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謙虛禮讓篇一
傍晚,我和爺爺、奶奶來到鹽瀆公園散步。
我們來到塑膠跑道上,在這里的人很多,一個接著一個。有的一邊聽音樂,一邊跑步;有的手往后一交叉哼著小曲兒悠閑地往前走著;還有的捧著頭,大步向前走去。
終于到了我最喜歡的地方了。這兒的四周全是健身器材,有很多老人喜歡在這兒逗留,我也不例外。我急匆匆地跑到我最喜歡的健身器材面前,只見有一個小姑娘在這個器材的一邊爬上爬下的,活像只頑皮的小猴子。她穿著一件粉紅的衣裳,戴著一副眼鏡,細長的頭發一直披在肩上,漂亮極了。
器材的另一邊沒有人,于是我便走到另一邊去,先是用右手抓住其中的一個桿子,再把腳踏到另一個桿子上,腳再用力一蹬就爬上去了。
這時,來了一位老奶奶,只見這位老奶奶面黃肌瘦,長著一頭灰白色的頭發,顯得十分可憐。我心想:這位老奶奶一定是想健身吧,于是,我便從桿子上跳了下來,想要讓給老奶奶,可是這位老奶奶卻不領情,還是站在那位小姑娘身邊,沒辦法,我只好又回到我原來的地方,又玩了起來。
可就在這時,那位老奶奶不知道對小姑娘說了什么,小姑娘就立馬把位置讓給了老奶奶,可是老奶奶不久后又讓給了小姑娘,就這樣來回循環。一開始,我還以為她們是一家人,但后來當老奶奶問小姑娘幾歲時,我才明白,原來她們并不是一家人,而小姑娘的回答卻令我十分羞愧,她的回答是11歲。
在生活中,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學會謙讓別人。
謙虛禮讓篇二
編者按:“孔融讓梨”是一個經典的和睦謙讓的故事。讓我們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吧。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文明禮讓》。
“孔融讓梨”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的見證。
一天,孔融父親的弟子來到他們家作客,還拿了一籃子又大又好吃的梨。孔融和他的哥哥回來了,他們一直盯著那一籃梨子。母親明白了他們的心思,讓他先洗手再吃梨。
剛洗完手,父親說:“你們吃梨之前,是不是應該向客人道謝呀?”聽了父親的話,孔融和他的哥哥趕緊向客人道謝。
父親讓四歲的孔融分梨。孔融把最大的梨分給了父親和客人,把最甜的梨分給了母親,把又大又甜的梨子分給了哥哥們,籃子里只剩下一大一小兩個梨了。孔融毫不猶豫地把那個大的梨給了哥哥,自己留下一個最小的梨。
父親問孔融:“為什么這么做?”孔融說:“我的年齡最小,應該吃最小的。”父親讓哥哥們向孔融學習。
父親的弟子說:“孔融四歲就這樣懂禮貌,長大后必成材。”父親開心地笑了。
著名文學家歌德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像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來評價你,讓我們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吧!
作者:荷騰
謙虛禮讓篇三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先賢們一直在教導人們要謙虛,我們從小也就被灌輸著這種謙虛的品質。“滿招損,謙受益”、“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等名言,早已家喻戶曉。但是,在當今社會上,過分的謙虛也許并不會讓你進步或受益,而會讓你與許多機會失之交臂。正是由于過分的謙虛,有些人畏畏縮縮,不敢擔當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不敢提出自己的見解,一味地否定自己,不斷地推讓,因而才華得不到施展,抱負也難以買現。這樣的謙虛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同時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一個大學生在求職時,明明可以勝任這項職務,但他卻說:“我還不夠有經驗,希望大家能多幫助我。”雖然他的一切條件都非常優秀,但就因為這一句謙虛的話語,他就被老板拒之門外。也許他是怕在大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而遭到別人的嫉妒,所以才選擇了低調。殊不知這樣卻阻礙了別人去了解他,因而痛失機會。所以,如果自己有足夠的實力的話,就不要謙虛,應該自信地表現自己。
北京在申奧時,正因為充分地展示了各項優點,才能獲得第29屆奧運會主辦權,并讓別的國家輸得心服口服。試想一下:假如北京的代表當時謙虛一下,沒能展示出自己的全部實力的話,就無法吸引眾多國家的眼球,更別談申奧成功了。而正是因為北京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去中辦奧運會,辦好這一屆奧運會,北京的代表才沒有謙虛。可見,如果你有實力,就應該在機遇面前勇敢地表現自我,而不是謙虛地退讓。
華羅庚在熊慶來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華,所以得到他的賞識從而進一步深造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流芳千古。王勃因在滕王閣上沒有謙虛,勇于考現自己,所以能留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文驚四座。前人已經用他們的成功為我們做了充分的證明:如果有實力,就要把握住機會,不能過分地謙虛,要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