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一
教學目標:
1、了解茶墊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價值與裝飾作用。
2、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制作一個美觀的茶墊。
3、能將自己的勞動成果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從中體驗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用紙繩盤繞圓形,并將圓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墊的相關技術。
教學難點:將做成的圓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圖案。
教學準備:各色紙繩、膠水、剪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或是使用過茶墊嗎。
交流匯報所見過的茶墊的形狀、制作材料等方面的情況。
那你們見過用紙繩制作的茶墊嗎想不想親手來做一個呢。
揭示課題。
二、探索研究。
1、觀察“金點子”中提供的四件范例作品。
研究討論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點與它們的共同點。
2、想一想,在制作茶墊時應注意什么。
三、學學做做。
教師對花形茶墊進行示范制作:
1、盤圓表:將辮子繩邊涂膠水邊盤成6個圓形,其中一個直徑稍長一些。
2、接粘:將6個圓形拼成花形的圖雜,的一個放在中心,交接處涂上膠水。
3、圍外框:將辮子繩邊涂膠水邊在花形的外圍框2~3圈。
四、想想做做。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茶墊形狀,并制作茶墊,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五、作品展評。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二
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意識。
2.使學生明白勞動光榮、不勞動是可恥的行為。
歌曲《小喜鵲,小蜜蜂》《鄉間小路》,故事《得過且過》,小品《起床》,詩歌《晚歸》。
(一)身邊的實例引起話題。
導入:同學們,前幾天發生了一件事,應該引起同學們的思考。有一天,老師看到班里的地面臟了,就叫一名同學把地掃了,誰知這位同學卻說:“我才不干呢,怎么老叫我干這活呀?”
聽了這件事,你們有什么想法?學生自由發言?!段覄趧游夜鈽s》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合唱歌曲。
全班齊聲合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1.請同學講自己勞動的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講自己看見的周圍勞動的故事。
3.教師小結:是啊,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勞動的例子,沒有勞動就沒有多姿多彩的世界。
4.聽詩朗誦《晚歸》,欣賞歌曲《鄉間小路》。
天邊最后一縷霞光,在無邊的大地上留下一片蒼茫。孤獨的車行駛在路上,發出隆隆的聲響。前方有螢火閃爍,那是誰家的燈光,把晚歸的人盼望。勞累一天的人,難得享受這時光。怕驚擾了天邊的月,怕驚擾了熟睡的星,還有前方的燈光。
5.每當唱起這首時,我們就想起農民伯伯勞動歸來,小伙伴放?;丶业那榫?,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地勞動著,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才是光榮的。
(四)小品表演、播放歌曲《起床》。
曉曉早上起來自己的事自己做;明明卻是媽媽幫助疊被、穿衣……。
1.小品中的做得對嗎?那么,哪些事情做得不對呢?
大家討論:誰來說說明明哪些事情做得不對?
(五)故事《得過且過》。
寒號鳥每天就知道玩,不壘窩,最后凍死了。這個的故事告訴我們,就連黃鸝鳥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何況作為21世紀的新時代的學生,是不是更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我們應該向黃鸝學習,不應該學習寒號鳥。
教師小結:勞動光榮,不勞動可恥。
(六)勞動技能大比拼,評選各種勞動能手。
1.學生的自理能力比賽:每小組選5名同學參加整理書包、系鞋帶、穿衣服、系紅領巾比賽。
2.表揚優勝選手,推選3~4名最能干的選手介紹經驗,其他的學生談感受。
(七)倡議書。
班長宣讀“我勞動我光榮”的倡議書。
讓同學們每周記錄自己的勞動成果和心得。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三
一、通過聽《海娃的歌》、《勞動歌》,唱《不再麻煩好媽媽》、《種玉米》,理解勞動的喜悅與歡樂。
二、結合口風琴的鍵盤位置認識字母譜f、s,并能準確地吹奏。
三、能主動投入編創歌詞、編創動作、填充字母譜、編創旋律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等
一、聆聽《勞動歌》
1、初聽前,教師可講述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學生聽音樂的興趣。
聽后提示:《勞動歌》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復聽時,自編動作表演,可分小組設計動作,尤其對“用力”的表現。使學生通過動作表現、理解勞動內容。
二、表演《不再麻煩好媽媽》
1、聽歌曲錄音或教師范唱感受歌曲。
2、啟發學生敘述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辛勞,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媽媽可以理解為其他和輩,再將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編創成新歌詞演唱。
4、邊唱邊表演,看誰表演得好。
三、編創與活動
1、結合鍵盤圖認識字母譜,知道手的位置。讓學生看圖說出f用4指,s用5指演奏。
2、教師帶著學生依次吹奏五個音,讓學生動腦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吹奏這五個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樣。
3、在三個音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分組填寫唱名字頭,以小組為單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組填充得好、唱得準確。
4、可以在教室里畫上格子,填上字母譜邊走邊唱??凑l唱出的旋律多。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和認識與自己生活關系密切的不同職業的成人,培養幼兒尊重不同職業人們的勞動?!睘榇?,我園結合“五·一”勞動節開展勞動最光榮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勞動節的真正意義,了解簡單的勞動技能,親身體驗勞動的辛苦,感受勞動的快樂。
2、懂得關心他人,關心身邊的事,提高幼兒的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
3、認識典型勞動者,萌發熱愛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活動時間:20__年4月30日上午9點30分。
活動地點:陽光春苗幼兒園操場。
活動準備:。
1、各班節前教育--認識勞動者、體驗勞動、感謝勞動者……。
2、蔬菜、餃子皮、湯圓面、水果、果汁、涼開水、電鍋等(各班根據活動具體安排準備)。
3、橫幅:勞動最光榮。
4、聯系個別家長,做好活動銜接。(醫生、軍人、警察、廚師……)。
活動內容:。
1、快樂的勞動者(家長代表)。
(1)解放軍:演練本領。
(2)醫生:給小朋友介紹春季防病知識。
(3)廚師:介紹食物營養,展示雕刻手藝。
(4)理發師:現場做發型。
2、感恩勞動者(參加活動的家長)。
請幼兒隨歌曲《感恩的心》給勞動者一個擁抱,說一句祝福的話,為勞動者按摩、捶背。
3、體驗勞動:。
(1)櫻桃班:剝胡豆。
(2)草莓班、蘋果班:水果沙拉。
(3)蒙氏班:做蛋糕。
(4)桔子班:包湯圓。
(5)芒果班:包餃子。
(6)西瓜班:麻辣串。
4、分享勞動果實:幼兒親手為勞動者(家長)端上食物、飲料,共同分享。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五
教學目標:
1、掌握紙繩的粘貼方法和技巧,學會用紙繩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圖。
2、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激發他們對紙繩工藝制作的興趣。
3、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用各種紙繩的粘貼方法和技巧來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圖;發揮想象、體現創意。
教學準備:各色紙繩、彩色卡紙、剪刀、固體膠、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題。
1、情境導入:小朋友們,春天已經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春的美景圖片欣賞。
3、揭題。
4、引出本課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二、紙繩的粘貼方法。
1、指導“漩渦式”
2、指導“曲線式”?。
3、指導“連續對折式”
三、大顯身手——紙繩的妙用。
1、紙繩作品欣賞。
2、出示“海報”——制作要求。
3、師提供制作底板。
4、學生討論構圖方案。
5、四人小組合作制作春的美景圖。
四、展我風采——作品展示、點評。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六
1.通過本課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們了解紐扣的有關知識,宏揚傳統文化。
2.通過本課實踐了解紉針、打線結、釘紐扣的方法,學會利用合適的針和線釘紐扣。
1.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
2.培養學生能根據老師要求收集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和做事認真的好習慣。
3.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
1.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觀念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2.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
重點:
1.通過學生收集和匯報資料使學生理解紐扣中的文化。
2.學會紉針、打結、釘紐扣的方法。
難點:掌握不同紐扣的不同釘法。
教師準備:各式各樣的扣子、針、錄相帶、電化教具等。
學生準備:各種針、線、紐扣、卡紙、剪刀等。
1、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首先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幅圖,找出不同的地方?看看誰的觀察能力強?(自由答)
師:那就讓我們幫他把扣子釘上。(學生操作)(出示課題)
2、激發學生探究
師:同學們你們準備了什么樣的扣子?(自由答)
師:哪一組匯報一下你們都收集到了多少種類的扣子?
師:好,老師這還有這樣的一些扣子,請同學們看一看。
師:你能說出衣服上為什么釘扣子嗎?它的作用是什么?(出示實物)
師: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針,哪位同學到前面匯報一下你們收集到的針。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同學們準備好的線,請大家把它舉起來。
(學生展示)
師:釘扣子選擇線時要注意線不能太粗,線的顏色也要與扣子搭配好。
(錄像演示)
(1)紉針:
(2)打線結:
(3)釘紐扣
師:誰來匯報一下釘紐扣一共分幾步完成?都是什么?(出示板書)
師:同學們今天帶來了很多種紐扣,可在錄像中只示范了兩個眼兒紐扣的釘法,如果給你一個不是兩個眼的扣子,你能釘好嗎?(生答)
師:為了保證同學們在釘紐扣比賽中能安全操作,請大家注意以下幾點。(課件演示)
3、學生研究實踐:
師:希望同學在分組實踐時先一起研究一下你帶來的紐扣該怎樣釘?(學生研究實踐,老師輔助指導)
4、師生共評: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的作品舉起來讓大家看一下。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釘了幾個紐扣?都是幾個眼的?(學生匯報展示)
師:誰能說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
5、師生共結:
師:同學們表現非常出色。今天我們學會了釘紐扣的步驟,希望同學們從今天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七
1、學習用彩泥制作小拖鞋。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意識。
有創意地制作小拖鞋
泥,泥漿,雕塑刀,牙簽,搟面棍,布等。
1、激趣導入
日常生活中,我們穿的拖鞋的式樣可多啦。讓我們用泥做雙漂亮的小拖鞋吧!
2、觀察思考
說一說你的小拖鞋的式樣。觀察泥拖鞋,你能看出它是怎樣做成的嗎?
3、實踐探索
讓我們用泥板粘接的方法做一雙泥拖鞋吧!
a、制作泥板
把一塊泥巴搟成板狀。
b、制作鞋底、鞋面
先用牙簽畫出鞋底、鞋面的形狀,再用雕塑刀切割成型。
c、粘接鞋面
先用牙簽在粘接處劃幾下,讓表面變粗糙,然后再涂上泥漿,把泥制鞋頊和鞋底粘牢。
d、裝飾成型
你能把你的小泥拖鞋裝飾得更漂亮一點兒嗎?
4、思考與實踐
拖鞋的樣子可真多。你還能用這種方法做出其他樣式的拖鞋嗎?泥拖鞋在特制的窯爐里高溫燒制后會就成陶瓷。如果有條件。你也可以試一試。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八
二、學具準備:彩色紙條,(舊掛歷紙.廣告紙.各種彩條)。
三、教學目的;。
1.學習用紙帶進行穿編,編織成各種物品。
2.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創新能力。
四、教學重點:。
如何用彩帶編織成各種物品。
五、教學難點:。
彩帶編織的穿插。
六、教學過程:。
一、欣賞各種編織工藝品(實物與電教結合)。
1、編織的材料:藤.竹.紙.塑料.鐵.草芒.木片.毛。
2、編織工藝應用:實用.裝飾.擺設。
二、欣賞少數民族.編織的工藝品。
三、出示教師編織的工藝品.1平面2立體。
四.介紹簡單的編織方法:。
1、紙條經緯穿插一上一下。
2、不同顏色彩條的搭配形成不同圖案。
3、圖案的組織。
五.立體紙帶的偏織,結合課文技巧圖例。
1、先編織底部。
2、放入形狀物體,向四邊往上編織。
3、收尾及綁帶。
4、完成。
5、回一先編織底部,兩頭合攏,便成船形。
六、作業要求:。
學生根據所帶材料,編織成各種物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創新。
七、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潔)。
八、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互相交流。
九、整理教室。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九
教學目標:
學會用紙繩子粘貼熱帶魚,激發學生興趣,豐富課余生活。
教學準備:每生若干紙繩、固體膠。
重點:學會用紙繩子粘貼熱帶魚。
難點:自我創新。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教師首先給學生放了一段海底的熱帶魚的錄像,接著讓學生看一些從網上下載的一些漂亮的熱帶圖片,學生看了之后立刻就會喜歡上了。
二、老師展示作品并演示制作方法。
1、展示作品,比較魚的不同。
2、演示制作方法。
三、學生實踐,老師巡視指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
(學生很感興趣,動手操作的欲望和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了解水稻、小麥、高粱等糧食的生長過程,知道莊稼需要許多人的辛勤勞動。
2、了解本地區主要生產的糧食品種。
過程與方法:
運用多種形式,如討論交流、資料調查、講故事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了解,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培養學生愛惜糧食,愛惜農作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到糧食來之不易與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通過交流體驗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糧食,不浪費每一粒糧食,培養節儉的良好品質。
【教學活動準備】:
1、實物:稻谷、玉米、紅薯、黃豆、土豆等。課前收集各種各樣的食品包裝袋。
2、搜集農民種莊稼的圖片,世界上饑餓兒童的圖片。
3、課件、歌曲《一粒米》。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一、認識幾種主要的糧食,了解它們豐富的用途。
1、導入:猜謎語(課件展示)。
(1)水里生來水里長,小時綠老時黃;去掉外殼黃金甲,煮成白飯噴鼻香。(打一糧食作物:水稻)。
奇怪奇怪真奇怪,頭頂長出胡子來;拔掉胡子剝開看,露出牙齒一排排。(打一糧食作物:玉米)。
(2)認識幾種常見的農作物。
師:猜完謎語,我們接著來,認識的就熱情地跟它打打招呼,大聲叫出它的名字。
2、實物展示幾種糧食:花生、小麥、稻谷、玉米、紅薯、黃豆。
3、了解其豐富的用途。(全班介紹交流)。
花生:營養價值可高。種子可以炒制、油炸或做花生糖、花生酥等糖果糕點,還可以制花生醬。
玉米:可以做成多種玉米食品,如玉米餅,玉米粥,玉米膨化食品等,另外我還是比較理想的啤酒生產原料。
大米:主要用途是飯食。另外米粒磨成粉后,可制各種粉條、湯圓、米粉糕、年糕等,并可制各種餅干,各種點心。
紅薯:可以蒸著吃、烤著吃,還可做成薯片。
小麥:磨成面粉后可以做成饅頭、面條、餃子、蛋糕、餅干、面包等。秸稈還可編各種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展示幾組題為糧食豐收喜洋洋的圖片。(播放音樂,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中,孩子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食品包裝袋中探尋糧食的奧秘。)。
二、組織活動。
(一)食品包裝袋中探尋糧食的奧秘。
同學們交流食品包裝袋中的知識。教師相機引導、交流。
師:難怪人們常說糧食手中寶,原來它有這么多種用途呀!讓我們把這些有趣的食品包裝袋展示在小黑板上吧!瞧!食品兄弟在開會呢!
(二)了解糧食的生產過程,認識到糧食來之不易。
1、動畫中跳出一顆大米,說:小朋友,你們知道了我有好多的用途,可你知道我是怎么來的?(課件展示)。
2、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農田看看水稻的生長過程。(看圖片)。
春種秋收。當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臨時,農民伯伯以經開始辛勤的勞作。
(1)學生學習翻地。
(2)農民把地翻好后接著還要播種。
(3)在炎熱的夏天你會在哪里?又會做什么呢?
生:在家里吹空調,吃冰棍。
請看圖上的農民在干什么?
生:農民們卻要頭頂著烈日,腳泡在泥水地里插秧。
師: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
生:農民們很辛苦。
(5)經過五個多月的生長稻子終于成熟了,可以收割了。
師:看農民們是怎樣收割的?(出示收割)。
生:彎著腰,很辛苦地去割。種水稻很辛苦。
3、師:是啊,農民們種水稻是很辛苦的。所以說糧食是來之不易的。
4、排順序:
(1)讓學生排序(按水稻的生長順序排列。)。
(2)說說稻子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什么?誰給了它幫助?
5、看!這就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種出來的稻子,剝去外殼就是晶瑩的大米。
師:當你吃著噴香的大米飯,你會想些什么?
生: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
生:每粒糧食都是汗水換來的。
師:同學們糧食來得真不容易呀!(板書:糧食來得真不容易)。
6、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首描寫農民辛勤勞作的詩嗎?
學生背誦《憫農》。
7、當當小農夫。
生:好,老師,讓我來,我也要去……。
師:下面我作為記者采訪一下:請問,你累嗎?
生:累死了,瞧我的汗!
生:我覺得腰有點酸,開始我還以為很好玩呢!
生:我知道,農民伯伯在烈日下也要給禾苗捉蟲,鋤草……。
生:中午,突然下起了暴雨,農民伯伯沒帶雨傘,淋濕了,可他們還是得繼續干。
生:我爺爺說,他小時候家里窮,只能給地主做工,地主很壞,他們經常讓爺爺的爸爸餓著肚子干活。
……。
(說到這里,孩子的臉上那種嬉笑的神情不見了,他們慢慢嚴肅起來。老師適時打開《鋤禾》動畫,讓孩子在音樂中齊讀這首詩,孩子們讀得非常有感情,從讀書聲中聽得出他們對糧食的來源有了很多思索。)。
三、拓寬視野。
1、糧食是汗珠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要愛惜。在生活中,有時你會說,媽媽我不想在家里吃飯,我要吃麥當勞。也許跟家人去外面吃飯時你會發愁吃炒菜還是吃火鍋,也許昨天你剛把咬了一口的包子扔掉了,或許你的媽媽正為減肥而努力節食,如果這是你的情況,那我要告訴你,那樣做太不應該了!因為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沒有食物可以吃。
(在低沉憂傷的音樂中播放一組饑餓圖片,其中很多與小孩有關。孩子看著那些饑餓的兒童,瞪大了雙眼,有的女孩子的眼淚都流出來了。)。
2、我們來個倒計時:五、四、三、二、一,五秒種過去了,時間長嗎?
可據是聯合國統計,世界上每五秒就有會有一個兒童因饑餓而導致死亡。
師:聽到這些,看到這些,大家想說什么?
生:那些小朋友真可憐。
我們要珍惜糧食,再也不能浪費了。(板書: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師:是啊!當你想要剩飯、倒飯時,想想那些忍受饑餓的兒童吧!
四、聯系生活,指導行為。
1、出示課本上判斷圖。
請同學們判斷對錯,并說一說為什么。
2、我們說得好不如做得好,那以后在生活中你會怎么愛惜糧食,避免浪費呢?
生: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
吃不完的飯要放到冰箱里下次再吃。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我們每個人多要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板書: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3、同學們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國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糧周,我們不僅要在節糧周愛惜糧食,平常每一天都要愛惜糧食。
讓我們行動起來,拿起手中的筆,以“愛惜糧食,杜絕浪費”為主題寫一句警示語或者畫一幅宣傳畫。
學生分組討論并寫一寫,畫一畫。
【課后作業】:
1、調查我們家鄉的農場品有哪些?
2、記錄:我家剩飯剩菜的處理方式,記下時間,處理方式和理由。
【板書設計】:
糧食來得真不容易。
農民辛苦尊重勞動。
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十一
生:我覺得小運鐸的命運太苦了,他的那次勞動太艱難了,當時的社會太黑暗了。我們真幸運,能夠生活得無憂無慮。
生:我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珍惜!
是?。∥覀兘裉斓男腋I钜彩强孔嫦葌兊男燎趧趧訐Q來的,如果沒有他們的艱苦付出,就沒有幸福生活,孩子們,我們是幸運的,沒有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但是,我們仍舊不能忘記勞動,因為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出更好的明天!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十二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同學一起隨音樂《勞動最光榮》進入音樂課堂。
師:剛才我們扮演了一首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同學們,你們還會唱哪些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呢?(自由扮演唱,培養小朋友們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時,培養小朋友的音樂記憶力,讓小朋友在實踐活動中多多積累好聽的音樂。)。
二、扮演《小漁簍》: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海邊小朋友勞動的歌曲,大家想聽嗎?(多媒體播放歌曲)。
1、完整初聽歌曲,讓同學初步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特點、和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輕聲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4、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給予和時糾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創編動作表示歌曲。
三、編創與活動:
“同學們的歌聲太動聽了,瞧!海邊的小朋友給大家送禮物來了。”(多媒體出示帶有唱名的貝殼、海星、海螺等等)。
1、劃分小組進行討論。
2、每小組討論、填寫唱名形成旋律。
3、每組派出代扮演唱自身填寫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組演唱的準確、流暢,旋律好聽,便將哪一組選為優勝組。
(也許有些小組編寫的并不流暢,老師也要給予褒揚和鼓勵,因為只要每個小朋友都動腦參與進來了,就是最大的收獲。)。
四、課堂小結。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聽《海娃的歌》、《勞動歌》,唱《不再麻煩好媽媽》、《種玉米》,能夠理解勞動的喜悅與歡樂。
2.結合口風琴的鍵盤位置,認識字母譜f、s。
3.能主動投入創編歌詞、創編動作、填充字母譜、創編旋律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動作表現來理解勞動內容,體會勞動辛苦,并培養愛勞動的好品質。
教學難點:
歌曲多出符點八分音符的準確演唱。
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1、表演《不再麻煩好媽媽》。
2、欣賞《勞動歌。
》
3、創編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激趣:聽到過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嗎?知道小朋友為什么愛唱這首歌呢?
2、激情:啟發學生敘述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辛勞。
3、動情:你能把這首歌曲也獻給自己的媽媽嗎?(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二、學唱歌曲。
1、設疑:老師也有一首歌要獻給我們的好媽媽,你們聽?。◣熡懈星榈匮莩恫辉俾闊┖脣寢尅罚?。
2、歌曲中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3、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
4、歌曲中的媽媽可理解為其他長輩,將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編創成新歌演唱。
5、邊唱邊表演,看誰表演得好。
三、欣賞《愛勞動》。
2、設疑:你們猜猜,他們在森林里干嘛呢?哦,這么多答案呀。
3、導入:讓我們來聽一聽就知道了。(欣賞《愛勞動》)。
4、提問:《勞動歌》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5、復聽:自編動作表演。請你模仿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動作來勞動。
6、再聽:分小組設計動作,尤其對“用力”的表現。使學生通過共同的合作和動作表現,理解勞動內容,培養協作精神。
四、小結:其實學習的本身就是一項有意義的勞動。通過今天同學們在課堂上的熱情勞動,老師看到了一群關心長輩、熱愛勞動的好孩子。相信你們會把今天在課堂上的表現帶回家真正成為媽媽的小幫手。愿勞動的快樂伴隨你們每一天!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十四
準備小紅花、太陽的頭飾。小朋友們帶著小紅花進入教室。請一位小朋友帶著太陽的頭飾,站在教室中央,小紅花們圍繞太陽轉動。老師給小朋友們講解小紅花為什么需要雨露和太陽。
龜兔賽跑。
培養小朋友們的節奏感。
準備兔子和烏龜的頭飾。
1、老師:“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什么故事?)。
2、放音樂,老師根據音樂的情境操作烏龜和兔子的手偶,做完之后提問:“你們知道剛才老師講的是什么故事嗎?”
3、“哪一段音樂是烏龜?哪一段音樂是兔子最后誰贏了?”(放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
4、請小朋友將節奏拍出來什么樣的節奏適合烏龜,什么樣的節奏適合兔子。
5、請一部分小朋友當烏龜、一部分當兔子,聽音樂表演。
勞動課程給植物澆水教案(專業15篇)篇十五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看我們教室的環境怎樣,你感覺到什么?這干凈、整潔、舒適的環境是我們的值日生用他們的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勞動創造了美、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勞動是最光榮的!
(二)學會尊重勞動者。
我們背著書包走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時,當我們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時,你是否會想到那些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勞動者?你是否體會到這些勞動者們所付出的艱辛呢?假如這些勞動者都停止了勞動,我們的生活會出現怎樣的情景?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勞動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讓我們為這些可敬的勞動者送上最美的贊歌吧!下面請欣賞詩朗誦《勞動之歌》。
(三)分享勞動的故事。
(四)表揚愛勞動的同學。
勞動是可敬的,勞動是光榮的。同學們,擦亮我們的眼睛,看看我們班上最愛勞動的同學有誰?他們平時是怎樣做的?讓我們向他豎起贊賞的大拇指,說一句贊美他的話!
(五)點燃熱愛勞動之情。
(六)總結:
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讓我們用雙手學會服務,學會勞動,學會創造,都來做勤勞好孩子;讓我們用汗水描繪自己的理想,用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