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使用應靈活適應具體的教學環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一
學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2:因為數字比較簡單,所以列表法還可以用,但是數字變大時,列表法就會比較麻煩,會浪費很多時間。
教師:說得非常好,那我們就來嘗試研究一下更簡潔的方法吧。同學們再來觀察自己剛才列的表格,看看這些數量之間是否存在著一些數學規律,請將你的想法跟同組的同學相互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學生1:雞的數量每減少1只,兔的數量就增加1只,腳的數量也跟著增加2只。
學生2:兔的數量每減少1只,雞的'數量就增加1只,腳的數量反而減少2只。
【設計意圖】列表法雖然煩瑣,但這是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是學習假設法的基礎,因此也是本課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讓學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體驗雞兔同籠情況下隨著雞或兔只數的調整,腳的總數量的變化規律,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4.數形結合理解假設法。
教師: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我們一起繼續來看這張表格,通過分析表格來將同學們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
(1)假設全是雞。
教師:我們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8×4=32(只)。(如果把雞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只腳。)。
32-26=6(只)。(把雞當成兔來算,2只腳的雞當成4只腳的兔算,每只雞就多了2只腳,6只腳是多算了雞的腳數。)。
4-2=2(只)。(假設全是兔,就是把2只腳的雞當成4只腳的兔。所以4-2表示一只雞當成一只兔,多算了2只腳。)。
6÷2=3(只)雞。(那要把多少只雞當成兔來算,就會多算6只腳呢?就看6里面有幾個2,也就是把幾只雞當成了兔來算,所以6÷2=3就是現在雞的只數了。)。
8-3=5(只)兔。(用雞兔的總只數減去雞的只數就是兔的只數,8-3=5只兔。)。
(3)提出假設法概念。
剛才我們通過假設都是雞或都是兔來解決例1的,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假設法。這是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算術方法中較為普遍的一般方法。
(板書:假設法)。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假設法的算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比較難以理解和掌握的。采用畫圖法,數形結合地引導學生根據圖較為完整、準確地說明算理,學會思考,學會解釋,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假設法的優越性。
學生獨立完成古代趣題。
【設計意圖】運用已學的技能去解決古代“雞兔同籠”問題,創設課堂教學文化氛圍,提高學生探究數學的熱情。
這節課我們一起用列表法和假設法研究了古代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你學會了嗎?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二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學會“列舉法”,并運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嘗試與猜測的過程中,探索出“列舉法”,最終發現一些規律性的知識。讓學生養成“嘗試”的數學思維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了解中國數學歷史,滲透數學文化的思想。
讓學生學會“列舉法”,并運用“列舉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及相類似的數學問題。
讓學生在嘗試與猜測的過程中,探索出“列舉法”,最終發現一些規律性的知識。
讓學生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中體會出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三個表格,卡片。
一、導入。
1、師:一只雞有幾條腿?一只兔有幾條腿?(生齊答)。
2、師:(出示卡片:三只雞兩只兔)這個籠子里一共有幾個頭?(生齊答)一共有多少條腿?(讓生獨立計算后,再指名說說計算的方法)。
3、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雞兔同籠”。(師板書課題:雞兔同籠)。
二、授新課。
1、師:老師想考考你們,你們看。
(師出示:雞兔同籠,一共有8個頭,20條腿,雞、兔各有多少只?
師:請你趕快猜一猜吧!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此時,學生很容易猜出,師首先肯定學生的各種想法,再說:我把。
這題的數字變大一些,你能猜出雞、兔各有多少只嗎?
2、師(出示題目):雞兔同籠,共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各有多少只?
(1)a、讓生齊讀題目。
b、師讓生獨立思考后再與同桌交流。
d、此時,師明確告訴學生:像這樣依次嘗試的.方法我們就叫它一一列舉法。(師板書:一一列舉法)。
e、觀察這個表格,你發現了什么?(指名生說)。
(2)小結:對于發現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你真是個善于發現的孩。
子。
a、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個表格,我們從1開始假設時就有78。
條腿和答案的54條腿相比,怎么樣?我們能不能讓列舉的次數更少一些?現在就請你們四個人為一小組開始討論:(討論后再請小組匯報)。
b、根據生的回答,師板書:
c、師小結: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真聰明!那我們也給。
這個表格取一個形象的名字,就叫它跳躍式列舉法(師板書:跳躍式列舉法)。
(3)師:還有別的列舉法?
a、學生可能會說出取中列舉法,師就問讓其說清楚,明白。
學生可能說不出時,師出示(先假設雞和兔各占一半,再列表),再讓生試填表格3,最后集體訂正。
b、像這樣,從中間開始列舉的方法叫取中列舉法(師板書:取中列舉法)。
3、觀察比較這三種列舉法,你喜歡哪種?為什么?(指明生說,師再小結)。
4、師: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雞兔同籠的問題,
大家有信心運用所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嗎?
1、試一試。
完成81頁練一練第2、3題。(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2、深化練習:一次數學競賽,共10道題,每做對一道可得8分,每做錯一道扣5分,小英最后得41分,她做對了幾道題?(此題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先請生說,師再總結。)。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三
預設:
學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2:因為數字比較簡單,所以列表法還可以用,但是數字變大時,列表法就會比較麻煩,會浪費很多時間。
教師:說得非常好,那我們就來嘗試研究一下更簡潔的方法吧。同學們再來觀察自己剛才列的表格,看看這些數量之間是否存在著一些數學規律,請將你的想法跟同組的同學相互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預設:
學生1:雞的數量每減少1只,兔的數量就增加1只,腳的數量也跟著增加2只。
學生2:兔的數量每減少1只,雞的數量就增加1只,腳的數量反而減少2只。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四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p103——p104頁數學廣角——《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有趣的數學問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教材在本單元安排“雞兔同籠”問題,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列表法或假設法。“假設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列表法可以讓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等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通過兩種方法的探究讓學生感知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因此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學生選用哪種方法均可,不強求用某一種方法。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經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夠用列表、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使學生感知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增強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1、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2、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雞兔同籠”的問題。
理解掌握假設法,能運用假設法解決數學問題。
表格。
師生談話導入新知。
(設計理念:通過談話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同時引出課題,讓學生感知我國古代數學文化的源遠流長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談話引出問題為下一教學環節做好鋪墊。)。
1、質疑:提問:
(1)一只雞和一只兔不看外表單從數量上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雞和兔相比:什么比什么多?多多少?
(3)出示:如果有4只兔和3只雞同籠,一共有多少個頭和多少只腳呢?
(4)嘗試解決,交流想法;
(5)出示交換已知條件以后的題目。
(設計理念:通過對比兩種動物的異同,引出基礎題目,讓學生經歷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過程,同時也讓學生了解雞兔腿數數量的差別,每只兔比每只雞腿數多2,這為下一教學環節,猜測、調整和有序整理探究列表法奠定基礎,同時也為探究假設法做好鋪墊。)。
2、教學例1。
(1)出示例題1。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和前面的題目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請同學們大膽的猜一猜雞兔各有幾只?猜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共有8個頭)。
(設計理念:通過對比兩題的已知和未知條件的不同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也為后面的猜測、有序整理、驗證做好鋪墊。)。
(2)學生自由猜測。
師:大家的猜測有很多種,聽起來有點亂,我們按順序整理一下(出示表格)。
(3)驗證猜想。
(4)觀察發現規律。
(5)總結概括:在數學中這種方法叫列表法。(板書)。
(設計理念:通過猜測讓學生感知在解決類似問題時這是最基礎的方法,然后通過列表法進行驗證讓學生感知有序整理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最后通過觀察、交流探討發現雞兔數量的變化引起腿數變化的規律,這樣也積累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經驗。)。
質疑:如果遇到雞兔數目多的時候,這種方法行嗎?怎么辦呢?
3、探討假設法:
a、假設全是兔。
1師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引入全是兔的情境。
2集體探究,引導交流。
b、假設全是雞。
1師再次繼續童話故事引入全是雞的情境。
2小組獨立探究交流假設全是雞的計算方法。
3指名小組展示并敘述計算過程。
4小結:剛才我們假設都是雞或都是兔,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假設法。(板書:假設法)。
5延伸:其實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還有其它方法,同學們如果有興趣的話下來以后可以了解一下。
(設計理念:通過情境假設,讓學生感知數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也為假設法的探究增添了趣味。同時,學生又經歷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體驗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為后面靈活的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
出示練習題。
(設計理念:學生通過練習一方面加強了對列表法、假設法的鞏固,另一方面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靈活的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生的應用意識;通過小結收獲整理課堂新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板書。
1、列表法。
2、假設法。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五
雞兔同籠問題既然作為奧數的內容,那它的思維含量必然很高,然而雞兔同籠問題又作為六年級數學廣角的內容,勢必讓每個孩子對這類問題都應有各自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掌握,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最優化的方式。課堂上從列表的枚舉法入手,接著利用嘗試法再到假設的算術法,不僅從思維上層層遞進,更關注每個孩子的學習起點和成長體驗,是本課收到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六
1.初步認識雞兔同籠的數學趣題,了解有關的數學史。能用列表法和畫圖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結合圖解法理解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在現實情景中,讓學生初步體會畫圖、列表、假設等多種解題策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進而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能用列表法和畫圖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結合圖解法理解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重難點突破:借助已有數據利用列表嘗試(枚舉法)解決問題從中體會數據之間的變化特點,有意識的為下面的方法做好鋪墊,通過適當地引導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讓學生在嘗試、探索、交流中農動“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結構,經歷不同的方法結局問題的過程形成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模式方法:提出問題——列舉嘗試——觀察發現——討論交流——尋找解法。
作業設計:有淺入深“雞兔同籠”的基本題型多練。
1、引導學生理解提議,找出隱藏條件,幫助學生初步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結構特點。
2、列表雖然繁瑣,但是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方法,是解法的基礎,是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從中體會數量的變化規律。
3、假設法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方法,要讓學生準確的說明算理,體會為什么假設的與所求的結果不是一致的道理。
4、列方程解時要借助實例,體會設x的技巧,因為學生學習內容的局限性,讓學生體會設其中只數多的兔為x的道理,方法是設出一部分,根據總數列出方程(易列難解)。
全體教師針對研究主題進行研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結合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探討重點難點的突破方法,以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讓全體教師對刺客的教學內容有明確的思路。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七
預設:
學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2:因為數字比較簡單,所以列表法還可以用,但是數字變大時,列表法就會比較麻煩,會浪費很多時間。
教師:說得非常好,那我們就來嘗試研究一下更簡潔的方法吧。同學們再來觀察自己剛才列的表格,看看這些數量之間是否存在著一些數學規律,請將你的想法跟同組的同學相互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預設:
學生1:雞的數量每減少1只,兔的數量就增加1只,腳的數量也跟著增加2只。
學生2:兔的數量每減少1只,雞的數量就增加1只,腳的數量反而減少2只。
【設計意圖】列表法雖然煩瑣,但這是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是學習假設法的基礎,因此也是本課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讓學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體驗雞兔同籠情況下隨著雞或兔只數的調整,腳的總數量的變化規律,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4.數形結合理解假設法。
教師: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我們一起繼續來看這張表格,通過分析表格來將同學們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
(1)假設全是雞。
教師:我們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八
數也可以求出來。
6、小結:現在你能從新總結一下這些方法的優勢和適用范圍嗎?數目比較小時,用列表法。數目比較大時,列表法計算量大,就有局限性,比較麻煩,最好用假設法比較好。用假設法時要特別注意:如果假設是雞而先求出的就是兔子,如果假設的是兔子那先求出的是雞,兩者相反。
*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1、假如讓雞抬起一只腳,兔子抬起兩只腳,還有94÷2=47只腳。
2、這時每只雞一只腳,每只兔子兩只腳。籠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九
教師:在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出示題目: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上面數,有35個頭,下面數,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
1、師:現在你有信心解決《孫子算經》里的問題嗎?用你喜歡的一種方法來解題?(課件出示題目)。
2、自己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幻燈展示學生解題過程。
3、課件出示“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展示學生作業,并讓生說說思路。
2、課件出示“做一做”的第2題。
分析,解答,一個同學到黑板上來寫。集體講評。
四、拓展延伸。
我們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雞兔同籠問題,你們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解決的嗎?
出示課件,學生自己讀一讀,看了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感受?
感受古人的聰明,感受解題方法的多樣化。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一
1、通過學生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從中發現一些特殊的規律。
2、通過列表舉例、作圖分析等方法,解決雞與兔的數量問題。
通過列表舉例、作圖分析等方法,解決雞與兔的數量問題。
一、呈現雞兔同籠問題。組織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1、小組活動。
2、交流方法。
3、
二、做一做。
獨立完成第1—3題,并交流解決的方法。
第4題的答案有多種,啟發學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討論第4題與前3題所給條件的不同,從而讓學生知道哪些題的答案是唯一的,哪些題是有多種答案的。
方法1方法2方法3方法4。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二
通過學習進一步用假設法或列表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與雞兔同籠有關的問題。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在嘗試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法:分析、引導。
學法:自主探究。
多媒體。
一、定向導學:2分鐘。
1、板書課題。
2、學習目標:
掌握用列表法、假設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與雞兔同籠有關的問題。
二、方法歸類:8分。
1、填空:
一只公雞()條腿,兩只公雞()條腿,五只公雞()條腿。
一只兔子()條腿,兩只兔子()條腿,五只兔子()條腿。
雞兔共五只,腿有()條。
2、誰記得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呢?
學生回答。
3、了解抬腳法。
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
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古人的算法可以用下圖表示:
頭…35腳減半35下減上35上減下23…雞。
腳…94471212…兔。
三、解決問題:10分。
(1)、雞兔同籠,有20個頭,56條腿,雞、兔各有多少只?
(3)比賽答題,對一題加10分,錯一題扣6分,一道對題比一道錯題多()。
分。
四、小結檢測:20分鐘。
1、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2、檢測:
a、問答:
(1)解答雞兔同籠問題要弄清()多少只,還要弄清()多少只。
b、解決問題。
(3)籃球比賽,張鵬共得21分,張鵬在這場比賽中投進了幾個3分球?幾個2分球?(張鵬沒有罰球)。
(4)有龜和鶴共40只,龜的腿和鶴的腿共112條,龜和鶴各有多少只?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三
讓學生學會“列舉法”,并運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嘗試與猜測的過程中,探索出“列舉法”,最終發現一些規律性的知識。
讓學生養成“嘗試”的數學思維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利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了解中國數學歷史,滲透數學文化的思想。
讓學生學會“列舉法”,并運用“列舉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及相類似的數學問題。
讓學生在嘗試與猜測的過程中,探索出“列舉法”,最終發現一些規律性的知識。
讓學生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中體會出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三個表格,卡片。
1、師:一只雞有幾條腿?一只兔有幾條腿?(生齊答)
2、師:(出示卡片:三只雞兩只兔)這個籠子里一共有幾個頭?(生齊答)一共有多少條腿?(讓生獨立計算后,再指名說說計算的方法)
3、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雞兔同籠”。(師板書課題:雞兔同籠)
1、師:老師想考考你們,你們看
(師出示:雞兔同籠,一共有8個頭,20條腿,雞、兔各有多少只?
師:請你趕快猜一猜吧!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此時,學生很容易猜出,師首先肯定學生的各種想法,再說:我把
這題的數字變大一些,你能猜出雞、兔各有多少只嗎?
2、師(出示題目):雞兔同籠,共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各有多少只?
(1)a、讓生齊讀題目
b、師讓生獨立思考后再與同桌交流。
d、 此時,師明確告訴學生:像這樣依次嘗試的方法我們就叫它一一列舉法。(師板書:一一列舉法)
e、 觀察這個表格,你發現了什么?(指名生說)
(2) 小結:對于發現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你真是個善于發現的孩
子。
a、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個表格,我們從1開始假設時就有78
條腿和答案的54條腿相比,怎么樣?我們能不能讓列舉的次數更少一些?現在就請你們四個人為一小組開始討論:(討論后再請小組匯報)
b、根據生的回答,師板書:
c、 師小結: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真聰明!那我們也給
這個表格取一個形象的名字,就叫它跳躍式列舉法(師板書:跳躍式列舉法)
(3) 師:還有別的列舉法?
a、 學生可能會說出取中列舉法,師就問讓其說清楚,明白。
學生可能說不出時,師出示(先假設雞和兔各占一半,再列表),再讓生試填表格3,最后集體訂正。
b、像這樣,從中間開始列舉的方法叫取中列舉法(師板書:取中列舉法)
3、 觀察比較這三種列舉法,你喜歡哪種?為什么?(指明生說,師再小結)
4、師: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雞兔同籠的問題,
大家有信心運用所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嗎?
1、試一試
完成81頁練一練第2、3題。(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2、 深化練習:一次數學競賽,共10道題,每做對一道可得8分,每做錯一道扣5分,小英最后得41分,她做對了幾道題?(此題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先請生說,師再總結。)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四
1、使學生初步認識“雞兔同籠”的數學趣題,了解與此有關的數學史,感受我國傳統的數學文化。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用“圖解法”和“列表法”這兩種基本方法來解答“雞兔同籠”的問題,并能選擇適當方法解決一些與“雞兔同籠”相似的數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在學生探究方法的過程中,使學生理解并運用假設的思想解決數學問題,形成有序思考的意識,體驗數學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過數學文化的熏陶感染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研究問題的科學素養。
使學生理解并運用假設的思想,通過畫圖法、列表法來解答“雞兔同籠”及其類似的數學問題。
使學生發現并掌握用列表法解決雞兔同籠及類似的數學問題。
1只小雞2條腿,1只兔子4條腿;
2只小雞()條腿,2只兔子()條腿;
3只小雞()條腿,3只兔子()條腿。……。
【設計意圖:在激發學生興趣,緩解學生緊張情緒的同時,使學生明確雞和兔的腿數】。
老師把你們說的這3種情況的畫出圖來了,很直觀。還可以怎樣出示展示更清晰?
如果學生說出列表,老師先出示無序列表,再請學生幫忙修改。
剛才我們把雞和兔放在同一個籠子里,這就是有名的“雞兔同籠”。
誰知道“雞兔同籠”研究的是什么問題?(把雞和兔放在同一個籠子里,給出總頭數和總腿數,求雞兔各幾只)。
菜市場里真熱鬧,雞兔同籠喔喔叫。
數數頭兒有8個,數數腿兒26。可知雞兔各多少?
引導學生找出隱藏的條件:每只雞有2條腿,每只兔有4條腿。
每個同學有2個選擇。
第一:卡片上畫了8個圓,代表8個頭,請你用線段代表腿,畫一畫。
第二:用填表的方法,看能否找到答案。
(如果學生提出用計算的方法,也讓他們先畫圖和列表,之后可以再計算)。
小組討論的要求是。
1、給組內同學講一講你解題的方法和過程。
2、認真傾聽組內同學的發言,你又學會了哪種解題方法?如果有疑問,請你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預設1:用八個圓表示雞的頭,所以每個頭下面畫兩條腿,等于16條,比已知條件給得26條少10條。所以在每個頭下面再添上2條腿,一直添到26條腿。結果是5只兔子3只雞)。
為什么2條腿2條腿的添上?為什么2條腿2條腿的擦去?
你認為這兩種畫法哪種簡單?
【設計意圖:使學生思維更加簡單,避免思維定勢,真正掌握畫圖的本質。】。
教師讓學生在實物投影下講解列表的方法。
(預設3種列表法)。
情況1:雞的只數1234567。
兔的只數7654321。
共有足數30282624222018。
情況2。
雞的只數123。
兔的只數765。
共有足數302826。
情況1與情況2進行比較。
確定只有一個答案時,找到了問題答案,后面的情況可以不再列舉。
情況3:兔的只數1234567。
雞的只數7654321。
共有足數18202224262830。
情況4:兔的只數12345。
雞的只數76543。
共有足數1820222426。
情況3與情況4進行比較。
確定只有一個答案時,找到了問題答案,后面的情況可以不再列舉。
情況2與情況4進行比較。
哪個列表能快速找到答案,為什么?
雞的只數43。
兔的只數45。
共有足數2426。
雞的只數13。
兔的只數75。
共有足數3026。
(如果后兩種沒有出現,教師可以進行引導,也可以在第二課時進行引導,具體情況根據課堂學生生成情況和課堂時間而定。
如果三種表格都出現了,那么根據每一種列表的特點,給每種列表方法分別取個名字。并建議學生采用逐一列表法)。
我們的祖先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經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數學著作《孫子算經》里就有記載。這些著作流傳海外,對其他國家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其中日本也進行了類似研究,不過日本稱之為“龜鶴問題”。
出示:龜和鶴共6只,龜的腿和鶴的腿共有18條,龜和鶴各有幾只?
你認為“龜鶴問題”和“雞兔同籠”有聯系嗎?
用你剛才沒有嘗試過的方法解決。
1、使學生感受我國傳統的數學文化。
2、能找到二者之間內在聯系,培養學生解決類似“雞兔同籠”數學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用“圖解法”和“列表法”這兩種基本方法,能夠嘗試體驗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設計意圖:這兩題一道比一道有難度,讓孩子根據自己情況自主選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五
1、通過學生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從中發現一些特殊的規律。
2、通過列表舉例、作圖分析等方法,解決雞與兔的數量問題。
通過列表舉例、作圖分析等方法,解決雞與兔的數量問題。
一、呈現雞兔同籠問題。組織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1、小組活動。
2、交流方法。
3、
二、做一做。
獨立完成第1—3題,并交流解決的方法。
第4題的答案有多種,啟發學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討論第4題與前3題所給條件的不同,從而讓學生知道哪些題的答案是唯一的,哪些題是有多種答案的。
方法1方法2方法3方法4。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六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流傳下來的一類數學妙題,它集題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樣性、應用的廣泛性于一體,具有訓練智能的教育功能和價值,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好題材。教材呈現三種解題思路:列表嘗試法、假設法和方程法。列表嘗試法能直觀反映數據的變化,學生容易接受,但數據較大時比較繁瑣不宜采用;假設法是一種算術方法,計算比較簡便,但理解算理有一定難度;方程法容易建立數量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但求解過程對多數小學生而言較難。因此,本課設計的重點放在理解假設法的算理上。列表嘗試法雖然有局限性,但它是假設法和方程法的基礎,因此在引導學生用列表嘗試法解決問題時,就要有意識地作好鋪墊,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伏筆。在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后,引導學生反思提升,通過雞兔同籠問題與生活中類似問題的比較,幫助學生建立“雞兔同籠”結構特點和解決模型。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結構特點,掌握用列表法、假設法、方程法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滲透化繁為簡的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體會到“雞兔同籠”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會用列表法和假設法解決問題的優越性。
理解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算理。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可以讓我們的頭腦越來越聰明。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數學并且研究數學,早在1500年前就有一部數學著作《孫子算經》,那里面記載了許多有趣的數學名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其中的雞兔同籠問題。(板書:雞兔同籠)。
(課件出示例題,指名讀)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各有多少只?
你從這道題中,找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雞的只數+兔的只數=20只,一只雞2條腿,一只兔4條腿,雞的腿數+兔的腿數=54條……)。
這樣一道1000多年前的數學名題要大家短時間內找到答案,確實不容易,就讓我們先來猜測猜測。(板書:猜測)。
誰先來猜一猜,雞可能多少只?兔可能多少只?(雞8只,兔12只)。
能說說你猜測的依據嗎?(雞的只數+兔的只數=20只)。
有了猜測的依據,還有誰想繼續猜?(……)。
給老師一個機會,我猜雞是1只,那兔有幾只?(19只)。
怎么知道我猜得對不對?(通過計算來驗證)。
(板書并驗證)計算的腿的條數是78條和實際的腿的條數不相符,說明我的猜測怎么樣?(失敗了)。
雖然我的猜測失敗了,但如果繼續猜測下去,我的這次失敗的猜測和驗證對以后的猜測有什么啟示和幫助嗎?(因為78條腿比54條腿多,這就說明兔的只數多了,再猜測應該減少兔的只數,增加雞的只數。)。
現在,就請同學們在你的練習本上,繼續老師黑板上的猜測,如果你有更簡單的猜測方法,也可以重新列舉一個猜測。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七
主備人:崔xx。
參加人員:六年級全體數學教師。
1.初步認識雞兔同籠的數學趣題,了解有關的數學史。能用列表法和畫圖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結合圖解法理解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在現實情景中,讓學生初步體會畫圖、列表、假設等多種解題策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進而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能用列表法和畫圖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結合圖解法理解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重難點突破:借助已有數據利用列表嘗試(枚舉法)解決問題從中體會數據之間的變化特點,有意識的為下面的方法做好鋪墊,通過適當地引導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讓學生在嘗試、探索、交流中農動“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結構,經歷不同的方法結局問題的過程形成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模式方法:提出問題——列舉嘗試——觀察發現——討論交流——尋找解法。
作業設計:有淺入深“雞兔同籠”的基本題型多練。
1、引導學生理解提議,找出隱藏條件,幫助學生初步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結構特點。
2、列表雖然繁瑣,但是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方法,是解法的基礎,是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從中體會數量的變化規律。
3、假設法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方法,要讓學生準確的說明算理,體會為什么假設的與所求的結果不是一致的道理。
4、列方程解時要借助實例,體會設x的技巧,因為學生學習內容的局限性,讓學生體會設其中只數多的兔為x的道理,方法是設出一部分,根據總數列出方程(易列難解)。
全體教師針對研究主題進行研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結合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探討重點難點的突破方法,以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讓全體教師對刺客的教學內容有明確的思路。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八
方法:邊看書邊完成下面要求:
1、“雞兔同籠”這四個字是什么意思?
2、書上用了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我們一起來看看被關在同一個籠子里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信息?
生理解:
(1)雞和兔共8只;
(2)雞和兔共有26只腳;
(3)雞有2只腳;
(4)兔有4只腳;
(5)兔比雞多2只腳。(課件演示)
師:那問題是什么?
生: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雞和兔可能各有多少只?(學生猜測)還有其它的猜測嗎?
4、介紹列表法:
師:你們猜出的結果雞和兔的總只數都是8只,但是你們猜想的結果都正確嗎?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呢?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們的猜想整理到這張表格中,并進行調整,看看哪個結果才是共有26只腳。(學生活動)
學生匯報整理后的表格,教師板書學生整理后的表格。(邊板書,邊理解填表過程)
雞
兔
腳
5、觀察發現,列式計算
三、合作交流:5分鐘
假設全是兔,怎樣解決?試一試。
四、質疑探究:5分鐘
解決雞兔同籠這類問題,有幾種假設的方法?
五、小結檢測:20分鐘
1、小結方法:
同學們真了不起,剛才我們在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時,用到了多種方法:列表法,假設法。
2、檢測:
a、問答:
(1)如果老師讓你們解決《孫子算經》中的原題,你會選哪種方法解決呢?
為什么不選擇列表法?難?為什么難?(要列舉的情況很多)有沒有好的辦法?(有沒有不用列舉那么多就能找到答案呢)
(2)如果一定要你用列表法解答你有什么辦法?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列表折半調整。)
(注:如果前面出現了折半列表,就把這個環節提前講。)
b、解決問題
(1)有龜和鶴共40只,龜的腿和鶴的腿共112條,龜和鶴各有多少只?
作業:p106;1、2、3。
板書:
雞兔同籠
假設全是雞,就有腳8×2=16(只)
比實際少26―16=10(只)
一只雞比一只兔少4―2=2(只)
兔子:10÷2=5(只)
雞:8―5=3(只)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十九
數也可以求出來。
6、小結:現在你能從新總結一下這些方法的優勢和適用范圍嗎?數目比較小時,用列表法。數目比較大時,列表法計算量大,就有局限性,比較麻煩,最好用假設法比較好。用假設法時要特別注意:如果假設是雞而先求出的就是兔子,如果假設的是兔子那先求出的是雞,兩者相反。
*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1、假如讓雞抬起一只腳,兔子抬起兩只腳,還有94÷2=47只腳。
2、這時每只雞一只腳,每只兔子兩只腳。籠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
課本105頁“做一做”的1、2題。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化繁為簡。
列表法。
假設法:1)假設都是雞。
2)假設都是兔。
教學反思: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中—《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教材在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中安排“雞兔同籠”的教學內容,其教學方法與常規課不同。數學廣角重在向學生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因此,在教學此內容時,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雞兔同籠”問題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難于理解,四年級的學生已經雖然具備了應用逐一嘗試法、列表法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他們已初步接觸多種解題策略,會一些基本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學生已初步具備一定的歸納、猜想能力,但是在數學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方面需要進一步培養。
1、使學生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使學生體會假設方法的一般性。
會用畫圖法、列表法和假設法解答“雞兔同籠”問題。
用合理的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多媒體課件、表格等。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播放《奔跑吧,兄弟》主題曲,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節目的主題曲嗎?
2.播放視頻,介紹:20xx年4月24日這期的《奔跑吧,兄弟》中,各位跑男被帶到有密碼的房間里,陳赫遇到了這樣一道題。
這道題被收在《孫子算經》中,《孫子算經》是我國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數學名著,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趣題“雞兔同籠問題”。(板書課題)。
2、我們先從簡單一些的問題入手,來探討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好嗎?大家請看。
出示題目:雞兔同籠一共有8個頭,一共有26條腿。雞和兔各有幾只?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活動一:探究用猜測列表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學習方式:自學教材,小組合作交流。
1.師:請大家自由讀題,你們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雞和兔一共有8個頭。雞兔一共有26條腿。求分別有幾只?
師:還有補充嗎?有兩個隱藏條件看誰細心發現了?。
生:雞有2條腿,兔子有4條腿。雞和兔一共有8個頭。雞兔一共有26條腿。求分別有幾只?師評:他還發現了隱藏條件,審題真細心。
2.先猜一猜,雞兔可能有幾只?可能只有一種動物嗎,為什么?
學生猜測,匯報。不可能都是雞,因為如果都是雞就會有16條腿,而題目中是26條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為如果都是兔就會有32條腿。
(1)師:我們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好嗎?翻開書104頁,按照順序列表試一試。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從嘗試舉例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匯報交流)。
小結講解:雞兔的總只數不變,多一只兔子就會少一只雞,并會增加兩只腳;多一只雞就會少一只兔子,并會少兩只腳。
活動二:探究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學習方式:自學教材,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1:假設全都是雞:2×8=16(條)26-16=10(條)10÷2=5(只)??兔子8-5=3(只)??雞誰有不懂得問題要問他?你們看看是不是這樣:看演示板書“假設法。”
師:除了可以假設都是雞,還可以怎樣假設呢?
小組2:引導學生說出都是兔,并演示。
師:實際上,你們剛才的這些方法都運用了一種數學思想。你們知道是什么思想么?
師:真好,你們發現了數學中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就是假設思想。如果我們學會了用假設的數學思想啊,那我們能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很多問題,是不是啊。
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用很多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你覺得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設。所以雞兔同籠問題又叫假設問題。)。
3、發散思考、加深理解。
下面我們來幫陳赫找到他房間的密碼,解放他吧!
出示:雞兔同籠,有35個頭,94條腿,雞兔各有幾只?
生:是什么樣的假設法,讓我們先睹為快!
師:還有別的做法嗎?怎樣解答?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二十
預設:
學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2:因為數字比較簡單,所以列表法還可以用,但是數字變大時,列表法就會比較麻煩,會浪費很多時間。
教師:說得非常好,那我們就來嘗試研究一下更簡潔的方法吧。同學們再來觀察自己剛才列的表格,看看這些數量之間是否存在著一些數學規律,請將你的想法跟同組的同學相互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預設:
學生1:雞的數量每減少1只,兔的數量就增加1只,腳的數量也跟著增加2只。
學生2:兔的數量每減少1只,雞的數量就增加1只,腳的數量反而減少2只。
【設計意圖】列表法雖然煩瑣,但這是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是學習假設法的基礎,因此也是本課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讓學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體驗雞兔同籠情況下隨著雞或兔只數的調整,腳的總數量的變化規律,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4.數形結合理解假設法。
教師: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我們一起繼續來看這張表格,通過分析表格來將同學們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
(1)假設全是雞。
教師:我們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8×4=32(只)。(如果把雞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只腳。)。
32-26=6(只)。(把雞當成兔來算,2只腳的雞當成4只腳的兔算,每只雞就多了2只腳,6只腳是多算了雞的腳數。)。
4-2=2(只)。(假設全是兔,就是把2只腳的雞當成4只腳的兔。所以4-2表示一只雞當成一只兔,多算了2只腳。)。
6÷2=3(只)雞。(那要把多少只雞當成兔來算,就會多算6只腳呢?就看6里面有幾個2,也就是把幾只雞當成了兔來算,所以6÷2=3就是現在雞的只數了。)。
8-3=5(只)兔。(用雞兔的總只數減去雞的只數就是兔的只數,8-3=5只兔。)。
(3)提出假設法概念。
剛才我們通過假設都是雞或都是兔來解決例1的,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假設法。這是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算術方法中較為普遍的一般方法。
(板書:假設法)。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假設法的算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比較難以理解和掌握的。采用畫圖法,數形結合地引導學生根據圖較為完整、準確地說明算理,學會思考,學會解釋,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假設法的優越性。
學生獨立完成古代趣題。
【設計意圖】運用已學的技能去解決古代“雞兔同籠”問題,創設課堂教學文化氛圍,提高學生探究數學的熱情。
這節課我們一起用列表法和假設法研究了古代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你學會了嗎?
雞兔同籠的教案(模板21篇)篇二十一
生模仿古人讀題,說說自己的理解。
2、揭示課題。
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2、探究方法。
(1)列表法。
雞876543210兔012345678。
(2)畫圖假設。
用圓圈來表示雞兔的頭。那么,不管雞兔具體有幾只,我們首先要畫幾個圓圈?
現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說說看,接下來該怎么辦了?
師根據學生的述說添畫腳,并適時地提問、板書:
少了幾只腳?
2只2只地添,得添幾個這樣的2只?
24÷2=12。
小結:看來,畫圖確實挺形象、直觀的,同學們也容易理解。
“雞兔同籠”問題不僅在中國非常有名,還流傳到許多其他的國家。比方說。
我們的鄰國日本,有一種“龜鶴算”的數學問題,就是從“雞兔同籠”演變過去的。
出示:有龜和鶴共40只,龜的腿和鶴的腿共有112條。龜、鶴各有幾只?
師:請你們用今天這節課學到的方法來解決這道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其實,像“雞兔同籠”這樣有趣的數學問題,在中國古代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了解這方面的資料,我想,對你們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本節亮點:
1、本節課,楊老師主要介紹的是”表格法“和”畫圖假設法“,讓學生一一列舉出來或者畫圖,化抽象為具體。
2、楊老師在處理”畫圖假設法“中,借助畫圖,把每一步列式所求的什么,引導學生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