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快樂情結篇一
我喜歡城市的繁榮,但心底仍存一份特殊的鄉村情結。相比清晨的寧靜,我更愿意在晚霞渲染天空的時分散步,這個時間,古樹下的巷子里會飄出柴火的香味,不似煤球般刺鼻,更不像天然氣那般無味。
家中的院落儼然是一方田園,深棕色柵欄圍有一堵高墻,爬滿各種藤類植物。推開木門,入目即綠,果蔬的清香撲面而來。紫茄有喜人的長勢,兒時不懂“細菌”一說,饑餓時就摘一個,用清洌的井水沖洗,茄香滿口,心上歡顏。番茄透著少女般的青澀,細嫩的黃瓜吊在木架上,淡黃的花上偶爾有蜜蜂駐足。院中央是一棵筆挺的銀杏,這種樹比較稀有,秋季會呈現一片碩大的金黃。
蘋果樹寄托了我兒時天真的夢想,我喜歡在葉縫撫照的斑駁光影下,靜靜的站立,聞著淡淡的果香,感受陽光的溫暖,同時又幻想有紅色蘋果砸到我成為第二個牛頓。園子里有一叢不太顯眼的`碧綠種著葫蘆,那時受《濟公》的影響,總想著做一個空心兒的,盛上新釀造的梅子汁,不過很遺憾,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這葫蘆失竊了,此事便也被我遺忘。
院子后是一望無際的田野,秋收時,我也隨大人們踏入田里,手撫著小麥,呼吸間盡是麥穗的清香。麥田的一頭,有高大的槐樹枝繁葉茂,盛夏時節,老人們常在樹下納涼,搖著蒲扇,喝著清茶閑談歲月。街坊們圍在一起下棋,或悠閑催促,或焦急蹙眉。偶爾路過,看著他們進入嚴肅的狀態啞然失笑,簡直像是高手對決。
后來的一場家庭變故,我與父母搬到城市定居,一恍十余載光陰,已不知故鄉變成怎樣的模樣。
一個味道便是一處記憶,一方面維系著人對過往的懷念,另一方面也在記錄著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哭笑過后,不過煙云一場,而沉淀在心底深處美好的東西便成了幸福。
我的快樂情結篇二
我們每一個人在工作之余大概都有一點愛好或情趣,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年齡,為了瀟灑,打發時間,有的去旅游,有的去釣魚,有的去打牌,有的去唱歌,有的去作畫……而我對這些都不感情趣,卻偏偏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直到現在仍是情有獨鐘,始終不離不棄。同伴們都在取笑我:這么大歲數了何苦呢!還想當個什么家不成?我憨憨的一笑,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父母被折磨的實在沒有法子,就叫姐姐們讀書、講故事給我聽。不知為什么,一聽到姐姐念的課文我就安靜下來,還時不時問這問那。特別是每當聽到姐姐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的時候,我會美的如醉如癡,憨態可掬。每每看到這些母親說她的心就像開了花一樣。
終于,我上學了,那一年我13歲。學校來了位新老師,聽說我勤奮好學就主動邀我到她的班里——這位老師叫李廣智,是個大姑娘。至今我還記著她。
總算有了一個系統學習的機會和環境,老師說要好好珍惜爭取全面發展,父母也說,姐姐們也說。可是,除了語文和語文有關聯的政治、歷史、地理能學好外,其它算術、珠算、物理等一概不感興趣,怎么也學不好,不論怎樣努力。有一段時間老師把語文課給我停了,專攻算術和珠算,結果還是一樣。老師實在沒轍了,就對父親說:“看來這孩子只是與文學有緣了,就隨他吧。如果真能把語文學好對于他來說將來也會有用的。從此,老師就對我的語文格外上了心。
老師有意無意的一句話,卻使我的作家夢做的一發不可收拾。
初中在離家15里地之多的公社。沒有辦法逾越這種難堪的局面。只好輟學在家。
在家能做什么呢?別人都到生產隊里勞動去了 。而我只有把自己埋在文山書海里,因為一心想當個作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解除我的孤獨、寂寞與痛苦;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眼前的困難、齷蹉與潦倒;只有這樣才能活出個名利雙收的人樣來。我多么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啊。
于是,我每天除了讀就是寫,甚至茶不思飯不想,寫的焦頭爛額,神魂顛倒,晝夜不分。我的執著和癡迷,感動了縣文化館的兩位老師,一位是老館長汪荷清,一位是年輕的創作員于崇軍。他們常常把我接到館里,悉心指導,百般呵護。那時館里每年都有幾次文學講座,從全國各地請來的大名家。在兩位老師的引薦下,我先后認識了劉紹棠,遲松年,李國文,方冰,鄧剛,馬加等;我市作家李述寬,包泉萬,張安陽,張中和,林和平,張忠軍,張濤,佟疇等。在這些名家大家的指點下,我的寫作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于是,我更加迷戀于這些作家們的鴻雁捎書,鴻雁頻繁地傳遞著作家們的親切關懷熱切希望,又帶去我的殷殷期盼苦苦述說。在作家李述寬老師的幫助下,我還免費參加了一連幾屆的《鴨綠江文學講習所》函授班和《杜鵑文學講習所》,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也算個小有名氣的文學青年了。正當我和作家、編輯、文學青年們新婚燕爾,交往密切,如膠似漆,難舍難分的時候,家境發生了變化。
姐姐們陸續出嫁了。我是長子,弟弟要結婚,妹妹要上初中。父親領著我們兄妹三人過活,家庭的窘境和尷尬擺在面前。原來一個勁支持鼓勵并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為我買各種資料、背著我接觸作家的父親,突然改變了態度。堅決命令我開店掙錢,先養活自己。
為了生計,也為了苦難的父親不再傷心。萬般無奈,只好在村口開了一個食雜店。
面對著這一切,父親很是著急。無論怎么勸,我就是不吱聲,已有一個多月沒說一句話了。父親又急又怕又沒有辦法。偷偷地到市里找來了李述寬老師。
那一天他古今中外說了許多,也舉出很多很多的例子。我的心豁然開朗。是的,自己什么都能做好,為什么就不能在這方面干出一番事業呢!
從此,我兢兢業業,苦心經營,服務周到,待客如賓。幾年功夫小店就有了起色。經濟條件有了好轉,生活條件有了改善,埋藏已久的文學夢又開始復燃,蠢蠢欲動揪著我的心。我不得不挑燈夜戰,常常爬格子到天亮。因為,偶爾來的靈感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又為突來的思路,妙語連珠,不能及時記錄下了而耿耿于懷。所以,就糾結在文學與商業的苦惱中。
我調侃道:“這些都寫好了不就是文學家了?當個儒商不好嗎!”
“轟——就你?”滿店的人都笑噴了。
雖然風風雨雨,一路坎坷;有時也是半夢半醒,愛恨交加,經過三十多年的磨礪終于有了今天的衣食無憂,自給有余。在常人看來我不應該再這樣清苦和孜孜不倦了,應該滿足了,開始消遣享受了。畢竟年歲已去,青春不再。
然而,我卻老不守節,舊夢如初,春心浮動,熱情洋溢,黃昏情濃,越發不能自拔。雖說已沒有了當年的文學氣氛與環境,也沒有了當年的人脈與激情,甚至找不到了當初的一切。可是我好像越來越能找回自己的感覺,一有閑暇的時間就沉迷在文學書里,還是常常寫到深夜。全然不顧自己的身體如何。
現在又學會了電腦,用一個手指頭在鍵盤上捅出行行詩句,篇篇文章既方便又愜意。就是讀書查找資料也十分快捷準確。閑來無事,對著電腦美美地想:有這個東西幫忙我該成作家了。哈哈……自己笑了:又是南柯一夢!
這時,想起一位文學家的告誡:“文學只能是精神食糧常常來充實一下自己是可以的……”那么,就這樣繼續充實下去吧,咱就別提什么家了。
我的快樂情結篇三
又是一個寂寥的夜,我又孤坐在書桌前,手里握的還是那杯濃濃的咖啡。
夜深了,手中的咖啡杯不知何時已冷卻。不再有環繞的霧氣,我卻依舊輕輕攪動著,也許只有這樣,才能在跌宕起伏中尋求到屬于自己的那份閑適與從容。
心香一瓣:在寂寥的夜,枯坐書桌前,獨對心靈。品渾黃的咖啡,品起伏的人生。有過風風雨雨,有過旭日飛虹,有過失敗的痛楚,有過成功的癲狂,唯有在深夜,“才能在跌宕起伏中尋求到屬于自己的那份閑適與從容”。
我的快樂情結篇四
地球人都知道,上海是個國際大都市,既繁華又時尚。大家都想成為上海人,外地人紛紛來上海打工。
作為上海人本應感到自豪和慶幸,但我并不覺得上海有什么好,空氣不清新,人多口雜。不象桂林山清水秀,環境優美。
不久前我終于和爸爸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桂林,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一點都沒錯。這里山水相依,不禁讓我想起一首歌:“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遙遙”這里山峰連綿起伏,湖水清澈見底,看著這清的不能再清的湖水,我想起了上海的黃浦江,渾濁、骯臟、還有數不盡的垃圾。而漓江是春水碧于天,還能漁船聽雨眠。我不禁感嘆:人人盡說桂林好,夢嬌只合桂林老!
不知不覺,天已黑了。我和爸爸想去看看桂林的夜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桂林哪有什么夜景啊?黑乎乎的一片,只有湖水受月光的照射,而發出的'微微亮光而已。他沒有五彩繽紛的霓虹燈,沒有照來照去的探照燈,只有昏暗的路燈而已。我們失望極了,想想還是上海好,南京路上那不斷變化的霓虹燈,外灘上,東方明珠和金貿大廈高高的矗立在那兒,多么雄偉!而這里只有單調的黑山,桂林的夜晚真的不能和上海比阿!桂林的人們早早就睡了,而現在上海的人們一定還在南京路上shopping呢,或者是在外灘上觀賞著這不夜城的美麗夜景,或是在某個ktv飚歌。“咕嚕嚕”是什么在叫?啊呀,是我的肚子,好餓啊!我突然想起了家鄉的小籠包和小餛飩。我和爸爸馬上去找吃夜宵的店,可是找了很久都找不到。我們只能餓著肚子回賓館了,邊走邊想:還是上海好,這里一點都不方便,吃個宵夜都沒有地方,這個時候上海有多少小餐廳還在營業?回答一定是:數不勝數!
第二天,又是一個令人神清氣爽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卻只能仰望著藍天,天依然那么藍,卻少了一絲寬廣;云依然那么白,卻少了一份自由;空氣依然清新,卻少了一點自然……這一切都是那么令我感到孤獨、寂寞,我那顆寂寞的心,早已不由自主地飄到了故鄉,來到了一個帶著熟悉氣味的地方—上海!
桂林除了山就是水,沒有大型的商店,沒有美麗的夜景,沒有雄偉的大橋,沒有小籠包,沒有方便的交通,沒有。
我呆不下了,我好想念上海阿,想念小籠包,想念大型的商店,想念美麗的夜景,想念雄偉的大橋,想念方便的交通,想念。
啊!帶著急切地想念我終于又回到了故鄉—上海,他還是那么繁華,那么時尚!古人云:“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明”是啊,我此時才體會到這句名言的含義!
我的快樂情結篇五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朽木情結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常常遺憾我家門前的那棵朽木呢?他光禿禿地橫躺在那里,牛似的模樣;誰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留在這里的`,誰也不會去理會它。只是農作物收成時,門前堆了玉米,奶奶總是說:這棵破木頭多礙地面喲,多是把她搬走啊。
有一回,大伯想造一間堆柴夭的小木屋,想以它作門但苦于它庫跟極深;用斧頭砍卻在表面打滑,根傷不著它;用電鋸吧又懶得拿,因為離山林并不遠,隨便去扛一棵回來,那一缸都比它強。房蓋起來,裝木柵欄,大伯也沒看上它。有一年,來了一位頗有名氣的木匠,為我家做木質用品,奶奶說:用這棵木頭吧,省得從遠處搬來。木匠看也不看搖著頭說:它木質不行也不采用。
它不像樟樹那樣的幽香,可以用來刻字雕花,也不像紅木那樣堅固,可以千年不蛀;它靜靜的橫躺在那里,院邊的槐樹沒有庇護它,花兒也不在它身邊生長。稍稍能安慰我們的是木上那一簇菌子,我們摘來吃卻拉肚子。
人都罵它是朽木,它真的是朽的不能再朽的朽木了。終于有一天,村子里來了位收藏家,當他路過我家門口時,突然發現了這棵朽木,眼光立刻拉直了。他沒有在離開,而是住下來了。以后好多人說這是一棵千年古木,是一件值錢的木頭。不久便來了車,小心翼翼的把它拉走了。這使我們意外,這棵破木頭原來活了幾千年。它見證了幾代人的生活,最后還躺在這一千多年。
收藏家說:它待在這太久了,沒人看出它的偉大,和堅忍。還被世人嘲笑。
聽完我的臉紅了,我感到自己很可恥,無知,也感受到朽木的偉大;我甚至怨恨它在這那么多年竟然會默默地忍受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受到它那不屈于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我的快樂情結篇六
什么?你也知道我喜歡航模?哈,你可真是我的知音!如果有一天我真能坐著我自己發明的“h2o”型氫氧飛船在天空中神出鬼沒,能開著自己設計的等離子超光速賽車在馬路上風馳電掣,那我一定邀請你和我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當然,要實現我的這一夢想也真不容易。這不,由于我再三申請,我們學校高手云集的航模小組里才多了我這個二年級的小不點。老師要我先學著玩模型賽車。
什么?這是“小兒科”的玩藝?你可不要小看!玩賽車也不是那么簡單的。我的賽車是我親手裝配的。不僅外型漂亮,全身上下透著藍幽幽的冷光,而且配置精良,花了我不少銀子和精力。光速的馬達、生鐵的輪子,充電的電池,再架上龍頭鳳尾,使我的車看上去十分威猛,充滿戰斗力。只要打開開關把它往跑道上一放,它就像離弦的箭一樣興奮地向終點沖去??哎,可不要高興得太早!強中更有強中手,我那些航模小組的師哥們也不是省油的燈。
你瞧,我的車一跑到彎道時就要比他們的車稍遜一籌,從高處往下俯沖時甚至時有飛車出軌的尷尬情景。這讓我大傷腦筋。怎么辦?還得靠自己。我把車拆了裝,裝了又拆。那些小螺絲、小起子老跟我作對,不是這個和我捉迷藏,就是那個和我較勁,折騰得我夠嗆,可我的寶貝賽車還是依然故我。怎么辦?我就偷著學。師哥們裝配賽車時,我就一個勁地給他們“打工”,調制賽車時,我就邊看邊琢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讓我找到了竅門:原來我的`賽車是馬達內部出了些小故障,不是安裝的問題。
我把馬達從車上取下來,打開外殼,把磁鐵上的銅絲取下來,再把新的銅絲繞上好幾圈,最后把馬達裝到車上就“ok”了。哈,可真神!我的賽車再也不翻跟頭、不飛車了。看來,學問就在繞銅絲上。可惜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到現在還沒弄懂其中的具體原因。不過,你也不要失望,等我的書越讀越多,我就會把它弄明白的。
你別忘了,我還要請你坐我親自設計制造的飛船、賽車,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呢!一定會有這么一天的。
我的快樂情結篇七
彩虹。
輕輕一敲,屏幕上又顯示出這兩個字。看來我是真的很喜歡彩虹呢!彩虹,已經出現在我生活的一切一切之中,或者肯定的說,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彩虹”這個字眼兒了。
天啊,我想我真的是太“忙”了,居然閑到這種地步——擺在我眼前的是一張我從小到大寫過的“長篇”文章統計表。{呃……雖然很少寫完,但是我是很愛寫的啦!)最早的一篇……居然是二年級寫的!等等,最讓我吃驚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天,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彩虹”?記得我在六年級的時候也寫過這樣一個統計表,還別出心裁的把帶彩虹的又拿一張紙寫上:彩虹天堂、彩虹天邊、彩虹在天邊、彩虹夢、彩虹晴心夢、彩虹同盟,然后又把它放在包里。可我沒想到在跑步的時候那張紙卻在這最不合適的時候掉了出來,還正好被老師撿到了,老師笑瞇瞇的對我說:“這彩虹對的可真夠整齊的啊!”“呵呵……”我傻笑著愣著不知該說什么。其實呢,就算題目沒彩虹,內容也或多或少跟彩虹有些關聯;像彩虹的顏色啊、彩虹的飾品啊,等等。怪不得每次表妹看了我的文章都會很“嚴肅”地拍拍我的肩膀說:“姐啊,我服了你了,你還真是三句不離彩虹啊”。
噠噠,我最愛的彩虹,你究竟還要在我心中住多久呢?
我的快樂情結篇八
也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那個無人的島就在我的心中醞釀,仿佛母親孕育胎兒,經過十月懷胎,這個島也應該面對世人了。
這個島,應該種上一棵苦楝樹,就像我童年的家門前的那棵一樣,筆挺,樹葉大而頗密,到秋冬時候,就會結一種果,不能吃,但揀拾起來玩耍,甚是有趣,樹還可以隨意攀爬,矮處枝丫不多,但也會有一兩個岔口,盛夏時,天氣炎熱,雙手抱緊樹干,兩腳跨著樹皮,爬到一個不高的岔口躺著,正可以躲過一個毒辣的正午。鳥兒喜歡在我家的.苦楝樹上筑窩。我放學分明的聽到雛鳥的叫聲,很伶俐的很惹人愛憐的像一個弱弱的音符彈出的音樂,我少不得喊上調皮的兄長,搬來木梯,到樹上搜,喲,好幾個窩!嫩嫩的鳥兒睜開瞇縫著的小眼,瞅我,我不忍心驚擾它們,它們的媽媽也許正忙著為它們覓食,回來不見了寶寶怎么辦?只好下去,另外找有趣的事情干去。譬如,到池塘邊捉蜻蜓等。
這個島應該還有一條溪澗,就像我童年時隨母親三更半夜到田埂邊插秧一路陪著我的那種。溪澗少不了有螞蝗,貪玩的我不知何時就被母親落下了,我干脆到溪澗邊淌水,好豐茂的野草,用腳一腳踩下去,陷下泥巴,再用力拔起腳時,就隱隱作痛,一只螞蝗用力地咬住我的小腿不放,用手去抓,一點用處沒有,聽老人說過,要等螞蝗松開,得天打旱雷。想起就怕,怕了就哭,沿著田埂放聲哭去,把母親喚來,母親喊姐姐把我帶回家,燃著一根柴火,燒去,螞蝗就松口了。但下次,我仍不怕,仍在田埂踱步,故意讓母親忘了我。如此,又可以有一個踩野草,淌水,不幸又遇到螞蝗的清晨。我長大后,問起母親,為什么就放心讓我一個人丟了?母親說,溪澗的水淺,除了遇到螞蝗,沒有其他危害,農人很多,一個小孩在路上大抵沒有事,只是你那時特有情趣。
這個島應該還有一塊空地,上面長滿各色各樣的野花,就像我童年屋后的那片空地一樣。我每逢放學,就繞道去那一片空地一趟,比其他小孩快一步,把那紅彤彤的桑果摘了來吃。野蜜蜂也多,摘果子吃時少不了要摘上一條藤子,扎一頂帽子,把整個頭、臉遮個嚴嚴密密,蜜蜂只管在我頭上那一叢綠飛舞,伏在上面也不蜇我,我索性躺在軟綿綿的厚絨絨的草墊子上面,吃那熟透的汁多味甜的桑果。等我吃過一輪,動作慢的孩子尋覓著來了,我正好可以回家了。
這個島應該還有幾只雞毛婆娑的母雞,在咯咯的歌唱,等著我,就像同我童年溪澗邊的那個樹叢中的那幾只母雞那樣。不知在哪個早晨,一聲不哼,腳步輕輕地來到它們身邊,逐只捉了,用食指探進它的尾部,確定是否會有蛋生出。知道有蛋的那天正午,我走得比別人快,一個勁兒往空地走,母雞不很乖,跟我打地道戰,往日在樹叢中扒開野草就能找到的白生生的圓溜溜的雞蛋不見了。該沒有人來過,得四野尋。沿著溪澗慢慢搜索,遠遠看到幾枚亮閃閃的蛋,被溪水沖刷得光滑、潔凈,也不知是否就是母雞產的蛋。好大的喜悅!我快步沖上去,小心把蛋取上,放在自己的衣兜里,用手一摸,蠻實在,蠻沉重的感覺。
這樣的島在我的生命里,該是很難尋著了。我只好去尋。尋到沙巴去,遠離了世俗,在一個陌生的國度,快樂了一回,但,帶不回這島;尋到普吉去,在異國的海邊,盡情地釋放著自己的情懷,但,也只能是與這島匆匆一別。那么生活中周邊的島也去看一下吧,于是,少不了逛一下平沙島、海壽島、上川島、下川島、半月島……這些島,都有我心中的島的影子,相對寧靜,相對古樸,但,這還不是我心中的島。
我的快樂情結篇九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是我人生的好朋友,愛書是纏繞我一生的情結。
我愛讀武俠小說。最愛讀金庸古龍黃易的小說,我喜歡在江湖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中尋找俠客們的另一面。看,《俠客行》中狄云怒殺花鐵干,這是正義;看,《碧血劍》中袁承志二刺皇太極,這是愛國;看,《血蝙蝠》中沈勝衣勇闖蝙蝠寨,這是勇敢;再看段譽妙破玲瓏棋局,這是武俠世界的智慧。我愛這武俠世界千變萬化,情仇糾結幕幕傳奇。
我愛讀文學名著。無論是中華古典亦或是外國名著,他們使我閱讀積累,充實自己。身處《海底兩萬里》,其中的'“我”在逃生時遇到漩渦,我會為阿隆納斯生死一線而緊張;神游《伊利亞特》中著名的“木馬攻城戰”時,我會為一舉破城而興奮。當讀到《駱駝祥子》中祥子三起三落,墮入黑暗時,我會為這個小伙子惋惜。而投身《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時,我會為一夜巧得十萬箭拍案叫絕。這些經典名著,讓我歡喜讓我憂,促我逐步成長。
我還愛讀歷史典籍。如果說“武俠”“名著”是一個泡沫,美麗而虛幻,那么歷史典籍就是一塊原石,初時平淡無奇,但是當你剖開細看就會在其中發現暗有光彩。
你看,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發生過許多令人感慨的故事:屈原不愿做亡國之奴,以身殉國,投身汨羅江。張騫出使西域,開創了絲綢之路,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三國鼎立之勢嘔盡了拳拳老臣心。岳飛精忠報國,征戰沙場,捍衛大宋疆土。袁崇煥戎馬邊疆,抵御滿金,千刀萬剮不改初心。還有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無畏之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豪情。這些歷史人物的種種言行、品格,讓我時時感動,滿腔激情。
書籍,就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情結,纏繞著愛書的我,使我欲罷不能。它們促我成長,讓我進步。
我的快樂情結篇十
我六歲時就見過了你,但我在十歲時才開始品讀你。要說起我怎樣開始讀你,那你可比我清楚。
那天,媽媽從書店買來了你們中的四位大哥——《水許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那時的我并不喜歡讀你,而且你每本都有兩百多頁,那種不耐煩的感受真是不言而喻了。但沒辦法,百般無奈之下,我選擇了你們中出類拔萃的《三國演義》。
不過我回房讀你的時候發現并沒有那么難讀,反而越讀越全神貫注,越讀越專心致志,越讀越如癡如醉。因為你的情節實在太引人入勝了!當讀到諸葛亮把妙計告訴趙云時,不禁引得我浮相聯篇;當讀到關羽被斬毫不懼怕時,我卻淚流滿面。故事中人物的悲歡離合,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不過,不僅你的故事引人入勝,而且你還是我的良師益友。
記得還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品讀著你,突然感到很口渴,但故事已到高潮部分,怎能放下?于是我便一邊讀著你,一邊去倒開水,但沒想到卻“一失手成千古恨”——我不小心把開水倒在了你的'身上。“不要急,一定會有辦法的。”我焦急的喃喃自語著。啊!有了,上會你可是教過我方法的呢!于是我便開始用你教我的方法來補救你:我先把你身上的水倒干凈,按著在上面蓋了一張紙巾,最后將你放到冰箱里凍上一晚上。第二天,我拿出來一看,真神了,你竟然跟新的一模一樣。
啊!書!你是我永遠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