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的編寫需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和教材的選取適宜性。以下是一些經過實踐驗證的中班教案范文,它們注重實際操作和互動交流,希望能夠對您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一
幼兒足球課程,在日常的教學中不能以專業教學為主,必須融入游戲教學。《木頭人》是民間游戲里的經典游戲,與足球技能——停球,相結合,即起到了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也進一步提升了孩子對足球喜愛。
1、在傳統兒歌情境中,按指令帶球行進和停止。
2、遵守游戲規則,感受足球游戲樂趣。
身體練習肌肉力/平衡性/敏捷性/協調性。
足球技能、行進帶球、停球、
(基本戰術)無。
足球場——半場、足球27個。
帶領幼兒在場地內慢跑兩圈,進行下肢熱身。
游戲規則:老師在球門前面對球門,幼兒則站在教師30米以外的準備線上,等待教師說:回頭1、2、3,教師開始說:回頭……,幼兒快速前進,教師說完:回頭1、2、3幼兒則要快速停止,保持停止造型。(前行速度可以調節,快跑到慢走,為第二環節做好鋪墊)。
障礙瓦片,分段,進行跑、跳、跨。
游戲規則:第一幼兒向前進行跑、跳、跨,行進到一半,后一幼兒進行追趕。
【1、游戲中要注意提醒幼兒,奔跑過程中不能推擠小朋友】。
【2、熱身環節游戲次數根據奔跑的距離,場地來設定,3/4次即可】。
【3、游戲可以二選一】。
教學與練習部分。
【1、自由分散踢球中注意提醒幼兒,行進帶球過程中,注意躲閃以及沖撞】。
游戲玩法:老師與幼兒持球自由地在場地上運球行進,念兒歌“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動動就成小蜜蜂”當兒歌念完時,幼兒要馬上踩球保持一個姿勢不動,等聽到指令后再開始新一輪游戲。
游戲規則:幼兒聽到兒歌結束時必須停止,踩球,否則將停止游戲一次。
2、教師總結本次游戲活動,師生整理場地后回教室。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二
1.通過互相配合練習多人齊步走,努力協作完成游戲。
2.在活動中感受互相合作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3.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并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螞蟻在秋天搬運糧食準備過冬的自然現象。
2.螞蟻搬運食物的自然場景,自制螞蟻觸角頭飾若干。
3.若干沙袋“大米”。
4.小糖果若干。
5.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探索。
1.教師: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誰能學學他們走路的樣子?
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動物走路的樣子。
(二)練習。
1.教師:“哇,我們的身體都熱乎乎的了!現在,要學螞蟻寶寶走路了,我們先來看看螞蟻媽媽是怎么走的?”
幼兒觀察螞蟻媽媽走路的樣子,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觀察兩人的步伐。螞蟻媽媽漸漸走遠。
2.教師:“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幼兒2-3人一組自由組合,第一個幼兒站立,戴上螞蟻觸角頭飾;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幼兒的腰。幼兒嘗試自由練習多人齊步走,教師觀察并適時指導,提醒幼兒一起走路的過程中步伐整齊一致,“螞蟻”各身體部位不分離。
3.教師:“剛才我們在學走路的過程中,看到一些小朋友遇到了麻煩。他們走著走著“小頭”和“身體”就分開了,而且怎么也走不快。你們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幼兒自由討論,并請走得又快又好的幾組幼兒作示范。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在探索中找出更好的辦法。
4.小結:“哇,原來啊,小螞蟻走路的時候每個部分都要方向一致,后面的小朋友要看著前面的小朋友,前面的小朋友出左腳后面的小朋友也要出左腳,前面出右腳后面也要出右腳,“小頭”和“小身體”要一起走才能走得又快又好!”
幼兒再次練習多人齊步走,著重強調多人合作,步伐一致。
5.教師:螞蟻寶寶們真棒啊,都學會走路了。
(三)游戲:螞蟻排隊走。
1.現在老師把小螞蟻的頭上貼了標簽,請一樣顏色的螞蟻在一組。
教師組織小組比賽。
(四)運糧食比賽。
1.教師:“剛才寶寶們表現得都不錯,現在冬天快要到了,小螞蟻們要儲存糧食過冬了。我們要將這么多的糧食運到我們的倉庫里去了,請小螞蟻們注意安全好,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千萬別把糧食送錯倉庫嘍!”
請幼兒將箱子里的“糧食”搬運至“倉庫”內。
2.游戲過程中教師注意幼兒出汗情況;并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鼓勵幼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要求: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碰撞,不踩到別人。
(五)放松。
教師:“螞蟻寶寶們,糧食都搬完了,一定很累了吧,螞蟻媽媽給我們送來了好吃的!”
教師將小糖果分發給幼兒品嘗,體驗成功的喜悅。幼兒邊品嘗糖果邊交流游戲經驗。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三
1、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2、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1、能聽信號按節奏上下肢協調地走和跑;能聽信號變速走、變速跑;能聽信號變化方向走;能前腳掌著地走、倒退走;能跨過低障礙物走;能繞過障礙物跑;能快跑20米,走跑交替(或慢跑)200米左右;能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追逐跑;能步行1.5公里,連續跑約1分鐘;能聽信號切斷分隊走、一路縱隊走。
2、能自然擺臂連續縱跳觸物(物體離幼兒舉手指尖20厘米左右);能雙腳熟練地向前跳或雙腳在直線兩側行進跳;能立定跳遠,跳距不少于30厘米;能雙腳站立由高30厘米處往下跳,落地輕;能助跑跨跳平行線,跳距不少于40厘米;能單、雙腳輪換跳,單足連續向前跳。
3、能肩上揮臂投擲輕物;能自拋自接低(高)球;能兩人近距離互拋互接大球;能滾球擊物;能左右手拍球。
4、能在寬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或斜坡)上走;能原地自轉至少3圈不跌倒;能閉目向前走至少10步。
5、能熟練協調地在60厘米高的障礙物(如圈、拱形門等)下較靈活地側鉆;能手、腳著地(墊)協調地向前爬;能手腳熟練協調地在攀登架、攀登網或肋木上爬上爬下;能團身滾。
6、能較熟練地聽各種口令和信號并做出相應的動作;能聽信號集合、分散、排成4路縱隊(包括切斷分隊);能隨音樂奏較準確地做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7、會玩翹翹板、秋千等各類大型體育活動器械;會騎小三輪車、帶輔輪的小自行車;會用球、繩、棒、圈及其他廢舊材料(如易拉罐、可樂瓶、報紙等)開展小型多樣的體育活動。
8、具有一定的抵御寒、暑、饑、渴的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9、喜歡并能較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初步養成參加體育活動的習慣;能較自覺地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互助合作、愛護公物,能及時收拾小型體育器材。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四
幼兒足球課程,在日常的教學中不能以專業教學為主,必須融入游戲教學。《木頭人》是民間游戲里的經典游戲,與足球技能——停球,相結合,即起到了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也進一步提升了孩子對足球喜愛。
1、在傳統兒歌情境中,按指令帶球行進和停止。
2、遵守游戲規則,感受足球游戲樂趣。
身體練習肌肉力/平衡性/敏捷性/協調性。
足球技能、行進帶球、停球、
(基本戰術)無。
足球場——半場、足球27個。
準備部分。
1、熱身游戲——《回頭123》。
帶領幼兒在場地內慢跑兩圈,進行下肢熱身。
游戲規則:老師在球門前面對球門,幼兒則站在教師30米以外的準備線上,等待教師說:回頭1、2、3,教師開始說:回頭……,幼兒快速前進,教師說完:回頭1、2、3幼兒則要快速停止,保持停止造型。(前行速度可以調節,快跑到慢走,為第二環節做好鋪墊)。
2、你追我趕。
障礙瓦片,分段,進行跑、跳、跨。
游戲規則:第一幼兒向前進行跑、跳、跨,行進到一半,后一幼兒進行追趕。
【1、游戲中要注意提醒幼兒,奔跑過程中不能推擠小朋友】。
【2、熱身環節游戲次數根據奔跑的.距離,場地來設定,3/4次即可】。
【3、游戲可以二選一】。
教學與練習部分。
2、幼兒自由分散踢球。
【1、自由分散踢球中注意提醒幼兒,行進帶球過程中,注意躲閃以及沖撞】。
3、游戲——《木頭人》。
游戲玩法:老師與幼兒持球自由地在場地上運球行進,念兒歌“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動動就成小蜜蜂”當兒歌念完時,幼兒要馬上踩球保持一個姿勢不動,等聽到指令后再開始新一輪游戲。
游戲規則:幼兒聽到兒歌結束時必須停止,踩球,否則將停止游戲一次。
結束部分。
5、教師總結本次游戲活動,師生整理場地后回教室。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五
1、能聽信號進行前后、左右的運動,提高身體協調性。
2、積極參與教學,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廣告橫幅、藍色浴巾各一條。
一、熱身教學。
1、原地踏步走。
2、快慢交替原地踏步走。
3、手臂教學。
4、腿部教學。
二、游戲:飛龍乘云。
1、出示橫幅,吸引幼兒興趣。
2、講解游戲要求:站在紅布下面,根據紅布的位置,調整自己的位置。
3、幼兒游戲,教師指導,提出注意事項。
4、拓展游戲:雙手抓住布的兩邊,將布拉直。
5、放松教學。
三、游戲:同舟共濟。
1、談話導入:劃龍舟。
2、自由探索:
(1)如何能和同伴一起坐到“船”上?
(2)遇見有浪打過來,身體會怎么樣?
3、模仿劃龍舟,聽口令進行前后左右的運動。
4、根據信號進行前后左右的運動。
四、放松教學:齊心協力。
1、幼兒講紅布抓在胸前站成一排。
2、講解要求:請幼兒做和教師相反的動作。
3、聽口令進行放松教學。
4、結束。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六
1、在活動中學習足球動作技術,靈活地在游戲過程中運用,發展興趣、自信。
2、在練習中關愛同伴、嚴守安全常規和游戲規則。合作學習與競爭能力有提高。
3、了解球類運動和體操運動動作,初步掌握足球基本技能。
4、發展靈敏性和速度體能。
1、幼兒從沒上過足球課,(但是經常在電視上看)對足球游戲非常感興趣跟喜愛,有很濃的學習興趣。
2、絕大多數幼兒不懂足球,不會足球的`技術動作。
3、幼兒足球運動水平區別不是很明顯。
足球運球、足球游戲、追逐足球、顛球、軟式足球5對5比賽。
一、準備
游戲:手運球、腳運球
2、游戲分組游戲
二、游戲:停球———傳球—停球
1、師:我們首先學習傳球或停球技術,請同學們嘗試。
2、分小組進行地滾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嘗試。
3、小組展示停球方法。(輕踩、減力等)
4、分組傳球嘗試練習。
5、游戲:傳停球接力
三、追逐足球、顛球、軟式足球5對5比賽。
1、師:光學會傳球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習和運球顛球的方法。
2、教師講解運球和顛球的方法,提示要點
3、幼兒分小組自主嘗試幾次,體驗動作要領。
4、優生表演,師鼓勵。
5、師問:在比賽場上,往往會受到阻截,我們進行5對5分組比賽。
6、幼兒分組。
7、分組對抗。
四、放松活動:推球入洞
1、幼兒分組進行放松游戲。
2、教師小結,師生交流體會,教師進行鼓勵與表揚,師生再見。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七
跳躍是中班孩子較喜歡做的動作,助跑跨跳過一定障礙物能使他們獲得對自己身體發展的自信心。本次活動的制定符合他們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情況,通過嘗試、模仿、練習,可以讓他們動作更輕松、自然、協調,從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綜合素質。
中班幼兒,在身體發育上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動作技能上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潛能,動作的協調性增強,體力明顯增強,活潑好動,喜歡嘗試一些新奇、富有挑戰性的動作、玩法的活動。與同伴也開始出現一些合作關系,來獲得對身體運動的經驗,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識。
1、學習助跑跨跳,并且動作協調地進行游戲。
2、嘗試接受挑戰,感受體育游戲的樂趣。
重難點:學習助跑跨跳,動作協調地進行游戲。
寬度為50、60厘米的硬紙板若干當做小河,高度為20、30厘米的跨欄若干(皮筋、板凳代替)。
基本流程鍛煉身體——練習跨跳——森林越野——結束活動。
時間教師組織行為幼兒預設行為。
一、鍛煉身體。
老師扮演兔媽媽,小朋友扮演小兔,來到操場做運動。尤其要壓壓腿、跳一跳,鍛煉腿部肌肉。小兔們跟著兔媽媽鍛煉身體。通過對腿部的鍛煉,讓孩子們打開身體,更容易跨跳。
二、練習跨跳。
1、學習本領。
引導語:“今天我們要運貨到森林里去,哪只勇敢的小兔愿意跟我去?”“但是,我們要經過森林里的障礙,要先學會跨跳的本領。”
2、教師示范動作,并說出動作要領:“跑跑,快快跑!伸出一只腳,用力跨過去!”幼兒原地練習。
通過兒歌式的動作要領,學習助跑跨跳的本領。
三、森林越野。
1、教師介紹三條路線:
第一條難度較低(50厘米的兩條“小河”)。
第二條中等難度(60厘米的兩條“小河”)。
第三條難度較大(高20厘米的兩條跨欄)。
將幼兒帶到這里,告訴他們運貨過程有點困難。觀察它們有什么不一樣,選擇自己喜歡的路線進行練習,同時鼓勵幼兒多個路線進行嘗試。
2、請動作準確的幼兒為大家示范。跨“小河”時注意腳盡量往前伸,跨欄時還要注意抬起一定高度,不要把“欄桿”碰倒。
3、小兔子運貨。
(合并三條路線,最后一條路線設置為一條20厘米的跨欄、一條30厘米跨欄,增加挑戰的難度)幼兒嘗試三條路線的練習。
請動作準確的小兔示范。
幼兒通過森林障礙運貨。
通過創設情境,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進行挑戰,進一步鞏固助跑跨跳的動作。
四、活動結束。
幼兒放松身體,結束活動。幼兒放松身體。通過拍拍打打,放松身體。
活動反思(評析)。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八
1、在活動中學習足球動作技術,靈活地在游戲過程中運用,發展興趣、自信。
2、在練習中關愛同伴、嚴守安全常規和游戲規則。合作學習與競爭能力有提高。
3、了解球類運動和體操運動動作,初步掌握足球基本技能。
4、發展靈敏性和速度體能。
1、幼兒從沒上過足球課,(但是經常在電視上看)對足球游戲非常感興趣跟喜愛,有很濃的學習興趣。
2、絕大多數幼兒不懂足球,不會足球的技術動作。
3、幼兒足球運動水平區別不是很明顯。
足球運球、足球游戲、追逐足球、顛球、軟式足球5對5比賽。
游戲:手運球、腳運球。
2、游戲分組游戲。
1、師:我們首先學習傳球或停球技術,請同學們嘗試。
2、分小組進行地滾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嘗試。
3、小組展示停球方法。(輕踩、減力等)。
4、分組傳球嘗試練習。
5、游戲:傳停球接力。
1、師:光學會傳球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習和運球顛球的方法。
2、教師講解運球和顛球的方法,提示要點。
3、幼兒分小組自主嘗試幾次,體驗動作要領。
4、優生表演,師鼓勵。
5、師問:在比賽場上,往往會受到阻截,我們進行5對5分組比賽。
6、幼兒分組。
7、分組對抗。
1、幼兒分組進行放松游戲。
2、教師小結,師生交流體會,教師進行鼓勵與表揚,師生再見。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九
1、增進頭、身體、手、腳的協調能力。
2、體會競賽的樂趣。
1、中型呼啦圈、棍子,快樂圓圈圈玩法。
1、將呼啦圈綁在棍子上,固定好后把呼啦圈吊起來。
2、將幼兒分成2到3組。
3、老師先指導幼兒并示范,如先以青蛙跳的方式跳到呼啦圈前,然后穿過呼啦圈(穿越呼啦圈時,先跨一只腳再縮脖子,另一只腳再跨出);穿越后再用青蛙跳返回,和下一位小朋友拍完手后,下一位小朋友方可跳出。
4、按序完成,先做完的組即為優勝組。
1、呼啦圈離地面的高度約10厘米左右。
2、由于呼啦圈會轉動,示范時應讓圈穩住以便身體順利穿過。
3、進行游戲時,要留意幼兒的體力限度并注意安全。
可用走平衡木或鉆紙箱的方式替代青蛙跳,以增加幼兒的學習經驗。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十
活動目標:
1、膽運用球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培養幼兒之間合作感和平衡能力。
3、通過運球讓幼兒從中感到快樂同時也提高了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幼兒園器材,籃球。
活動玩法:
2個幼兒一組,面對面或背對背,把一只球夾在中間,合作把球運到指定的地方,看那最快為勝。
活動規則:
1、在運球的過程中,手不許碰到球;
2、途中如球掉下,則撿起球返回起點,重新開始。
活動反活動反思:
運球給幼兒帶來了快樂,鍛煉了幼兒的身體機能,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去,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身體,養成了守規則好習慣,更進一步感受了集體的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十一
目標:。
1.了解簡單的球賽規則,積極參與球賽。
2.練習踢球的技能,鍛煉身體。
3.萌發初步的競爭意識,體驗合作的價值。
準備:。
在草地兩端各放一個小球門,場地中間劃一條線。
過程:。
一、賽前準備。
1.檢查幼兒的穿戴是否合適。
2.幼兒聽音樂運動頭、頸、手、腿、腳等部位關節。
二、小小對抗賽。
1.幼兒分成兩隊,明確各自的球場、球門以及比賽規則。
2.球賽開始,教師以裁判身份參與活動,關注幼兒表現及比賽進程。
3.中場休息,教師提醒幼兒擦汗、喝水。
4.交換場地,繼續比賽。教師建議體弱幼兒在旁休息,或做啦啦隊員。
5.球賽結束。一邊組織放松活動,一邊請幼兒簡單評析比賽情況,講講自己進了幾個球,是怎么進的,等等。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十二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觀察營養金字塔的食品與營養師的介紹,初步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
2、在老師幫助指導下,嘗試自己設計一份營養餐。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課件營養金字塔,使幼兒理解食物合理的飲食結構。
2、在挑選自助餐的過程中,學會用輪流、適當等待等方法挑選自助餐,并主動和同伴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對食物搭配感興趣,養成不偏食、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的科學進餐的好習慣。
1、健康金字塔課件。
2、各種食物圖片、盤子,營養師服裝。
3、布置好自助餐場景。
(一)幼兒嘗試第一次挑選自助餐。
2、師幼討論挑選自助餐的規則?(教師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進行小結: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要排隊,不推不擠、不大聲喧嘩、每個區的食物都挑選到,但數量不要太多,要是自己吃得下的,不能浪費)。
3、幼兒挑選自助餐。師:請小朋友每人手拿一只餐盤,依次排隊到我的餐廳為自己挑選一份自助餐吧,挑選后做到位子上與你身邊的小同伴交流一下。(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挑選情況,并將幾名幼兒的自助餐拍成照片。)。
5、營養師對幼兒挑選食物的情況進行小結小結:剛才我們看了幾位小朋友挑選的自助餐,搭配得不太合理,為什么呢?接下來請小朋友們看看"健康飲食金字塔",聽了營養師的介紹就知道了。
(二)借助課件"營養金字塔",逐層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
1、出示圖片,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這是健康飲食金字塔,共有幾層呢?
小結:谷類食物能為我們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讓我們有足夠的精神和力氣來生活和運動,所以我們離不開谷類食物。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一定要選谷類食物。
小結:除了小朋友剛剛講的有許多營養外,蔬菜和水果還是我們人體內的環保衛士,能幫助我們清除體內垃圾,促進食物消化,所以也必須多吃一些。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蔬菜水果也要選。
小結:這些葷菜雖然有豐富的營養,但是多吃了會給身體造成負擔,還會影響其他營養的吸收,所以只能每天適量換著吃。什么叫換著吃呢?就是今天吃魚,明天吃肉,后天吃蝦什么的`,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只能挑選其中的一樣就可以了。
小結:奶類和豆類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每天都要吃一點。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也要選,但不要太多。
小結:油炸、燒烤類食品不僅不衛生,還會刺激胃腸道,引發腹痛、腹瀉。長期食用還會導致肥胖、營養不良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盡量少吃,不吃。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不挑或者盡量少挑。
2、總結:這座金字塔告訴我們,在進餐挑選食物時要營養全面,還要合理搭配:我們的飲食中首先必須要有谷類食品,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比如吃飯、吃面或者吃點飯吃點餃子等等;其次要有蔬菜和水果,當然也要適量,并不是一次都要把所有的蔬菜水果都吃全,然后,再搭配些適量的肉或者魚這樣的葷菜換著吃;另外每天牛奶和豆制品也要補充些。而剛剛提到的油炸和燒烤食品要不吃或者盡量少吃,這樣我們的飲食才是健康合理的。
(三)鼓勵幼兒對已選自助餐進行合理的調整,引導幼兒自主設計一份營養餐。
1、選一名幼兒學做小小營養師,設計一份營養餐。
師:聽了營養師的介紹,你們知道怎么搭配自助餐了嗎?現在誰愿意當營養師,設計一份營養餐給其他小朋友和客人老師看看?(出示金字塔圖,教師幫助幼兒將挑選的食物粘貼到圖上)。
2、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營養餐,師幼評價。
師:你們覺得這個小朋友設計的營養餐合理嗎?
3、引導幼兒根據健康飲食金字塔標準,調整所選食物,提出操作要求。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挑選的自助餐不合理,現在按照營養金字塔的標準調整一下自助餐。
(四)幫助幼兒整理和拓展經驗,教育幼兒養成健康飲食好習慣。
今天在哈哈餐廳,你們學到了營養知識,為自己設計了搭配合理的營養餐,營養師真為你們高興!希望你們以后在生活中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養成科學進餐的好習慣。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十三
1鍛煉幼兒的手腿腳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及肌肉的力量與關節的柔韌性。
2發展幼兒單腳站立、單腳踢球、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
3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哮來的挑戰與快樂。
4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若干個足球、幾個弓形門、一些細繩。
一、引導部分
(1)熱身活動: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熱身運動,讓幼兒充分活動開自己的身體。
(2)教師介紹足球的相關踢法和技巧,介紹過程中請若干幼兒做示范。
二、主體部分(1)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相互踢球。
(2)踢球入門:幼兒分成幾組,分別開展踢球入門(弓形門)游戲。看誰踢進門的次數最多。左右腳都可練習。
三、結束部分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放松活動。
1活動前教師要帶領幼兒做充分的熱身運動。
2注意行進中的路徑安排,不要發生碰撞。
中班足球體育活動教案(熱門14篇)篇十四
1、初步了解“鞠”的制作方法及發展過程,知道“鞠”是古代人們的一種游戲活動。
2、嘗試踢,感受玩球的樂趣,樹立初步的規則意識。
3、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游戲的意識,體驗游戲的快樂。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7、體驗游戲中互相合作的快樂及獲得成功的滿足。
“鞠”的實物一個,“鞠”的不同樣式的`照片,“蹴鞠”的球門照片,“蹴鞠”的場景照片,一個。
一、引導幼兒觀察實物“鞠”:
1、幼兒猜測“鞠”的制作方法;。
2、教師介紹真正的制作方法:“鞠”是用皮縫制成的,里面塞滿了毛發,形狀像球形。
新問題:
1、“鞠”里面為什么塞毛發?
2、為什么要把“鞠”縫得像球形?
3、“鞠”為什么有不同的縫制方法?
小結:“鞠”里面塞毛發是為了讓它輕巧而且更有彈性,玩起來更方便;把“鞠”縫得像球形使它更加容易滾動;不同樣式說明“鞠”在不斷發展、變化,人們在玩的過程中根據需要不斷的改進它,讓它越來越適合踢踏,所以就有了不同的樣式,直到現在發展成的樣式,“蹴鞠”成為世界運動的起源。
二、初步了解“鞠”的發展史:
最早的“鞠”使用四塊皮縫制而成,有點像橄欖球:
后來發展到由六塊皮縫制而成更像球體了:
再后來變成四周有六塊皮、上下各有一塊六邊形的皮縫制而成,越來越接近球體:
慢慢的變成了現在的樣子,由若干塊五邊形的皮縫制而成,只是顏色還是皮的顏色土黃色,而且縫的時候線在里面,外面已經看不到線:
這是現代的,有黑白兩種顏色,由五邊形的黑皮和六邊形的白皮一共有32塊皮縫制成的,球里面也不再塞毛發,而是充氣。
今年的世界杯比賽中又變顏色了,由黑、白、金三色組成而且球的表面沒有了接縫。
小結:古代的“鞠”根據人們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不斷的改進,越來越好用。后來“鞠”傳到西方國家得到了更快的發展,成為運動,還有了統一的比賽規則。
三、將“鞠”與進行比較:
1、從顏色方面比較:“鞠”是一種顏色——土黃色;是多種顏色。
2、從形狀方面比較:“鞠”近似球體,有點橢球體;是標準的球體。
3、從填充物上比較:“鞠”是塞毛發;是充氣。
討論:為什么“鞠”塞毛發而不充氣呢?用毛發好還是充氣好?為什么?
小結:古代的科學技術不夠發達,還沒有制造出標準的球體及充氣工具——氣筒,也沒有辦法把氣保存在球里面,氣筒充氣省時省力又方便,充氣的更輕巧更有彈性!
四、了解蹴鞠:
1、什么是“蹴鞠”?
“蹴”是踢踏的意思,蹴鞠是古代的人喜歡的一種游戲活動。從皇帝到老百姓都喜歡蹴鞠。
2、“蹴鞠”怎么玩?
古代的蹴鞠比賽規則各不相同,沒有統一的規則,雙方隊員人數相同但數量沒有統一規定,球門有的設在中間位置,雙方共用,有的還設立多個球門。必須從橢圓形的洞踢進才算進球。
活動延伸。
1、踢。
體驗玩球的樂趣樹立初步的規則意識:
首先了解運動的簡單規則:雙方隊員各11名,其中雙方都有一名隊員當守門員,雙方各有一個球門,將球踢進對方的球門,進球多的為勝利方。用手搶球,用手推人、打人就犯規,要用黃牌警告或者紅牌罰下場進行懲罰。
其次與幼兒一起商討安全事項,提醒幼兒注意自我保護,以免受傷。在玩球過程中,幼兒的規則意識較差,有的用手推人,有的用手搶球,影響了活動的正常進行。我和孩子們又一次坐下來,一齊討論:要不要遵守規則,為什么?犯規了怎么辦?并針對日常生活中幼兒的違紀現象制定了“兩次黃牌警告、紅牌罰下”的懲罰辦法,因為是大家一起制定的規則,孩子們都很認真地遵守,效果非常好!
2、美工活動:繪畫——“樂”,泥工——“踢”。
3、蒙氏工作:蹴鞠三步卡、三步卡、縫“鞠”、的發展史排序。
活動結束。
又一個豐碩果實!小朋友一起吃點心。
教學反思:
本節課為中班體育課,我選擇了孩子們常玩的運動器械:球。在游戲化的課堂中讓孩子去發現,去嘗試,去鍛煉。當然課堂中還是存在許多不足的。如果在環節中能設計一些游戲,提高孩子的興趣,會更能快速的學會接球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