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一年中少數可以夜游的節日,夜晚的街道上燈光璀璨,熱鬧非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元宵節燈籠展覽,希望大家能夠欣賞到各種精美的燈籠作品。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一
今年我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
這快樂的春節,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感到愉快而又充實!
愉快的春節剛過,熱鬧的元宵節又來到了。
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各地的習俗大體相同,鬧花燈,猜燈謎,吃元宵,放焰火,在我們陜西還要耍社火,那場面可熱鬧啦!
先說看花燈或打花燈,各式各樣的都有,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紗燈,有的是冰燈,還有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紙燈,有的燈里還有丁咚作響的小呤鐺呢。還有關于元宵節地詩:窗外月兒圓又圓,全家歡聚吃湯圓,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慶團圓。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歡騰。紙糊的金魚吐泡泡,紗做的猴子眨眼睛。走馬燈里貓追鼠,荷花燈上立蜻蜓。各種彩燈真奇妙,明年我也做花燈。
元宵節的晚上,夜空上有五光十色、各式各樣的焰火:有的是流星雨,有的是小傘狀,有的是交叉狀,還有的是雙重傘等。除了天上的煙花還有地上的:有煙花陀螺、煙花噴霧、吐珠、旋轉的等。小孩們都提著花燈,樣式不一、種類繁多,屬金牛燈最多。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名的老店鋪都要掛出許多盞花燈來。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二
春節。
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那晚,我興致勃勃地來到南平南紡。那里可熱鬧啦!有燈展、放煙火等等。我左看右看,有的人在陪自己的小孩買燈籠,面具。有的人在開心的拍照,還有的人在吃著糍粑。我和媽媽、哥哥、姑姑一起看燈展。
燈展可漂亮了!有的是馬兒在動,好像真的一樣。有的是一條長長的龍,做的栩栩如生。還有的是蓮花燈,在湖上飄啊飄,飄到了遠處。燈展看完后,姑姑又帶我去看煙火,那些煙火雖好看,但是那聲音太大了??赐炅藷熁?,姑姑叫我們去她家吃“元宵”,我客氣的說:“姑姑,不用了。謝謝你!”姑姑生氣地說:“那怎么能行呢,我做的元宵吃了。”“那好吧,謝謝姑姑!”
到了姑姑家,阿杰哥哥蹦了出,滿心歡喜地說:“老媽,家里來客人了?您不是說要給我出去買奧拉星大禮包、查理九世全套嗎?”
“還不趕快叫舅媽,真沒禮貌。明天你自己去買,行嗎?”
阿杰哥哥這才晃過神來,他的心里想著奧拉星大禮包、查理九世。禮貌地叫了聲:“舅媽好!”
媽媽說:“好啊!”
“對了!忘了給你們煮元宵了!你們先坐,阿杰,你陪妹妹玩!”
等姑姑匆忙煮好了夜宵后,都7點了,“快來吃熱騰騰的元宵吧!”
大家伙吃了一碗,都稱贊好吃。今天真開心,因為有了元宵節。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三
春節由于受新冠病毒的影響,全國的大人,小孩,老人全部要求宅在家里不出門。終于,元宵節到了,媽媽說元宵節要讓我們在家里也能快樂的過節。
“需要我做什么嗎?”我問媽媽。媽媽不說話,只見她拿了一個雞蛋,一小袋糯米粉出來,說:“全程都需要你自己動手做,我只是給你做個示范。”她想了想又說:“你先把雞蛋打散吧!”
于是,我拿起雞蛋在碗邊上用力一敲,雞蛋裂開了,我把雞蛋打進碗里,拿出一雙筷子,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把雞蛋均勻地攪成了蛋液。攪完雞蛋,接下來開始要揉粉了。我先把那一小袋糯米粉倒了一半放進盆子里,再往里面加入半壺冷開水,然后用手使勁去揉,揉面粉可是一個力氣活,我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不停地揉啊揉,終于,面粉揉好了。
接下來就是搓面粉放進鍋里煮了,媽媽教我先將面團搓成條,然后再揪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放在手掌心里按順時針方向搓成一個一個小圓球,剛開始我動作比較慢,搓多了就熟練了,動作快了起來,很快我將盆子里的面團全部搓成一個個小圓球放進鍋里開始煮了。幾分鐘后,媽媽讓我把之前攪好的雞蛋液一圈一圈地倒進半滾的鍋里,雞蛋馬上開出了一朵朵漂亮的小黃花,漂浮在水上,美麗極了。
雞蛋下鍋后,鍋里馬上熱鬧了,鍋里的水像海邊涌起的浪花冒出了很多小泡泡,而小圓球也不甘落后,爭先恐后的浮出頭來。媽媽說再加幾棵枸杞加點白糖就可以出鍋了。
現在你可以猜猜我們這是做的什么了,對了,就是湯圓。媽媽還告訴我每一顆湯圓都代表不同的意義,每一碗湯圓都向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甜甜蜜蜜。我也希望病毒馬上消失,我們能開開心心地生活與學習。
今天過得可開心了,而且我又學會了一項新技能——做湯圓,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四
這個周末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也我第一次參加小記者活動的日子。今天的元宵節活動好玩么?、有多少個小朋友一起來?。恳宦飞?,我興奮不已,不停地問媽媽各種問題。
終于到達了活動場地,屋內幾排整齊干凈的桌椅,小朋友和家長們都紛紛圍著桌子依次坐開,屋內一片歡聲笑語,充滿節日歡樂的氣氛,與屋外寒冷的冬天形成鮮明對比,我和媽媽也趕緊入座。老師們將提前和好的面,拌好的芝麻糖餡料擺放在每張桌子上,就等著我們這些小記者開展元宵節活動的第一項內容包元宵。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先揪了一小團面,用力揉搓,等面變得有勁道時,再放在手心上壓扁,然后再用小勺挖一勺芝麻糖放在壓扁的面團中間,最后將面團捏起、封口,搓成圓球,就大功告成啦!一開始,我因為面團干燥、放的餡太多而屢遭失敗,后來媽媽幫我在面團上加了些水,我終于完成幾個滿意的作品,轉頭向一起參加活動的妹妹炫耀時,兩個人卻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因為對方的臉上都抹上白白的蜘蛛網了。但因為失敗品太多浪費了很多材料,我受到老師的批評,仔細一看桌面,上面還貼了一張紙,上面寫著《鋤禾》這首詩,我明白了老師的苦心,我們不僅要學會勞動,更要懂得珍惜糧食。
在包元宵的過程中,還穿插了猜燈謎的游戲。大家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現場一片歡騰。當老師問道飛行員打一成語時,我靈機一動,趕緊舉手,大聲說出有機可乘四個字,在大家羨慕的眼光中,我得到一只小雞玩偶獎品,真是開心得不得了。
本次小記者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是送元宵。我們穿上桔色小記者服,帶上小記者帽,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冒著嚴寒,走入一個又一個小區,爭著搶著向老師毛遂自薦,給在寒風中工作的小區保安、路上的保潔員們雙手送上溫暖牌元宵,祝您元宵節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在老師的教導下,我們小記者們也不忘送上真摯的祝福。雖然今年沒有象往年一樣看燈展、放煙花,但卻帶給我更多的感動,我忘不了伯伯阿姨們臉上開心的笑容。
我們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今天的小記者活動。晚上我與家人歡聚一堂,吃著軟糯香甜的元宵,覺得十分幸福。真希望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和和美美、快快樂樂!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五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它是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正月十五夜晚。正月十五稱上元,也叫元宵,故稱元宵節。它是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完了元宵節也就代表過完了年。
元宵節這一天要吃年糕,包餃子、煮湯圓、猜燈謎、擊太平鼓。元宵節又名燈節,在我們南京有上元晚上張燈之說,張燈三夜,也就是從正月十五張燈,到正月十八落燈。家家戶戶都扎一些各式各樣的花燈,制燈技藝十分精巧,有珠燈、料絲燈、紗燈、走馬燈;燈上還繪有古今人物肖像、故事,結構款式新穎多樣。
我們南京的元宵節是最熱鬧的。一大早,四面八方的鞭炮聲就不絕于耳,猶為熱鬧的'是南京的夫子廟,入夜,萬燈齊明,各式各樣,加上秦淮河兩岸的燈光點綴,和夫子廟的一些古牌樓射燈的燈光輝映,把整個夫子廟景區光照如晝,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繁華似錦的景象。
我喜歡這么美麗又熱鬧的元宵節!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六
元宵節這天傍晚的時候,媽媽爸爸帶我去看花燈。
街上人山人海,行人們都摩肩接踵,炮聲、禮花聲、人們的歡笑聲簡直震耳欲聾。道路兩旁的路燈上還掛著一串串的紅火紅火紅的燈籠。我們走了很長時間,我的腿都要走斷了,可媽媽卻說:“正月十五走百步,去百病。一會兒就看到花燈了。”
我于是繼續往前走,過了一會兒,終于看到了花燈,只見那些花燈色彩鮮艷無比。因為今年是鼠年,所以花燈的題材不少跟豬有關。有的花燈上面還畫著豬八戒。肚子圓圓的,像一個大西瓜,還有兩只像芭蕉扇一樣的大耳朵,一張大大的嘴巴。它還戴著一頂官帽,好玩兒極了。我最喜歡的花燈是一個小火車樣子的花燈,它不僅色彩艷麗,樣子逼真,而且它的'后面還是敞開的,可以進去拍照。
看完花燈,我們向廣場走去,廣場的角落里還有幾棵楊樹。樹上掛著燈,閃閃發光,美麗極了。一會兒廣場上的人開始多了,在廣場中間人們放起了煙花。煙花在空中綻放,像下起點點亮閃閃的花雨。
我希望每年都有這樣的元宵節,家人團團圓圓。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七
燈,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無論在早上,在下午,在黑夜都能用的上。等還有很多種類:燈管、燈泡、熒光燈、霓虹燈……它們的衣著有的華貴,有的樸素,有的簡陋。
燈,它能給人帶來溫暖,帶來希望,帶來光明;然而,它卻只是給予,沒有索取。當一個電燈安在燈座的時候,它便注定一生都要受盡熱的折磨,電流經它的身體,使它不得不發出耀眼的光芒,為人民服務;像是街上的路燈,便是為人民付出的更多;它們雖然有高高的身體,可也不免于被一些可惡的人打破!
燈,它為了讓別人有光亮而舍身,有一些燈因超過負荷而燒斷了線,它的生命就這樣子結束了。人們用燈時,使他們感覺又熱又燙,可人類卻盡情的享受,不管它們的“生死”與否。在夜晚看東西只能用燈光照亮全世界,在封閉的場地只能用燈光照亮黑暗,可是,人類不節約的用燈,讓它報廢了。
燈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我們每天都會用到它,它也不加思索的付出,讓我們享受光亮,它也毫無怨言,所以我們應該珍惜那燈,讓它的生命無限延長。
問過媽媽,知道里面只住著一位年近六旬的老爺爺,他總是孜孜不倦地讀書,常常徹夜未眠。
一次登門拜訪,我好像懂了許多。老爺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時常告訴我,:數年寒窗苦,到頭來總是值得的,在不知不覺中,你會收獲知識,友誼與信任?!睆睦蠣敔敽喓唵螁蔚脑捳Z中,我感受到了一個平凡老人對人生的領悟與理解,更是切身體會到了他對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女孩的關懷與幫助。在與他相處的過程中,從他的所作所為中,我學會了關愛,善良,給予,分享…~老人沒有孩子,孤身一人,他把那份愛,那份對學習的執著與熱愛,全部地,毫無保留地留給了我,若淡雅皎潔的月色,似不絕如縷的春風,如甘醇醉人的清茶,于細微處,滲入心田,溫暖心房。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八
元宵節誠摯的祝福,滿載著濃濃的喜氣,元宵愉快!愿你步步高升,萬事如意!
元宵節燈火良宵,魚龍百戲;琉璃盛世,錦繡三春。祝你過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
元宵節燈火萬家,良宵美景;笙歌一曲,盛世佳音。祝你元宵節快快樂樂,熱熱鬧鬧!
元宵節過完大年過元宵,點起花燈慶豐年!祝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花好月圓人團圓,群燈爭艷你最“好”。寄去相思和祝愿,網中情緣愿夢“圓”。
元宵節快樂過年!花好月圓人團圓,吃了湯圓,甜甜密密,團團圓圓。愿你成為最幸福的人!
元宵節瑞雪照豐年!你圓他也圓!
元宵節賞月、觀燈、我等你!花燈、月下、我想你!月圓、湯圓、緣夢圓!
元宵節天上月兒圓,地上人團圓。祝福送大家,美夢一信牽。元宵佳節到,良宵美景賀團圓!
元宵節團圓年,年團圓,年年團圓年!元宵夜,夜元宵,夜夜元宵夜!
元宵節萬事大吉!合家歡樂!財源廣進!恭喜發財!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我要用:一縷(情思)一棵(紅豆)一勺(蜜糖),月圓時分我會讓玉兔送去我特制的元宵!
元宵節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不怕承認對你有多眷戀;想你的時候,月圓的季節,祝你今夜好夢!
元宵節一條短信,一句問候,萬千祝福,數不清的思念,希望我們早日團聚。節日快樂!
元宵節玉兔呈祥!萬馬奔月!合家團圓!萬事吉祥!慶佳節!歡歡喜喜鬧花燈!
元宵節元宵佳節鬧花燈,燈紅人喜慶佳節。舉杯邀月送相思,月圓人圓樂團圓!
元宵節月亮,元宵,映襯著你的'歡笑,正月十五回蕩著你的歌調,新春充盈著你的熱鬧,此時我心久戀著你的美妙。
元宵節月圓,人圓,事事圓滿!花好,燈好,好事連連!
元宵節月圓人團圓,燈美人更美!吃湯圓樂團圓,賞花燈合家歡!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九
2020年春節由于受新冠病毒的影響,全國的大人,小孩,老人全部要求宅在家里不出門。終于,元宵節到了,媽媽說元宵節要讓我們在家里也能快樂的過節。
“需要我做什么嗎?”我問媽媽。媽媽不說話,只見她拿了一個雞蛋,一小袋糯米粉出來,說:“全程都需要你自己動手做,我只是給你做個示范?!彼肓讼胗终f:“你先把雞蛋打散吧!”
于是,我拿起雞蛋在碗邊上用力一敲,雞蛋裂開了,我把雞蛋打進碗里,拿出一雙筷子,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把雞蛋均勻地攪成了蛋液。攪完雞蛋,接下來開始要揉粉了。我先把那一小袋糯米粉倒了一半放進盆子里,再往里面加入半壺冷開水,然后用手使勁去揉,揉面粉可是一個力氣活,我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不停地揉啊揉,終于,面粉揉好了。
接下來就是搓面粉放進鍋里煮了,媽媽教我先將面團搓成條,然后再揪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放在手掌心里按順時針方向搓成一個一個小圓球,剛開始我動作比較慢,搓多了就熟練了,動作快了起來,很快我將盆子里的面團全部搓成一個個小圓球放進鍋里開始煮了。幾分鐘后,媽媽讓我把之前攪好的雞蛋液一圈一圈地倒進半滾的鍋里,雞蛋馬上開出了一朵朵漂亮的小黃花,漂浮在水上,美麗極了。
雞蛋下鍋后,鍋里馬上熱鬧了,鍋里的水像海邊涌起的浪花冒出了很多小泡泡,而小圓球也不甘落后,爭先恐后的浮出頭來。媽媽說再加幾棵枸杞加點白糖就可以出鍋了。
現在你可以猜猜我們這是做的什么了,對了,就是湯圓。媽媽還告訴我每一顆湯圓都代表不同的意義,每一碗湯圓都向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甜甜蜜蜜。我也希望病毒馬上消失,我們能開開心心地生活與學習。
今天過得可開心了,而且我又學會了一項新技能——做湯圓,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十
元宵節,是每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湯圓可是元宵節不可缺少的角色哦!做湯圓很簡單:先抓一把面,搓圓,再用大拇指頂出一個像碗一樣的窩,這窩就像一個家,芝麻糖可以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大覺吧!然后關上門,一個湯圓就ok啦!接著,它們要和水來個“親密接觸”。湯圓一個個排著隊,跳進了“。
游泳。
池”里。一開始,它們挺乖的,蹲在鍋底休息。過了一會兒,它們按捺不住了,在快樂的“波濤”里,開始了它們的“水上芭蕾”。那一招一式,挺規范的嘛!水溫越來越高,湯圓兒們憋得慌,紛紛探出頭,透口氣,這時,它們就可以出鍋了。
湯圓剛端上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小口,好燙!我又咬了一小口,啊!芝麻的香,糖的甜,湯圓皮的黏,多么美妙啊!嚼一嚼,香甜味越來越濃郁,都在嘴里彌漫。它們像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飄來飄去,觸摸我的味蕾,讓我胃口大開。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多,完全陶醉在這香甜之中。
吃完飯,夜幕已至,我們一家人欣喜若狂地來到大壩上,大壩上人山人海!光彩奪目的燈使我眼前一片璀璨。有的樹的樹干上還纏著五光十色的晶條。人們頭戴牛角燈,頸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手上拿著五彩繽紛的燈,真是美不勝收!彩燈把黑漆漆的大壩照得流光溢彩。大壩上熱鬧非凡,放炮聲接二連三。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瀾,姹紫嫣紅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仙女散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晚照亮了,把元宵之夜變得絢麗多彩。我簡直被這分外妖嬈的景色迷住了。
深藍色的夜空中飄滿了數不勝數的孔明燈。我帶著好奇的心,放飛了一盞最耀眼的孔明燈。許下最美好的愿望。一起放飛,盞盞天燈,放飛人們的希望和夢想,帶來光明和吉祥!孔明燈像千萬個金的星星,帶著我的愿望越飛越高。
我仰望天空,看孔明燈,看月亮。好圓好豐滿的月啊!一輪金黃的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下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一樣溫柔。天空中很淡,風很輕,月很美,構成一幅畫。
我過了一個香香甜甜、紅紅火火的元宵節。我帶著美好的愿望,走向明天。
br/>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十一
今天是傳統節日元宵佳節,但是傳統節日元宵佳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正月十四過傳統節日元宵佳節。
這說起來還有個傳說——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說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臺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傳統節日元宵佳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泄露后倭寇決定傳統節日元宵佳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松時大舉進攻臺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信息,決定將計就計,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過傳統節日元宵佳節。正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h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鱉,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峰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峰嶺戰役。后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傳統節日元宵佳節改為正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說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峰春游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說歸傳說,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說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傳統節日元宵佳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墒窃谖壹亦l,我們傳統節日元宵佳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糟羹分咸羹和甜羹兩種,咸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面,煮成帶咸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么一說,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傳統節日元宵佳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傳統節日元宵佳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后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傳統節日元宵佳節的習俗了。傳統節日元宵佳節真熱鬧,真開心。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十二
“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鼻?,四(4)班的同學們正在做花燈、猜謎語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家委會的媽媽們給我們準備了做花燈的材料,這些材料可齊全了:有十二根燈籠骨架,一根用來手提的棒子,四張燈籠紙,一個圓柱形的蠟燭等。
我迫不及待地撕開包裝,拿出說明書,一目十行地看了過去,隨后便開始搭骨架。我心想:搭骨架有什么難的?我兩三分鐘就能搭一個最好的。于是,我看也沒看,這兒插插,那兒拍拍,本以為一個燈籠骨架就搭好了??勺屑氁磺?,我頓時嚇了一大跳,這“正方體”一邊高、一邊低,像一個調皮的娃娃故意聳著肩膀。怎么會這樣呢?我耐下心來,細致地觀察了一番。原來長方形棒子上的小孔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我壓根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我灰溜溜地拿回了慘不忍睹的燈籠骨架,把它拆開,重新開始。
這次,我不再魯莽,而是先觀察研究了一番。我拿起一根長方形的骨架,小心翼翼地把細圓形那端插進小孔里,輕輕地用手掌往里推了推。按照這樣的步驟,我做了兩個一模一樣的長方形,再用兩根圓形骨架把兩個長方形連接了起來。經過一番周折,我終于搭好了,一個挺漂亮的骨架初步完成。
今天,我不僅做了精美的花燈,體驗了元宵做燈的樂趣,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細致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真希望以后多參加這樣的活動!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十三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莸凵耘橙?,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漢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張燈結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十四
傳說一: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傳說二: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莸凵耘橙?,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
傳說三:
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也在此時流傳開來。
元宵節寓意著什么意思。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后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顒油葡蛴忠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十五
元宵節是春節之后第一個傳統的節日,所以有很多的講究。在這一天,要觀燈會,吃元宵。我和媽媽在這一天。早早來到了姥姥家,和他們一起慶祝這個節日。
來到姥姥家,剛一進門,就看見姥爺和表兄表姐正忙著給家里掛燈籠,我立刻加入他們的行列,姥爺先拿了一個鏟子,把它插入去年用來掛燈籠的粘鉤的粘板用力一撬,掛了一年的舊燈籠被取了下來。我從箱子里拿出一個大紅燈籠,把新的粘板的保護膜撕掉,然后高高舉起遞給姥爺。姥爺穩穩接住,把它粘在原來的位置上,再用兩只手,使勁的摁了兩下,之后把燈安置在燈籠內部,并把可連接電燈線,從燈籠底部掏了出來,就大功告成了。我們也學著姥爺的樣子,把燈籠安裝在墻上,最后我們把線都連在一起,把最后一個燈籠的線連接在開關上。我們又在院內的一些地方安放了燈籠,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燈亮有的燈暗,有的掛的高,有的掛的低,我們都忙得不亦樂乎。這就是第一個習俗,掛燈籠。我環顧著這些燈籠,把院子打扮的喜氣洋洋,到處都是濃濃的節日氣氛。
接著我們要做美味的元宵了。姥姥準備了元宵的材料,全家人團團圍在一起包元宵。我把芝麻揉成球,把面用手捏成餅狀,芝麻球放在面餅中。最后收口捏緊。大功告成了!之后我們又做了別的餡的。大家一邊干著,一邊說著,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屋子。
到了晚上我們把燈籠的全部開關打開,并享用著我們親手做的元宵,心里十分高興,我們互相說著元宵快樂。
我很喜歡元宵節,因為我可以吃元宵,看燈籠,猜燈謎等,也讓我想起了唐代詩人蘇味道的作品《正月十五夜》中的詩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边@就是一個描寫元宵節夜晚的詩句,我很喜歡。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十六
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后一系在呂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2、“三元說”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是吉祥如意、闔家團圓,還有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對家鄉故土的思念。
1、專家表示,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征著團圓吉利。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2、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3、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御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后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雖然已過,但天氣乍暖還寒,寒冷天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古人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用糯米材料制作湯圓,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圓容易下鍋不會散開,還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4、元宵時吃糯米湯圓,溫暖脾胃,人氣息就會變得相當順暢,以致周身發熱,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適用于脾胃虛寒者。此外,糯米還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煙酸等豐富營養,可以說糯米湯圓正是溫補強壯的食品。
元宵節為什么要吃湯圓。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p>
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御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后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雖然已過,但天氣乍暖還寒,寒冷天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古人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用糯米材料制作湯圓,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圓容易下鍋不會散開,還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糯米湯圓外型圓圓的,里面帶餡或實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則叫湯圓。元宵湯圓可以有很多花樣。尤其帶餡的品種最多。
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也在此時流傳開來。
七年級元宵節元宵節HAPPY(精選17篇)篇十七
今年元宵節,吃過晚飯,我們就去看花燈和焰火了。
七點剛過,我們就來到新市區看花燈,這里人山人海,花燈會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后,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著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后是雙層的,接著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都沸騰了……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著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里增加了秀麗的色彩??!今年的元宵節之夜真美呀!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在傍晚看見天上的月亮很圓,像一個白玉盤。媽媽說:“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元宵節又稱上元節?!?/p>
晚上,我們早早的吃了糯米、豆沙制成的寧波湯圓。我還知道一些關于湯圓的知識,湯圓圓圓的,甜甜的,代表我們一家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的生活。湯圓又叫浮圓子,還叫湯團,也稱為元宵。
吃了完宵,我們一家去看花燈,花燈五光十色。大街上張燈結彩,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可以說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中山廣場有許許多多的樹燈,讓我想起了幾句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弊呓c,那燈就像金銀財寶一樣,閃閃發光。
元宵節的晚上,民心一片歡騰。沿著市民廣場回家,我看見了龍燈、鯉魚燈、大紅宮燈、狀元燈、八仙過海等數不勝數的花燈,心里非常歡暢。
祝大家元宵節鬧的開心,鬧的紅紅火火。
夜悄悄地降臨了,晚霞收起了華麗的絲綢,太陽也依依不舍地走下了樹梢,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偶爾傳來了幾聲鳥叫。
不知不覺,半輪明月爬上了樹梢,嘿!圓了圓了,月亮慢慢地由半圓變成了橢圓,又從橢圓變成了滿月,那情景真奇特動人呀!月亮已經爬上了云梢,那月亮如同湖里的水,清澈的一塵不染,像一面鏡子,明亮得仿佛映出人影來,又像一個銀盤,光彩照人。
待吃過飯,透過紗窗,看那皎皎明月被一縷淡淡的云絲纏繞,像少女潔白的紗帽,一會兒又從云彩里走了出來,顯得更加明亮,更加渾圓。夜空,如同墨汁,不摻一絲雜色,突然,一陣鞭炮聲打破了夜晚往日的寧靜。接著,身邊便被喧囂的爆竹聲包圍了。天空中,煙花像碩大的花朵,美麗極了。天空中偶爾飄過幾盞孔明燈,點綴著月亮更加迷人了,柔柔的月光,灑滿了每一個角落,抬頭看,皓月當空,像月餅似的,看著都嘴饞,趁著月光,把這種感情深入到了文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