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遙遠的救世主》讀后感字篇一
像丁元英這樣的人,也許是存在的,雖然我只見過這種人的碎片化,但我還是相信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是包容一切的,只因為太明白,他腦中永遠是事物的本質,萬事萬物的規律。他只想靜靜地提升自己的普世智慧,把自己醞釀成一個淡淡的有點智慧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拋開除他本身之外的一切物質因素,他是不會被絕大多數異性喜歡的。因為追求覺悟的女性太少了,他覺得有無限樂趣的事在異性看來很迷惑,更沒有趣味性。所以他的生活注定是孤獨的,而這份孤獨并不是他本身的孤獨,只是世俗意義上的孤獨,因為他內心太豐富了,并不斷豐富下去。
可能有人會想,他萬一生了大病或者老了生活不能自理,那不是太悲劇了,一個人沒人照顧或者被社會組織照顧但不會有兒女那種情感的牽掛與交流。這一切在他看來可能是必然的,他既然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就要為決定承擔,接受它。這就是他在他父親歸去前所表現出的一種尊重道的體現。他的那種超越當下世俗的思想,周圍人無法理解。他把這些人提到井沿上扒在井沿向外望了一眼,真正能最終爬上井沿的人卻極少,可能他以前的助手亞文算一個。剩下的都是恍惚了一下,仍然回到井底。這可能與緣與悟有關。
小說中與電視劇中把一種巧合、緣分從眾生中提了出來,展現出了兩個有相似境界的人相遇是怎樣的。
芮小丹可以說是世俗中天國的女兒。她能被丁元英吸引這就是緣。她能在丁元英影響下不斷開悟,并發展為自悟,這是天分,只需要一個開啟它的引。她與丁的相處方式只有他們兩個人懂,其他人并不理解。而普通人相處的潛在的東西,提出來后,人們能理解。丁芮兩人潛在的東西,提出來后大多數人并不理解。他們兩個人可能都不會有悔恨,因為他們這種人能相遇就已經是天恩了。這種情感的一部分就像武俠小說中武學已臻化境的人,他的一輩子能遇到另一位相似的人,這種感受與情感可臆想,可心會不可言傳,我們這些人或只能略微知曉一二。
或許他們兩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能相互映照,但不可能融為一體。
《遙遠的救世主》讀后感字篇二
《遙遠的救世主》看后感覺也沒有能免俗。
再說愛情,一個絕世聰明的男人和美麗無暇的女人之間的感情就比普通人之間的感情要美麗嗎?未必!靈與肉的交融,幸福對于幸福的人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
再說說男主人公丁元英。一個聰明到極致的人,是否有權利剝奪那些不夠聰明,甚至不是很善良的人的生命呢?對于劉冰,丁元英和他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先不說這個劇情是否有可信度,誰會不事先看看自己手里的材料就貿然當砝碼使。小人多了,這么傻得比較少。如果真的這么傻,這樣的`人其實對他人的威脅程度并不大,何必要逼他自殺呢?當丁元英聽到劉冰因為他的試探,而自殺時,作何感想?是否也能泰然處之?這個崇尚一切順從自然規律法則的人,為何不能讓劉冰自生自滅,自己去感受人生,慢慢頓悟。而是給他下一個猛藥,令他快速結束自己的生命?
聰明的人們啊,能不能不要那么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滿嘴的禪啊,悟啊,覺啊,一方面仍然跳不出自己那個對另一些人來講“俗”的圈子。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跳不出的圈子,都有自己俗的地方。誰也未必比誰高明。小的時候覺得瞎子摸象很可笑,其實誰不是在瞎子摸象?恐怕真能跳得出自己的局限,縱觀全局,有一個完整認識的,也就只有上帝了。
不過這本書的主題是對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救世主,要靠自己,唯一能救助自己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從態度觀念的改變,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也是我在外漂泊最大的感受。親人朋友能給與的是情感上的寄托,如果還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只有自己努力,每一次痛的涅磐,都會有一次質的騰飛。
再補充一句,聽說這部電視劇在很多地方禁演了,我很支持。這部小說的結尾是個敗筆,三個人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自殺來解決問題,這對于年輕人和很多不年輕的人都是個非常不好的誤導。自殺不解決問題,勇敢地面對,珍惜自己的生命,沒有過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