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的任務。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記錄內容,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記錄(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軸對稱圖形,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概念。
2、了解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對稱軸、對應點。
3、了解軸對稱圖形與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區別和聯系。
4、通過學習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別和聯系,進一步發展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5、法制教育。在練習中利用國徽是軸對稱圖形滲透《國徽》法第二條和第三條。
教學重點:
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概念。
教學難點:
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探索法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笑嗎?老師現在就讓大家看一張人的臉,大家看完后,可不要笑得大厲害啊!
(出示一張兩只眼睛都在左側的人臉畫)
2、大家都笑了,誰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笑呢?
3、那么這張畫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覺?(生:畫得不漂亮。)為什么覺得畫不漂亮?
4、小結:正是因為這張人臉的兩個眼睛都在一側,所以我們才會覺得這幅畫畫得不漂亮。
二、講授新課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只蝴蝶,大家說這只蝴蝶漂亮嗎?大家說這只蝴蝶有幾對翅膀。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對翅膀在大小上有什么特點?在位置上有什么特點?
小結:正是因為這只蝴蝶的兩個翅膀一樣大,而且在身體左右兩邊各一對,所以我們才會感覺到這只蝴蝶很美麗。
2、圖片展示
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這些圖形都具有對稱美。誰來說說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在幾何圖形中,我們經常見到的軸對稱圖形有很多,請同學們看下面這些圖形:
三、課堂練習
1、課本的隨堂練習
學生討論,進行交流,展示自己的答案。
2、師展示我國的國徽圖案,問:我國的“國徽”是軸對稱圖形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按照一九五零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辦公廳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制作說明》制作。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
一切組織和公民,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徽。
3、欣賞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欣賞“美“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體,有的是大自然中的對稱現象,有的是人們受到這些對稱現象的啟發,設計出具有對稱美的東西!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來看看人類及大自然的偉大的創作,看看你能不能從中體會到對稱美呢?(多媒體播放課件)
(1)、自然中的對稱美。
(2)、欣賞建筑的對稱美。
(3)我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剪紙藝術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其中折疊法剪紙,就是利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剪出的美麗的圖案,成為民間的一門藝術。同學們欣賞一下這些美麗的剪紙——中國剪紙。
四、課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布置
請同學們回去之后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看誰搜集的多。
教學反思
1本堂課一開始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漫畫和電腦動畫引入要學習的內容,這樣不僅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展示了要學習的新知識,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教學素材具備激趣引題的興味。
2教學過程中,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本節課的一開始,通過出示兩只眼睛都在左側的人臉畫和一只美麗的蝴蝶進行對比,讓學生感悟到不對稱的物體不美麗而對稱的物體具有美感,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3.在適當的地方恰到好處地滲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符合“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要求。
小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記錄(精選篇2)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網絡上的各種信息資源;
2、了解如何獲取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
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4、了解網絡違法行為的特征及種類,避免在網絡信息中的上當受騙;
5、了解刑法對網絡犯罪的處罰條例,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品質及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法律意識;
6、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學重點:
了解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
教學難點:
對信息處理的各種心態及其本質含義。
教學方法:
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
2、電腦動畫課件教學。
教學準備:
1、電教室內利用電腦播放自制的和下載的教學課件。
2、課前打開電腦。
教學過程
1、新課引入
什么是網絡信息?你知道嗎?(學生回答)
簡單地說,網絡信息就是指在網絡上對人們有用的數據、消息。(有用,即有價值。信息具有價值)
2、新課教學解釋:
一、信息通常是指數據、消息中所含的意義。”
科學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經過計算機技術處理的資料和數據,如
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二是經過科學采集、存儲、復制、分類、檢測、查找等處理后的信息產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須借助某種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這些符號通常人們用數據來記錄它。
二、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人們獲取、存儲、傳遞、處理信息的各種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利用電腦動態展示以下三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1、信息的獲取”人腦的大部分信息是通過視覺和感覺器觀獲得的;
電腦中的信息主要是通過諸如鍵盤、鼠標、語音識別等電腦輸入設備,掃描儀、傳感器等電子感測裝置來獲取。
人類進入20世紀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當今信息同物質、能源一樣重要,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資源之一,是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甚至人們把今天的社會稱為信息社會。
“信息社會是以信息生產為中心,促進政治和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的社會。”信息社會將會給每個人帶來機遇和挑戰。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網絡經濟的發展,一部分違法行為迅速轉移到互聯網,網上欺詐、傳銷、不正當競爭、發布虛假廣告、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以及無照經營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極大地影響了網上交易秩序,降低了消費者對網上交易的信任度,一些嚴重的違法行為甚至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網絡違法行為的特征:
⑴隱蔽性強:參與者的身份虛擬化,作案時間短,違法不留痕跡,侵犯對象大多沒有客觀存在性,且由于違法行為沒有特定的表現場所和表現形態,違法過程不易被人發現,違法后逃匿方便,違法證據易銷毀等原因,使得違法偵查十分不易。
⑵違法智能性高:通過計算機網絡實施違法行為,是一個相對專業的領域。行為人必須具備相當高的專業水平,違法前通常都經過周密的預謀和精心的策劃,付出相當的智力。
⑶違法對象廣泛:網絡違法的對象極其廣泛,不僅包括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與信息本身,同時也包括傳統違法所涉及的違法對象,廣義的網絡經濟違法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市場經濟秩序、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財產等等傳統違法對象都涵蓋其中⑷違法涉案地域廣:由于互聯網廣域性的特性,網絡違法的受害人往往遍布在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社會危害性極大。
⑸偵查取證困難:偵查網絡違法犯罪,很大程度上依賴違法犯罪的持續,一旦違法犯罪中止,偵查也只有宣告中斷。由于計算機違法犯罪的證據是數字,并以存儲介質面目出現。這種證據是非常容易被清除和修改的,取證很難。
網絡經濟違法行為的種類:
⑴網上不正當競爭:主要包括虛假廣告宣傳,虛構企業名稱、虛假認證標志、夸大企業規模、夸大產品質量、夸大投資效益。
⑵發布違法廣告行為:主要指發布違反了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廣告。
⑶無照經營:包括未經工商登記注冊而在網上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無照經營網絡平臺。
⑷超越經營范圍:國家實行許可經營的特殊行業,未經許可而從事經營。
⑸利用網絡傳銷、變相傳銷。
⑹利用互聯網販私。
⑺侵犯消費者權益。
⑻合同詐騙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第二百八十五條、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二百八十七條均為網絡犯罪處罰刑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百八十七條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第二條。
二、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二)非法截獲、篡改、刪除他人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數據資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利用互聯網進行盜竊、詐騙、敲詐勒索。
有關更多網絡犯罪的相關知識和案例以及對網絡犯罪處罰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同學們課后可利用課余時間多到網上去查詢和了解,避免在網絡時代下的網絡信息中上當受騙,更要培養自己良好的社會品質以及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法律意識。
四、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以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以光導纖維(也叫光纜)為干線,集電腦、電視、電話為一體,以各種圖、文、聲、像等信息為‘貨物’,覆蓋面廣(遍布全球)的高速傳輸的信息網。”[利用電腦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六、全課總結:
1、為什么有人稱現代社會為信息社會呢?
2、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七、教學反思:
通過自制和下載的演示文稿,讓學生對信息及信息處理工具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知道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人們獲取、存儲、傳遞、處理信息的各種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通過學生課外收集、整理“各種網絡犯罪的相關知識和案例以及對網絡犯罪處罰的一系列法律法規”的相關素材,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喚醒了學生培養自己良好社會品質的意識。同時也提高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法律意識。
小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記錄(精選篇3)
一、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
(2)了解水污染問題,形成節水和愛護水資源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研究,讓學生了解水資源狀況,學會用辯證的方法來看問題,形成節水和愛水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用辯證的觀點看待水資源的豐富與有限。
(2)、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相關的法律知識。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難點
1、材料的整理與分析及探究活動的開展;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都要用水,要喝水,你能說出水對于我們人類有哪些用途嗎?
2、假如沒有水,你想世界將是什么樣?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水對我們來說如此重要,我們人類擁有的水資源狀況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68-P70頁,并完成測試內容。
[交流討論]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對水資源有了初步的認識,請根據你所掌握的知識,進行交流并回答下列問題。
1、浩瀚的海洋不僅繁衍著無數水生生物,還蘊藏著豐富的化學
資源,請談談有關海水的成分及應用前景方面的知識?
2、你如何看待人類擁有的水資源很多,但人類不久將出現水危機?
3、閱讀課本第70頁圖4-
4、圖4-5及水資源緊缺指標
說一說你獲得哪些信息?
[歸納板書]
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既豐富又短缺
1、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水球”。
2、淡水資源極度缺乏,淡水只約占全球水儲量的2.53%,其中大部分還分布在兩極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凍土層中,難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約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3、我國屬于嚴重缺水國家
[問題與思考]我們知道,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為了人類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愛護水資源。我們如何保護水資源?[自主學習]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0-P71頁,并完成測試內容:
[交流討論]通過剛才的閱讀,同學們對愛護水資源有了初步的認識,請根據你所掌握的知識,對下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并回答。
1、如右圖是我國的“節水標志”,談談你對這一標志的理解及由此獲得的啟示。
2、關于節約用水,你有哪些妙招?
3、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說一說:在防治水體污染方面,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議?[歸納板書]
二、愛護水資源
1、節約用水
2、防治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的來源: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
[問題與思考]防止水體污染只靠宣傳,力度夠嗎?還應該采取什么手段呢?
[講解]為了使整個社會形成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好風尚,我國于1984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7月1日在全國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國將走上依法治水的軌道。誰一旦違法,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課堂練習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布置
小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記錄(精選篇4)
一、指導思想
為組織開展好我校今年的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國法制宣傳日”主題活動,營造全校共同關注交通安全的濃厚氛圍,根據省公安廳、文明辦、教育廳、司法廳、交通運輸廳、安監局《福建省20__年“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二、活動時間
20__年11月30日至20__年12月4日
三、活動主題
守規則、保安全
四、活動目的
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對全校師生法制和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增強師生法制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從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切實避免交通傷害等事故的發生。
五、活動內容及安排
1.在校園內外利用LED、宣傳欄、廣播臺、校訊通等進行一次廣泛的宣傳活動,圍繞“守規則 保安全”營造氛圍。(負責人:保衛科)
2.進行一次“守規則 保安全”交通安全知識講座。(12月2日上午課間操,負責人:保衛科)
3.部分班級出一期手抄報。主題是:“守規則 保安全”交通安全內容。(負責人:保衛科)
4.組織學生觀看一場交通安全教育宣傳片。(12月2日上午寫字課,負責人:各班主任、保衛科)
5.開展一次主題班隊會活動,五、六年級為“守規則 保安全”主題班隊會活動,一至四年級為“知危險、會避險”交通安全主題班隊會活動。(12月4日下午班隊會,負責人:各班主任)
6.進行一次公益活動,部分學生上街發宣傳單。(12月2日上午寫字課,負責人:保衛科)
7.與每一個學生簽訂一次交通安全承諾書。(負責人:各班主任、保衛科)
8.組織學生觀看一次交通安全展板活動。(負責人:保衛科)
六、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周密組織
全校師生要高度重視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宣傳教育活動,切實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好交通安全和法制宣傳活動。
2.做好動員,營造氛圍
要調動全員參與宣傳教育活動,營造“遵紀守法、文明出行”良好氛圍。
3.突出主題,注重實效
緊緊圍繞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宣傳教育主題,突出活動重點,注重實際效果,防止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
小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記錄(精選篇5)
課題名稱:請尊重我的隱私
教學目標:
通過法制教育使學生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并學會如何實施保護自己的隱私權。
重點難點:
學會如何實施保護自己的隱私。
教學方法:
例舉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言: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自開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網上聊天記錄、手機短信等個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未成年人也應學會自我保護,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被非法窺看。
二、過程:
1.出示案例:小花是武隆縣某小學六年級學生,一直以來小花的成績總是令父母滿意,可在最近幾次測試中成績連續下降,媽媽非常擔心。于是家中就發現:小花與同學通電話時,媽媽會拿起另一部電話;小花與同學上網時,媽媽會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花的書包這些天總是有被人整理過的跡象。
2.小組討論案例:
你覺得小花媽媽這樣做可以嗎?為什么?
3.講解個人隱私權
(1)個人隱私的含義:是(指個人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秘密。比如個人獨特的生理特點、心理活動、日記、電話、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從事的個人活動(私生活)等。
做練習:
請判斷下列哪些為隱私。
1、老師的收入。
2、我往來的朋友
3、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來
4、甲同學向老師報告乙同學偷了3元錢
5、個人病情
(2)個人隱私權對于一個國家的意義:個人隱私權是衡量一個國家個人地位和尊嚴的重要標志。
(3)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尊重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權,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4)小結
4.結合理論,聯系案例。
(1)小花的行為作了危害社會的事嗎?
(2)小花的媽媽的行為是愛還是侵權?從哪里看出來的?
(3)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碰到過類似的事情,你會怎樣處理?
(4)小結: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權。要大膽向家長說,這是屬于我的隱私,請你尊重我的隱私。但是,我們不能敵對家長,畢竟家長是為了我們好。
5.辯論賽:“隱私就是丑事”的說法正確嗎?為什么? 要求:
(1)分為正反方進行辯論:
(正方:隱私就是丑事;反方:隱私不是丑事)
(2)說出支持你觀點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