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常常能夠通過生動的描寫和豐富的細節使人物形象鮮明,情節生動。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借鑒。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一
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有熱熱鬧鬧的元宵節,有闔家團圓的春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
去年端午節那天,我早上一起床就看見媽媽在認認真真地包粽子。我興致來了,就問媽媽:“可以讓我試試嗎?”“當然可以!”媽媽一口答應了。我先觀察媽媽包的步驟。媽媽手法嫻熟,只見她拿起三片嫩綠的粽葉,交錯著排好,然后把粽葉卷成一個小漏斗,接著往里面倒滿米,用手指壓實,最后把粽葉左右翻折幾下,用棉繩一捆,一個精致的小粽子便出現在我眼前了。我連忙照著媽媽的.樣子,也迅速包了一個粽子。連試了好幾次,我才成功。
包完粽子,媽媽就帶著我去江邊看劃龍舟比賽了。還沒走近,我便聽到一陣震耳欲聾的鼓聲。我一看,原來岸上劃龍舟的人正把龍舟往水里抬。準備就緒后,幾支隊伍便開始比賽了。他們劃得好整齊啊,果然是非常團結的隊伍。槳手在隊長的帶領下,整條船沒有轉過一點彎,直直地向前進。不一會兒,幾只船就齊頭并進,劃完了2000米。岸上的人都忍不住吶喊起來。
晚上的時候,我們打開電視看劃龍舟的節目,我覺得太好看了。他們連船倒了也不慌不忙,把水抖一抖,爬上船繼續劃。我看了好久才開始吃粽子。我挑了我包的粽子,真好吃啊!
我喜歡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它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二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宋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三
多少年了?人們只記得在端午節嘗一口粽子,看著在江面上奮力前行的龍船,也僅僅是如此而已,原先的意義已經不重要了,不再有人記得詩人那時的苦那時的恨,恨世人的盲目,恨世人的沉淪,也恨自己無能為力。
不愿隨波逐流的詩人,最后卻選擇了長眠于奔騰不息的江水中,但那顆不屈的心,就在那遺世的“楚辭”中存在著,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四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一天,可熱鬧了,在這一天里,家鄉都會舉行賽龍舟。
在賽龍舟前,江邊上已經圍滿了人,他們來給自己村的隊員加油,那聲音可以說是響遏行云。各隊的選手已經各就各位,隨著一聲巨響,他們都沖出了起跑線,船頭的鼓手有節奏打鼓并喊著“1、2、1、2、1、2、1、2......”劃船的隊員在振奮人心的鼓聲中劃一,有力地劃著。你看,紅隊本來是第一的,后來被黃隊超了,接著綠隊又超了,藍隊和紅隊不分上下,我看著看著,真懷疑紅隊之前的“油”消耗過大,現在快沒“油”了。但是,紅隊友又“加油”了,馬力十足,最后拿了個第一的寶座。
過端午節,但然少不了吃粽子了,我奶奶每年造例會包粽子。我可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了,又香又滑,好吃極了。我還看了奶奶包粽子的過程;首先,把粽葉洗干凈,然后在粽葉上薄薄地鋪上一層,在把調好的肉,鴨蛋、黃豆瓣放進去,再撒一層在最上面蓋住。最后用葉子包住,用繩子綁實就大功告成了。當然還不能吃,還得放進煲里蒸熟了才能吃。
端午節這天真熱鬧。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五
俗說五月初五過端午,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比如賽龍舟,扣花繩,包粽子等。
轉眼外婆會來了,她說現在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第一部先把柴葉圈稱一個圈第二部是再添兩根,第三部是放一點米,第四部是放個大棗或者甜肉第五部是再放一點米,第六部是把頭縫成一個三角形再用線系好,最后一部是放在鍋里煮了媽媽又喊我去洗澡,洗完澡只后就戴香囊,扣花繩端午節最好看的節目賽龍舟開始了,龍舟分為三隊分別是紅隊,黃隊,藍隊船上各有一人打鼓祝興,還有四人劃船。
比賽開始啦,紅隊領先,然后又被黃隊搶去了,這可把紅隊給惹急了,兩隊在那競爭起來了,不是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嗎。這可被藍隊檢個便宜。藍隊輕松的.贏得了比賽。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六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元宵等許多節日。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我們要吃粽子,門前要懸艾草,還要看龍舟賽!上午,我和奶奶去買粽子,艾草了,街上熱熱鬧鬧的,人們都在認真地挑選粽子,有的人正在買艾草,我們走到賣粽子的地方,挑選著各種口味的粽子,我挑選可一種我們比較喜歡的原味粽子,買回家了。之后,我們又買了一把艾草,靠在門前。
下午,我們一家人去漢江河看龍舟賽。在岸上,遠遠地看到八條長長的龍船,停在江中,每條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條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像離弦之箭一般,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槳,喊著雄壯的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一轉眼,一條黃龍越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黃昏,我們都回家了。
晚上,我們把粽子端上了桌,我把繩子解開,聞到了一股香味,迫不及待的嘗了一口,甜甜的,好吃極了!說起粽子,還有一段小故事呢!傳說屈原跳進江里死后,老百姓都來悼念他,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咬屈原的尸體,便向江中投入糯米團。于是,吃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也是一個熱鬧的節日。我家鄉的端午節也一樣。
關于端午節,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偉大的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后,人們非常傷心,為了不讓河里的魚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于是就用蕉葉包住飯團丟進河里喂魚。從此,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就要吃粽子,看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粽子。粽子的類別有很多,而且每種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講究。首先,把粽子葉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進去,裹成一個圓錐形,用繩子扎起來,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節那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可熱鬧了。端午節時人們還會賽龍舟。隨著鞭炮聲的響起,龍舟手們劃著船槳,龍舟越來越快,龍頭不停地晃動,飛快地向前行駛。仔細看看,龍舟上畫著美麗的花紋,非常精致。龍頭上頂著兩只大龍角,下面是兩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著一只小花籃。眼看一只龍舟就要超過前面那一只了,離終點已經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輸,一口氣沖過了終點。全場一片歡呼聲,最緊張的就是我們這些觀眾了,龍舟賽真精彩啊。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如果有機會,你也來和我們一起度過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七
今年的端午節格外熱鬧。
一大早,街道上,潮水般的人群來來往往,音響聲一陣高過一陣。商家們臉上堆滿了微笑,不停的介紹著自己商品的優良性能和便宜價格,心里迫切地希望顧客買下。有的商家還邊講解邊示范,他們的認真勁兒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有不少人被商家的熱情所打動,把手伸進錢袋里,很快,一筆筆交易就這樣達成了。
“老板,我要五個粽子!”“我要十個!”“二十個!”小吃攤剛一開張,就被人們團團圍住。老婆婆熟練地包著粽子,他的女兒不停的給顧客找錢,母女倆忙的.不亦樂乎。不一會兒,熟粽子賣完了,可是沒有買到粽子的人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他們把錢伸到女兒面前,預定下一個粽子。米,越來越少,人,越聚越多,累的女兒連聲道歉:“對不起,請等一下。”中午時分,米包完了,老婆婆看著一部分空手而歸的人們,說:“今天的人真多。”
今年的端午節可真熱鬧,我真希望下一個端午節快點來。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八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大臣,由于敵國實施反間記,朝中的奸臣又對他進行無恥的誹謗,使屈原遭到國君的冷淡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愛國之情并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反而變得更加激烈,當他聽到國家淪亡之時,憤而無奈的屈原投江自殺了。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九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十分熱鬧。
端午節是因為秦國和楚國發生了戰爭。秦王要求楚王去談判,屈原勸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不聽。還將屈原逐出國,后來,楚國被滅之后,屈原憂憤地跳進了汨羅江,百姓為了懷念屈原,將糯米包成粽子,投入了江中,希望魚群吃米而不傷屈原身體,后來演化為端午節,所以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里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賽龍舟、吃粽子、包粽子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包粽子了。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幫媽媽包粽子,我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把粽葉卷成筒狀。用手握著粽葉,然后舀些糯米放在粽葉里面,把多的粽葉包起來,再用繩子捆住粽子,一個粽子就在我手里誕生了。可是,好景不長,當我準備去蒸的時候,粽子下面突然有了一個洞,糯米像調皮的娃娃全漏出來了。我很失望。我去問媽媽:“媽媽,我明明已經包好了,為什么還會漏出來呢?”媽媽笑著說:“你把粽葉卷緊點。”我照著媽媽說的做,果然成功了。包出來的粽子又大又好看。不一會兒,粽子就蒸好了。我揭開鍋蓋,一股清香從鍋里飄出來。我從里面拿出一個來,“好燙!”我發出一聲怪叫,丟回了鍋里,等粽子冷了,我拿出一個粽子。解開繩子,剝開粽葉,我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糯糯的,真好吃!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元宵等許多節日。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我們要吃粽子,門前要懸艾草,還要看龍舟賽!上午,我和奶奶去買粽子,艾草了,街上熱熱鬧鬧的,人們都在認真地挑選粽子,有的人正在買艾草,我們走到賣粽子的地方,挑選著各種口味的粽子,我挑選可一種我們比較喜歡的原味粽子,買回家了。之后,我們又買了一把艾草,靠在門前。
下午,我們一家人去漢江河看龍舟賽。在岸上,遠遠地看到八條長長的龍船,停在江中,每條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條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像離弦之箭一般,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槳,喊著雄壯的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一轉眼,一條黃龍越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黃昏,我們都回家了。
晚上,我們把粽子端上了桌,我把繩子解開,聞到了一股香味,迫不及待的嘗了一口,甜甜的,好吃極了!說起粽子,還有一段小故事呢!傳說屈原跳進江里死后,老百姓都來悼念他,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咬屈原的尸體,便向江中投入糯米團。于是,吃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詞人屈原的,節日里主要的紀念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等。
我外婆包的粽子可好吃了,外婆說:“用蘆葦葉包粽子最香。”外婆先從市場上買來蘆葦葉和糯米,先把蘆葦葉在沸水里泡十分鐘,十分鐘之后,外婆把蘆葦葉弄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我往里面放了許多糯米,又放了些醬油放了些肉,我和外婆一起,一共包了十七個,我們把粽子放進高壓鍋里,煮了二十分鐘,打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終于,開始吃粽子了,外婆把粽子皮剝開,我一拿到粽子,就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那天,我吃的粽子最多。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呢!
我特別喜歡看賽龍舟了,賽龍舟的場面非常熱烈,賽龍舟的隊員拿著槳,有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大力敲著擂鼓,龍舟在水上力爭上游,奮力向前沖,一號龍舟全體隊員士氣高昂,目前在第一位,可是后面的隊員也不甘示弱,大聲喊。
口號。
一下子向前沖這個場面非常熱烈讓人們很興奮期盼著誰會得第一。
吃粽子,賽龍舟。這節日的兩大習俗,編織出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我國人民的一個傳統習俗。這一天,奶奶在做粽子,我聞了那些香噴噴的粽子,迫不及待地要親自動手。我拿出了兩片粽葉,折了一個角筒,在折好的角筒里放下一捧糯米,塞上一大塊鮮肉、蛋黃。我想,做一個粽子不怎么難。結果當我準備用粽葉把糯米蓋好時,糯米卻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已經蹦了出來,不聽我的指使。嚇得我手忙腳亂。奶奶看見了,急忙幫我去掉一些糯米,粽子才能包起來。接著,要給粽子扎粽繩。我認為要把粽子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便把粽子五花大綁起來。粽子終于做好了。那種喜悅的心情是無法形容的。
我們邊吃粽子邊看電視里的龍舟賽。龍舟樣式多種。分紅龍、黃龍、青龍、白龍數種。龍身龍腹按鱗甲模樣涂彩,色澤艷麗鮮明,圖案漂亮眩眼。不同龍舟掛著長長的不同色澤的龍須,標志突出。每只船上鼓鑼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力爭上游。河岸兩側人頭攢動,萬眾歡騰。前來吶喊助威的觀眾,群情激昂,歡聲震天。扣人心弦的龍舟競渡,把端午節的節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端午節不僅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還能看到激烈的龍舟賽。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一
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民間有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包、掛艾葉的習俗。端午節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超市買粽子,那里的品種可真多呀,有豆沙的、蜜棗的、肉的等許多口味,看起來非常誘人,讓我垂涎三尺!買完粽子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給我買了一只漂亮的香包,香包的樣子是一只躍起的鯉魚,身上布滿了金光閃閃的鱗片,用五彩絲線掛在了我的脖子上,聞起來香氣撲鼻,傳說端午小孩子佩戴香包有辟邪驅蚊的作用。人們還把艾葉掛在門上,它可以產生奇特的芳香,有驅趕蚊蟲、凈化空氣的作用。
我國的民俗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我們所有人都應該保護、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二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的節日,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辟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真正含義。
今天過端午節,我提前興奮了一個星期,因為可以吃著美味的粽子,可是以前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過節是沒有好吃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是包粽子中的過程,體現著樂趣,每次的端午節一到,爺爺在頭一天晚上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我便和爺爺一起包粽子,納綠色的粽葉上加一些糯米和肉,包成三角形的粽子,包好放在鍋里煮上四五個鐘頭,之后爺爺煮好的`粽子泡在備好的涼水桶里,涼了之后慢慢地拔開葉子,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鮮嫩的肉露出頭來,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啊。
中午的時候,爺爺在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著五彩的絲線,經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顏六色的絲線在我心里是精美的替代品,有些人會用錢買一個帶在身上,我的爺爺是親手用一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一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么的開心。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三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以就有了端午節。
習俗是吃粽子。我家里奶奶是包粽子能手。首先把粽葉卷成圓錐形,再往里面放一半糯米,接著往里面放幾顆紅棗,把糯米蓋上,然后把粽葉裹起來再用線把粽子給纏好,最后又大又肥的粽子就包好了。再把粽子給蒸好,就這樣,香味撲鼻的'粽子就做好了。
聽,那兒,有鼓聲,吶喊聲,吆喝聲交織成一片,原來正在進行熱烈激昂的賽龍舟啊!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四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傳說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在汨羅江投河自盡。老百姓們就劃著船,在河里打撈尸體,可是沒打撈到。他們為了不讓小魚吃屈原的尸體,于是便往河里投飯團。這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節要劃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去年的端午節,我們過得非常有趣。爸爸帶我觀看了老家的龍舟比賽。老家有一條大河,名叫樂安河。樂安河遼闊無邊,長得跨越了幾個市,寬得可以讓幾百條龍舟并排劃行。我的家鄉有“小上海”之稱,樂安河便是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后來因為陸地交通漸漸發達,而河上交通卻逐漸冷清。可每年的龍舟賽,卻仍然在這里舉行。
在大河邊上,許多條龍舟整裝待發,決定與他人一決勝負。這些劃船的人都是河周圍村子選出來的壯丁,他們個個信心十足,勢在必得,一定是想為自己的村莊爭光吧!
不知是誰一聲招呼,所有的人都爭先恐后地向前劃動,不敢有任何怠慢。他們吆喝著:“嘿呦,嘿呦。”讓人情不自禁地為他們吶喊助威。
在眾多龍舟中,有兩條龍舟從同伴們中脫穎而出。他們不分上下,先是你超過我,然后又是我超過你。在終點時,第一條龍舟超過了第二條龍舟,獲得了冠軍。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我猜想,今年的端午節,一定會比去年的端午節更加有趣!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五
今天,我們終于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是個熱鬧的節日。
據說在屈原投江之后,當地的百姓聞訊,紛紛劃船前去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都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誰知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只好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邊。當其他的百姓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原大夫時,馬上冒雨行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這個習俗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每年賽龍舟的時候,河岸兩邊總是站滿了人,在比賽開始的時候,天空就會燃起美麗的煙花,五彩斑斕的,美麗極了!特別是龍舟比賽開始的時候,舟上的人們分工進行,有六人劃船,還有兩人負責擊鼓,鼓聲轟隆震天,看的人也激情奮昂。扣人心弦的龍舟競渡,把端午節的節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百姓們又怕湖里的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說是讓魚蝦吃飽了,魚蝦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身。后來就漸漸演變成吃粽子的習慣。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啊!有唐代文秀《端午》一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以外,還要飲雄黃酒、吃咸蛋、吃田螺、懸掛菖蒲和艾草等。
以前,我們家過端午節都是吃吃粽子就沒了,但去年端午節我卻用電腦看了賽龍舟,卻使我記憶猶新。記得去年端午節那天,我起了個大早,興致勃勃地打開賽龍舟活動的現場直播,電腦視屏里,小河兩岸早已經是人山人海了。老人們從家里搬出靠椅,端坐著靜靜地等待。姑娘們如同參加一次盛會,各個穿著利落的新裝,唧唧喳喳地探討著這次比賽誰會是贏家。青年小伙雖然沒有能親身參加賽龍舟,卻也是熱情不減,臉上充滿了歡喜。小孩子們更是興奮,在人群中鉆來鉆去,有一些調皮的男孩甚至爬到河邊的高樹上,占據著好位置,居高臨下地往河中眺望。而河中早已浮著四只最美麗的龍舟,船只狹而長,船舷上描繪著朱紅的線條。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于開始了。青年滑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纏著一束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平靜無波的塘河上來去如飛。兩岸看龍舟的人都大聲吶喊,有的還把家中的鑼鼓都拿出來,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輕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連環響”鞭炮掛到樹上點燃。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處,在河面上回蕩,震耳欲聾。攝像機把直播放大了點,我清楚地看到青年橈手們奮勇揮槳,動作整齊劃一,堅實的肌肉隨著動作一起一伏,額上布滿汗珠污漬反射著太陽的光輝。擊鼓的人更是興奮異常,縱身一躍,雙槌齊下,恨不得把全身的力氣都使上去,讓人擔心那鼓會不會被敲破。賽到緊張處,更是精彩異常,兩只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岸上的呼聲一陣蓋過一陣,待到分出勝負,又是一陣的歡呼聲夾雜幾聲懊喪的嘆息聲。龍舟直播結束了,我卻仍坐在椅子上回想比賽盛況。
我想,龍舟活動不就是要考驗人與人之間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嗎?如果把它用在學習上,那才。我們真要學習這種賽龍舟的精神,讓我們在學習上有一個新的突破。
篇三:印象端午。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并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干、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六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江蘇連云港,那里不僅環境優美物產豐富,而且許多傳統的民間風俗都被保留了下來,尤其是端午節,熱鬧非凡,有趣極了!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五月節、重陽節、艾節。在這一天,包粽子、賽龍舟是必須有的傳統節目,至于每家都要掛艾葉、白芷,喝雄黃酒,據說是為了辟邪。
到了這一天,江邊兩岸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再看看江里的比賽龍舟,只只披紅掛綠,漂亮極了,比賽隊員個個擦拳磨掌,準備比個高低!只聽一聲令下,一只只龍舟在江面上你追我趕初中作文,鼓聲震天,場面壯觀極了!
聽老人們講,賽龍舟是因為在當時楚人舍不得賢臣屈原含冤而去,所以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已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賽之起源,后來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以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這天家家還要包粽子,是因為荊楚之人在這天煮糯米飯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怕魚吃掉,故用竹筒裝糯米飯投入,逐漸用粽葉包米來代替竹筒。
我在家鄉過端午節太開心了,不僅有好吃的、好玩,而且還能聽到好多美麗的傳說故事,真的是舍不得離開呀!看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如果有機會的話,你也來這兒玩玩吧!保證你會滿載而歸的。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七
今年的端午節過得不同往年,因為我剛剛在課本里學習了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更因為我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在了節日中。
端午節這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準備和奶奶一起去趕集。市場上早已人山人海,叫賣聲、討價還價聲、電動車鈴聲聲聲不息。我和奶奶買完物品后就趕緊回家準備過節。
這時爸爸和媽媽已在廚房等待下手干活,全家人一起動手包粽子、炸油條、煮雞蛋。起初我也準備下手,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包,只好向奶奶請教,奶奶說不用我動手。我沒事做,就東轉轉西瞧瞧。突然我有了新主意。:"你們誰知道包粽子是為了紀念誰?”我隨口提了一個問題。奶奶說:“好像是什么原。”“是屈原。”爸爸補充說道。“那你們誰知道屈原是那個時期的人?人們為什么要紀念他呢?”我繼續提問。媽媽慢聲慢語地回答:“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為什么紀念他就不知道了。”“還是我來說吧。”我胸有成竹地講道,“屈原原來是楚國大臣,他忠誠愛國、關愛百姓,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法,楚國漸漸強大起來。后來楚王聽信小人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又因為楚國被秦國滅亡,他萬分悲憤之下就投江自盡。百姓們為了紀念他,就在這一天(五月初五)包粽子、插艾葉、喝雄黃酒和賽龍舟等。”我說完了他們還在看著我,不相信我懂得這么多知識,這可都是從課本里學到的呀。
這時早餐已經做好了,有可口的粽子、美味的茶雞蛋、香噴噴的油條和小米粥,我們邊吃邊聊,完全沉浸在歡聲笑語之中。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八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民俗內涵最豐富的節日之一。每逢快到端午節,街上就已經很熱鬧了。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熱鬧的端午節。
作文。
希望對你有用!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陶然亭端午節紀念屈原活動。”
我們首先來到了“華夏明亭園”。這里的景色十分優美,園中到處盛開著五顏六色、香氣撲鼻的花朵,一座屈原塑像巍然聳立其中,還有仿造的汨羅江,江中的龍船栩栩如生。這一切仿佛把我們帶回了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同學們在此紛紛朗誦童謠,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園中的游人也不禁被我們感染,停下腳步聚攏過來。
我也上臺激情飽滿地朗誦了我編寫的童謠《五月五》:
楚國屈原大詩人,
忠誠報國反被讒。
秦滅楚后投汨羅,
后人紛紛把他贊。
五月初五端午到,
灑掃庭院掛香艾。
吃過粽子龍舟賽,
雄黃酒飲除病害。
我們戀戀不舍地走出陶然亭公園,但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禁感嘆:今年的端午節過得可是分外有意義啊!
陽光如同天的爐火,燃燒起五月的天地,空氣中彌漫著紅棗、豆沙、蛋黃和竹葉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
夏日的上海,充滿著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邊兩岸星光點點,我們漫步在岸堤旁,享受著著美好的一切。媽媽建議去放河燈。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燈的最好時刻,大家都雙手贊成。
夜幕降臨,河畔人聲鼎沸。那天,這條小河顯得格外美麗,我們瞬間就被這里的夜色迷住了。兩岸柔柔的燈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條綢帶在水面上搖曳閃動,寬闊的河面在夜色下銀波蕩漾,醉意綿綿。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許多河燈被放飛,那那星星點點的河燈,一閃一閃,真有種說不清的韻味。聽老人說,放河燈是一種民間很古老的傳遞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節放河燈則是為了來紀念屈原。
看著這河里的河燈,整個世界似乎都被它們照亮了……。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十九
習俗是吃粽子。我家里奶奶是包粽子能手。首先把粽葉卷成圓錐形,再往里面放一半糯米,接著往里面放幾顆紅棗,把糯米蓋上,然后把粽葉裹起來再用線把粽子給纏好,最后又大又肥的粽子就包好了。再把粽子給蒸好,就這樣,香味撲鼻的粽子就做好了。聽,那兒,有鼓聲,吶喊聲,吆喝聲交織成一片,原來正在進行熱烈激昂的賽龍舟啊!端午節真熱鬧啊!我好喜歡端午節啊!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二十
今天的作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關于屈原的故事。老師說:“屈原是戰國時期的人物。”
我們都聽得非常專心,老師說:“粽子里面的餡可以隨便自己放的。”有肉、紅豆、板栗,蛋黃肉……但我記得我媽媽最愛吃的是蜜棗粽子。
回到家里后,我看見媽媽和姐姐在廚房里搗騰著啥,走進一看,原來在弄糯米,她們把糯米蒸熟后,然后包在竹葉當中。我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包粽子。
媽媽對我們講了很多很多有關屈原的故事。說了那么多,我只聽見了其中重要的一句話:
屈原跳到了汨羅江里去,我們都跑到汨羅江邊過去,看見漁夫們把自己的點心都扔到汨羅江,希望不要把屈原吃掉,小魚們快把我們的食物吃掉吧。小魚們雖然聽進了,都把他們的食物全吃光了,但是還沒有飽又去找屈原。
我們到艾葉草堆那里,摘到了艾葉草,我們把艾葉草捆在一起,捆成一把一把地放在家門口。
我們一起回家,在家里看別人賽龍舟,賽龍舟的水手都準備好了。他們都傾身劃船,前面擊鼓的人有節奏的打著鼓。
今天是端午,吃粽子、包餃子,看賽龍舟……我們實在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端午節真熱鬧(熱門21篇)篇二十一
我出生在離成都只有80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莊,在那里的一個丘陵地區長大。印象中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中藥雄黃第一年泡在酒瓶里,下一個端午節就可以喝)。孩子也需要在額頭上擦一點雄黃酒。同時,他們還要在當天中午做飯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要吃兩頓,因為家里條件不好。平時很少有機會吃雞蛋。那時,我喜歡這個節日,因為我不僅能吃鴨蛋,還能吃粽子。雖然我從小沒見過我媽包粽子,但是我和我姐從來不少吃一次,而且每年都是外婆送的。
我記得在家里剛蓋完房子的那一年,因為家里的積蓄都用完了,我還欠了很多債,父母只好從存錢開始。那一年婆婆也去我姐家過節,我覺得肯定吃不下。結果鄰居阿姨特意送了一些給我們姐弟倆。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吃過粽子和鴨蛋。即使是現在,我也愛吃這兩種食物。我有能力買我喜歡吃的東西。就是去年,我蘇州的.一個朋友結婚了,第一次去她家真的看餃子。因為他們那里有個習慣,結婚的時候要吃粽子。
還有一次,那天是我生日,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想吃粽子,就去超市買了一些粽子和鴨蛋,同時邀請同學們一起吃。他們還嘲笑我,說那些過這樣生日的人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他們還說我小氣,沒請他們吃大餐。今天也是我生日,但是不能吃粽子,雖然好吃的太多了。但是沒人會請我吃飯,所以我昨晚去買了粽子當生日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