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好書引領我成長字篇一
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能像一冊書籍,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沒有一匹神奇的坐騎,能像一頁詩扉,帶我們領略人生的真諦。書,裝載了人類靈魂中的全部美麗。我喜歡讀書,那種“坐擁書城”的歡樂與愜意,只有我自己知道。它帶給我的是一份真誠的坦然與心靈的凈化。
在我讀三年級時,媽媽送我一本書——《感動心靈的故事》。當我翻開它時,我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書中開頭的一句話就讓我回味無窮:讓真情感動你我,讓智慧成就生命,讓志趣永存心間,讓品格鑄就輝煌!這是一句多么振奮人心的話呀!我迫不及待的讓自己的身心投入到美妙絕倫的書中。
這本書分為四篇:真情篇,品格篇,智慧篇,勵志篇。
在真情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為土撥鼠辯護》這篇文章。丹尼爾韋伯斯特是19世紀的美國最有名望的政治家和演說家,一只土撥鼠把他家的卷心菜吃的面目全非,他不但沒有傷害埋怨這只土撥鼠,還為它辯護。在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里,我的心靈深受觸動: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而傷害動物。這讓我想起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我正興致勃勃的在陽臺上澆花。忽然,一只鳥兒像小石頭似的砸進陽臺,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只燕子。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掌心,才發現它左翅受了傷,在那兒痛苦地呻吟著,我本想一扔了之,這時,我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丹尼爾.韋伯斯特那慈祥的微笑,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容艷,你是個富有愛心的孩子,我相信你一定會治好這只燕子的傷!"我的臉一下子紅了,趕緊把燕子抱進屋里,在受傷之處涂上紅藥水,每天精心地照料它,直到它傷口痊愈。當我放飛它時,它并沒有立刻飛走,而是在窗前盤旋了幾圈才依依不舍地飛向藍天。好像在對我表示感謝。其實大自然不只孕育了人類,動物也和我們一樣,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它們也有享受陽光的權利,它們也有行走在田野的自由。所以,我們應該尊重生活在自然懷抱中的所有生命。
在品格篇中,我情有獨衷于《自謙的巨人》。我驚奇的發現諾貝爾竟然把保持指甲干凈,不累及別人當做自己最大的美德,更令我不可思議的是,他認為自己沒有什么貢獻,只是一個普通人。后來,我明白了,其實真正有所成就的人,永遠是謙恭的,因為他們還有許多預期目標沒有實現,他們知道并且能夠確信自己的價值,用不著在別人的眼光里求證,他們唯一擔心的是有限的生命不足以完成永恒的事業,而一切虛名只會耽誤他們的寶貴時間。這些道理,都讓我受用。
智慧篇和勵志篇中的文章也讓我頗有感觸。《唐家寺的雨傘》讓我明白了遇到變故時,要處變不驚,千萬不能像熱鍋上的螞蟻,亂了手腳。只有沉著應戰,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聽的藝術》讓我知道了認真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獲得智慧的有效途徑。
類似的書籍還有很多。和書交朋友,我受益匪淺。當我細細體會這些書背后所反映的內涵,我會在這紛紛攘攘的世界里有所反思,有所進取。在我眼里,一本好書抵得過世界上最好的玩具,一句珍貴的名言比的上一盤美味的點心。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謝謝這些好書,引領我成長,帶我找到人性的真、善、美。
好書引領我成長字篇二
書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每一本好書都像一位啟蒙老師,陪我成長。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拿著兒童圖書,講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伴我入眠;還記得上學以后,媽媽買來了許多書給我看。
我愛看書,尤其愛看《每天一個心靈安慰》。
當我感到迷茫時,《每天一個心靈安慰》就像一個指南針,幫助我堅定信心,辨出生活和學習的方向。
當我感到浮躁時,在學習上取得了進步時,《每天一個心靈安慰》就會告訴我耐寂寞、守平凡、除虛名、去功利,老老實實做人,扎扎實實做事。
當我感到懦弱時,《每天一個心靈安慰》會告訴我,許多時候,真正阻礙我們進步的并不是門,而是內心的枷鎖,是我們的懦弱和膽怯。要勇敢的邁出每一步,坦然的面對繽紛的生活。
每當我遇到挫折、困境、受到不公待遇的時候,《每天一個心靈安慰》就會告訴我:人生的光榮不在于永不失敗,而在于屢赴屢起。在惡劣環境中頑強生長的生命,比在舒適環境里的`生命能顯示生命的偉大!也讓我明白孤獨痛苦的地方常常是獲得成功和榮譽的地方。
讓我明白盡管世界不是完美無缺的,天底下沒有絕對的好事和壞事,有的只是你如何面對事情的態度。
我將伴著《每天一個心靈安慰》的祝福與寄托,快樂健康的成長。
好書引領我成長字篇三
讀書能使一個人的思想更有深度,更有內涵,更有價值。我愛讀書,讀一本好書,就像欣賞一幅意境優美的山水圖畫,令人賞心悅目;讀一本好書,就像品味一杯醇厚無比的龍井茶,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讀一本好書,就像游覽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花園,令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讀魯迅的《吶喊》,我讀懂了“狂人”的恐懼,讀懂了孔已己的悲哀;讀懂了閏土的滄桑變化,讀懂了啊q的可笑無知;讀出了一代文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錚錚傲骨和百轉柔情。
讀沈從文的《邊城》,恍如做夢一般經歷了一個如夢的美麗故事,天真可愛,猶如一頭小珍獸一樣的翠翠,英俊能干、歌聲如夜鶯般動聽的攤送老二,還有那誠實、憨厚的天寶老大,樸質和藹的老船夫,一同在一個名為“鳳凰”的城里演繹了一段充滿鄉土風情的愛情故事。讀《邊城》,讀出了舊時代青年男女相愛與無奈。
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體會丹麥王子的悲痛與仇恨,愛情與親情,恐懼與勇氣;從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劇中,我不僅讀出了封建國度權力的.紛爭,更感受到了這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悲哀。
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讀出了大海英雄一一桑地亞奇的堅強與勇敢,讀出了老人“英雄”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信條,讀出了作者精心塑造這一形象的良苦用心:告訴我們困難是用來打敗的,而不是用來逃避或投降的。讀《老人與海》,我讀懂了勇敢的含義和英雄的內涵。
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讀懂了保爾鋼鐵般堅強的意志;讀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我讀懂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讀曹雪的《紅樓夢》,我讀懂了黛玉悲苦的愛情;讀吳承恩的《西游記》,我讀懂了唐僧師徒取經的一路艱辛;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讀懂了關羽豪壯的英雄氣概;讀施耐庵的《水滸傳》,我讀懂了林沖怒上梁山的悲憤與無奈;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我讀懂了兩個靈魂的升華與復活。
我愛讀書,愿好書做我形影不離的良師益友,一直引領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