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表達了作者獨特的思想和情感,讓讀者產生共鳴。在這里,我們將分享一些優秀作文的亮點和特色,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啟發和幫助。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一
大年初一鬧新春,人們都提著大大小小的禮包登門送禮拜年。這不,妹妹就千里迢迢地從上海趕來拜大年。
妹妹下午一點就到了,我們一拍即合,嚷嚷著要做湯圓!媽媽倒出半包湯團粉,用冷水和勻,拿出湯圓餡,讓我們自己裹。我和妹妹平時不大干這活,動作不太熟練,把餡放進去后,搓得太用力,沒有一點技巧,搓著搓著,湯圓就像一個個蔫茄子似的散了架,變成了一粒一粒的碎末,沒辦法,我們又不是干這個的老本行,重來!這次,我們吸取教訓,用力適中,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滾滾的湯圓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看著成品,便心懷鬼胎:要不,弄幾個惡作劇?!恩,不錯!想罷,我便抓起面團,裝模作樣地放一點餡子(其實什么也沒有),搓了起來,跟妹妹說:“這可是極品湯圓,個大餡多,想不想要啊?”
“嗯!!”妹妹好像吃了“點頭丸”似的,頭點個不停。然后就跑向客廳,向我媽媽“提前預定”那個“個大餡多的極品湯圓”。我在廚房撲哧一笑,心理樂開了花,嘿嘿,上當嘍!第一計劃成功!
我們繼續在廚房里裹湯圓,我決定使出我的第二計劃,在妹妹頭上放小湯圓!于是我抓起一小撮面團,細細搓著,趁妹妹正在哼著小調,不留意的時候,我悄悄地把小湯圓放在她頭上,別提有多好笑了,她居然沒發現!
晚上,我們一起分享我們勞動的果實,媽媽特意給妹妹盛了那個“極品湯圓”,妹妹吹了吹,一口咬下去,“嗯,怎么沒餡?”此時,我已在旁邊笑得合不攏嘴了!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二
今天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包湯圓”比賽,好耶!
四年級組派出了兩個家長和五個學生做湯圓,下午,現場熱鬧紛紛,比賽都還沒有開始,家長和學生們就開始動手了,先把面粉磋好,再把餡包在里面,“開始!”一陣洪亮的聲音響了起來,比賽正式開始了,同時,現場的打氣聲也跟著響了起來,一年級組做的是:辣椒湯圓,奇怪啊!湯圓還有咸的,時間過了一大半了,我們組的湯圓已經做好了,分湯圓!我捧著熱辣辣的湯圓,閉上眼睛,默默的許愿:希望咱們家也能夠像你這么圓、這么甜,永遠快樂、永遠開心!我咬了一口湯圓,餡是芝麻,好吃極了!白色的湯圓有一點點巧克力味,仔細嚼嚼,軟軟的,有種甜蜜的感覺。激動的時刻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是,令我們都驚訝的是:居然六個級組并列一等獎!
過這次比賽,吃了這些美味的湯圓,我覺得:其實里面的餡并不是芝麻,而是家長們和同學們的汗水、努力和付出!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溫馨的'愛,也但愿我們的祖國像湯圓一樣,團團圓圓,永遠幸福!用愛,榮耀中國!
石岐太平小學四年級:鄭芷晴。
-->。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三
“白白身子圓溜溜,樣子像個乒乓球,放在鍋里煮一煮,全家吃它過十五。”你們知道它是什么了嗎?沒錯,這就是元宵節吃的湯圓。
湯圓別名湯團,是漢族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它表達了古代人民對于幸福生活的一種向往和期盼。
湯圓起源于宋朝,是一種新奇的食品,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未狀,然后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接揉成團做餡,外面糯米粉搓成圓形。放入開水中一個個溜到鍋底,你只要輕輕地用勺子攪一攪,蓋上鍋蓋,幾分鐘后,它們一個個浮在水面上。撈上一個,吹一口氣,將外皮糯米咬一個小小的洞,讓它的餡先流出,那黑黑的芝麻餡香香甜甜的,讓你忍不住吃第二口。
湯圓不僅有芝麻餡的,還有鮮肉、花生……種類可多了。
湯圓,中華名小吃,是我愛吃的美食之一。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四
要吃飯了,我自告奮勇地說:“今天我要做一道蠶豆炒蒜苗,給你們嘗嘗。”媽媽高興地同意了。
首先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系上了圍裙,準備好一些材料,我打開火先熱熱鍋,放上油,只看見鍋里的油像一個個跳舞的小虱子,不停地往上濺。然后放入蠶豆、蒜苗、鹽、糖、黃酒等料理,炒了十幾下,這時鍋中的水已經燒干了,有幾根蒜苗開始變黃,我緊張地急忙往鍋里倒了幾勺水。這時,媽媽聞到了焦味,就趕緊跑過來說:“炒菜是有技巧的,你放那么多水,不就變成了蠶豆蒜苗湯了嘛!”說完,我跟媽媽又去了菜場,買了些材料。在媽媽的`幫助下,又重新做了一遍,等到加水的的那一步,媽媽說:“現在水快要干了,你可以加少量的水了。”我按照媽媽的吩咐加了少許水,然后蓋上鍋蓋,不一會兒就起鍋了,我又加了點味精,炒了幾下,嘗一嘗味道還真不錯哎!
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五
門吱呀一聲關上,“爸爸,你去哪兒?”“我去買花生米呀!”“買花生米干嗎?”“我來教你炒花生米!”爸爸興奮地說。
過了一會爸爸回來了,提著一袋花生米,要告訴我怎樣炒花生米。
他先把花生米洗一遍,又把鍋洗洗,就放到灶上面,“嘣”地把火打開,使鍋底的.水燒干,端著油壺往鍋里放油,像澆花一樣。油“嘟嘟”冒泡了,燒熱了,“嗖”的一響花生米全滑進鍋了。爸爸像個指揮家揮動著鍋鏟,翻動著花生米。看著爸爸神奇的樣子,我搶過鍋鏟亂炒,爸爸急了,說:“不是你這樣炒的,要來回炒。”說著爸爸示范了一次。我學著爸爸的樣子,鏟一下鍋底,又鏟一下鍋兩邊,“對,就是這樣炒的!”爸爸笑了。過了一會兒,一粒兩粒花生米炸響了,“起跳”了。“快炒熟了。”爸爸說。我說:“加點兒鹽。”拌炒了幾下,我的杰作出鍋了,看著我炒的花生米,口水從牙齒縫里流了出來,我用筷子夾了一顆花生米放到嘴里,“啊!真好吃!”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六
一轉眼元宵就到了,聽人家說,元宵一過,新年的氣氛就有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了。聽到了這一句話,我真是舍不得這個新年結束,希望永遠過新年。
元宵晚上的八點多,媽媽到廚房燒了一大碗的湯圓。我見媽媽拿了一大碗湯圓來,我就連忙跑過去。媽媽把湯圓放在桌子上,爸爸想出了一個主意:只要你說出了一個成語,就可以吃一棵湯圓。爸爸就先來了一個開頭炮:“又香又甜。”爸爸就迫不及待的把一個湯圓塞入嘴里。媽媽緊接在后:“又大又圓。”媽媽也塞了一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說了兩個成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連吃了兩個。爸爸不服氣了,說:“要和吃的有關的。”后來,媽媽想睡覺了,就不參加了。我靈機一動:“美味……”剛想說可口,爸爸一個津津有味搶在我前頭先吃了一個。我不服氣了,說:“我先說了。”爸爸連忙說:“吃,快吃。”我趕緊吃了一個,又開始冥思苦想起來。這時,爸爸又開始搶答了說:“你媽媽燒的湯圓我吃了贊不絕口。”又吃了一個。我連忙反駁:“這時一句話,不能算一個成語。”爸爸說:“只要有成語就行,而且要對的上號。”我連忙說:“媽媽剛把湯圓拿上來,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我趕緊吞下一個湯圓。爸爸又說了一句:“你媽媽燒的湯圓百吃不厭。”吃了一個湯圓。我定睛一看,只剩下四個湯圓。我一拍腦門,說了一句:“媽媽燒湯圓的技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又說:“臨時補充,媽媽燒的湯圓我愛不釋手。還有,媽媽燒湯圓名揚天下,哈哈,四個都我吃了。”后面,媽媽說:“這個湯圓的湯也很好吃。也可以比一比。”爸爸靈機一動,說:“你媽媽燒的湯圓如同美味佳瑤。”就喝了兩口。我也不甘示弱,說:“媽媽燒的湯圓千奇百怪。”然后就和爸爸一樣喝了兩口。爸爸決定把最后的一點給吃了,就說:“我把這湯喝的滴水不漏。”可是,我在笑,爸爸被我搶來了。
元宵真好玩。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七
提起美食,我想起了一則謎語:河里一群鵝,漂的漂,落的落。謎底是什么呢?對了,這種美食平常時間很少能夠品嘗,可是一到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吃。沒錯,它就是湯圓。
湯圓是寧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位于寧波市開明街的“缸鴨狗甜食店”,是寧波湯圓的“第一家”,有近百年的歷史。可見湯圓名氣之大,真是百吃不厭。
熱騰騰的湯圓上桌了。看,那晶瑩剔透的湯圓,真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把金黃的桂花白糖灑入碗中,這下黃的桂花配上白的湯圓,看著真讓人垂延欲滴,迫不及待的舀起一個“胖娃娃,”聞了又聞,咦!怎么有股好聞的香味呢?哈哈,原來是“胖娃娃”噴了一身的香水。輕輕的咬了一口,頓時,芝麻餡的味道在嘴里回蕩,久久沒有散去,真是芳香撲鼻、香氣迷人。那湯圓皮薄而滑,糯而不粘;那芝麻餡真是甜而不膩、油香四溢呀!
湯圓象征著幸福團圓,它的名字更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愿,不愧是寧波的名小吃!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八
從小到大,我們伴隨著一些新新舊舊的節日。在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的莫過于元宵節了。
春節剛剛過去,很快就迎來了元宵節。雖然元宵節不如春節隆重,不過卻絲毫不減它的魅力。例如,有些村里組織秧歌隊,舞獅子,文藝隊在集上,鎮政府表演。
又是這一天,我又來到這里啦。只見這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飄舞人山人海”。用這句經典名言可一點也不過分。呵呵!一大清早,來的人就不少了。雖然天氣很冷,但天公作美,太陽伯伯也難得一笑。載著秧歌隊的車來了,看來表演就要開始了:那邊是一隊舞獅子的,一大一小兩只獅子,上躥下跳,眼睛還忽閃忽閃的,好像在說“你們看,我跳得多好呀!”這邊精彩的表演引發人們陣陣叫好。那邊是扭秧歌的,這些平日里勤勞能干的婦女們,今天也著實要放松一下了,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呀!是誰在唱《馬大寶喝醉了酒》?東南角的臨時小舞臺上傳來了陣陣戲聲,一群大娘大爺們聽得如癡如醉。好一派熱鬧景象!
元宵節,沒有湯圓怎么成呀!看著媽媽把湯圓放進鍋里,不一會,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哈哈。湯圓就要出鍋了。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又甜又糯的。百吃不厭。
我最愛的元宵節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九
每年最后一天叫做元宵節,按照我的習俗是要吃湯圓。今年也不列外,媽媽早早的就準備好了糯米粉和里面的餡,就等下午就開始著手包湯圓了。
下午的時候,媽媽拿來一個大盆子,往盆子里倒了一些糯米粉,然后用溫開水攪拌好。奶奶捏一小塊糯米粉,搓搓圓,又往里面塞些芝麻餡,再搓搓圓,成了!我一看,圓圓的,大大的',真想咬一口解解饞!我漸漸的走進媽媽的身邊,媽媽給了我一個糯米團,她說今天跟著我學做湯唄,我欣然接受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糯米團揉成圓的,然后碾成皮,緊接著將餡加入其中,趕緊收攏,最后在給它弄圓,就這樣我制作的第一個湯圓,緊接著做第二個,第三個......
文檔為doc格式。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十
今天晚上,我做完作業,想去看一看媽媽在干什么。我發現,媽媽在揉紫色的面粉,我好奇地對媽媽說:“面粉怎么是紫色的呢?”媽媽笑著回答道:“因為我在面粉里加了紫番薯啊。”“那你現在在干嘛呢?”我忍不住好奇,再次問道。“我在做湯圓啊。”媽媽回答道。我馬上說:“我也要來做。”媽媽爽快地答應了,“好的,我們來一起做吧!”
媽媽先拿出一點餡料,她說:“餡料名字叫黑芝蔴白糖餡。這種餡料是把黑芝蔴煮熟,再把白糖和黑芝蔴放在一起煮,等煮到糖融化了就行了。”我們把餡料包進面粉里,一個接一個……包完了,我叫媽媽去煮五個嘗嘗。啊,紫薯湯圓真好吃啊!甜甜的糯米可真有彈性。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十一
因為元宵節是星期一,所以爸爸、媽媽就提前帶我到水街去看花燈,這次燈會的主題是:盛世中華、和諧鹽城。
晚上7點多鐘我們打的到了水街附近,那兒人山人海,還沒到水街站臺,交警就不給往前開了,我們只好下車步行。走了好遠才到了售票處,一看傻了眼,那排了五、六條長長的隊,都在等著買票,還好老爸機靈三下五除二就買到了3張票,我激動地抱住了老爸的臉親了又親。
燈生動形象描繪了我們鹽城人過去曬鹽、賣鹽的場面,我立刻為有這樣勤勞勇敢的祖先而感到無比自豪。爸爸說:現在我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今晚雖然沒吃到元宵,但是我已經提前過了元宵節。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十二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做練習,做了一會,我感覺到很疲勞。媽媽為了鼓勵我,說:“等你做完作業我們就做你最喜歡的湯圓。”我一聽,就打起精神來,很快就把作業做完了。開始做的時候發現原來家里沒有糯米粉,媽媽就叫我到樓下商場去買。嘩!那里的商品太多了,我怎樣也找不到,就叫售貨員姐姐幫忙,買了之后,回到家就馬上開始包了。
我專心致志地包完,就拿給媽媽,她把湯圓放進鍋里煮,很快就熟了。一看,我做的湯圓太難看了,有的像胖乎乎的將軍、有的像站不穩的雞蛋東倒西歪、有的像泄了氣的皮球、有的像兩個好朋友抱在一起,它們好像在說“你真是個笨的人,你讓我們怎樣出去呀?”但湯圓的香味溜進了我的鼻子,我迫不急等地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媽媽見我狼吞虎咽的樣子,笑得嘴里的湯圓差點噴出來。
那湯圓真是太好吃了!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十三
“成功了!成功了”我舉著湯圓叫喊著,爸爸媽媽直夸我真能干。
正月十五那一天,我們全家在廚房里包湯圓。
做湯圓開始了。我拿起面團,把它搓圓了,我一邊看著大人做,一邊搓湯圓。看著看著,我竟忘了自己的湯圓,結果,湯圓搓成了一個大餅。
我不甘心,再把面團搓成一個圓,這一次我可沒有再犯錯誤了。我仔細地看著大人們包湯圓,終于明白了,我用右手大拇指伸進湯圓里面,然后灑上些干粉,用大拇指把湯圓捏成一只小碗。
然后我夾起我最愛吃的豬肉餡,可是因為夾了太多,湯裂開來了。這次可好,湯圓沒做成,還白白浪費了豬肉餡和面團。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十四
我從這次搓湯圓中,覺得做每一件事都認真、仔細,如果是集體的事情我們就要齊心協力,團結合作,認真對待,才有美滿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一個傳統的節日,那就是冬至。冬至要吃湯圓,我們小孩子最喜歡。
晚飯后,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奶奶家,奶奶家可真熱鬧,有許多人正在等我們,哥哥、姐姐、等許多人都在。開始搓湯圓了,我們圍成一桌,爺爺和奶奶在搓一條一條糯米粉,爸爸和媽媽將爺爺奶奶搓好的糯米條切成一段一段,我和哥哥負責搓湯圓,老少一家齊動手,不一會就搓好了,爸爸將我們搓好的湯圓拿去煮,望著鍋里一顆又一顆地浮出水面,湯圓煮熟了。爸爸盛著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粒湯圓,吃完之后,我大聲地說:“太好吃了。”我吃著自已親手搓的湯圓,覺得又香又可口。
我從這次搓湯圓中,覺得做每一件事都認真、仔細,如果是集體的事情我們就要齊心協力,團結合作,認真對待,才有美滿的結果。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十五
今天上午的品生課上,我們要討論關于湯圓的知識。黃老師讓大家都來“發表”一下各自的成果。
“發表”的“模式”是這樣的:黃老師先挑幾個人“發表”各自的成果。“發表”者先說他的“研究”主題,再發表他的“論文”。發表完了以后,大家如果有建議或者補充的話可以提出來。
開始討論了,大家的“研究”方向千奇百怪,各式各樣。有的“發表”湯圓的做法,有的“發表”湯圓的來歷等等。而大家也沒有怯場的表現,我們都踴躍參加討論,我也“不甘示弱”,也“發表”了我的成果,我的“研究”方向是湯圓的品種,當我說到“雞尿藤”湯圓時,全班哄堂大笑。我們也各自提出建議和補充。
這次討論成果真的很令人滿意。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十六
我從這次搓湯圓中,覺得做每一件事都認真、仔細,如果是集體的事情我們就要齊心協力,團結合作,認真對待,才有美滿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一個傳統的節日,那就是冬至。冬至要吃湯圓,我們小孩子最喜歡。
晚飯后,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奶奶家,奶奶家可真熱鬧,有許多人正在等我們,哥哥、姐姐、等許多人都在。開始搓湯圓了,我們圍成一桌,爺爺和奶奶在搓一條一條糯米粉,爸爸和媽媽將爺爺奶奶搓好的糯米條切成一段一段,我和哥哥負責搓湯圓,老少一家齊動手,不一會就搓好了,爸爸將我們搓好的湯圓拿去煮,望著鍋里一顆又一顆地浮出水面,湯圓煮熟了。爸爸盛著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粒湯圓,吃完之后,我大聲地說:“太好吃了。”我吃著自已親手搓的湯圓,覺得又香又可口。
我從這次搓湯圓中,覺得做每一件事都認真、仔細,如果是集體的事情我們就要齊心協力,團結合作,認真對待,才有美滿的結果。
【作文二】。
我真了不起,學會了包湯圓。
今天是元宵節我纏著媽媽教我包湯圓,媽媽只好答應了。
我先準備了材料:糯米粉、一杯溫水和芝麻餡兒準備包湯圓。
首先,我先選出大概六分之一份量的糯米粉用水揉成一團,稍硬,不要太軟,然后將其煮熟,將煮熟的糯米團放在干的剩下的糯米粉中揉散,再順勢將煮這一團糯米團的熱水倒入干糯米粉中揉勻,揉好后要感覺不太干,應該用手掰開時有一定的粘膩感,這時就可以包了,先揉出一個個的粉團,然后用兩手慢慢推成一個小碗的樣子,放入湯圓心,因為我的餡放的'太多了,媽媽看見了說:“餡不能放的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話會漏出來,太少的話吃起來味道不夠香。”我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就撥出來一點餡,再用手將口子收緊,最后揉成一個完整的湯圓。第一個湯圓就這樣包好了,胖墩墩的樣子我看了笑了起來,于是我又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一個比一個好看,最后,我終于學會了包湯圓。
我本來想煮湯圓的,可是媽媽說:“煮湯圓媽媽來吧!”“好吧!”我說。媽媽很快煮好了湯圓,并把湯圓盛在了碗里,端到桌上,爸爸說:“真好吃!”媽媽說:“要不是雯雯包的好,我煮的怎么會好吃呢。”
全家人都說我真了不起!
【作文三】。
元宵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包湯圓。記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在廚房里包湯圓。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餡。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在一個盆子里,然后在面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面粉幾乎成了面粉湯。沒有辦法,我只能將計就計,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這才好些。
看著動作利索的外婆已經捏了許多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放在盤子里,我也趕緊拿了一塊面粉放在手心里搓,小面團在手掌間滾來滾去,越滾越圓,好像一顆大珍珠。接著我把它壓成圓片,在里面放上芝麻餡,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滾呀,滾呀,不一會兒就變得又白又胖又圓,真像一張白白胖胖的小圓臉。就這樣一只可愛的湯圓在我手中誕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較,才發現我的湯圓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風趣地說:“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樣!”我反唇相譏:“這叫與眾不同!你瞧,多可愛呀!”
經過大家的一番勞動,盤子里的湯圓越來越多,沒多久就把所有的面粉都包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由外婆把關,在煮開了的水中把一顆顆湯圓放進去。過了一會兒,湯圓從鍋底慢慢地浮了上來,不時地翻滾著,猶如一個個小銀珠在鍋里跳著歡快的舞蹈。
“開鍋了,開鍋了!”我開心地歡呼起來。好香啊!我圍在鍋前,尋找到了自己做的湯圓,美滋滋地想:這鍋中的湯圓里包的不僅僅只是芝麻餡,還包進了無窮的歡樂啊!
三年級包湯圓(精選17篇)篇十七
今天下午,我一回到家,就聽見媽媽大聲說:“礴,快過來包湯圓啊!”我高興地說:“好,我來幫忙。”
我來到餐桌旁邊,我左看看、右看看,“咦!媽媽,湯圓呢?”媽媽說:“我還沒有開始做呢?”老爸卻二話不說,就開始動手了。只見他飛快地把糯米粉和水混在一起,揉啊揉,不一會兒就變成一團白白的糯米團。我好奇地問:“這樣能吃嗎?”
媽媽不慌不忙地說:“還沒有好呢!還沒有加餡,加好餡放到鍋里煮......”我在心里想:“湯圓好吃,做起來難啊!”
媽媽把湯圓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鍋里熱氣騰騰,一陣香味撲鼻兒來,真是讓我饞得直流口水,老爸夾了一個給我,我迫不及待咬了一口,好燙、真甜啊!
湯圓真好吃,又甜又香,我吃了還想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