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中古詩名句摘抄篇一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 郊《游子吟》)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 植《七步詩》)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 甫《春望》)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 甫《月夜憶舍弟》)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張 籍《秋思》)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 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 牧《歸冢》)
初中古詩名句摘抄篇二
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移居二首》
3、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
4、舉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漢書》
5、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
6、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8、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10、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初中古詩名句摘抄篇三
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3、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韓愈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6、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野望》
7、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8、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李白《獨不見》
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鶴林玉露》
10、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1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12、桃李出深井,花艷驚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1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后》
14、把夭桃斫斷,煞他風景。鄭板橋《沁園春恨》
15、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16、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7、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南關馬不前。《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8、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元稹《櫻桃花》
19、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棄疾《生查子獨游雨巖》
20、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21、水軟櫓聲柔,草綠芳洲,碧桃?guī)讟潆[紅樓。左輔《浪淘沙》
22、長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塵。于武陵《贈賣松人》
23、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2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25、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里。牛希濟《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26、桃花洞,瑤臺夢,一片春愁誰與共?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縷鳳》
27、倩誰摘取,寄贈情人桃葉。周邦彥《三部樂商調梅雪》
28、想東園、桃李自春,小唇秀靨今在否。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29、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游湖》
30、綠野帶紅山落角,桃杏參差殘萼。李清臣《謁金門楊花落》
初中古詩名句摘抄篇四
2、為問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葉夢得《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3、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蘇軾《少年游·潤州作》
4、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隱《隋宮》
5、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于謙《立春日感懷》
6、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7、稻花香里說豐年。——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8、燕丹事不立,虛沒秦帝宮。——李白《結客少年場行》
9、道休孤密約,鑒取深盟。——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10、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11、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李白《太原早秋》
初中古詩名句摘抄篇五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4.山林不能給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王符《潛夫論》
5.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三俠五義》
6.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王禹偁《村行》
7.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8.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李白《藥》
9.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列子》
10.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1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12.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13.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1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15.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6.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1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18.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戰(zhàn)國策》
19.黃河遠上白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初中古詩名句摘抄篇六
2.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早梅
3. 不要人夸好顏色,要留清氣滿乾坤——墨梅
4.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梅
5.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江南逢李
6.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
7.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夜喜雨
8.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漁歌子
9.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登樓
10.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11.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浣溪沙
12.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題破山寺后禪院
13.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14.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
15.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贈孟浩然
16. 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驚雪
17.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
18.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清白調
19.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春霄
20.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銷——早梅
初中古詩名句摘抄篇七
2.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司空圖《步虛》
3.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白居易《慈烏夜啼》
4.哀哀父母,生我勞瘁。——佚名《蓼莪》
5.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6.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全文》
7.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白居易《慈烏夜啼》
8.三釜古人干祿意,一年慈母望歸心。——黃庭堅《初望淮山》
9.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0.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鮑溶《將歸舊山留別孟郊》
11.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12.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白居易《慈烏夜啼》
13.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白居易《母別子》
14.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5.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16.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親舊線痕。——周壽昌《曬舊衣》
17.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白居易《母別子》
18.一飯吐尺絲,誰見此殷勤。——鮑溶《將歸舊山留別孟郊》
初中古詩名句摘抄篇八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zhàn)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jié)。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意謂雨后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后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fā)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