,整理東西時,卻在車子邊上發現了中年男子挑瓜時落下的手機。
奶奶立馬停下了手中的活,站起那有些麻木的雙腿向著中年男子的方向跑去。“誒誒,你的手機……”也許是不常這樣跑,也許是太著急,她有些喘氣。中年男子恍然大悟地回頭,”謝謝!”“不用謝!呵呵。”奶奶帶著額上的汗水走了回來嘴角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
夕陽斜射在奶奶瘦弱的身上,我目睹了這一切。紅色的短袖鍍上了一層金色,不知是因為夕陽還是奶奶散發的光輝。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四
窗外,漫天飛雪,整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路上的行人都換上了新裝,孩子們在雪中追逐、打雪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響個不停,空氣中傳來濃濃的春節的味道。
我吃完早飯后,便騎上自行車,去找伙伴們。身后傳來爺爺急促的呼喊“小心點——!”
自行車在積雪上行走,輪胎深陷雪中,十分難行,走過的地方留下一條深深的痕跡。但我很興奮,今天是春節的第一場大雪,怎么能在家里度過呢。
雪地上太滑了,車把手很難控制,突然輪胎往右邊一滑,“砰”車倒了,我也重重地摔在地上,幸虧雪比較厚,沒把我摔疼,但當我扶起自行車時卻發現脫鏈了。這可怎么辦呢?推回去吧,還有好一段路呢!去修吧,可這大過年的,人家都回去過年了,哪有人呀?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朝我走了過來。
等走近了些,我發現他和我爺爺差不多年齡,頭上戴著厚厚的帽子,精神矍鑠,他在我前面停下,呵呵一笑:“小朋友,怎么了,愁眉苦臉的?”我指指車子無奈地說:“車壞了。”老人蹲下身子,卻輕松地說:“原來是脫鏈了,小事一樁,你放心,交給我吧。”我一聽,心里頓時平靜了下來,真是雪中送炭啊。
老人伸出雙手,開始擺弄自行車的鏈條,這是一雙長滿老繭的手。我借此打量了他一下:一頂褪色的大棉帽,臉上的皺紋很深,但嘴角卻是上揚的,很慈祥,雙手又粗又大,布滿了老繭,已經滿是油污。他熟練地把鏈條對準齒輪,轉動車輪,鏈條“咔”的一聲就裝上了。老人站起身來,從雪地里抓了一把雪,搓了一會,洗凈污垢,然后拍拍雙手,站起身對我說:“好了,你騎上試試。”我十分感激的連聲說謝謝。他搖搖手說:“這點小事算什么,大過年的,大家開心就好。再見,路上小心!”這句樸素的話像一股暖流流進我的心底,他的背影越來越遠,我的心越來越暖。
雪還在下著,我又想起了出門時爺爺對我的關照,這位素不相識的老人多像自己的爺爺,在這個春節里,我體驗到了一份不一樣的味道——暖暖的、溫馨的味道。
“別動!”中年男子突然不耐煩的罵了一聲并且粗暴的用手拽開那個小孩的手。孩子的臉上露出驚慌的表情,嚇的忘記了哭。“哦哦,寶寶乖,嗚嗚……”奶奶帶著那有些鄉音的普通話一邊安慰著孩子一邊慈祥的撫摸著他的頭。
一會兒,奶奶把西瓜稱好了,小心翼翼地裝好,笑著點頭把西瓜遞給中年男子。中年男子接過西瓜,轉身帶著孩子走了。奶奶收拾著攤位,整理東西時,卻在車子邊上發現了中年男子挑瓜時落下的手機。
奶奶立馬停下了手中的活,站起那有些麻木的雙腿向著中年男子的方向跑去。“誒誒,你的手機……”也許是不常這樣跑,也許是太著急,她有些喘氣。中年男子恍然大悟地回頭,”謝謝!”“不用謝!呵呵。”奶奶帶著額上的汗水走了回來嘴角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
夕陽斜射在奶奶瘦弱的身上,我目睹了這一切。紅色的短袖鍍上了一層金色,不知是因為夕陽還是奶奶散發的光輝。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五
春節已悄悄離去,而回過頭去回味春節,你會發現春節額味道五味雜陳。
這個春節不知怎的,大人們都喜歡自駕游,這個春節,我去了潼南又去了云陽,目標都一樣:上墳!真是的,為了上幾坐墳,渝遂高速、渝萬高速都走了n回了!沒有一次不上100公里,我坐在車上不是睡就是吃,我們一共三輛車,三輛車上唯一一臺筆記本電腦都被大哥霸占了,還不能上網,每次下車,腿都軟了,而且走的路幾乎一樣:坡坡坎坎、鄉村小路、田坎。整個農村連一聲狗吠都沒有,牛看著我的紅衣服都保持著沉默,而豬,則直接倒頭就睡,在農村老家,他們還不讓放鞭炮,呼,整個一瓶白開水——白味!
盼星星,盼月亮,盼到太陽閃亮亮。除夕終于到了,今年的太陽真是打西邊出來了,平時有錢也不給的家長此時無比慷慨大方,壓歲錢比去年張了三倍,一數,一千多元,抽出那些百元大鈔,一聞,哇,錢錢特有的“芳香”立刻進入鼻子,哇噻,心中好甜!
春節還有臭味?可不是嗎,我們正在吃年夜飯呢,大哥突然放了一個屁,大家正在說臭,只見大表哥把他的屁股往餐桌上一扭,滔滔不絕地說道:“這也叫臭?我們經過貴州時,那里的服務站的廁所簡直臭氣熏天,那些人不講公德,不沖廁所,好幾個便坑已經‘屎漫金山’了!”“同意!”二哥也在一邊煽風點火,“我們去上廁所,看見那些‘s’連上都不敢上,臭呀!”
“嗚——”我差點兒把菜給吐出來,這么惡心的東西在吃飯的時候說,誰還吃得下?
春節的味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對你來說春節又是什么味道的呢?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六
早晨在鍋碗瓢盆的聲響中醒來,心想這是新的一年,就應該是一個新的開始。在奶奶的叫喊聲中,我爬出溫暖的被子,穿好新衣裳,剛出門便瞧見爺爺正在寫對聯,“新春新景新氣象。”那一個個頓挫抑揚、蒼勁有力的字體映入了我的眼簾,再看看爺爺還真有一點書法家的范兒。
到了中午,大人小孩都已經忙開了,備年貨、大掃除的不亦樂乎!而我則將早上的春聯貼到門框上,看看那替代了桃符的春聯,它不僅代表著新一年的期望,希望一家人都能和睦相處,更是讓我欽佩古人們發明創造的超常智慧。
家里人都知道,我最喜歡吃的是餃子。
媽媽包餃子的手藝特棒。我最愛看媽媽包餃子,那手托餃皮放陷的一瞬間,我認為是包餃子中的經典動作,每次我都會手托腮幫看得出神。這時,媽媽會用沾滿白面的手刮我的鼻子,笑著說:“到一邊玩去,餃子馬上就好”!
吃過餃子我們就去附近的親友家串串門,這是春節特有的傳統,另外拜訪親友鄉鄰體現了中國尊老愛幼和睦相處的道德風尚。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拜年,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據說這壓歲錢放在枕邊,這樣就能平平安安過新年了:而現在,我長大了,爸媽不允許再收壓歲錢了。唉,我真想永遠做個長不大的孩子。
春節的味道,是祝福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味道。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七
春節的味道是甜的,是合家團圓的香甜。春節里,大家一起吃團圓飯,其樂融融,雖然爸爸媽媽的工作非常緊張、繁忙,但是在團圓飯里,卻是非常輕快的,都沒顯出一點緊張,爺爺奶奶的笑臉都把臉上的皺紋覆蓋了,每一道菜里,都蘊含著媽媽對我們的愛。吃完年夜飯,我和弟弟一起去玩爆竹,我們似乎在爆竹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春節的.味道是咸的,是淚水劃過臉頰流進嘴里的咸。那是在邊疆守護著祖國的解放軍戰士、消防員叔叔、春晚上給我們表演精彩節目的演員春節時的味道,他們春節時不能與家人團聚,只能拿起一個冰冷的電話,通過一根長長的電話線,給家人傳遞平安。但是,他們的春節味道里有奉獻和守護。
春節的味道是苦的,是疫情籠罩下的苦。這是今年過年獨特的味道,在疫情里,大家都不能出門,都不能感受一下大自然那美麗的景色,只能待在家里,而我們不是最苦的,最苦的還是在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是鐘南山爺爺,是李蘭娟奶奶,他們都是為了大家能有幸福的生活,在生與死的門檻上跨躍。
終于,我懂了,春節的味道里有多少甜,也就有多少苦;有多少辛酸,也就有多少奉獻,春節的味道是多么讓入回味無窮。等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相約把這一段五味雜陳的味道拿出來曬曬——你的味道,我的味道,春節的味道。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八
春節的味道,如元宵般香甜。
春節的味道,如年糕般甜膩。
春節的味道,如紅酒般香醇。
也許是為了與就別家人團聚;也許是為了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也許是為了再次喊起那句“我回來了!”人們都在這個節日中,歸心似箭,不遠萬里的回到家中,與親人們共度節日。
春節的味道一定是最幸福,最甜美的。
這世界上,在任何情況下不會背叛你的人也只有親人。在外面再苦再累或受到了什么委屈,一與家人團聚,濃濃的親情一定會將那苦澀的味道沖得煙消云散。而春節,是一個與家人團聚的好機會。
在歡樂中,在親情中,在各種美味的飯菜中春節開始了。
每一年春節,大家注重的并不是各種禮品,不是各種美味。而是那種親情溫暖而香甜的味道呀!
今年春節特別得與往年不同,因為我參加了一個不同于尋常的家庭大聚會。
這次聚會集結了媽媽家所有的親人,0---100歲的,一個沒落,一共來了60多個人,我們包下了整整一層酒店。人一到齊才知道是如何的.壯觀,照相機閃光燈的閃爍,讓我感到仿佛置身在一場記者發布會上。
大家一會兒夸贊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一會兒又讓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一比身高,大家都樂得合不攏嘴。
飯入中旬,該敬酒了,只見男人們的臉已經紅紅的像關公似得了,還被自己的老婆拉去向長輩們敬酒。
那時,我才明白,過年的味道不是食物的鮮美,不是美酒的香甜,而是團聚的幸福的滋味。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十九
“再赫,快來幫忙!”爸爸媽媽叫著。
“來了!”我放下手中長輩給我的零食,跑過去。接過春聯。那火紅的春聯上,灑滿這閃著金光的金粉在燈光下顯現出一股柔光。龍飛鳳舞的字體似乎還洋溢著一股墨香味,在人的鼻尖傳開來。往墻上一貼,嗯,滿滿的年味兒感!
一陣香味從廚房中慢慢的飄了出來,像一條延綿不的河流一般,一股肉香味兒,伴隨著青菜味兒,在空中交織成一股線,在人們身旁纏繞著,仿佛整個人都沉浸在這香味之中,無法自拔。然而,時間還沒到,自然還不能吃。
光。穿過小區后的那條小巷,走過那道鐵門,右拐,一家小店出現在我們的身旁,那,便是一家賣鞭炮的店。
還沒進門,就只見一大群來買鞭炮的人擠出門來,手中一大包一大包的鞭炮簡直要把臉給遮住了,我心想:也就這個時候,這家店才會火吧!進門,老板一遍一臉微笑地招呼著我們,一遍將大把大把的鈔票塞進柜子里,說道:“有什么喜歡的,盡管挑啊!保證有你喜歡的!”
我不太會挑,大多都是妹妹和爸爸挑的,我就隨手選了一包細長煙花遞給爸爸,不一會,一大包一大包的煙花就擺在的我家的客廳中,等候晚上的“華麗演出”。親戚朋友們都陸續到來,坐在餐桌前,一盤盤美食也被陸續被端上了桌面,你看,那冒著白煙的魚丸擠在如溫泉般湯水中,等待著我們的享用;白白的年糕軟軟的似乎吹彈可破;螃蟹與雞蛋炒在一起,再加上少許自己做的醬料,那味道,簡直成了我童年印象最深的一道菜,這味道,給本來就很有味兒的春節,又增添了一記年味兒。
終于,到了晚上了。
只見那一包又一包的鞭炮被抬上了陽臺,遠處,一個煙花在夜空中化作燦爛的煙火,爆開,又蹦出綠色·紅色·金色的光,將漆黑的夜空劃開一道燦爛。
“開始了!”爸爸說道,打火機在煙花上一點,滋滋的聲音伴隨著星星火光,由那長長的導火線傳到煙花中,一陣長長的尾音響起,我們的煙花好像成了這黑夜的主角,這場宴會的主角。又是一道煙火,我們的上空,原本漆黑一片,現在,亮如白晝。
開飯了。
一道道菜,早在餐桌上等待我們的享用。看著一道道我們當地的特色菜肴,心中滿滿的滿足感。嘴中吃著這還燙的美食,那美味的醬汁從舌尖順著,一直流到喉嚨中去,仿佛這是人間最美味兒的食物一般。拿起筷子,夾起一顆魚丸,將滾燙的魚丸輕輕的吹了口氣,咬下一口,些許白煙飄了出來,帶著一股香味兒。
春節,就是這么令人懷念,就是這么令人懷念。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但,不得不說,家鄉的春節真有味兒!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二十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江西,那里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春節更為熱鬧。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換上了新對聯,掛上了大燈籠。除了這些,我們還會聚在一塊空地上——打年糕。
家鄉的年糕是打出來的,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當然它的制作過程也有一套呢?
爺爺從里屋搬出來熱騰騰的糯米,把它們小心翼翼地倒入一個石臼里,隨即就開始真正的制作了。
兩位健壯的叔叔擼起袖子,看樣子是項“大工程”。把兩根近一米的棍子插入石臼,接著雙手緊握棍子。看他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在一旁的我急著說:“快點,快點開始吧!”
于是他們開始一上一下地攪拌糯米,那樣子可真和諧。一個上一個下,配合得非常有默契,他們的嘴里還輕生念叨著:“嘿呦!嘿呦!”隨著節奏,他們的動作越來越快。讓我感覺像廣場上披著獅頭的舞獅者。氣氛越來越活躍,周圍的大人小孩都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會有小孩拍著手,大聲地說:“真厲害真厲害!”也有幾個淘小子圍在石臼邊轉著圈玩兒……過了一會兒,爺爺就提著一桶水,喝道:“來來來!搽水嘍!”大伙兒都讓開,只見爺爺興致勃勃地往石臼里灑水。然后揮了揮手說:“繼續!”總之,在打年糕的時候,大家有說有笑。
正午的陽光灑在大家的臉頰上,人人臉上紅潤了不少。打完糯米,還差最后一道工序——。
姑姑和嬸嬸早已準備好了:她們在桌子上抹滿了食用油。爸爸把打好的年糕小心翼翼地搬到桌子上。剛打好的年糕黏糊糊的,于是姑姑沾了油,把整團年糕都涂上油。然后嬸嬸熟練地把年糕拉長,撕開,搓團。一團年糕在嬸嬸的手上翻過來翻過去,我們都拍手叫好。
家鄉的春節是熱鬧歡躍的,我覺春節就應該缺不了這抹年味。
又一年春節將至,來的悄然,就這一年在杭州過年,忘不了老家的春節……。
——后記。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二十一
轉眼間,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一年,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時,春節也隨之而來了。
在以前每次吃年夜飯的時候,總會有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被端上桌,而我也總是把餃子一個個接連不斷地塞入自己的嘴里,吃噎著已是尋常事,媽媽也一直在旁邊為我拍著背,對我說“慢點兒吃,沒人和你搶”,直到餃子被我吃光只剩下白花花的盤子我才肯放下筷子,打了個嗝離開餐桌。
此時的我也不例外,早已坐在餐桌前,等待那盤香噴噴的餃子上桌,等了一會,還不見餃子,我大聲喊到“餃子呢?”媽媽走了過來:“喊什么,你都長大了,要吃就自己過來包!晚飯還早地很咧!”我一聽這話,心情一落千丈,想反駁,可是媽媽也說的沒錯,我確實長大了,自己的事該自己做了。
不一會,我已經坐在了廚房,我看了一眼坐在我對面的媽媽:“開始吧!”媽媽抓起一塊面皮,往中間挑了了一點兒餡,點點水,用手一捏,一個餃子便可以算包好了。這一系列動作是多么的迅速、自然!我也學著媽媽的模樣,剛開始包了幾個,一個個都是長得奇形怪狀,和媽媽包的餃子放在一起顯得格外突出,我臉上露出了難堪和尷尬的面容,媽媽看著我,輕聲細語的說:“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靜下心來,不會做沒有關系,但一定要認真的學”,在媽媽的一番教導下,我也靜下心來,嚴格按她教我的步驟,認真其實的領悟其中動作要領,雖然是冬天,而我卻熱得滿頭大汗。
過了一會,一個個餃子從我手里生產出來,媽媽看著我嫻熟的動作,成品餃子的模樣,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終于,我抽走了最后一張面皮,包了最后一個餃子,我擦了擦額頭上汗,和媽媽將這些餃子放入了鍋里。
不一會,一盤餃子端了上來,我知道,這些餃子都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嘗了一口,雖然餡是一樣的,可我心里卻感覺味道比以前的餃子更有味道。
在那一刻,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過年的味道,過年包餃子吃餃子,其實就是和家人一起其樂融融的感受包餃子,一起勞動的幸福!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二十二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味道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節日,它是中華文明中最燦爛的`文化之光。從我記事起到現在,盡管我眼里的春節變化了許多,但是春節帶給我的“滋味”卻讓我一直回味;期待著,期待著,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對于我來說,似乎每年的春節都有點遺憾。今年春節我和媽媽坐著高鐵回到了瀘州納溪老家,家里的老房子里熱鬧著呢,長輩們正忙著煮菜、打掃、整理,只見五舅公指揮著大家:春節嘛,肯定是要打掃干凈嘛,大姨婆趕忙用桌布擦桌子、椅子……;今年回家的人太多,伯媽、媽媽正切著菜,說著還要多切點備著;我和幾個哥哥在露臺上擺放桌椅碗筷,擺放的整整齊齊;廚房里外婆正在炸金絲大鯉魚,據說再把年糕放在大鯉魚肚子里,圖個“年年有余”;我們幾個小輩忙著忙著,便被我爺爺叫下樓去給祖先磕頭,還說大伯和爸爸忙完鐵路上的工作,初一都還要補上的。一樓的車庫里,六舅公正在給我們幾個小輩做漂亮的小燈籠,還為我們準備了一些電子小禮花。
天色逐漸暗下來,小鎮里的大街小巷逐漸熱鬧起來,大大小小的燈籠將小鎮“點亮”,“太漂亮了”我們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著小燈籠和電子小禮花,在門前歡快的嬉戲。“孩子們快回來”原來是外婆在叫我們,壓歲錢、好吃的大年糕、胖胖的湯圓、金絲大鯉魚、糖醋排骨……眼前的這些,似乎讓我們感覺到了春節“滋味”,一大家子,和和睦睦的,多好啊!說著一年里的惦記和思念,說著這一年最大歡樂,說著自己的哀愁,將不好的扔在就歲月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春節,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它不僅僅代表著闔家幸福、團圓美滿,更代表著一年更比一年好,更代表著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二十三
每一年的春節,我都是在爺爺奶奶家度過的。春節前幾天,我們就忙起來了。貼春聯,貼“福”字,買肉,買魚,買菜,置辦年貨……家里總是忙忙碌碌的。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品嘗著豐盛而又美味的飯菜,簡單的祝福語里面飽含著濃濃的親情。勞累了一年的身心在親人的關懷中放松下來,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我們盡情享受著美好的除夕之夜,享受與家人團聚的快樂。
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逛廟會。廟會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多是年輕人,他們拿著手機,這兒拍拍,那兒拍拍,還不時地駐足,手指在手機屏幕上翻飛,在微信微博上曬一曬,將老北京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了全國各地。道路兩旁,小販的叫賣聲不絕于耳。我四處張望著,忽然,一個響亮的叫賣聲吸引了我:“賣冰糖葫蘆!甜甜的糖葫蘆!不甜不要錢!”循聲望去,只見小攤一旁的糖葫蘆靶子上插滿了新鮮的山楂串,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十分誘人。“叔叔,我買一串!”“好嘞!”只見他熟練地將白砂糖放進平鍋里,慢慢地熬制成金黃色,之后從靶子上抽出一串紅紅的山楂,讓它在鍋里滾了一圈,頓時,鮮艷的糖葫蘆被金黃色的糖稀包裹著,香氣四溢。待它冷卻后,叔叔將糖葫蘆遞給我:“小朋友拿好了!過年好!”我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真香,真甜!紅紅的山楂和甜甜的糖在這充滿年味的冬天里,滋潤著我的心。
春節的味道,是年夜飯的香氣撲鼻,是糖葫蘆的甜蜜四溢,更是親情的味道。望著手中這串紅通通的冰糖葫蘆,我恍然明白:我和我的家人,就如同這一顆顆山楂,因為我們之間的愛被串在了一起,成為了山楂串,成為了一家人;而包裹我們的糖稀,是那濃得化不開的親情,讓我們變成了一串美麗的糖葫蘆,永遠在一起。
春節的味道(匯總24篇)篇二十四
爸爸端著菜,大聲地喊著:"吃年夜飯嘍,吃年夜飯嘍!
我一聽,急忙跑過去一看,外婆已做好了一桌豐盛的菜,其中有一只香噴噴的大雞腿特別吸引眼球。頓時,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哈哈,這雞腿是我的啦!"說完,我就把雞腿扳了下來。
爸爸見了,用筷子敲了我額頭一下說:"你這孩子,好東西應讓長輩先吃,快叫外公、外婆坐下來。"。
我手里拿著雞腿,趕緊問外公外婆:'你們吃嗎?'。
"不,不,趙辰先吃吧。'。
我高興地大喊:'知.....道.....了!'。
全家人聽了,都笑得合不攏嘴,齊聲夸我是個乖孩子。
這頓年夜飯,一家人吃得很開心,有爸爸、媽媽和外公、外婆的關愛,我感到特別的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