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一環,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很大的鍛煉作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在寫作中帶來幫助和啟發。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一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又到中秋月圓時初中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又到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今年的中秋卻一改往日的風采,變得特別無味和寂寥。
誰說過節一定要敲鑼打鼓,平平淡淡才是真,不是嗎?
全家人坐在一起,卻無話可聊,電視機開在眼前,卻看不進去也聽不進去;月餅,瓜子之類擺在跟前卻淡然無味。
就這樣,沒有思想,沒有對話地坐了一個小時。我本是一個愛說話的人,但今天卻怎么也找不到話聊,特別別扭,為了自尋樂子,便搬了把凳子坐在外面吹吹冷風,插上耳機,享受著“月圓之沐”。
算了,按就按唄,只是說一句“中秋節快樂”就行了。
“嘟……”電話里傳來久違的聲音,“我以為你不會再給我打電話了。”
“怎么可能?中秋節快樂!”原來她并沒有忘記我。
“嗯,謝謝,我們之間只有這樣嗎?”她用帶有撒嬌的語氣問我。
于是,我們放下了心中的那道坎,重新回到了以前的那般要好。
月亮升了起來,不再是躲在云中害羞的表情,它敞開了笑容。
這個中秋雖然沒以往的精彩,卻有著期待已久的收獲。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二
月亮總是在那無邊無際的夜空中掛著,它有時圓有時缺,無論它是多么的美,它總是比不過中秋之日那有些缺點的圓月。
中秋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它就是一個讓家人得以相聚團圓的日子,對人們來說,它是一個美好而具有親情的日子。人們在中秋節可以團聚一堂,快樂的過好這一天。可以說,中秋節就是人們的夢,一個永不愿醒來的甜美得夢,一但醒來便又是分離的可怕。
可是,人世間的種種就是這樣,即使你不愿,你也必須做,無法逃離。
我的父親是一位海軍,它總是出海,說是工作的必要。他經常不回家過年,也很少回家來過中秋。今年,也不例外,他是一個慈祥的父親,我愛我的父親,我也尊重他得工作。因為我知道,他和他得工作是非常偉大而又具有神圣的。
父親總是告訴我,海上的夜景非常的美,尤其是那一輪皎潔的圓月,只要想他就往天上看一看那輪月亮,天空中只有一輪月亮,當你望著它時,父親也在那遙遠的還上望著它,透過它我就可以看見我那可愛而又貼心的女孩。今天是中秋節,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又是因工作而沒有回家。我走出屋子,向那無邊無際的夜空中望去。是啊!空中只有一輪月亮,父親是否也在望著這一輪有些缺點的月亮呢!我望著它,望著,望著就回想起我與父親的種種經歷。是啊!這么多年啦,我與父親分開這么多年了,父親是否在想我和母親呢!望這這輪皎潔的圓月,我們像透過它看見了身邊海軍服裝的父親在沖我笑,又好像在問我,我和母親是否過的還好。我沖著月亮大喊“,父親我愛您,真的.,真的很愛您,希望您健康”。我一邊喊著一邊流著淚水。
中秋的月亮就是美,它比那些圓圓的月亮美上好幾倍。不,是好九百倍。他的美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感謝中秋的圓月,是你讓我看到了身為海軍的父親。我愛我的父親。愛他得職業及工作父親,我讓中秋的圓月替我來看您,愿您身體健康。
古人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是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的月亮,雖然你有缺點,再聚一堂,你的美是無法比似的。愿你讓所有因事而分離的親人再聚一堂。我代表這些親人感謝你的善良與純真。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三
窗外的金桂飄香,天上的月兒正圓。又到中秋,看著冷冷清清的房內,今年的中秋,仿佛與之前的不同。
我從陽臺走了回來。奶奶在今年病了,而爸爸時常要去照顧她,這個中秋,也不只能否一家團圓。回想起前些年的中秋,爺爺奶奶會把小方桌拉開,足夠我們一家和姑媽一家坐下,奶奶把菜從廚房端出,而大人則都會去幫助。而我和堂哥堂姐,則會在橘黃色的燈光下,吃著一點芋頭,拿著一巴掌的毛豆,和爺爺一邊賞月,一遍撥開豆莢,吃著豆。
而現在,爺爺去世了,奶奶病了,而姑媽一家人也不常看到了。桌上的照片倒是很清楚,但那并不是本人。
這時,母親從廚房里端出了很多美味,魚、肉……我想去幫她,而她卻讓我坐下。
零零總總,十幾盤菜,無一不是中秋節我們最愛吃的。菜,在橘黃色的燈光下冒著熱氣,那么多菜,卻只有兩人坐在桌前。
我偏了偏頭,眼里是說不盡的失望,淚水仿佛已經涌出。手機突然響了起來,嚇得我差點從椅子上掉下去。“喂?“”中秋快樂!“那熟悉的聲音,啊,是小a!我心里突然暖了起來,看來還是有人想起我的,可還沒說完,她就把電話掛了。
這時,手機突然又響了起來,我走到窗臺邊,驚訝地接起了電話。“中秋快樂!“急促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喜悅,話說完,也把電話掛了,我甚至不知道是誰打來的電話。
我想起來了,今天有許多人都在玩一個游戲,要給自己的親友打個電話,讓她猜猜是誰打來的電話。
就在我想時,電話一個接著一個地響了起來……看看微信,他們正在說我一定猜不出出來。媽媽疑問的把頭探了過來,看到的卻是熱淚盈眶的我。
窗外的金桂飄香,飄進了我的心里,又到中秋,在這個中秋,失望、溫暖、過去、改變與回味在淚光中交織在一起,在我的心里,構成的是一個與往常不不同的中秋。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四
這是一個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這天,我們要去給遠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們送去月餅,我的心情既激動又緊張,因為又有一個不能再過夜的家庭。我們坐了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終于到達了那里。
這個小鎮,是一個名為“中秋節”的小鎮。我們先去逛了逛,買了許多好吃的。我最喜歡吃的月餅是“月餅”,因為它的味道是“月餅”,味道是“甜”的。
在我們逛的時候,看見桌子上都擺著好多好吃的。我和媽媽就一起拿起吃的走出了店去。到了那里,我們看見了一些小店,有:“月餅”、“月餅”、“月餅”我們走著走著就看見了一些好玩的地方,有滑滑梯、秋千、蹺蹺板,還有一些大人在那里散步,我們走上了滑滑梯。玩好滑滑梯,我和媽媽還有一個朋友一起去滑滑梯。滑滑梯好高,我坐在上面,滑著滑著就摔了下來,我們一起笑了起來。我和媽媽都在笑,真開心。
在我們逛完了滑滑梯,就去玩碰碰車了。我們玩得非常開心。我和媽媽一起去坐碰碰車。碰碰車一開始碰到開動的時候,就會轉彎、轉彎、開得快,我就開得快,我開得也快,撞得也痛,我開得也慢。我開得也快,撞得也痛快。
這是一個中秋節,我們玩得最開心的一天。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五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又到中秋時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家每天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們家忙碌起來,媽媽讓帶我去買東西,走進超市,里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月餅,聽到門口的'叫賣聲,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中秋節到了。
我們回到了老家,老家還是原來簡陋的樣子,但我已經習慣了這樣在老家過節。我的小姑回來了,舅爺、叔叔都回來了,我們吃飯的時候,我和小姑在一起討論星期日的趣事,談論著自己的成績,叔叔一直在說他在外地打工的事情,我們都聽得很認真。
雖然這個中秋節和往年一樣,但她沒有回來,總覺得這個中秋少了點兒什么……。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六
天色沒有一絲黑暗,今天是中秋節,才下午五點,我和舅媽、外婆、媽媽、表妹、弟弟就早早坐在爵士咖啡里等待這黑夜的到來。
在爵士咖啡二樓西面西方的環境裝潢中間有好多流水潺潺的“瀑布”,在潺的“瀑布”,在“瀑布”的中間有一架三角鋼琴,看到里面有一種朦朧的感覺,又好似中國古代的“世外桃源”,非常獨特。撲鼻而來是一股大廳里飄著濃濃的咖啡味,在綿綿不斷的鋼琴曲中,我的腳步也隨著這美妙的按著這樣的旋律慢慢走到桌前走起路來。
我們選了最中間的兩個位置,“自助餐上來了。”我表妹朝著我的耳朵喊。這聲音真是震耳欲聾、驚天動地。我拿著盤子,看著只有一樣做好的水果色拉,夾了好多。嘗了嘗真是咸死人了。我看著自己的手表,才5:20分,要等到天黑吃自己的東西,恐怕已經飽得不成樣了。
自助餐是一樣一樣的多起來,有水果色拉,有橙汁、檸檬汁、蔬菜色拉、面、羊肉串、西米露。哇,真是應有盡有,“琳瑯滿目”啊!媽媽怕我胖,趁這個機會我要露露我的饞嘴貓的厲害。說罷,我吃得剩,剩得吃。好不容易中,挨到了晚上。
晚上,沒來的“嘉賓”爸爸和舅舅大步流星地朝我們走來。點菜了,我和弟弟各點了一份牛排。要不然搶吃的世界大戰就要爆發了。爸爸點的是扣肉煲仔飯,媽媽點的是雞丁煲仔飯……每個人都等待著,好像自助餐沒吃一樣。
牛排來了,我和弟弟都迫不及待,搶著要頭一份的牛排。作為姐姐,我當然要“孔融讓梨”了。再一次,牛排來了,我特興奮。只見服務員熱情相待:“小心,燙著了手。”我也很有禮貌的情不自禁的說了一句:“thankyou。”
熱乎乎的牛排擺在了我的面前,我的肚子已經開始鬧空城計了。我左手拿叉,右手拿刀。一條一條地切城一小塊。再配上胡椒粉,白胡椒粉,番茄醬和奶酪。嘗上一口,可以說是人間天堂了。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七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又到中秋時初中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又到一年中秋時!一個人佇立在窗邊,望著今晚深邃而又漆黑的夜空。月亮高高在上,玉盤般潔白無瑕,好似精細打磨后的羊脂玉,圓潤透明。乳白色的月光微弱朦朧,灑落在路上行色匆匆的趕路人的肩頭。
望著那似曾相識的圓月,以及來往在街頭趕回家過節的人,不禁有點兒想家,思緒飄回了小時候的故鄉。
每逢中秋,都是全家人難得的團聚機會。中秋節前一晚,我和姐姐依偎著鉆進被窩,打打鬧鬧睡不著覺。這時姥姥便來催促我們道:“明早要早起,我帶你們去市場買手工月餅哩!”
第二天清早,天剛蒙蒙亮,月兒未落,懶散的倚在山頭。我帶著惺忪的睡眼和難以擺脫的起床氣,騰云駕霧般的出發了。
拐進市場的入口,便看到一百米的市場內僅亮著一盞橙黃色的燈。人們自然地從那亮光處排成了一隊,隊伍已經延續到市場入口。男女老少,都趁著最后打烊的前夕前來排隊。三個黑影在燈光的映照下早已開始忙碌——揉面、包餡、整形烘烤,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無疑,這是那家家喻戶曉的月餅鋪,年頭已久,手藝自然毋庸置疑。三個廚子穿著花圍裙,頭上頂著圓形四角高帽,昏黃的燈光映著他們的面龐。
一個廚子將揉好的面團在面板上反復推揉,刷上一層黃琳琳的油,筋道也富有彈性。餡料在案板旁邊依次排列,顏色豐富、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餡料包在油面團中,封緊口,塞到圓餅狀的'模子里。廚子雙手疊放,使勁把面團壓實,又掄起模柄猛地反扣,那月餅便如脫離母體般落下,上面的花紋多數是仿古紋,印著花好月圓。月餅整齊地擺在烤盤中,推入烤箱,不久香味就從烤箱中竄出。
出鍋的月餅冒著熱氣,香氣撲鼻,金黃色的外皮分外酥脆,油酥香味恰到好處。我有些迫不及待了。我和姐姐手舞足蹈地指著列陣擺放的綠豆味,盯著堆起的蓮蓉味,卻又念叨著堆成一座小山的傳統五仁味。那廚子顯然有些不知所措。我倆你一言、我一語地吵個不停。還是姥姥平靜地告訴廚子各夾一些,一口氣裝了十五個個大飽滿的月餅。
迫切的掰開其中一個,外皮松脆;內層軟糯,入口即化;果餡飽滿香甜。唇齒間徘徊的香味久久無法消散,更彌漫于心頭。
想到這兒,思鄉情更切。時光匆匆,不復當年心境,思念家鄉那熟悉的味道。愿明月可以捎去我的思念,原故鄉依舊一切安好。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八
其實今晚看不到什么月亮,濃重的煙氣籠罩著這個城市。皎潔的月亮在有些厚重的煙霧中茍延殘喘。在樓頂待了一會便下去了,因為一盒月餅下了肚,月亮還沒看全一次。
想起了以前的月亮。
奶奶家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就是那種晚上睡覺時只能聽到蟲鳴的地方。安靜,祥和一貫是城里人對我們這里的形容詞。在那里,我最喜歡過的節,便是中秋。
那時的天還不是相當的熱。晚上,天氣涼下來后,各家都陸陸續續的出來納涼,聊天。老人們聊著民生百態,天南地北。孩子們則聊聊時下最火的動畫片和玩具。
聊天是不能滿足孩子們的。很快,便有人坐不住了,跑開,去玩了。孩子們騷動了!和大人們撒嬌哭鬧,只為那一聲:去吧。
我的奶奶是個爽快人,看到我充滿向往的眼神,笑笑,拍拍我的肩膀。遞給我一塊糖絲兒月餅,說:“要玩就去吧,九點半前回來。”
我很高興,跳下門檻來,向一群孩子們跑去-那是和大人們商量好了的。
“嗨!”“玩什么啊?”“都來齊了嗎?”聲音喧鬧,卻不令人煩躁,鳥兒一般的童聲吵吵嚷嚷。最終被一聲叫聲打斷了,有個女生臉色發白的指著地上說:“有,有條蟲子!”
隊伍里瞬間安靜,隊形卻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女生們緩緩的向后退著。幾個膽大的男生早已蹲了下來,仔細觀察著。我比較害怕蟲子一類的東西,和女生們躲在一起。突然,人群中傳出兩個男生的“驚叫”,然后我便看見了其中一個男生拿著一根木棍挑起了蟲子,還作勢要往人群里扔。大家一哄而散,驚叫著逃開,那兩個男生怎能放過如此大出風頭的好機會?追著人群邊跑,我趁亂竟跟著他們跑。不久,他們發現了我,轉身便向我襲來。我撒腿便跑,差點岔了氣。
就這樣吵著,鬧著。月亮下,一片歡聲笑語。月光就那么緩緩地,柔柔地照進我的心田。
轉身,望了望始終在濃煙中沉浮的月亮。沉思良久,下了樓。
希望,能回到過去。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九
當夜風輕輕吹拂著,帶來秋天收獲的味道;當桂花的清香彌漫在濕潤的空氣中時,夜空拉開了巨大的帷幕,一輪白玉盤似的圓月高高地懸掛在漆黑而浩瀚的天際。
正深深沉浸在這皎潔的月色中,突然被身后的一陣歡聲笑語給驚醒了。原來是父母們在此佳節呼朋喚友,準備吃團圓飯啊!大家團坐在一起,談笑風生,觥籌交錯間將情誼聯系得更加緊密。而眼前的”滿漢全席“,以及一個個精致美味的月餅,更是增添了食欲,大家親密無間地交談著,空氣中彌漫著團圓的味道。心中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一年中有幾次機會能與家人相聚一堂,享受著血濃于水的親情呢?比起在外游歷的游子或與家人陰陽相隔的人們,我們要更加珍惜這眼前的溫情,珍惜流淌在身邊的親情。
仰望著頭頂那輪白玉盤,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古往今來,多少游人在外漂泊,無法與家人相聚。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總是在這樣的日子里抒發情思,吟詩作賦。蘇軾曾寫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千古名句,今時今日,這個偉大夢想不正實現了嗎?人們只需發一個短信,通一個電話,就能與遠在異國他鄉的親人們共享佳節。真心祝福普天同胞都能得到節日的祝福,與親情、溫暖相伴!
夜深了,圓月漸漸西沉,城市也歸于寧靜,我帶著今夜的收獲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十
火車票愈來愈緊張,大伙忙著回家和家人團聚,一塊過中秋,搬著凳子在外面賞月,吃著可口的月餅。我回憶著從前過中秋的情景,感到會心的欣慰。
放學的路上,抬頭看著月亮,月亮跟著我走。我想,等到月圓的那一天,全國各地的.大家是不是都可以和我們的親人團聚呢?忽然想起了養老院的老大家。有的老人沒子女、孫子、老伴,孤獨地活在這世上。每逢佳節倍思親,想來老大家都在思念著我們的親人吧。
曾看過如此一個故事:一個小孩子從小生活在孤兒院里,他一直想找到他的母親。有一天,他終于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他天天幫一個人,當其他人感謝他時,他就會請那人對另外十個人給予幫。他堅信,一傳十,十傳百,總有一天,他的母親會得到幫的。然后,他的行動感動了大家,電視臺采訪了他,他一夜之間變成了名人,但他依舊堅持不懈地傳遞愛心。
是小孩子對媽媽的思念使他一直堅持做下去。有時,思念也會化作一種力量。
于是,我加快腳步向前走去。中秋節那天,我肯定會給孤獨的鄧奶奶送去一盒月餅。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十一
都說十五的月亮圓又圓,今年的月亮也不例外。中秋節都有哪些來歷、傳說和習俗呢?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吧!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說到吃月餅你可能并不陌生,但你知道它的來歷嗎?據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于這天夜里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過后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并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
還有一種說法是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好了,就說這些吧!我也要去吃月餅了!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十二
很久以前,月亮也想穿漂亮衣服。于是,它去找裁縫。初一的月亮像鐮刀,裁縫夸它苗條,讓它過幾天來取。過了幾天,月亮去取衣服,裁縫看它變胖了,要給它重新做!十五這天,月亮又去找裁縫取衣服。裁縫一看月亮圓圓的,嚇跑了。這個童話讓幼時的我知道了月亮的.變化規律。
媽媽做的月餅像大餅,很厚,用的是新鮮的面和新鮮的餡,很可口。中秋節的晚上,我會迫不及待地拿出媽媽做的月餅,有豆沙的,有肉松的,有蛋黃的……切好擺上,把水果洗好,叫上爸媽,坐在陽臺賞月。剛要吃,媽媽提議:“我們來說帶‘月’的詩句吧?說出來才可以吃月餅。”“同意,我先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接下來,爸爸說:“海上生明月。”我又說:“月到中秋偏皎潔”。
每年的中秋節都會帶給我無盡的回憶,讓我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魅力!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十三
不覺月已漸圓,原來又到中秋。仰望明月,心情卻有些抑郁起來。中秋時節本是團圓的日子,可惜我在賞這美月的`時候,卻沒人在身邊和我一同分享。對于這樣一份難得的靜謐,未免有些遺憾。
以往的中秋節我向來沒什么感受,只記得吃個月餅罷了,更沒有雅致去賞月。都說月是用來靜賞的,或許我只有在這樣的時候,才能真正地看懂月亮。可是,孤單的感覺不會好,中秋團圓,可是我真正能和親人們共享的只有那個高高在上的月亮。我不敢再往下想,摸摸手指涼得似冰,讓我有種莫名的恐慌。
中秋給我的記憶中從沒有團圓。十幾年來,都是我和母親兩個人過,向來就沒當這是什么重要的日子,有時甚至就忘了這回事。那樣的中秋,過得很平凡,很踏實,不喧鬧,亦不煩躁。普普通通的人,吃著普普通通的飯菜,過著普普通通的中秋節,這普普通通的中秋節,也就普普通通地過去了。沒留下什么記憶,可也沒留下什么遺憾。這個節日以前都是在喧囂中度過,在同學的吵吵鬧鬧之間度過,也許因為這樣而沒有感到冷清吧。有人就有氣息,溫暖的氣息。
我拿了月餅出來,月餅真圓、真大!每個都有我手掌般大小,足足裝滿了兩大盒,我想它們一定很美味吧,但卻沒有一絲欲望去吃。我現在還小,第一次一個人在家過中秋,等到以后,我也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那么個個中秋都不會一樣的過了,我有些膽寒。這個中秋我過得很自由,因為沒人管我,但卻沒想象中那么開心。我很累,真想好好睡一覺,全當這是一場夢,夢醒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拆開包裝,我想象著月餅會像不久以后的月亮一樣,一點點變小,直到消失。而我一直也沒吃,不知是不是于心不忍,月餅缺了一塊,就像中秋缺了團圓,心里就不是滋味。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十四
姥姥一大早就坐在大門口擇著韭菜,瞇著眼,左肩高于右肩,細細地尋找著爛葉,嘴里時不時地哼著曲兒。我走到她旁邊時,她并未察覺,我突然叫道:“姥姥!”她才回過神來,響亮地“哎”了一聲。“哈哈,俺妮兒來了!”我的姥姥有些耳聾,但身體十分健康。又到了中秋節,她又得忙一陣子了,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外孫女都回來了,忙碌的她也是開心的,一直樂呵呵的,好像從來不覺得疲憊。中午,我們就簡單地吃了點兒東西,大餐正餐,還得等家里的男人們下班回來后才可以享用,那就是晚上了。
天空漸漸地黑了下來,路燈也紛紛點亮。幽黃的燈光點綴著,在外的人兒是否已經歸家了呢?希望他們能夠早點回家!家人在等待著他們擺開大圓桌,人齊了就開飯了,大人們邊吃邊聊,說說各家的事,姥姥也隨聲應和著,小孩呢,就打開電視看看中秋晚會等節目,看到好笑的,我們笑著,姥姥也跟著笑。即使姥姥不知道樂子在哪兒,也是開心的。
又是一年中秋節,又是一些熟悉的人,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真好。
吃得差不多了,姥姥把月餅端了出來。普通的月餅,卻飽含甜甜的愛。那皮是這個大家庭,餡自然就是大家庭的每一員,就是圍在大圓桌上的每一個人。這個大家庭是團結的,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永不分離的“月餅”。
聊得盡興了,姥姥突然說家里還種著石榴樹,結了五六個石榴,紅彤彤的,拿著手電筒帶我去摘。她說:“中秋節摘石榴,酸的也能變成甜的。”
還記得上一年的中秋節,是陰天,沒有見到月亮。“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上一年的十六也沒有見到月亮。今年,滿懷期待,跑出大門,沖向大街,一抬頭,看到一個明亮的“玉盤”。“咦,真的是月亮!”是啊,中秋少不了月亮,我莫名地高興,激動得蹦起來了,連忙邀上家人一起出來看,想象著嫦娥住在那里,感覺應該很舒服。
十點多鐘告別了姥姥,看到許多人家仍亮著燈,好不容易相聚,不舍得分離。
回家的路上,溫馨地回味著,仿佛我還在和他們高興地說些什么。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十五
又到中秋節,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中,用她潔白的光輝照耀著大地。
此時此刻,我都會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此時此刻,我都會仰望天空,欣賞良辰美景。
今年的中秋節,我在家里吃團圓飯,爸爸和媽媽做了一大桌的美味家肴。我們吃完后,來到涼臺上賞月。那皎潔的明月,周圍有著層層輕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寧靜的夜晚月朗風輕,給人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亮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輕盈而飄逸。有人說:“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今年例外,今年的中秋恰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月圓。”我不禁感嘆!
“月亮美嗎?”媽媽從客廳走了過來。“嗯!”我點了點頭。這時,我風趣的爸爸走了過來說:“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濃。”我笑了笑:“爸爸,你干嘛不吃月餅呢?”爸爸又說:“花好人好,餅圓月圓,人月兩團圓。”哦!我明白了,原來爸爸又想跟我對詩句。哈,這次爸爸輸定了,我這學期可看了不少書哦!“中秋國慶雙佳節,預祝你雙節喜慶在人心,花好月圓,更上一層樓。”舅伯一點也不慌,搖光晃腦起來:“風輕云淡,花艷月圓。情真餅甜,愿你常開笑口,美夢圓”哇!看來爸爸還有點厲害呢!我可沒打無準備之仗,我說:“事不愁,常開笑口,美夢圓。”
又到中秋時初中(匯總16篇)篇十六
今朝遠非昔日可比。往年的中秋,一家人都搬了竹凳坐在小區門口的樹下乘涼賞月。我非要坐在奶奶的膝蓋上,身上沾著明亮的月光,要她講故事與我聽。
奶奶少與老人們講話,除非是熟人。此時,她操著濃重的湖北口音,說起了一個“故事”。
奶奶的朋友去世了,她的孫女哭得好傷心,喊著‘要奶奶’……奶奶有些發愣:“你說我能陪你多久?中秋還能過幾次?一次。三次……也許是十五次……算算……你都可以上大學了……”
那時的我雖年幼,但還是隱約能聽出話中的意思,但那時我只覺得她神神叨叨,不耐煩的喊:“奶奶能陪我很久,別人的奶奶又不是我的,你喜歡別人的小孩。”我不耐煩的跑開了,看不見她的神情,月光依舊沾在我的身上。
該回去了,我笑嘻嘻的喊了幾句奶奶的名字,奶奶撲過來假裝打我,我迅速跳開,笑得更歡:“嘿嘿……打我呀打我呀……”
我對這個“喊名字游戲”上了癮,每年見到奶奶都會喊她的名字,可現在……。
月光依舊沾在我的身上。
奶奶,你看得見嗎?今年的月亮格外明亮,明晃晃的,真像是“白玉盤”。
又是一年中秋,卻沒有了奶奶,圓圓的月亮祝福全家團圓,卻物是人非。
月亮還掛在空中……。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