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個熟悉的人篇一
我家有個“抽煙蟲”他的頭發(fā)黑黑的偶爾露出幾根銀絲。“抽煙蟲”的臉可帥了,長得方方正正的。他的身體有點瘦,你們可別小看我們家的“抽煙蟲”,他全身都是肌肉,肌肉比石頭還要剛硬。
記得有一次,“抽煙蟲”的煙癮又發(fā)作了,煙霧彌漫了整個房子,嗆得我和媽媽沒個喘氣的地方。我越想越生氣,我把餐巾紙沾了點水放在鼻孔里一鼓作氣的跑上樓去。只見“抽煙蟲”一只耳朵夾一根香煙,受傷拿著一根香煙,身旁還放著一包的香煙。我沖上去大聲喊道:“抽煙蟲,你抽的是一手煙,而我們抽的是二手煙,你如果希望我們健健康康,你就趕緊把香煙給滅了。” “抽煙蟲”聽了馬上把香煙給滅了。
你們知道“抽煙蟲”是誰嗎?如果你們愿意保密的話那我就告訴你們吧!“抽煙蟲”是我的爸爸!
一個熟悉的人篇二
我要寫的熟悉的人,是我的堂姐。她個子不高,有著一個略顯肥胖的身材,但這并不妨礙她時常開朗自信地大笑。
堂姐很早就輟學去打工,最初是去外地的親戚家?guī)兔ψ鍪铝艘粌赡辏髞砭陀只貋砑亦l(xiāng)找工作。
我不知道當初她輟學的原因,但我的印象中,她一直是一個極其勤勞和好脾氣的姐姐。
在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有時候工作太忙,奶奶也要忙田地里的農(nóng)活,這個時候,堂姐就扛起了帶我的途徑。
她會在一邊做飯,一邊給我講故事。天冷的時候,把我抱在懷里一起烤火。
在我眼中,她的一天幾乎是忙碌個不停,不僅要做飯,還要洗衣服,還要掃地拖地。
以前家里還喂過豬,她總是一個人提一桶泔水,爬進豬圈,把那笨重的泔水桶一起拖進去,倒給那“哼哼哈哈”的粉色小豬吃。
堂姐還會帶我去菜地,我在撲蝴蝶,她則在擇菜,然后清洗,準備做飯用。
漸漸地我長大了,堂姐也嫁人了,我也有了小外甥。不過堂姐一直還是那個很關心疼愛我的姐姐,她也依然是那樣任勞任怨地做著家務。
當我也學著做家務的時候,我才知道堂姐當時的辛苦,心中對她的欽佩也多了一分。
堂姐是我所熟悉的,也是我所尊敬且應該學習的勤勞的人。
一個熟悉的人篇三
(一)習作內(nèi)容定位
三年級《語文》(上)是學生從低年級向中年級過渡的教材,全冊共八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習作是每個單元必須訓練的一個欄目。
第二單元講述的是關于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這些名人的故事,都是通過具體的示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因此《語文園地二》安排的習作是:寫身邊熟悉人的一件事,這樣將本單元的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jié)合起來。學生應該完成一篇寫事的文章,所寫的這件事是發(fā)生在自己熟悉的人身上的。
(二)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進入三年級后第二次習作,對于寫人寫事還是第一次,所以,學生習作很有難度。本單元的課文看似都是寫人的,但是前四篇課文都是距離學生很遙遠的名人故事,沒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歷,很難有真實而深刻的感受。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jù)以上對教材的分析與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把握,我將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能力:
(1)理解題目的要求,選擇恰當?shù)挠袀€性的素材。
(2)學習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2.過程與方法: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問題,修改潤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發(fā)生在普通人身上小事,并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四)教學重難點
我把這節(jié)課的重點設計為:初步體會到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的描寫,來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的寫法,學習大膽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表達出來。
難點設計為:通過與同伴交流,發(fā)現(xiàn)自己習作的問題,并認真修改。
1.回味生活,抓住人物。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
2.品讀例文,概括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引導點撥法。
3.評議交流,修改潤色。這一環(huán)節(jié)采取討論、展示法。
學生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通過回味生活、討論交流、相互修改的方式學習。
(一)導入新課
上課鈴剛響,三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無法一下子從課間休息調(diào)整到上課狀態(tài),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精彩又符合學生認知年齡的導入必不可少。因此我采用的是圖片激趣導入法。
出示一組學生熟悉的本組課文人物圖片,請同學說一說對圖片中的哪位人物身上發(fā)生的哪件事印象最深刻,這件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點。
接著由圖片中的故事轉(zhuǎn)入本次習作的課題:寫生活中你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二)寫作六步走
第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一篇作文,最起碼的要求就是符合題意,因此必須明確習作要求。
1.指名讀習作提示,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找出本次習作提示中的要點。然后由學生匯報。(教師強調(diào):熟悉的人 一件事 值得寫)
2.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次習作并沒有規(guī)定文章的題目,需要我們自己根據(jù)所寫的內(nèi)容來命名,讓學生認識這就叫自命題作文。(板書:析要點)
第二步:回歸生活,精選材料
三年級雖說是作文起步階段,但一定要讓學生有寫真人真事的意識,不能胡亂編造,選材要源于生活。
1.創(chuàng)設情境,自由交流
學生想好后自由交流,老師指導表達。(板書:憶生活)
2.緊扣要求,強調(diào)“值得寫”
新奇有趣的事值得寫,讓你印象深刻的事值得寫,深受觸動的事也可以寫。
3.篩選材料
按照“值得寫”這個標準請學生在小組里選擇一件你覺得最值得寫的事,和大家交流。教師隨機點評。
師小結(jié):作文寫得好,關鍵在選材。選材要新鮮有趣,即便是普通小事,也要寫出不普通的生活細節(jié)。(板書:精選材)
第三步:品讀例文,學習寫法
1.出示例文《我不能失信》。并思考兩個問題:
(1)作者想表現(xiàn)宋慶齡的哪一點?
(2)文章的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值得寫?
選擇教材上的文章一是為了消除學生的陌生感,二是為了加深對略讀課文的印象。
2 .指導習作方法。
引導學生概括:作者是通過語言、動作及神態(tài)的描寫,把小慶齡誠實守信的品質(zhì)表達出來的。(師板書:善表達)
第四步:構(gòu)思草稿
盡情訴說與欣賞佳作后,讓學生盡情表達。教師巡視指導。
第五步:評議交流
只有調(diào)動學生的表現(xiàn)欲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恰當?shù)狞c評才能促進作文的進一步成熟,因此我設計了當堂展示與點評。
1.學生展示作文。
2.集體評議,請學生談一談自己心目中的好作文所具備的條件?
3.師生共同評價一篇習作。
第六步:同桌互改,加工潤色
每個學生都有當小老師的潛質(zhì),在給他人修改的同時自己也可以學得很多東西。有了上一步集體評議的鋪墊,學生的相互修改也水到渠成。
1.同桌交換,參照評價標準欣賞同學的作文,標記出寫得好的地方,對不滿意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議。
2.學生匯報:用修改后的文章與原稿進行對比,并說說自己覺得改得最得意的地方。目的是強化“三分文章七分改”的意識。(板書:細推敲)
(三)當堂總結(jié)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小作家,只要我們做到:動筆之前,先仔細分析習作提示(析要點);然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調(diào)動自己積累的素材(廣聯(lián)系);認真篩選新奇有趣、與眾不同的素材,做到“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精選材);用最恰當?shù)姆绞桨阎档脤懙牡胤奖磉_出來(善表達);并且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細推敲)。最終我們的習作越來越精彩。
一個熟悉的人篇四
學生的生活世界從班級、學校,到家庭、社區(qū),老師、小伙伴、家人,這些所熟悉的人物,學生會感到特別親切,是他們樂于表達的人和事。
到了第二學段,寫一個人是小學四年級的習作訓練的內(nèi)容。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xiàn)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zhì)。寫人的記敘文,敘事不要求完整,但要求學生親眼見到的、親耳聽到的、親身經(jīng)歷的,寫出真實的人物和自己的真情實感。
1.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情境來學習知道寫人時,要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學習寫人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注意總結(jié)寫作方法的習慣。 重難點分析
通過觀察,描寫學生熟悉的一個人的外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遣詞造句能力。
學生一直都在接觸記敘文,寫人的課文也不在少數(shù)。在學習課本上的一些范文后,對寫人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學生的生活世界都在和鮮明性格的人物接觸,比如父母、老師、小伙伴等,這些人物描寫素材,給學生留下了印象,學生回憶起來,能激發(fā)表達的激情。學生的詞匯有了積累的基礎,這有利于習作的表達,但在詞與形象鏈接反面,仍需要教師啟發(fā),從而讓詞帶著形象,活生生地進入兒童的意識。習作教學,多數(shù)學生對習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布置一篇習作,都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但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習作篇幅較短小,內(nèi)容不夠具體。這就要求教師有一個通盤的考慮,需要精心設計,進行指導,保證學生觀察后用流暢的語言記錄下來。
1.教師先讀幾段卡片,學生搶答出所描述的人物身份。
2.游戲小結(jié):
請拾到卡片的同學依次將卡片上的語句朗讀一遍,仔細體會為什么別人猜不出?為什么能猜得出?體會描繪人物外貌的方法。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欲望,讓學生產(chǎn)生“我要寫”的思想,這就是學生習作的快樂之本。)
2.思考:
身材、容貌、穿戴、神態(tài)幾方面什么是重點? (容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寫好人物可以從外貌描寫入手,這樣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形象。)
1. 教師小結(jié):寫人的文章可以通過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能深層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合理地對人物進行加工。
2.出示要求:
(1)觀察你熟悉的一個人,注意看清這個人的身材、長相、穿戴、神態(tài),寫一個片斷。
(2)內(nèi)容要具體,用詞要準確,語句要通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明白,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等來展示和表現(xiàn)出來的;出示要求,能讓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要做什么,達到什么目標。)
1.你認為題目中哪個詞語最重要? (熟悉)
2.請大家根據(jù)你所選擇的人物的特點,回憶人物的有關特點事
例,一件事或兩件事都可以,回憶的越具體越好。
3.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你打算選取哪幾件事來記敘你熟悉的人。
4.學生交流,教師總結(jié):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來細致地描述,突出人物的特點。
方法:人物特點→具體事例(先概括后具體寫人)
5.組織學生討論,以“我熟悉的一個人”為題作文,在心里想好寫作提綱,小組內(nèi)交流體會。
6.寫一個片段,要求在十分鐘內(nèi)完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jù)特點選生活素材,指導選材,要讓學生寫出富有個性的作品,避免千篇一律,張揚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選擇,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1.學生打草稿,完成最熟悉的人的外貌描寫。
2.教師巡視,指導。
3.同桌互改片段草稿,反復讀
4.展示成果。學生讀一讀,評一評。
(設計意圖:學生從片段入手,當堂完成,既能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的取材、語言的組織情況,又能在交流中展示學生的成果,在評議中得到改進和提高。)
課后將《我最熟悉的人》接著寫下去,完成習作。
(設計意圖:課堂上,學生完成片段,需要在課后進一步將印象最深、最后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實現(xiàn)樂于表達、善于表達的目標。)
板書設計:
我熟悉的一個人 身材 容貌:頭發(fā)、眉毛、眼睛、鼻子、嘴 穿戴 神態(tài)
一個熟悉的人篇五
我有一個神仙老媽,她高高的,瘦瘦的,很漂亮。仙風道骨,走起路來很飄逸。
我的神仙老媽具有未卜先知的本領。她總能準確地預測還沒有發(fā)生的事情。一次,要語文考試了,我在考試前認真復習,充分準備。媽媽說:“你這次肯定考得好。”考試后,結(jié)果出來了,果然考出了好成績。
我的神仙老媽“不食人間煙火”——挑食。一天,我們?nèi)ベI肯德基回家,準備給媽媽吃,可她卻說:“這種垃圾食品我不要吃!”對于我們認為的美食,總是不能很好地滿足她挑剔的舌尖。
我的神仙老媽經(jīng)常在床上進行“修煉”——睡覺。媽媽上班時非常辛苦,回家一有空就在床上“修煉”,不過修煉只是睡覺而已。今天,媽媽說:“過幾天,我就要冬眠了!你們不要來打擾我。到時候,凡是我手夠不到的地方都是遠方。”這是我媽媽神仙的一面。
另外,她還有慈愛的一面。我的神仙老媽非常關心家人。有一次,才六個月大的妹妹發(fā)了高燒,醫(yī)生要用尿液來確認疾病。回家后,媽媽一次又一次地收集尿液,但都失敗了。晚上十一點的時候,終于盛到了妹妹的尿液,媽媽又連忙把它送醫(yī)院去化驗。
我的神仙老媽非常勤勞,她每天清早起來為我煮早餐。下班回家,還要洗碗、洗衣服,拖地……一刻不停,沒有休息的時間。
我的神仙老媽還非常愛嘮叨。我的作業(yè)做錯了要嘮叨,衣服弄臟了要嘮叨,太晚睡覺了也要嘮叨。但我知道,她都是為了我好。
我有這樣一個神仙老媽多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