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秋的味道字篇一
皎潔的月光柔柔地灑在院子里,紅燭的火光在風中搖曳。我坐在祭臺旁,吃著月餅,心緒隨著輕煙飄往過去。
小時候我最討厭吃月餅了,總覺得月餅太硬了,太甜了。每逢中秋節,外婆就會追在我后面,讓我把月餅吃了。
跑累了,外婆坐在門檻上,從祭臺上拿了一塊月餅,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里月餅、水果都是放在祭臺上紀念嫦娥的。外婆講到桂花樹、玉蟾宮的時候就指著月亮讓我看。月亮上坑洼不平的地方,好像就是桂樹的模樣。看不見玉蟾宮,也許月光就是玉蟾宮發出的呢。睜大眼極力地看,能看見四周飄散的祥云,也許是嫦娥羨慕我和外婆在一起偷偷出來看吧。
外婆把月餅遞給我,我終于試著嘗了一口。月餅里面酥酥軟軟的,甜味緩緩地擴散開來,餡輕輕地滑進喉嚨,淡香在嘴里徘徊。原來月餅怎么好吃啊!外婆笑呵呵地拉著我,和她坐在祭臺旁。靜心欣賞月亮,吃著甜甜的月餅,輕聲聊著家常,敘著心里話,談得很盡興。
眼前的畫面漸漸淡去,離我越來越遠,直到看不見,然而我仍不想移開眼。
開學幾個月來,為了盡快適應初中忙碌的學習生活,多了解新的知識,已經不去外婆家很久了。
多么懷念當時的時光啊!轉眼看看現在,祭臺旁只剩下我一個了。仔細地看著月亮,再也看不見桂樹、祥云,月亮上只有一道道傷痕,一個個陷坑。半隱在云后的月亮,似乎是無法與親人團聚在一起,低聲抽泣的思親人,有滿腔的苦痛,卻無處傾訴。
我覺得有些壓抑,就用吃月餅緩解一下。可是這月餅,好像又不好吃了。硬硬的,甜中帶著點酸了。喉嚨哽得緊,便放下不吃了。咬去一半的月餅,就如我此時的心,空出了一塊,無從填補。
月餅的甜味有浮上來,它帶來的是中秋的味道,是團圓之樂,更是思念之苦。然而這多變的甜味,依然飽含我對團圓的期盼。
中秋的味道字篇二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這是思念的味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祝福的味道;“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這是幸福的味道。要我說,中秋就應該是“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這樣靜謐安詳的味道。
中秋節時,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月餅被分成幾等塊后分發給每一個人,大家拿著手中的月餅,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那月餅就像一個整體,每小塊都充滿了愛的味道,每個人都是這個整體的一份子,但凡缺少一個人,那都是不完整的。
吃過月餅后,一家人便一齊來到窗前賞月。星空黑沉,那玉盤一般的皎月就明晃晃的懸掛在上面。潔白的亮光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暖色的地毯,給一片片卷曲著的落葉蓋上了一層輕紗。月光照在每個人的心上,那是一抹祥和安謐的色彩,時間仿佛定格了,大家都默默不語,只是仰望著月亮。
這是一年中獨有的節日,自然也有特定的傳統——中秋聯歡晚會。電視上播著熱鬧而喜慶的節日,大家邊看節目,邊談論著中秋的趣事。屋中是不是傳出與電視聲交雜的爽朗笑聲。孩子們團坐在一起,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節目,臉上露出小雛菊般的笑容。
慶賀了一晚的人們都有些累了,大人還沒有睡,小聲在交談。孩子們已然累了,就倚在大人的肩上睡著了。電視自然是沒有關的,中秋的故事也還在繼續演繹著……十一點之后,大人們才互相告別,抱著自己的孩子回。這時候大人并沒有睡,他們仰臥在床上,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憧憬著今后的日子,計劃著新的準備,就這樣,在迷迷糊糊中睡了過去。
夜深了,一扇扇亮著的窗戶也漸漸暗下去,這靜的出奇的夜,又只剩下那束朦朧的月光照進窗口。大約這才是真的中秋的味道,靜謐又安詳。
中秋的味道字篇三
一字雁陣,拉開了金秋的帷幕;云卷云舒,涂鴉出蔚藍的天穹;葳蕤的白楊,落盡昔日的繁華;淡淡的果香,舒展豐收的畫卷。秋如一葉飄落,書寫著余韻未盡的詩章。而中秋,便出現在這詩章的華麗盡頭。
每逢中秋,家中都會擺上幾盒月餅,那淡淡的桂花香夾雜著月餅的甜膩彌漫在空氣中造成最熟悉的味道--中秋的味道。
過去的故事,不時歡笑,不時沉默,大概他們又重歷了一回少年往事吧。老人則沒多大興趣參與年輕人的陣營中,他們依偎在花樹下,安詳地笑著,他們為什么而笑呢?感嘆又一年月圓的日子到了嗎,還是看到子子孫孫如此健康平安而安心呢?總之,他們是笑著的,所以為了什么原因此刻也顯得不重要了。如夢如幻的月光下,一家人倒也笑出了溫馨的味兒來。
原來,味道竟是這樣一種歷久彌新的回憶。
中秋的味道字篇四
濃郁的香從鍋與蓋之間鉆出,白色細絲狀的煙霧一圈一圈,裊裊升高,似乎在引誘著我們,叫我們快來品嘗。那香中帶著絲絲甜,鍋里是一個個小巧又滾圓的白胖子,著實惹人喜愛。這正在烹煮的就是中秋時令美食——“芋艿”。
上午,奶奶帶著我去田中刨芋艿。閃著油光的芋艿充滿生機,莖干粗壯,筆直站立在土中,碧綠的葉子像大大小小的圓盤,有的三四個湊在一起,有的一個獨立在風中舞蹈。奶奶手握鋤頭向上一抬,朝地一刨,鋤頭狠狠地“咬”住泥土,再向后用力一拉,包著芋頭的一大塊土,全翻出來了,七八個小芋艿穿著黑乎乎的毛外衣,緊緊抱著泥土“媽媽”,似乎在做著依依不舍的告別。奶奶把它們一個個揀出來扔進籃子里。緊接著,奶奶又刨了好幾鋤頭,我也幫著去揀芋艿,把籃子裝得滿滿的。
洗芋艿更是有趣。奶奶先用井水把芋艿沖洗了一遍,洗掉了很多粘在上面的泥巴和一些黑色的毛須。接著,奶奶把芋頭倒進了一只麻袋并且扎住了口子。我疑惑地問:“奶奶,這是干什么呀?”“為了把它們的外皮剝去啊。”奶奶雙手扶住墻,雙腳站在麻袋上不停地踩著,時不時把麻袋翻一個身繼續踩。奶奶讓我試試,我就大膽地站上去,扶著墻,學著她的樣子踩了起來。可一會兒我就厭煩了,便自作聰明甩開雙手踩。“哎呀!”腳一滑,我從麻袋上摔下來,幸好奶奶扶了我一把才沒摔地上。“芋艿是滑的呀。”奶奶笑著對我說。
洗完芋艿,我催著奶奶把它們下鍋。沒多久,芋艿的香氣彌漫開來。我和妹妹聞著甜甜的香氣,期待的雙眼直勾勾盯著像寶石一樣的芋艿。“小饞貓!”奶奶笑著為我們每個人都盛了一碗。看,每個芋艿都熟透了!晶瑩中透著粉白,圓潤又有些裂縫。輕輕咬上一口,軟軟的,又香又糯。不一會兒,我們就把碗中的芋艿吃光了。奶奶見我們喜歡吃,就又夾了幾個芋艿到我們碗里,再舀上一勺微紅的湯汁,一股濃濃的甜溢滿口中。
這味道一絲一縷,飄飄悠悠,漫漫繚繞在這個和諧的農莊,繚繞在我們的心間。
哦,這中秋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中秋的味道字篇五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亮。家家戶戶都歡歡喜喜地圍坐桌前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美麗的月亮終于露臉了,我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里的月亮相映成趣,只是水中的月亮隨波晃動朦朦朧朧,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這時,奶奶出來了,她為我們端上豆沙月餅、水果月餅、咸肉月餅等,滿滿一桌子五顏六色,好豐盛啊!我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伸手就拿了一個豆沙月餅,吃得津津有味。
奶奶又給我講了《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這些關于中秋節的故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真是奇妙啊!
這時,爸爸指著天上那一輪明月對我說:“你仔細瞧瞧,是不是能看到一個人在砍樹?”我瞇起眼睛一看,月亮上的黃色斑紋看起來好像還真有一個人在砍樹哩!
爸爸又說:“據說,吳剛每年只會砍下一片葉子,那葉子會飄到人間變成金色的,這片金葉子飄到最勤奮的人家門口,能讓他們家富貴起來,所以你也要做一個勤奮的人,不過我們不能靠傳說中的吳剛,而是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知道嗎?”我一邊聽一邊不住地點頭。
中秋節的月亮真美啊!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我明天還期望賞那更圓更大的一輪明月呢!
中秋的味道字篇六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蘇軾眼中充滿思鄉的中秋節。在我眼中,中秋節是一個幸福團圓的節日,賞著月亮,吃著月餅,無比愜意。
臨近中秋節了,媽媽帶著我走進了超市,一踏超市,喜氣洋洋的場景展現在我眼前。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人們談論著,像是一首快樂的交響曲。這熱鬧的場景,一下子讓我感受到中秋節帶給人們的幸福。我和媽媽隨著人群,艱難地行進著,好不容易才走到了中秋節的專賣店,展現在我眼前的是琳瑯滿目的月餅,有誘人的肉松月餅,油而不膩的肉月餅,香甜可口的豆沙月餅,滿口酥脆的咸蛋黃月餅,我依次都各挑了幾個。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起品嘗各種各樣的月餅,一起期待著一輪圓月的出現。明月從云層中慢慢地探出腦袋,那潔白的月光直瀉下來,就像是給大地柔和地蓋上了一層雪白的地毯。慢慢地,慢慢地,明月整個身子都露了出來,好似一個潔白的玉盤,光線是那么的柔和,那么的皎潔,使萬物都沉沉地睡去。
明月像一首朦朧的贊詩,把中秋節裝扮得無比美麗,明月像是一把堅固的同心鎖,使海外游子的心緊緊地牽掛故鄉,而在我眼中,明月就代表著家人團圓的幸福。
我愛中秋,愛它那美麗的畫面。
中秋的味道字篇七
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的月亮也不例外。
為什么中秋節的月亮反而要到第二天才更圓呢?爸爸告訴我,因為當時有一首叫“十五的月亮”的歌,當出版的時候,給了他稿費十六元,所以就成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元”啊!但我心想:事實應該不是這樣,我要自己去尋找答案。
為了慶祝,媽媽帶來了我珍藏已久的“沖天炮,”我激動不已,拿起打火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小心翼翼地走了過去,點燃了“沖天炮,”立馬就跑,只聽見“砰”的一聲,像流星一樣,飛向天際,天空上展開了一朵朵美麗煙花,可真美!
夜漸漸深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吃了美味的月餅,軟軟的,嫩嫩的,真美味!
在對著月亮的留戀中,我進入了夢鄉。
中秋的味道字篇八
今年中秋,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過節。
清晨,天蒙蒙亮。我還在睡夢中,爺爺奶奶便起床了。屋外公雞的叫聲驚醒了我,那一定是爺爺在逮大公雞呢。嘩啦嘩啦,那是奶奶在打掃庭院。過了一會兒,爸爸也起來了。嗚!汽車發動了,蒙蒙秋雨中爸爸和爺爺開著車趕集買菜去了。
到了中午,媽媽忙著刷洗螃蟹。這些小家伙,摸它的時候一動不動,我以為都死了。結果媽媽把繩子解開,過了一會,一個個又生龍活虎起來。媽媽刷完放在桶里沖洗的時候,突然一只大螃蟹從桶里掉了出來,噌噌噌,飛快地橫著爬走了。我都看傻了。爸爸眼疾手快,一伸手抓住了它。奶奶在廚房更是忙得不亦樂乎。鍋下柴火通紅,燒得噼噼啪啪作響。鍋里滋滋啦啦,香氣縈繞。奶奶一邊顛勺,一邊忙著放佐料,還不時鏟一點放在嘴邊嘗嘗。“行了!”奶奶高興地盛起來,再忙著炒下一個菜。我也沒閑著。這一刻,我正和小伙伴夢想在他家的豬圈里欣賞小豬仔呢!夢想抱來一只剛出生的小豬,哇,這小家伙長得真可愛!渾身粉紅,毛還沒長齊,四條小腿短短的,鼻子還挺大。我伸手在它身上摸了摸,軟軟的,還熱乎乎的。
吃飯啦!我趕緊往回跑。桌子已經擺好,誘人的菜肴已經端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菜喝酒,其樂融融!
晚上,淅淅瀝瀝的小雨還是下個不停,看來是不能坐在院里欣賞明月了。這時奶奶端來了熱騰騰的糖餅,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軟軟的、甜甜的,一股芝麻的清香沁入心脾。真好吃!
忙碌的中秋,幸福的味道!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中秋的味道字篇九
盼望著,盼望著,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于來了。
中午,弟弟妹妹嚷著要去街上吃飯,他們說街上熱鬧,喜慶,一向忙忙碌碌的媽媽也可以歇歇了。可媽媽卻不以為然,她笑著語重心長地說:“今天是團圓節,團圓節在家里團圓才有意義。”嘿嘿,我和媽媽想到一塊兒啦!
媽媽在廚房做午餐,我想給媽媽當助手,她說就做一樣菜,不需要,我只好在客廳和弟弟妹妹說說笑笑了。
因為中午吃得太多,盡管下午在外面盡情玩了幾個小時,感覺飯勁兒仍沒有下去,所以我們都一致贊同不讓媽媽做晚飯了。
晚飯沒有,可水果比平時豐盛多了,什么蘋果啦,桔子啦,葡萄啦,橙子啦,石榴啦,芒果啦……它們一個個精神飽滿,仿佛有意和我們共度佳節似的。從外表看,石榴是所有水果中長得最丑的,一旦小心翼翼地剝掉皮,一粒粒紅白相間的石榴籽就會令你驚嘆不已,它們是那樣的團結,那樣的晶瑩剔透,讓你看得垂饞三尺也不忍心去品嘗。不管三七二十一了,還是吃石榴吧。拿一粒送進嘴里,水分倍足,酸甜可口。剝一把送進嘴里,感覺每個細胞都是亢奮的。
吃過水果,爸爸媽媽和我們一起賞月。今天的月亮姐姐仿佛要刻意打扮一番,都七點多了還不露面。我和弟弟妹妹實在等不及了,就坐在沙發上看中秋晚會。剛看一會兒,媽媽就興奮地喊道:“快看,月亮出來啦!”我們立即跑到陽臺,哇,月亮姐姐真的出來啰!她是那樣柔美,那樣皎潔!廣褒的夜空群星閃爍,月亮姐姐盛裝出現,星星們顯得黯然失色。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月亮姐姐,生怕她會消失。正想著,她忽然躲進云層里,仿佛在和我捉迷藏哩。哼,你是在考驗我的耐心吧,我才不輕易離開呢!咦?月亮姐姐又出來啦,她悄悄地移過樹梢,移過樓房……爸爸拿著手機,一邊賞月,一邊拍照,呵呵,月亮姐姐的嬌容都鎖在爸爸的手機里啦!
過了一會兒,媽媽也讓我們看手機,原來是我們學校的公眾號發來的教師祝福,看著一句句溫馨美好的祝福語,我的眼睛濕潤了。親愛的老師們,童心祝你們合家團圓,中秋快樂;愿你們像中秋的石榴一樣笑口常開,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