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個人孝親敬老事跡材料篇一
劉朝陽,男,1949年7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祁陽二中退休教師。他傾其積蓄,創辦老年公寓,為老人獻愛,為社會分憂的事跡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2007年7月,劉朝陽從祁陽二中校長的崗位上退了下來,由于忙碌慣了,閑下來還真不是滋味,他想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情。看到我國已提前步入老齡社會,養老問題正困擾著整個社會,他決定創辦一所老年公寓。當他把這一想法告訴家人的時候,遭到他們的一致反對。老伴勸他:“你教書辛苦一輩子,現在終于退下來了,該好好清閑清閑,還瞎折騰什么?!眱号畟儐査骸稗k老年公寓至少要投入100多萬元,錢從哪里來?”他耐心地跟老伴解釋:“你知道我這個人閑不住,況且現在養老問題已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同樣作為老人,難道我不該為此做些什么嗎?至于資金問題,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眲⒊栒f服家人后,通過變賣家中值錢的東西,拿出全家所有的積蓄,向兒女、親戚朋友們借錢,到銀行貸款等方式終于籌得資金120余萬元。為了搞好公寓建設,那段時間,他天天呆在建設工地,嚴格把關每個環節和細節,一段時間下來,人黑了、瘦了,終因年紀過大,身體抵抗不住,待公寓完工后,他在床上整整地躺了5天。5年過去了,公寓現已具規模,里面綠樹成蔭,環境優雅,空氣清新,內設有餐廳、健身房、醫務室、娛樂室、閱覽室、活動室、棋牌室、門球場等,擁有床位160張,現入住老人120多位,5年來共入住老人460余人,他們都安居快樂,家屬放心滿意,真正成為了老年人頤養天年的理想家園。
為了讓老人們生活幸??鞓罚麍猿帧拔逍摹狈眨磹坌?、孝心、細心、貼心、耐心。凡是來公寓的老人,不管健康與否,不管能行動與否,他都能給予足夠的尊重和優質的護理;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總是像兒子一樣侍奉他們,給他們洗頭、洗腳、洗澡,每天晚上都要到他們的房間去查看幾次,看看老人們的被子是否蓋好;為了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安全,他專門制作了活動餐桌椅,并且在每一個房間老人起居的位置安裝了把手;公寓里有一個性情狂躁的老人,常常惹是生非,劉朝陽總是耐心地跟他溝通,通過心與心的交流,慢慢地,這位老人性情有了很大轉變?!袄先丝偸怯欣怼边@是康樂老年公寓的護理理念。他常說:“是人都會老,要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我們應該笑臉待老人、百待不厭煩,應該盡量滿足老人的每一個需求,不讓他們委屈、失望,讓他們尊嚴、幸福、快樂地安度晚年。
為了讓老人們生活滿意、精神得到安慰,他總是想方設法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一方面辦好生活,讓他們吃好、睡好。他經常去書店買食譜方面的書籍,一有空就認真鉆研,根據老人特點,為他們科學配置飲食;另一方面,不斷豐富老人精神生活。他組織老人們健身、打門球、下棋、練書法,鼓勵老人之間互動,安排志愿者為他們服務,讓他們經常保持與家人的聯系,讓老人們徹底忘記寂寞、保持快樂,享受社會的關愛和大家庭的溫暖。
為了讓弱勢老人得到關愛,他慷慨解囊、大愛無疆。2011年有一個叫鄒金虎的老人,完全失去勞動能力,且無依無靠,生活異常凄涼,劉朝陽便把他接到公寓來,給他吃、供他穿,還為他治病花去1200多元,住了一年多沒收他一分錢。五年來,共接納了40位這樣的老人,為他們減免15萬元的費用。
劉朝陽創辦老年公寓替天下兒女盡孝,為黨和政府分憂,以良好的服務深得老人和家屬的稱贊,也贏得了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劉朝陽雖然年過花甲,但他仍樂意在這崗位堅守。他說:“我一定要繼續辦好老年公寓,愿在有生之年用我的辛苦換來更多老人的幸福?!?/p>
個人孝親敬老事跡材料篇二
劉書雅,8歲,鞍山市勝利小學二年級學生。她心地善良,獨立自強,樂于助人,尊敬師長,勤奮好學。她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關愛親人努力做好自己,是爸爸媽媽的好女兒,外公外婆的好孫女,也是新時代的美德少年。
打小起,書雅就是大人眼里最為懂事的孩子。鄰里的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里撒嬌哭鬧時,她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書雅走路和說話都早,那是書雅2歲時,媽媽為了生活,就和爸爸去做生意把她送到外婆家長托,當媽媽放下她離開時書雅就大哭起來,媽媽就象對大人的方式對書雅說,媽媽不去掙錢,我們怎么去生活呀!媽媽沒錢給書雅買好吃的,也沒有錢給書雅買故事書,等你長大了也沒錢給供你念書呀!不知這些話書雅是不是真的聽懂了,停止了哭啼和媽媽說,你去吧,早點回來接我。從那時起,就和外公、外婆一切生活了。那是外公外婆在農村住,每天早起外公外婆就得下地收拾園子、喂雞、喂狗,走之前外婆會把早飯放在炕上,等外公外婆早起下地回來后書雅不但不哭,自己穿好衣服連早飯都自己吃完了在外面和小狗、小雞玩了起來。轉眼一年過去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為了不影響生意還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媽媽、爸爸在達道灣板芙小鎮租了一個雙室戶,書雅終于和媽媽爸爸在一起生活了。
上幼兒園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我們的智慧星是最好的智慧星幼兒園我們大家一起玩。在幼兒園自己報名參加了速疊杯,魔方、圍棋班、舞蹈興趣班,每天放學回到家,不把作業寫完,堅決不吃飯。在練習速疊杯的時候,在規定的時間內完不成,自己打自己的手,練魔方的時候更是在規定的秒數內完不成堅決不睡覺,每天拿著秒表在媽媽的懷里兩只小手翻轉著,就連去親屬家業不放過找人看著時間去練習,功夫不副有心人在智慧星幼兒園首屆圍棋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鞍山市幼兒圍棋比賽金獎,并于20xx年7月被中國圍棋協會授權的鞍山市圍棋協會授予圍棋業余10級稱號。于20xx年7月參加的“飛速杯”魔方段位賽(鞍山賽區),在飛疊杯項目中獲得四歲組亞軍,20xx年6月9日參加“飛速杯”魔方比賽三階速擰項目中獲優秀獎,20xx年6月22日參加“中宏保險杯”飛速魔方公開賽,參加魔方段位比賽(鞍山賽區)項目中獲得三級速擰飛速五級初入魔界的稱號,并獲得獎狀、獎牌、證書及獎品等,在幼稚園還參加了智慧星幼稚園20xx年穿衣服技能比賽獲得二等獎、20xx年親子游園會中《叢林大冒險》獲得最佳小勇士大獎。
在家里也同樣懂事,要是來客人,她會招呼客人坐,為客人端茶送水,從不在客人面前亂跑亂鬧。會把不懂得問題提出來去問,拿著秒表讓客人幫忙,自己練習速疊杯,魔方和表演舞蹈給大家看。
上小學后,她越來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媽媽對她的愛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尊老敬老的動力。由于爸爸忙于生意經常外出,在家每天也回家很晚。生意上,媽媽爸爸每天早晨4點就走了,下午回來家里所有的活都媽媽承擔。書雅很心疼媽媽,每天早晨起床后疊被、穿衣、刷牙、洗臉,收拾書包都是自己完成,每天看著媽媽累的精疲力盡還得買菜做飯,洗衣拖地,很是辛苦。懂事的書雅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掃地,收拾房間,飯后洗碗,總搶著幫媽媽干。晚上,媽媽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媽媽在沙發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熱騰騰的茶水,再幫媽媽捶背揉肩,接著說故事,講笑話,唱歌給媽媽聽,讓媽媽的勞累因為有了她的關心而減輕了許多。一次,媽媽早晨走的早,變天了沒及時添衣凍感冒了,爸爸還沒在家,懂事的書雅給媽媽做了一碗熱湯面,把媽媽感動的熱淚盈眶。第二天爸爸還沒回來,怕媽媽吃不上飯,做了兩鍋大米飯,自己吃完給媽媽盛了一碗放到臥室和媽媽說:“我不會做菜,吃點飯吧!別餓著”??粗鴭寢尦灾堥_心的笑了,書雅才安心的去做作業。
書雅不僅是對媽媽爸爸這樣,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不在了)也是這樣,對鄰居、親友有困難的也是這樣。
外公愛喝酒和喝茶,每次去外公家的時候,書雅都要和媽媽說,給外公買瓶酒,外公會開心的,所以每當書雅一出現在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總是臉上樂呵呵。外公外婆婆,爸爸媽媽過生日時,書雅都要親自制作一份小禮物,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張精致的賀卡,一個創意的模型,讓他們沉浸在無比的喜悅和幸福當中。
不僅如此,在生活中,她還是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她從不吵著鬧著要媽媽給她買新衣服。衣服舊了她照樣高高興興地穿著上學。媽媽的朋友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給她,她也都不嫌棄。每當取得好成績,爸爸媽媽說要獎勵她,她從不像別的孩子開口要錢或要什么貴重禮物,而只讓爸爸媽媽買一本她喜歡的書作為獎勵。去年三中旁邊一家被煤氣罐炸傷,看到新聞書雅也很難過,和媽媽說我也去幫吧!媽媽看見孩子有愛心,就去醫院給那家人送去1000元。還有一次和媽媽上街,看到一個老奶奶在路邊要飯,就問媽媽,奶奶是餓了吧,媽媽說那怎么辦,書雅毫不猶豫把剛從肯德基買回的漢堡留第二天的早餐,送給老奶奶并告訴奶奶趁熱吃,走了一段以后,和媽媽說,奶奶吃完要是渴了怎辦,媽媽說你想怎辦,那就給奶奶買瓶水吧!就這樣和媽媽要了2元錢買了一瓶礦泉水給要飯的奶奶送去,看著奶奶喝下去才安心的和媽媽走了。
在學校里,她總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每周五負責站隊管理的時候都能認真帶頭示范。學習上,她刻苦勤奮,在勝利小學的就讀的二年間,20xx-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中被評為“小狀元”和“小翰林學士”。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書雅同學身上表現出的尊老愛親的中華美德,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和推崇的。
個人孝親敬老事跡材料篇三
孫鵬博,男,今年11歲,就讀于鞍山市鐵東區勝利小學六年一班。他尊師孝親、品學兼優、樂于助人、積極向上、熱愛集體、愛好廣泛。他小小年紀,卻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
他是老師和同學們心目中的陽光男孩。他在學校,尊敬師長,她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敬愛每天早晨上學的時候,看到每一個老師都會微笑著說“老師,早上好!”和他的班主任老師更是有深厚的感情,就像對媽媽一樣,有好吃的總是想著帶給她。有一次老師嗓子啞了,他比誰都著急還特意帶去了潤喉糖,看著老師吃了他的潤喉糖,老師的嗓子清脆了,他開心的笑了。他還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因為他腿腳快,每當老師需要取教學用具的時候,他都先主動跑出去,告訴老師:“您休息一會吧,我去取。”只有是是他能做到的,他都會積極主動的去做,他用這種力所能及的小事感恩老師辛勤的教導。他團結同學,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對待每一個同學,他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有同學上課忘了帶學習用具,他會豪爽的拿出自己心愛的文具借給他們,有同學不會的問題,他總是熱情耐心的幫其解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有著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他總是積極參與、認真準備,運動會上每個項目都有他的身影,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別看他個子小在籃球比賽中,更是生龍活虎還是主力隊員得分的能手呢,成為同學們口中的“小男神”。
在學習上,他刻苦努力、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喜好鉆研,能夠虛心請教。每天晚上回家會梳理當天所學的知識,整理錯題集,把錯的題抄寫到錯題本上,再舉一反三的練習會,從入學到現在他功課總能及時完成,且作業整潔、字跡工整。他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勤奮的學習態度、刻苦的學習精神,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他興趣廣泛,尤其熱愛喜歡閱讀和寫作,一有空就讀書,一有書就愛不釋手,飯后睡前總是手不釋卷。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他都讀得津津有味。每年的壓歲錢他全部用來購買各種科普、勵志、作文方面的書籍,如饑似渴地吸取著精華。廣泛的閱讀不僅增加了他的知識面,開闊了他的眼界,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他的寫作水平。課余時間他還學習了架子鼓,并且通過了業余十級的考核,現在又專心學習薩克斯也能吹出優美的樂曲了就這樣豐富了業余生活,也陶冶了情操。
百善孝為先,他孝敬老人,體貼父母,他心地善良、追求純真。受家庭傳統教育及軍官父親身上折射出的責任感、奉獻精神的影響,讓他從小就受到了熏陶。他自幼就明白做人要品性端正,深知“自立自強是立身之本”。因此,自他懂事便開始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和言行舉止規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友愛同學,熱愛集體”。在學習好功課的同時,他在生活上堅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主自立,著力提高自己適應環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爸爸媽媽由于工作原因,無暇給予他同齡孩子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城市獨生子身上的那種嬌慣、羸弱和霸道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絲痕跡。小小的他,早已深知父母的不易,明白孩子也應該多為父母著想、為他們分憂,要盡力替他們分擔生活壓力。他學會了洗碗、擦地、洗襪子等許多力所能及的家務。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他總是圍前圍后噓寒問暖,看見奶奶累了會幫助捶腿敲背,看見爺爺渴了會樂滋滋的倒上一杯水,爺爺奶奶看見他開心的合不攏嘴。每天早晨爺爺出門鍛煉的時候像個小大人似的囑咐爺爺告訴他的時候慢點走,注意安全。自己早晨上學走的時候站在門口大聲說:“爺爺奶奶再見”是為了讓他們不為他擔心。點點滴滴的小事匯集著親情大愛,他懂得用感恩的心敬老孝親。他不但對自己家人這樣關心,對鄰居們也非常友善,盡管不都認識,但每次都會熱情的打招呼問候他們,一聲問候也送去了溫暖和愛心,也會給他們帶來快樂,在平凡的小事中體現著不平凡的事。
一顆露珠反射太陽的光輝,一株小草預示著生命的活力。鳥兒感恩天空,因為天空包羅萬象,實現它飛翔的夢想;鮮花感恩泥土,因為泥土無私奉獻,給予了它迷人的芳香。尊師孝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根本,是立志之基石,雖然他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但細微之處見真情,他用一顆感恩,向上的心!學會感恩,懂得回報,感恩養育我們的父母,感恩教導我們的老師,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
個人孝親敬老事跡材料篇四
尤啟剛,女,現年54歲,中共黨員,秭歸縣泄灘鄉萬家村三組人。該同志性情率真,熱情開朗,樂于助人,是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敬老孝親、和睦鄰里的好榜樣。
尤啟剛同志1977年高中畢業后即參加教育工作,當上了民辦教師。這一當就是25年,直至2014年我市民辦教師全體辭退。在這無私奉獻的25年里,她把滿腔的熱忱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把母親般的愛都奉獻給了她的學生。
在張家灣教學點,學校離家近,每逢自家殺年豬,學生娃們都會被尤老師請到家里吃年豬肉。
學生胡紹玲,6歲時母親去世,家里還有一個弟弟。該生從1995年起跟著尤老師吃、住、讀書3年,直到去學堂坪讀書為止。
學生彭準,家境困難,后來被宜昌體校舉重隊選中。尤老師多方為其聯系資助,該生受到縣質監局某同志長期資助,順利完成了體校學業。
他們減輕痛苦,我愿意。就這樣,直至老人先后入土為安。
尤老師與妯娌之間,和睦相處,親如姐妹,自不必說。對待鄰里鄉親,尤老師也是樂于助人,親如一家。有一次誰家想包餃子吃,可買皮兒又不方便,尤老師說,我家昨天從集鎮買回了幾斤,拿去吧。
尤老師的老公是鄉村醫生,以前村衛生室就設在家里。父老鄉親來看病,常常需要輸液治療。餓了,管飯;冷了,找一件衣服給病人穿上,走時也別脫,您穿上得了,不嫌棄的話送您了。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哪怕只是一頓飯、一件衣的付出,也實實在在的溫暖了許多病人的心。
1990年,村里還沒有自來水,彭樹佩、寇大香夫婦由于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子女在外地生活,吃水困難。尤老師每逢星期天,便主動為老人挑水,后來又從微薄的民辦教師工資里擠出錢來買來膠水管,幫助兩位老人吃上了自來水。
村民盧某炸魚失手,落下殘疾,生活難以自理,一度想輕生。尤老師多次去探望,不僅給予物質上的幫助,更多的是從精神上進行安慰、鼓勵,幫助盧某重拾生活的信心。盧某曾感慨道:我不想活了,是怕成為家人的累贅。親人們勸我,那是人之常情;像尤老師這樣非親非故的人多次翻山越嶺來勸我,難得啊,人落難時最能見人心!
尤老師家還是免費客棧。在八、九十年代,交通不便,干部下鄉的,教師走訪的,人口普查的,每當走山路肚子餓的時候,趕不回去天快黑的時候,只要是經過尤老師的家,尤老師一家人總會盛情款待。
這些,不少老干部、老教師閑談時都會對常常提及。
20xx年,被辭退的尤老師當上了村里的計生專干,也就是村婦女主任。官兒雖小,可要辦的事卻多,且比較難辦。10多年來,萬家村沒有一例超生的,這成績是尤啟剛同志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貼心貼意的為老百姓服務換來的。
萬家村山大人稀,交通極為不便,自然條件惡劣。為了做好計生工作,10多年來,尤啟剛同志走遍了萬家村的每家每戶,為育齡夫婦登記造冊,發送宣傳資料,代辦證件,比如準生證,獨生子女證,雙女戶父母光榮證,辦好后再親自送上門。曹家埡的吳某,大埡豁的尤某,計劃外懷孕,想超生,尤啟剛同志多次上門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宣講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做通了當事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及時終止了妊娠。
由于村中外出務工人員多,流動幅員廣,外出時間長,信息變動頻繁,給計生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和不便。尤啟剛同志總是想千方設萬計獲取外出人員信息,經常保持聯系。10多年來,該村村外出人員中也無一例計劃外生育。
除了做好計生專干的本職工作以外,尤啟剛同志還把作為一位基層村干部的溫暖,一個共產黨員的關愛送到困難群眾手中,為老百姓辦實在事,做老百姓的貼心人。給低保戶送錢送物,送醫送藥成了家常便飯。低保戶彭恢周、周祖英就是她幫助最多的對象。行動不便的老人周祖英,出于信任,連砍肉、購物之類的事兒,也常由她無償代辦并送至家中。
尤啟剛同志敬老孝親,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與老公相濡以沫、夫唱婦隨,與妯娌和睦相處,用真誠的心去關懷身邊的人,她用實際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許多人,成了十里八鄉敬老孝親的楷模,帶動了一方敬老孝親的'社會風氣。
個人孝親敬老事跡材料篇五
尊師孝親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中國上下五千年,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程門立雪……這一個個故事銘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一直拿這幾個故事當作座右銘,所以尊師孝親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的根本。
在寒暑假的時候,我也會回老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待一段時間,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每天上班掙錢,很不容易。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我會給他們倒杯熱水。平常我會幫爸爸刷茶杯。在他們疲憊不堪的時候我會貼心的給他們倒好洗腳水,調好適宜的溫度,這樣就可以讓爸爸媽媽放松不再感到疲勞。
親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人,老師則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就猶如我們人生中最亮的那一顆星星,在你迷路時,他會把黑暗照亮,指引正確的方向。他們更是“春蠶”“蠟炬”的化身,不求回報。把知識傳授給我們,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老師”這個詞我認為可以替換“奉獻”。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偉大的事業,教書育人正是他們不動搖的信念。在我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刻起,我便知道遇到老師要站直行禮問好,放學后我也會和老師說聲再見。
在小學,我一直是班級里的班長,班里的事情我也會替老師分擔。比如收作業,考詞語,帶領學生經典誦讀,替老師給沒來的學生的家長打電話詢問怎么回事……因為我知道老師也很累,好幾次老師都是帶病給我們講課。既然幫老師分擔就要做好,就要認真地去完成,決不能辜負老師的信任。而且,在老師不在的時候,我會管理好我們班同學的紀律,還會帶同學們背古詩,看書……除了這些,為了讓我們的教室變得更加美麗,我第一個帶了一盆杜鵑花,擺在了我們的講臺上。接著連續好幾天都有同學帶花到教室。只要是路過我們班級的老師或者同學都會發出他們由衷的贊嘆。在班級里,我會盡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積極的幫助老師管理好班級更是我義不容辭的任務。我和同學們和平相處,一起學習,互相幫助,努力讓我們這個集體變得更加團結,讓我們這個“家”變得更加美麗。
經過老師的教導和我自身的努力,在小學階段我一直都是三好學生,還獲得過區級優秀少先隊員的稱號。我還參加過多次征文、講故事比賽,每次都獲得了好的成績。
尊師孝親,學會感恩,懂得回報,親人和老師對我的教導,對我的關愛,我用多少的墨水都無法寫完。我一定會“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一定會在今后的日子里,繼續把尊師孝親這一中華傳統的美德繼續傳承下去!
個人孝親敬老事跡材料篇六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跡材料吧,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材料可分為集體事跡材料和個人事跡材料。那么相關的事跡材料到底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孝親敬老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尤啟剛,女,現年54歲,中共黨員,秭歸縣泄灘鄉萬家村三組人。該同志性情率真,熱情開朗,樂于助人,是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敬老孝親、和睦鄰里的好榜樣。
尤啟剛同志1977年高中畢業后即參加教育工作,當上了民辦教師。這一當就是25年,直至2014年我市民辦教師全體辭退。在這無私奉獻的25年里,她把滿腔的熱忱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把母親般的愛都奉獻給了她的學生。
在張家灣教學點,學校離家近,每逢自家殺年豬,學生娃們都會被尤老師請到家里吃年豬肉。
學生胡紹玲,6歲時母親去世,家里還有一個弟弟。該生從1995年起跟著尤老師吃、住、讀書3年,直到去學堂坪讀書為止。
學生彭準,家境困難,后來被宜昌體校舉重隊選中。尤老師多方為其聯系資助,該生受到縣質監局某同志長期資助,順利完成了體校學業。
他們減輕痛苦,我愿意。就這樣,直至老人先后入土為安。
尤老師與妯娌之間,和睦相處,親如姐妹,自不必說。對待鄰里鄉親,尤老師也是樂于助人,親如一家。有一次誰家想包餃子吃,可買皮兒又不方便,尤老師說,我家昨天從集鎮買回了幾斤,拿去吧。
尤老師的老公是鄉村醫生,以前村衛生室就設在家里。父老鄉親來看病,常常需要輸液治療。餓了,管飯;冷了,找一件衣服給病人穿上,走時也別脫,您穿上得了,不嫌棄的話送您了。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哪怕只是一頓飯、一件衣的付出,也實實在在的溫暖了許多病人的心。
1990年,村里還沒有自來水,彭樹佩、寇大香夫婦由于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子女在外地生活,吃水困難。尤老師每逢星期天,便主動為老人挑水,后來又從微薄的民辦教師工資里擠出錢來買來膠水管,幫助兩位老人吃上了自來水。
村民盧某炸魚失手,落下殘疾,生活難以自理,一度想輕生。尤老師多次去探望,不僅給予物質上的幫助,更多的是從精神上進行安慰、鼓勵,幫助盧某重拾生活的信心。盧某曾感慨道:我不想活了,是怕成為家人的累贅。親人們勸我,那是人之常情;像尤老師這樣非親非故的人多次翻山越嶺來勸我,難得啊,人落難時最能見人心!
尤老師家還是免費客棧。在八、九十年代,交通不便,干部下鄉的,教師走訪的,人口普查的,每當走山路肚子餓的時候,趕不回去天快黑的時候,只要是經過尤老師的家,尤老師一家人總會盛情款待。
這些,不少老干部、老教師閑談時都會對常常提及。
20xx年,被辭退的尤老師當上了村里的計生專干,也就是村婦女主任。官兒雖小,可要辦的事卻多,且比較難辦。10多年來,萬家村沒有一例超生的,這成績是尤啟剛同志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貼心貼意的為老百姓服務換來的。
萬家村山大人稀,交通極為不便,自然條件惡劣。為了做好計生工作,10多年來,尤啟剛同志走遍了萬家村的每家每戶,為育齡夫婦登記造冊,發送宣傳資料,代替辦理辦各種證件,比如準生證,獨生子女證,雙女戶父母光榮證,辦好后再親自送上門。曹家埡的吳某,大埡豁的尤某,計劃外懷孕,想超生,尤啟剛同志多次上門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宣講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做通了當事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及時終止了妊娠。
由于村中外出務工人員多,流動幅員廣,外出時間長,信息變動頻繁,給計生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和不便。尤啟剛同志總是想千方設萬計獲取外出人員信息,經常保持聯系。10多年來,該村村外出人員中也無一例計劃外生育。
除了做好計生專干的本職工作以外,尤啟剛同志還把作為一位基層村干部的溫暖,一個共產黨員的關愛送到困難群眾手中,為老百姓辦實在事,做老百姓的貼心人。給低保戶送錢送物,送醫送藥成了家常便飯。低保戶彭恢周、周祖英就是她幫助最多的對象。行動不便的老人周祖英,出于信任,連砍肉、購物之類的事兒,也常由她無償代替辦理并送至家中。
尤啟剛同志敬老孝親,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與老公相濡以沫、夫唱婦隨,與妯娌和睦相處,用真誠的心去關懷身邊的人,她用實際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許多人,成了十里八鄉敬老孝親的楷模,帶動了一方敬老孝親的社會風氣。
個人孝親敬老事跡材料篇七
三年級(7)班的一名學生,現擔任副班長。別看我個子小小的,臉上還戴著副小小的眼鏡,顯得十分文靜,可是學習生活中的我活潑開朗、樂于助人、與人為善。我認為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與老師,因為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并陪伴和教育我們成長,老師傳授我們知識的同時教導我們為人。我一直都是從小事做起,給身邊的同齡人做個尊師孝親的好榜樣。
在學校我對老師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敬愛,每當在校園內,或在校園外,遇到老師,不管有無教過我,我都會恭恭敬敬地說聲:“老師,您好呀!”我和班主任老師更是有深厚的感情,她就像我的媽媽一樣。平時我都親切的喊她為“劉姨媽”。有一次老師生病,當媽媽把老師剛做完胃鏡難受躺在床上照片時給我看時,我比誰都著急,還因為擔心老師大哭了一場。
在學校我可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因為我勤快好動,每當老師需要去辦公室拿教具的時候,我都會主動去幫老師跑腿:“老師,您休息一會吧,我去取。”作為英語科課代表每次上課前我能堅持做好收發登記作業,管理班級紀律,幫老師打開上課用的多媒體。雖然每天都很忙碌,但是我都樂在其中。我知道是些是微不足道的行為,但能減輕老師的一點點工作量,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會積極主動的去做,我想用這種力所能及的小事感恩老師辛勤的教導。學習上我嚴格要求自己,時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好好學習,爭取好成績。上課時我總是全神貫注地聽講,每次認真回答問題后我那自信的笑容,同學們就會不自覺地受到感染。對不懂的問題,我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一直追著老師問,直到弄懂為止。我勤學善思,各門功課都名列班級前茅,很多同學都視我為榜樣,可是我從來不驕傲也不炫耀。由于我性格隨和,很多同學都愿意和我一起學習、玩耍,班上的每位同學都是我的好朋友。我還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對待每一位同學,無論誰有困難總是樂于伸出援助之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我們班總有同學上美術課忘記準備美術材料時,我都會毫不猶豫的拿出自己準備的材料分享給他們。課后我尤其愛看書,不管是作文書、百科,還是中外名著,只要是有益的書我都能看到廢寢忘食。
在家里,我是一個讓父母省心和放心的好孩子。無論是親戚還是鄰居,遇上我都會禮貌地打招呼。鄰居和親戚都稱贊我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很少向父母索要零用錢,媽媽讓我自由支配的壓歲錢,也從不買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基本都是用來買課外書。我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放學后自己安排作業時間,從來不用父母操心。喜歡主動和父母交流學校的學習情況,遇到問題積極與父母溝通,交流解決問習題的方法。要是遇到爸爸工作不順、心情煩惱時,我就講個笑話,逗爸爸一樂。遇到爸爸媽媽生病時,我就幫父母倒杯熱水,泡點藥,陪父母走走,緩解一下病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一些爸爸媽媽的負擔。雖然我年紀不大,為家庭和父母奉獻的力量有限,但是,但是有一顆尊敬長輩和感恩父母的愛心,真正從內心為父母排憂解難。每到節假日,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長途跋涉回湖北老家看望爺爺。還用自己平時積攢零花錢給爺爺買各種好吃的。到家后我會向爺爺匯報學習情況,給爺爺看我的獎狀并分享學校的趣事,跟爺爺聊聊天讓爺爺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平時回不去時候我每天都會堅持給爺爺視頻通話,關心爺爺身體,提醒爺爺按時吃藥。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愿用自己的正直與善良、熱心和孝心向同學們昭示一名新時期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一名少先隊員的良好素養。我也將繼續為成為一名當之無愧的尊師孝親好少年而努力。
個人孝親敬老事跡材料篇八
某某,男,廣東省翁源縣人,中共黨員,現擔任翁源縣公安局政工辦公室副主任、官渡鎮突水村駐村第一書記,二級警督警銜。工作多年來,因工作表現突出,曾獲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全省優秀公安政治工作者等省級表彰獎勵。
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某某同志不怕辛苦,不怕危險,積極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履職;主動請纓,發揚共產黨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艱難危險和連續作戰”的精神,舍小家顧大家;在疫情防控戰場上始終帶頭站在最前列、沖在第一線;將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放在心頭,將遏制疫情蔓延擴散的責任擔在肩上,主動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積極參與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扛起抗疫使命擔當,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贊譽和充分肯定。
一、聽黨指揮,思想高度重視。
某某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和行動上同單位保持高度一致,堅決同不法行為做堅決的斗爭。積極參加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謹記人民警察的職責,聽從命令,服從指揮,工作積極主動。
疫情就是命令,他對此非常關注和重視,在年三十接到上級命令后,立即寫下請戰書,把人民群眾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將疫情防控阻擊戰工作放在第一位,充分體現了一位共產黨員的博愛精神和情懷。
二、愛崗敬業,主動擔當作為。
20__年5月,某某同志受組織選派,來到官渡鎮突水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今年1月中旬左右,他剛剛忙完突水村年終扶貧考核臺賬資料整理工作和人居環境整治“冬季攻堅行動”、年終扶貧慰問等工作,他沒有回家休息,第一時間回到原單位工作崗位,正常上班和參加春節巡邏,連續20多天奮戰在工作崗位上。他的作為,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體現了一個基層公安政工干部的愛警愛民的偉大情懷,更體現了一個駐村第一書記愛崗敬業的高尚情操。
三、接受使命,要求一線工作。
今年除夕,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新型肺炎病毒漫延,某某同志本來可以在家陪伴家人過個歡樂、幸福的除夕之夜??墒?,在接到上級要求“公安民警放棄假日,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命令后,某某同志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大好機會,立即寫下請戰書,要求到一線工作,參加卡口執勤檢查工作,卡口執勤下班稍作休息,又到辦公室參加其它日常工作。
四、無私奉獻,舍小家顧大家。
疫情就是命令。在今年疫情防控阻擊戰工作中,某某同志不僅積極主動作為,而且勇于擔當履職。他的妻子何望清在縣婦聯工作,接到上級命令后,也是天天出去參加防疫工作。夫妻兩人忙于防疫工作,而家里年近七十的老母親身體不好,一個三歲的小孩沒有人照顧,只能由暫時未開學讀中學的女兒在家照料。對母親的不舍、對孩子的擔心,也阻止不了他參加防控阻擊戰工作的腳步,舍小家、顧大家充分體現了他的大愛精神和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決心。
五、做好宣傳,激勵參戰民警。
作為一名基層公安政工干部、縣公安局唯一的“國家心理咨詢師”,某某同志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主動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發動和心理輔導等工作,為一線民警加油鼓勁。一是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自己做到不信謠、不傳謠,而且積極動員和做好縣公安局民警、輔警及親屬、身邊親朋好友的宣傳工作,要求大家積極配合黨委、政府和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做好相關宣傳發動工作。二是收集、整理、上報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工作中涌現出來的一線民警的先進典型事跡材料,及時發現疫情防控一線民警的閃光點。三是主動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本局民警的心理輔導工作,指導基層一線民警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經常發些激勵短信,鼓勵參戰民輔警等,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某某同志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他常說的一句話是:這是我分內的工作。多么樸實的語言,充分體現了一位基層人民警察甘于奉獻的精神。他在平凡的警察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書寫著一篇又一篇不平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