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這也是課堂這也是課堂篇一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知了在枝頭不停地歡唱著;馬路上的行人很少,仿佛一下子都躲到空調房間里去了。而我,卻頂著烈日,穿梭于羽毛球館、游泳館、鋼琴練習所之間。在密不透風的羽毛球館,我跟著教練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揮拍動作;在通透的游泳館里,我隨著教練一次又一次地練習著不同的泳姿;在悶熱的鋼琴房里,我一輪又一輪地彈奏著枯燥無味的鋼琴曲。
因為,我想成為一名羽毛球高手、成為一名游泳健將、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師。可是,一段時間下來,總覺得進步不大。看著別人精湛的.球技、標準的泳姿,聽著別人流暢的旋律,我的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很不是滋味:為什么我就不能如此優秀呢?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對我說:“來,我帶你去個地方。”“英語作業沒有做完,還有鋼琴曲沒練,媽媽會帶我去哪兒呢?”我疑惑地跟著媽媽出發了。車行了幾個小時,終于來到了郊區的一個果園。這片果園很大,一片嫩綠,果園非常寂靜,只有一些小鳥在果樹上嘰嘰喳喳高興地唱著只有它們自己才能聽懂的歌兒。走著走著,突然聽見“咔嚓咔嚓”的剪刀聲,循著聲響走去,我看見一位頭戴草帽、汗流浹背的農夫,正揮舞著一把笨重的剪刀在果樹的枝頭舞蹈般蹁躚,而他的腳下,卻是一大堆被剪掉的枝葉。
“咦,好好的果樹為什么要剪掉呢?”我滿腹狐疑。“爺爺這是怎么回事?”我禁不住向農夫爺爺發問。農夫爺爺說:“你看,那些結滿果實的果樹,是我多次修剪過的,而旁邊的那些呢,卻沒有及時修剪。你看,雖然都是一樣的陽光、肥料充足,可前者卻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后者只會瘋長枝葉不結果。”我半信半疑地放眼看去,果然,一些果樹被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而另一些,雖然枝繁葉茂,卻只結了零零星星的幾個果實。這時,媽媽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溫和地對我說:“孩子,你想在才藝方面有所長進,想法很好。可根據剛才農夫爺爺所說的道理,苦練等于是施肥,而方法就是修剪,真正能給予生命的是修剪。
這也是課堂這也是課堂篇二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培根
學校的課堂是緊張的、嚴肅的、活潑的,使我們學到了不少科學文化知識,五彩繽紛的生活,也是課堂,它像一把鑰匙,打開囚禁靈魂的籠子之門,放開被囚禁的靈魂,它們總是微笑著,流逝的時光沖淡記憶,這微笑讓我倍加親切,令我難以忘懷。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獨自一個人在街上走著,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歡樂。
突然,我聽見一陣“啪啪啪”的聲音,好像還非常有節奏,我循聲望去,只見一個年過半百的盲人,準備過馬路,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向前走著,來來往往的車輛非常多,嘈雜聲把盲人嚇住了,呆立在路邊一直不敢邁步,好像還在期待著什么,我看到盲人的樣子,不禁偷偷地笑了起來。
這時,一位清潔工人走了過來,她身穿一件紅色的襯衫,帶著一種最純潔、最善良、最美麗的微笑迎向了那位盲人,并且握住了盲人那雙顫抖的手,盲人的臉上也開始展開了一絲絲的笑容。
從此,一個純真美麗的微笑定格在我的心中,讓我看到一顆最純潔、最善良、最美麗的心。
微笑意味著理解和友善,微笑意味著真正的愛,這微笑不僅是生活中真善美的結晶,而且是編織社會和諧快樂的音符,溝通人與人心靈之間的真誠紐帶。
這也是課堂,它給我上了一節深刻的人生哲理課。
這也是課堂這也是課堂篇三
一間教室,一方黑板,一尺講臺,難道課堂僅限于此嗎?我總相信,平凡的事物也定有它的不平凡之處,而這自然界中平凡的事物也是課堂。
落葉
當秋悄悄侵入大地,落葉遍地都是,經過樹母親一年的哺育,他們,離開了。但他們并沒有走遠,而是回到大樹媽媽的腳下,成了大地的一份子,給大樹媽媽,給新葉子提供營養,至此,他們才完成了使命。古人云“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葉,交給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墻
一堵墻,一堵廢棄的墻,他沒有特別的用處,只能默默的存在。但有一天,一個晴朗的上午,一群孩子拿著老師用剩的粉筆頭,在他身上亂涂亂畫,他難受又委屈,可他看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默默地忍受著。
一棵種子,在他身旁落下,它生根發芽,把那堵墻包裹在內,它將寬大的枝葉附在墻身上,墻沒有拒絕,即便他感覺承受不住種子的力量,但他喜歡這蓬勃的生機。
當墻再次睜開眼睛,又看見了那群孩子,但他們長大了,拿著大桶大桶的油漆,為墻換上了一身均勻潔白的新裝。
一天夜里,烏云密布,狂風驟來,當他覺得自己快要倒塌的時候,那顆種子卻緊緊地抓住了他,用寬大的枝葉遮擋著打在他身上的雨點,風雨過后,墻安然無恙。
墻沒有拒絕孩童,孩子們讓他煥然一新;墻沒有拒絕大樹,樹為他遮風擋雨。
墻,教給我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課堂,不僅僅是語數外,自然也是我們的課堂,只有我們不斷去體驗與經歷,才可以在自然中學到更多知識。
讓我們走出校園,在自然的課堂里,學習更多的知識吧!
這也是課堂這也是課堂篇四
從剛入學的小孩開始,便要習慣如何面徒四壁,如何背唐詩宋詞,如何背誦論語。
只到初中,依舊只是如何分析文章,如何寫好文章。像是平靜湖面上的水,只泛起絲絲漣漪讓人揮之則去,乏味無聊。也許應了反應了封建科舉的一句詩:寒窗苦讀數十年,只為一朝金榜開。
四年前的我是這樣認為,而且堅持認為。但是我錯了,錯的很徹底。
四年前的我在初二,而現在我依舊還是初三。為什么呢?我出去了,抱著路是自己走的,命是自己博的心態的去了,我笑著說,我行,我一定行。而如今我回來了,帶著滿身疲憊和創傷回來了。
我不后悔我的選擇,也許該好好感謝當年的選擇。
三年里,我學會了很多。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于是我回來了,離開了我的“課堂”回到了課堂。記得剛剛離開這座生活了十四年的城市時,我瘋狂的吶喊,吶喊我終于獨立了。我歇斯底里的吶喊,我終于離開了那煩悶的教師,離開了那喋喋不休的父母,離開了這座讓我厭煩的城市。和家人徹底鬧翻,然后拿著借來的200元車費來到南方沿海的城市。那時候起我就把自己當做了大人。當做個小小成熟男。
其中經歷了許許多多,后來挺過來了…
我沒從家里拿過一分錢,也倔強的不給家里回一個電話。第二年的春天,我接到了他們的電話,嘴上說的一些話始終和心里想的的做著無力的解釋。而電話那頭的話卻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底隱藏的弦。還記得那晚,我特高興,因為家人支持我了,我勝利了。
改變我的是一個人,一個好人。
他改變我的想法,改變了我的生活。他死了,死的時候我沒見到他。但是他的老伴卻告訴我,希望我能回家讀書,好好讀書,努力讀書,這樣才有出息,才有出頭之日。
沒文化可怕,而有機會不好好珍惜更是可悲。
于是我回來讀書了,我不只是因為他的死而改變的想法。外面的生活扼殺了一個本來只屬于該歡笑的我,讓我總是笑不起來。有文化和沒文化是天壤之別。父親母親老了,真的老了,他們歡迎我回來,支持我回來讀書。
坐在熟悉的課堂,回想過往,那時懵懂的自己傻的天真,傻的可愛。其實在外面的日子用回憶串起來之后,無不是一份珍貴的教案,一份只屬于我自己的教案,它為我上了一堂關于人生的課,我將永記。也正是這一堂課讓我在頹廢中振作,在掙扎中解脫。
命運像是在手掌之間跳舞的藝術家,只有真正的掌握和懂得才能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