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作,我們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和審美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和受益。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一
今天媽媽從外面買回兩瓣大蒜讓我種,我瞧著這個,看著那個,不知道該怎么種。就不由自主的問了一句:“這么圓怎種啊”。媽媽笑著說:“試試看”。
我就用一個杯子裝了些土,把它們放在這個用杯子做的花盤里。
看著它們乳白色的皮膚,肩挨著肩,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好像一個合睦共處的大家庭。種上了大蒜然后澆一點水,最后發我對大蒜說:“大蒜啊,天暖了,快快發芽吧”!
大蒜已經長得很高了。我拿起花盤左顧右盼,左瞧右瞧,最后我把大蒜撥了下來,把士壤仍然放在那里。
那可不能再被吃掉了。
教師點評:文章運用了擬人句,使文章更優美,全文條理通順,是一篇不錯的小文章。加油。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二
吃完飯,看到哥哥七年級的植物課本,突然想觀察植物的葉片結構,就在陽臺上摘了兩片浮萍葉。
我先用刀把浮萍葉子切好,然后分成五絲。最后,我用小鑷子把它們放在一個小容器里煮了。調試好顯微鏡后,小心取出最小的一個放在載玻片上,用蓋玻片按壓,可以仔細觀察。
透過300倍的目鏡,我可以看到那一小片浮萍葉像森林中的一棵大樹一樣聳立著,周圍是許多密密麻麻、細細的暗褐色樹枝,樹枝上交織著飛蟲。其實是葉片的葉脈、葉肉和上下表皮,由無數保衛細胞組成。正是通過這些細胞,植物運輸水和無機鹽。然后,我觀察了另一片完整的浮萍葉。在100倍的目鏡下看,她就像一顆在茫茫夜色中閃爍的小星星,縱橫的脈絡像“人”字一樣從中間穿過。
顯微鏡下的'世界真奇妙!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三
今天,我在我家的墻上看到了八仙的完整照片。
圖為八仙過深藍海。前面的仙女騎在一個大金葫蘆上,背上一頂大帽子,手里拿著一根長拐杖。這是鐵拐李。第二位仙女藍彩荷坐在一個大花籃上,周圍是五顏六色的綠色花朵。和他在同一排的,他穿著古代的長袍。他叫曹國久,騎浪如白云。緊跟在他后面的是呂洞賓,他手里拿著一把高高飛揚的灰塵,寬袖隨風舞動,騎著一朵浪花。然后就是淺粉色的韓祥子。他正轉頭看著身旁的仙女。他叫鐘。他舒服地躺在一把大扇子上,在海上自由漂浮,向前行進。在同一排的是張,他騎著一只小毛驢。后面是一個美麗的仙女,名叫何仙姑,腳下是一片大荷葉,肩上是一朵白蓮花。八仙女中,我最喜歡她。
這幅畫真的很生動。畫中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灑脫飄逸,讓人想起一句成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四
今天,老師讓我們課后觀察動物,我和李敏嘉決定觀察蝸牛。早上,我又去看一下我們的蝸牛,這只蝸牛是我們在草叢里捉的,小小的蝸牛被我們放在一個塑料盒里,我們一天都要看它好幾次呢!啊!不得了,蝸牛拉屎了啦。同學們都走過來看,然后七嘴八舌著,最后哈哈大笑起來。我馬上跑去洗手間把盒子洗于凈。
第二天,蝸牛又拉屎了,我想了想,難道蝸牛也會拉屎嗎?我跑去問同學,同學對我說:“自已找書。”我又跑去問老師,老師說:“蝸牛也是像我們能爬,能看,還能大小便。”這下我可明白了,不過我還有一點不知道,就是蝸牛的屁股在哪里?我還要繼續觀察。
通過觀察,我還發現那些蝸牛還能打架,真有趣。它給我們的。
課余生活。
帶來了許多快樂。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五
螞蟻,也許在有些人的眼中,它們不過是一種渺小的生物,其實,它們卻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它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奧秘。每到夏天,我就經常可以在地上、墻角、花壇邊或樹洞里等潮濕的地主看見一群群的螞蟻,它們總是自覺地排成整齊的隊伍,匆匆忙忙地搬家、尋找食物,好像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忙得不亦樂乎。
記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去樓下散步,坐在花壇邊打算休息一下的時候,恰好看見有幾粒“旺仔小饅頭”零星地散落在花壇邊上。這時,我發現一些小螞蟻們爬了過來,不算多,大約有五六十只,它們爬到小饅頭的下面,似乎想把它搬起來,抬回家去。可是,對于它們來說,如此龐大的小饅頭,這樣的重量,它們又怎么承受得了呢?果然,試了幾次,都像舉重運動員失敗那樣敗下陣來。它們似乎有些放棄了,有幾只折回它們的巢穴,可仍有幾只留下來看守著,在饅頭的四周轉來轉去,那么,剛才爬走的,應該就是情報員了吧。
看著它們,我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螞蟻們會迷路嗎?通過在網上搜索,我找到了一些有關螞蟻的生活習性和行為等方面的資料,原來,螞蟻在通過的路上都會從體內排出一種激素,尋路的時候用觸角嗅到氣味,就能回家了。
小螞蟻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那么富有情趣,只要用心觀察就會有所發現。
螞蟻對人們來說,只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生物罷了。但是,有一些螞蟻的奧秘,連科學家都沒解開,所以,我就特地觀察了一下螞蟻。
我拿來一把小鐵鍬,順著一個螞蟻常進出的地方輕輕刨開,不一會兒,我就發現了一個小洞穴!不斷有螞蟻從小縫隙里爬進爬出,找到螞蟻的通道嘍!我把一只死蜈蚣放在小洞穴的旁邊,等待螞蟻來吃它。
不一會兒,兩只螞蟻爬了過來,一只螞蟻和蜈蚣玩起了捉迷藏,一會在蜈蚣的前面,一會在蜈蚣的后面,鉆來鉆去的。另一只螞蟻則原路返回,估計是去搬救兵了。路上遇見同伴就用觸角相互碰一碰,其它的螞蟻就朝著蜈蚣的方向進軍。不一會,就召集了一大群螞蟻過來,有的咬蜈蚣的背,有的咬它的頭,還有的螞蟻鉆到它肚子下面去咬它的肚子。
這只死蜈蚣對于螞蟻來說可是一道美味佳肴,可是這“龐然大物”怎么搬呢?別急,小螞蟻有的是辦法。
它們有的在后邊推,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兩邊拽,還有的使勁兒給它們打氣兒,仿佛在喊:“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到了陡坡這一道難關的時候,它們不停地推,使勁地拉,可蜈蚣總是滑下來,在第十三次的時候,小螞蟻們眾志成城,終于將蜈蚣搬回了家。
它們團結協作的精神讓我深深的感嘆到:啊!這么小的生命竟然也有如此大的力量,真是了不起啊!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六
美麗的大自然中,有高大挺秀的大樹,有堅強不屈的仙人掌,還有柔美的柳樹,而我,卻是一株秀氣的含羞草。
又一個清爽的早晨,我張開了綠綠的葉子,微風姐姐吹過來,幫我清理掉了衣服上的灰塵,太陽公公也抖了抖身子,光漸漸地更暖和了,鳥兒啼叫著,歌聲是那么動聽。
我看著湖水中自己的倒影,開始慢慢地梳妝。我的葉子小小的、綠綠的,就像春天剛剛長出來的嫩草芽,粉紅色的小花球上布滿點點金色的粉末,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柳樹姑娘在湖水旁跳著婀娜的舞蹈,就像一把梳子在我的身上梳來梳去,把我的葉子和花瓣梳理得格外漂亮。
突然,一陣風吹過,天漸漸暗下來,要下雨了!我立刻收起了小傘,把葉子閉得緊緊的,這樣,我就不怕自己被大雨打傷了。嘩嘩嘩----兇猛的暴雨叔叔終于來了,一盆盆的雨水往我頭上、身上澆了下來,我隨著狂風搖來擺去,始終緊緊抓著大地媽媽,在暴風雨中我雖然是那么弱小,但我卻一點也不畏懼。
暴風雨過后,天又放晴了,溫暖的陽光再次照到我的身上,我慢慢張開我的眼睛和葉子,又重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
我是一株含羞草,雖然并不是那么起眼,但我一直在默默地裝點著美麗的大自然,我喜歡溫暖的陽光,也敢于挑戰暴風雨的洗禮,我愛我身邊的好伙伴!
媽媽給我買了一盆神奇的它就是含羞草。
帶著這個問題,我立馬上網查資料,終于為我解開了這個謎。原來,含羞草的葉柄下面有一個鼓囊囊的包叫葉枕,里面含有充足的水分,當你觸摸葉片時,葉枕中的水馬上流到別處去了,葉枕就癟了,于是葉子就垂了下來。等平靜一會兒后,水分慢慢從兩側流回葉枕,葉子重新展開了。
這次對含羞草的觀察真有趣,沒想到一棵小草竟然藏著這么有趣的知識。看來平時生活中還得多觀察觀察呀!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七
張伯伯家養了很多母雞。今天爸爸帶我去他家玩,使我有幸觀察到母雞下蛋的全過程。
我見他家的老母雞在下蛋前,總是圍著下蛋的窩不安地“咕咕”直叫,覺得完全放心時,才張開翅膀“噗楞”飛進窩里,安靜地趴在松軟的草窩中。
一會兒,母雞全身的毛抖動起來,脖子也縮了進去,又過了一會兒,母雞突然站了起來,我以為蛋已經下出來了,便悄悄地湊到前面看,沒想到窩里卻是空的。我正在奇怪,只見母雞的翅膀架了起來,脖子也伸了出來,雞冠子也漲紅了。它睜大了眼睛,兩腿半蹲,整個身子前高后低。原來叉開的翅膀又夾緊了,看上去很吃力。就在這一瞬間,母雞后半身往后一墜,一個滾圓的大雞蛋就落在雞窩里了。接著,老母雞用爪子把剛下的蛋撥到肚子底下“掩護”好,生怕誰搶走似的。同時,它不斷地把身邊的草叼著往身后扔。它蹲了一會兒,覺得平安無事了,才肯輕松地離開雞窩“咯咯嗒,咯咯嗒”地唱起來。
我撿起熱乎乎的雞蛋,心想:看來雞下蛋也不容易呀!
第二則:貪吃盡職的小貓咪。
我家養了一只可愛的小貓咪,它身穿一件黑白相間的毛衣,臉上嵌著一對金色小燈泡,晚上還發出一閃一閃的光芒,嘴角邊還站著兩個守護神。
但是,做為貓,小貓咪還是那么盡職盡責。它只要一看見老鼠就立刻撲上去,一天到晚不知要吃多少只老鼠呢。記得有一次,我去蘋果箱子里取蘋果,突然從箱子里竄出一只又大又肥的老鼠,把我嚇得直打哆嗦,這時該小貓咪出場了,先是閃電般地撲上去用爪子按住老鼠,發出一陣陣“嘶嘶”的聲音,把老鼠嚇得魂飛魄散,然后,又故意把老鼠放掉,沒等老鼠歪歪斜斜走幾步時,小貓咪又躍身將它攔在面前,就這樣幾個回合之后,老鼠已經毫無反抗之力,完全嚇得個半死,最后,成了小貓咪刀板上的肉,任其割舍,任其享受……這就是我家的小貓咪,一只既貪吃,又盡職的小貓咪。
第三則:觀察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今天,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實驗課,題目就是《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老師先給我們做了個實驗,把兩只大小不一樣的馬鈴薯分別放在兩個盛滿水的水漕里。在放之前老師先讓我們猜測哪個是沉,哪個會浮。同學們紛紛猜小的會浮,大的是沉的。結果老師做好后,發現正好相反。而且把它們放在同一個漕里是出現了兩種情況,一是都沉,另一是都浮。同學們感到很好奇。最后我們都說肯定是和水有關。老師讓我們通過實驗來證明。
老師把漕里的水分別讓我們取一些,然后放在鐵片上給酒精燈燒,結果發現一個水漕里的水燒了后,鐵片上有一層白色的東西,而另一個上沒有。老師還讓我們,把這白色的'東西用手沾一點放在舌頭上,結果大家都叫了起來,“哦,是咸的”“老師,這是鹽”。老師對我們的回答,表示贊同,并且還表揚了我們。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明白了原來鹽水可以讓馬鈴薯浮起來。為了證明這個,老師接下來讓我們,自己動手做。在做的過程中,我們又發現,鹽不能太少,只能到達一定的濃度才能使馬鈴薯浮起來。為什么鹽水能讓它們浮起來呢?老師又給我們稱了鹽水和清水的重量,結果又發現鹽水重了許多,而且鹽份越多,分量越重。分量越重,它的浮力也越重。所以,馬鈴薯能夠浮起來。
第四則:觀察水蝸牛。
太陽漸漸西下,像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地走向山下,紅色的光也漸漸地溜走。吃完晚飯,我和姥姥、姥爺到大舅姥爺家串門。
到了他家,我們受到了熱情的款待。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大舅姥爺家,在大廳里我看見了一個長方形的魚缸。魚缸里面養著許多水草,小熱帶魚們披著一身漂亮的鱗片快樂地游著。我無意中發現一只帶著貝殼的動物。于是,我就把它撈了上來,原來是只小蝸牛。我想:蝸牛是生活在潮濕的土壤里的,怎么會在水里生活呢?大舅姥爺好象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對我說:“因為它是水蝸牛,所以能生活在水里。”接著又對我說:“我把燈貼在魚缸的一側,慢慢地能讓水溫發生變化。”聽了大舅姥爺的話,我對水蝸牛更感興趣了。
我仔細觀察,水蝸牛的頭部長著一對又長又細的小觸角,還有一個橢圓形的小嘴巴。背上馱著螺旋的小“房子”,“房子。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八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
蝸牛背著一個沉重的殼,長著長長的觸須,圓圓的眼睛在上面,肚子在下面。
我用手輕輕地描著蝸牛的眼睛。當我向前移動一毫米,它的眼睛就會縮小一毫米。如果我觸摸它的眼睛,我很長時間都不會看到它們。好奇怪!
還有一次,蝸牛游泳的時候,總是閉著眼睛。他們吃蔬菜的時候,總是先吃一次再吃。腦子里老是想著奇怪的問題。
我觀察到蝸牛殼可以保護自己。經過觀察,我把小蝸牛放進了大自然。
湖南省長沙縣星沙鎮泉塘小學三年級三班:謝。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九
我家的魚缸里養有幾條金魚,有金黃色的,也有黃白相間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金魚是一種名貴的觀賞魚類,它體形豐滿,性情溫順,色彩鮮艷,被稱為“金鱗仙子”,“水中牡丹”。
金魚是水世界里最美麗的舞娘。它們有的俏皮,有的文靜。金魚吃起東西來可有趣啦!只要我撒下魚蟲粉,它們就拼命地甩動尾巴,搖動胸鰭,一個勁兒地向事物游去。然后張開圓溜溜的`大嘴巴,爭先恐后地搶了起來。等吃飽了,它們就沉下水底靜靜地休息了。休息片刻,金魚又像往常一樣,精神飽滿地互相穿梭來往。腮一張一合的,吐著露珠似的泡泡,好像在竊竊私語,又像在喋喋不休。這只魚缸就像它們溫馨的家,它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自由地生活。
一次,我忘了給它們喂食,金魚們就不停地游向水面,張開大嘴巴,好像在說:“小主人,你真粗心,忘了給我們吃東西了!”
金魚膽子很小,記得有一次,我把魚兜放在水里作弄金魚,它們都嚇得擠在了一個角落里,等我一走,它們才又神氣活現地游來游去。但金魚也有生氣的時候,當我用魚兜撈起一條金魚,它就拼命掙扎,把水濺到我身上,直到我放了它為止。
觀賞金魚是我閑暇時的一大樂趣,它讓我心情愉快,精神舒暢,但金魚很愛干凈,要經常換水。
我喜歡這些快樂而有生氣的小金魚。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十
中午放學回家后,媽媽對我說:“我買了一袋奶油生菜的種子,咱倆一起把種子種到花盆里吧!”我高興極了,馬上同意了。
我們先在花盆里鋪了半盆泥土,然后把生菜種子一粒粒地撒在泥土上,接著再給種子蓋上一層薄薄的泥土,當做它的小被子。最后讓小種子喝點水,就可以慢慢地等待它發芽啦!
3月20日,星期三多云。
下午放學回家后,我來到陽臺上,看看我的生菜種子發芽沒有?“哇,種子發芽啦!”我大叫起來。小芽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是兩片葉子合在一起的,有的是兩片葉子向外張開的,有的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有的是長長的,有的是短短的。。。。。。真希望小芽快快長大啊!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十一
最近,我對觀察小動物發生了興趣。家門前的草叢里我經常發現蜥蜴,只是苦于抓不住它。今天,有一只小蜥蜴居然從草叢里爬到我家門口,我一把按住了它,連忙把它放進一個小瓶子里。在科學課上,我知道蜥蜴是一種爬行動物,俗稱“四腳蛇”。身上有細鱗,尾巴很長,腳上有鉤爪,生活在草叢里,速度極快。
看著瓶子里的小蜥蜴,我想看個究竟。我開始逗它玩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手伸進瓶子里,并從蜥蜴的腹部來了一個“猴子撈月”,沒想到被它咬了一口,我緊張極了,生怕咬了會中毒。哪知道一點也不疼。我想:它一定沒有牙齒,也沒他們說的那樣有毒。“我就大膽地把蜥蜴從瓶子里掏了出來。它確實沒有尖尖的牙齒,手摸上去有點粗糙。這時,我發現它好象要睡了,過了一會兒,它果然把眼睛閉上了。蜥蜴和人一樣也有作息時間啊!
我愛小蜥蜴,可愛的小蜥蜴!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十二
這天,我做了一個搞笑的實驗,就是把一些綠豆放在一個裝了水的杯子里,并觀察它的發芽過程。我剛把它們放下去的時候,它們就像是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在杯子里跑來跑去,有些跑累了,便躺在杯子底呼呼大睡,而有些好像還沒玩夠,浮在水上方,把腦袋探來探去,于是我把那些不睡覺的撈了起來,把它丟掉。
xx年10月3日星期四晴
兩天沒去看它們了,不明白它們怎樣樣了。我發現綠豆逐漸變胖了,比以前大了很多。神不知,鬼不覺,它們撐破了綠綠的衣裳,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可是有的綠豆還是沒變化,衣服緊緊地穿在身上,生怕涼著。
xx年10月5日星期六晴
這天是泡綠豆的第六天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綠豆,我大吃一驚,綠豆已經吐出了白白的嫩芽,大約有一厘米長。脫了皮的綠豆白嫩嫩的,真招人喜愛。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十三
我們小區門口,有幾株含羞草,莖部是圓柱形的,頂部有刺,葉子就像一片細小的綠色羽毛。
剛開始,我并不知道這幾株草就叫含羞草,只是有點好奇,就伸手碰了它一下,沒想到,含羞草的葉子立刻縮了起來,真奇怪。過了一會兒,葉子又張開了,我再碰它一次,葉片又縮了起來,真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我回到家,把全部關于植物的百科全書都找了一遍,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時,葉枕上半部細胞中的液體透出,細胞群疲軟,而下半部細胞堅挺。葉枕處會彎曲。葉片就會成對兒合攏。
原來這就是含羞草“害羞”的秘密,真有意思!大自然的奧秘無處不在,我要用心去探索,去發現。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十四
今天下午,老媽從外面回來,帶回來幾顆像洋蔥不是洋蔥、像大蒜不是大蒜的東西。我問老媽這是什么,老媽興高采烈地說是水仙花,開花后滿屋子都飄香,看著老媽夸張的表情仿佛她已聞到了悠遠的清香。
我疑惑地看著這些丑東西,它們一個個都挺著圓鼓鼓的大肚子,傍邊還有兩三個小警衛似的緊貼著它,尖尖頂上吐出一點點嫩黃的`小芽,它會不會有小荷才露尖尖角之后的龐大氣勢呢?讓我拭目以待吧。
12月28日星期六晴。
水仙花們在水里睡了一個星期,欣欣然睜開眼,伸伸懶腰,抖擻抖擻精神,發出驚奇的感嘆:啊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這些可愛的小芽兒已經一寸長了,粗壯的梗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每棵水仙上都發出三、四個梗,有一棵還發出了六個梗。每個梗上都長著兩片小巧的葉子,一高一矮,像兩親兄弟。葉子嫩綠嫩綠,頂上還有些嫩黃。小小的芽兒像一把把尖刀,直刺向空中。
1月4日星期六晴。
如果說上星期的綠是半彈琵琶半遮面嬌羞的綠,那么這星期的綠是潑辣的綠,是開放的綠,是成熟的綠。這一片醉人的綠喲,在枯木凋零的冬天,不由讓人眼前一亮,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愿這綠色保佑我,期末考出好成績!
1月11日星期六晴。
現在這盆水仙像亭亭玉立的少女,他們阿娜多姿,形態各異,你擠我擁,像害羞的小姑娘不敢出門見客似的,偶爾兩三片葉子大膽地探出頭來向我俏皮地招手。看著這片可愛的綠,我仿佛置身在春的懷抱。
仔細一看,他們已孕育出花蕾,怪不得這么害羞。葉子緊密地包裹著花蕾,像一位母親守護著自己的嬰兒。現在還看不清花蕾的模樣,我真替水仙花們高興,這綠色的生命正在創造著奇跡呢!
三年級語文觀察(專業15篇)篇十五
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小魚。
晚上,我去看小魚的時候已經十二點。我很想睡,可小魚怎么沒睡去呢?我帶著疑問躺上床。
過一會兒,我又去看小魚,一看,小魚還瞪著個大眼睛,我不敢相信,心想:小魚剛到我手中就死嗎?但是,在賣魚的阿姨的魚缸里還活潑自在地游得很歡呢!
難道說我在買走的時候,阿姨放點東西嗎?可是,她沒放過呀!
我的問題一個一個冒上來。
第二天早上,我去問爸爸,爸爸說:“小魚并沒有死,賣魚的阿姨也沒有放過什么東西。”“為什么呢?”我好奇地問。“想知道為什么嗎?”爸爸說。“想!
”我重重地點點頭。爸爸說:“是這樣的,因為魚是沒有眼皮的,不像我們有眼皮,所以,睡覺時是不會閉眼的,懂嗎?”我恍然大悟。
原來,小魚是沒有眼皮,所以睡覺時才不閉上眼睛。真是,生活處處有奧秘,生活處處有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