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在一定時間范圍內,針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和課程內容制定的一份計劃。接下來是一些成功教師的教學工作計劃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一
教材分析:《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這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歌,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和孩子們的生活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強烈呼喚。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巡弋、不速之客、祈盼”等詞語的意思。
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熱愛。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教學方法:本詩的教學,不宜逐詞逐句講解。“讀”是理解詩句的基本手段,要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本課的朗讀指導,一是要注意將讀、想、說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讀、想想、說說、讀讀。二是要允許學生采用多種讀法來表達情感,真正使朗讀成為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最后組織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表達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的心愿。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當我們沐浴著春天的陽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盡情享受和平的時候,你可曾想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不少地方還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中,那里的孩子們正急切地祈盼著和平,祈盼著和我們一樣擁有這樣美好的春天。今天,就讓我們來為他們發出呼吁,一起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歌——《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板書課題)。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遇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劃記下來多讀幾遍。
2、生字正音: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指名帶讀并及時正音。
3、字詞質疑:指導理解“巡弋、不速之客、頻頻、祈盼”等詞語的意思。
4、指名學生逐節朗讀詩歌,互相評價。
三、分層品讀,感悟入情:
1、快速默讀1-4節,找一找作者描寫了哪幾個場景?用圓圈圈出來。
(指名答,相機板書: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2、在你們心目當中,大海原本是什么樣子的?誰能描述一下?
現在的大海成了什么樣?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帶著感受讀一讀第一小節:“蔚藍色的大海,本來是海鷗的樂園,可是巡弋的戰艦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這究竟是為什么?”
(指名讀-評價-賽讀-齊讀)。
3、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情感,用同樣的方法自讀第2-4小節。
(戰艦和水雷、坦克和大炮、導彈、地雷——戰爭)。
是什么破壞了蔚藍色的大海?——戰爭!
是什么破壞了金黃色的沙漠?——戰爭!
是什么破壞了藍得發黑的夜空、綠茵茵的草地?——戰爭!
5、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的內心除了可惜、痛心之外,還有些什么樣的情感?(憤慨、不解、憎恨、控訴……相機板書)。
誰能帶著這種感情讀一讀1-4小節?
(指名讀-評價-男女生合作讀)。
6、罪惡的戰爭不僅破壞了自然界的美好與寧靜,也給我們人類生活帶來了數不盡的災難,尤其是那些戰火中的孩子們,成了無辜的犧牲者。(課件出示“戰爭中的孩子”相關資料)面對如此殘酷的戰爭,面對這些可憐的孩子,你有什么希望和祈盼?自由朗讀第5小節,讀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讀:抓住“祈盼”這個詞語,讀出強烈的期盼之情。)。
(師生合作讀)。
師:“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生:“讓戰火中的孩子……免遭炸彈的彈片擊穿!”
7、同學們,想想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希望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擁有什么?請模仿以上句式寫一兩句。
例如:有一個家庭,溫馨的家庭,
不被轟鳴的大炮拆散!
8、多么美好的愿望呀!我們還希望戰火中的孩子……。
(齊讀)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思考:詩歌最后的一個標點——省略號,你覺得省略的是什么?(省略的是美好的、無限的希望,用兩個字概括就是“和平”)。
9、帶著對和平的祈盼,對戰火中的孩子們的祝福,齊聲朗讀第5小節。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學了這首詩歌后,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2、把你們的感受和體會融入到詩歌當中去,用你們富有情感的聲音表達出來吧!(全體起立,配樂朗誦全詩。)。
五、拓展延伸:1、出示課后閱讀鏈接《兒童和平條約》,介紹背景:1986年,在美國紐約舉行了世界兒童聯歡會,會上世界各國的兒童代表簽署了《兒童和平條約》,表達了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自由朗讀,交流體會。
3、小結:這堂課馬上就要結束了,老師想借《兒童和平條約》中的幾句話。
送給你們,“孩子們,我們現在的努力是為和平,為現在的和平,為永久的和平。我們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板書設計:
16*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大海。
沙漠?????????????????????????控訴戰爭。
夜空?????本來……可是……???祈盼和平。
草地。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二
1、讓孩子感受開春的天氣和植物的漸變。
2、通過畫畫激起孩子喜愛春季的景色。
3、通過談話讓孩子明白春季的特點。
4、培養孩子的同心協力的精神。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6、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1、春季的背景墻。
2、關于春天的圖片。
3、畫畫用的美術用品。
4、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
一、音樂與談話導入。
老師:寶貝你們聽,老老師放的這首歌,你們學過沒啊?會的寶貝咱們一起唱吧。(播放背景音樂)
老師:那寶貝我們邊聽邊唱完這首歌了,老老師提問幾個小問題,看看有誰能勇敢的回答。
老師:誰能告訴老老師,現在是什么季節那?
老師:那音樂里都唱了哪些關于春季植物和動物那?春天在誰的眼睛里那?
老師:看看老老師手里的春天的圖片,是和寶貝眼睛里的春天一樣嗎?
談話是為了更好的引導孩子們對春天的了解,可以幻想一下自己眼中的春天,為畫畫而做鋪墊。
二、出示春季的背景墻。
老師:寶貝們看看身后的春季的背景墻,我們來畫畫自己眼中的春天吧!然后我們一起同心協力裝飾一下春季的背景墻。
三、畫畫的過程。
老師:寶貝們把春季的背景墻裝飾的真漂亮。
小結:寶貝們放學后,可以領爸爸媽媽過來看看你們畫的春天。
用這樣的導入方法能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它不是要求幼兒被動地按一種規定的標準圖象去繪畫,而是要求幼兒自己主動地去觀察,發現,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膽地表現對事物的認識與情感的。在活動中,我把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放在首位,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可能由于幼兒的蘸顏料的濕度上把握的不是太好,導致畫紙太濕,不能很好的呈現出來,有可能導致作品的損壞。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三
1、對使用新材料感興趣,并愿意大膽地使用和表現。
2、懂得用各種顏色進行涂色的活動。
3、學習正確使用油畫棒涂色的方法。?1、教師出示活動的材料并向幼兒進行介紹使用的方法。
2、幼兒使用活動材料進行活動。
3、幼兒把制作好的成品貼在教室的大墻上。?1、教師用游戲口吻吸引幼兒的注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鼓勵幼兒用多種顏色的油畫棒進行涂色活動。
3、教師指導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帖到大墻上。
4、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進行交流,告訴幼兒自己的感受。?廢舊的紙碟若干(與幼兒的人數相符)、油畫棒若干盒(與幼兒的人數相符)、糨糊少許、抹布若干條。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四
引導幼兒感知春天氣候和樹木、花草的變化,初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美。
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和集體協作的能力。
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活動難點正確粘貼畫。
活動準備前經驗準備:課前帶領幼兒外出感受春天的變化;歌曲磁帶《春天來了》。
物質準備:大背景紙一張;剪好的春天各種景色的小圖片若干(太陽、云朵、燕子、布谷鳥、小草、各色花兒,柳樹葉兒,迎春花、蝴蝶、蜜蜂)。
活動過程導入:
談話:春天有什么變化?春天的美體現在哪些地方?
基本環節:
1、欣賞歌曲《春天來了》并討論:歌曲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2、把春天搬到畫面上:教師在背景紙上示范貼出太陽、云朵和小燕子;幼兒自選并說出所喜愛的景色圖片,粘貼到背景紙上。
3、全體幼兒共同欣賞自己的作品,鼓勵幼兒大膽評價。
結束:
和小朋友們一起將作品貼到走廊的墻面上裝飾環境。
離園接待時幼兒帶領家長參觀作品,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五
1、初步學唱并理解歌曲,加深對春天的認識。
2、嘗試用動作來表現歌曲,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
1、“春天”的課件
2、“春天”的`圖片若干
一.找春天,激發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呀?(春天)天氣怎么樣?(真好)春天天氣真好,我們開上小汽車去找找春天吧!
2、瞧,我們來到哪里了,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提問講述
指: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美麗的花開了!
楊柳樹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對著我們怎么樣?你能用好看的動作表示嗎?
誰飛來了?(蝴蝶姑娘)來干什么?你聽,誰在嗡嗡叫?(蜜蜂)還來了誰?小白兔怎么來的?(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
3、小動物們看到這么美的春天,高興地唱起歌來,你聽!
二.欣賞歌曲《春天》
――你聽到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圖片,進行單句學唱)
三.幼兒學唱歌曲,在學唱中感受春天的美麗。
1.輕聲跟唱
2.通過隱藏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3.脫離圖譜進行演唱
四、師生共同探討動作并表演歌曲。
1、你能用漂亮的動作來表現這首歌曲嗎?
――請個別幼兒上來進行表演,其余幼兒演唱歌曲
2、師生共同表演《春天》
3、結束:幼兒園的春天也很美麗,我們一起開車去找找吧!(播放音樂《郊游》)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六
目標:
1、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喜歡春天。
2、在表現春天的活動中,發展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準備:
1、布置一塊有關春天的大的背景圖。
2、春天景物的范例(小燕子、小青蛙、迎春花、桃花等)。
3、各種表現春天的手工材料。
4、事先帶領幼兒感受春天。
活動設計:
一、導入活動:
二、觀察引導:
提問:
2、為了讓幼兒感受自然美,教師的語言應體現美的情趣和情感。如春天來了,小草鉆出泥土,來看看美麗的春天;河水嘩嘩地唱著春天的歌;層層波浪跳著春天的舞;桃樹說:“春天是紅的。”迎春花說:“春天是黃的。”柳樹說:“春天是綠的。”小朋友,你們說春天是什么顏色的?燕子飛來告訴大家:“春天來了,春天來了”等。
三、畫一畫春天是什么樣的。
1、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最喜歡的春天的事物畫出來。
2、把畫出來的事物沿輪廓線剪下來貼在春天的大背景圖上。
3、引導幼兒用一句動聽的話來表達你的喜歡。
四、欣賞美麗的春天:
幼兒和同伴說說自己的作品,欣賞別人的作品。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弋”、“祈”,理解詞語“巡弋”、“頻頻”、“祈盼”。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句表達的感情。
3、能在讀中理解詩的大意,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
2、了解詩歌的結構,讀出詩歌的韻味。
教學過程:
一、感悟春天,導入新課。
1、板書“春天”。同學們,一提起春天,你會想到哪些畫面?
是啊!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在這個美麗的季節里,我們可以盡情地享受春天——板書“享受”。指名讀2、可是,在我們這個地球上還有一部分人不能像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不能享受春天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播放戰火中的兒童圖片。
3、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查閱工具書。
3、想一想詩歌主要寫了什么?
出示填空:
詩人用詩的語言控訴了了種種武器給世界帶來的毀滅性的災難,海洋上有???????、????????,沙漠中有????????、????????,夜空里有????????,草地上有?????,詩人祈盼戰火中的孩子有??????????????????,有???????????????,他們能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三、品讀感悟,體味苦澀。
1、春天是美好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哪些詩句讓你感受到了春天,用筆劃下來。
2、交流品味。
3、指導感情朗讀。
5、出示1-4節,指導讀好“本來——可是”的轉折語氣。
6、討論:這究竟是為什么?到底是什么破壞了這寧靜而美麗的世界?(殘酷的戰爭、貪婪與殘暴、掠奪與侵略……)。
7、“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怎么的感情?分組有感情地朗讀1-4小節。
本來 。
可是 。
這究竟是為什么? 。
四、升華情感,祈盼和平。
1、生自由讀第五小節,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了什么?
3、運用文本語言、格式,表達心聲。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蔚藍色的大海,永遠是海鷗的樂園。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4、我們有更多的祈盼,都包蘊在課文最后的省略號,你覺得省略的是什么?(無限美好的希望,對和平的祈盼)。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八
1.樂意學習歌曲,體驗歌曲的旋律之美。
2.嘗試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在音樂與表演中感受春天的美。
3.理解歌詞內容,在教師引導下初步學會表演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課件準備:《春來了》兒歌音頻;春天景色插圖;《春天》歌曲、伴奏音頻。
一播放兒歌音頻《春來了》導入活動
一年有幾個季節?現在是什么季節?哪里看起來特別有春天的感覺?
二引導幼兒欣賞插圖根據插圖請幼兒說一說你看到的春天有哪些景色?
三播放歌曲了解歌曲內容并學唱
1.播放《春天》歌曲音頻,根據歌曲音頻依次出示圖譜,熟悉歌詞內容。
2.播放《春天》歌曲伴奏音頻,學唱歌曲3~4遍。
四播放伴奏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1.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來做動作。
2.請幼兒分組進行表演。
3.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帶著動作進行表演歌唱。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九
1.能運用多種感官,有目的地感知春天來到時動植物的變化。
2.大膽的描繪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將冬天到春天的變化在畫中體現出來。
故事:狐貍畫春天、繪畫用具每人一份。
1.教師講述故事,突出詞匯"種上、鋪上、栽上、松土、施肥"等等。
3.討論: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什么變化?(水、空氣、太陽、花草樹木等的變化)。
你在生活當中看到的春天是怎樣的?你把自己眼里的春天描述給大家聽一聽。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請幼兒大膽的說出春天的色彩。
(綠色、藍色、還有花朵的五顏六色……)。
2.說說從冬天到春天的色彩會有哪些變化?如果用顏色表示該用哪種顏色?
(枯黃的樹木變綠了,是由褐色變成了綠色;草坪上的小草由黃色變成了嫩綠……)。
1.啟發幼兒畫出我眼里春天的變化,樹木、花草、天氣的變化等等,要求畫面突出自己看到的某一事物的變化。
2.幼兒自由作畫,教師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簡單的評價。
繪畫一直是幼兒的最愛,幼兒眼中的春天是五顏六色的。有幾個小朋友畫得特別好,有效地畫出了天氣的變化,會寫字的小朋友寫上了“冬”“春”,有人還將冬天變春天的過程用箭頭表示出來,畫面表達的意思一目了然。孩子們通過這次活動增強了自己的自信心,并學會更細致的觀察周圍的一切。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進行表演,萌發對春天喜愛的情感。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自制圖譜(根據歌詞內容設計);春天圖片;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教師適時引導。
3.教師小結:春天柳樹發芽了、五顏六色的花朵開、小草變綠了,蝴蝶和蜜蜂也出來了。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一首春天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出示圖譜,示范演唱歌曲《春天》并學習歌詞。
1.教師演唱歌曲,請幼兒仔細傾聽,提問引導幼兒:你聽到了什么?
2.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譜上的圖片,并用歌曲里的語言幫助幼兒梳理畫面內容。
三、師幼共同學習歌曲《春天》。
1.教師再次演唱歌曲,邊唱邊在圖片上指引出歌詞內容,幫助幼兒記憶。
2.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并運用多種形式,反復練習歌曲。
3.教師運用小組演唱,男女分組演唱,個人演唱的形式學習歌曲。
四、創編部分歌詞內容并能演唱。
1.教師逐句引導幼兒創編歌詞內容,鼓勵幼兒大膽創編。
2.帶領幼兒梳理所有動作,并放慢速度邊唱邊將幼兒編的動作完整做一遍。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一
古今中外寫春天的詩文,可謂成千上萬,其中不乏名篇。朱自清的《春》就是最有名的一篇,不過它只適合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生閱讀,如果讓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未免深了些,長了些。
四季春為首。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開始萌發、生長、發展、壯大。春天寄托著人們美好的心愿和希望。
春天是屬于孩子的,他們本來就是祖國的花朵,與春天是分不開的。我曾寫過一首兒歌:花兒花兒,春天的娃娃:娃娃娃娃,祖國的花朵。花兒愛春天,娃娃愛祖國。(《花朵》)總是孩子們最先發現春天,他們用天真透明的心靈去感受春天,跟春天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小時候在農村,每當早春二月,就開始到田野打柴、挖野菜,總想親眼看看小草怎樣從土里鉆出小腦袋,桃花怎樣綻開笑臉,在由黃泛青的草地上打個滾,在綠油油的麥田里翻個跟頭,簡直勝過皇帝的龍床。現在回憶起來,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時代。
這篇課文的題目叫《找春天》,側重在一個找字。既然需要找,說明春天尚沒有完全顯露出來,還在朦朧或隱蔽之中,像捉迷藏似的。說明本文寫的是早春時候。早春的景象與仲春、暮春有所不同,文中可以看到: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樹木吐出點點嫩芽,解凍的小溪,都在暗示春天才剛剛開始,還沒到春光爛漫的時候。唐代詩人齊己的《早梅》詩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之句,據說原來為數枝開,當時的大詩人鄭谷指出: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此文中的野花一朵兩朵與此相比較,同樣突出一個早字。
這篇課文的體裁,說它是幼兒散文,不如說它是幼兒散文詩。這種體裁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其實他們已經在課文中學過散文詩,只不過不知是散文詩罷了。它是散文和詩歌的結合,兼有二者的特點,但特別強調有詩的美,詩的意境。一般不寫人,不敘事,重在寫景和抒情,句子的跳躍性較大,讀起來有一定的韻律和節奏感。
本文是用第一人稱,以孩子的眼光觀察春天,想象春天,從不同的角度感知春天,也說明了春天是有色彩、有聲音、有氣味、有形體的,把抽象的變得形象了。但這里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比如看到的是花草樹木,怎么說是看到春天呢?聽到的是鳥叫,怎么是聽到春天呢?因為這些都是春天的象征呀!北朝陸凱有句詩聊贈一枝春,本來贈的是一枝梅花,為什么寫成一枝春?因為梅花可以代表春天。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自己找到答案的同時也就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排比等,其作用使春天人格化、形象化,使語句有氣勢而又節奏明快。應該指出,有些語句既是擬人,又是比喻,還是排比,教學時可讓學生從課文里找出相關的句子,感受其作用。
另外,文中準確地運用了大量的表示動作的詞,如探開吐解蕩搖叫笑等,這些動詞好像使春天也動起來,活起來了。
學習這篇課文的前后,可在早春時帶領學生到野外去觀察,尋找春天,讓他們說說有什么新的發現,對課文又有什么新的理解。總之,要讓學生動起來,用眼睛看,用心靈感受,才可能融會貫通,得到美的陶冶。
教材編者語。
《找春天》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一篇課文,意在和課文中描寫的早春吻合。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形象感強、有兒童情趣。春天,對孩子而言,雖然不乏物候的直觀感受,例如,天氣變暖了,小草長出來了,花兒開了,但畢竟不像一般物體那么具體。那么,要讓孩子感受到春天,就需要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這篇課文把春天比喻成一個小姑娘,一下就讓孩子具體可感,因為他們自己或同學就是這樣的小姑娘。接著,作家把小草比喻成春天小姑娘的眉毛,把野花比喻成春天的眼睛,把嫩芽比喻成春天的音符,把小溪的聲音比喻成春天的琴聲。這個春天的小姑娘,又頑皮又可愛。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課文通過一系列具有動感的比喻,把春天的可觸可感表達出來了。正如作者所言,這篇課文是一首散文詩,具有內在的節奏。所以,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節奏非常重要。至于各種修辭手法,似不必在此講給學生,但可以讓學生模仿著寫一寫。
作者簡介。
經紹珍,筆名韶光,兒童文學作家,1942年8月生于江蘇銅山縣。1962年發表處女作,至今已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海外版)《少年文藝》《小朋友》等百余家報刊發表兒歌、童詩、童話、寓言、兒童小說、故事、兒童劇等三千余篇(首),多次獲獎,出版過《兩支冰棒》。作品被選入多種兒童文學選集,有7篇被選入幼兒園和小學教材或閱讀、訓練教材,還有的作品被制成音像制品出版發行。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二
1、理解詩歌的內容及詩歌中表現的春天的趣味。
2、感受春天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件,三本書,繪畫材料。
美麗的春天在哪里?美麗的春天還在春姑娘為你們帶來的這三本書里。
(1)出示第一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彩色的書)。
猜猜書里有什么?
(2)出示第二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邊打開邊問)。
誰在書里笑了?(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為什么笑了?
(3)出示第三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邊打開邊問)。
是誰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誰還會在春天里唱歌?
春姑娘真能干,還把這三本書寫進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里,我們一起聽聽。
詩歌里說春天是三本書,是哪三本書?你最喜歡哪一本?
(1)欣賞第一段后提問:你最喜歡這本書里的哪一句話?
(2)春天還是一本會笑的書,我們一起看看(欣賞)。
誰在春天里笑了?還有誰也在春天里笑了?小池塘是怎樣笑的?小池塘為什么笑?
(3)播發第三段。
提問:你最喜歡聽書里誰唱的歌?
(1)讓我們完整地聽一遍這首春天的詩歌(再一次欣賞一遍),小朋友可以輕輕的跟念,集體朗誦。
(2)和老師一起邊看圖邊念這首詩歌。
(3)春天可真美,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念這首詩歌。
(4)游戲:老師念詩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詩歌的后半句。
(1)把春姑娘帶給我們的三本書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本美麗的春天的書,我們一起為這本書做張好看的封面,好嗎?幼兒繪畫。
(2)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畫的內容。
(3)小朋友,美麗的春天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三
1、歌曲:《渴望春天》。
2、創編:為歌曲配打擊樂伴奏。
1、以“春”為主題,使學生通過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賞春天的樂曲,來尋找春天,發現春天,感悟春天。
2、引導學生能夠用甜美、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3、通過創編和創作活動,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創意的意識。
4、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文化,在音樂的啟迪和感染下,產生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完美情感。
感受和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
弱起節奏、變化音
情景教學法、欣賞法、合作學習法
多媒體課件、鋼琴、打擊樂器等。
一、創設情景、感受春天:
(一)、播放課件《春天在哪里》,學生進教室。
(二)、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明白剛才老師播放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嗎?對,這是我國作曲家潘振生寫的一首兒童歌曲,它以天真活潑的語氣來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奧地利的作曲家莫扎特也寫了一首有關春天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傾聽莫扎特筆下的春天是什么樣貌的?(播放課件,范唱)
師:《渴望春天》是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裝作的一首深受兒童喜歡的歌曲。
二、學習新歌《渴望春天》:
1、聆聽了整首歌曲以后你能回答出春姑娘的問題嗎?(多媒體課件出示)
a、歌曲的情緒:1、熱烈激動;2、抒情愉快;3、低沉憂傷。
b、歌曲描述了什么樣的畫面?
c、歌曲的拍號:1、3/42、6/83、3/8
2、介紹6/8拍子。
師:這是一首6/8拍子的歌曲。你明白6/8拍的強弱規律是什么嗎(強弱弱次強弱弱)?如果用拍手和拍腿來表示強和弱,誰更適合強拍?讓我們一起來演示一下。
(二)節奏練習
1、讓我們隨音樂再來感受一下春天的節奏:(播放第一句音樂出示節奏型)
(1)x|xxx|x。xxx|xxx|x。0|
(2)x|xxx|xxx|xxx|x。0|
2、哪位同學能主動為大家讀一讀?
3、師:你讀得十分好,很貼合老師的要求。在讀這條節奏時,你都注意了哪些要點?(第一個音符是弱起讀的要輕一些、有連音線的地方只讀一個音、有休止符的地方要讀的干凈利索。)
4、師:說得十分好,我們就按照這些要求,群眾再來讀一遍。
2、視唱:
同學們能不能唱一唱春天的音符呢?(春天的音符叮叮咚咚可真好聽)
(三)學習新歌:
1、學唱旋律
(2)重點視唱1、3樂句:你們發現整首旋律中哪一句有了變化?(第三句出現升1、升4)我們一起來唱一唱。第四句出現前倚音,前倚音你覺得就應怎樣唱?請同學們隨琴將3、4樂句演唱一遍,在演唱中要注意唱準音高。
(3)視唱整首旋律:
同學們能不能完整的視唱整首歌曲的旋律呢?
(3)分析樂句:
師小結:(課件)這首樂曲由四個工整對稱的樂句組成,前兩句為上下句,似一問一答,活潑流暢;第三句變化音的出現,豐富了樂句的色彩;第四句由前兩句變化而來,旋律更加婉轉,并起到總結作用。
分析之后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這首歌曲,同學們會不會有新的收獲呢?(欣賞一段)
2、學習歌詞:
(1)學習部分歌詞:
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感受其中的春天氣息(生讀)。誰能說說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現了對春天的贊美?哪些地方表現了渴望春天來臨的急切情緒?還有那一句是你最喜歡的?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2)學習全部歌詞:讓我們一起在歌聲中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吧!(師伴奏,生唱)點評
7、隨伴奏完整演唱。
讓我們隨著伴奏再次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點評
(四)鞏固歌曲:
(1)音樂的速度是什么樣的?結合詞、曲特點,談一談為什么用這樣的速度來表達。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樣的?你認為歌曲就應用哪種力度表現最適宜。
(4)你喜歡這首歌曲嗎?為什么?談談對整首作品的感受。
(5)請同學們把你的感受用歌聲唱出來。(師伴奏生演唱)
(五)打擊樂伴奏:課件出示樂器伴奏:(全譜,伴奏節奏)
碰鈴:x。x。
沙錘:0xx0xx
在老師鋼琴伴奏下,全體學生輕聲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六)作曲家簡介:
剛才我們提到這首歌的曲作者是莫扎特?那你對莫扎特又了解多少呢?
課件:莫扎特(―):創作這首歌曲時莫扎特已疾病纏身,貧病交加,但是在這首歌曲中我們聽不出絲毫的傷感和絕望,反而感受到了清新歡快的旋律和充滿天真的童趣,這足以看出莫扎特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七)延伸:
“春”一向是人們藝術創作中一個永恒的主題,音樂家創作了許多作品來贊美春天,表現春天的完美。除了《渴望春天》你還明白哪些與春天有關的歌曲?(生自由回答)
三、小結: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四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唱歌曲。
2、在老師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圖示理解,記憶歌詞。
3、體驗通過自己探索,學會唱歌的快樂。
活動重點:
探索使用圖譜,初步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
嘗試將有關圖片配到相應的樂譜空格中。
活動準備:
圖譜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
1、幼兒聽樂曲。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春天的歌曲,請小朋友們先聽一聽曲子。”(幼兒聽曲子一遍)。
“聽完這首曲子,你好象看到春天的什么景色?”(幼兒回答)。
2、教師隨音樂做動作,幼兒觀看。
“老師為這首曲子編了幾個動作,你們看看是表示什么意思?”(幼兒聽音樂觀看一遍)。
“你看懂了老師的動作是什么意思嗎?”(幼兒回答)。
二、學唱新歌。
1、老師范唱,幼兒傾聽。
“剛才小朋友聽了曲子,看了動作,下面聽老師來唱歌,看看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師清唱一遍,幼兒傾聽)。
2、引導幼兒回憶曾經使用過的記憶策略。
“歌里唱了什么?聽到什么說什么。”(幼兒回答)。
“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學唱這首歌嗎?”(幼兒回答)。
3、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發現圖譜和歌詞內容的關系。
“今天我們要用一種沒有用過的方法來唱這首歌,要靠小朋友自己去學,而不是老師教你們,你們有信心嗎?好,從你們的座位下拿出這張圖,請小朋友們用手指著圖聽我再唱一次。”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圖譜的意思,引導幼兒發現下面的小圖貼在大圖上就是完整的一幅圖。
“你看懂了圖譜上有什么?(幼兒回答)原來老師把剛才唱的歌變成了這張圖譜,那你有沒有發現這張圖譜有什么問題呢?(有些地方空著)空的地方我唱了沒有?”
“那么空的地方的小圖片在哪兒呢?對了,在大圖的下面。空著的地方是用來貼下面的小圖片的。”
“你們看一看,小圖中有哪些你認識的字?(春天)”
5、在教師幫助下,幼兒嘗試將有關圖片配到相應的空格中,邊唱邊討論相應的擺放位子。
“有沒有好辦法看看小圖片應該貼在哪個格子里?這樣吧,我們大家一邊唱一邊試著把小圖都填到大圖空白的地方,好嗎?”
唱1-6句討論第6句,
唱1-7句討論第7句,
唱1-8句討論第8句,
唱1-13句討論第11、12句。
6、看圖譜完整演唱。
“有什么辦法可以檢查自己貼得對不對呢?”(再看圖完整地唱一遍)。
“這次我們站起來,把圖譜舉得高高的,像電視里的歌唱演員一樣,自己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引導幼兒反思: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什么新的記憶方法。
“今天我們用什么方法來學習唱歌的?(利用圖譜來記歌詞)它給了我們什么幫助?(記不清歌詞時,可以看圖譜提示)看圖譜學唱歌,這個辦法真不錯,以后我們學唱歌時都可以用它。”“最后,我們邀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邊看圖譜邊演唱歌曲吧!”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五
通過幼兒課前對春天的尋找與發現,讓幼兒親身體驗美麗的春天,激發幼兒創作的熱情和創作的成就感。分享了關于春天藝術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藝術教育的價值就在于它激發情趣、激活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于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依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本次美術活動。在材料的選擇上,我選擇了幼兒倍感親切的小服飾,既體現了廢物利用,又能充分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
1.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拓印創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2.根據拓印出的圖案大膽想象、創作春天景物的能力,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3.掌握用小服飾拓印的技巧,根據想象適當添畫。
掌握拓印畫技能。
用所選材料大膽想象、創造,拓印春天的景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郊游的經歷,熟悉春天的景色。
2.物質準備:小服飾若干(鞋子、襪子、手套),顏料,托盤,畫卷,棉棒,展示板,濕毛巾,音樂《春天在哪里》,輕音樂。
人場:聽音樂《春天在哪里》做動作人場,坐好。
1.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你覺得春天的什么很美?
2.嘗試探索,觀察想象。
請一名幼兒嘗試印畫,師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并講解。(孩子的探索在先,老師總結在后,體現孩子的活動自主性。)。
再請一名幼兒嘗試印畫,師:小朋友仔細觀察,他會變出什么?怎么讓印出的畫更像?
3.總結展示,提升技能。
師:剛才,小朋友用小服飾印出的畫,叫“拓印畫”,拓印活動真有趣,老師也想來試一試,你想看看老師會印出什么嗎?(教師展示拓印柳樹,引導孩子組合拓印,既體現了活動的層次性,又提升了幼兒的拓印技能。)。
師:我選兩種小服飾,先用小鞋子蘸上顏料,然后把鞋子輕輕提起來,在大畫布上選個位置,放平鞋子用力壓一壓,再拿起來,就完成了。然后,我再用小手套來印,最后,再進行添畫,看,像什么?(柳樹)老師用兩種服飾組合拓印出的畫也很漂亮吧!你們都想試試嗎?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幅長長的畫卷(空白畫布),讓我們用靈巧的小手在上面拓印一幅春天的美麗畫卷吧!小朋友拓印時可選一種或幾種小服飾拓印,還可以用棉簽來添畫;如果手臟了,請用濕毛巾擦一擦;小心別把顏料弄到身上。
4.大膽想象,拓印春天。
幼兒自由作畫,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造,拓印出與眾不同的內容。引導個別幼兒在適當位置拓印。
5.展示作品,大膽講述。
請幼兒用連貫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把自己作品介紹給別人,并能相互欣賞。對想象力豐富的幼兒及干凈整潔的作品給予鼓勵。最后,請小朋友到畫卷的旁邊來,一起來合影留念。
今天,用小時候的服飾拓印了春天的美麗景色,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材料拓印呢?(蔬菜、水果)回去用想到的材料和爸爸媽媽一起拓印一幅春天的畫.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六
因此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運用簡單、明了、形象的簡筆畫形式為詩歌畫出了三幅各具特色的圖,條理性更強,有效地吸引了幼兒學習的注意力,也為下一環節學習詩歌提供了閱讀范本,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這些閱讀范本也可為幼兒的復習活動提供材料,提高幼兒自主復習的能力。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語言的趣味性。
2、拓展幼兒的想象,進行詩歌創編活動。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1、通過制作小書,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詩歌、理解詩歌,感受詩歌語言的趣味性。
2、拓展幼兒的想象,進行詩歌創編活動。
掛圖。
紙、筆若干。
教師提問:你覺得春天是什么樣的?
2、初步欣賞詩歌。
教師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么?詩歌里說春天是什么?春天是本什么樣的書?
3、結合掛圖,教師再次配樂朗誦詩歌,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4、學習詩歌。
采用分段和整體的學習方法幫助幼兒熟悉詩歌,待幼兒熟悉詩歌后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根據詩歌結構,進行仿編活動。
《春天》這首詩歌以它優美的節奏和樸素的語言,贊美著春天的美麗、大自然的神奇,引導幼兒用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體驗春天的特征。本活動采用掛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具體、直觀的畫面理解詩歌的內容,再通過一個個具有引導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表達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體學習的方法幫助幼兒記憶詩歌的內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詩歌的結構工整,語言具有韻律感,也便于幼兒的創編活動。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七
1.通過操作、探索、比較活動,引發孩子對聲音的探索興趣,發現哨音的高低與材料及材料長短、粗細的關系。
2.激發孩子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選取柔韌度好、幼兒園教案、枝條平整、顏色發青(顏色發黃的是老枝,皮容易斷裂,不好制作)、粗細不同的柳枝若干。
2.小蔥苗、菜葉、竹葉、竹芯、葦葉、葦芯、蔥、麥葉等各種材料若干。
3.教師用的大剪刀一把,幼兒用小剪刀每人一把。
一、制作柳哨出示一根柳條和一個已經制作好的柳哨。
1.猜一猜請幼兒猜一猜,怎樣把柳條變成哨子。
幼:要把柳條變成一段一段的。
幼:要把柳條中間的那白顏色的芯子抽出來。
幼:我昨天看見你拿柳枝在椅子上拍的。
幼:拍好了以后我還看見你用手使勁擰的。
幼:拍了、擰了以后,你就把芯子抽出來了。
師:對,在拍和擰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
幼:要注意安全,不要碰著別人。
師:再看看,這哨子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幼:我看見了,哨子的一頭有一段皮是黃黃的,原來的綠皮沒了。
2.自主探索制作柳哨幼兒自由選擇一根柳條,開始制作哨子。
教師巡回觀察,給需要幫助的幼兒以適當的幫助。
孩子們在椅子上摔、拍了幾下柳條,(幼兒園教案)手握柳條用力擰起來,力氣小的孩子主動請力氣大的孩子幫忙。
抽出芯桿的時候,提醒他們要小心,不能弄破柳皮。
柳皮管是制作柳哨最關鍵的部分,孩子們用小剪刀把它剪成兩寸左右的段后,把柳皮管的細端捏扁,用指甲刮去約一厘米長的青皮,露出鵝黃的“肌膚”——纖維部分,這就是發聲器。
很快,一個幼兒做成了,含在嘴里吹起來;又有幾個幼兒做好了。活動室里一片“嘟嘟嘟”的哨聲。
二、各種材料的哨子出示小蔥苗、菜葉、竹葉、竹芯、葦葉、葦芯、蔥葉、麥葉等各種材料。
師:除了柳哨,我們還能用這些材料制作出哨子嗎?
幼兒自由選擇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種制作方法。
教師幫助幼兒一起制作。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一幼兒把蘆葦芯子中間一部分抽掉,放在嘴里吹響了;一幼兒將蘆葦葉子卷起來,一頭大一頭小,把小的一頭捏扁后吹響了;一幼兒把麥葉拉緊了放在嘴里,吹出的聲音很嘹亮;一幼兒把蠶豆葉子用指甲刮去一層皮……在同伴哨聲的啟發下,幼兒手里的竹葉、樹葉、蔥葉等各種材料都發出了美妙動聽的聲音。
1.材料不同,哨聲不同幼:老師,我發現,我制作的柳哨和蔥哨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幼:我也發現,柳哨和麥哨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請這些幼兒到前面來驗證,吹給大家聽。
幼:老師,我發現,我和張琪一樣,都是柳哨,張琪的聲音高,我的聲音低。
幼:老師,我也發現,黃一鵬的蔥哨聲音粗一點,我的蔥哨聲音細一些。
師:為什么聲音會這樣呢?
幼:張琪的柳哨短一些,我的柳哨長一些。
幼:黃一鵬的蔥哨管子粗,我的蔥哨管子細。
教師引導孩子小結:短些、細些的哨子聲音響些,粗些、長些的哨子聲音低些。
四、合奏“春的交響曲”
幼兒自由吹奏,用各種哨聲合奏一首“春的交響曲”。
活動延伸請家長帶幼兒一起尋找,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材料可以做哨子。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八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進行表演,萌發對春天喜愛的情感。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自制圖譜(根據歌詞內容設計);春天圖片;音樂磁帶、錄音機。
一、談話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教師適時引導。
3教師小結:春天柳樹發芽了、五顏六色的花朵開、小草變綠了,蝴蝶和蜜蜂也出來了。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一首春天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出示圖譜,示范演唱歌曲《春天》并學習歌詞。
1教師演唱歌曲,請幼兒仔細傾聽,提問引導幼兒:你聽到了什么?
2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譜上的圖片,并用歌曲里的語言幫助幼兒梳理畫面內容。
三、師幼共同學習歌曲《春天》。
1教師再次演唱歌曲,邊唱邊在圖片上指引出歌詞內容,幫助幼兒記憶。
2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并運用多種形式,反復練習歌曲。
3教師運用小組演唱,男女分組演唱,個人演唱的形式學習歌曲。
四、創編部分歌詞內容并能演唱。
1教師逐句引導幼兒創編歌詞內容,鼓勵幼兒大膽創編。
2帶領幼兒梳理所有動作,并放慢速度邊唱邊將幼兒編的動作完整做一遍。
花春天教案(匯總19篇)篇十九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進行表演,萌發對春天喜愛的情感。
3、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自制圖譜(根據歌詞內容設計);春天圖片;音樂磁帶、錄音機。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教師適時引導。
3、教師小結:春天柳樹發芽了、五顏六色的花朵開、小草變綠了,蝴蝶和蜜蜂也出來了。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一首春天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出示圖譜,示范演唱歌曲《春天》并學習歌詞。
1、教師演唱歌曲,請幼兒仔細傾聽,提問引導幼兒:你聽到了什么?
2、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譜上的圖片,并用歌曲里的語言幫助幼兒梳理畫面內容。
三、師幼共同學習歌曲《春天》。
1、教師再次演唱歌曲,邊唱邊在圖片上指引出歌詞內容,幫助幼兒記憶。
2、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并運用多種形式,反復練習歌曲。
3、教師運用小組演唱,男女分組演唱,個人演唱的形式學習歌曲。
四、創編部分歌詞內容并能演唱。
1、教師逐句引導幼兒創編歌詞內容,鼓勵幼兒大膽創編。
2、帶領幼兒梳理所有動作,并放慢速度邊唱邊將幼兒編的動作完整做一遍。
本次活動幼兒情緒很高,心情愉快,活動中積極主動,感受到了歌曲優美、歡快的情緒初步學會了演唱歌曲;但是本次活動的目標多了一個,應該以學唱歌曲為主,創編動作可以放在延伸活動中或者是第二課時。!、、教案網!課件也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如果能夠先由老師清唱,并用動作提示,幼兒就能很快理解并記住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