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奶奶字篇一
過年因為要值班,所以我提前回了一次家,離年關還有半個月,父輩們都還離家掙錢未歸,家里只有奶奶一個人。見到我回來可把奶奶高興壞了,給我煮了一大碗面,上面加了兩個荷包蛋,還蓋上很多澆頭,堆得就像小山一樣,嘴里還嘮叨著說我在外面一定吃得不好。雖然很難把它吃完,但是像往常一樣我都會把它吃完,只為看到奶奶臉上慈愛的笑臉。
晚上陪著奶奶看完越劇,洗漱完便早早睡下了。因為我的腳很冰怕冰著奶奶,所以我盡量不讓自己的腳靠近她,可奶奶卻好像知道了什么一樣,伸手就把我那冰冷的腳抱進懷里。
第二天奶奶知道我要走了,一定要把家里最大的鴨子殺了給我吃,我說養著吧,等過年大家都在的時候再殺,可奶奶卻不肯,說我回來這么匆忙,也沒燒什么好吃的給我吃,要是我就這么回去她真的會急上火的。
奶奶年紀大了不會殺鴨子,只好等隔壁家的伯伯中午回來的時候再弄,奶奶一遍遍的去看他回來了沒,等到我要走的時候鴨子還沒有煮好,奶奶硬是要我吃吃看,說我牙齒好,說不定能咬動。我不忍拒絕嘗試著吃,看我真的咬不動,奶奶便盛碗湯給我喝,說吃不到肉湯也喝點,我強忍著眼里的淚水,把整碗湯喝了個底朝天,奶奶終于笑了。
提著奶奶給的一大包她的“珍藏”離開了奶奶家,奶奶就一直在后面默默的跟著,我讓奶奶不用送了,我自己走就行,她執意要送,送出了好遠,我讓她回去,她卻不肯,說這路這么寬她回去的時候一走就到了,再送送。
離別的時候我看到了奶奶眼里的不舍,還有她眼角就要落下的淚水,好像是要對我說什么,張張嘴卻有沒說話。我知道她是想說有空多回家來看看她,卻怕我們平日里太忙脫不開身,怕給我們負擔。
在轉身那一刻,眼淚終于忍不住落了下來,我知道身后奶奶一直在看著,卻不敢轉過頭去,直到走出了好遠奶奶在后邊喊“在你包的外面那個袋子里有500塊錢,你拿去買點喜歡的東西吃。”她是怕我不肯要,才偷偷放我包里。
她總想我們過好點,自己生病了,被牙疼折磨了好幾天,卻跟我嘮叨說都花了“十塊錢”了還沒看好,她是把一塊錢掰兩半來用的奶奶,卻舍得給我500塊。
她囑咐我跟大家說一下如果忙的話,就不用回來,她在家里過的很好,打個電話回來就好了,我不由得自責,因為我都想不起自己有多久沒給奶奶打過電話問聲好了。
回過頭看著奶奶轉身回去的背影,我仿佛看到的是奶奶一個人在家孤獨的樣子,那么的落寞。我的腳就像有千斤重一般,怎么也挪不動,走不開。
爺爺去年走了,留下了奶奶一個人,可奶奶又不肯跟阿姨舅舅他們住,她說自己一個人住想吃什么就燒什么,落得自在,可一個人在家又怎會不覺得孤單呢。
想起了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是啊 ,就像我們小時候希望爸爸媽媽在身邊,總吵著要找爸爸媽媽一樣,現在是他們需要我們,盡管他們不會吵著要我們回家,可是我們不能忘了他們需要我們,他們一直在家里等著盼著,沒有什么能比我們常回家看看更能讓他們開心的事了。
我拿起手機給大家都發了短信,讓他們過年早點回家,如果真的沒法回來,不要忘了給奶奶去個電話,不用說太多的話,報個平安再陪她聊聊家常就好,別忘了奶奶一個人在家。
奶奶字篇二
在我的記憶深處,有許多值得我去懷念和回味的人,每個人就像一個個小故事一樣在我的頭腦中保存著、積累著。慢慢地這些人和事就如一本寶貴的故事書,融入著濃濃的親情,感受著親人的細膩的關懷,時常在頭腦里翻閱著,讓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傾訴一些心里話,今天我就來說說我的奶奶吧。
我的奶奶是一個留著齊耳的短發,中等身材,看起來胖乎乎的,和藹可親的老人,也是個既嚴厲又讓人敬佩的人,她很樂于助人,善解人意,奶奶的笑容很慈祥。她特別疼愛我們,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總是能感受奶奶那濃濃的愛意。
每當我放學回家的時候,都能看見奶奶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遠遠的就能聞到飯菜的香味,我的肚子就不由自主地咕嚕咕嚕的叫了起來,奶奶端著那美味的菜肴,親切地對我說:“肯定肚子餓了吧,快去洗手來吃飯吧。”“多吃點!還有要多吃青菜!”“呵呵!還是奶奶最了解我了。”我拿起碗筷,‘狼吞虎咽’吃了起來,還是奶奶做的菜最好吃了。
有時我受委屈的時候,或者是給爸爸批評上完‘行政課’的時候,她就會拉上我的手,摸著我的頭把我帶進她的房間,給我分析為什么會給爸爸批評,給我說做人的道理,讓我知道要及時改正錯誤。還有弟弟妹妹傷心時她會給予適當的安慰與鼓勵,會帶他們出去散步、逗樂,讓他們忘記委屈。她的這些做法讓傷心、哭泣的我們多了一份力量。
當然,在和藹的背后還有嚴厲,奶奶是一個很有原則性的人,該玩就玩的痛快、該學就要認真的學習。當我們犯錯誤、做錯事的時候,她也會懲罰我們,而且還會罵我們,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們的將來著想,有時罵得不是很好聽但是我都是聽著,心里想著:“她是我的奶奶,我要尊重她!”所以,要是不想聽到那些話,就得做好每一件事,努力達到最好,呵呵!
奶奶也很會處理人際關系,在家樓下的花園里,往往可以看到奶奶和她的老朋友在聊天,有時候還會送禮物或者到他們家里去坐坐,喝喝茶。奶奶還很愿意幫助別人,記得有一次在公園里,有一個小男孩和家人走散了,奶奶知道了就帶著他們去找,最后終于在一個花叢下找到了,小男孩的家人很感謝奶奶,還特地到家里做客呢!
奶奶她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的生活引導者,不管在生活還是學習中,她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奶奶對我的關懷我永遠不會忘卻,我會好好地珍惜奶奶對我的疼愛,我會好好孝敬她,用我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奶奶苦心的付出!
感謝您,我親愛的奶奶!
奶奶字篇三
我的奶奶是個慈祥的老人。記憶中,奶奶的臉似乎有些模糊,但奶奶的手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奶奶的手,因長年操勞而顯得非常粗糙,皮膚呈醬紅色,手指關節十分粗大,而且不停地抖動。手背上鼓起的筋絡像一條條蚯蚓一樣,手掌單面板厚厚的老繭,指甲又黑又厚。但是就是這雙手伴我度過了快樂的兒童時代。
小時候,爸媽工作忙,奶奶放下農活到城里陪伴我長大。用她那雙手教我爬、牽我走、抱我玩,給我扎紙牌、做風車、縫制布娃,讓我有機會在幼兒園的小朋友面前得瑟。記得有一次,我帶著奶奶手工縫制的“香包”上街玩耍,引來很多人圍觀。
奶奶總是閑不住,等我稍大些后,奶奶就回到了老家,沒事就弄幾塊菜地種些菜。奶奶菜園子里紅的西紅柿、紫的茄子、綠的韭菜,五顏六色,十分可人。奶奶總是說城里買的菜施的是化肥、噴的是農藥,對人體不好。因此,她總是不辭辛苦地種很多很多的菜,并時常將她種的“放心菜”送到我家。奶奶做菜非常好吃,很普通的菜經奶奶手一燒,就變成了美味了。奶奶最拿手的是燒魚湯。奶奶燒湯只放一點鹽和油,但奶白色的魚湯卻鮮美無比。辣子雞、虎皮青椒、番茄炒雞蛋等酒店的招牌菜,奶奶做得原汁原味。每到周末,我們全家就都去奶奶家解饞,奶奶從來不嫌煩,總是樂呵呵地為我們做上一大桌子的好菜。打豆腐,熬糖,做粑,裹粽子,這些遠離時代的民俗食品,奶奶都會做。普通的稻米,經奶奶的手一熬制,就變成了甜津津的板糖。奶奶做的豆腐腦豆香撲鼻,小米粑甜糯綿軟。我對奶奶說:“奶奶,你不去五星酒店做廚師虧了。”奶奶被我逗得笑成了一朵花。
奶奶的手仿佛不曾停下來過,總是丟了抹布拿掃把,每天清晨,奶奶早早起床,做飯和洗衣。忙個上不停。家具、院子、房屋被她收拾得一塵不染。
奶奶的手雖不光潔,卻溫暖厚實。每次見到奶奶,奶奶總要用她那老樹根似的手擁抱我、撫摸我。每每此刻,都讓我覺得特別幸福、安寧。并暗暗發誓努力學習,和家人、奶奶一起憑借勤勞、靈巧的雙手創造幸福的生活。
奶奶字篇四
媽媽和奶奶收拾了一桌子的菜,一家人圍在桌邊吃飯。偶爾幾句談笑聲,十分溫馨的氛圍。奶奶依舊話很多,透著久違的暖意,爺爺也依舊不說話,臉上卻有少有的笑容。
其他人也慢慢放下了手里的碗筷,望著用衣袖擦著淚的奶奶,餐廳明黃的暖光灑在奶奶的身上,淡淡的溫柔。
“奶奶……”
奶奶是一個很傳統的女性。我幼時完全是一副“野小子”模樣。母親又忙于工作,哪有什么閑暇來管置我。于是便接來了老家的奶奶,照顧我。
奶奶很瘦,夏季里總穿著一件白底藍花的舊布衫。閃著光澤的短發遮這部分黑瘦的皮膚,十分精干。奶奶的鼻子很小巧,有著鋒利的輪廓,大概是長期暴露在陽光下的緣故,唇色接近于皮膚的晦暗。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她的眼睛,有些暗的眼白中是淺淺的瞳仁,談不上溫柔,但是有一種微小的力量。
那份力量,一直陪伴著我成長,在記憶深處扎下了根。
奶奶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她一生都不滿于和爺爺的婚姻。爺爺不善交際,又固步自封,和喜歡與人打交道的奶奶常有不和。吵架是家常便飯,有時還動起手來。瘦弱的奶奶常占下風,兒女們也不滿爺爺的做法,于是只好把奶奶接去大伯家住。而大伯長期不在家,大伯母又是個吝嗇的人,自然和奶奶產生了許多隔閡。剛巧我母親事忙,她便走進了我的生活。
接著,她會用生硬的普通話講幾個故事給我聽,或是許諾周六帶我去公園。總之都是竭盡所能想要使我開心起來。
這樣的奶奶,是極普通的,卻可以溫暖我的童年。
奶奶十分擅長與人打交道。總是看見她和母親學校的老員工們聊得歡暢。多半是說著她有出息的兒女和我這個頑皮的小孫女。她從不把自己在爺爺那里受的委屈拿出去和外人說三道四,即便是喜歡向我傾訴,她也挑揀著言辭。而我也漸漸長大,慢慢接觸到更多新奇的事物,也不再對她和爺爺的事兒感到好奇了,甚至連聽她傾訴的耐心都沒有了。在深夜,常常是她一個人暗自啜泣,而我在床上呼呼大睡,也不會感到絲毫的愧怍。
慢慢長大了,我也懂事了,學會了安慰奶奶。這時,我發現,她那曾經有著光澤的頭發有了一片一片的白發,而糯米白的牙齒卻變成了假牙,我這才意識到,奶奶老了。
更令我心酸的是,奶奶也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把眼淚埋在心底,把委屈藏在心底,只顯露她明媚的一面給我們看。
奶奶的一生都飽含著辛酸。她十七歲嫁給了之前從未謀面的丈夫,在爭吵中度過了大半生,晚年又操勞于孫輩們的成長,該是頤養天年時,又和兒媳產生矛盾。
她很倔強,從不愿屈服于爺爺,卻也一直善良的維系著自己沒有感情的婚姻,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們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等到老了,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了,奶奶卻也放棄了對爺爺的怨念,只想和他好好過,不要成為兒女的負擔。
在這個萬家燈火照耀的夜里,奶奶莫名的哭了,即使是壓抑著聲音,還是擋不住傷心的氣息蔓延。
“奶奶,不要哭了,要堅強。”
奶奶字篇五
漂,就是到處走動,甚至五湖四海的游,天南地北的蕩,而用“漂”來形容我老奶奶,是否適合呢,甚至是否含有貶意,連我自己都在懷疑,但一想到奶奶的行跡,還是覺得這字最準確。
對于山村里的老人家來說,若年輕時未出去走走,到老時就不必再提了,自己行走不便,兒孫們也不再愿攜其走,因為這老人家嗎,說不定半路途中來個突發疾病,豈不魂不歸兮?山村的老人家便只能廝守山魂,終歸山魂了。可我奶奶卻不同,年輕時在外留下許多背影不說,老了,還是每年往城里跑。
自然,也算是我奶奶的命好吧。外出漂,可謂有著天然的優勢,因為我爺爺的姐姐,也就是我姑婆就住在縣城,這樣奶奶進城就無需住旅社了,有吃的地方,有住的地方,不象村里其他的人,城里無親無故。我姑婆特偏愛我爺爺,自然也不會怠慢我奶奶。每年,奶奶至少要到姑婆家一次,一般是天暖時節,最偏愛六七月了。那時節,正放暑假的我也可一同去享福,只是次數多了后,我偶爾會在路上想,奶奶也好象孩子般地每年去那度暑假。到城里,姑婆便會買上很多水果,特別是紅紅的大西瓜,夠我們婆孫二人飽脹肚皮了。其實,來城之前,奶奶就已對我說過要到城里吃西瓜。那時,我們山村是不種西瓜的。幾天后,當我們要回去時,姑婆還會奉送很多吃的、用的甚至錢給奶奶,而我們來時所帶的山村野味也很受姑婆家喜歡的。
然而天下終沒有不散的宴席,歲月無情生命有限,幾年前爺爺病逝,接著第二年我姑婆亦遠去。如果說奶奶之所以城里攀親,自是爺爺的血緣,而爺爺姑婆相繼去逝,則兩家最根源的親戚紐帶似乎斷了。雖然高齡的姑公待客一向熱忱,但這時的奶奶跑過去,總感覺缺了什么。而且,更巧合的是姑公的家因城市規范被拆遷,全家都擠到一間陰暗的老房子了,全家僅每人一個床位,再也沒客鋪了。我想,對于奶奶,城里的安身之地好象漸漸遠去,今后奶奶進城的機會可要減少了。
可就在這時,我有幸從鄉下調入城里工作,幸運的奶奶又找到新的落腳點了。八十幾歲的奶奶說來就來,有一個月居然有事無事地跑我這兩次。說來也奇怪,我工作的單位很大,她居然也找到了我的辦公室,當時正在外忙的我匆匆趕過來,立刻見到奶奶清瘦的身影,還提著一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黑皮袋,拉鏈已裂開,衣什等物更是鼓鼓發脹。奶奶正芒然地呆坐著,與辦公室里忙碌的情形一點也不協調。我心底真在埋怨,一個人那么大歲數了,老遠跑過來,也不先打個電話過來讓我有個思想準備。
我把奶奶領入我的住房,奶奶捧出白白圓圓的雞蛋,一邊說著:“崽!這是家里的土雞蛋,有營養的。”我忙雙手接了過去。
可是,對于奶奶來說,我這個孫兒的落腳點似乎并不周全。平時我都上班,沒人能與她聊天,我一日三餐均在食堂就餐,只好拎只碗給奶奶帶一份簡單的快餐過來,更有其他的生活起居方面都不太合老人家的習慣。奶奶說,還是走吧。我說你能去哪?姑公家也不方便,現在都無法安宿客人了。奶奶說,我不去你姑公家去你克先爺爺家。克先爺爺?我說怎么好象從未聽說過呀。
奶奶才說,他是自己親舅舅的`兒子。我心里格噔一下,親老表自然還算親,可平時也從未聞過他們彼此的來往,再說即使很親,可畢竟這么大歲數了,怎還來得及去照顧另一位老人家呢。我正想勸住奶奶,可她早已起身提上了行李。想到奶奶在這的不習慣,我索性就隨了她,只交待要是有什么事的話,就一定打電話。
事實證明,我的當心全屬多余。奶奶在那位克先爺爺家一連呆了好幾天,每日好飯好菜好住宿不說,甚至臨走時,克先爺爺還拿錢與奶奶。那幾天里,奶奶還四處走動,什么老表的嫂嫂妯娌姑姑呀,什么村里頭某某的干爹干娘呀,奶奶仿佛一見到他們就熟悉一熟悉就如故交。奶奶還告訴我說,哎,他們這些人呀,可都真好,就連某某都居然給我多少多少的錢……這連我都吃驚了。奶奶何來如此神奇魅力,另他們慷慨解囊?這就不得不令我們全家幾代人都羨慕了,因為奶奶的確有極好的外交辭令。
我與弟弟在經歷社會風雨之余常慨嘆:奶奶要是出生在我們這個年代就好了,絕然是一名優秀的女公關員甚至外交家,不管到哪,也不管遇到什么人,奶奶總能插入話題,娓娓敘來,可親可愛。就我自己來說,有時還真不大喜歡聽母親刺耳的聲音,卻極愿坐在奶奶身旁享受她動聽的話語。
我幾乎在猜想那些好客的人,因為可享受奶奶悅耳的聲音,那么即便多留宿奶奶幾日,多煩瑣幾日,甚至多開銷一些,也心甘情愿。當今不就存在付薪之聊嗎?也許奶奶的口才還真值這個價。而且,好幾位老爺爺還曾對我說:“你奶奶年輕時可是校花一朵……”我真為有這么個奶奶而驕傲。有時,根據奶奶目前清瞿的身形,輪廓有致的面容,我會獨自冥思去描摹奶奶當年的美麗的面容。可惜呀,那時的奶奶居然沒留下一張影照。
后來,奶奶還是一年來城里幾趟,每次都落腳于那克行爺爺家。我無不嘆奇,奶奶居然能被那七十余歲的克先爺爺及其夫人欣然接納。
奶奶就是抑不住對外在世界的好奇,而且這些年來,年紀愈大,行動愈不便,卻愈發地想溜出山村去看看。
前年,村里同族的一位叔叔在一座小城中結婚,奶奶從未去過那,聽說后,便決然要去。我的父母及至村里其他人都勸奶奶說:自己可想好,到底能不能去,身體如何。可奶奶說能去能去。結果,那天搭車返回時,老毛病頭暈發作,只好呆在我那里。接下來的幾小時吊針可真嚇我了一跳。至于后來輪到我的喜宴時,家里人不管怎樣勸,奶奶就一個字——來,而且奶奶當心酒宴那天太匆忙,確切地說更怕被我父母悄然撇開(這就象要離家遠行的父母甩開追隨的孩子一樣了),便早幾天跟隨我進城了。這次奶奶的身體沒出啥毛病,卻差點丟失,因為酒宴之時她一個人找不到酒店了。
奶奶有一個表弟,不過嚴格說來應是爺爺的表弟了,現已退休于省城,有時來我們家鄉體味一下鄉村風情。那爺爺嘴巴子特快,瞪著我奶奶說:怎么?到我那兒玩去吧。奶奶便閃著明亮的眼睛欣喜道:有這等好事就好羅。心里甭提多想去。可那表爺爺只是嘴上客氣而已。
奶奶的血性給了我,我也是個愛漂的人,我愛奶奶,愛自己。天南地北想去游,火車、飛機、輪船都想坐,大海、平原、沙漠都渴望,只要沒去過的地方,沒見過的景,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山腰,一條小小的曲巷,我都想去看看。我常夢想,還能帶著奶奶步出自己的家鄉,走出所屬的省份,到更遠更遠的地方。今年,我離開了原工作地得到外省學習好幾年,幾年后,清瘦的奶奶就是九十高齡了,她還能否經受住歲月的考驗?我真有點擔心。臨別奶奶時,我說:奶奶,保重好身體,幾年后,我帶你到很遠的大都市去。奶奶欣慰地笑著,兩眼閃著希冀的光芒。
奶奶字篇六
時光荏苒,我逐漸成人,你也慢慢老去,我離你越來越遠,因你的話重復啰嗦,因你不愿接受新的事物……因我的不耐煩,因我的不懂珍惜。
細細數來,我與你似已有數月未見。你是否安好?是否有按時吃藥?是否腿還會時不時的疼?每當我想起你時,這些問題就纏繞著我,使我不能平靜。他們常說我的脾氣很躁,可現在,我的心中卻溢滿溫暖。因為此時我的心中都是你。
時間是個小偷,他可以偷走你的容顏,卻偷不走在我心底愈發溫暖的記憶。
我不愛吃雞蛋,因為覺得雞蛋有股令人難受的怪味。這件事在你眼里,卻仿佛成了件大事。你總是想方設法的讓我吃下雞蛋,但不管是以何種方式呈現在我面前的雞蛋,都不能引起我的興趣,漸漸的你也不再執著于此。可我不知在哪兒聽說剛剛生下來的雞蛋沒有怪味,你從我這兒聽去,便記在了心底,每當我回到老家時,您總能端出一碗令我喜愛的雞蛋羹。但家中并沒有養雞啊,這定是你替我挨家挨戶搜羅來的新鮮雞蛋吧!
你看,你如此愛我,我都是知道的呀!
小時候,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將我交與你撫養。我可以想象,在我牙牙學語,說出第一個詞時,你是多么的興奮;在我發燒生病時,你是多么的慌張與心疼;在我與你吵架時,你又是多么的焦急與無奈。因為,你愛我呀。
你愛我卻不寵溺我。你教會了我很多。是你讓我知道人可以得意,卻不可以太過得意,是你讓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不要太執著于自己的短板。是你讓我知道,玩具可以重新擁有,友情卻不會恢復如初。
提筆至此,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全都涌現至我的腦海,那時候我的無憂無慮,你的悠哉游哉,仿佛就在昨日。而此時,我的嘴角,也已勾起。
與你度過的童年必將為我的人生畫上濃重卻溫暖的一筆,因為那時,我徜徉在愛的海洋里。
我親愛的奶奶,愿你帶著我的思念與愛,一夜好夢。
奶奶字篇七
“今天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滑滑梯,特別好玩。”
“今天上課時老師說我上課很認真,我好高興哦。”
“今天老師教了我們一個新的游戲,很好玩,回去我教你玩。”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陪我去捉小蜻蜓了。”
“今天……”
諸如此類的事情,我每天都要一件一件地跟奶奶說。但奶奶卻毫不厭煩,只是一直用她那有力的手抱著我,親我。
不知不覺,我已成為了小學生。第一次戴上紅領巾,便馬上自己一個人跑回家,對奶奶自豪地說:“我是小學生了!我是少先隊員了!”我禁不住喜悅,蹦蹦跳跳的。可能奶奶想為了表揚我,說:“來!讓奶奶背背你!”我卻嚴肅地說:“|奶奶,老師說過我現在是小學生了,不能再像幼兒園一樣了!”奶奶依然瞇著眼笑著,用他那有力的手把我背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奶奶把輕輕地放下了,她累了,背不動了!奶奶自言自語地說:“唉!老了!”我呆了,不知怎么安慰。
如今,我升入了初中,生活再也不和以前一樣了。在周末的時候,我都會陪著奶奶到處走走,看一看。和奶奶一起去公園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氣。走著走著,奶奶跟我說:“奶奶累了,走不回去了,坐輛摩托車回去吧!”我皺緊眉頭,嚴肅地說:“不行!太危險了!要不我背你回去,反正也只有那么一小段路!”奶奶答應了。
我小心翼翼地背起奶奶。盡管以我這樣的身材很難把奶奶背回家,但想到小時候奶奶背我的時候,我就不由自主繼續小心翼翼地背回家。小時候,看著奶奶那龐大的身軀,覺得奶奶很有安全感。現在,望著奶奶有點傷感,覺得奶奶變弱小了,現在的她不再是以前那個富有安全感的奶奶了,而是需要我去關心她,愛護她,要她在我身上找到安全感。我的背上承載著不僅僅是奶奶,還是我和奶奶之間那份濃濃愛。
我漸漸長大了,奶奶漸漸變老了。她需要我去關心她、愛她。世界萬物隨著時間而變化,是除了親情外,我變了,奶奶也變了,而藏在我們心底深處那份濃濃的親情卻沒有變。我好怕它從我們身邊無聲無息地溜走,所以我必須要好好珍惜它,愛護它,就不會從我們身邊溜走。
奶奶字篇八
黃昏,晚霞,余暉。
草垛,黃狗,村婦。
在詩意的向晚,在八卦熱鬧的村頭,那人毫無形象地大大咧咧地坐在石頭上,時不時插入話題說上幾句,卻又不時向村外頻頻張望。這時,身旁的婦人笑說:“喲,還沒回來呢?”“嗯哪。”略有些失望,又重新加入八卦行列。
那人戴著金項鏈,左腕上有個銀鐲子,可腕上還戴個玉鐲子,雖是富貴,但年華已老,早已承受不起這華麗。身上總穿著有些暗花的衣服,腳上常穿著一雙梅紅的耐克毛毛蟲鞋,小小的孩童樣式,應該是有人穿不下了送給她穿的。這樣的一身搭配,看起來有些不和諧,但卻又覺得很有鄉土味,就適合她這樣的農村老太-------這個有著少女般愛美之心的鄉婦。
那人常卷起袖子,手上青筋凸出,皮膚黃黃的皺巴巴的,上面還有好些老年斑,仿佛能撫摸出泥土的氣息,也仿佛訴說著暮年的無奈。但就是這雙衰老的手,從清早開始,就靈巧地蘸著膠水,飛快地卷著香燭,那手指靈活地上下翻飛,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拈、蘸、包、放的一套包香工序。一個不經意間便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那是鋼琴家的手,矯健而靈巧。那人少女時,定是個心靈手巧的聰明姑娘。
那人將忙了一上午的香燭,摞得整整齊齊地放上三輪車,又顫顫微微地騎著上街。換了些錢,雖微薄,但足以使她心滿意足。連蹬三輪車也更有力了,勁頭十足地蹬向菜場。到菜場,已烈日當頭。那人穿梭在人群中,一時到這精挑細選,一時又到那討價還價,忙得不亦樂乎。或許只有五毛的便宜可占,可仍然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那人買了許許多多的魚啊,肉啊,真不知她要吃上幾頓。冒著炎炎烈日,她快樂地往家趕,到家也顧不得擦汗,就忙著去弄柴火,因為那個豬肚煮上后要好好的焐一下才能爛才能入味。老伴也被她叫入煙熏嗆人的廚房,為菜怎么做好吃,倆人時不時拌上幾句嘴,熱鬧中帶著人間煙火的幸福。這似乎是一個很正常又不平常的下午。
一個下午的忙活后,桌上便擺滿了熱騰騰的家常菜。看著滿桌的菜,她便很成就感地脫掉圍裙,又步履匆匆地走向村頭,向路的盡頭張望。心不在焉地聊天,滿懷期待地等待。
平凡,不能再平凡了。我的奶奶,就坐在夕陽下,村頭石凳上,和那些像她一樣的老婦們討論著婚喪嫁娶,八卦著村中軼事,時不時遙望著村外。
奶奶字篇九
多么親切的呼喚,這是我們姐妹四個每次回家必有的呼喚。聽慣了的“哎,星來了”的應答,除了幸福還有踏實。
這一直延續到了我三十四歲那年的暑假。
看到那個長滿蝴蝶蘭的土丘了嗎?那就是奶奶最后的歸宿。
我記憶中最多的故事就是奶奶留給我的。
奶奶是一個很不幸的女人,但又是幸福的女人,聽奶奶講過她十五歲就嫁給了比她大十九歲的爺爺。因為奶奶很小就沒有了爸爸媽媽,是嫂子撫養長大的。爺爺對奶奶很好,體貼入微,雖然總是吵吵鬧鬧的,但是爺爺總是以笑笑告終。
奶奶長得不漂亮,但很高大,瘦瘦的但很筋骨,頭發細細的,黑黑的,總梳著一個小辮子并卷上去,用一個線繩扎上,再用一個帶鉤的黑卡子別上。她的眼睛很小,單眼皮,鼻梁高高的,腮兩邊的肉像是被什么東西削去了一部分,額頭上總有四五條很深的皺紋橫在上面,像是很久沒洗過臉一樣。手細長細長的,只剩一層皮包著,青筋鼓鼓的像要蹦出來似的。不知什么時候,奶奶的背駝了,手上多了一根拐杖,她很喜歡用各式各樣的木棍自制成拐棍。直到小妹去狼牙山工作,送給奶奶一根像樣的拐杖,她才戀戀不舍的丟掉那些拐杖。
奶奶一生沒有親生的孩子,爸爸是從她嫂子家過繼來的,但是就像她親生的一樣。奶奶很自私,自私到只允許爸爸有她這么一個媽媽,爸爸都叫她大媽。奶奶說爸爸是她用褲兜兜大的,吃食堂的時候,一人一碗稀粥,奶奶喝半碗,那半碗分給爺爺和爸爸。奶奶很愛爸爸,不許任何人說爸爸的缺點,包括媽媽。只要媽媽一磨叨爸爸的不是,奶奶就跟媽媽吵起來了。
從我記事起就跟奶奶一起睡覺,冷天奶奶給我蓋被子,熱了奶奶給我扇扇子,癢了奶奶幫我抓癢癢------我小時候最生氣的是睜開眼時奶奶已經起床了,被子疊得整整齊齊,頓時有一種孤獨感。然后就聽見奶奶說話的聲音。
大部分早晨我都在奶奶的叫喊聲中醒來。
“這是誰家的雞呀?把麥粒都撓出來了!”
“讓我梆死你!”
“太陽都照屁股了,還不起來呢!”“人家都去地里干了一派活了,這倒好,剛起來,我都把飯做好了------”我們只是聽著從不反駁。爸爸媽媽不言語,拿著鋤具趕往地里干活。我想:等干活回來奶奶還得磨叨。正被我猜個正著:“都九點多了剛吃早晨飯,這一會還干不干活了呀?有你們這樣的?”這時奶奶已經開始和面準備中午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