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美德篇一
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始終反映著一個禮儀之邦的教養,更加深刻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千年以來積淀的精神財富。如今,美德已深深烙在了人們的心里,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都漸漸被人們記起。在歷史的這條長河中,美德在熠熠生輝。
于是,我十分大聲地讓座,好讓那個青年與一車的人醒悟過來:“阿姨,你坐吧,我看你站著太累了,坐一會吧。”全車的人頓時齊刷刷地朝我這邊看來,我有意的瞧了瞧那個青年,發現他羞愧得很,不在擺弄他的手機了。
我心里一陣歡喜,因為我做了一件令人刮目相看的事,還教會了別人如何文明禮讓,雖然車上的人很冷漠,但我知道,在這個社會上,這樣的人并不多。從這件事上,我學會了,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我們都要做到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為所需要幫助的人盡自己的一份努力,為這個世界添一份快樂,為自己的人格畫上一道絢麗多姿的彩虹。
我堅信,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下來的美德,會在這一片神州大地上留下深深的足跡,中華美德會在每個中華兒女心里扎根,它會影響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讓我們肩并肩,手拉手,讓美德永駐人間吧。
美德篇二
還記得那年夏天,輔導班給我們一天的假期,我沒告訴媽媽,想給她一個驚喜。我去商品店給媽媽買了一個特別精致的耳環,美滋滋的回家。
于是我輕手輕腳的上了樓,門沒有鎖,我從門縫里往里看,媽媽在我的房間收拾著什么,我當時心里特別激動,推門而入,媽媽看見我,好像心虛什么,我問她怎么了,她說她沒事,幫我收拾桌子呢,可我看見她身后我的筆記本,我眼淚奪眶而出,把幾乎捧在手里的耳環撒在地上,用怨恨的眼神瞪了她一眼,跑了出去。
那時已經接近傍晚,夕陽淡淡的,憂傷的晚霞籠罩著大地,我獨自來到橋上,望著點點金光閃爍的河面,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我這樣望著河面好半天。
我那么信任媽媽,可是.....我終于理解同學們為什么每天討論把筆記本放在哪里保險,還記得那時我得意的說,我媽媽就不動我日記本,呵,打臉了!
尊重,其實很簡單,付車費時說句謝謝;聽演出時,多給掌聲;門衛為你開門時,給個微笑;熟人見面多個你好......余生很長,學會尊重!
美德篇三
又到周末,爸爸和媽媽帶著我去縣城玩。“嘟嘟嘟”,汽車來了,我們一家子上了公共汽車。
汽車剛開不久,便停了下來。只見一位年邁的老奶奶拎著一大包行李,吃力地爬上了車。
這時車廂已滿,一個空座位也沒有了。售票的阿姨對車上所有的乘客說:“誰能讓個座?”車上的人們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人愿意讓座的。
老奶奶笑著說:“沒事,沒事,我站著就可以了。”
我推了推身旁的爸爸,爸爸瞟了我一眼,似乎訓斥道:“小孩子,別多事!”剛到嘴邊的話立刻咽了下去。
汽車繼續朝前開著。我欲抬頭看窗外的風景,猛然間看見車廂前面的頂端貼著一張紅色的醒目標語:“尊老愛幼、殘疾優先。”看到這里,我又低下了頭。脖子上系著的鮮艷的紅領巾映照著我的臉。我的屁股再也坐不住了,將老奶奶扶到我的座位上。
老奶奶笑著對我說:“小孩子真懂事!”
這時,爸爸也對我笑了笑。似乎在說:“你做得對!”
公益廣告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個人文明一小步,社會進步一大步。同學們,讓我們每個人都為我們的大社會多做一些文明事、多說一些文明話吧!
美德篇四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么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位正在過馬路的盲人。不要等待,伸出你的雙手,讓他走過一個安全,充滿愛的馬路。
當我們無憂無慮地坐在公交車上時,看到一位行走不便的老人,讓出你的座位,因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了自己,不要謾罵。一句輕輕的:“沒關系!”卻永遠刻在了別人的心靈上。
當我們在幫助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很開心,很快樂。因為他們還知道有人關心他們,還有人幫助他們,讓他們知道世界上還有愛,還有人在乎他們,還有人需要他們。
我相信只要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世界將變得美好!變得和諧!變得文明!
美德篇五
滿懷喜悅的心情,踏著一路朝陽,我悠閑地騎行在學校的路上,不一會兒就到了那個每天都必經的路口。
由于沒有紅綠燈,我先看看左右方向有沒有來往的車輛,有車來我就停,沒有車來我就直接穿過路口,這就是我對這條路的通行原則。
如果刺耳的鳴笛聲一直在響,也許你會認為此時一定有輛車從路口呼嘯而過,接著是巨大的碰撞聲,然后是悲劇發生,有人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可惜,你錯了。
我的自行車確實迎面與一輛呼嘯而來的汽車不期而遇,但是悲劇并沒有發生,我們都很自覺地停了下來,我沒有按車鈴,汽車司機也沒有鳴笛。一輛自行車,一輛小汽車,就這樣安靜,默契地停在了路口。時間仿佛凝固了,四周陷入一片寧靜。靜的仿佛能聽見清風拂葉的沙沙聲,靜的仿佛能聽見空氣分子肆意的游蕩聲。一秒,兩秒,三秒……最后還是我打破了這片寧靜。踏著自行車先穿過了路口,畢竟我要趕著去學校,如果這事發生在平日里,我會選擇等待吧。那位汽車司機直到我安全通過路口才緩緩發動了車子。
我的心情更加愉悅,回想剛才的那一幕,那個默契的停止,是美德最好的印證吧,那是司機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他沒有因為上班趕路而無視路人的安危,輕率地疾馳而去,而是選擇了停了下來。他懂得謙讓的含義。謙讓,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多少人已經將他遺忘拋棄,雖然我是每天都從那個路口經過,但主動給我這個騎車人讓路的司機,我還是第1次遇見。開車的不讓騎車的,騎車的不讓走路的。在很多路口我們都能經常看到,行人與車輛搶道,電動車更是進逢就鉆。到最后,整個路口都被堵得嚴嚴實實,誰也走不了,這樣做,看似是在搶占時間,其實是在浪費時間,更丟掉了謙讓的美德。
我想如果人人都像那位司機一樣不忽視他人的安危,主動停車謙讓,那么我們的交通何愁不通暢?一個不經意間的舉動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養,所以當我們遇到路口時,請你停下來,讓美德先行。
美德篇六
一說起祖國,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田秀英用母愛使殘缺變完美,公私分明的好法官宋魚水,用生命詮釋職業的職責與擔當的吳斌,它們如春風一般,吹拂我們純潔的心靈。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古國,迄今為止,“尊來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就應發揚這一傳統美德,一向以來,有許多尊來愛幼的事例,值得我們去學習。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記得十大元帥之一的朱德,他對父母的孝敬是有口碑的。他幼年在家時,對父母就十分敬重,父老鄉親們對朱德贊不絕口。他之后從軍當上軍官,向父母寄物匯款盡孝道。當了總司令,指揮千軍萬馬對敵作戰,但他仍然掛念家鄉的親人。當他得到母親去世消息后,十分悲痛,寫了感人肺腑的《母親的回憶》,以寄托他對母親的無限思念。
20xx年5月12日14時,一個平常但是的下午,正值花樣年華,性格活潑開朗的袁文婷,發自本能的一個行為吧我們震驚了。14時27分,正在上課時,突如其來的地震把同學們嚇得手足無措。她大聲地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同學們不知所措,袁文婷顧不上多想,把同學們一個一個地救出。一個、兩個、三個……她大汗淋漓,奮力救出了十三個學生。
當她再次沖進教室時,“轟”的一聲,樓板掉了下來,整座房子垮塌了。8小時后,當救援人員發現她的時候,袁文婷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持續了這樣的姿勢,它定格在人們的心中:袁文婷背向門口跪在講臺上,她瘦弱的雙臂撐得很開,構成一個保護傘的形狀,在她的手臂之下,藏著九命學生。這九名學生都安然無恙,而袁文婷,卻永久被掩埋在了廢墟之下。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我們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應拿出實際行動,發揚“尊老愛幼”這一傳統美德,從小事做起,從此刻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讓中華美德伴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