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jīng)典的民間神話故事篇一
傳說古時候,在天河東邊的石窟里,住著一條雪白的玉龍,在天河西邊的大樹林里,住著下只彩色的金鳳。
玉龍和金鳳是鄰居,每天早晨他們一個鉆出石窟,一個飛出樹林,打個照面就忙著各做各的事了。
有一天,他倆一個在天空飛,一個在天河游,飛呀,游呀,不知不覺就來到一個仙島上,在島上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塊亮閃閃的石頭。
金鳳很喜歡,就對玉龍說:“玉龍玉龍,你看這塊石頭多好看呀!”玉龍也很喜歡,就對金鳳說:“金鳳金鳳,我們把它琢磨成一顆珠子吧?”金鳳點頭答應,他倆就動工了。
玉龍用爪子抓,金鳳用嘴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過去了,他倆真的把石頭琢成了一顆滾圓滾圓的珠子。
金鳳高興地飛到仙山上銜來許多露珠,滴到珠子上;玉龍快活地游到天河里吸來許多清水,噴到珠子上。滴呀,滴呀,噴呀,噴呀,慢慢地這顆珠子就變得明光閃亮了。
從此以后,玉龍喜歡金鳳,金鳳也喜歡玉龍:玉龍和金鳳都喜歡他們的明珠,玉龍不愿回天河東邊的石窟去了,金鳳也不愿再回到天河西邊的那個樹林,他倆就往在天河中的仙島上,日夜守著自己的明珠。
這顆明珠真是一顆寶珠,珠光照到哪里,那里的樹木常青,百花齊放,山明水秀,五谷豐收。
王母娘娘走出宮門,一下就看見這顆明珠的寶光,心里非常羨慕,到半夜辰光,她就派一個親信的天兵,乘玉龍和金鳳睡熟的時候,悄悄地把這顆明珠拿走了。
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歡的不得了,連看也不舍得給人看一看,就藏到仙宮里頭,外面關(guān)起九重門,鎖上九道鎖。
玉龍和金鳳,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明珠不見了,他倆真著急呀!東尋尋,西尋尋,玉龍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個石窟,沒有找到,:金鳳尋遍了仙山上的每一個角落,也沒有尋著,他倆傷心極了,可還是日日夜夜地到處尋找,一心想把心愛的明珠找回來。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趕到仙官來祝壽。王母娘娘擺下盛大的蟠桃會請眾神仙。
神仙們喝著美酒,吃著蟠桃,祝賀王母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王母娘娘一時高興,就對眾神仙說:“各位仙長,我請你們看一顆珍貴的明珠,這是天上難找,地下難尋的寶珠啊!” 說著,就從衣帶上解下九把鑰匙,打開九道鎖,走進九重門,從里面取出那顆明珠,用金盤端著放在廳堂中間,明珠亮晶晶,光閃閃,神仙們看了都叫好。
這時,玉龍和金鳳正到處尋找他們的明珠,金鳳發(fā)現(xiàn)了明珠放出的亮光,就忙叫玉龍:“玉龍玉龍,快來看,那不是我們明珠放出來的亮光嗎?”玉龍從天河里鉆出頭來,一看:“是呀,一定是我們的那穎明珠,快把它找回來!”
玉龍和金鳳立刻朝著明珠的亮光長去,一直找到王母娘娘的仙宮里,那些神仙們正在伸頭探腦圍著明珠叫好,玉龍上前說:“這穎明珠是我們的9”金鳳也說:“這顆明珠是我們的!”王母娘娘一聽火了,沖著玉龍,金鳳張口就罵:“胡說!我是玉皇大帝的親娘,天上的寶物都有是我的。”
玉龍和金鳳一聽也來了氣,一同向王母娘娘說:“這穎明珠不是天上生的,也不是地下長的,是我倆辛辛苦苦,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琢磨出來的!”
王母娘娘一聽,又羞又急,伸手護住放著明珠的金盤,喝叫天兵天將,把玉龍和金鳳趕出去。
金鳳見王母娘娘不講理,撲過去就搶明珠;玉龍見王母娘娘不講理,也沖過去搶明珠。三雙手都抓住金盤,誰也不肯放松。
你拉我扯,金盤一搖晃,明珠就滾下來,滾到階沿邊,從天上掉到地下去了。
玉龍和金鳳見明珠往下掉,急忙翻身跟下來保護。
玉龍游著,金鳳飛著,他倆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后,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保護著這顆明珠,慢慢地慢慢地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
這顆明珠一到地上,立刻變成了清清的西湖,玉龍舍不得離開自己的明珠,就變成一座雄偉的玉龍山守護它:金鳳也舍不得自己的明珠,就變成一座青翠的鳳凰山來守護它。
從此鳳凰山和玉龍山就靜靜地站在西湖的旁邊。
直到現(xiàn)在,杭州還流傳著兩句古老的歌謠:“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
經(jīng)典的民間神話故事篇二
黃帝大部分時間在天國中央辦公,閑暇時常喜歡到設在凡界的帝都昆侖山度假。昆侖山方圓八百里,高八千丈,是黃河、赤水、黑水、青水、洋水、弱水的發(fā)源地。昆侖山頂有一座巍峨壯麗的宮殿,這宮殿由五座城、十二棟樓組合而成,四周圍繞著白玉欄桿。
宮中綠化地里長著一株高四丈的紅高粱,高粱的東面植沙棠樹、瑯桿樹,西面植珠樹、璇樹,南面植絳樹、珊瑚樹,北面植瑤樹、碧樹,所有的樹結(jié)出的果子都是瓊瑤美玉。
宮殿正門叫做開明門,朝向正東,每天清晨最早迎接旭日東升;守護宮門的是一條開明獸,它的身子如老虎般大,頸上有九顆人頭,每顆人頭的相貌各不相同。
赤色的鳳凰在宮內(nèi)穿梭飛翔,它們替黃帝保管用具和衣裳。帝宮的總管是人面、虎軀、虎爪、九條尾巴的昆侖山神,名叫陸吾,也作肩吾。
從昆侖山往東北走四百里就到了槐江山,槐江山是黃帝在凡間的花園,它的海拔極高,好像掛在天上云間,因此取名為懸圍。懸圃的總管是人首馬身的槐江山神英招,他的身上有虎似的花紋,肩部插著鳥一樣的翅膀。黃帝最喜歡夜間站在懸圃向西南遠眺,欣賞昆侖山上光華燦爛、云氣繚繞的不夜城景色。
春暖花開時節(jié),黃帝得暇,率大批扈從赴昆侖山游玩,不慎丟失了一顆又黑又亮的寶珠。這顆寶珠是黃帝的第一夫人、蠶絲神嫘祖當初贈給他的定情之物,黃帝十分珍惜,因而十分焦急。
他趕緊派智多星知去尋找,知忙了半天,無所用其智,空手而歸;再派千里眼離朱去尋找,離朱忙了半天,無所用其目,也空手而歸;第三次派通天手吃詬去尋找,吃詬忙了半天,無所用其手,還是空手而歸。
黃帝沒了主意,心煩意亂之中信口派出了糊涂神罔象。罔象接旨,漫不經(jīng)心地信步行至赤水岸邊,用恍恍惚惚的眼神向周遭約略一晃,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那又黑又亮的寶珠,正靜悄悄地躺在草叢里呢。
罔象彎了彎腰,從草叢里拾起寶珠,大大咧咧地往寬袍大袖里一扔,搖搖晃晃走了回來。黃帝見糊涂神一會兒便把寶珠尋回,大為驚嘆:“奇怪啊!足智多謀的知、眼明手快的離朱、吃詬都找不著,糊涂神罔象倒輕而易舉地尋到了呀!”就將寶珠交給罔象保管。
糊涂神罔象接過寶珠,仍舊大大咧咧地往寬袍大袖里一扔,照樣漫不經(jīng)心,東逛西蕩。這件事輾轉(zhuǎn)傳到震蒙氏女兒的耳朵里,她起了貪心,不費吹灰之力,偷走了罔象身上的寶珠。
黃帝聞訊,即命四大神捕追捕案犯。偵騎四出,震蒙氏女兒走投無路,吞下珠子,跳入汶川自盡,變成了馬頭龍身的汶川神,名喚奇相。后來大禹治水,奇相曾運用由于吞寶珠而修煉得來的神通予以協(xié)助。鄉(xiāng)人感念她的功德,在川西平原上替她造了座江瀆廟。
經(jīng)典的民間神話故事篇三
刑天,原本是一個無名的巨人,因為后來被黃帝砍掉腦袋,這才叫做“刑天”。刑天就是砍頭的意思。
刑天是炎帝神農(nóng)氏的族人,是個多才多藝的臣子。他生平酷愛音樂,創(chuàng)作很多的樂曲,炎帝還在的時候,他替炎帝作過一只曲子,叫做《扶犁》,除此之外,還有《豐年》,這些都是歌頌神農(nóng)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歌頌在炎帝神農(nóng)的統(tǒng)治下人們所過的幸福生活。其實,刑天更是一員英勇善戰(zhàn)的猛將,對炎帝忠心耿耿,自從炎帝被打敗之后就一直伴隨著炎帝。
后來,蚩尤首先舉兵反抗黃帝,并且也極力邀請刑天參加。刑天當然完全贊同蚩尤,心中也燃起希望的火焰,他要幫助炎帝把中央天帝的位置奪取過來。于是,他到仁愛的炎帝面前去請求,想同蚩尤一起去攻打黃帝。柔弱和委曲求全的炎帝制止他。后來,蚩尤在跟黃帝作戰(zhàn)中打敗,還被黃帝被殺死。此時的刑天,就再也按奈不住,他決定避開炎帝,單獨采取行動,決心與黃帝決一死戰(zhàn)。
他悄悄繞過炎帝,左手拿著盾牌,右手握著一柄巨大的斧子,一路勢不可擋,一直殺到黃帝的宮門前。黃帝的兒子顓頊派遣好幾員大將出戰(zhàn),都被刑天殺敗,顓頊無法,只得緊閉城門,堅守不出,并急急忙忙遣派人去報告黃帝。
經(jīng)典的民間神話故事篇四
傳說,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女娃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美麗非凡,炎帝十分喜歡她。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都累趴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女娃走過去,指著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壞了,欺負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女娃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女娃面前說:“我是海龍王的兒子,你是什么人?竟敢來管我!”女娃說:“龍王的兒子有什么了不起,我還是神農(nóng)的女兒呢,以后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曬干。”
龍王的兒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后少管小爺?shù)拈e事。”說著動手就打。女娃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并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
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女娃當胸一拳,打個昂面朝天。
龍王的兒子見打不過女娃,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過些天,女娃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龍王的兒子發(fā)現(xiàn)了。他游過來,對女娃說:那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個錯,不然我興風作浪淹死你。
女娃倔強地說:“我沒錯,認什么錯。”
龍王的兒子見女娃倔強,根本沒有服輸?shù)囊馑迹⒓磾噭雍K破鹂耧L惡浪,女娃來不及掙扎,就被淹死了,永遠不回來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靈變化做了一只小鳥,名叫“精衛(wèi)”。精衛(wèi)長著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大小有點象烏鴉,住在北方的發(fā)鳩山。她被悲恨無情的海濤毀滅了自己,又想到別人也可能會被奪走年輕的生命,因此不斷地從西山銜來一條條小樹枝、一顆顆小石頭,丟進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無休止地往來飛翔與西山和東海之間。
可是那咆哮的大海嘲笑她道:“小鳥兒,算了吧,就算你干上百萬年,也別想將我填平!”
但是翱翔在高空的精衛(wèi)堅決地回答說:“就算干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干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將你填平!”
“你為什么恨我這樣深呢?”“因為你呀——奪取了我年輕的生命,將來還會有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要被你無情地奪去。”
“傻鳥兒,那么你就干吧——干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衛(wèi)在高空悲嘯著:“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無休止地干下去的!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總有一天我會把你填成平地!”
她飛翔著,嘯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樹枝銜來投進大海。她就這樣往復飛翔,從不休息,直到今天她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經(jīng)典的民間神話故事篇五
女媧娘娘在神仙界的勢力雖然比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兩位師兄差遠了,但是女媧娘娘也不簡單。
女媧的神話故事有哪些?女媧娘娘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造人,另一大貢獻是煉石補天。水神共工敗給火神祝融,一怒之下頭撞不周山,導致天的西北部分往東南方向塌陷,洪水、大火肆虐,她造的人可遭殃了。女媧娘娘一看,我造的人遭殃,我得管啊。于是煉五彩石補天。
關(guān)于女媧煉石有一個流傳很久的典故: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就說女媧煉石剩下一塊,下凡之后成了賈寶玉。其實這是誤解,那塊石頭不是賈寶玉。三生石旁邊有一株草,神瑛侍者怕這株草枯死,每天給它澆水,這株草成了絳珠仙子。后來,神瑛侍者轉(zhuǎn)世為賈寶玉,絳珠仙子轉(zhuǎn)世成林黛玉,為了還神瑛侍者的水,就用眼淚還。林黛玉為賈寶玉哭了多少啊。
女媧娘娘也是《封神演義》的重要推手之一。紂王拜女媧娘娘,留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是:但使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待君王。女媧娘娘元神回來一看,氣得七竅生煙:人間還有這么大不敬的帝王。于是,女媧娘娘召來千年狐貍精等妖精,指使它魅惑紂王,敗壞他的江山。整部《封神演義》有一半故事進展由女媧娘娘推動,另一半是元始天尊推動。
經(jīng)典的民間神話故事篇六
虎跑夢泉新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禪寺內(nèi)。
民間流傳美麗神話,明宋濂在《虎跑泉銘》序中寫道:“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性空大師來游慈山,樂其靈氣盤郁,棲禪其中。尋以無水,將他之。忽神人跪而告曰:自師之來,我等繳惠者甚大,奈何棄去?南岳童子旋當遣二虎來移,師無憂也。翌日,果見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純凈無菌。譽為:“天下第三泉”。
“龍井茶葉虎跑水”,素稱“西湖雙絕”。在此觀泉、聽泉、品泉、試泉,其樂無窮。虎跑經(jīng)全面改造,恢復了濟公塔院、羅漢堂,并塑造栩栩如生的“夢虎”和濟公傳說浮雕。宋蘇東坡贊虎跑泉詩中,留有“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尊自在嘗”的佳句。虎跑泉為杭州名泉之一,水質(zhì)純凈,甘冽醇厚。用虎跑水泡龍井茶,清香溢口,沁人心脾,被譽為西湖雙絕。郭沫若曾賦詩贊道:“虎去泉猶在,客來茶甚甘”。虎跑泉水有較大的分子密度和表面張力,在盛滿水的杯子中輕輕放入硬幣,硬幣能浮在水面而不沉。即使水面高出杯口達三毫米,水也不外溢。
虎跑泉附近景點有滴翠軒、疊翠軒、羅漢堂、鐘樓、碑室、濟公殿、濟公塔、虎跑夢泉塑像、弘一法師(李叔同)之塔等眾多景點,供游人觀賞。
經(jīng)典的民間神話故事篇七
從前,有個叫馬良的窮孩子,他天生聰敏,從小喜歡畫畫。可是由于家里窮困潦倒,他連買一支筆的錢也沒有他到山上打柴時,就折一根樹枝在山坡上畫;到河邊割草時,就用草根蘸著河水在河邊畫;回到家里,就拿一塊木炭在院子里畫。
馬良堅持不懈地畫畫,從沒有間斷過一天。但他常常想,如果自己能有一支畫筆那該有多好呀一個晚上,馬良恍惚中感到窯洞里亮起了一陣五彩的光芒,這時出現(xiàn)了一個白胡子老人,老人送給他一支金光燦燦的神筆。馬良高興地驚醒過來,原來是個夢!可他看看自己的手,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自己手里確實有一枝筆。他馬上用筆畫了一只鳥,鳥竟活了過來,展開翅膀飛了起來,他又畫了一條魚,魚也活了起來,活蹦亂跳。馬良有了這支神筆,天天替村子里窮苦善良的人家畫畫,誰家缺什么,馬良就給他們畫什么。
鄰村的一個貪婪、為富不仁的大財主聽說這件事以后,馬上派人將馬良抓了過去,逼他為自己畫畫。無論財主如何哄他、嚇他,他就是不肯畫。財主把他關(guān)到了馬廄里,不給他飯吃。傍晚下起了鵝毛大雪。財主見馬廄的門縫里透出紅色的亮光,還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就向門里看,良在里面燒起了一個大火爐,邊烤著火,邊吃著熱烘烘的餅子。這火爐和餅子都是馬良用神筆畫出來的。財主頓時怒火中燒,打算把馬良殺死,奪下他的神筆。這時馬良攀上一架梯子,_走了。財主急忙攀上梯子去追,剛爬了兩步,就摔了下來。原來,這梯子也是馬良用神筆畫的。財主還沒爬起來,馬良已騎著一匹用神筆畫的駿馬飛奔而去。。
財主騎著馬,帶著人,追了上來。眼看就要追著了,馬良用神筆畫了一張弓、一枝箭。馬良搭弓射箭,一箭射中了財主的咽喉,財主頓時氣絕身亡。皇帝知道后,派人把馬良抓了去。皇帝威逼馬良給他畫株搖錢樹,否則的話,就要將馬良殺掉。馬良揮起神筆,在一個無邊的大海中央有一個小島,島上有一株又高又大的搖錢樹。馬良又畫了一只巨大的木船,皇帝帶上人上了木船。馬良又畫了幾筆風,大木船順風而行。馬良繼續(xù)不停地畫風,海風卷起一層層的巨浪,船被巨浪打翻了,皇帝也沉到了海底。
馬良后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人們不得而知。有人說,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和那些種地的伙伴在一起。也有人說,他到處流浪,專門給窮苦的人們畫畫。
經(jīng)典的民間神話故事篇八
遠古時代,人們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他們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吃下去的生肉傷害人們的腹胃,經(jīng)常生病,壽命很短。每到夜晚,四周漆黑一片,猛獸的叫聲此起彼伏,人們又冷又怕,蜷縮在一起相互取暖。一次偶然的森林大火之后,有個年輕人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鮮美,靠近火邊,又很溫暖,大家體會到火的可貴。可是保存火種非常之難,他們還是常常處于沒有火的狀態(tài)。
后來這個年輕人得到大神伏羲的指點決心到遂明國去尋找火種。他翻過高山,涉過大河,穿過森林,歷盡艱辛,終于來到了遂明國,當他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樹下休息時發(fā)現(xiàn),就在樹上有幾只大鳥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樹上的蟲子。只要它們一啄,樹上就閃出明亮的火花。年輕人看到這種情景,腦子里靈光一閃。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樹枝,用小樹枝去鉆大樹枝,樹枝上果然閃出火光,可是卻著不起火來。年輕人不灰心,耐心地用不同的樹枝進行摩擦,雙手磨出了血泡,依然不停地鉆著,終于鉆出火來。年輕人找到了鉆木取火的辦法,使大家擺脫了黑暗,寒冷,享受到光明,溫暖,人們被他的勇氣和智慧折服,推舉他做首領(lǐng),并稱他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