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胺桨浮?,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訪條例宣傳活動實施方案篇一
中共中央、國務院《信訪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為扎實做好《條例》在全區教育系統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根據《自治區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自治區信訪局關于印發〈《信訪工作條例》宣傳月活動方案〉的通知》(桂信聯辦發〔2022〕54號)要求,經研究,決定開展《條例》宣傳月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貫徹《信訪工作條例》,堅持人民信訪為人民。
二、活動時間
2022年5月10日—6月10日。
三、工作任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全區教育系統干部職工對制定出臺《條例》重大意義的認識,深刻理解把握《條例》核心要義,全面掌握《條例》內容,推進《條例》在全區教育系統學習到位、宣傳到位、落實到位,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全區教育領域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維護全區教育系統的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四、主要活動
(一)開展一次大學習。各地各校要將《條例》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的重要學習內容,組織開展一次專題學習,領導干部要帶頭學,以學習促貫徹、促工作落實。
(二)開展一次專題講座。各地各??山Y合實際邀請信訪專家就《條例》解讀給本單位作一次專題講座,提高干部職工尤其是信訪工作者對《條例》的理解和把握,推動《條例》貫徹落實到位。
(三)開展一次大宣傳。各地各校要通過在本單位官網首頁刊播《條例》、制作《條例》宣傳板報并在宣傳欄張貼、翻印《條例》讀本并在信訪接待場所免費發放等途徑廣泛宣傳《條例》,引導廣大師生群眾依法信訪、理性表達信訪訴求。
(四)積極參與上級有關宣傳活動。各地各校要組織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自治區信訪局舉辦的《條例》征文活動、學習宣傳《條例》大講堂和國家信訪局通過微信公眾號舉辦的《條例》線上主題知識競賽。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確方向。各地各校要強化政治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認識《條例》出臺實施的重大意義,確?!稐l例》宣傳工作始終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
(二)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各校要加強組織領導,把宣傳月活動作為貫徹落實《條例》的一項重要舉措,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主動擔當作為,強化統籌協調,精心策劃、周密部署、扎實推進,可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開展有特色的學習宣講活動。
(三)突出主題內容,強化輿論引導。各地各校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突出《條例》主題,加強輿情監測,及時預警、報告、協調處置負面敏感信息,及時回應社會各方關切,為《條例》實施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四)及時報送活動開展情況。請各地各校于2022年6月12日前將活動開展情況及經驗做法報送我廳辦公室。聯系人及電話:xxx,xxx;郵箱:xxx。
信訪條例宣傳活動實施方案篇二
為深入學習貫徹《信訪工作條例》,積極引導轄區群眾依法理性有序文明信訪。5月10日,小楊鄉組織開展學習貫徹《信訪工作條例》宣傳活動。
一、召開《信訪工作條例》培訓會
上午黨委副書記張曉濤在鄉政府二樓會議室,結合工作實際,帶領大家學習了《信訪條例》相關知識,要求全體機關干部、村干部通過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扎實掌握《信訪工作條例》學習內容,與信訪工作條例實際結合起來,增強工作實效。
二、組織《信訪工作條例》知識競賽
會后,組織參會人員進行了《信訪工作條例》知識競賽,試卷分為填空題、單選題、判斷題、簡答題四個部分,通過以測促學、以學促用引導機關干部了解吃透信訪工作相關條例規定,推動信訪工作全面、有效、精準的落到實處。
下午鄉婦聯、平安建設辦公室相關人員通過懸掛宣傳條幅、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重點宣傳《信訪工作條例》等信訪法規和政策規定,積極宣傳網上信訪、陽光信訪等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的新舉措,共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現場為群眾答疑解惑40余人次。
通過本次《信訪工作條例》集中宣傳活動,提高了機關干部和群眾對信訪知識的知曉率和參與度。下一步,小楊鄉將繼續推進《信訪工作條例》學習宣傳,在轄區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信訪條例宣傳活動實施方案篇三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不僅關系到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每一所學校,而且關系到整個民族的明天。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全面文明素養的人。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讓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規則和秩序,懂得對自己行為的后果負責,這是家庭、學校、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時未成年人也是一個特殊群體,特殊之處即在于他們在社會中處于弱勢地位。他們從心理上正處于從無知到有知、從不成熟到成熟的轉變時期,心理上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和外界的侵犯;另一方面,我們這個社會還是一個以成年人為中心的社會,所制定的法律政策的主要參照物是成人。
未成年人將被賦予五項權益
原文: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和受教育權等權利。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此侵犯。
解讀:現行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權利沒有做專門規定,只有一款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祝銘山解釋,生存權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固有的生命權、健康權和基本生活保障的權利;發展權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充分發展全部體能和智能的權利;參與權是指參與家庭和社會生活,并就影響他們生活的事項發表意見的權利。
草案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保障貧困、殘疾、失去監護和暫住人口中的未成年人以及其他有實際困難的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
發生突發事件優先照顧未成年人
原文:優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公共場所和學校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
解讀:草案重要的修改就是增加了“優先”二字,體現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優先的原則。未成年人優先的基本含義是,對他們的權利,對他們的生存、保護和發展給予高度優先,無論任何機構、任何情況,都應該把未成年人放在最優先考慮的地位。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工青婦室主任于建偉稱,在法律中明確未成年人生存、參與以及優先保護等幾種權益,應該說還是第一次。突發事件中優先救護未成年人的規定可謂優先原則的具體化。
作為教師每一天都面對的是未成年人,因此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應該放在首位!因此,有時間就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