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王小英雄事跡字王小二英雄篇一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女媧名叫王小蕾》有感_75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閑暇之余,我在閱讀《意林》這本優秀雜志時,看到了《女媧名叫王小蕾》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以校園做背景,描述了在初中三年級時校長把初三9個班級以成績排名分成快慢班后的事情。
這篇文章的主角——王小蕾,就是慢班中最差的9班中的學生,分到9班的學生都是在成績排行榜上最后才能看到名字的學生,9班的同學在抗議學校歧視慢班學生時卻被班主任一句“也知道丟臉啊!埋怨什么啊,有本事自己在下次月考的時候考到快班啊!”。這句話顯然是諷刺,大家一下子都安靜下來了,個個都不敢做聲了。
“好!”這時,一個聲音響了起來,循著聲音望去,正是王小蕾。大家見是她,都笑了,誰不知道她在剛剛的模擬考試中排在年級倒數第一名啊!結果,王小蕾不僅沒有被班主任的威嚴和同學的嘲笑擊倒,反而兌現了她在上課時說的“諾言”,她這幾天拼了命地復習,終于,第一次月考,她進步了六名,是全年級倒數第七名。
之后,有兩個同學的排名進了8班,王小蕾勸他們別走,原因是要讓其他人看得起我們9班。
后來,王小蕾的排名也進了8班,她和之前兩個同學一起留在了9班。她的行為激勵了9班的同學,大家也都發奮起來。
最后,初三畢業了。中考時爆了個大冷門:王小蕾排名全年級第三,考上了重點高中。校長親自來邀請她在學校里做畢業演講。
她的演講題目就叫《女媧名叫王小蕾》,她說,分快慢班時被分到了9班,便看見9班學生的天被這種分快慢班的.方式捅塌了,誰來為他們補天呢?王小蕾只好當起女媧,去為他們補上尊嚴的天!
演講博得了陣陣好評,9班的同學無一不落淚。因為大家都知道,王小蕾現在的成績,完全是靠她自身的努力:大家做一道習題,她就做十道;大家看一本資料,她就讀十本……她用自己為9班樹立了榜樣,為9班奪回了尊嚴!從此,學校再也沒有分過快慢班。
王小蕾從倒是第一變成正數第三,她的努力是不可忽視的,她的功夫是不可估量的,她正是因為有了目標,有了勤奮才會如此優秀,創造了初中時代的奇跡。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小片天塌了,而我們就是自己的女媧,只要有執著的精神,不懈的努力,你的那片天空會更加廣闊,更加湛藍。
請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奇跡!
王小英雄事跡字王小二英雄篇二
徐雪云烈士(1924-1952),青浦區白鶴鎮青龍村人。1945年參加革命,解放戰爭中先后參加孟良固、淮海和解放上海等戰役。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平時工作中,徐雪云同志認真負責,在柳上里戰斗中,榮立三等功;在上甘嶺戰役中,他帶領戰士們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美帝國侵略的進攻。戰斗即將結束時,徐雪云同志不幸中彈,壯烈犧牲,英年二十八歲。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給徐雪云代立喜報。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時,她尚未滿15周歲。
謝榮策,1931年11月13日,誕生在遼中縣茨榆坨鎮茨榆坨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因生活所迫,9歲就給地主放豬、放牛,受盡了地主老財的百般虐待。在他幼年的心靈里,就埋下了對地主老財仇恨的種子。因此,謝榮策少年時期就參加革命活動,擔任茨榆坨村兒童團長。
謝榮策的童年是在苦水里度過的。社會的黑暗,生活的艱難,使榮策幼小心靈上萌發了反抗壓迫的信念和力量。
1947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戰場開始戰略性反攻。尤其是東北各線進軍更是神速,打得國民黨部隊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村里地主老財紛紛逃往沈陽。鄉親們如久旱盼甘露一樣的心情,盼望著共產、解放軍的到來。12月18日,解放軍主力部隊開進了茨榆坨村,謝榮策在小伙伴們的推選下當上了村兒童團長。1948年春天,駐遼中一帶的我人民解放軍,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略部署,陸續開往前線。龜縮在沈陽城里的國民黨軍隊,妄圖打通沈遼要道,命令一個騎兵團,乘機對遼中東部四方臺、茨榆坨一帶進行騷擾。在這嚴峻時刻,剛滿16歲的謝榮策經過斗爭的鍛煉,更加成熟起來。他不顧疲勞,日夜堅守戰斗崗位,同敵人進行英勇斗爭。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董存瑞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抗日戰爭時期,當過兒童團長,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任某部6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只身俘敵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1948年5月,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他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但突然遭到敵人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鎖,部隊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連長批準了他的請求。他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在部隊攻擊受阻的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敵人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1930年黃繼光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王小英雄事跡字王小二英雄篇三
閱讀理解要弄清題意,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再去瀏覽所設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
到了十二點半鐘,看那臺上,從后臺簾子里面,出來一個男人,穿了一件藍布長衫,長長的臉兒,一臉疙瘩,仿佛風干福橘皮似的,甚為丑陋。但覺得那人氣味倒還沉靜,出得臺來,并無一語,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張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將三弦子取來,隨便和了和弦,彈了一兩個小調,人也不甚留神去聽。后來彈了一支大調,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只是到后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里彈似的。這時臺下叫好的聲音不絕于耳,卻也壓不下那弦子去。這曲彈罷,就歇了手,旁邊有人送上茶來。
停了數分鐘時,簾子里面出來一個姑娘,約有十六七歲,長長鴨蛋臉兒,梳了一個抓髻,戴了一副銀耳環,穿了一件藍布外褂兒,一條藍布褲子,都是黑布鑲滾的。雖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潔凈。來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彈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錚錚?nf041??nf041?彈起。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里,便丁丁當當的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聽那弦子的`節奏。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每句七字,每段數十句,或緩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轉腔換調之處,百變不窮,覺一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
旁坐有兩人,其一人低聲問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罷?”其一人道:“不是。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你想,這幾年來,好頑耍的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只是頂多有一兩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處,從沒有一個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說著的時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這時滿園子里的人,談心的談心,說笑的說笑。賣瓜子、落花生、山里紅、核桃仁的,高聲喊叫著賣,滿園子里聽來都是人聲。
1、第二段文字寫黑妞及其表演是從_________的角度來寫的,從描寫方法上看運用了_________描寫。
2、第二段文字描寫其聲音的詞語有_________,描寫其聲音時運用了_________的修辭手法。
3、寫琴師、黑妞的表演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為什么要極力渲染黑妞歌喉之美?是不是有點喧賓奪主?
1、解析:第二段中“長長鴨蛋臉兒,梳了一個抓髻,戴了一副銀耳環,穿了一件藍布外褂兒,一條藍布褲子,都是黑布鑲滾的。雖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潔凈”應該是肖像描寫,當然是視覺角度。而對黑妞演唱的描寫很明顯是動作描寫,是聽覺角度。
答案:視覺、聽覺 肖像、動作;
2、解析:第二段中六、七兩句寫的是黑妞演唱的情況,認真閱讀找出描寫其聲音的詞語即可。
3、解析:文章重點是為了表現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藝,但是先出場的是琴師和黑妞,而且對琴師和黑妞的表演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里是為白妞的出場作鋪墊,為的是把白妞放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上。
參考答案:抑揚法。為白妞出場作鋪墊。
4、解析:黑妞的出場是為了給白妞的出場作鋪墊,渲然黑妞的歌喉之美,是為了更好地突出白妞,黑妞尚能如此,那么白妞高超到什么程度簡直是不可想象。
參考答案:把黑妞的演唱寫到嘆為觀止的地步,更有力地烘托白妞演唱的高超。并沒有喧賓奪主。
王小英雄事跡字王小二英雄篇四
;在大牌主持人云集的中央電視臺,王小丫的主持風格別具韻味,是眾多主持人中最搶眼的一個。王小丫一直深受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這當然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與勤奮,但更取決于她的人格魅力,她真誠的微笑,她友善的親和力,她時時處處閃現的愛心,都給人一種莫大的吸引力。
有一句話叫“細微之處見真情”。王小丫對他人的關愛與體貼,都體現在這些小事上細節里。
有一次,王小丫來到北京門頭溝的一個礦井做安全生產的現場采訪。找到小礦井時,正好趕上工人的午飯時間,王小丫就和一群剛從煤窯底下上來的工人圍坐在一起,邊聊采訪話題邊拍片子。工人們的飯才吃到一半,該采訪的問題就已經聊完了,攝像師一邊忙著收拾機器,一邊招呼她起來,意思是可以走了,可王小丫仍然坐著跟礦工繼續熱烈地聊著,不時發出輕爽的笑聲,像沒聽見攝像師的招呼似的,沒有一點要走的意思。其實她不立即就走,有她的想法。她知道,這時她只要一走,礦工們肯定會放下飯碗起身送她,這樣一來,耽誤大家吃飯不說,礦工的飯就會涼,他們從事的是重體力勞動,不能因為自己的采訪,連累大家連一頓熱乎飯都吃不上呀。所以,她一定要等大家把飯吃完再走。她這樣想了,更這樣做了。
正是因為有著一顆真誠的為他人著想的心,讓王小丫贏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與支持,她自己也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獲得了電視主持人的最高獎——金話筒獎。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