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在讀完一本書之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寫下的一種文學評論。以下是一些經典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寫讀后感有所啟發。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一
今天我讀到一篇題目叫《一碗水的憤怒》的文章,讓我感觸很深:暑假時“我”與幾個同伴去旅行,黃河龜裂,毫無氣勢。我們走了很久,才來到一個叫“五棵樹”的村子。村里真的只有五棵樹。我們來到一戶人家,看到一位姑娘正在給一棵小樹澆水。我們想要一些水洗臉,姑娘遲疑了一下,答應了。她為我們取了一瓢水,以為我們是要喝的。我們把水倒出來準備洗臉,那姑娘和她的奶奶都投來憤怒的目光。原來這個地區缺水,那一瓢水還是姑娘從她們的飲用水中取出來給我們的。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為什么節約用水是我們全世界人民的天職。別看現在有的地區不缺水,可是還有許許多多的地區極度缺水,那里植物干枯,終年大旱,人們連飲用水都吃不上,更別說洗澡,澆樹了。由此可見水是多么的珍貴。所以,不管走到哪里,我們都要節約用水,節約水資源,讓我們的后代也能象我們一樣用上水。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二
對大家而言,水可以說是司空見慣了的東西了吧!但是,你見過會“憤怒”的水嗎?今天,我讀了《一碗水的憤怒》,才知道水其實也是會“憤怒”的。
《一碗水的憤怒》這篇文章寫了作者與他的朋友來到了黃河的五棵樹樹村,五棵樹樹村是一個極其缺少水而又很珍惜水的村子,但是作者與他的朋友在這條村子隨意浪費水,讓小姑娘與她的奶奶感到十分憤怒。
當我讀到“黃河河底龜裂,河水時斷時續,給人一種茍延殘喘的感覺,卻沒有黃河在咆哮的氣勢”時,我知道現在世界上水資源十分短缺,連黃河的水也在逐漸減少;當我讀到“她雙手捧著碗像捧著整個世界一樣在我面前”時,水資源對五棵樹樹村來說,就像一個世界一樣重要,沒有了水資源就像失去了整個世界。
水資源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同學們,我們一起好好珍惜水資源吧!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三
大象是最聰明氣的動物,也是有情有義的動物,但是,大象也會有憤怒的時候。當他們受到了人類無端的傷害,它們就會團結一心,向人類討要正義,直至將罪魁禍首懲罰。讀完《憤怒的象群》,我深深的被震撼。
沈石溪這作品講述了關于大象、熊、牛、蛇等多種動物的傳奇故事,并通過這些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的動物故事,揭示了動物們豐富的不為人知的情感世界,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動物的尊重。
我印象最深的是獵手召魴瑯養的獵蟒“金絲纏”為了救自己的主人,不顧生命與野牛搏斗。后來,“金絲纏”成功將野牛制服。幾天后,獵人駕著馬車到鎮上拉種子,“金絲纏”早已料到主人路上將遇難,于是大鬧一場,主人卻不解,反把它關進竹籠。它仍不罷休,在竹籠里拼命掙扎。后來,主人果然遇難了,它的主人駕駛到陡坡時,連人帶車地掉入了流沙河。尸體打撈出來了,安上了墓。獵人放出“金絲纏”。“金絲纏”那時已經奄奄一息,它渾身是傷,幾乎變成了一條血蛇,力氣也已耗盡。它一扭一扭的直奔墳山,找到主人的墓,緊緊纏在墓碑上,永遠守護著它的主人。
原來動物和人一樣都是有著豐富的感情。懂得什么是悲傷,什么是快樂;懂得什么是美好,什么是罪惡;懂得什么是愛,什么是恨。
面對生活,又有多少個人考慮過動物的感受。我們人類常常無視他們的情感和內心,把他們當成禽獸。實際上在他們的心靈深處,都內存善良和正義。
這本書讓我明白:動物是人類最真誠的伙伴。它們可以為人類做任何事情,甚至付出生命。在你無助時幫助你,在你快樂的時候與你一起分享快樂。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四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我和媽媽一起閱讀了《一碗水的憤怒》這篇文章,受益匪淺。那晚,我怎么也睡不著,腦海里總是浮現出小女孩和老婦人的動作,不禁羞愧不已。我想到了我自己,每天浪費的水都可以給小女孩和老婦人用一個月了。每天晚上,我總是接滿滿一盆水洗臉,卻從沒想過和我一起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為喝水而苦惱著。
故事是這樣的:作者與伙伴結伴西行,天很熱。他們經過了“五棵樹村”,在那里找到了一戶人家。一個小姑娘正在澆樹,好像在輕撫睡夢中的嬰兒。作者向小女孩討水。女孩跑去問奶奶,奶奶同意了。小女孩倒了一碗水,向捧著整個世界似的,把水遞給了作者。水里漂浮著一些細小的雜物,而作者卻用它來洗臉,引起祖孫倆的憤怒。作者不知道,那碗水,是老婦人以瘸了一條腿的代價換來的。她們一天也才用那一碗水,卻被作者拿來洗臉,她們心疼極了。
我又想到了自己,那一碗水不過是夏日我們解渴的一碗水,不過是用來嬉鬧的一碗水,不過是用來洗眼鏡的一碗水。而我們,也從來不知道與我們同樣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人,有許多人正為吃不上水而煩惱,而痛苦。而我們,也從來不會想到節約。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五
《憤怒的葡萄》所描的是在當時經濟不景氣時,中小農戶在大企業財團的壟斷兼并下朝不保夕,紛紛破產。成千上萬的家庭頓時沒了土地,到處流離失所,此時正好收到西部加利福尼亞徵工人的傳單,上面的薪資也敘述得相當誘人,大家都對於這個"西部〃相當的憧憬,於是家家偕老攜幼擠在一輛車中便前往"美麗的〃加利福尼亞開創另一番新天地-約德一家人便是最佳代表。
湯姆(約德家中的次子)方從獄中假釋,高高興興的回到家中卻發現屋內空無一人,事后才知一切原委,於是他們便決定要到西部去重新生活,在顛簸的旅程中湯姆的爺爺和奶奶相繼逝世,他們的破爛卡車也常出狀況,幸虧在一次尋找服務站的過程中遇到了威爾遜夫婦,從此兩家子在路上彼此照顧。終於,經過了非常艱苦崎嶇的路程后,一大片果園、成行的柳樹、桃樹一列列整齊的排開,他們以為幸福的日子已到,孰不知還有一波波的難關即將迎面而來。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湯姆的母親。在她丈夫的眼里,在他們結婚后,她的個性非常溫馴,但是在一次的車子拋錨中,他毅然決然地要留下來修理車子,為的是不希望拆散全家人,這不正是和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團圓"的觀念一樣?最讓我敬佩的莫過於在卡車穿越沙漠那一幕,奶奶因身體老邁,經不起坎坷的路途而身死異鄉,而在當下湯姆的母親因不愿影響全家人,他獨自忍受巨大的悲痛躺在尸首旁,半途又假裝發火蒙騙檢查站人員,這才使全家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就因為她把愛化成無盡的力量,才能使全家渡過一個個接踵而至的難關。這種堅毅果敢、臨危不懼之精神若在現今時代,必能有一番驚人的成就,但她生不逢時,在當時經濟大蕭條的時代,連養家糊口都有問題了,何況是創造一番成就?這真是使我深深惋惜。
在書中最讓我憎恨的莫過於包工頭和果園主,他們可以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勾結警察壓榨流動的農業工人,為了"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這種行為真是讓人不齒。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六
語文版第八冊第十一課《一碗水》是一篇抒情短文,內容質樸,語言優美,特別是文中小松鼠和山喜鵲來泉邊喝水的那兩段,雖然只有寥寥數筆,卻描寫得生動、有趣,很有感染力。我抓住文本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進行了仿寫片段的訓練。
在學習小松鼠、山喜鵲喝水的那兩段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說話”,仔細觀察小松鼠、山喜鵲喝水的樣子,直觀感受動物的外形特征、動作神態。接著,學生讀課文,找到描寫小松鼠、山喜鵲喝水的句子,再說說作者寫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哪些詞用得好?讓學生歸納出作者描寫動物的方法,最后讓學生進行仿寫。
本課時,讀寫結合,在讀中想像,在想像中仿寫,通過模仿實現從讀到寫的轉移,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叩開了學生們精彩無限的內心世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七
在我的生命里曾流淌過一碗水,是這碗水讓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憤怒。
暑假時,久居都市的我與朋友結伴西北行,七月如火,車子在高高的黃河大堤上爬行,黃河河底龜裂,河水時斷時續,給人一種茍延殘喘的感覺,全沒有“黃河在咆哮”的氣勢,在黃河拐彎處好不容易才見到了一個村子,村子因樹而得名,叫“五棵樹村”,據說那里前幾輩人時,全村確確實實只有這頑強生存下來的五棵樹,在村頭有個苗圃,綠綠的一片,讓長途跋涉的我們略感一絲涼意,一個小姑娘拿著一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樹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點點水,那動作好像是在輕撫睡夢中的嬰兒。
“小姑娘,能不能給點水?”我一邊不停地用毛巾擦著好像永遠也擦不干的汗,渴望能洗一把被汗水漬疼的臉。
小姑娘遲疑了一會兒,轉身走向苗圃后面的屋子,屋子后的椅子上坐著一位老婦人,臉上帶著世事洞明的安詳,小姑娘輕輕對她說了些什么,老婦人點點頭從腰間“嘩啦”一聲摸出一串鑰匙,這時我才發現在屋子和苗圃之間有一眼水窖,水窖設有堅固的木蓋,木蓋上牢牢地鎖著一把大鐵鎖。
只見小姑娘輕盈地走到水窖前,熟練地打開大鐵鎖,用一個小木桶小心地汲出一點水,倒進一個干凈的陶瓷碗里。她雙手捧著那碗,像捧著整個世界一樣,走到我面前說:“走遠路渴了吧,快喝吧!”我看了一眼,那水里竟漂浮著一些細小的雜物,在白瓷碗里更顯得渾濁。本來我是想洗把臉涼爽一下,喝的水我們自帶了許多瓶裝的純凈水。等小姑娘轉過身去繼續“滴”她的水時,我讓同伴把那碗水倒出來,我開始洗臉。
聽到水落地的聲音,老婦人和小姑娘不約而同地投來憤怒的目光,老婦人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喊了聲:“作孽呀!”突然摔倒了。小姑娘卻不去攙扶老婦人,只是驚叫著跑到我身邊,迅速地搶過我同伴手中的水碗,然后竟撲到地上,伸開雙手用力去挖我腳下那一點被水浸濕的土,捏成一個泥團,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樹邊,深挖一坑,把濕泥團貼著樹根埋下,這才急切地叫著“奶奶”向老婦人跑去,慢慢把她攙扶到椅子上。
我被這一切驚呆了,一時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良久,我們才從小姑娘口中知道,這村周圍和黃河大堤旁的小樹苗都是那位老人家培育出來的,這水窖也是老婦人自己挖的。前年大旱,水窖里也難存住水了,為了讓剛栽上的小樹苗能夠成活,老婦人翻山越嶺到二十多里之外的地方去挑水,不料半路上一腳踏空,瘸了一條腿。
老婦人嘆了口氣,意味深長地說:“不是我小氣,這樣熱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那一瓢水,你們不知道吃水的苦,這樣糟蹋水,我心疼呀!”
讀書體會。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八
這篇文章寫了作者雨同伴西北行,很熱,還大汗淋漓,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缺水的村子,用人端上來的一碗水洗臉,白白浪費了水,主人非常憤怒。
看完標題,我還懷有疑惑——一碗水才多少?何必憤怒呢?等讀完文章,我被震憾了:“黃河河底龜裂”“滴上一點點”“水窖設有堅固的木蓋,木蓋上牢牢地鎖著一把大鐵鎖”等細節,表現出那邊多么缺水!我沒有想到,哪里人們的一碗水,就像他們的世界一般寶貴。難怪說:“他捧著一碗水,像捧著整個世界一樣”,對于那個“五棵樹村”的村民來說,一碗水就是一個人的生命!那位老太太為了一碗水甚至失去了一條腿!
在我們的生活中,打開水龍頭,水就嘩嘩而來。水,是不停流下的洗臉水;水,是洗菜后直接流入下水管的廢水;水,是……我們總以為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總以為世界上能用的水很多;我們總以為我國人均水占有量很多……但是,我們全錯了。
我以前不注意節約用水,直到這一次......
前幾天,我家的下水管堵了,家里沒水用。但是家里完全沒有做好充足的缺水準備。我剛準備拿水杯倒水,才發現沒水喝。這時我想上廁所,可是沒水沖。我身上流了很多汗,想洗澡,可也沒水了。真難受!就在這時,我猛然想到這篇文章,難怪當作者用一碗水洗臉,老人和孩子那么憤怒,因為他們嘗夠了缺水的苦頭!我又想:假如有一天,世界上真是沒有一滴可以用的水了,我們會怎么樣!最終家里的水管修好了,問題解決了。不過通過這件事,我深刻地感受到水在我們生活中的意義,使我想到一句話:水是萬能的,但是浪費水是萬萬不能的。
我們要從現在開始珍惜水資源,不能讓我們多水的江南變成缺水的“五棵樹村”!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九
兒子給我看的時候,我以為只是一篇美文美篇。誰知一開始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情的我,卻被“女孩用手指把水滋潤了的土地挖出來,而后再跑到樹邊,那些濕泥埋進去把剛剛被水滋潤了的土地挖出來,而后再跑到樹邊,把那些濕泥埋進去……”這樣一幅場景震驚的久久說不出話來。
一直以來,我還覺得自己是懂得節約用水的,記得擰緊水龍頭,知道倒多少喝多少的水,但是,看完這片文章,才知道,原來,在另一個我們沒有接觸的地方,水,可以寶貴至此,突然覺得我和作者一樣,一樣不懂得珍惜水,不懂得節約水。隔夜的水我會把它倒掉;刷牙時我總是開著水籠頭;洗一個澡,通常要用掉整整一浴缸的水……我忽然羞得無地自容。
可是,在這個社會上,不只是只有我一個人如此浪費,光是在我的家里,一天不不知要浪費多少水。社會上有多少像我這樣的人呢?有多少像我這樣的家庭呢?答案是無數個。
在網上搜搜,發現旱災已經在很多地方成為不爭的事實,干裂的土地,荒蕪的田地,挖了很深,仍舊不見水的蹤影的井,一大群人圍著一口快沒水的缸......一雙雙渴望的眼睛,一雙雙褶皺的雙手,一個個干燥的嘴唇......
隨著水資源的匱乏,如果再這樣無節制地耗水,那世界上最后一滴水,一定會是我們的眼淚。
突然也會覺得,好像不僅僅是水,還有很多東西,譬如電,食物等等,也許是現在的我們并不缺少的,但是,我們并不曉得、或者看不到,在地球的另一邊,有多少人為了這些我們習慣浪費的東西正在努力,會有多少人因為缺少這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而無法生存。
《一杯水的憤怒》看似簡單的情節,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們需要節約的不僅僅是水,還有更多其它的`東西。為了共生的理想,為了更好的明天。它——節約,不要是空洞的政治口號,而是我們必須立即付出行動的事情!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十
對大家而言,水可以說是司空見慣了的東西了吧!但是,你見過會憤怒的水嗎?今天,我讀了《一碗水的憤怒》,才知道水其實也是會憤怒的。
在暑假里,作者與他的朋友從黃河大堤開車去旅行。七月如火,走了許久,汗流浹背的他們才來到一個小村子,一個小姑娘正在村頭的苗圃里小心地給每一棵小樹澆水。作者問小姑娘要了點水,開始洗臉。一聽到水落地的聲音,小姑娘與她奶奶頓時投來了憤怒的目光,小姑娘立即搶走了碗,挖著作者腳下被水浸濕的泥土,挖了坑,將這團泥土放到新栽的小樹旁,再去挽扶因激動而摔倒的奶奶。
在這篇文章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這樣的一句話:“不是我小氣,這樣熱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那一瓢水,你們這樣糟蹋水,我心疼呀!”這真是發人深省的一句話。現在,我們有多少人在糟蹋著這樣寶貴的水。讀完了這篇文章,我不由得想到了這樣一個數據:如果世界仍以同樣的速度消耗水資源,到2025年,將有27億人面臨嚴重的水短缺,如今已有近10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1/3的人生活在水荒地區。難道說,這數據還不夠觸目驚心嗎?水是地球的血液,缺少了水,無論是人類、植物,還是動物都無法生存。但是,看看那未關緊的水籠頭,看看那些每天耗水400噸的洗車場,看看那些無人查看的漏水管。其實,不節約用水的現象遠不止這些,而我們很多人卻熟視無睹。所以,我們應該從水做起,節約每一滴水。
記住,自來水不是自來的。每滴水心中都有數,哪一滴水不被珍視,便定會憤怒!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我和媽媽一起閱讀了《一碗水的憤怒》這篇文章,受益匪淺。那晚,我怎么也睡不著,腦海里總是浮現出小女孩和老婦人的動作,不禁羞愧不已。我想到了我自己,每天浪費的水都可以給小女孩和老婦人用一個月了。每天晚上,我總是接滿滿一盆水洗臉,卻從沒想過和我一起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為喝水而苦惱著。
故事是這樣的:作者與伙伴結伴西行,天很熱。他們經過了“五棵樹村”,在那里找到了一戶人家。一個小姑娘正在澆樹,好像在輕撫睡夢中的嬰兒。作者向小女孩討水。女孩跑去問奶奶,奶奶同意了。小女孩倒了一碗水,向捧著整個世界似的,,把水遞給了作者。水里漂浮著一些細小的雜物,而作者卻用它來洗臉,引起祖孫倆的憤怒。作者不知道,那碗水,是老婦人以瘸了一條腿的代價換來的。她們一天也才用那一碗水,卻被作者拿來洗臉,她們心疼極了。
我又想到了自己,那一碗水不過是夏日我們解渴的一碗水,不過是用來嬉鬧的一碗水,不過是用來洗眼鏡的一碗水。而我們,也從來不知道與我們同樣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人,有許多人正為吃不上水而煩惱,而痛苦。而我們,也從來不會想到節約。
再看看我,每天洗臉時,都會用上一大盆水;洗澡時,水總是不關,卻從來不想一下,自己究竟浪費了多少水,而這些水,足夠讓老婦人的苗圃變成一片森林。而我們,永遠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每天我們少用一滴水,那么一年365天,每天都少用一滴水,總有一天,這一滴水會匯聚成一片汪洋大海。
親愛的伙伴們,讓我們共同節約水資源,那么,中國13億人口,每個人都少用一點水,一天,就節約了13億滴水,害怕匯聚不成的大海嗎?覺悟吧,節約用水,讓每一畝土地都得到水的滋潤吧!如果我們再執迷不悟,也許,“一碗水的憤怒”會在我們身邊上演,也許有一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終將是你悔恨的眼淚。
正是因為老婦人與小女孩嘗受過吃水的苦,才會如此心疼作者浪費的水,正式因為作者浪費了誰,才會引起祖孫倆的憤怒。節約用水吧!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十一
一個寧靜的夜晚,《一碗水的憤怒》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文章里的小姑娘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能揮去。文章主要敘述了作者與朋友結伴西行,路過一個嚴重缺少水資源的村莊,經過長途跋涉一行人很疲勞,于是問當地的一個小姑娘借來一盆水,想洗洗臉,洗去渾身的疲勞與汗水。但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小姑娘看見水滴在地上時,馬上把水浸濕的那塊土挖起來,深埋在旁邊的樹根下,讓樹木能得到極其少量的水分,因為這里的水資源太少了。
我國本來就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但是依然有人不珍惜這有限的水資源。夏天天氣炎熱,一些不懂事的小朋友將水龍頭開得老大,為圖一時涼快,與小伙伴們潑水玩游戲;還有的人更讓人氣憤,居然洗完手后忘了關掉水龍頭,讓那么多的自來水白白浪費,可惜呀,可惜呀……如果將這些被浪費掉的水做一個統計那會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啊,那么文中的老婆婆還會為了一小桶水而摔斷一條腿嗎?不,她不會。
我不禁慚愧萬分,因為我每次洗澡時都會將水開到最大,擦肥皂的時候也不及時關掉開關;還有過夜的涼開水我從來不喝,總認為不利于身體健康而倒掉。有人說一碗水多么廉價,一大桶純凈水也不過10元左右,一家人喝上幾桶也不過幾十元錢。我原來也曾這樣想過,自從看了這篇文章后我認為一碗水是無價的,因為當資源被用盡時,你再在花多少錢也買不來。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起節約用水,不要讓我們人類的眼淚成為最后一滴水。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十二
今天,我讀了一篇《憤怒的魚》的文章,文章的大意是這樣的:
看完文章后,我想:憤怒是一種情緒。有些人為了一些小事發脾氣,可是無濟于事,只能浪費自己的時間,破壞自己的心情。可重要的是,憤怒過后,我們要對自己做錯的事極力挽回,對于無法挽回的事情,我們應盡力忍耐。對于明智的.人,憤怒只是對時間和感情得巨大浪費,這些人都不會把寶貴的時間用在怨天尤人的憤怒上,而愚蠢的人才會這樣。生命是有限的,不要再讓憤怒浪費我們的時間,記住:你已經沒有時間生氣了!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十三
這部小說真是充滿了太多的不幸和太多的悲哀,以至于我讀完后還久久不能釋懷。
美國的農民原來也有這樣的血淚史,我想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這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美國三、四年代的經濟恐慌對農民來說真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大量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而被迫流浪,而流浪的過程充滿了多少的血與淚。
這部小說有3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湯姆、奶奶和媽媽。湯姆是一個正直,善良,很率真的人,只要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即使付出代價也會去做,他不會為邪惡勢力低頭,這樣的湯姆不止被家人所愛,更被我們這些讀者所愛,盡管這個形象似乎有些理想化。奶奶是個頑皮的孩子,他固執,他天真,他可愛。我真的是愛死這個奶奶了,他的死讓我難過了好久。媽媽是這部小說里刻畫的最傳神的角色,盡管她只是一個家庭婦女,但她是一家之主。她有強大的氣場去維護這個家的完整和尊嚴,同時她擁有超乎常人的接受苦難的能力,再大的災難也無法擊垮她,也就無法擊垮這個家。
美國中部大量的農民失去土地被迫流浪,他們所夢想的僅僅是能夠吃飽穿暖,能有自己的一個家,但這樣的卑微的愿望也被無情的現實狠狠的撕碎。他們斗不過那些狡猾的資本家。大資本家的狡猾與丑陋在這本書中顯露無疑,而更深層次的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問題,這個制度是犧牲那些窮苦人的利益來維護大資本家的利益,而這也是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英國的圈地運動同樣如此。
書中有段文字讓人印象深刻:那些農場主把堆積如山的橙子和葡萄拿來燒掉,把很多豬活埋掉,為的就是保持住這些東西的價格,而有千千萬萬的流浪者卻因為吃不到東西而餓死,連葡萄都變得憤怒了。
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父輩灌輸這樣的思想:資本主義國家是十分奢侈和腐爛的,把大量打牛奶倒掉,把大量的水果燒掉。當時還小,聽后還蠻震驚的,這不是暴殄天物嗎,這資本主義國家真是他媽的浪費啊。其實細細想來,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試想那些農場主也需要生存,如果沒有了利潤,意味著自己的辛苦也白搭了。那為什么不把東西送給窮人或便宜賣給窮人呀?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如果這樣做了,不僅自己會虧的血本無虧,同樣還會受到同行的排擠與譴責。因此,沒有人是救世主,每個人都只會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問題,要想活下去,只能靠自己。
這部小說也許更多的是想表達窮人們在關鍵時刻應該團結一致,才能共渡難關。“在你需要幫助時,永遠只有窮人才會對你伸出援手”。同時還歌頌了廣大勞動人民承受苦難的能力。這也是本書帶給大眾感動的地方。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要面對眾多的苦難,我們能選擇的是怎樣去面對。如果面對苦難我們能勇敢接受,那就沒有什么東西能夠打垮我們。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十四
當我雙手合上了這本《憤怒的象群》之后,我不禁想人類現在怎么能這樣對待動物,還為人類捕殺動物時的狠心感到慚愧。
作品講述了關于大象、熊、牛、烏龜、大白兔、鵝等多種動物的傳奇故事,里面的動物故事,向我們展現了動物世界中的善與惡、美與丑,讓我們看到了動物們豐富的不為人知的情感世界,我不禁對生命充滿了敬畏和對動物由衷地尊重。
《憤怒的象群》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名叫巖溫扁的青年因為心存歹念,殘殺了一頭健壯的大公象,拔掉了象牙,然后埋葬了它。可是這種行為卻引起了象群的憤怒,憤怒的象群來到了寨子,機智的村長馬上抓住了這位青年,教誨了他并把他交給向群處置,最終這位青年受到了被象蹄踏死的制裁,躺在了那頭大公象的身旁。
在我看來,青年的死是因果報應,是他應得的。如果不是他心存貪念,為了象牙,殘殺了大公象,他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大象也不例外,如果你不把象群當朋友一樣對待,故意傷害它們,象是會憤怒的,而你也會得到相應的懲罰。我們應該與動物友好相處。而象群的團結仗義,讓我由衷敬佩。他們會為了一個同伴準備踏平寨子,不顧危險地前進到寨子。象群是龐大的,卻不曾有一只大象退縮。
讀到此處時,我不禁想起我與學校小鳥的故事。我們學校有很多小鳥在綠茵茵的樹上吱吱喳喳地唱著歌謠,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只受傷的小鳥躺在樹頭,周圍有很多同學在圍觀著,偶爾有一兩個同學用手指去戳小鳥。看著小鳥的翅膀受傷了,我感到很傷心,不禁跑過去,對著那些戳小鳥的同學說:“小鳥很痛,你們就不要再去觸碰小鳥了。它們每天都唱歌給我們聽,讓我們在優美的環境中學習游戲,它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于是,我輕輕地用手托起小鳥去找老師,讓老師幫忙一起醫治它。最后,它在我們的幫助下,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我們,飛回到它的家園了。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與小狗、小貓、小鳥、小兔子等相處,它們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與它們友好相處。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十五
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字是《憤怒的葡萄》。《憤怒的葡萄》是一部深具社會意義的小說,濃縮了一個時代的社會狀況,且是如此細膩而又深刻。很久以來,一顆心沒有被文字給這般震蕩過了。
《憤怒的葡萄》所描的是在當時經濟不景氣時,中小農戶在大企業財團的壟斷兼并下朝不保夕,紛紛破產。成千上萬的家庭頓時沒了土地,到處流離失所,此時正好收到西部加利福尼亞徵工人的傳單,上面的薪資也敘述得相當誘人,大家都對於這個”西部〃相當的憧憬,於是家家偕老攜幼擠在一輛車中便前往”美麗的〃加利福尼亞開創另一番新天地-約德一家人便是最佳代表。湯姆(約德家中的次子)方從獄中假釋,高高興興的回到家中卻發現屋內空無一人,事后才知一切原委,於是他們便決定要到西部去重新生活,在顛簸的旅程中湯姆的爺爺和奶奶相繼逝世,他們的破爛卡車也常出狀況,幸虧在一次尋找服務站的過程中遇到了威爾遜夫婦,從此兩家子在路上彼此照顧。終於,經過了非常艱苦崎嶇的路程后,一大片果園、成行的柳樹、桃樹一列列整齊的排開,他們以為幸福的日子已到,孰不知還有一波波的難關即將迎面而來。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湯姆的母親。在她丈夫的眼里,在他們結婚后,她的個性非常溫馴,但是在一次的車子拋錨中,他毅然決然地要留下來修理車子,為的是不希望拆散全家人,這不正是和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團圓”的觀念一樣?最讓我敬佩的莫過於在卡車穿越沙漠那一幕,奶奶因身體老邁,經不起坎坷的路途而身死異鄉,而在當下湯姆的母親因不愿影響全家人,他獨自忍受巨大的悲痛躺在尸首旁,半途又假裝發火蒙騙檢查站人員,這才使全家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就因為她把愛化成無盡的.力量,才能使全家渡過一個個接踵而至的難關。這種堅毅果敢、臨危不懼之精神若在現今時代,必能有一番驚人的成就,但她生不逢時,在當時經濟大蕭條的時代,連養家糊口都有問題了,何況是創造一番成就?這真是使我深深惋惜。
在《憤怒的葡萄》中最讓我憎恨的莫過於包工頭和果園主,他們可以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勾結警察壓榨流動的農業工人,為了”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這種行為真是讓人不齒。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十六
有一篇名叫《憤怒的'象群》的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七八十頭戰象因為一頭年輕的同伴被殺,所以以往的平靜被打破了,它們向村寨的制高點走去,流露出萬分憤怒的神情,村長立刻明白了:他們平時井水不犯河水,是象族頭領“一根半”治理有方。平時,人象同行也不會彼此攻擊。現在,連“一根半”也來了,定有人殺害了大象,機智的村長馬上抓住了這位村民,教誨了他并把它交給向群處置,象群終于散開了。第二天,人們在死象身旁多發現了一具尸體,是那個村民的——他的頭被踩扁了。
讀到這兒,我的心靈被震撼了!象群是如此有情有義。它們為一頭已經死去的同伴,為了友誼,明知有喪命的可能,但是它們依然毫不畏懼,毅然向村寨進發。“七八十頭”這個數字敲擊著我的心房,象群數量如此之多,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每一頭都為了同伴奮不顧身,沒有一頭象落下。我仿佛看到林子里塵土飛揚,每頭大象準備就緒,時刻待命攻擊。我眼睛都不眨一下,全神貫注地看著,這種有難同當的精神多么難能可貴啊!它們為了同伴在天堂感到安慰,把獵殺者殺了,葬在死象身旁,也許它們的方式有些可怕,但是它們群體的意識和疾惡如仇精神卻是那么另人佩服!
雖然對于那名獵殺者來說有些殘忍,然后這一惡果不正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嗎?
連動物都有情有義,人類怎能自相殘殺呢?就拿美國和伊拉克來說吧,美國進攻純粹為了資源,不惜代價,美國死亡4000余人,伊拉克死傷無數,看著這些數字多么令人心痛!
《憤怒的象群》中這群大象是否在向全世界呼吁:請勿捕殺,我們有情有義,你們也應該停止戰爭,熱愛和平。否則,人類會遭到毀滅,整個世界都將與美好告別!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情有義吧!
一碗水的憤怒讀后感(專業17篇)篇十七
在夏蟬的叫聲中,我走進圖書館,來尋找沈石溪的一本書——《憤怒的象群》。
《憤怒的象群》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天夜里,原本與曼廣弄寨和睦相處的動物鄰居——戛洛象群突然狂暴,包圍住了曼廣弄寨和村民。村長明事理的把因為要得到值錢的象牙,而殺死大象的酒鬼巖溫扁交給象群處決。第二天,有人發現巖溫扁的頭被象群踩扁并且尸體躺在那頭被他殺死的大象身旁。
巖溫扁的死法和死相有點兒慘烈,但這也是他自找的。如果巖溫扁在看見那頭年輕的公象之時沒有起貪念,那么他就不會被象群踩死,也不會致使他的家庭失去了頂梁柱,兩個孩子失去了父親,妻子失去了丈夫的。因此,巖溫扁的死是他咎由自取的。
在現在,像巖溫扁這種被金錢迷惑住了雙眼而獵殺、偷盜野生動物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是愚昧無知的。這些人認為金錢是萬能的,看見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腦子里的第一反應不是上繳給國家或是聯系專業人員前來保護,而是在想這動物哪里是值錢的、怎么賣、怎樣不被人發現等等。這些人看到的只有自己的利益。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與人類息息相關的。
其實,動物和人類是有深厚友情的。我曾看過不少人與動物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其中不乏動物幫助人類的故事。
曾經在泰國普吉島,有一頭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許多孩子,并逃到安全的地方。一英國游客說,海嘯發生當天,一頭在海灘邊供游客拍照的大象的主人在千鈞一發之際把許多小孩子都抱上象背,大象便背著他們快速逃離了危險的海灘,最終成功脫險。
還有在十三年前的印尼亞齊省省會班達亞齊,26歲的麗扎的所住村落被巨浪淹沒。在慌亂中,人們紛紛逃命。她的女鄰居受了重傷,懇請她帶上自己的雙胞胎逃生。于是,她帶著雙胞胎與急流搏斗時,閃現了一條蛇。那條蛇從左側順著洪流游去,她就跟著蛇一直游。結果蛇帶著她抵達了安全地帶。類似于這樣的故事是數不勝數的。
《憤怒的象群》里面這些大象雖然是動物,雖然它們的報復方式有些可怕,但它們團結一致,有情有義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如果我們人類能和動物繼續保持彼此之間的友誼,那么大自然就會愈來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