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一
近日,以“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正在熱播,該劇以黃大發“一生只為一清渠”帶領村民脫貧的勵志故事為主線,講述了一心為民、艱苦奮斗的“當代愚公”,帶領群眾歷經36年在絕壁上開鑿“生命渠”,用實干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誓言,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做出杰出貢獻的故事。黃大發老支書“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偉大精神像一束光,照進我們的心里,指引新時代青年民警前行的方向。
20世紀60年代起,在黃大發的帶領下,村民們攀巖走壁,用鋼釬撬、用鐵錘砸,但由于技術落后,耗時10多年引水工程也沒修成。但黃大發不肯服輸,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創造機會自學水利知識,從一個地道的“莊稼漢”成了“水利專家”。正因他不斷學習,刻苦鉆研,才使得跨山引水成現實,才使得村子走上脫貧致富路。
要想在懸崖峭壁上修渠并不容易,沒有開山工具,黃大發就帶領鄉親們用最原始的鋼釬、鋤頭和鐵錘,用“一雙手”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進行人工開鑿。當請來的專業施工隊面對萬丈深淵望而卻步時,黃大發二話不說,把纜繩系在自己身上,“一雙手”抓住絕壁險石,讓人拉著翻下了懸崖為施工隊伍打前路做示范。一項項實際行動、一項項可頌成績的背后,是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用實干扛起了使命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恰生逢盛世,應勇擔吾輩之責。新時代青年民警要讀懂黃大發身上的為民擔當,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不斷激發“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奮進志氣,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錚錚骨氣,在戒毒醫療主戰場上扛起擔當旗幟、展現實干風采,以水滴石穿的恒心韌勁和持之以恒的拼搏付出,靠實干奮斗成就精彩人生。
青春幸逢盛世,成長正當其時。新時代青年民警生逢其時,肩負重任,要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決心,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意志,只爭朝夕、百折不回的堅毅,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的作風,乘風破浪,追光而行,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華章。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二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這是黃大發對自己、對巧玲、對大家說的話。但是大多村民是不相信的,他們認為一切都是神的旨意。以貴州遵義黃大發為原型的電視劇《高山清渠》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愚公移山”精神再顯熒屏。通過電視劇,再一次了解到黃大發的偉大事跡。他是“七一勛章”獲得者; 是“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是“時代楷?!焙汀白蠲缞^斗者”;是集各種榮譽于一身的優秀共產黨員。這些所有種種榮譽,是在他沒有想過會擁有后才選擇奮斗的,他當時只知道他要為村民找到水源。他本是可以離開草王壩的,但是他沒有。
英雄來自人民,平凡鑄就偉大。最初了解到黃大發的時候,看到的是一位花甲老人,電視劇開播時,黃大發還是個蹦蹦跳跳的小伙子,在絕壁上鑿出生命之泉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黃大發的一生。36年如一日的磨礪,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生命之泉,劃出了跨越半個世紀的奇跡。從年輕小伙到花甲老年,他象征的是一種攻堅克難、厚積薄發的和奉獻一生的精神,是我們每一位同志學習的榜樣。
現實版的“愚公”比神話更令人震撼,他更沒有神仙來幫助,靠的是自己的一雙手。老支書黃大發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勁和為民謀利終不悔的品質,贏得了人們對他的敬重。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自愧不如,沒有技術、沒有先進工具、沒有經濟支撐、沒有足夠人手,沒有專業規劃……在我們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事,老支書黃大發他做到了,用自己的一生,換來了當地人民世世代代的安居樂業。黃大發身上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專研學習。
面對困境,我們要敢于攻堅克難,跨越雄偉高山,不畏艱險,打破困境。黃大發的尋水之路一開始也不是平坦無阻的,村民們的不理解,世世代代在這個缺水的村子里都找不到水源,大家早就放棄了。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神身上,為了獲得水,村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拜神求雨,認為能不能活下去都是神的旨意,無法違抗。黃大發并不這么認為,在他聽完徐主任的話以后,他堅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能找到水源的時候,黃大發獨自一人踏上了尋水之路,這一踏,就是36年。在面對紛擾繁雜的世界時,需要日省吾身,相信路在腳下,事在人為,不為環境易色,不為風雨易容。堅持自己,做一個執著美麗的追夢者。
面對自己,我們要鑒定信念,不忘初心。黃大發在娶巧玲時,可以離開這里,在二伯勸誡時,可以去更好的地方,但是他都沒有。遇見事情,迎難而上,勇于擔當,不逃避,不退縮。天河之水不會自己流進草王壩,黃大發便讓它流進來。耗時36年,完成了一條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長七千二百米,支渠長兩千兩百米的長渠,帶著村民發家致富。堅持不懈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面對人民,我們要無私奉獻,再鑄蜿蜒清渠。通達之路絕非坦蕩,黃大發同志始終密切聯系群眾,不忘初心,盡顯公仆本色。青山無言,絕壁無言,卻鳴響了他平凡而偉大的一生,當為人民服務成為每個人的精神常態和價值追求時,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美好。
《高山清渠》再現黃大發老支書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堅定信念,百折不撓、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要向黃大發老支書學習,于平凡、微小處做起,用心用情為人民服務,書寫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篇章!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三
近日,“草王壩”火遍全網,以“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高山清渠》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該劇用貴州省山區基層人民修渠引水的事跡體現了共產黨人堅定信仰、執著堅守、勇于擔當的崇高品質??戳诉@部電視劇,讓我熱血澎湃,思想上受到極大的鼓舞,在此,我分享自己的一些感受。
黃大發曾說過“我在23歲的時候就在大隊當大隊長,在24歲的時候我就入黨。我入了黨過后,我心頭,本身是共產黨員,要下決心把這個水弄到草王壩來,讓我們老百姓吃上大米飯?!睘檑`行入黨時的錚錚誓詞,為給村子的父老鄉親謀幸福,為了讓大山的子孫后代自己掌握命運,黃大發用整整36年青春,繞三重大山,跨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打通了草王壩村的“生命渠”,讓老百姓實現喝水自由,吃上香噴噴的大米飯。
黃大發在入黨的時候說要奮斗終生,干一輩子革命,不能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就放棄。水修不過來,就拿命來換。為了給村里修水渠的工程立項,1990年的冬天黃大發整整走了兩天,腳上的解放鞋磨破,腳掌磨出血泡都渾然不知。親友都勸他不可能完成,早點放棄的時候,他立下軍令狀,“修不好我把名字倒過來寫,我拿黨籍來作保證,我拿命來換”!即使在自己的養父、妻子因故去世的情況下,他仍堅守信念,一心撲在修水渠的工作中,別人總是說要信命,要接受“山神”的懲罰,但是他用實際行動打破傳統思想,不畏艱難險阻,敢于在失敗后再次“開工鑿渠”,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再戰險山,他“百折不撓,不畏艱險”的精神品質,扎根基層,不解決困難誓不罷休,厚植為民情懷,永葆初心本色。
“打仗的時候,為黨為人民,拿胸口去堵槍眼都要干,我是共產黨員,幫老百姓做點事情,還有人用繩子拉著我,沒得事?!睘榱四茉趹已虑捅谏闲匏?,當時已經57歲的黃大發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用繩子綁在腰上,另一頭交給鄉親,自己便閉眼跳了下去。在修渠過程中遇到危險,總是沖在最前方,絕壁懸崖中每一寸推進,都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帶頭手杠肩挑干出來的。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作為黨員的實干擔當,敢闖敢干,關關難過關關過的信念。我們應該學習他“實干擔當、銳意進取”的精神,勇于迎難而上,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職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成績。把他“忠誠為民、甘于奉獻”的理念牢記自己心中,以“忠誠”彰顯愛國報國的真情,以“奉獻”書寫有意義的青春年華,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航空強國緊密聯系在一起,用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青年的擔當。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四
36年的歲月,追夢跋涉9400米的水渠,絕壁天河。以“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全國道德模范、遵義市播州區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于7月16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老支書黃大發修渠的故事在屏幕上播放后,引發遵義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熱議。
大家紛紛表示,要發揚老支書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不見清泉誓不罷休的追夢精神,發揚他那種群眾不富、寢食難安的為民情懷,要汲取榜樣的力量,履職盡責,以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砥礪前行。
“看了電視劇《高山清渠》,讓我對老支書黃大發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要做一件事不難,但要堅持做一件事而且一做就是36年,這真的是做到了不忘初心?!弊窳x市體育文化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康說,在老支書黃大發身上,體現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風采。劉康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16日晚,我在家觀看了電視劇《高山清渠》,心中再一次被老支書黃大發的事跡所感動,‘天渠’的修建,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后的面貌,老支書黃大發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紅花崗區中華路街道新東門社區副主任萬英說,一條水渠,就是一座豐碑。在老支書黃大發身上,所凸顯的擔當與責任感,值得我們這些基層黨員干部學習,我們應該以實際行動來擔當實干,精準精細為群眾服務,提升社區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老支書黃大發帶領村民,僅憑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戰天斗地,在絕壁上開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這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堅韌不拔、勇敢無畏的精神?!闭部h格林鎮木盆窩村駐村第一書記何世順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抓好產業發展,讓群眾有穩定收入是重中之重,他將與村支兩委一起,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
“電視劇《高山清渠》的播出,我覺得很有意義,老支書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以血肉之軀劈山修渠,以實干苦干親力親為帶領村民脫貧攻堅,他用行動給我們基層干部上了一堂課,好日子是拼出來的、是干出來的。”仁懷市合馬鎮黨政辦工作人員母順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勇于擔當,全力做好鞏固脫貧成果、優化產業發展、美化鄉村建設、強化基層治理等工作,奮力推進鄉村振興,讓村民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五
2022年7月16日,區教育體育局接到通知,由中組部黨員教育中心策劃指導推出的'29集電視連續劇《高山清渠》(原名《黃大發的奮斗史》)定于7月16日20:00在cctv-1開播,號召廣大黨員學習收看。接到通知后,區教體局積極響應,立即轉發,廣泛宣傳,組織全區各學校的全體黨員教師積極觀看,學習黃大發同志的事跡,謳歌這位平凡的英雄。
當代愚公鑿天渠。區龍泉街小學黨支部積極響應區教體局號召,組織全體黨員教師觀看《高山清渠》,并寫下所感所悟。該連續劇講述了草王壩村是貴州遵義縣大山深處的一個常年缺水的小村落,為了改變家鄉貧困缺水的面貌,村支書黃大發自六十年代起帶領全村人絕壁鑿天渠,中間經歷的種種失敗、種種磨難沒有將他擊垮,反而一次次激發出他艱苦奮斗、戰天斗地的豪情。最終,黃大發克服一切困難,耗時三十余年,完成了一條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長七千二百米,支渠長兩千二百米的水渠,為山村引來清渠。共產黨人黃大發用其一生勇于擔當、堅強不息的奮斗踐行著當年入黨時許下的諾言,“讓山里人過上好日子!”,使窮山惡水的草王壩變成深山明珠,被人們稱譽為“當代愚公”,以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道德模范勇擔當。自2022年7月16日以來,每到晚上八點,區魏風路中學全體黨員就準時坐到電視機前,打開中央一套觀看由中組部黨員教育中心策劃指導推出的電視連續劇《高山清渠》,這部劇受到大家一致好評,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36年的歲月追夢跋涉,9400米絕壁天河。區魏風路中學全體黨員教師觀看電視劇后,感觸頗深,紛紛在群眾討論,發表見解。大家紛紛表示,要發揚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不見清泉誓不罷休的追夢精神,寢食難安的為民情懷??赐曛魅斯氖论E,大家更加堅定了為教育事業獻身的決心和信念,今后無論在工作崗位上遇到何種困難,都要有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勇于擔當,敢做敢為,砥礪前行。
黨支部書記任春旺說道:“黃大發不只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在黃大發身上,我看到了他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精神,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要把自己的思想提高,學習他舍己為人的精神,更要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p>
時代楷模講奉獻。區二高響應中組部、區委、區政府的號召,按照區教體局通知及時組織全體黨員觀看《高山清渠》,認真學習“當代愚公”黃大發堅定信念埋頭苦干,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艱苦奮斗、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通過觀看該電視劇,區二高全體黨員紛紛表示要學習黃大發精神:心系群眾、為民服務;埋頭苦干、不屈不撓;不畏困難、敢于擔當。
區二高的黨員教師紛紛表態:在今后的工作中,讓黃大發精神付諸于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立足崗位,充分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不斷銳意進取、克難攻堅,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六
7月16日,由中組部黨員教育中心策劃指導推出的29集電視連續劇《高山清渠》(原名《黃大發的奮斗史》),于當晚8點在央視一套首播。
院黨委按照省國資委、國華公司黨委的要求,及時組織廣大黨員學習收看。
《高山清渠》是一部充滿英雄主義浪漫情懷的史詩,全劇塑造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代表,在不屈的生命歷程中所擁有的強大生命力,以一代中國農民群像,藝術呈現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鄉村巨變。
該劇以“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遵義市播州區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創作,講述其帶領群眾開鑿生命渠、開創幸福路的故事。
7月18日,黨委書記、院長張紹軍收看后,分享了觀后感,呼吁全院職工積極收看。
通過收看,可以感受脫貧攻堅工作的艱辛、不易。老支書黃大發帶領群眾修渠三十六載,被稱為“當代愚公”,他用行動為黨員干部們上了生動一課,大家要學習黃大發這種艱苦奮斗、埋頭苦干、百折不撓的精神。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讀懂黃大發身上“為民服務”的初心,時刻將人民“置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用持續奮斗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奮楫前行。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七
以“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7月16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半娨暲锬贻p的黃大發一身正氣,勇敢堅強,演員們演繹得活靈活現”。 影片中了解到原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草王壩村條件如此艱苦,太不容易了!
青年、黨員、干部要一往無前,勇于挑戰,讓榜樣的精神綻放在基層。
“無論在任何時刻,人所處的環境,所面對的事情,都是一種挑戰。清代學者王永彬云:人心統耳目官骸,而于百體為君,必隨處見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終身無安逸之時。此語道破了人的一生必須與“苦”奮戰到底,直至獲得勝利。即使如此,我們也不必悲觀。英國哲學家約翰·約克有言: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所以我們不可對于每一件輕微的傷害都過于敏感。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于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是的,面對各種困難,我們必須做好內因外因分析,有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有效形成最大合力。
青年、黨員、干部要錘煉“臣心一片磁針石”的忠誠度,讓青春理想綻放在基層。
黃大發如是說道:“我在23歲的時候就在大隊當大隊長,在24歲的時候我就入黨。我入了黨過后,我心頭,本身是共產黨員,要下決心把這個水弄到草王壩來,讓我們老百姓吃上大米飯?!边@個決心一下,就是一輩子的奮斗與堅持,“當代愚公”黃大發之所以成為“時代楷模”,靠的是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理想信念為人生指引了奮斗的目標,提供了前進的動力,也讓人生的境界得到提高。作為青年干部,要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持多讀原著、勤學原文、深悟原理,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實踐的“必修課”,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終與各級要求保持“同聲”,做思想上的清醒人、政治上的明白人。
青年、黨員、干部要祛除“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浮躁心,讓青春風采綻放在基層。
為了修渠,黃大發起早摸黑,四處奔波,排除各種困難,腳磨出了血,曾累暈倒在地,也顧不上家。每次拉水泥的車箱里撒落的水泥,黃大發總要仔細清掃入庫。妻子說家里灶臺需要一碗水泥來補一補,他堅決拒絕!修渠那幾年,買炸藥水泥,過他手的錢就是20來萬,硬是沒出一分差錯。水通了,黃大發又帶領群眾開展“坡改梯”。在黃大發和村兩委的努力下,群眾正逐步改變傳統的種植結構……黃大發忠實踐行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作為新時代青年干部,要放下面子、撲下身子、甩開膀子,做到“去時一股書卷氣,來時滿身泥土香”;要鼓起一股清風,不該想的不想、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不去,要無畏無懼,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和正確的進取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抓緊提高自身素質,抓緊做好本職工作,為黨和人民的各項事業添磚加瓦,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篤實篤行才能不負韶華,才能行穩致遠。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八
以“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遵義市播州區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7月16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強檔首播,叫好又叫座,貴州廣大干部群眾對此反響熱烈。
“該劇無疑是一部帶有傳奇性的重量級作品?!笔撞ギ斖?,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貴州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李俊守在電視機旁觀看《高山清渠》,難掩內心激動。
作為參與該劇審片的專家組成員之一,李俊認為,該劇將黃大發平凡而偉大的36年修渠不止奮斗史,演繹成一部半個世紀的人生傳奇,以人帶史,講述了黔北農村50多年的變遷。編導人員在創作中使得故事更加典型化、藝術化,進而達到一種藝術的真實。同時,該劇的傳奇性也帶來了娛樂性和觀賞性,從而增加收視率、點擊率。
“黃大發身上的這種當代愚公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黔東南州三穗縣良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毛葉帆說,良上鎮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海拔高、距縣城遠、交通不便,地理條件相對較差,與草王壩很像,通過全鎮黨員干部和各級幫扶部門一茬接一茬地不懈努力,如期實現了脫貧。接下來,他們將深入學習黃大發執著堅守的品質,把青錢柳、蜜蜂養殖、有機稻作為發展重點,以產業振興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黃大發一心一意做好本職工作,千方百計達到奮斗目標,我們要以他為榜樣,不斷銳意進取、克難攻堅?!便~仁市江口縣民和鎮凱里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黃華表示,作為村干部,自己將繼續腳踏實地為村民服務,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江口縣民和鎮興欄村黨支部書記衛康勇,則在黃大發身上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用實際行動踐行錚錚誓言的崇高品質。他表示,黃大發對黨忠誠、勇于擔當、不怕困難、一心為民,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自己將努力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上下深功夫,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高昂的工作熱情投身興欄村建設。
身為“90后”,安順市民柳昌璐在劇中看到黃大發在艱苦面前絕不低頭認輸、堅持用雙手“找幸?!?,深感敬佩。他認為,該劇將啟發新時代的年輕人牢固樹立理想信念,踏踏實實干事,用雙手創造幸福。
“黃大發爺爺的事跡讓我非常感動,劇中故事很吸引人,還有許多動人細節。我爺爺和我一起觀看后也很有感觸,叮囑我要好好學習,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辟F陽市初中學生王博宇說。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九
近期中央電視臺播放了電視劇《高山清渠》,本人觀看后在思想上深深受到沖擊,感想頗多。
電視劇《高山清渠》主要講述的是貴州遵義草王壩中共黨員黃大發尋水開渠的動人事跡。主人公先后被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并獲得貴州年份英雄全國道德模范、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黃大發的一生是奮進的一生,光榮的一生。他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值得學習。
黃大發同志出生于一個貧寒家庭,父母過世得早,由“二伯”養大,從小就是孤兒,受盡無水吃的苦楚。為了解決吃水問題,多次去尋找水源。在尋找水源中,“二伯”不幸摔下懸涯去世,受到村民們的責難。這更加堅定了黃大發找水開渠的決心。一次在尋找水源的過程中,無意抓獲國民黨特務的同時發現了水源。之后,籌資籌勞走上了開渠取水之路,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帶領草王壩群眾在懸涯峭壁上一干就是36年,最后開渠9400米,將水引到黃草終于解決了草王壩人民飲水難的問題。
黃大發同志在尋找水源和開渠的過程中,許多情況得不到鄉親們的理解,甚至是責罵,但他沒有懷恨鄉親們,將一肚子的苦水往肚子里咽,心里總是懷著把水源找到把水引到村子里,讓鄉親們喝到水方是頭等問題。他不計較個人的名譽與得失、忍辱負重,不分春秋冬夏苦干36年,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胸懷坦蕩的品質。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應該是澆灌我們生命的精神之水?!吧鼘τ诿總€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所說的話。黃大發同志的一生就是這樣一鋤一錘、一腳一步地用普通人的平凡抒寫出他不平凡的人生,值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學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開拓進取,在新的征程上做出新業績,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終身!
觀看黃大發高山清渠心得篇十
夫愚公者,中華之大智慧人物也。年雖九旬,立移山之宏志,以勃發壯年之英姿,摧云林而斷崿,夷峰巒而彌壑。天地為之動容,鬼神因之負山。終南北不塞,出入不迂,大事成也。
今觀影高山清渠,心下感慨,黃公大發,吾輩之模范,當代之英雄也!時代楷模之稱謂,當之無愧!今執筆作賦,敬意染墨,寄與寸箋尺素,以抒心中之感,以表敬服之意,以繼當代愚公之志。
草王壩村,昔日播州極貧之域,終日為崇山所困,峻嶺所封。村中有一井,供養全村,然時常孤泉不涌;村民欲一水而難求。村內不分女與男,求水之心難以平;不舍晝夜,守井而覺未濃。時而怨懟,時而犯沖。兩百畝稻田,絕收恰如絕望;一千多人口,心情跌入窟窿。人逢大山而靠天吃飯,面對峭壁而守地受窮。村貌滄桑,雄心未挫;外人譏諷,壯志豈容。勿信命不濟,無畏運不通。一代楷模黃大發,不忘初心與使命,肩負吾黨之宗旨,壯心不已,豪氣裂空。
爾雖體格瘦小,其貌不揚。然身如電閃,志若山昂。仗一股熱情,率村民,欲開渠引水,生命相搏;憑一腔信仰,思劈崖澤鄉。礪萬難,豪情撼八荒。披星修渠幾十載,鑿石乏術曾沮喪;村民心灰意冷時,大發剛毅豪情放;半百蹣跚學技術,排阻聚力創輝煌。
黃公大發幾經挫折,不墜其志;愚公精神,其品如璞瑯。秉戰天之氣魄,贊楷模之擔當。力拔窮根,數涉崎險;高崗長嘯,千古流芳。劈三巖絕壁,砌十里清渠流淌;倚百丈懸崖,施大土灣之測量;吟擦耳巖險絕之驚魂,灼大無畏勇敢之光芒;破懸崖峭壁之嶙嶙,悟黨性于心而無愧炎黃。堅定信念三十六載,滄海桑田把夢揚。舍小家為大家,眾志成城,終步小康之道;赤子之心,禱后世之莫忘。
壯哉!黃公大發;一顆公心,天人可鑒;萬丈雄志,峭壁難摧。一汪活水,愚公之志。偉哉!絕壁天河,神奇風景,靚麗山川。生命之渠,壯仡鄉以神力;活力之水,澤山水以斑斕。
今時之吾輩,亦賡續大發之精神,初心不改若孺子牛,克已奉公以厚德昭彰。篳路藍縷,構筑康莊之路;喜迎二十大,共創來日之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