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中三年篇一
有人把初一的學習比作在平地上奔跑,我們學到的所有新知識只是為將來做鋪墊,所以一旦落下,快走幾步就趕得上,可是如果錯過了打基礎的時候,很可能在向上攀登的時候因為基礎薄弱而被遠遠的落下。所以在初一時期,打好基礎,也是為初二、初三奠定一塊好的基石。
初一,像一道大門,我們還是剛剛跨入門檻,門里是什么,好奇的我們還不知道,但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初二,我一度熱衷于做幻燈片,喜歡在雙休日下午花上大把大把的時間做好一個漂亮的幻燈片。那時候成績也有下降趨勢,可是我始終不明白,只有放棄愛好才能夠換來成績嗎?也許,是我不懂得如何安排好愛好與學習所占用的時間吧。
每個人都有不同顏色的初三,紅色、黃色,抑或灰色、黑色,不同的顏色取決于每個人心中對初三報有的不同態度。對于樂觀的人來說,初三是快樂的;對于悲觀的人來說,初三給他們帶來的只有痛苦。因為面對同一次摔倒,樂觀的人爬起來,悲觀的人寧肯永遠趴在地上也不愿迎接挑戰。不同的心態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感受,你會選擇哪一種?請相信,未來的顏色由你自己掌握。
初三,對于初一的我們來說,太遙遠。對于初二的我們來說,太模糊。誰也不知道初三將會是一個怎樣的時期,我們將會在這樣一個時期里發生怎樣的變化。不過,讓我們微笑著迎接未知的初三,就像田野里頑強成長的向日葵那樣,不管未來有多少艱難險阻,始終微笑著迎接每一天的陽光。
初中三年篇二
每當聽到三年級的弟弟妹妹們唱起:“一年一年時間飛跑,小小少年在長高,隨著年歲由小變大,他的煩惱增加了……”這首歌,我就會聯想到自己:小時侯,我很想長大,可是真真正正等到自己長大了,自然就會發現身邊總有一些忘不掉的煩惱。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位中學生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幼稚,看問題也清了,有自己的看法了,在交友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因為自己對朋友的要求高了,所以,有的時候可能會接受不了對好朋友某些方面的不足。
由于學校是全住宿學校,所以一個星期只能回家一次。以前吃習慣了父母做的菜,所以會不習慣學校的飯菜,因此,父母有空就會給我送送湯,送送甜品。這個星期二,爸爸媽媽給我送了一小袋已經剝開皮的栗子,當時從父母手中接過栗子就已經很激動了,那小袋栗子雖然不多,可要都剝完皮就不這么容易了。我本想自己一個人吃的,可一回到宿舍,許多人見到我手里拿了吃的,都跑上前來,向我要,我沒想過要給他們,心想:這是我父母辛辛苦苦剝好皮的栗子,我為什么不能吃,卻要分給你們?所以,我都一一拒絕了她們。當我去換睡衣時,她們竟然偷吃我的栗子,當我回來時,只剩寥寥無幾了。我一生氣,沒有跟她們說過一句話。她們,也沒有搭理過我,接下來的大半個星期,我都是在無聊中度過。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七色陽光,但即使是在陽光普照的時候,也難免出現短暫的陰云。成長中的少年,會有一些揮之不去的煩惱。但是,有煩惱并不可怕,關鍵是要正確對待它。從現在起,讓我們一起清理煩惱,消除煩惱,帶著多彩的夢走向成熟。
初中三年篇三
夜深了,桌前還亮著一盞燈。一個人還在奮筆疾書著。眼前還有幾張卷子靜靜等候著。鬧鐘的“滴答”聲在夜里顯得格外的清晰,化作“催眠蟲”襲來。我努力睜大眼睛,一個多小時的“勤奮”只有些微進展。揉揉眼,看了看那只不知疲倦的鐘,又“沙沙”寫了起來。
驀地,我眼前一亮,幾張空白的試卷不知何時爬滿了字。真的嗎?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捏了捏臉——有痛感。我沒有做夢?!我欣喜異常地掏出了所有練習冊,真的,是我的字跡。上帝派天使來拯救我了!
回想起小學的那段幸福時光,作業可真少呀!每當我做完作業時總可以看上好長一段時間的電視。上初中的哥哥總抱怨作業太多了。那里我很不以為然:“誰說的?你騙人,我們老師布置的作業就很少。”沒想到不聽“過來人之言,吃虧在眼前。”一上初中的我一開始就被蜂擁而至的作業打了個落花流水、丟盔棄甲。我這才深深體會到作業的“毒害”。
以前朋友見面總說:“你好嗎?”可現在常掛在嘴邊的卻是:“作業做完了嗎?”回想起來,心里亦酸亦澀。
人,總在沉默中爆發。但,如果我大喊一聲,“讓作業見鬼去吧!”一定會引起家長們的公憤的。由此觀之,夢想實現之期久矣!
一陣寒風吹進,桌上的卷子紛紛落下,我猛的驚醒了,繼續挑燈夜戰。夢,真的只是夢。我不情愿的拿起筆,填充空白。
初中三年篇四
離辰和小龍兩人疾速的飛在空中,腳下流過的是一片片的森林。
“辰哥哥,我們要去哪?”小龍問道
“你還叫我哥哥啊?看上去我沒比你大多少啊!”離辰笑著說道
“那我叫你什么?”“叫離辰啊!”
“好,但是呢,你也要改改對我的稱呼了!”小龍笑著看著離辰
“哦,不叫晨晨了?”離辰一臉迷惑
“對,再怎么說我也是有名的!”小龍自豪的說道
“祺明?祺氏家族?”離辰驚道
“是就好了,你的父親是否叫祺羽?”“看來父親很出名啊!”
“太好了,有祺
初中三年篇五
近幾年來,最美湖州人,最美浙江人,以及烈日下的最美工作者等等被媒體曝光出來,而這些擁有光榮稱號的都是社會中的不起眼的平常人,所以,生活中不缺美,只是缺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已!我們一直與美同行。
那么,何為“美”呢?
則為“善”。
例如,最美媽媽吳菊萍,用愛托起生命。在這靜默的一剎那,吳菊萍凸顯出人性的至高美。這種美,照耀著那個被救起的女孩,照耀著社會上的人的心。吳菊萍在定格的一剎那,就用行動很好地闡釋了“善”的本質。在那女孩即將墜落的時刻,正是因為吳菊萍內心深處的善讓她毫不猶豫地沖過去,接住那個女孩,接住那個隨時會消失的生命,那既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種善的體現。
還有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如果她的心中沒有善,那么她就不會,在客車失控撞向學生時奮不顧身地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在車下,造成雙腿截肢,而保住了學生的安全。而事實上,只要她后退一步就可以躲過那輛大客車……她用自己的善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善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這又是善的另一種體現。
最美奶奶柴小女,她在河邊洗衣服時,看到本村4個孩子不慎落水,便不顧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救人。在救出3個孩子后又跳入水中去救第4個孩子時,終因體力不支,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一位69歲的老人舍己救人、見義勇為,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弘揚,值得我們尊敬,更值得我們去學習!一個關于平凡與偉大、平常與崇高、平淡與壯烈、平民百姓與大善大美的觸動叩擊著許多人的心靈,催人感悟。
平凡的人帶給我們最多感動。
《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所說的難道不就是這么一個道理嗎?
善為美,我們需與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