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三年級觀察日記三年級觀察日記評語篇一
我在家里種了一顆綠豆,我天天都去給它澆水,仔細觀察它就是怎樣生長的。我每個周末澆完水后都會觀察一會。
它已經開始發芽了。綠豆的嫩莖慢慢地從土里伸出來,頭也露出來了。綠豆剛長出來的嫩莖就是青色的`,沒有任何葉子。過了幾天,綠豆的莖漸漸變成了深綠色,莖上長出一兩片葉子,這些葉子足足有一分米那么長。
綠豆莖上長出的葉子越來越多,足足有八九片那么多。上個星期長出來的葉子長得越來越長,葉柄漸漸受不住葉子的重量垂了下來。綠豆的殼也已經消失了,上方變得平平的了。
綠豆已經長得有三分米多高了,就像一棵小樹。它的枝干越來越多了,葉子也綠了很多,漸漸變成深綠了。綠豆的葉柄上長出五六條細絲,好看極了。你只要用手輕輕地拉一下綠豆的細絲,把他拉直,一松手,綠豆立刻就彈回去又變成彎彎的,像彈簧一樣,好玩極了。
再過一段時光它就會結出果實了,期望時光快點過。
語言平淡,不會描述
三年級觀察日記三年級觀察日記評語篇二
今天,我爸爸給我買了淡黃色的蠶卵,我趕緊自制了一個適合蠶生活的地方,我造的箱子是一個鞋盒,上面部分我用剪刀刺得面目全非。我想:這樣蠶就不會缺氧而死在里面了,我就放心地把蠶放在里面了。
9月5日星期六晴
蠶卵的顏色已經從淺黃色變成黑色了,我知道這樣是蠶卵里馬上要鉆出來蠶的預告。果然不出我所料,過了一會,蠶卵開始動起來,然后一只只小蠶就從蠶卵里鉆了出來。這些小蠶渾身長著黑黑的毛,黑毛里面又混著幾根白毛。老師說這叫蟻蠶,因為蠶剛出生的時候體型和螞蟻很像。
9月9日星期一晴
蠶變成白白的。它突然開始不吃桑葉了,一動也不動并把頭抬高。仔細一看,原來蠶是在蛻皮了,只見它慢慢地把皮蛻了。
9月23日星期日晴
蠶已經蛻完了皮,開始吐絲結繭。它慢慢地把自己包了起來。似乎給自己做了一個房子,準備在里面睡覺。
10月1日星期四晴
蠶寶寶在蠶繭中很久也沒有破繭而出,我知道蠶已經死了,于是我把它埋在了地下。因為我們要愛護小動物,不管它是死是活。
三年級觀察日記三年級觀察日記評語篇三
今天我倒樓下玩,發現一群螞蟻,于是我便仔細觀察起來。
螞蟻一般會在離他們窩很遠的地方尋找食物,如果吃不完,還剩下一大塊的時候,他們就會找來搬兵,齊心協力地搬回家,有時候還能搬動比它們身體大好幾倍的東西呢,真是人心齊,泰山移啊。
螞蟻是靠什么認路的呢?原來它是靠自己那雙敏銳的眼睛認路的。她還可以在他走過的地方留下特殊的氣味,根據這種氣味找回家。
螞蟻沒有耳朵,靠什么聽聲音呢?原來,螞蟻的聽覺器官長在觸角上。如果沒有了觸角,它們就會成為聾子,螞蟻還能預知天氣,如果要下雨,它們聚會往高處搬家。
小小的螞蟻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要保護它。
三年級觀察日記三年級觀察日記評語篇四
放學后,媽媽帶我到公園里找蝸牛。因為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松、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所以我來到一個樹木茂密、背光、多腐葉的地方,不一會兒就找到了幾只小蝸牛。它們只有我大拇指的指甲那么大,整個身子都縮在螺旋形的殼里,殼是灰白色的。我等了半個多小時,小蝸牛都沒有露出頭來,但身子卻牢牢地粘在腐葉上。最后,我只好把蝸牛和腐葉一起帶回家。
11月1日 星期六 晴
傍晚時,我發現蝸牛悄悄地探出頭來。我心想:書上說的果然沒錯,蝸牛怕陽光,喜晝付夜出。我拿出放大鏡,仔細觀察蝸牛的觸角。只見它那對觸角大約1厘米長,觸角頂端有個針眼大小的黑點,那就是它的眼睛。我用棉簽觸碰它的觸角,它就“嗖”的一下,整個頭都縮回殼里去了,真好玩!
11月2日 星期日 陰
早上起床時,我突然想起忘給蝸牛喂食了。我連忙找來一片菜葉,放在蝸牛的旁邊。可能是因為白天的關系,蝸牛沒有立刻伸出頭來吃菜葉。等到晚上的時候,我發現菜葉被咬了幾個小洞。在蝸牛的旁邊,還多了一些黑色的物體。媽媽告訴我,那是蝸牛的大便。幸好沒什么臭味,呵呵!
11月3日 星期一 陰
晚上,我又來觀察蝸牛了。只見它慢吞吞地在地面上爬行。在爬行的時候,蝸牛主要靠腹足的運動波浪式前進。在它走過的路上,會留下一條長長的黏液,仿佛在說:“你看,這就是我的光輝足跡!”蝸牛真是可愛極了!
11月4日 星期二 陰
晚上到家的時候,我像往常一樣去看蝸牛。但玻璃瓶里空蕩蕩的,蝸牛不見了,我的心慌亂起來。地板上,桌子上,墻角落,我都一一找遍了,但都沒找到蝸牛的蹤影,我傷心地坐在地板上。這時,媽媽走過來對我說:“別傷心,小蝸牛去找它的媽媽了,大自然才是它的家,你也希望它快樂吧?”我點點頭,心里暗暗祝愿小蝸牛能平安快樂成長。
三年級觀察日記三年級觀察日記評語篇五
今天,我領養了五條彩色蠶寶寶,都是梅紅色。每條蠶寶寶大約只有1-2厘米長。它們被一個漂亮的盒子裝著。對了,我領養的蠶寶寶是不吃桑葉的,它們吃特殊的飼料。這飼料樣子像香腸一樣。我很害怕它們,不敢給它們喂食,所以媽媽幫助我將“香腸”剪開,擠出咖啡色的飼料喂給它們吃。
5月15日
今天,媽媽在給蠶寶寶喂食時,我在邊上觀察。我發現它們變小了,邊上還有蛻下的皮。再仔細看,發現它們褪色了,變粉紅色的了。媽媽告訴我,它們眠過了。
5月19日
今天,我發現蠶寶寶長大點了,最大的超過了2厘米了,但是有一條還是只有1厘米長。今天還是媽媽幫助喂食的,還給它們清理了便便,黑黑的,小小的,到處都是。
5月20日
今天,我發現有四條蠶寶寶蛻皮了。我看到它們蛻下的皮也是紅紅的。現在的蠶寶寶身體又變白些了,嘴巴變得寬寬的、大大的,一張張嘴巴還往外嘟出來。媽媽說,這應該是眠過了,馬上要醒來的節奏。
5月21日
今天,我的蠶寶寶好可伶,它們被餓了一天,因為全家都忘記給它們喂食了。
5月23日
傍晚,我發現我的蠶寶寶生長參差不齊,各不相同。有兩條正在睡眠中,有兩條馬上要眠了,但還會吃食;一條眠過了,蛻皮了,又變得白白的了,它好像剛醒來,但還是一動不動,不吃食。我用尺子量了量,最大的那條3厘米長了,胖乎乎的,最小的那條還只有1厘米多。
6月8日
今天,我發現我的蠶寶寶長大了很多。個個都是圓滾滾的、胖乎乎的。最大的兩條都是5厘米左右,像雙胞胎一樣。最小的也有3厘米了。從領來到現在已經25天了,應該馬上會做繭子了吧?在這些日子里,我發現我和它們也有感情了,也不再像第一天那么害怕了,也慢慢喜歡這小東西了。
6月15日
今天早上起來,我發現蠶寶寶不見了,只見了一個圓滾滾的粉色球,原來這就是蠶寶寶做的繭子。媽媽告訴我,蠶寶寶現在就躲在里面,過幾天會成蛹,再過些日子,會變成蛾子飛出來。雌蛾就可以產卵了。
我突然覺得以前的害怕都沒有了,有的只是對蠶寶寶的敬佩,因為它們的無私奉獻。
三年級觀察日記三年級觀察日記評語篇六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開車到老家觀察春天。
到了老家,我看到小草已經發芽,探出腦袋,好奇地望著這個大世界。美麗的花兒美不勝數,含苞欲放。一陣陣風微微地吹過,花兒們便開始盡情地跳起舞來。
柳樹也慢慢長出嫩芽,大雁也排成“人”字形飛回來了,鹿也在樹林中蹦來跳去。蛇蘇醒了,從洞里爬出來了,有一些烏龜在陸地上緩慢地爬行著,有一些在水里歡快的游泳,像一群調皮的孩子。微風掠過湖面,湖水泛起了層層波紋,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中午,我在老家吃了一碗飯,便繼續觀察春天。下午,我發現森林里的冰雪融化了,小溪叮叮咚咚地唱著歌,農民伯伯開始種田,小孩子在草地上放著各種各樣的風箏,在草地上奔跑著。有些自行車愛好者會經常在馬路上騎自行車。孩子們把棉襖脫了,穿上了春裝。
我愛老家,我更愛生機勃勃的春天。
三年級觀察日記三年級觀察日記評語篇七
今天,我要完成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作業--泡豆子。我心想:豆子不要土能活嗎?于是我就去問媽媽。媽媽笑著說:“傻孩子,豆子本身就能制造養料。只要有充足的水和陽光就能發芽。”噢!原來如此。
于是,我抓了一些綠豆放在有水的碗里,我仔細觀察著。綠豆剛進水的時候就像一個個小鴨子跳入水中,但還沒有浮出水面就沉入碗底。它們小小的偎依在一起好像在說悄悄話呢!綠豆并不是我想象得那么干凈,水面上漂浮著許多灰塵和臟東西。也好,這千年不洗澡的綠豆,我得給它們好好洗洗。綠豆本來是深綠的',進水就變成淺綠色。我還發現每一顆豆淺綠色的外衣上沾滿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如果不仔細看,還真像個超小型獼猴桃呢!過了不久,這些水泡飛快的“跑”到了水面上,好像不情愿呆在綠豆身上,要出來透透氣。我不明白的是:綠豆為什么會有一條像紐扣一樣的白線呢?我望著碗里的綠豆,心中無比激動,真恨不得它們馬上能發芽。
20xx年10月23日星期五晴
今天早晨一起床我就興沖沖的跑到放豆子的碗旁一看,哇!就短短一個晚上,綠豆翠綠翠綠的顏色,比昨天稍淺了一點,好像他們的顏色洗掉了似的,有的豆子從白線的地方已經漲開了,就像一個貪吃的胖娃娃。昨天的衣服顯然已經不合身了。
中午,我從奶奶家吃完飯回來,我看見有些豆子長得非常快,都已經露出“水腦袋”了,好像是在向外面的世界張望呢!
20xx年10月24日星期六晴
中午我從奶奶家吃完飯回來,扔下手中的東西就去看豆子。我慢慢把這些豆子倒進盆子里。從遠處看這些小東西多么像一叢草,近看像一簇花朵。我發現有些豆子脫下綠色的外衣,換上一件件珍珠紗裙,真是好看極了!我用手輕輕把豆子扒開,仔細的觀察。它們有的長出1厘米的小芽,像小象的鼻子;有的芽長得很短,像小豬卷起的尾巴;有的小芽緊粘著綠豆,像害羞的小姑娘摟著媽媽的脖子。我小心翼翼的拿起一個,放在掌心里撫摸著它的小腦袋,心想:原來是“硬家伙”的它們,在水媽媽的滋養下,漸漸的變軟了,而且還長出了可愛的小芽。我覺得我就向它們一樣,在媽媽的呵護下慢慢的長大;在老師的辛勤教育下,正在茁壯成長。
啊!我好激動呀!我泡豆芽終于成功了,看著細細的豆芽我開心地笑了。我嘗到了成功的滋味,真甜!
三年級觀察日記三年級觀察日記評語篇八
我在家里養了幾只蝸牛,我把它們放在飼養盒里,并在飼養盒里放了些水和土,還有許多樹葉,為了讓蝸牛更好地呼吸,我還在盒蓋上插了很多小洞。觀察蝸牛的時候,我從盒里拿出一只蝸牛放在手上,讓它自己爬。蝸牛的眼睛黑黑的,長在觸角上,書上說蝸牛的眼睛只能隱隱約約看到很近的一點東西;身體是肉色的,碰起來軟軟的,而且一碰就會縮到殼里去。蝸牛用足爬行,它的足叫腹足,它是波浪式前進的,在我身上爬行時,弄得我癢癢的,舒服極了。
11月1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我發現我放在飼養盒里的葉子蝸牛都沒吃,可這都是它們以前喜歡吃的葉子呀?我突然想起,以前都沒看到過蝸牛吃掉在地上的葉子,似乎只會爬到長著的草或者矮樹上,吃長著的葉子的,也許我的蝸牛也是這樣的吧。可是怎樣才能做到這樣的效果呢?我想了想,把葉子插在盒蓋的小洞上,看起來像是樹葉長著的樣子,這樣它們就會吃了吧。
11月2日 星期天 天氣晴
今天,我發現蝸牛們真的把葉子給吃了,但是大部分吃的都是葉子外面綠色的東西,吃過的地方留下了葉子白色網狀的部分。我還看到盒蓋上有些黑色的小圓點,仔細一看是深綠色的,才發現原來是蝸牛拉的大便。突然,有只蝸牛又拉了個大便,我本來以為蝸牛拉大便的地方是在身體尾端的,這次看清楚了,原來是在殼口旁邊的地方拉的。唉,我又要洗飼養盒了!
11月3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我把蝸牛拿出飼養盒后,發現蝸牛的殼口上有透明的膜,身體也縮到殼里去了。書上說在殼口上滴幾滴水就可以讓蝸牛出來,我就拿著蝸牛去滴水,果真它就慢慢出來了,我發現它快出來的時候,殼里就像有個小心臟在跳動一樣。蝸牛出來以后,我只拿著它的殼,它的身體就會亂動,可能是想找個地方粘住,似乎是缺乏安全感呢!
11月4日 星期二 天氣晴
今天,我發現我碰了蝸牛一下,它只是把觸角縮進身體里去,身體的其它部分都沒縮,我想,也許是蝸牛和我接觸多了,不再害怕我了吧,我又頂了它幾下,它還是沒縮進殼里去呢。蝸牛的屎又變得很多了,會不會是它跟我熟了才這樣的呢。唉,蝸牛要是跟人接觸得很親密,什么事都干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