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作者用心思考和表達的結晶,它能夠給人以啟示和思考。以下是一些廣為流傳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寫作的啟發。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一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培養觀察興趣。
2.激發幼兒對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這一現象的探索欲望。
水桶、積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
1.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的桌上有很多多好玩的東西呢,想不想看看有什么東西呀?
2.幼兒互相講述看到的物品
(積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
3.引起幼兒好奇
哎!你們說如果把這些東西放在水桶里會怎么樣呢?
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呀?
4.觀察沉浮現象
請小朋友把東西放到水盆里去,看看它們到水里后會怎么玩樣?
有哪些東西不見了?
(1)引導幼兒將物品放入水中,并觀察什么東西不見了。
(2)討論:什么東西是浮在水面上?什么東西不見了?不見的東西哪里去了?
(3)討論:為什么有的東西浮在水面,有的東西沉在水底?
讓幼兒把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拿出。
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水底的東西。
5.教師小結
我們把放到水里后不見了的東西這一現象叫“沉”
把放到水里后看的見東西的這一現象叫“浮”。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二
1.祛病強身,促進生長發育松子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油酸等,這些類脂是人體多種組織細胞的組成成分,也是腦髓和神經組織的主要成分。多食松子能夠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和病后身體恢復。
養肌增,烏發白膚,養顏駐容,保持健康形態,是良好的美容食品。
4.潤腸通便松仁富含脂肪油(約74%),主要為油酸酯和亞油酸酯,能潤腸通便緩瀉而不傷正氣,對老人體虛便秘,小兒津虧便秘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松子中的磷和錳含量豐富,對大腦和神經有補益作用,是學生和腦力勞動者的健腦佳品,對老年癡呆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松子中所含大量礦物質如鈣、鐵、磷、鉀等。
松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能起抑制細胞內和細胞膜上的脂質過氧化作用,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從而保護了細胞的完整性,使細胞內許多重要的酶保持正常功能。
希望人們能正確的了解,合理的食用松子,讓它更好的被人們所享用。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三
今天上午,我總覺得有什么作業沒有做,于是我拿出回家作業本,仔仔細細得查了一邊。果然,還有一張語文卷子和一張數學卷子沒有做。我馬上拿出卷子開始做了。
這兩張卷子真的很難,我用了一個辦小時才做完。做完后我就隨便地把兩張卷子往桌子上一扔,然后就去看電視了,正好,爸爸覺得家里太臟,就開始打掃。
突然媽媽要檢查我的`兩張卷子。我就開始找了,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我就去問爸爸,因為書是他理的,他一定知道,可是他也不知道。最后我一家只好翻箱倒柜。終于找到一張數學的卷子了,可是語文卷子找也找不到,怎么辦呢?這時,媽媽想出了一個好注意。就去同學家借了一張卷子,把卷子上的題目抄了下來,我只好重新做了。
這次的事給了我很大的教訓,今后不能亂扔東西。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四
上課鈴聲響了,小明的語文書不見了,他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他一會兒翻翻書包,一會兒問問同學,結果還是沒有找到。
小明心想:“會不會是昨天晚上預習好后,忘放到書包了啊。但是我明明記得已經把語文書放進書包了呀?”這時,同桌的小紅對小明說:“小明,我看到講臺桌上有本語文書,不知道是不是你的,你去看看吧。”小明聽了,連忙到講臺上去看,一看,果然是自己的語文書。小明高興地對小紅說:“謝謝你,幫我找到了書。”小紅說:“不用謝。”
小明想: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認真,仔細,不要丟三落四。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五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什么東西不見了》,選自幼兒園主題課程幼兒用書大班下冊主題二《科學放大鏡》中的次主題二《超級變變變》。本次活動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索的欲望。""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溶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科學現象,糖融化了、雪融化了……在成人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卻深深吸引著我們的孩子,我們應抓住教育的契機,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從而培養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度、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選擇了《什么東西不見了》這一科學活動,作為科學探索的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正是好奇心驅使著幼兒去探索求知。針對幼兒這一特點,我們從培養幼兒愛科學,學科學、記錄、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為此,我引導幼兒通過實驗來感知、理解物體溶化的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
重難點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多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能力、態度、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訂了以下目標。
1、知道有些物體能溶于水。
2、初步理解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3、發展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體驗探索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讓幼兒初步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在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正如新綱要中所說的:"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參與活動,用激情感染幼兒,對幼兒起示范帶動作用,引起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2、啟發提問法: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啟發性,引起幼兒的思考
3、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建構過程,采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的觀察,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學法:
1、操作比較法:操作法是幼兒運用最多也是最感興趣的一種方法讓幼兒實際操作,幫助幼兒比較,自己找出答案。
2、嘗試實驗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學中做,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鼓勵幼兒用已有的物品做實驗,從實際實驗中得出形象準確的答案。
3、談論交流法:通過師幼、同伴互相交流,更好的了解物體溶化的速度與水溫、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
五、說活動流程
(一)、出示實驗材料,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進行第一次探究活動。
(二)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操作,什么樣的物體溶化的快,什么物體溶化的慢,進行第二次探究。投放的材料有食鹽、面糖、冰糖、糖塊、攪拌棒。。我會現引導幼兒觀察出示的材料,說出他們的不同,引導幼兒猜測:如果把這四種物體放入水中,那種化的最快,為什么?(幼兒活動,教師指導)再請小朋友輕輕回到座位上,大膽說出自己操作的結果。
教師小結:物體溶化的快慢與物體的形狀、大小有關。
(三)進行第三次探究活動,引導幼兒體驗物體溶化的快慢與水的溫度攪拌有關教師準備同樣大小的冰糖,涼水、熱水、攪拌棒,讓幼兒大膽進行操做活動,讓幼兒感知物體溶化的速度與水的溫度、攪拌有關,并進行交流記錄(記錄時畫的快的用笑臉,慢的用哭臉)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探索關于溶化的知識并實驗。
本次活動,我們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從孩子的經驗和水平出發,不強調用書上的原話,不強調科學知識和概念,而改為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語言來提問,并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他所發現的科學現象。通過提出問題,讓幼兒先猜測、再操作、最后驗證的辦法,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動下,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并且把自己的發現說出來與同伴分享。
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得到極大地調動,大膽地去做、去說。真正實現了幼兒與材料、與同伴、與老師的有效互動。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六
蓮寶的設計圖被拿到了車間里,車間里的師傅會根據這幅設計圖,做出模板來,然后進行批量生產。在設計圖被拿進車間交到師傅手里的那一刻,蓮寶是興奮的,震撼的。
想到自己設計的東西很快就要變成成品,并且批量生產投入市場,那種成功的愉悅是振奮的;不僅僅是激動,而是沖動,對成功的渴望,對自己價值需要的認可,更是對自己事業之路的肯定;這一刻,蓮寶覺得離成功不遠了!
等待的時刻是最煎熬的,煎熬的背后卻又是多姿多味的,酸甜苦辣咸的生活都在這一分一秒的煎熬中。就這樣強壓住自己內心的悸動,等待了一個星期。
蓮寶作品的磨具已經被師傅做了出來,馬上要做出第一件成品了,這第一件成品,既是對師傅制作磨具工藝的考量,也是對蓮寶設計品是否成功的一個考量。
馬上就要上生產線了,車間里的空氣緊張起來。
那些機器攪拌下的泥漿,在蓮寶的眼中就是還未出生的嬰孩,它們的每一個翻滾都醞釀著即將出世的完美作品。時間滴答滴答,心跳滴答滴答,響得那樣有韻律,又有激情。
投入烤爐烤制,汗水和火焰鞭打著蓮寶的心,這是一刻的璀璨,也是一刻的摧殘。當看到才作品從紅焰焰的火爐里厲練出來的時候,車間里是沸騰的。
師傅將作品拿到自己的面前,看到作品的`那一刻,蓮寶驚呆了,設計圖展示的美和實品出來的美是不一樣的,真正的實物更能表達蓮寶設計的初衷,心底的沸騰。在歡呼聲中,開始了大批量的投入生產,接下來再是投入市場。
美是瞬間的,然而,蓮寶并沒有明白。
一切都是順理成章,也成就了蓮寶的功成名就。
蓮寶逛市場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去商場柜臺上放著自己的作品,參加展會,展臺上擺著自己的作品,甚至是逛個夜市也能看到地攤上擺著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像群雕出來的磨具;她茫然了!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七
2、知道物體的溶化速度與水的溫度、物體的形狀大小等有關。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狀、固體狀)
(1)讓幼兒從上述三種糖中各取少許,分別放在三個小碗中,觀察哪種糖化得快。
(2)讓幼兒取一種糖放入兩個碗中,一個加溫水一個加開水,引導幼兒觀察,哪個碗里的糖化得快。
溫水快。懂得物體的溶解與水的溫度、物體的形狀、大小等因素有關。
(1)請幼兒說一說其他可以用開水沖泡后引用的物品的特點(如果珍、泡騰片)
(2)組織幼兒用各種開水沖泡的飲品配制好喝的飲料,并交換品嘗。
生活經驗拓展--請幼兒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能夠溶解在水中,是什么樣子的?
科學活動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具有生活性和游戲性的內容。整個活動的步驟比較清晰,操作性和探索性很強,操作過程中,初步感知溶解現象,進而發展發展幼兒的思維和語言,激發求知欲。在整個活動進行中,幼兒自己發現有些能溶解,有些不能溶解的現象,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八
有一只小白兔,它去山上采蘑菇,被一只餓極了的正在四處尋找食物的狐貍看到了,它悄悄地跟蹤小白兔,心想:我要趁機吃掉它,填飽我的肚子。幸好小白兔及時發現了狐貍,小白兔想:森林里的大魔王來了,我要弄死這個大魔王。于是小白兔假裝沒看到繼續往前走著。
小白兔穿過一片大森林來到了一個草原上,草原上長滿了很多很多的蘑菇,看得讓人眼花繚亂。小白兔采了很多很多的蘑菇,其中也有五個毒蘑菇之王,采完轉身就走,故意像偶遇一樣看到了狐貍。狐貍見小白兔發現了它,眼睛咕嚕一轉,便改變了主意。
“你好!”狐貍大聲說道。
“你你你好呀你好呀。”小白兔假裝瑟瑟發抖說。
“不!我現在不好!我現在餓極了!我現在就要吃掉你!”狐貍又兇猛又大聲地說,說著準備向小白兔撲去。
“等等,請不要吃掉我,你不是一直想成為世界上最厲害的動物嗎?我這里有一種蘑菇,可以讓你變成世界上最厲害的動物,不過前提是你不能吃掉我,不然的話這個蘑菇會消失的!”
“有這種蘑菇嗎?那你為什么不自己吃掉這種蘑菇呢?”狐貍好奇地問。
“你不懂,是因為我個頭太小了,無法抵抗這種能量,你這么大的個頭,一定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厲害的動物!”說著小白兔就拿起了那五個毒蘑菇之王遞給了狐貍。
狐貍半信半疑地想:要是我能變成這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那我就能捕捉更多動物了,不會餓肚子了,我拼了!”說著狐貍就一口吃下了五個毒蘑菇之王!
“頭暈極了,你是不是在騙我!”說著狐貍就死在地上了。
“這不是什么特殊的蘑菇!這是毒蘑菇之王!哈哈!你上當啦!”小白兔高高興興地說。
這件事情傳到了獅子大王的耳邊,獅子大王還親手給小白兔發過獎呢!現在城市里的動物全都搬到了大森林里,因為大魔王狐貍已經被小白兔打敗了!
小朋友們,小白兔是不是很聰明勇敢呀?我們要像小白兔學習,遇事不慌不忙,總能轉危為安的哦!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九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的鈴聲響了。我正想拿出我最喜歡看的《天眼神虎》,一看這本書不見了。它跑哪兒去了呢?我把我的書包好好的找了一遍,怎么也找不到。我想:一定是楊洋拿的,他總是拿東西不說一聲的。
我就立刻去外面找楊洋。我看見他正在那邊和一些同學玩游戲呢!我大聲地問他:“楊洋,是不是你把我的那本《天眼神虎》拿走了?”他說:“這本什么書啊?我怎么聽不懂啊!”我就瞪大眼睛說:“難道不是你拿的`?”“我真的沒有拿!”他肯定地說。看他這樣子說,我只好走了。
為了這件事,我一天都沒有和楊洋說過話。后來,敏捷過來說:“你的那本書真是太好看了!”好家伙,書竟然是他拿的。放學了,我找到楊洋,難為情地對他說:“對不起,我以為書是你拿的,真的很對不起!”
我想:今天真是太不走運了,冤枉了同學,心里從來沒有這樣難受過。也都怪自己沒有搞清楚就下結論。
來源:m.201301/。
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十
這可急壞了人類,大家目瞪口呆,驚慌失措,翻箱倒柜地找起了自己的耳朵。可整個城市都找遍了,依舊沒有耳朵的下落。市長也千方百計地展開尋耳計劃:找大偵探偵查該案件,發布尋耳啟事,向其他城市打探消息……可結果都是音訊全無,徒勞而返。
那么,耳朵到底為什么消失了呢?原來,耳朵受不了惡魔們的騷擾:每天早晨,汽車的喇叭聲此起彼伏,像一個個大炮侵擾著耳朵;工地上,機器聲震耳欲聾,像一把把利劍刺激著耳朵的耳膜;到了晚上,噪音還不消停,廣場舞大媽的高分貝音樂,像無處不在的幽靈,飄進了房間,讓人痛不欲生。
于是,趁主人熟睡時,耳朵們悄無聲息地溜走了,開始了一段逃亡之旅。它們跑啊跑啊,來到了一片翠色欲滴的森林里。在這里,鳥兒在枝頭引吭高歌,花兒會溫柔地呢喃;雨露把森林里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當作奇妙無比的琴鍵,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動人心弦的樂曲;飛流的瀑布用雄渾的男高音演繹著氣勢非凡的交響樂……耳朵們深深地沉浸在大自然美妙的音韻中,無法自拔。
終于有一天,一位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失蹤的耳朵。市民、市長一窩蜂地來到了森林里,市長代表全市人民真誠地道歉:“耳朵,我們知道錯了,我們不該用噪音騷擾你們。今后我們要還你們一個清靜、和諧的.世界,你們能原諒我們,回到我們的身邊嗎?”“我們得想想看,你們先回去吧!”耳朵們賣了個關子。
夜深人靜的時候,月亮鉆進了云層,星星眨著疲憊的眼睛,耳朵們也悄悄地回到了人們的身上,繼續做人們的“向導”.
文檔為doc格式。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十一
看著前面那名陌生的妹妹,我真的感到不是味兒,心中除是無奈,還是無奈。記得在上車前一直緊緊抓著妹妹的小手,但不料上車后,手中握著的竟不是妹妹小芬,而是一名與小芬年齡相若的小妹妹。我一邊看著這名「來路不明」的小女孩,出神地想著自己的妹妹,心中更是無比擔心。
“哥哥,你是誰?”小女孩的一句話直接打斷了我的思考,我茫然地看著她,為了避免產生誤會,我只能硬著頭皮解釋道:“不好意思,小妹妹,我剛才不小心把你拉上車,但是你放心,我絕不是什么壞人。話說回頭,你的家人在哪里?”“一心!一心!你在哪里?”聲音從車廂頭傳出。一名年老的女子隨著車廂里的大道前行,一邊打量著車上的乘客,一邊念著一心這名字,而在我臉前的那位小妹妹,隨即回頭看著這名女子,低呼一聲媽媽。頓時我恍然大悟,立即站起來,向那位女士招招手,最后,我安全地把一心送回她的媽媽手上。
火車一到站,我便立即轉乘回頭車回去剛才的月臺找妹妹。記得今次的外出,我在臨行時答應過媽媽會好好照顧妹妹,替媽媽把生活費交給在鄉下的外婆。媽媽因要外出公干,所以不能同行。想不到一離開媽媽的看顧,就發生這種事。我的心不禁泛起深深的后悔--早知就不硬要把妹妹帶出來。從少與妹妹一同玩的回憶,仿如一把利劍一樣,直插進我的腦子里,想起妹妹那甜美的.笑容,總能把我從失敗沮喪的深淵拉回來,每次跌倒后的大聲哭叫,總能使我看到童時的純真,那雙仿佛對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的大眼睛,總能讓我明白平凡事物擁有的趣味……一直想起與妹妹的點點滴滴,心中越是擔憂。火車快到站了,而我心中的問題也很快得到解答了。
火車一開門,迎面而來就是我心中最希望見到的那個人—妹妹小芬。我大吃一驚,面前的小芬似笑而非地看著我,細聲道:“哥哥,你回來了,我知道你一定會回來找我的。”
我心中釋然。溫柔道:“是!我回來了!”隨后大步踏出車門。看著妹妹那堅強的神情,我才驟然明白,也許,她在我不知不覺的時候,已經長大了。
松子不見了范文(12篇)篇十二
元月,我去桂林,在教育街花鳥市場三號門面前,初見虎皮。
精美的木質雕花鳥籠里,虎皮一身翠綠,孤獨地立在棲枝上面朗誦一支童謠。我的雙腳于是像灌了鉛似的,再也挪不動半步,目光久久地糾結在那翠綠的流線型的小身體上面。
精明的店主一眼便看穿了我的遲鈍,開始漫天要價。
我像個傻子一樣任他掏空了身上所有的錢,然后不得不步行一個多小時走回下榻的酒店。一路上,我并不寂寞,因為虎皮是個熱鬧的家伙,它不時地朗誦起我熟悉的那支童謠。
我的心里有酸酸的物體在澎湃,仿佛看到巧巧踮著小腳唱著童謠朝我走來:“天亮了,雞叫了,媽媽的鞋子不見了,東找找,西找找,找不到,就算了。”
巧巧是三歲四個月零八天的時候在廟會上走失的。
本來我緊緊地攥著巧巧的小手,可是后來遇到一個賣冰糖葫蘆的小販,在我伸手掏零錢的空當,巧巧淹沒在洶涌的人群里。她丟失的那天,身上還穿著我給她織的絨線背心,顏色正是虎皮身上那種翠綠。
巧巧丟失整整兩年了,長輩們開始委婉地勸說我們再要一個孩子。彼時,我的情緒已由當初的日哭夜鬧漸漸平靜,但我仍堅決地搖了搖頭。我對自己說,哪怕窮盡一生的時間,也不放棄對巧巧的尋找。我申請調到貿易部,開始天南地北地走,一邊談生意一邊尋找巧巧,直到遇上虎皮。
然后著了魔似的把滿腔思念嫁接到虎皮身上。
虎皮仗著能把人類的話學得惟妙惟肖,自覺比一般鳥勝出一籌,眼里常常閃耀著目空一切的傲氣。在我滿腔慈愛的注視下,虎皮顯得不卑不亢、常常自顧自地用尖尖的喙沾了清水梳理著自己的羽毛,從不多看我一眼。
我絲毫不介意虎皮的冷落,只求虎皮在吃飽喝足之后念起那半支童謠:“天亮了,雞叫了,媽媽的鞋子不見了……”那一刻,我仿佛又看到我心愛的巧巧朝我走來。
虎皮與我寸步不離,確切地說,是我到哪里都帶著它,即使晚上睡覺,我亦把鳥籠擺在床邊。籠子里一點輕微的響動,都會將我驚醒,我害怕虎皮凍著餓著,常常半夜起來查看虎皮是否無恙。偶爾先生稍有微詞,也會被我大聲地呵斥回去。
某天半夜,我被一陣父@的聲音弄醒。從虛掩的門縫里,我看到先生坐在偌大的客廳里,捧著巧巧的相片低聲嗚咽。一直以來,都是我在他的懷里痛哭,彼時,我竟不知道怎么才能撫慰眼前這個傷心的男人。
剎那間,我洞悉了我的自私。每天,我都在關于巧巧的記憶中跋涉,忽略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其實他們和我一樣,不僅要承受失去巧巧的痛苦,還要應付我這個因為失去愛女而變得神經質的女人。
朋友們說得對,巧巧要找,日子也還是要過下去的,家里有太多巧巧的痕跡,太讓人傷情。
次日,我給虎皮喂過食,打開了籠門,我對虎皮說:“你走吧,想去哪就去哪!”。或許長期的錦衣玉食使虎皮對飛行失去了興趣,它只是撲騰了幾下翅膀,就像個主人一樣在家里踱起了方步。
我開始清理抽屜里巧巧的影集,準備拿去儲藏室。親愛的寶貝,媽媽因為太愛你,所以才要將你藏得最深。
出門的時候,我不小心把影集跌落,巧巧的相片掉出來,有一張正好被虎皮踩了個正著,虎皮好奇地用嘴去啄,我生氣地抬手就趕。虎皮被我突如其來的粗魯嚇了一跳,撲棱著翅膀,懸在半空用無辜眼神望著我。
我淚流滿面的時候,突然聽到虎皮無比清晰地吐出了兩個字“巧巧”。
從來沒有人在虎皮面前提過巧巧的名字!我恍然大悟,虎皮念的童謠是巧巧教的,一個三歲多的孩子也許會以這樣的方式,來維系對媽媽和家的記憶。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帶著虎皮登上了最早一班去桂林的火車。
一路上沉默不語,虎皮是我惟一的行李,同座的旅客說:“你真奇怪,帶著一只鸚鵡去旅行!”
見我不吭聲,鸚鵡自作主張地回答:“媽媽的鞋子不見了!”
一下火車,我就直奔花鳥市場,店主認出是我,笑道:“是不是想給鸚鵡配成一對?”不等我回話,他沖著里屋吆喝道:“巧巧,快把那只新到的‘翡翠’拿出來。”從屋里走出來的,正是當年媽媽在街頭失落的小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