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外婆字篇一
;又到了大寒,又想起了小腳外婆。她走了十年了。
外婆腳小,走路卻很快,莊稼地里是把好手。從春種到秋收,鏟地,薅草,犁杖,碌碡,無所不通。干起農(nóng)活來,村里的年輕小伙子都攆不上她。她侍弄完自家的田,還給幾家老幼病殘的鄰里鄉(xiāng)親幫工。
我那時小,外婆最疼我,農(nóng)閑時牽著我的手走街串巷,誰家的杏子桃子熟了,我總是能吃到,因為外婆走到哪家門口,都有人主動往她手里送。每到這時,外婆就掰開我的小手說:“娃子啊,少拿兩個,嘗嘗就行了。”然后抓起三五個放在我手心里,其余的就都還了回去。我嘴饞,吃完了還想要。外婆就對著我耳朵說她那句口頭禪:“取三分,讓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我那時當然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看到她表情嚴肅,不敢再吵著要了。時至今日,我一直都沒想太明白,大字不識幾個的外婆,怎么可能會說出這樣深奧的話。而那些桃子和杏子的味道深深地刻在了記憶深處,是那樣地甜。長大后,我再也沒吃到過那樣香甜的果子。
我最喜歡吃外婆做的棒子面貼餅子和窩瓜烀小魚。大鐵鍋底熬著半鍋窩瓜和小魚,然后在鐵鍋四周貼上一圈玉米面餅子,蓋上鍋蓋,燒一個大開,就熟了。窩瓜是自家菜園種的,小魚是從村前小河里撈的。那時候的天是藍的,水是清的,河里游的魚是天然的。我們這些小孩子三五成群,拿著篩子網(wǎng)兜,或者干脆空手去河里抓,每次把捉到的各色小魚用細細的草繩穿成一串背在肩上,回家時,外婆已經(jīng)早早在門口等著我了。接著炊煙裊裊,外婆開始做棒子面貼餅子和窩瓜烀小魚,不一會兒,滿街都飄著香氣。
守著山靠著河,外婆養(yǎng)了一群大鵝,她每天都去山上的小樹林挖野菜喂鵝。稍大一點,我就去河里放鵝。那些鵝吃著水里的魚蝦,長得白白胖胖,下的蛋又大又圓,蛋黃通紅通紅。煮上一個鵝蛋,香氣撲鼻。我吃過很多鵝蛋,外婆卻舍不得吃,她把剩下的鵝蛋賣掉,買了米面油鹽,供著一家人的開銷。鵝一天天長大,秋風漸涼時,外婆去城里賣掉了所有大鵝,一次就湊夠了我讀初中的學費。
一年冬天寒假時,家里沒了燒柴。我去樹林里摟樹葉,順便撿了幾顆林子里的細木頭。然而外婆平生第一次痛罵了我,說林子是全村人的,誰都不能動,并讓我把木頭送回去了。去的路上我心里埋怨外婆小題大做,這么一大片林子,很多人都往家拿木頭當燒柴,這些年也沒見少啊。
我也是長大以后才真正讀懂了外婆,真正讀懂了她那句口頭禪“取三分,讓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的含義。
那年冬天,傍近年跟兒,我突發(fā)奇想,把炮仗里面的炸藥扒出來裝進空酒瓶子里,自制了幾枚土雷管,去河里炸魚,整整收獲了一麻袋的魚。我背著麻袋高高興興地回到家,本指望外婆能夸獎我?guī)拙洌晌蚁脲e了。外婆平生第一次打了我,還把我身上擰得青一塊紫一塊。那次我哭天喊地,委屈得要死。后來外婆也哭了,半夜里給我的傷口涂藥面,一直抱著我的頭睡到天亮。
我讀大學時,一次放假回家那年,看到村子里建起了一座選礦廠。小河被攔腰截斷,河面筑起了一道水壩,有十幾臺抽水機在抽水。小樹林的地被礦上征用,樹已經(jīng)被砍光了,選礦廠的機器日夜不停地轟鳴著。
從那以后,小村的天空開始灰蒙蒙的,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煤煙味,地面上每天都飄落一層黑黑的粉末。沒過幾年,地下水水位就下降到了三十多米,選礦廠附近很多地方塌陷,地下水也被污染。村里有的人得了癌癥,有的孩子還得了不知名的怪病。漸漸地,田地荒蕪了,后來由于缺水,礦山也廢棄了。
村子里很多機井都干了,原來的水澆地變成了望天收的旱地,外婆看在眼里,愁在心上。可誰都改變不了什么,歲月已經(jīng)抽絲剝繭般地把外婆變得白發(fā)蒼蒼。
外婆老了,背駝得像一張弓,小腳走路一搗一搗的,已經(jīng)不能下地干活了。她面黃肌瘦,早已經(jīng)沒有了年輕時的豪氣。
外婆就是這年的大寒那天走的,走之前,已經(jīng)十幾天水米未進,卻突然要吃棒子面貼餅子和窩瓜烀小魚。小河的水早就干了,哪里還有小魚。我趕了三十里山路去買魚,等到做好端到她面前時,她卻一口也沒吃下就咽了氣。
十年前的大寒,東北風刮得呼呼作響,天寒地凍,天氣出奇地冷,已經(jīng)進了臘月門,可外婆卻沒能熬過年關(guān)。
今年的大寒,天依然冷。我站在寒風中望著這座昔日郁郁蔥蔥的村莊,仿佛又看見外婆搗著小腳從山上背著一筐野菜興高采烈地走下來,依然是一臉慈祥的笑,依然是神采奕奕。
記得一位作家曾經(jīng)說過:我們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在淪陷和凋零,我們所在的城市一天天壯大,我們自己卻猶如一個個迷路的孩子,每天游走在閃爍著霓虹燈的大街小巷。我們疲憊時喜歡回到那個早已凋零的故鄉(xiāng),其實想找的,是那個精神家園的故鄉(xiāng)。可每次看到荒蕪的故鄉(xiāng)時,我們都更加傷感,因為荒蕪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我想我小時候的村莊,想山上的那片樹林,想門前摸魚的那條小河,想樹上的杏子和桃子,更想再吃一頓外婆做的棒子面貼餅子和窩瓜烀小魚。
我想外婆。(責任編輯 宋倩)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外婆字篇二
當我每一次回到家鄉(xiāng)時,在家早就盼著我們回來的人之中的一個,就是我的外婆。
外婆今年七十多歲了,個子不高,眉慈目善,耳朵有一點兒背,臉上、額頭上滿是皺紋,外婆的身體很好,但是有時也會出些小毛病,我十分尊敬外婆。
提到我對外婆的尊敬,理由多了,外婆做的,讓我覺得敬佩的事,那也多了,而讓我印象最深,也是最近才發(fā)生的,就只有這件了。
我們分兩天登山,上午12時的山腳下十分炎熱,山腳下樹木極少,我們沒有帶傘,并且上山的坡道特別陡峭。我們在山腳下匆匆吃完午飯,就開始登山了。在這天上山的過程中,外婆熱的滿頭都是汗,時不時坐在一塊石頭上擦一把汗,喘幾口氣,但外婆從沒說過一個“累”字,最后,我們到了半山腰的村莊,找了個旅店休息了一晚,準備明天繼續(xù)登山。
第二天,早上五時才下過雨,半山腰到山頂?shù)穆飞弦驗橛泻芏鄻洌枙癫坏剑陨仙降哪嗤谅泛褪A上存了許多水,走在上面老是打滑,甚至有時候還要踩著布滿青苔的大石塊上走過從山頂流下來的水匯成的小溪,外婆跟著我們走了很遠,遇到陡峭的石階時還手腳并用地扶著上面的石階和泥土路前進,并且沒有休息半分鐘,也不覺得累。直到我們登上了山頂上的的后臺,外婆才在樹旁的長凳上坐了一會兒,我們就下山了。外婆還就地取材地在附近找了一根長木棍當手杖使。
雖然年紀大了,但仍然堅持不懈,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勇于挑戰(zhàn)自己,這就是我的外婆。
外婆字篇三
我的外婆勤勞、能干、有耐心。在家里她是我的學習榜樣。外婆中等身高、偏胖,長的普普通通,最顯眼的是她的頭發(fā),濃濃密密的,卻有一半已被辛勞染白了。
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就把我交給外婆撫養(yǎng),一直到我上小學了,我才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在那幾年里,外婆每天接送我上幼兒園,中午喂我吃飯,晚上哄我睡覺,細心地照顧我。那時的事我還清楚地記得。
我體質(zhì)差,經(jīng)常生病,一生病就發(fā)高燒。外婆怕影響爸爸媽媽工作,都沒告訴他們,她和外公背我上醫(yī)院打點滴,整夜不睡地看著我,一會兒給我量體溫,一會兒喂我喝水,還得經(jīng)常地替我換汗?jié)竦囊路扇旌笪业牟『昧耍馄艆s因過度操勞生病了,可外婆卻還是辛勤地“工作”著,仍然是一刻都沒有歇息,到周末爸爸媽媽回來,她又是精力充沛忙碌著,完全沒有生病的樣子。
外婆不只在生活上對我照顧的無微不至,在學習上她還是我的老師呢。外婆沒上過學,沒文化,可她的手特別巧,會用紙折好多動物。有時我悶了煩了,外婆就會逗我說:“昊昊,喜歡仙鶴嗎?外婆教你折好不好?”我興奮地去找紙張跟外婆學折紙鶴。一開始我老學不會,可外婆沒有不耐煩,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折給我看、手把手地教我折,在外婆的指導下,我終于學會了折紙鶴。后來,我還跟外婆學會了折燈籠、衣服、褲子、青蛙等好多東西呢。
上小學一年級時,爸爸媽媽把我接到了他們身邊,一開始我還哭著鬧著不肯呢,我舍不得離開外婆,外婆勸著我,把我送上車,車開動后,我回過頭,發(fā)現(xiàn)外婆在抹眼淚。
現(xiàn)在,我經(jīng)常給外婆打電話,告訴她我的學習、生活情況,有空我也會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去看外婆外公。我知道自己現(xiàn)在還不能為他們做什么,但我會好好學習,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報答外婆。
我愛我的外婆。
外婆字篇四
除了父母的愛,也許就是外婆的愛了。想起和外婆的許多幸福時光,一些點點滴滴,總是很懷念她。
小時候,最高興就是去外婆家了,外婆給我們煮喜歡吃的面條,碗底下還埋著肉片或雞蛋,這都是外婆平時也不舍得吃的。外婆是那樣愛我們,平時只要有好吃的,都藏著留給我們。我們喜歡在外婆家和表哥、表姐一起玩。總是不想回去,回去就覺得很孤單。
每次從外婆那里回家,要路過對面山上的墳地,名叫“百碑梁”,經(jīng)常聽大人們講一些鬼故事,心里很害怕;外婆總是站在屋邊山邊,不停地喊我們,我們也一邊走著,一邊應著,聲音在山谷里回蕩。她怕我們害怕,直到看不見人影,聽不見回聲,她才放心地回去。
外婆一共有四個孩子,三個舅舅,我媽是唯一最小的女兒。二舅兩歲時因為家里窮,養(yǎng)不起,抱給了別人;媽媽也在六歲時抱給了別人。后來,因為外爺病重快不久于人世,特別想念媽媽,媽媽才回來。走了十幾年,媽媽一直沒回過家,沒見過自己的父母,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媽媽也舍不得離開,也沒再回去,但是媽媽一輩子都覺得對不起自己的養(yǎng)父母。要不,我們也看不到外婆,外婆也失去了自己的女兒。外爺去世了,外婆一直一個人,她把愛全部給了自己的兒孫。
外婆年輕時,也很心靈手巧,她還會紡線,靠在地主家當長工,養(yǎng)活自己的孩子。大舅小時候,沒人管,沒吃的,餓得受不了,還抓過地主家狗的飯吃,后來,還一直被人笑話!就這樣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沒有家,一家大人、孩子和別人合住了半間屋子,冬天四面透風,寒風刺骨。沒有穿的,蓋的,只能用一堆稻草取暖。解放時才分了兩間房子,兩個舅舅也各分了兩間,后來一直住了許多年。
后來我家爺爺、婆婆都去世了,外婆就一直跟著我們;家里就我和弟弟,媽媽、外婆。我們住的是單家獨戶,周圍沒有人家,我爸爸在外工作一年四季都不在家,外婆給我們作伴,沒有外婆,我們晚上更害怕。晚上我和外婆一起睡覺。她每天都幫媽媽干家務(wù),干農(nóng)活,從來沒有閑著。她也是媽媽的陪伴。要不,我們上學了,就只剩媽媽一個人了,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外婆以前還纏過足,當過童養(yǎng)媳,她告訴我們,她那時轎子都坐不穩(wěn),還要哭鼻子,就出嫁了,但她到婆家還要去照顧比自己更小的丈夫。被強迫纏足,鉆心地疼痛,有時大人不在,偷偷松開,但被發(fā)現(xiàn)就會被狠狠地打一頓,反而纏得更緊了。不知道那個年代的人,都是怎么過來的。外婆的腳不算最小的,只是她的幾個腳趾重疊,畸形。她老年時走路有時比我們還快,還不怕累。外婆瘦瘦的但精神!
外婆年輕時也一定很漂亮,老了看著她都還很有風采,有精神,只是她沒有機會穿過一件好衣服,一件漂亮衣服。她很講究,也很愛好,她總是那么愛干凈、整潔,她把破了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凈凈,縫補得整整齊齊,平時干活時就穿上。趕場或出門才會穿上自己的新衣服。有時她也愛趕場愛熱鬧,把我們家里樹上的水果,枇杷摘去賣一些錢,自己縫一些長布衫,各種顏色都有,好的她還舍不得穿,留著,說要等死了再穿,走了要多穿幾件衣服。到另一個世界,免得再受窮,再挨凍。外婆還挖過草藥,養(yǎng)過蠶;賣幾角錢,幾元錢她就很高興。她也攢一些私房錢給孫子拿來買吃的,發(fā)壓歲錢。
外婆很善良,她會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東西,拿出來招待客人,也會救濟一些窮人,覺得自己比別人好。外婆感到自己很幸福,她經(jīng)常說,毛主席好,領(lǐng)導人民得解放,不缺吃、缺穿,不挨餓。她很珍惜糧食,從來不浪費。想到以前挨餓的日子,她覺得現(xiàn)在一切都很好,很滿足,也很高興!
外婆沒有讀過書,但她卻懂很多道理,經(jīng)常教育我們,她還有兩句名言,經(jīng)常在我們耳邊念叨:一個人“窮要窮得干凈,餓要餓得新鮮!”不能隨便拿人一草一木;不要做對不起人的事,也不能讓人看不起。我們會用她的話,端正自己的行為。一個人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怕辛苦,怕吃苦,要能吃苦,才能“出人頭地”取得成功。想起外婆這句話我們就能戰(zhàn)勝困難。至今,外婆的話還時常回蕩在耳邊!
外婆每天總是和媽媽一樣起得很早,很晚才睡。整天忙著家里的雞鴨豬牛啦,外面田地里的活她也要跟著媽媽一起干,春夏秋冬,寒來暑往,一干就是好多年。直到后來,我們離開農(nóng)村。家里洗衣、做飯,外面莊稼、糧食,播種、收割,這些活永遠也做不完。記不清,外婆為我們,在家里,田里、地里,灑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她本來是應該享福的老人。她卻還要那么辛苦,是不想讓媽媽太辛苦、太勞累!我們太受苦。沒有外婆,家里可真是忙不過來,那么多活,那么多事情,誰會免費,毫無怨言地給你干呢?只有外婆。
可是我們有時卻忽略了對她的愛,沒有好好孝敬外婆。后來,我們離開家走了,拋下她,她不想讓我們走;她年齡大了,也不肯跟我們走,說死了在農(nóng)村可以裝棺材,城里人都火化。媽媽擔心我們在外面沒人照顧,最后也離開她走了。可是后來,外婆心情一直都不好,就生病了,兩個兒媳對她一點也不好,病也不給她看,說浪費錢。后來,才通知我媽媽回去,外婆的病已經(jīng)很嚴重,外婆得的是喉癌,吃不下東西,也說不出話。就那樣看著她被病魔奪去了生命。我工作也沒時間回去見她最后一面,很對不起外婆。我后來回去了一次,也不想見到她的墳,我想象的外婆還活著。直到二oo六年,外婆去世已經(jīng)整整二十年了,我回去才給她燒了紙錢,磕了頭。我不知道活生生的人,為什么就沒有了,外婆還一直活在我的記憶里,還經(jīng)常夢到在外婆家玩。
外婆字篇五
我想,大家都有外婆,大家的外婆肯定都是和藹可親,溫柔慈祥,可是我的極品外婆,可以說是別具一格。
外婆倒好,非但不來安慰我,還捏著鼻子尖聲尖氣的學我說話,“哎呦,我的鼻子”“痛啊”我輕輕拍了一下外婆,讓她不要再學了,想不到她也來了一句“哎呦,我的肩膀”“痛啊”這讓我無語了,外婆呀,您都五十幾歲的人了。
我的外婆做菜還有她的一套獨門極品做菜法。中午吃飯,總共五道菜,除了太咸的炒雞蛋,像是清水煮的豆子,燒焦的魚,和太辣的紅燒肉,其他都做得不錯。在外公還沒來時,由外婆掌勺,所以我們煎熬的吃了一星期外婆做的飯菜。恐怖到什么程度呢?吃飯時,妹妹伸出筷子夾了一道西紅柿炒雞蛋,邊夾便問:“這個菜是誰做的?”外婆回答:"我做的,怎么了?'只見妹妹把已經(jīng)夾起來的雞蛋放了回去,是的我們都吃怕了,外婆的獨門極品做菜法,真的很極品。
我的外婆還喜歡看動畫片,跟著我的弟弟一起看“熊出沒”,看到精彩片段會哈哈大笑,一點都沒有一位五十多歲正常外婆的樣子,她也喜歡聽笑話,經(jīng)常會笑地直不起腰來,放聲地開懷大笑。
我的極品外婆是一個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老頑童,也是做菜恐怖到讓人不敢吃的驚牌大廚,還是愛和我們一起看動畫片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