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應該有恰當的篇幅,既要有充分的展開和論證,又要注意不過度拖沓,使文章通篇有緊密的邏輯聯系。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作文,從中汲取靈感和啟示。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一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臣的。
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反而被罷了官,發(fā)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歷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后,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jié)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里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jié),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jié)后,屈原又給老人托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么辦法呢?”
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后,年年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劃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
的故事(二);。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二
端午節(jié)來了。我們全家都是躍躍欲試的,為什么呢?當然是因為每到端午節(jié),我們就都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啊。
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的習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還有賽龍舟。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粽子了,不只是吃粽子,我還特別喜歡包粽子,這樣體會到自己辛勤的勞動成果后,那種自豪與喜悅是滿滿的,什么也不能代替的。
每年端午節(jié)我都會跑到奶奶那里去幫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門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進來,我跟奶奶聊著聊著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術活,首先要選擇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細選一番,最終滿意地點點頭。接下來就是用把粽子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糯米填進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說這樣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餡料充滿整個粽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卷起來。,卷到最后的樣子,要留一點小尾巴。接著把尾巴全部卷起來,用大拇指把它壓住,把卷起來的那一面對折過來,最后用棉線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來,捆好不讓它散開就可以了。我們把二十個粽子全部包好之后,粽子們就該下鍋了。
我耐心地等著,就等著那香噴噴的粽子出爐。“好了。”當我聽到奶奶的話時,天知道我有多高興。我急忙把腦袋湊過去,去看看我的勞動成果。耶。大功告成。我屁顛屁顛地請媽媽爸爸他們過來吃粽子,他們都說好吃,我的心里也樂開了花。
每次端午節(jié)都給我?guī)Я撕艽蟮南矏偂?/p>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三
射手座,射手們非常受人歡迎,粽子自然也該品嘗比較適合大眾口味的,八寶粽是臺灣粽子的代表品種之一,它選料多樣,將豬腿肉、肥膘、栗子(或花生仁)、蘿卜干、魷魚分別切成丁,鍋燒熱,先下洋蔥末,再加上以上配料及酒、醬油、麻油炒勻,與糯米拌勻后,裹扎蒸熟,香味濃郁。難怪它的口味深受大眾歡迎呢!
金牛與射手的首次碰面可能很短暫的而且看起來沒什么發(fā)展前途。金牛通常認為射手是陣旋風,會陷入他想象的世界而且理想太過天真與現實脫節(jié)。在射手看來,金牛可能反應慢,太過保守,為達到目的會比較自私。金牛相信射手隨時可能甩了他們,并認定射手是浪漫的,可個性上卻也是不負責任的。
而有一件事卻能讓他們攜手:欲望。金牛對一切有形物資都有強烈的欲望;而射手遠大的目標、擴張的個性使他們堅信,在掇取的道路上,沒有什么東西應該有所節(jié)制。
當然,雙方巨大的差異必然會引發(fā)沖突,并在發(fā)現彼此內在的生活動機有著天差地別時目瞪口呆。沒有什么天然的平臺能讓雙方想法一致。射手高度重視自然性和自由,金牛注重占有性并對散漫的講話和行為非常不適應。
兩人的同步協調似乎總無法達成。最終,為這種關系注入一線曙光的,是兩個星座承自其支配行星金星和木星的隨和以及求和的天性。金牛和射手是能夠一同分享歡樂的,他們不會僅僅擦肩而過。
射手座:射手座的人對待感情的事情還是非常認死理的,所以他們挑選結婚的對象非常謹慎。如果對方絕對不是他們喜歡的類型那就不用多說了,大概會用上自己已經有喜歡的人絕對是被強迫來相親之類的話搪塞,或者說自己其實完全不想結婚,擺出一幅被強迫過來的樣子,和對方絕對是只有朋友的命了的態(tài)度。
射手座的幸運痣。
幸運位:臀部。
意義:頗有異性緣的射手座,也是個理想主義者,臀部上的幸運痣可以加強運動神經,如果原本就是運動選手,則更有機會出人頭地。
她是醉人的尤物,她看上去確實知道自己要從生活中得到什么,也知道怎樣去得它。人怪座人感覺摩羯座女人的目標決非一般,甚至可能同他的目標一樣宏偉巨大,而這使他激動之已。她沉靜,謙遜,當分階段談論他的主意和夢想時,她從不打斷他,這表明她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女士。她在他面前表現出溫柔的、馴服的、很女性的特點,她有著獨特的吸引人的力量。
他正在犯一個錯誤。她可能在陰性的日宮下出生,但她本性是由富有陽剛之氣的土星統治,行星們沒有土星更具陽剛之氣。雖然她可能有溫柔的行為方式,但決不是馴服的。她可能頗提著帶裙環(huán)的裙子踮著腳偷偷摸摸地掉下芳香的手,捉弄他。這位姑娘很機靈。
最后,她是一個巨大摩羯座,不用擔心她的耐性。她將忍受一些以達到她計劃要達到的地方,除了那種令她厭煩的食物,這種食物貼著“笨蛋”的標簽。對摩羯座而言,“笨拙”被定義成浪費時間又沒有具體目的。這明顯包括空洞的調笑和偶然的私通。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說她反對調笑,只是反對無聊的調笑。并不是說她反對私通,只是反對偶然的私通。其間的區(qū)別可能遲早要被證明是重要的。射手座男人是典型的相當羅曼蒂克的和女人隨意交往的人,不是值得信賴。
摩羯座女人的倔強將不會立即阻止射手座人。記住他是在充滿陽剛之氣的日宮下出生的,他也是在充滿陽剛氣的木星統治下。一對強壯男子的激勵。他不可能逃避她的挑戰(zhàn)。這位摩羯座女孩兒不會為懦弱的情人而克制,但射手座男子又不是懦弱的人。他只是在巧計面前有些尷尬,他可能直接發(fā)表公正的意見以此冒犯她的尊嚴,一點也不思考。她不是不喜歡玩笑,她有著異想天開的快樂幽默感,但她對沒有妙語的冗長的冒失滑稽的故事感到不滿,那種粗暴的方式會使她感到厭煩——并且她不喜歡直接聽到有人在別人面前分析她的過失。
但她愿欣賞他的誠實。而他也欣賞她的品格。在此方面,他們相處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她明智且務實,保持事物原本的面貌,決不粉飾——而他如果看到有粉飾的事物,就會指出,不用華麗的語言給事實穿上盛裝。他們都是直接了當的人,而這共有的性格是導致他們之間移情作用的有力基礎,即使這一性格令他們的朋友感到極為難堪,如果你到這對夫婦家中拜訪,你將被告知你呆的時間太久。當然在你離時他們不致于把不歡迎的墊子從你的腳下拉開,但你能明顯感覺到自己是不速之客。
他們兩個可能對音樂或藝術、法律或宗教信仰有共販興趣。而且他印象很深的是她為了內心的渴望會犧牲一切。他是對的。而且,通過這樣的或那樣的方法,摩羯座女孩兒將總是設法在她求學的期間能同她愛在一起——她不愿意離開家以免給她自己帶來太大的壓力。射手座男人了解摩羯座女人對即定的目標強烈的獻身精神,他自己也有著很強的獻身精神、但他的通往成功的路線是不同的。一個射手座男人總是隨身帶著他的高領絨衣和牙刷準備并赴烏托邦。
本月份射手座愛情運似乎不怎么討喜,對于有伴的射手們,這段時間容易和情人有紛爭,大多是為了重朋友而不重視情人有關,解決之道不妨跟人聚會也一塊帶情人去見識一番,也許這種問題就不會再發(fā)生了。單身的射手座,這段時間你該好好檢討自己,對待朋友及心儀的人不該一視同仁,否則即使對方對你有意思,也會覺得你只是把人家當朋友看待哦!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四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jié)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jié)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吧! 我的家鄉(xiāng)――永昌,位于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zhèn)而已。在彼,人們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jié);在此,人們向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zhèn)。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zhèn)中,端午節(jié)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xiāng)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于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并將艾、蒼術、板藍根等草藥包于其中,讓孩子或戴于項下,或系于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xiāng)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xiāng),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jié),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干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早晨,我一起床就聞到一股清香,于是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包粽子。?
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棕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棕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粽子煮熟了,我吃著粽子便問;“媽媽,粽子是怎么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
因此,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聽了媽媽的述說,我不禁敬佩起屈原來了。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五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六
端午市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一到端午節(jié),我們大家都要吃成蛋黃,粽子,我們還要劃龍舟。
那么,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我到網上查了一下資料,傳說是這樣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要被侵略了,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含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來絕筆作《杯沙》之后,抱石投淚羅江而死。后來,百姓為了紀念屈原,便定下了端午節(jié)。
想必大家都根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吧!令天、我就來教教大家吧。先揺準備材料、糯米,紅燒肉,紅醬油,粽葉。包粽子的做法:
1。先把紅醬油倒在福米里,然后抗勻;
2。把紅燒肉放在糯米上;
3。把粽葉卷成失角形、把構米和肉放在里面;
4。把粽子封園,隨后用馬蓬草扎牢;
5。然后把一個個標子放在高壓鋼里,注意,粽子只能放高壓鋼的分之二高度,不然可能會爆炸!
然后,往鍋里放水(要沒過粽子),蓋好蓋子,煮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吃了。
吃粽子和賽龍舟讓端午節(jié)變得格外熱鬧。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七
端午節(jié)來了,又該吃粽子、賽龍舟……聽說是來紀念屈原的。所以媽媽給我買了許多粽子,其中有肉粽子、糖粽子和白粽子。
不一會兒就到看吃中午飯的時候了,我和爸爸都做在飯桌上等著吃飯。開飯了,媽媽從鍋里取出熱熱的飯和粽子,我一看,呀,怎么是圓形的粽子呢?我拿起一個粽子,聞了聞,甜甜的,看了看,黃一塊綠一塊的,好像被人打了似的。我慢慢地剝開葉子,一看,是肉粽子,我舔了舔,是咸的,不用糖,于是我就一大口吃完了。
吃完飯后,媽媽說:“端午節(jié)還要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呢!”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八
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每年這一天,我們都會伴著賽龍舟的鑼鼓,吃著軟糯糯的粽子,到處都是一片歡騰的樣子。
端午節(jié)的早上,我剛一起床,就看見門上插了一些艾葉,據說五月為惡日,可驅邪除穢。這時,媽媽已經在廚房喊我吃早飯了,我一路小跑,來到廚房,只見餐桌上放滿了剝好的粽子和咸鴨蛋,還有一些白糖,我迫不及待在散發(fā)著撲鼻香氣的粽子上均勻的撒上一些白糖,然后咬了一口,真好吃!
下午的時候,媽媽還要包一些粽子,于是我好奇的湊上前看媽媽包粽子,在包粽子前,媽媽先在糯米里,依次放下一些花生、黑豆、肉……等材料攪勻,接著,媽媽把粽子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放一些糯米和餡兒,然后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粽子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小腳行的粽子。樣子很可愛,我也來幫忙,可是我包了好久,還是沒有媽媽包得好看,最后直到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我望著一個個粽子,饞得直流口水。媽媽把包好的粽子一個一個地放入鍋里,上面放了許多的咸鴨蛋,媽媽說:這樣煮出來的咸鴨蛋好吃。接著再放入一些水,就開始燒了起來,一會兒,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彌漫了整個廚房,屋子里,院子里頓時都彌漫著粽子葉和粽子的香氣,媽媽告訴我晚上粽子要放在爐子上,燜整整一個晚上。我只有耐心地等待。
爸爸對我說,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愿離開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著國家和民族的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于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實在是有趣極了,我喜歡吃端午粽子,也喜愛過端午!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九
暑假,兩年沒見的二姑一家與我家在老家相遇。二姑他們回到家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剛回到家的二姑絲毫不顯疲憊。從她家的私家車里拿出大包小包的物品。
有曬成干的香菇和蝦米。一大包的粽葉和棕繩。還有一袋糯米。看見這架勢我笑著問二姑:“二姑你這是要包粽子啊。”“是啊,你和你哥哥趕緊把這粽葉和棕繩拿去泡起來。”“哦好,對了二姑這糯米不要泡嗎?”“糯米不要泡明天早上再泡。我和你哥上午要去辦事,下午回來包粽子。”
這可真不錯,我心里想到。先把粽葉和棕繩放井水泡一個晚上。早晨再拿出來洗干凈備用。再把糯米拿出來泡好。接著我就翹首以盼的等著表哥他們回來啦。
轉眼到了下午。哇!我不過睡了個午覺,他們就把包粽子的餡料全準備好啦!腌好的咸鴨蛋黃和豬肉,還有泡好的黃豆和糯米。
開始包粽子啦!這才是重頭戲。先拿兩篇棕葉疊起來,再將棕葉轉九十度折起來形成一個窩狀。在圓錐的筒中裝入準備好的餡料。記得不能放太多,不然容易漏出來。上部的棕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再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的棕葉都折好,用棕絲將粽子捆綁結實就好了。
以上只是想象,現實是令人骨感的。從一開始的興奮再到連窩都打不好的沮喪,然后又是打好了窩卻把棕葉弄破的悲傷。我的心情似乎在坐過山車。不過最終在我表哥的幫助下,終于學會了打粽窩的這項技能。打好窩后下面的步驟就非常簡單了。一個又一個的粽子被包好放進鍋里,從廚房傳來陣陣的粽香讓我垂涎欲滴。
包粽子雖是端午節(jié)的一種傳統風俗,但是今天我們一家人卻包了一場不是端午節(jié)時令的粽子。這是我們的勞動所得,也讓我知道了只要堅持努力,就會得到相應成果。
這不就是所謂的天道酬勤嗎?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
金星在上個月末回到了你們的對宮,讓你們把重心放在了維持穩(wěn)定、長期的人際、合作關系上,而水星在逆行結束后再度進入金牛座,也為你們進一步合作、發(fā)展事業(yè)的資金注入了力量,近期一些有能力的人可能會提出與你們合作,或對你們的項目予以投資。但凡事不能過于樂觀,因為雖然現在整體的運勢在回溫,但這個月中旬11日前后發(fā)生在你們財帛位置的滿月,卻會予以你們一些經濟方面的打擊或虧損,這往往并不是別人的責任,而是你們過于信任他人的產物。但對于部分之前已經做好萬全準備的天秤座來說,反而有機會得到一筆額外補償或者退款。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一
老人們說,端午節(jié)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jié)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jié)是腰上掛著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端午節(jié)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鐘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愿離開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于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采,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伙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采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伙伴們競賽,看誰采的多。
箬葉采回家后,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里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肉買來后,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粽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著,才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后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著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后,我望著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著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著都直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舍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伙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說著想象中自家的'粽子應該是多么多么的好吃!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著滿腔喜悅回家了。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二
農歷五月初五,有趣的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都門插艾草、桌上擺上“五紅菜”和粽子,小朋友胸前掛著“鴨蛋格子”,跑來跑去——顯得喜氣洋洋。
天剛亮,我就把媽媽拉起來,一個勁地叫媽媽帶我去買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好讓奶奶教我包粽子,不一會兒,我們就買到了一些碧綠的蘆葦葉子和糯米。
到了奶奶家,只見奶奶早已把大匾和繩子等物品準備好了,奶奶把蘆葦葉子和糯米洗干凈,就等著教我包粽子了。
包粽子的過程真有趣。奶奶先把蘆葦葉子卷成蛋筒的形狀,然后用手抓一些糯米,放進去,把蘆葦包成一個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最后封好口就可以了。我也學著做了一個,我做的還行,就是結打得不太好,就這樣一個一個地做,一直做到把匾全裝得滿滿的。
下面是最后一道工序——煮粽子。姐姐把水倒入鍋里,把粽子放進去,就像下水餃一樣。等了一小會兒,粽子就好了,浮起來的粽子,像一只只綠色的“小船”在鍋里“航行”。我看著“小船”口水都流下來了。奶奶把“小船”撈起放到盤子,放上點糖,一盤粽子就做好了,再把做好的“五紅菜”放上桌,那香味能讓你垂涎欲滴,再吃上一只,啊!真是回味無窮。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三
望著眼前的一盤粽子,我?guī)е苫蠹毤毝嗽敚渚G的粽葉,清香的艾草透著一股子韌勁,將里面的糯米包的嚴嚴實實的,見不到一絲縫隙。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一層層剝落粽子的“外衣”露出里面乳白的糯米。那糯米本不是什么精致的東西,卻因了那幾顆紅豆的映襯,增添了幾分莫名的靈動與生機。燈光閃爍,紅豆猶如一顆顆深紅油亮的瑪瑙鑲嵌在軟嫩的糯米上,很是好看。
燈光投在我身上,晚間的微風吹亂了我的思緒,耳邊傳來奶奶回憶從前包粽子的情景的絮叨聲,緩緩低語,似感慨又似回憶。流光溢彩的眸子將我的思緒帶回了從前。重重疊疊、亦真亦幻的光景,我仿佛回到了九百多年前的宋朝,東京城內張燈結彩,一片紅火,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恍惚間來到一個院門前,里面的老人正在包粽子,拿起粽葉,放上糯米,在糯米上添上幾顆紅豆,再拿起一根艾草捆裹住手中的粽子。小心翼翼地將它放進灶臺,蓋上鍋蓋,還不時地添加一些水和火把,繁瑣的工序令人眼花繚亂。煮熟后的粽子,粽葉呈墨綠色,打開后芳香四溢。一大家子人很快便聚集過來,他們細細品嘗粽子,臉上流淌著幸福的笑容,一旁的老人樂呵呵地看著。濃濃的糯米香,包含著老人對全家人無聲的疼愛與祝福。月下的人影與搖曳的樹影交相輝映,浸透在融融的月色中。小小的粽子在人們心中泛起了無限的漣漪,人們美好的祝愿以及對親人深切的思念被永久定格,月下專注制作粽子的神情成為濃重夜色中最美的畫面……我差點落下淚來,只為人們那簡單美好的心思。淚眼朦朧間,眼前的景物再次聚攏,粽子的香味彌漫在鼻尖久久未曾散去。咬一口手中軟糯清香的粽子,爽滑油潤的滋味令人回味無窮。閉上眼,許下祝愿:“愿天上人間,只占歡娛,年年今夜。”這次我是十分虔誠而專注的。
原來,我們缺少的,終究是前人那淳樸美好的心思和真誠的心意。心沒了想要去做的“意思”,縱使過著同樣的節(jié)日,做著同樣的事情,也無法明白它真正的意義和內涵。
天空的一彎新月散發(fā)柔和的光芒,我吃下手中剩余的粽子,那味道,似曾相識。平靜的心湖蕩開一圈圈漣漪,仿佛有什么落入水中,很輕。
粽子仍舊是那個味道,人卻不是當時的人了。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四
端午也叫端陽,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之一。端午有掛菖蒲、賽龍舟、喝雄黃酒等習俗,但眾所周知的還是吃粽子了。
在沿海這一帶,端午節(jié)的粽子多數是肉餡兒和紅棗餡兒的。我們習慣了喜歡吃這種粽子。端午那天,我通常是在外婆家過的。外婆包粽子的手藝好,不僅包的個頭不大不小,而且包的樣子很精致,一個個棱角分明。
媽媽也想學外婆的手藝,可就是學不來。只見外婆把糯米放在盆里浸泡半天,淘上幾遍瀝干水,被水浸泡過的米粒顯得格外晶瑩。粽葉也要用水沖刷幾遍,再放入鍋里煮燒一會兒也放在一旁。預先把肉切成塊,再浸泡在醬油里腌制兩個小時待用,也可以腌制過的咸肉來包粽子。等粽繩也備齊,就可以制作粽子啦!
粽子的形狀大體上分為三角粽和斧頭粽,三角粽和斧頭粽開始的步驟都是一樣的,把一片完好的粽葉卷成圓錐形,這不難。只不過我沒握好時,倒進的米全從下面的小洞里漏出來了。然而外婆怎么弄都不會漏,而且三兩下就做好了一個。我重新包,裝一半米放幾塊肉,我常放上好幾塊肉。那是我的小心思,做上特殊標記,自己挑了這個粽子吃。把粽葉折了再折上幾次,系上一個蝴蝶結,吃的時候一下子能認出來!我包一個,外婆能包上四五個。
外公坐在灶臺邊,把廢紙扔進灶里點火,再放上柴木,灶爐里噼里啪啦地唱著歌。外婆放入粽子,蓋上鍋蓋。過了半個多小時,我看看鍋沿邊冒著煙,時不時飄出陣陣的香氣。不知是粽葉的清香還是肉的濃香,也許是蜜棗的甜香!我坐在一旁,看著白煙一股股冒出煙囪。聞著誘人的粽香,我口水直流。弟弟的饞樣更是可笑,說垂延三尺也不為過了。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五
學了汪曾祺《端午的鴨蛋》一文,讓我對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了更為濃烈的興趣。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要劃龍舟、吃粽子、插艾草……在城市之中,劃龍舟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吃粽子,卻是一個一成不變的習慣。幾乎每家每戶在這一天都必定吃粽子。
包粽子其實很有學問,首先,把粽葉底下卷成一個漏斗狀,但不能漏出米來;然后,用江米或者糯米放在漏斗中,里面的餡兒多種多樣,酸甜苦辣都可以;最難得是把粽子包起來:餡兒填好了之后,把上面的粽葉翻轉過來,折住。再用絲線或者葦葉系住,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折粽葉的時候,萬一折不好,整個粽子就全散了,里面的餡兒就全漏出來了,因此,包粽子也是有技巧的呦!
說起端午節(jié),除了包粽子,就是賽龍舟,在我住的城市中看不到賽龍舟的景象,這也使端午節(jié)失去了很多樂趣。和汪曾祺相比,才覺得他的家鄉(xiāng)過的端午節(jié)才更有意思。反爾有些向往他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了。
說起端午節(jié),會讓我們想起一個人--屈原。屈原因不能忍受朝廷的黑暗,才英勇投江。但人們卻不能忘記這位人民勇士,每年五月五日往河里投米,不讓魚兒吃其肉。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便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jié)。因此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懷念屈原。
過端午,憶屈原。讓我們銘記歷史。這樣,有助于我們對傳統節(jié)日的了解與認識。
讓我們了解傳統節(jié)日,去探索古代人物形象,了解中國文化,做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六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fā)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姥姥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后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厘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jié)日。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七
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我的媽媽送年貨給外婆,到了外婆家,看到了粽葉、米、繩子放在那里。我說:“外婆,還要包粽子。”外婆說了一句,你和我的媽媽一起包。哦!
吃了中午飯,我看見我的媽媽真的在那里包粽子。我過來一看,我的媽媽熟練地包著,她先把粽葉卷起圓錐形,在里面放一些米,然后用粽葉包住,把繩子繞在上面捆緊,一個粽子包好了。
我看完了,拿起粽葉像模像樣地包起來。我放米時,米從小洞里漏出來,當我塞住這個洞,那個洞又流出米來……我弄了好多時間才包好。
過了一會,我表哥在外面玩也回家了,看見我和我的媽媽在包粽子。表哥迫不急待地過來拿起粽葉,問阿姑怎么包,叫軒來教你,好吧!我說:“你看著我包,馬上就會。”他拿起棕葉,把粽葉卷起來在里面放滿米,也不要太滿,再把粽葉包住,最后把繩子捆緊,一個粽子包好。我我的媽媽說:“兩個人真棒!”一看就會,是一個既頑皮又聰明的小伙子。聽到我的媽媽的夸獎,我倆很高興。我們三個人包著包著很快就包好了。
到了三點鐘,外公和外婆把粽子放進鍋里,再倒?jié)M水,然后蓋住。燒了很長時間,總算燒好了,打開鍋蓋一看有些粽子露出了白白的大尾巴,原來是漏餡了。
我和我的媽媽要回家,外婆拿了好多粽子叫我?guī)恚曳浅8吲d。謝謝!外婆。外婆明年過來我家哦!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八
身穿綠色大炮,里面紅彤彤,外邊白花花。你們猜到他是誰了嗎?給個提示是古代紀念屈原、吳子胥和曹娥的喲!
馬上要到端午節(jié)了,我們班舉行了一個包粽子比賽。我們一聽到這件事便鴉雀無聲,好像聽到了什么壞事,畢竟我們都不會。一兩秒過去了,我們從鴉雀無聲變得吵吵鬧鬧的,大家都開心的手舞足蹈。
3、2、1,開始!隨著這聲開始,我們所有同學都開始包粽子。有的滿頭大汗,生怕把糯米灑出來。有的不慌不忙地包著,這拉一下那卷一下便就做好了。還有的連粽葉都沒有拿起來呢!
不一會兒,我的目光集中在旁邊人的手上。
只見他一手拿著粽葉,另一只手把粽葉卷成三角形,捏著。拿著筷子往粽葉里放糯米,嘴里還哼著小曲。糯米裝了一半就放入一個紅棗,突然他的小曲不哼了,表情嚴肅過了。一會兒他又興高采烈地好像要一蹦三尺高。
聽我這么一講是不是就知道謎底了呀。而這個節(jié)日,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個不平凡的節(jié)日,是一個最有特殊意義的節(jié)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十九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為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把這天(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那天有個習俗——包粽子。
端午節(jié)到了,我家正忙著包粽子呢。
今天,天剛蒙蒙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fā)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粽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里,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然后把多余粽葉向內折,最后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里,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里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咽了起來,沒到一分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二十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習俗就是,賽龍舟、扯端午蒿、吃粽子。在我家,過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就是包粽子了。
開始包粽子了,我在粽葉中挑選了一個又大又綠的葉子,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筆直的條紋清晰可見。然后,我把粽葉卷成了一個類似于金字塔的形狀,可調皮的粽葉總是不聽話,正當我準備放糯米的時候,它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我的目光轉到奶奶身上,只見奶奶熟練的把粽葉包成一個橢圓形,抓了一大把糯米往粽葉里塞,最后用五彩線捆了起來,一個個粽子就這樣完成。奶奶手上的粽子乖巧聽話,而在我手中的粽子調皮搗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一直百思不解。
開始蒸粽子了,我和奶奶一個一個地把粽子放進蒸籠里。過了半個小時,香味漸漸飄進了我的鼻子。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粽葉都咬進口里了。
我急忙喊來了爸爸,讓他來品嘗粽子,爸爸吃了一口連勝叫好。這時,爸爸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釔元,你知道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怎么來的嘛?”這個問題難不倒我,我立即答道:“端午節(jié)是紀念楚國直臣屈原的,五月初五是他痛恨昏君,以身殉國投江的日子,人們?yōu)榱瞬蛔尯永锏聂~吃屈原的身體,便往河里撒糧食,后來人們把糧食包起來煮來吃,就成了現在的粽子。”爸爸直夸我能干。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更愛屈原。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二十一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節(jié)就在奶奶的歌謠中跟隨而來,充實的一天在歌謠中開始了。
端午節(jié)是非常有趣的,可以帶上五彩繩,看賽龍舟等,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粽子了。
端午節(jié)的氣氛吹來了粽葉的清香,墨綠的葉子有竹葉可愛的形狀和艾草味的清爽,奶奶將兩束葉子散亂的鋪在搪瓷盆里,再燒一壺滾燙的水,水溫升起,攜帶著裊裊的清香,如同沸水沖茶,將葉子特有的清香渲染出來,在蒸騰的水汽里夾雜著活了似的香氣。原來在奶奶手里,清香是可以生長的啊。
還有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飽滿,懶懶的依在了一起,好像泛了一夜的瓊漿。
奶奶的粽子簡單異常,只放蜜餞和米,三層的竹葉錯落著擺好,輕輕展開,彎成一個小圓錐,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腳里,捏一甜蜜餞點在中間,又用米把它蓋上,奶奶的大手緊緊捏著粽葉,再系上粽繩,一個精致的粽子便包好了。看著奶奶包好的粽子,我躍躍欲試,可是怎么都包不好,我們大家哈哈大笑。
粽子在鍋里咕嘟的響,到了中午粽子便好了。輕輕一拉線繩,粽子便掙脫了束縛,展開粽葉,四個角的粽子都煮得透亮,還微微的染了一層青綠。吃一口,滿嘴的清香和米的軟糯,浸染了蜜餞的甜香,不放糖卻更加香甜。
今天奶奶生病了,沒有包粽子,但是我覺得外面賣的咸肉粽,八寶粽,紅棗粽,蛋黃粽都沒有奶奶包的好吃,奶奶的粽子在每一個端午節(jié)都輕輕地敲打著我的味蕾。
奶奶的粽子牽動著家鄉(xiāng)的端午,吃一口清香的粽子,幻想著美好的傳說,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變得更有味道了。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二十二
小時候家里人從外面收粽子干,我就知道馬上要過端午節(jié)了。我會數著日子等著家人用這葉子包好吃的粽子。
端午節(jié)前,我媽媽會上街買最新鮮的粽子材料,比如糯米和紅棗蜜餞。有時候家里會包一些肉餡的餃子,但是次數很少。好像從記事起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節(jié)到了,該做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很忙。他們都是包粽子的專家,所以他們全權負責包粽子。
如果他們用紅豆餡包粽子,他們會先把糯米和紅豆清洗干凈,然后把它們混合在一起,用粽子葉把它們包成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餃子,會先把五花肉剁碎,再拌糯米。在媽媽和奶奶熟練的雙手下,散落的粽子和糯米在短時間內變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餃子包好后,我媽會在不同餡的餃子上做不同的記號,然后放進一個大鍋里煮。因為家里人多,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包很多餃子。有時候,家里的鍋需要三個鍋。因為每次做粽子都要花很多時間,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做更多的小粽子,但是每次做的時候,都沒有媽媽奶奶做的好看。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孩子蜂擁而上,搶著吃肉餡粽子。很快,一盆粽子被大大小小的十幾個人“收拾”了一番。然后做了第二鍋,留著吃飯用,最后一鍋留著以后幾天的零食用。
端午寫粽子(熱門23篇)篇二十三
我愛吃好吃的粽子,也見過別人做粽子,但我自己從來沒做過。直到今天,我才大開眼界。
我順從地聽著外婆的話,覺得單純做粽子并不能阻止我成為天才。誰知道,我去包粽子的時候才知道,這是一門手藝,要把粽子包裝得漂亮又牢固,并不容易。
開始的時候,我拿出兩塊一大一小的粽子葉,像奶奶一樣折一個角,然后在折好的角管里放一點泡好的糯米,塞一大塊豬肉,再蓋上糯米。我很驕傲,比我想象的順利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葉子蓋好的時候,糯米就像個孩子一樣不肯聽我的吩咐,一個個跳了出來。我匆忙跺腳。還好奶奶給我切了點糯米。
哈哈,經過一點挫折,終于到了最后也是最簡單的一步,——,綁掌繩。k,看我展示才華。地球上的人都知道粽子只有包緊了才好吃。我拿著棕櫚繩,把粽子綁成一條大領帶。我也覺得奶奶的擁抱很老套,很不雅觀,就用掌繩做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我不隨便碰繩子,它也很結實。吃完了,我拿起粽子準備放進碗里,卻不小心拉了一下掌繩的短部分,只聽“嘩啦”一聲,粽子的葉子散開了,糯米像飛珠滾玉一樣一顆一顆地掉在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粽子都是奶奶手里生的,我連一個都包不好,骨頭里的牛肉一下子上來了。失敗后,我小心翼翼,成功打包了幾個。
吃自己的可愛粽子,說不出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