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敬畏英烈心得體會篇一
崇敬英烈,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作為祖國的兒女,我們應該從內心深處敬畏英烈,傳承英烈精神,銘記英烈事跡。在我看來,敬畏英烈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品質,也是一個國家的文化所必須的品質。
第二段:英烈的榜樣力量
英烈的精神和行為不僅贏得了廣大人民的尊重和崇敬,更是一種激勵人們前進的強大力量。像雷鋒一樣的英雄在我們的內心激勵著我們奮發向前,為人民服務。像焦裕祿這樣的英雄被銘記在史冊上,教育著我們要固守信念,不負人民期望。如今,我們的新一代英雄,像鐘揚、鄒碧華一樣,也在不停崛起,他們肩負著建設祖國的使命,為全民服務,為建設國家付出自己的一切。這些英雄就是我們堅強的后盾,讓我們自信而勇敢地迎接未來。
第三段:英烈敢死不屈的精神
敬畏英烈,不僅僅是尊重英烈的事跡,更是向英烈精神致敬。英烈敢于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捍衛祖國的安全和和平,這種精神無疑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向著這種精神看齊,做到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失利之后不氣餒,在失敗之后不追悔,永遠堅持著自己的信仰與理念,為自己的事業不懈地努力奮斗。
第四段:敬畏英烈的責任
敬畏英烈是一種文化傳承責任。我們有義務繼承這種精神,讓請求英烈的精神不斷傳承,永垂不朽。第一個環節就是我們要傳承這種精神,并且我們在成為社會主人時要將英雄的精神奉為信仰,傳承給下一輩。此外,我們在向他人描述英雄的時候,觀點不能偏頗,應該符合客觀事實的真實情況,恢復英雄的真實形象。此外,哪些人是英雄,哪些人不是英雄也是我們要學會去分辨。
第五段:結語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敬畏英烈應該是一種日常行為,更是我們心底的深深敬意。當我們向外表達我們的情感時,我們應該以堅定、嚴謹的態度表達我們對英雄的敬畏之心,發揚我們民族的精神,讓我們這個民族成為更加強大而凝聚的整體。
敬畏英烈心得體會篇二
生命,一個多么簡單的詞語,誰沒有生命呢?生命,也是一個寶貴的東西,它對于我們只有一次。所以珍愛生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生命是寶貴的,還記得那天嗎?2008年5月12日,汶川一震,舉國悲痛,一個生機勃勃的城市就直一瞬間倒了下去,死神將他們一個一個地帶走,將一條又一條的生命帶走!也許,震前的小朋友還在歡快地唱歌;也許,震前的學生還在認真地聽課;也許,震前的老人還在一起說家常……多么有活力,多么有生機,多么寶貴的生命。死神,請問您:“忍心嗎?”寶貴而炙熱的生命被堅硬而冰涼的石頭壓在下面,呻吟著,呼喚著:“誰來救救我?”對不起,我不能到那里去鼓勵你們,但熒屏面前的我,從心底里為你們加油?;钪娜藗儯埬銈儾灰艞?,繼續堅持,知道最后一刻;死了的人們,為你們哀悼,同時請你們保佑更多的人活下來。就像溫家寶總理說的:“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搶救被掩埋和受傷的群眾?!睂?一切的一切只為——寶貴的生命。
生命是有價值的。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它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句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我特別喜歡的一個段落,同時它也是激動人心、被千千萬萬青年人引以為座右銘的文字。該書的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已經雙目失明、全身癱瘓,這本書是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才寫成的。其實,他不僅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主人公,故事取材全來源于他的親身經歷。這本書被我們現在正在學習的語文書稱為“理想注意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其實幾百頁的內容就僅僅闡述了一個道理——生命要過得有價值。
我們要珍愛生命,敬畏生命。我們要增加生命的長度,更要努力增加生命的重量。
敬畏英烈心得體會篇三
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們漸漸地忽略了祖先們為了國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然而,每當我們仔細回顧歷史,我們就會發現這個國家的成長和繁榮是建立在無數英烈的犧牲和奉獻上的。敬畏英烈,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正義,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這個話題,分享我對敬畏英烈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敬畏英烈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前提
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都有一個共同點:有人為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事實上,在中國的歷史上,英烈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英勇堅毅地前往前線。他們不畏艱險,犧牲生命,為了讓后代能夠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敬畏英烈就是要懂得國家和民族的根基來自于英烈們的犧牲和奉獻,要懂得珍惜和維護這份寶貴的財富。
第二段:敬畏英烈是一種傳承的呼聲
敬畏英烈,是希望能夠把英烈們的精神和價值觀傳承給后代。傳承英烈精神的意義是提升個人的自由精神和人類的尊嚴。在國家、社區或個人層面上,傳承英烈精神是明智且重要的選擇,因為它提醒我們有許多大人物為其他人做的許多偉大的事情,這是我們應該尊重和致敬的。這種精神的傳承,將為我們培養出銳意進取、為人民服務、不畏艱險的精神。
第三段:敬畏英烈是一種民族的認同感
敬畏英烈能夠增加民族的認同感。敬畏英烈是一種愛國情懷和動力,能夠喚醒每個人的民族驕傲感,讓我們認為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敬畏英烈是一種溝通方式,可以將不同的人聯系在一起。它能夠在心靈上將我們團結在一起,讓我們更加信任和尊重彼此。
第四段:敬畏英烈是一種社會責任感
敬畏英烈能夠使我們培養出一種社會責任感,并激發我們積極的行動。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感謝和尊重那些無私奉獻的英雄,以及去破解那些原本無法解決的復雜問題。敬畏英烈,是在為將來的社會責任做準備,變成更有責任心的公民,同時,也是為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做出了貢獻。
第五段:敬畏英烈是一種讓英烈們“復活”的方式
敬畏英烈不僅僅是為了銘記歷史,更是為了讓英烈們“復活”,為了讓他們的犧牲和精神成為我們再次前進的力量。這種銘記并不是想要沉浸在過去的榮耀中,而是想要把這些先輩的精神發揚光大,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貢獻。敬畏英烈的重要性就在于,我們需要為之前英烈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付出一些東西,為他們的長久歷史銘記身上的傳承。
總的來說,敬畏英烈是一種道義的重要性,是某人追求個人價值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敬畏英烈,可以激勵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挑戰自己,始終保持一顆熱愛和勇氣的心。我們應該銘記和傳承英烈精神,讓我們永遠懷著這些先輩的精神與時俱進,為國家和民族的繁榮日益努力。
敬畏英烈心得體會篇四
為了能更好地經受生活的驚濤駭浪,他減輕了自己生命之舟的負擔。他拋棄了被認為是多余的財富,但扔掉的實際上是飲用水和干糧。現在他輕松地航行,但卻是一個受饑渴折磨的人。
感悟:生活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一般,隨時可能遇到狂風暴雨和暗礁,而人們往往毫無準備,慌亂代替了理智,讓我們常常做出后悔不已的事來。我們可能傷害了最親的朋友,家人,可能放棄了理想和信念,甚至不再信賴真理的勝利,直到有一天時間治愈了傷痛或有一天恍然大悟,才發覺我們做了最愚蠢的事,我們糟蹋了生命,即使繼續活著,卻如行尸走肉。
我們共同漫步于昏暗中,在那里沒有人能自信辨認出他人的。面貌。只是偶爾地通過我們與同行者的共同經歷,或者通過我們之間的交談,在一瞬間,他在我們之旁就像由閃電照亮了一樣。那時,我們看見他的樣子。以后,我們也許又長時間地并肩在黑暗中行走,并徒勞地想象他人的特征。
純潔自己的人,什么也奪走不了他的理想。他在內心中體驗到真和善的理想力量。雖然向外發展較少,但他知道,他在純潔內心方面做了許多。只是效果尚未出現,或者他尚未看見。哪里有力量,哪里就有力量的作用。陽光不會失去,但陽光所喚來的新綠需要發芽的時間,而播種者并不注定得到收獲。一切有價值的行為都是處于信賴的行為。
感悟:別人嘲笑,誤解,譏諷,沒關系,如果你因此憤怒,厭恨,傷心,那么你會顯得愚蠢,甚至像可憐的犯人。你的內心被攪亂成混水,不夠純正。你沒有堅持,沒有力量。如果心智足夠豐富的話,你一定會體驗到真和善的力量,你足以得到快樂。
陽光不會失去,但陽光所喚來的新綠需要發芽的時間,而播種者并不注定得到收獲。
感悟:有因也得有緣,有善因,不一定能馬上有善果,就像播種者播下了種子,有了陽光,卻不一定得到收獲。
敬畏英烈心得體會篇五
都是女孩子怕蟲,尤其是那種“三頭六臂”的。的確,現在的我就很怕它們,甚至見到了就會毛骨悚然,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可兒時的我并非如此。記得那是寄居在祖母家中,祖母家住在一樓,出門便是于耍的天地,而我偏偏不喜歡跟女孩們“扮公主”、“做千金”,男孩子們又不愿帶著我這個小丫頭打打鬧鬧。無奈,我只好自尋玩處。
幼小的我對螞蟻產生了興趣。祖母家門口有幾個螞蟻洞,真不知總是粗心大意的我是怎么發現那細小甚微的螞蟻洞的,我于是常常捉螞蟻來充當玩具。
其實螞蟻本身并不好玩,但只要有玩法,螞蟻就會變成世上無雙好玩具。我當時的玩法是開個假慈善的“螞蟻醫院”,把活生生的螞蟻捉來“截肢”,然后把“殘廢螞蟻”送到樹葉做的“病房”內,細心照顧,必要時還要把螞蟻送入“急救病房”裝模作樣地“搶救一番”,直至康復。
有一次,我又促到了一只黑螞蟻,由于找不到“肢解工具”,玩心急切,不得不撿來石頭,狠狠地砸向可憐的螞蟻,挪開石頭一看,螞蟻都不動不動了,我很開心地說:“骨折,準備急救?!蔽矣脴淙~把它鏟起來,它沒有動,把它扔在地上,它也沒有動,我失望地注視它,以為它死了。為自己下手太重而感到惋惜。這時候,我驚奇地發現這只螞蟻居然站了起來,看得出,它是多么費力。它似乎盡了最大的力量,站起來,又倒下,再站起來,再倒下。如此循環三四次,終于,它拖著傷痕累累的身體艱難的爬行著,小小的我驚呆了?,F在想起來,那是一種生的渴望在支撐它,使它頑強地站起來,使它頑強地爬行,使它頑強地活下去。
從此,我開始怕小小的螞蟻,倒不是怕它的外形,而是懼怕并且敬畏如此的生命。
敬畏英烈心得體會篇六
是的。“敬畏”。
今年4月14日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民航安全運行形勢分析會表示:民航人都是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切實增強敬畏意識,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全力確保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貢獻力量。這樣的發言鼓舞著每一名民航人,作為民航人我們沒有能力去遏制病毒,沒有辦法去消滅病毒,但是我們有我們的方式在參與著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戰爭。
到現在我仍然記得電影《中國機長》結尾時機長說的三句話:“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這是我們民航人的心聲,民航人的追求。要真正做到三個敬畏,首先我們要明白什么叫敬畏,敬是嚴肅,認真的意思,畏指謹慎,敬畏即對待事物要認真且謹慎,所以三個敬畏就是要我們非常嚴肅、謹慎的對待生命、規章、職責。
第一,敬畏生命。
像文章開頭所提到的,生命在這些天災人禍面前,是那么的弱小,孤立無緣。在這場新冠疫情中,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不畏死亡,不畏艱難,舍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去參與救援,讓我看到了他們對生命的敬畏。而每當因為救治無效逝去一條條生命時,他們的一聲聲嘆息也讓我看到了他們對生命的敬畏。當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人為的災難、不可預知的結束,我們會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當人們萬眾一心,為挽救生命而努力,為守護生命而拼搏,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們又會體會到生命是堅強的、有力量的。
我們每天運行著成千上萬架次客運貨運航班,安全就是我們民航的生命線,而生命高于一切。我們每日不厭其煩的強調安全,嚴防死守一切出錯的可能性,就是為了保護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安全。只有對生命心存敬畏,才能做到在他們乘坐于萬米高空的飛機,將生命交于我們手中時,我們能認真對待每一個指令,每一個步驟,每一個起落。
第二,敬畏規章。
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常強調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規矩、規則,否則無法成功。
就民航而言,規章是運行的基石。因為規章是民航業的前輩們以自己豐富的經驗所制定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按照規章去執行每一件事是安全運行的基本條件。每一個行業工種,每一位從業人員,都面臨著幾本甚至幾十本的規則章程需要了解掌握,為的是在每一次的工作中把錯誤、危險、隱患降至最低。對于我們氣象觀測人員來說,不止要掌握民航氣象地面觀測規范,還要掌握各種特殊天氣的通報規則等等,并且這些需要掌握的規章一直在進行更新。只有對這些規則章程心存敬畏,真正做到按章操作,按手冊運行,才能把自己所涉及工作做扎實,做細致,做到精益求精。
第三,敬畏職責。
古人云:在其位謀其職。就是指在哪那個職位上,就應該去考慮那個職位上應承擔的職責。馮正霖局長指出,敬畏職責體現了民航人的職業操守,是崗位責任和專業能力的高度統一。民航的安全運行離不開每位員工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責任心是一種自我意識的醒悟,它讓人認識到自身的力量的度,不找借口,不推卸責任,面對問題面對坎坷迎難而上。立足社會,誰都有自己的職責,都有自己的擔負和堅守。每當我想起自己發的每一份報文,每一次通報背后都牽扯著千千萬萬乘客的安全,我就不敢怠慢,盡自己最大的細心去工作每一分鐘。我想,就此而言,敬畏自己的職責,竭盡全力承擔自己的各項責任,這也是在任何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根本所在。
古人云,人須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其實這里的畏,在我看來就是敬畏。“心存敬畏行之高遠”這是曾國藩的敬畏觀,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走得更加長遠。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戰戰兢兢的戒懼意念;也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在變幻莫測、紛繁復雜的社會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雜念所擾,不為個人名利所累,永遠謙遜平和,保持內心的執著和清靜,恪守心靈的從容和淡定。
敬畏英烈心得體會篇七
這注定是一個難以入眠的夜晚,雨水模糊了雙眼??蘼曉诩氂曛谢匦?。一個兩歲男孩哭喊著找她的媽媽。
“媽媽,我要媽媽,媽媽,快點回家……”這一聲媽媽喊得人撕心裂肺,淚流滿面。清明節快到了,無助的孩子卻不知道媽媽已經犧牲了,他不知道媽媽再也聽不到他稚氣的哭啼,他不知道媽媽再也不能輕輕地哄著他入睡。他不知道這是一個綿綿無期的夢。
在這清明到來之際,年邁的父母更是揪心的想念著自己的女兒。年邁的父親臉含熱淚為獨生女寫下了最后的祭文:親愛的女兒,你的年齡定格在了29歲9個月零20天,你在天堂快快樂樂,我們永遠愛你,一直想你。母親的淚早已流干,一遍遍親吻著女兒的照片,一遍遍呢喃著女兒的乳名,好像女兒還在身邊。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心酸你們可曾體會過?她們還夢想著在晚年的時候能和女兒一起甜甜美美的生活,可是這已經成為一個遙遙無期的夢。
清明節到了,而她年輕的丈夫卻在強作歡顏,生怕被孩子識破,那個美麗的謊言,只能一次次的重復:媽媽在醫院,媽媽還在加班。手機里珍藏著他們兩個人的對話,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短短幾句話,竟成妻子再也無法兌現的遺愿。親愛的多想再陪你去染發,多想再陪你去美容,多想一家三口去吃一頓熱干面。多想、多想像大學時候那樣,兩個人手拉手,坐在草地上??墒沁@已經成為遙遙無期的夢。
你可否知道這位英雄的名字?這位英雄的名字叫做夏思思。她是一名湖北省武漢市協和江北醫院(蔡甸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在疫情來臨時,在國家和人民利益處在危急關頭的時候。她告別了年邁的父母,深愛的丈夫和牙牙學語的孩子。不顧一切沖在前頭,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而自己卻不幸被病毒感染。永遠離開了她最愛的親人,永遠離開了她熱愛的醫學事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無數個夏思思一樣的家庭失去了歡聲笑語,一家人的團圓都成了遙遙無期的夢。但是她們無怨無悔。人民永遠記著她們,祖國永遠感謝她們。在這淚雨紛飛的節日我們難以入眠。只有英烈的精神永遠永遠激勵著我們每個活著的人。
敬畏英烈心得體會篇八
“在非洲的戈壁灘上,有一種叫依米的小花,花成四瓣,每瓣各成一色,紅、白、黃、藍。通常,它要花費五年的時間來完成根莖的穿插工作,然后,一點一點地積累養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上吐綠綻翠,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鮮花。尤其讓人驚嘆的是,這種極難長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長,僅僅兩天工夫,它便隨母株一起香消玉殞了?!?/p>
我靜靜的站起身,小小的花兒,竟有如此強的毅力。
門前又傳出幾聲嬉鬧,我伏在窗口望著他們,又是那群小孩子。
他們笑得太大聲了。
記得豐子愷曾勸告過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腳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殘害螞蟻。
下樓。
可以說,我沒有把握讓他們真的走掉,真的放過那群可憐的螞蟻。
在孩子的眼里,生命是死是活仿佛沒有什么差別,就像《皇帝的新裝》里面那個小孩一樣,之所以他敢說出真相,是因為他不會去害怕自己被殺死,那么,眼前的這群小朋友和他又有什么差別呢?他們會去肆意殘殺動物,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生命都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啊!他們不像獵人,獵人是為了生存,而他們,從一開始僅僅只是出于貪玩的心理罷了。出于形象問題,我還是放棄了直接出去對他們大吼大叫的念頭。
我悄悄的在自家門的后面滴上幾滴蜜。效果還不錯。
生命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歡樂的笑聲和辛酸的淚水,生命的成長也總是伴隨著成功的喜悅的喜悅和失敗的打擊。這不只說的是人類啊,作為生命,必當如水一般容納一切。
能夠靜靜享受自然帶給我們的滋味,傾聽南歸的大雁拍打雙翅的聲響,羚羊飛馳時風的呼嘯與它的喘息,品味流水的清純,桂花那淡淡的香。
不同的生命理所應當應該擁有不同的生命歷程,然而上帝卻又賦予了我們諸多相同的東西:愛,憐愛,苦惱,善良。正是因為如此,我才能真正去做到保護這些小東西;正是因為如此,它們才會走進人類的屋子啊!
它們竟又一次將我折服——它們擁有著有些人一生都欠缺的情感,信任。
它們竟再一次使我清醒——它們擁有著有些人一生都無法獲得的情感,寬恕。
當然,我只能說是“某些人”,所謂的某些人,總以為人類是最偉大的,當然,另一些人,更比凡人更加敬畏生命,就是那些但凡吃肉都要想向上帝懺悔的人啊,他們是否令人尊敬呢。
至少我覺得是如此吧。
關于敬畏生命心得體會
敬畏英烈心得體會篇九
草長鶯飛的清明節悄然而至,綿綿細雨,正如我們從未停止的思念。在這個特別的節日里,讓我們緬懷英烈,弘揚革命精神。
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炮火戰爭年代,田漢用慷慨激昂的詞語,聶耳用雄壯激烈的樂聲,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這戰斗的歌聲響徹神州大地,激勵了中華兒女奮起抵抗入侵者,浴血奮戰,催人奮進。
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在漫長的艱苦斗爭歲月里,是你們在國家危難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壯麗的篇章,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祖國領土和民族的尊嚴,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安寧、幸福。
革命先烈者們的英雄事跡,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大無畏的精神和面對敵人暴行的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將世代流傳!永遠值得我們敬仰與緬懷!
我是中國人!我驕傲!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