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雷雨學生個人讀后感篇一
瘋的瘋呢?
那么周樸園到底愛不愛魯侍萍呢?從一直隨身帶著的舊家具一直保留著夏天關窗的習慣,到幾十年都一直穿著的舊襯衣,都可以看出,樸園對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實樸園愛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幾年前那個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xiàn)在他眼前的這個女人。周樸園所期望的是“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實際上它是一個丑陋的、混亂的家庭。妻子繁漪與他感情不和,處處與他針鋒相對,并且與大兒子周萍有私情。二兒子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又敬又怕,不愿與他多接觸,周樸園在這個家里,空有家長的尊嚴卻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間的真情。所以當年那個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托。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填補自己空虛的心,當他思念的侍萍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他慌了陣腳,資本家的勢利、狡詐暴露無疑。他認為侍萍會來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舊帳,害怕自己的名譽和財產(chǎn)受到威脅。這樣,一前一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便把他的嘴臉暴露了出來,鮮明的性格躍然紙上。
曹禹最喜歡繁漪這個角色,但他沒有刻意美化她。 她的發(fā)瘋是她唯一的下場,因為她的性格和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一個占有欲如此強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后,她只能瘋。我也很可憐她,兩個男人都拋棄了她。而她只是在自以為是的愛情中毫無頭緒地磕碰,也許她只有這個下場,也是因為作者憐惜她,確實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可憐的女人!
矛盾的沖突穿插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每個人也由矛盾的驅使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下場,似乎唯獨周樸園的例外,可我還是不明白,他為什么茍活。試問如果有一天地球大爆炸,到底是死的人可憐,還是活著的人可憐呢?他看著身邊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最受煎熬的就是他了,可能曹禹先生要的就是這個感覺吧!
雷雨學生個人讀后感篇二
“轟隆隆”,一場雷雨從天灑下,給人震撼,不禁又使人想到那部驚世之作《雷雨》,想到那為我們留下寶貴精神財富的曹禺,想到以感恩的心來讀它。
四幕情節(jié),高潮起伏,跌宕不已。
第一幕,四鳳與魯貴的對話,周樸園與周繁漪的沖突尤為精彩。只貪幕錢財,輕個人感情的魯貴只是為了那幾十元錢與女兒鬧,逼迫四鳳,若不給錢就說與大少爺?shù)氖拢梢娝麑疱X的追求的了何種地步。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東方葛朗臺般鮮活的人物形象。
周樸園與周繁漪,雖為夫妻但沒有感情,繁漪吃了好多年的藥,吃膩了,不愿意吃了,而周樸園卻逼著她喝下去,但只是為了建立一個最圓滿的,最有秩序的家庭。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形象。
第二幕,周樸園與魯侍萍相遇。周樸園在家遇見魯侍萍,他開始并不知道他是侍萍,只是打聽一下關于侍萍的事情,后來經(jīng)過對話知道了站在面前的就是魯侍萍時,態(tài)度立刻轉變,喝問:“你來干什么?”后來想用錢來打發(fā)她走,而侍萍卻撕了支票。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被拋棄人的悲慘形象。
第三幕主要講述在魯貴家中,魯貴與魯大海的沖突。
第四幕,最精彩的一幕。四鳳與周萍想要一起走,侍萍知道真相,不同意,在他們的苦苦哀求下,侍萍雙手合十,祈禱著上天若要懲罰這違背人倫道德的事,就來懲罰她自己,剛要放他們走。周繁漪卻沖了出來,在于周萍的對話瘋狂起來,叫來了周樸園,最終周樸園說出了真相,周萍呆在那,四鳳沖了出去,周沖也跟著出去,伴隨著兩聲慘叫,兩人雙雙觸電身亡,周萍也飲彈自盡。
悲慘的結局,給人以震撼和無限的想象,本是美好的愛情卻發(fā)展到最終的死亡,這只能怪這腐朽的舊制度。是這舊制度產(chǎn)生的人導致這一切,人們的心都被利益染黑了,心中只有錢,去不顧別人的死活,如文章中的魯貴與周樸園。正是由于這,進而產(chǎn)生了悲劇的魯侍萍與四鳳,瘋狂的周繁漪,以及無辜的周沖。
作者曹禺這篇著作,揭示舊制度必將滅亡的歷史命運,寄托了對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有人評價:作者追求的,是“大融合”的戲劇境界,他包含了人類戲劇的精華。是莎士比亞,易卜生,契訶夫,奧尼爾的融合,是東方文學與西方的融合。
雷雨學生個人讀后感篇三
童年這本書由若干個故事組成,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的童年。這些故事有悲傷的、可怕的、有趣的。其中,我最喜歡“遭受毒打”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了“我”因為把桌布染了而被外祖父打了一頓,還生了一場大病。外祖父去看我,還給我拿了一大堆好吃的,非常慈祥,還給我講故事。外祖母也來了,還和我一起睡。不過,給“我”印象最深是小伙子茨岡。它不僅用胳膊替我擋了鞭子,還教給我挨打時減輕疼痛的竅門。
讀這篇故事時,我的心總是忐忑不安。當我讀到“外祖父在一邊擺弄著在水里浸濕了的樹條,時不時地舞起一條來,”嗖嗖“地響。”時,我感到很害怕,同時也為小主人公即將挨鞭子感到同情。當我讀到“外祖母一下子撲過來,抱住了我,;”不行,魔鬼,我不讓你打阿廖沙!“”時,我覺得外祖母很可敬,不顧自己的安危,拼命保護我。
當我讀到“外祖父一個箭步?jīng)_上來,推到了外祖母,把我搶過去。”時,覺得外祖父真的是個魔鬼,連這么小的孩子都不放過。當我讀到“他吻了吻我的額頭,又摸了摸我的頭,開始講他小時候的事,干瘦的身體輕輕地晃著。”時,我又吃驚又高興。驚訝的是他現(xiàn)在又慈祥又親切,和兇暴殘酷的打我的那時候的他比起來,簡直是兩個人。高興的是現(xiàn)在他變得又慈祥又親切,小主人公和他的外祖父又和好啦。
當我讀到“茨岡說:”我用和條胳膊去擋鞭子,想把那樹條子擋段,這樣就可以趁他去拿另一條柳枝子時,把你抱走了。“時,覺得很感動。茨岡和小主人公沒有一點親戚關系,只是普通的朋友關系,卻要不顧自身危險替小主人公擋鞭子。他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童年》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希望大家也讀一讀,相信你們和我一樣,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雷雨學生個人讀后感篇四
起初去校圖書館借《雷雨》的時候,還頗帶著幾分完成任務的意思。薄薄的一本書,拿回家后隨手翻開,一會子站著靠在書桌上,一會子又漫步到陽臺,不知不覺竟一口氣讀完了。我從未料到,傳說中的關系錯綜復雜之極的《雷雨》,讀起來竟這樣的干凈利落,蕩氣回腸。
每一個人物都閃耀著迷人的光:耿直正義的魯大海,單純的充滿天真幻想的周沖,執(zhí)著的勇敢的四鳳,矛盾的軟弱的卻又讓人欽佩、愛憐的周萍,良心喪盡卻又不乏可愛可悲之處的周樸園,烈火和冰的交融體般的、把愛情看作比一切一切更重要的繁漪。我合上書,心里被雷雨激起的波瀾久久不能平復,這些人物一個一個出現(xiàn)在腦海,每一個都讓人為之目眩神迷。但我所最愛的,還是那個為愛而生的梅侍萍。
侍萍是可憐可悲的。年輕的愛情始終敵不過封建家長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便把你掃地出門。孔雀東南飛,梁祝雙化蝶,他們以死相抗;沈園里紅酥手輕斟黃縢酒,陸游飲下這千鈞一杯,也咽下千言萬語相思幾多,他和唐琬默默分享承受歲月和愛情釀就的苦。
而對于侍萍,一個舊社會的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傭人,仿佛本就該是沒有什么幸福的。而在不幸之中又有萬幸,和周家少爺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恐怕成為了她、也成為了周樸園一生僅有的值得回憶的日子。如此說來,上蒼算是感念了她的素日善良,恩賜了這許多快樂。可這也是有限的,終有一天會收回,于是他要成親了,他要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他的母親狠狠地把侍萍和病得快死的小兒子趕出了門。
她無路可走,只想到死,然而死也不能得;她輾轉求生,一個孤身女子帶著小孩,必是什么辛酸苦辣都嘗了個遍的;懷著死灰般的心再嫁,又屢不如意,最后嫁給魯貴,還要跑到遠遠的學校里去做一個月八塊錢的工作,以求躲開這個令人厭惡的家。
她又是聰慧可愛的。侍萍可算是知書達理的,也懷著讀書人心里的一點自持和自傲。她有潔癖,深深地憎惡著魯貴奴顏媚骨和拜金主義的小人嘴臉,因著這潔癖,她更加憎惡的是自己,折騰自己過著苦行一般的生活。和朋友討論的時候,我說我不理解侍萍的恨,朋友告訴我,她只是歲月漫漫,無所依托,侍萍沒有恨是不能活下去的。這樣說來,她到底還是不恨的罷!只是想要用恨的刀子,一次一次割爛過去的傷疤而折磨自己。到底有什么可恨的呢?命運就是如此,你默默去接受它便好,不論是和煦的、抑或猛烈的悲壯的。不管發(fā)生了什么,生活還是要繼續(xù),但已得到的都將會永遠屬于你。
她更是執(zhí)拗、勇敢、頑強得可怕的!她求死未得之后,一個嶄新的侍萍誕生了,不能死,就只有生啊!她想著,我還得好好的活下去,為了孩子,也得好好的活下去。討飯,縫衣服,當老媽子,在學校里伺候人,什么都愿意做,只要能活下去。子女是她唯一的美好寄托了,然而一個當眾站出來和親生父親對抗;一個和同母異父的哥哥相戀,甚至有了身孕。她咀嚼著自己發(fā)酵的秘密,醉得眩暈,醉得淚流滿面。
還有比那個決定更難、更讓人打心底欽佩的嗎?我們還以為她被恨蒙蔽了眼睛,我們還以為她被苦難生活磨掉了靈慧和秀質,她卻對一對孩子說,你們走吧,以后再不要讓我見到你們。多殘酷啊,又是多動人!在雜志上看到說有一對相戀的智障人,家長原本要安排他們和正常人結婚,以期能有人照顧,他們卻雙雙站在護城河邊以死相逼。愛情始終是超越一切世俗規(guī)范,也超越一切現(xiàn)實約束的啊。侍萍也想起了自己的愛情,盡管沒有好結局,這么多年過來回憶仍舊甜蜜如初。所以她才同樣不管不顧地成全了妥協(xié)了,她才說,你們走,快走吧。千叮嚀萬囑咐都不能出口,她只是狠心地說,再不相見。
這樣一來,她就仿佛天使:為愛而來,為愛而生,成全了愛,又將在心中愛的溫泉里死去。
雷雨學生個人讀后感篇五
這是《城南舊事》中的主人公英子對自己童年的印像,這本書講述了一段發(fā)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舊x的故事,描寫了當時x城南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反映了作者對童年的懷念和對x的思念。
《城南舊事》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和驚心動魄的情感波折,它只是以英子的視角來看待社會,體味人生百態(tài)。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惠安館》中的“瘋女人――秀貞。她被其他人躲避著,但是天真的英子卻不害怕她,而是主動去接近她。這就是孩子,他們不懂得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只是用最純潔的眼睛來看待也界。而恰恰是這份天真,讓英子目睹了秀貞悲慘的一生,她與住在自己院中的大學生巴康相愛,有了孩子,但思康卻一去不復返,秀貞生下的孩子也被扔在齊化門外,自此以后,秀貞有些精神失常,但她從未放棄過尋找自己的親生女兒――小桂子。當她得知妞兒便是小桂子時,本想帶著妞兒去找思康,卻不幸雙雙慘死在火車輪下,死后卻還要被人們扣上“騙子”的罪名。英子用童椎的雙眼來觀察世界,能看到瘋子秀貞身上,這些被成人排斥的人性光芒――秀貞愛得特別純粹。
英子的童年里出現(xiàn)很多人,但是伴隨她長大的那些人都離開了。當我翻閱這本書時,感到了英子的悲傷:童年去哪兒了?童年是跟著駱馳的駝鈴走了,童年是跟著英子逐漸穿不上的衣服走了,童年是跟著那個滿身是傷的妞兒走了。
童年在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jīng)走了。我們的童年,在稚嫩的笑聲和滿天飛舞的卷子中走了。
雷雨學生個人讀后感篇六
此人身材魁梧,棗紅臉上生一雙丹鳳眼,一對臥蠶眉,長長的胡須一直飄到胸前,身跨一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赤兔馬,你能猜出他是誰嗎?對了,他就是《三國演義》中劉備旗下的一員猛將關羽,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三國人物。
關羽不僅是一個相貌堂堂的美男子,而且武藝高強。他溫酒斬華雄、斬顏良破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有情有義。他被俘后被曹操留在府中住過一段時間,曹操對他百般討好,可他不貪圖榮華富貴,一心追隨劉備,從沒有過二心,難怪人們稱他為“義絕”。
如果我們也能擁有一個像關羽這樣的朋友,那該多好啊!
我的妹妹玲玲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孩,她對我特別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拿來與我分享。當然,我對她也很好。我們不是親姐妹,勝似親姐妹,彼此互相信任,已經(jīng)達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可是兩個人朝夕相處,總是免不了有些矛盾。那是去年冬天,已經(jīng)進入期末倒計時了,往常我們都會互相幫助,各自取長補短。可是那天,我和玲玲卻吵架了,誰也不理誰。最后越吵越兇,竟然打起來了,她把我抓傷了,我也把她抓傷了。不知怎么了,我看到她的傷口,不由得說了聲“對不起”,她也對我說了聲“對不起”。頓時,眼淚從我們的眼眶里流出來,不知不覺當中,我們又和好了。
讀完了《三國演義》,我想,真正的情義不應該是曹操對關羽那樣的,而應該是劉備對關羽、關羽對劉備那樣的,應該用真心換取真心。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我們對自己的朋友要有情有義,同時,還要珍惜朋友對自己的情義。
雷雨學生個人讀后感篇七
論語是一本古典名著,深受各代名人喜愛,學者朱光潛說:“《論語》是一本絕妙的書,可以終生咀嚼,學用不盡的。”這個暑假我也有幸拜讀了《論語》這部著作。
《論語》共有二十卷,四百九十二章。這本著作由孔子的再傳弟子編寫,是一部語錄體著作,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舉止。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弟子都很受人尊敬。
讀了這本著作,我頗有收獲。
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做人,在諸多方面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
其中《述而》這一卷讓我感觸頗深。這一卷里有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叭诵校赜形規(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边@止我想到早上剛剛完成的一篇閱讀,里面提到“然師常師者未若師自然也。”這句話告訴我們世上萬物皆為我?guī)煹牡览怼K叭诵校赜形規(guī)熝伞叭绯鲆晦H,對我有同樣的啟發(fā)。“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囊馑际钦f:三個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會有能當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學習,改進自身。我就有此親身體會,我的四個最好的朋友,一個教會我機會是自己爭取的,一個告訴我才藝廣泛是件好事,另一個告訴我如何寬容待人,還有一個告訴我人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不得不說孔老先生是真厲害,直到現(xiàn)在,他的這句話都引領著眾多有志求學之人走向博學之路。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也讓我體會頗深,的確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思考而不學習也會感到迷惑。如果只學習不思考那就四個字:囫圇吞棗。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是花再多的時間和精力,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是如果只思考不學習那就是空想,那么學習和思考相輔相成才能事半功倍。我覺得平時我的學習就是只光顧著聽,不會曲主動思考,造成同樣的知識我可能要學好幾遍才能吸收,一直挺郁悶的。看了這句話我是“秒懂”:原來我上課的時候總是老師邊講,我邊抄筆記,好像很專心。實際下了課筆記也不會再看,課程內容也不會在回顧了,以后要多在學后思考上下功夫。
商業(yè)大亨馬云也說:“論語》是人類真正的智慧,是我反復看,不斷看,受益最深的書。”確實是這樣。《論語》中是中國古代人民哲學智慧的結晶,是一本值得多讀的著作。
雷雨學生個人讀后感篇八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為羅貫中所編寫,這本書已家喻戶曉,但是我初次拿著到這本書,看著看著,被里面的情節(jié)、人物深深吸引著,打動著,令我愛不釋手。
孔明一生鋪佐明君,為國家著想,任勞任怨,從來沒有過什么要求。他常常協(xié)助使自己的國家打了勝仗,是一個出色而又盡心盡力的軍師。可孔明真是不幸,偏偏遇上了一個軟弱無能的阿斗皇帝,才到54歲就活活的累死了。這個名副其實的無能阿斗皇帝,還把人害死了,真是不應該呀!
劉備、關羽、張飛是在桃園結義的生死兄弟。他們在討伐黃巾起義軍勝利后,卻只得了一個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無眼哪!后來,靠公孫瓚大人他們才任平原縣的縣令。他們三個人都是英雄豪杰,劉備是皇室后代,父親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軍,為天下百姓著想;關羽也是英雄,他因為憤憤不平,而殺了家鄉(xiāng)的解良惡霸,所以也來投軍;張飛雖然說是個倔性子,但是他從不向無能的人投靠,對自己的結義大哥二哥聽命是從,也為百姓著想。所以,他們三人就像現(xiàn)代中人們的公仆,為人民服務。
其實,《三國演義》中的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還有很多很多,多得觸手可及。這些人物很值得我們學習。
平時,我不太喜歡幫助別人,如果別人遇到了難題,我就不太喜歡幫助別人,但是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后,就不這么做了,好像自己變得開朗大方起來。我覺得我們應該像英雄人物一樣,全心全意幫助別人,保家衛(wèi)國,無私奉獻,具有大無畏的精神,做一個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
雷雨學生個人讀后感篇九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古人穿衣打扮的規(guī)定十分嚴格,必須按不同社會階層的要求而穿著。漢代以前,商人不得穿絲綢,只能穿葛麻。戰(zhàn)國時期的呂不韋因為是商人而備受歧視,所以投機政界,以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身份。而讀書人的地位一直很高,可以穿著當時很優(yōu)雅高貴的青色衣服。因此,詩中“青衿”指代書生,后成為文人賢士的雅稱。
《子衿》的作者應該是一女子。有一些日子沒見到心儀的人,心里有些擔憂。女子走上城頭,想借著登高,看看是否你能看到他的身影。然而,眼前千帆過盡,總不見心中的青青子衿。為什么還沒有來?女子心里一遍遍嘀咕,一次次踮起腳來張望,一點焦急,一點固執(zhí),一點失落,一點嗔怨。“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女子的相思之深躍然紙上。
如果說思念是有顏色的話,那一定也是青色的。《毛傳》說:“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也許在古代女子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關于青衿書生知己的夢幻。也難怪,從古至今流傳的愛情故事中,男主角幾乎都是書生。《牡丹亭》中的柳夢梅、《西廂記》中的張生、《桃花扇》中的侯方域,等等。
《子衿》中的女子是這樣的思慕、等待、張望著“青衿”,一往情深深幾許,自古以來女子就是深閨寂寞人。常言道,癡男怨女,為何女子要怨,想來也是那癡情的男子遲遲不肯交付真情。君不見,夕陽西下,還有女子的翹首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