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小學數學教師教育隨筆篇一
(一)個人優勢
工作踏實,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在工作上能夠積極完成學校領導布置的各項任務;與同事關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處,樂于助人;善于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能夠積極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和教師繼續教育學習。
(二)個人存在問題
教學經驗不足,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略顯稚嫩,教育科研能力薄弱,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設計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教師語言水平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在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上有許多不足,尤其缺乏對學生心理狀態,特征的認識和研究。教育科研方面,往往停留在感性經驗的層面。
1、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能夠以發展性眼光來看待學生與教學,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及教研意識。
2、進一步鉆研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掌握基本的教學規律,努力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
3、每一學期爭取上盡量多的高效率課,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所向往的數學王國。
4、通過學習與研究,使自己成為一位“志存高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
圍繞以上四個目標,制定了以下方案,期待通過這些方案的實施,讓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都有所提升,真正走上一條研究型教師之路。
1、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品質。成為研究型教師談何容易,自己在這條路上遇到的困難可以想見,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善始善終,不能半途而廢,無論成功失敗,都要堅持下去,不能放棄。
2、在學校范圍內多上一些研究課。區級市級的公開展示課機會有限,但是只要想做研究,不必拘泥于機會的多寡,在平時的教學中,在家常課中開展研究,對于學生的發展才最為有利。厚積薄發,家常課鍛煉出了水平,公開課競賽課才更能把握好機會。
3、在平時的教學中善于研究發現,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做到善于觀察課堂的整個教學氣氛,善于觀察課堂的學生情緒,善于觀察學生的操作過程,并注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保證每堂課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4、結合自己的研究進程撰寫相關的.論文和報告。作研究一定要有積累的意識,在研究過程中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應不吝筆墨,將其撰寫成文。并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促進自己不斷發現問題,積極進行思考,推進研究的進程。
1、勤于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學習,可以使我們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過去和未來,關照反思自我,從而獲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覺得要做到“三學”。
(1)堅持不懈地學。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多渠道地學。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淀;也要在“無字處”學習,學習他人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3)廣泛地學。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特別要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2、善于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要堅持用腦子工作,力爭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揚長;審視今天——在審視中甄別;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創新。
時刻把工作與思考相結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3、樂于動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堅持寫好教學隨筆,及時積累專題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2)嘗試進行教學案例的分析,學期結束時完成教學案例至少2篇。
(3)通過撰寫論文,把自己的專題研究從實踐層面提升至理論層面。
數學的魅力在于促進人的思維發展,所以,成為一名數學教師何其幸運!愛因斯坦說:“生命只為兩件事,發展數學與教授數學。”自己做不到他那樣偉大,但也愿用此言作為自己的目標,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