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以其內容豐富、結構完整和意境深遠而獲得了廣泛的贊譽。這些優秀作文范文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思路和寫作的參考。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一
清明的雨飄揚了幾千年,從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中一路飄來,潮濕了心情。
——題記。
驚
揉揉惺忪的睡眼——奶奶房中傳來的尖叫聲驚擾了大家的好夢。抬頭看看窗外,天還是墨黑色的,正要躺下,那些個敏感的字眼飄入耳中,重重地敲擊著我的耳膜—“不行了!”沒有主語的話,但家里每個人都明白。睡意一下溜走了,匆匆套好睡衣便飛奔向那個聚滿人的屋中。奶奶,眼圈發紅的說著事情的來龍去脈。她啜泣著,淚水漸漸滑落。這是我第一次見奶奶哭。她,一直都是個堅忍的女人。而此時,她是多么的無助,像只受傷的小野獸,依偎在大姑媽的肩上,蒼蒼白發零亂的散著。我心里一下就亂了。
怕
目光轉移到爺爺身上。他躺在床上,呼吸甚為微弱,喉嚨似乎被死神緊緊扼住,說不出一句話來。那雙本就無神的眼,望著天花板,很久很久沒看見它眨巴,哪怕是一下;那身子,顯得更是瘦骨嶙峋——自從前幾年起,爺爺便被肺癌折騰得只剩皮包骨了。這是前幾天還遞給我桔子,然后看著我笑的那個慈祥的爺爺嗎?不是說病情好轉了些嗎?心里突然很空,很想抓住點什么。人便不自主地走向床邊,用小手緊緊握住那雙飽經滄桑的手。那只老手忽然增強了些力度,奶奶看到這一幕更是泣不成聲。沒有醫生來,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我的眼眶里一下就蓄滿了淚。偏過頭去,淚流了下來,我知道,爺爺是不想看見我哭的。很想,讓時間永遠地停留在這一刻,就算不能言語,卻也能緊緊地握住。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對死亡的恐懼,第一次向這么努力地留住……留住爺爺。
悔
那只手漸漸放松,眼睛竟也安詳地閉上。這一刻的爺爺,嘴角卻似乎微微往上翹,是爺爺對我最后一次的微笑嗎?心里在問。是的,我是爺爺最寶貴的孫女,而我和哥哥姐姐們卻因為爺爺被病魔折騰出的可怕傷痕而不敢太過接近。記得,媽媽曾提過:在我出生時,老年人多報有男尊女卑的觀念,可爺爺卻高興地抱起我,道:“能平平安安就好!”記得,幾天前,爺爺遞給我那個甜甜的桔子,然后看我咬下去寵溺的神情;記得,這是我對爺爺患病幾年來最親昵的動作。屋里屋外,哭聲一片,連一向對爺爺態度不好的姐姐都黯然落淚。只有我,怔怔地坐在那里,看著大人們忙活。淚在眼眶里打轉,卻倔強的遲遲不肯滴落,忍得眼睛生疼。看看屋外,沒有雪,很久沒有了那一片純白。一個人躲在樓梯上嗚咽起來:爺爺,那個世界很美吧,應該是一片純白色的吧。您在那邊一定要幸福。爺爺,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一定會選擇好好愛你,這一次,請原諒!
下樓,映入眼簾的是那個淡淡的微笑,您原諒我了,是嗎?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二
窗外,細雨,淅淅瀝瀝,綿綿密密。窗外的一切,房屋、樹木、花草、水泥地……幸福地享受著雨水的洗禮。是的,雨是最圣潔的,它能滋潤萬物,凸顯人間至美的親情。
往事,再次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那是個春雨綿綿的星期天,一如往常,到了中午,爸爸就會帶我回家吃飯。雨有點兒大,我們只好穿著雨衣來到停車棚。
我在門口等待著爸爸把車“牽”出來。忽然,我聽著里面“啊”的一聲,是爸爸!我立刻沖了進去。只見爸爸的大腳趾在流血!“我沒事!鐵片劃破了腳趾。上車回家吧!”爸爸向我要了一張紙巾,簡單地把傷口裹了一下,便喚我上車。
總算到家了,我心里的那道劃痕總算可以喘一口氣了。媽媽看見爸爸的傷口,二話沒說,匆匆忙忙地找來藥箱,一邊熟練地幫爸爸擦藥、包扎,一邊不停地嘮叨:“你看看,多大的人了,還這么不小心,一定很痛吧?還有……”聽著往日的“緊箍咒”,不知為何,心中的傷痕竟然化作甜甜的蜜汁。此時,才發現親情竟是如此的瑣碎與甜蜜,以至于人人都倍加珍惜。
還沒等我緩過神來,“嘮叨”便迎面而來。“你這小子,怎么穿的雨衣?你看看,半邊身子都濕透了!感冒了怎么辦啊?走,跟我換衣服去。”說著說著,一把把我拽進了房間。
雨里的甜蜜,親情的記憶,溫情的嘮叨,珍藏在我心里那個叫“愛”的地方,直到永久。
窗外,細雨,淅淅瀝瀝,綿綿密密。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三
再過兩天就是清明節了,正好學校也放了假,我和奶奶還有媽媽決定今天去給我去世的爺爺進行祭拜!
坐上出租車,不大一會兒就到了云夢山莊。我的爺爺就安葬在這里。
我靜靜的站在旁邊看奶奶和媽媽一步一步的進行祭拜,爺爺已經去世好多年了,她們時常會來祭拜他。祭拜完之后,奶奶又在爺爺的墓碑前和爺爺說了好多的話。看起來,奶奶真的很想念爺爺。
只可惜在我剛剛兩歲的時候,爺爺就因為事故去世了。聽媽媽給我講了那么多爺爺和我的事,我一直都在想:如果爺爺沒有去世,他一定會是一個非常慈祥,非常有愛心的一位老人。
清明是一個緬懷逝去的人的一個節日,在這樣的日子里,非常認真的去懷念我的爺爺。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四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要給逝去的親人掃墓。
又到一年清明時。我、爸爸媽媽和阿姨一家去給外婆掃墓,望著來來往往的掃墓人群,我不禁想起了詩人杜牧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雖然今年的清明節沒有下雨,太陽火辣辣地照著大地,但想起外婆,我的心情“晴轉多云”,不免有些傷感。
爸爸開車載著我們來到陵園下,一眼望去,人山人海。爸爸只能把車慢慢開動,停在陵園下的停車場,停車場上都是車,爸爸轉了好一會兒才找到停車位。下了車,我們隨著擁擠的人群,沿著陡峭的山路慢慢往前移動。我舉目望去,滿山的樹木郁郁蔥蔥,空氣中還夾雜著不知名的花草香,給這悶熱的天氣帶來了一絲愜意。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此時此刻的我,更深深地體會到詩人高翥詩中所描繪的清明掃墓時的悲痛心情。
祭拜完外婆,我們要回家了。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更加明白了:我們在緬懷先輩的同時,也要懂得珍愛生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要虛度光陰,要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五
記憶中鬢發霜白,顴骨突出的厲害,將眼窩深陷的年邁的老人便是我的太爺爺。太爺爺幼時家里窮的很,沒書讀,青少年時就參軍了。因此待他老年時期身子骨依然硬朗,那濃濃的眉毛中還不時透出股股的剛強。太爺爺是個懷舊的人。每到清明時期,他總會坐在搖椅上,給我們村里的一扎堆的小屁孩講訴那英雄事跡,也總會上山探望自己的老部隊。
而我是這個家中輩份,年紀兼最小,又最皮的淘氣包。每每在這個時候,我總會上演孫悟空大鬧天宮,與太爺爺一決高下。因為那時,太爺爺要求我跟著一齊去上山祭拜,我卻覺得禮節太過麻煩,即使被太爺爺訓斥,我也還是不想去。一氣之下就把香掰成兩半,扔在地上,太爺爺的臉色馬上變青,罰我用手頂著水,兩只手撐著。剛開始還覺得蠻好玩,時間長了才發覺好痛苦。那盆水好像看中我了,于是嘩啦啦的一瀉千里,我變成了小落湯雞。雖然這件事就這么算了,但我從此對太爺爺都退避三分,就好像孫悟空對緊箍咒害怕三分一樣。
再親近太爺爺的時是那很久以后。他總喜歡一個人靜靜來靜靜去,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整個人也和藹了許多,也因此顯得更加年邁了。
不知何時外面竟下起了牛毛細雨,風吹拂著雨點,把他們送到屋頂上,窗戶上,地上;透過窗戶可以看到黑暗的天空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遠處只見那星點小的燈火亮著。
“娃子。”只聽見房門外傳來太爺爺的叫聲。“嗯?”我回答著并走出去。太爺爺把我放在他腿上,他皺著眉頭問。
“上次太爺爺罰你,你恨太爺爺不?”
“不。”太爺爺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我眨巴著問。
“太爺爺,明天我您去爬山好嗎?”只聞傴僂一聲“好。”便笑逐顏開。他把我抱在懷中,那是從未有過的溫柔,卻'又是從來沒有過的傷心。
第二天,我一起身只見太爺爺靜靜地躺在草席上,他閉著眼睛,他的樣子是那樣的安詳,沒有了以往的氣息。懵懂的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霸道的雨籠罩了天空也籠罩了我的心。
今天,又是清明。早早上山,坐在他墓旁,給他講述我的故事。眼淚又不自覺的往下流……。
身邊的人要好好珍惜,不要失去才知道后悔,太晚了。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六
四月清明,是一個氣清景明的時節。梨花風起,我們一家又離開縣城,來到了鄉下。
在婺源鄉下,做清明粿自然是最能代表清明節的了。所以一到鄉下爺爺和奶奶就開始忙活,爺爺準備餡料,奶奶煮了艾葉來把米粉和好。只見婆婆們先把一團艾粉抓起來放到手上,三兩下就捏成一只小碗,再把餡和料放進碗中,一邊按壓餡料,一邊捏擠碗沿,不一會兒,小碗就變成一個綠色的小仙桃。再用兩只手掌心一壓,一個漂亮的青團呼之欲出,但虹關老家的大人做清明粿很講究,為了做到皮薄餡兒足,婆婆們會將青團壓成娃娃臉那么大,這樣蒸熟以后,每個粿餅都在朝著我們笑,也朝著家里的祖宗笑。
奶奶總是在清明粿出鍋以后把蒸粿屜端上八仙桌,笑著說讓祖宗們先吃,這樣做讓我們對祖宗產生諸多好奇,七嘴八舌問個沒完沒了。每年清明,爺爺奶奶都會分享很多關于祖先們的故事,非常神奇,讓人追思。
而蒸熟后的清明粿,無論是復蒸食用,還是下鍋煎貼一翻,都很美味。爸爸愛吃煎粿,奶奶將它們放平底鍋里一擺弄,出鍋時粿皮兩面金黃,油汁在粿皮上跳舞,像落地的雨滴,一蹦三尺高,不只是因為驚嚇還有出于欣喜。爸爸用筷子夾起清明粿,第一口下去,油和餡就從粿皮里冒出頭來,直流到筷子上,流到指縫間。吃第二口,油與餡都被吸溜到了嘴里,好不滿足。再吃第三口,爸爸能把粿皮全吃進他的大嘴巴里,留下一筷子的清香。后來我總結:爸爸打小愛過清明節,全是緣于美食的透惑。
爺爺奶奶也愛過清明節,翌日,爺爺奶奶必會帶我們上山去給祖宗掛錢。紙錢是爺爺特制的,跟別人家掛的銅錢樣式不同,銅錢紙是先剪出圓形,再用一根小鐵杵壓住圓心,然后拿大木捶敲打而成。爺爺的紙錢是一張20厘米見方的白紙,對邊折兩次再對角折一次,然后拿剪刀在上面彎扭一些弓字形,剪好后拍拍打打地還原,看上去還是一張紙,沒有半點損耗,要是捏起方紙的中心往上一提,一個撈魚的網就出現了。爺爺說祖先們祖祖輩輩勤勞工作,錢肯定是掙下了,爺爺要送給他們裝錢的網兜,時髦點說就是要送錢包,也告訴祖先自己生活過得很好,錢包里有錢。爺爺的清明是為了祭祖,為了向先賢有交待,也為了傳承禮儀。
爺爺將紙錢掛在竹子上,竹子扦插在墳頭。奶奶把果品和好吃地往墓碑煎擺好,然后燒火點香,每人三根,拜九拜。奶奶邊拜邊說好話,拜請祖宗護佑。我看見漫天的紙灰縈繞,竹子上的紙錢迎風飄揚,聽人說清明節祖宗的魂會回家,我仿佛看到了他們正從墓室里爬起來,站在墳頭微笑。
我愛我的祖先們,也愛始于四月之初的清明節,你們呢?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七
又是一年清明時,風起了。思緒隨著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憂愁。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中回想起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正是它,帶著人們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昨天是清明節,也是一個掃墓的日子。我,哥哥,爸爸,媽媽一起去鄉下的婆婆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果然不錯,昨天,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是踏著泥濘的山間小路一步一步地奮力往上爬。瞧!
飄飄灑灑,凄凄涼涼,絲絲細雨,絲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錯亂,又似乎很有膂力正像此刻我的心情,不喜不悲。
我輕輕地走在這泥濘的小道上,享受這份難得的安靜。
清明節里,我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那些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免不了多愁善感。
終于,我們到了爺爺的墓前,所有人頓時豎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墓前。爸爸給了我一根已燃燒起來的蠟,蠟不時地向外冒著煙,那味是那么濃,讓我一聞到,就有一種沮喪而又難過的感覺,我們所有人的手里都拿著蠟,一起給爺爺鞠了一個90度的躬,以示我們對他的崇高敬意。
我拿起為爺爺準備的花籃,恭敬地放在爺爺的墓前,花籃里的花是白色的,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肅穆。
在回家的時候,我再次向他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一路上,無限的風光和清新的空氣讓我心情暢爽,可看到不斷消逝的景物,心中又充滿了悲意。
不知不覺的流下了淚滴。此時此刻,雨已停……。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八
新年里,爸爸媽媽帶著我去安吉游玩。安吉有個天荒坪滑雪場,這可是我期盼很久的一個愿望啊,終于可以實現了。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很快就到了竹鄉安吉。好好地休息一個晚上,我們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去滑雪。
天公不作美,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蒙蒙細雨。我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被破壞了。爸爸開著車沿著盤山公路,一直不停地繞上去,到了半山腰,霧氣越來越大,山路上的車子都打起了雙跳燈。遠處的景物都看不清楚了,就在我的心情變得越來越糟糕的時候,前方的濃霧忽然都消失了,再看旁邊的山巒,蒼翠的青山都被一條條的霧帶給纏繞著,山氣氤氳,仿似到了人間仙境,真的是美麗極了,把我看呆了,路旁的行人都紛紛下車開始拍照。我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雖然是一個煙雨天,但是我卻看到了晴天無法看到的美麗景色。
伴隨著好心情,我們很快到了山頂的滑雪場。諾大的滑雪場里,已經有很多人在滑雪了,看見這么多的人在雪地上瀟灑的滑著s形,我羨慕極了。迫不及待地穿上了雪橇,拄著滑雪杖,我趕緊往雪場沖去。但是還沒等我移動幾步,因為無法控制雪橇,我很快就重重地摔倒了,而且摔倒后,因為穿著雪橇在雪地里怎么爬都無法爬起來,幸虧爸爸拉了我一把,我才重新站穩了。于是我告訴自己,別著急,慢慢來,我一定能行。憑著我滑輪滑的一些經驗,我很快掌握了身體的平衡技巧。滑的時候要把身體向前傾斜,膝蓋彎曲,爬坡的時候要像螃蟹一樣外八字走上去,從斜坡上滑下來的時候,雪橇要成內八字的形狀,并用雪杖控制方向。沒過多久,我就能從斜坡上順利地滑了下來了,耳邊的風聲呼呼地吹著,感覺我好像在飛翔一樣,刺激好玩極了!就這樣又上了兩次坡道以后,我已經大汗淋漓了,雖然這樣,我還是享受到了滑雪帶來的樂趣。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煙雨中的安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我還在安吉學會了滑雪。戀戀不舍地告別了安吉,告別了滑雪場,明年寒假我還會再來。
文檔為doc格式。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九
新年里,爸爸媽媽帶著我去安吉游玩。安吉有個天荒坪滑雪場,這可是我期盼很久的一個愿望啊,終于可以實現了。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很快就到了竹鄉安吉。好好地休息一個晚上,我們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去滑雪。
天公不作美,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蒙蒙細雨。我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被破壞了。爸爸開著車沿著盤山公路,一直不停地繞上去,到了半山腰,霧氣越來越大,山路上的車子都打起了雙跳燈。遠處的景物都看不清楚了,就在我的心情變得越來越糟糕的時候,前方的濃霧忽然都消失了,再看旁邊的山巒,蒼翠的青山都被一條條的霧帶給纏繞著,山氣氤氳,仿似到了人間仙境,真的是美麗極了,把我看呆了,路旁的行人都紛紛下車開始拍照。我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雖然是一個煙雨天,但是我卻看到了晴天無法看到的美麗景色。
伴隨著好心情,我們很快到了山頂的滑雪場。諾大的滑雪場里,已經有很多人在滑雪了,看見這么多的人在雪地上瀟灑的滑著s形,我羨慕極了。迫不及待地穿上了雪橇,拄著滑雪杖,我趕緊往雪場沖去。但是還沒等我移動幾步,因為無法控制雪橇,我很快就重重地摔倒了,而且摔倒后,因為穿著雪橇在雪地里怎么爬都無法爬起來,幸虧爸爸拉了我一把,我才重新站穩了。于是我告訴自己,別著急,慢慢來,我一定能行。憑著我滑輪滑的一些經驗,我很快掌握了身體的平衡技巧。滑的時候要把身體向前傾斜,膝蓋彎曲,爬坡的時候要像螃蟹一樣外八字走上去,從斜坡上滑下來的`時候,雪橇要成內八字的形狀,并用雪杖控制方向。沒過多久,我就能從斜坡上順利地滑了下來了,耳邊的風聲呼呼地吹著,感覺我好像在飛翔一樣,刺激好玩極了!就這樣又上了兩次坡道以后,我已經大汗淋漓了,雖然這樣,我還是享受到了滑雪帶來的樂趣。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煙雨中的安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我還在安吉學會了滑雪。戀戀不舍地告別了安吉,告別了滑雪場,明年寒假我還會再來。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十
清明時節,春光明媚,草木吐綠,俗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足見清明乃萬物生發之際。人們會禁不住春的氣息,出去踏青、游春。加上老祖先流傳至今的清明祭祖掃墓,儼然將清明從節氣上升到了節日的高度。
又到清明,沉睡的土地經過一冬的休整,早春的惺忪,已然一派生機勃發的內蘊。勤勞的人們早已準備好各色種苗,栽花點豆,種植樹木,不浪費半寸土地。院子里、大門前、甚至廢棄的水缸、瓦盆里都能種上形形色色的時令青菜,花花草草。野外,桃花紅、杏花白、鳳梨花開粉中泛白,紫荊花開穿成串,白玉蘭打著燈籠呼朋引伴,引得河岸邊的垂柳風舞翩躚……還有那數不清的',叫不出名字的各色花樹,潑潑辣辣的竄入眼簾,令踏青的人們自顧不暇,不得不讓閃關燈留下這絕妙瞬間,好回頭慢慢賞玩!
又到清明,天上依然雨紛紛,行人依然欲斷魂。老祖先留下的民族文化如春風細雨,遍布大江南北。人們早已備足了各色祭祀用品,不約而同的來到先人墓地。只是祭奠的場面由早先的痛哭失聲,到如今的低吟私語,由墓堆前的長跪不起,到如今的鞠躬示意。我想,過去那失聲的痛哭,定是對祖輩艱難歲月養育子嗣的感喟,長跪不起許是自責種種緣由未能盡孝而慚愧。而如今的低吟私語,是富裕起來的現代人在向先輩匯報社會、家庭的巨大變化,鞠躬示意則是對先輩未盡之孝的彌補和大愛無疆的感恩。
又到清明,于我而言,仙逝的爺爺我是一定要去看看的。一捧鮮花,紙錢和衣食用品一應俱全,陪著爸媽和姑姑給爺爺上墳。每每站在爺爺的墓碑前,爺爺的音容笑貌就浮現在眼前。爺爺一生辛勤勞作,下過煤窯,賣過筆墨,耕田種地更是一把好手,古稀之年尚不肯歇息,推車趕集賣小百貨,直到體力不濟時,還在家里給人修鞋,臨終前一天,還把鄰居送去的三雙鞋子修理完好。爺爺的口頭禪是“不會巧得會拙,反正不能閑著”!爺爺享年84歲,我清晰地記得,爺爺出殯時,艷陽當照,待剛剛下葬,孝子禮畢,突然烏云密布,緊接著一陣疾風驟雨,我們還沒跑到家,雨竟神話般戛然而止。只聽得路人說,雨灑墓,輩輩富,這老漢算是給子孫修下福氣了!現如今,一家人在父親的教導下,憑著黨的富民政策,憑著吃苦耐勞的家族遺風,一步步走上了富裕之路,享受優裕生活之余,我們總忘不了爺爺的恩澤,爺爺的碑文是父親親自擬定的,每次上墳,父親總要對著墓碑沉默良久,我知道,父親是在回味爺爺的一生。
又到清明,逝者已逝,生者感懷。古有“錐牛祭父,不及雞豚之于生前”,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清明祭祖,警醒世人,孝心不能等待!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十一
最怕清明,又到清明。一年中總有幾個害怕度過的日子,卻無從逃避。
獨自呆呆的跪在母親墳前,望著那紙灰在微風中單薄的冷去,默默的在心底呼喚著母親。哥哥常年在外,不能按時回來。母親去的時候,妹妹尚在哺乳中,父親千難萬難才將她撫養成人,想母親在那個世界里也是牽腸掛肚的思念,所以父親從來不敢讓妹妹來給母親上墳,怕小妹有什么不測。可憐母親養育了三個兒女,能常來看她的僅我一人。
屈指算來,母親離開我們已經37個年頭了。我不知道,如果不是幼年喪母,我的生命里還會不會有那么多的淚水和傷害。所以,每當我絕望無助的時候,我會拼命勸自己振作起來,快樂起來,我只有讓自己做一個健康快樂的母親,我的兒女們幸福快樂。無論生活給了我怎樣的磨難,我不變自己永遠的信念:愉快的活著。只因為我是母親。父親常常嘆息,不管我如何的愛你們,永遠無法彌補你們失去的`母愛。要時時記著,天做孽猶可為,自做孽不可活。永遠的感謝父親給我的不僅僅是生命,還有做人的信念和支柱。
曾經,幼小的兒子悄悄的問我,別人都有姥姥,他怎么只有姥爺呀。懂事的女兒用力扯走了兒子,心由不得一酸,是呀,幼年的我可曾問過父親,人人有母,何獨我無。不知道我在那無知的歲月里給父親帶來過多少的傷害。當年的妹妹柔弱乖巧,當年的哥哥聽話懂事,從小到大,只有我是父親永遠的麻煩。幼時莫名的淚水,無緣無故的鼻血。母親發病之初,只因止不住的鼻血送往醫院,卻是絕癥。所以父親好怕。稍長,書包在桌上,人不在課堂。只要是我不愿意上的課,就躲到學校外面的莊稼地里去讀小說。再后來,不學女紅學文章,初中畢業沒能考入高中,別的女孩們都在家學縫紉,獨我不喜,在那如夢如幻的年齡,狂熱的迷戀上了詩歌,一人在家讀函授,父親也無可奈何。偏偏自己是不大用功的人,老大學詩無所成,無奈嫁做他人婦。他中意夫婿的就是脾氣好,心地善良。他為我擇婿的標準低的可憐,不挨打就成。夫婿而今頗有些后悔,常嘆息我怎么和別人不一樣。對夫婿,我縱有再多的不滿,唯他一個孝字,讓我終生感激。
默默從母親墳前站起,心中祈禱著:如果母親在天有靈,保佑我的父親多些快樂,少些痛苦和凄涼吧!父親他,不易呀。多么想對哥哥和妹妹說一聲,咱的父親比不得別人的父母,父親的當年,想天地也應為之動容。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生而為人,豈能不孝。何況,父親需要的并不多。都說養兒為防老,咱的父親已是風燭殘年,疾病纏身,千萬千萬,莫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給自己留下終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慢慢回頭,剛才還堆積在一起的紙灰,已經隨風散去……。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十二
寂寞的六月,滴答著花開和花落;思念的六月,徜徉著無休和無止;決絕的六月,彌漫著流逝和永恒。
此時,鳥兒的影子再一次成排地從海面上掠過。
忽然,海面上卷起了一陣陣風浪,洶涌的海水就像我心中澎湃的心潮,我微瞇著雙眼向那黑沉沉的天空看,低咒了一聲,轉身離開。
雨霧好像是頭頂上的紗巾,籠罩在我身上,隨即雨絲便停落在我肩膀上,鼻尖上。我試圖快速地朝家跑去,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知道自己已是逃脫不了這場雨的洗禮,于是放慢腳步,漫步在細雨中。
遠處傳來“叮鈴鈴”的聲音,我放眼望去,有一輛三輪車在朦朧的細雨中踽踽而行,忽遠忽近,停在我身前。
“小丫頭,看這雨啊,怕是一時半會停不下來的了,你家在哪?我送你回去吧!”老人穿著灰色的雨衣,看了看天空對我說道。
“阿伯,不用了,您看您騎了這么久……”
“丫頭,你不會看不起我這老頭子吧?我老當益壯的,經得起,快上來,快上來……”老人忙抓起我的手往車上扯。
我不忍心拒絕老人的好意,悻悻地坐上了三輪車。
雨越下越大,忽而悠揚,似涓涓細流;忽而激昂,似濤濤流水。街道上早已人跡罕至,惟有一輛三輪車在雨中前行,那響起的鈴聲就好似四季中的各種音韻。
雨霏霏,霧茫茫,周圍的樹葉、花草在微風中歡愉地輕顫,地上泛起一灘雨水。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停住在家門前,回首望著老人的背影。我平時看慣了冷清的雨景,而今,卻因他一身灰衣,平添了一絲溫暖,原來山雨也有溫情!
每逢雨天,我都會站在窗前,看著那如綢緞般的雨絲,那種幸福的感覺涌上了心頭。
雨絲,明亮耀眼,是連接著天地的條條琴弦,緊系著每一份真情!
初中又到清明(優質13篇)篇十三
又是一年清明時,風起了。思緒隨著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憂愁。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中回想起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正是它,帶著人們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昨天是清明節,也是一個掃墓的日子。我,哥哥,爸爸,媽媽一起去鄉下的婆婆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果然不錯,昨天,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是踏著泥濘的山間小路一步一步地奮力往上爬。瞧!
飄飄灑灑,凄凄涼涼,絲絲細雨,絲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錯亂,又似乎很有膂力正像此刻我的心情,不喜不悲。
我輕輕地走在這泥濘的小道上,享受這份難得的安靜。
清明節里,我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那些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免不了多愁善感。
終于,我們到了爺爺的墓前,所有人頓時豎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墓前。爸爸給了我一根已燃燒起來的蠟,蠟不時地向外冒著煙,那味是那么濃,讓我一聞到,就有一種沮喪而又難過的感覺,我們所有人的手里都拿著蠟,一起給爺爺鞠了一個90度的躬,以示我們對他的崇高敬意。
我拿起為爺爺準備的花籃,恭敬地放在爺爺的墓前,花籃里的花是白色的,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肅穆。
在回家的時候,我再次向他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一路上,無限的風光和清新的空氣讓我心情暢爽,可看到不斷消逝的景物,心中又充滿了悲意。
不知不覺的流下了淚滴。此時此刻,雨已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