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航模啊篇一
什么?你也知道我喜歡航模?哈,你可真是我的知音!如果有一天我真能坐著我自己發明的“h2o”型氫氧飛船在天空中神出鬼沒,能開著自己設計的等離子超光速賽車在馬路上風馳電掣,那我一定邀請你和我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當然,要實現我的這一夢想也真不容易。這不,由于我再三申請,我們學校高手云集的航模小組里才多了我這個二年級的小不點。老師要我先學著玩模型賽車。什么?這是“小兒科”的玩藝?你可不要小看!玩賽車也不是那么簡單的。
我的賽車是我親手裝配的.。不僅外型漂亮,全身上下透著藍幽幽的冷光,而且配置精良,花了我不少銀子和精力。光速的馬達、生鐵的輪子,充電的電池,再架上龍頭鳳尾,使我的車看上去十分威猛,充滿戰斗力。只要打開開關把它往跑道上一放,它就像離弦的箭一樣興奮地向終點沖去??哎,可不要高興得太早!強中更有強中手,我那些航模小組的師哥們也不是省油的燈。你瞧,我的車一跑到彎道時就要比他們的車稍遜一籌,從高處往下俯沖時甚至時有飛車出軌的尷尬情景。這讓我大傷腦筋。
怎么辦?還得靠自己。我把車拆了裝,裝了又拆。那些小螺絲、小起子老跟我作對,不是這個和我捉迷藏,就是那個和我較勁,折騰得我夠嗆,可我的寶貝賽車還是依然故我。怎么辦?我就偷著學。師哥們裝配賽車時,我就一個勁地給他們“打工”,調制賽車時,我就邊看邊琢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讓我找到了竅門:原來我的賽車是馬達內部出了些小故障,不是安裝的問題。我把馬達從車上取下來,打開外殼,把磁鐵上的銅絲取下來,再把新的銅絲繞上好幾圈,最后把馬達裝到車上就“ok”了。哈,可真神!我的賽車再也不翻跟頭、不飛車了。看來,學問就在繞銅絲上。可惜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到現在還沒弄懂其中的具體原因。
不過,你也不要失望,等我的書越讀越多,我就會把它弄明白的。你別忘了,我還要請你坐我親自設計制造的飛船、賽車,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呢!
一定會有這么一天的。
航模啊篇二
星期五下午,我們三年級將要舉行航模比賽。我有些期待,有些激動。
在星期四下午,我們從科學辦公室領到了自己的飛機模型。我買的是橡筋動力模型飛機。小口袋里有一些做飛機航模的零件,讓你自己開動腦筋來做一架漂亮的飛機。我當時信心十足,覺得這小玩意兒做起來挺簡單。可是一回家,打開說明書,就有些為難了。于是我便請媽媽來幫助我,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飛機做好了!
比賽前,大家都在操場用小動力試飛。我也興致勃勃地和伙伴們比誰的飛機飛得久,飛得遠。我右手持機,左手扶漿,用力往上一擲,不一會就掉在地上了,我有些不高興了。同學說:“你要橡筋纏繞100—120圈。”“哦!原來如此”我又高興起來了。
該我了,我放松心情,也像吳小月一樣往上一擲。“呼”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嘻嘻,我的飛機只飛了2秒3。但是我覺得自己并不差,總比一擲就落的同學好些,不過我還得努力喲。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在一片加油聲中,航模比賽和我們大家說再見了。
航模啊篇三
;時光如梭,轉眼我已是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這也意昧著,我再不能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了。回想5年的航模生涯,從最初的因好奇心與航模結緣,到現在的航模與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一路上有汗水,也有淚水……我想以此刻為節點,把我對航模的感悟記下來,說說與航模的相處之道。
與很多隊友不一樣,2014年我才正式入模。不過在此之前,我已對多彩的航模世界有些了解:p2b(線操縱特技飛行)項目考察運動員操縱模型做特技飛行的能力,整套動作酷炫、華麗;p3a(遙控固定翼特技飛行)項目同樣考察運動員操縱模型做特技飛行的能力,只是從線操縱變成了遙控器操縱;p3k(手擲模型滑翔機)項目最令人心馳神往的,是出手模型時的力量感;雙機空戰項目中,緊張刺激的競賽體驗讓人血脈賁張……然而當教練問我想從哪個項目入手時,我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p5b(遙控電動模型滑翔機)項目。因為在我看來,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成為航模高手,p5b項目是必修課。
在學校操場練習出手p5b遙控電動模型滑翔機
2017年我上高一,課業壓力相對小一些。7月中旬學校一放暑假,我便來到上街航校的訓練基地,備戰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p5b項目的訓練過程相當枯燥:炎炎烈日下,飛手得一遍遍地重復操縱模型爬升、在空中盤旋、平穩地留空飛行。這一系列動作看似簡單,但想讓模型的飛行姿態穩定,運動員必須一邊開動大腦飛速運轉,準確預判模型的下一步動作,一邊讓雙手拇指不停地微動,撥弄遙控器的操縱桿。二者配合的好壞,決定了飛手的操縱技術。試驗操縱手法的過程,有無窮的奧妙和樂趣。除了留空飛行,定點著陸是p5b項目的另一個難點。比賽時,需要做到精確地規劃航線、完美地把控時間、精準地操縱模型擊中靶心,每個環節都對運動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在此之前,我就知道模型滑翔機的升力主要來自機翼,原因是機翼上下表面的氣流流速不同: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壓強越大。將機翼上下表面的壓強差,乘以投影面積,便可算得機翼升力。留空飛行時,p5b模型正好處于無動力滑翔狀態。所謂“吃氣流”,就是讓它在無動力的前提條件下獲得更大的升力,從而獲得更高的飛行高度、更長的留空時間。而讓模型“吃氣流”的關鍵,是飛手的操縱技術。這里分享一個小技巧,運動員可以通過觀察模型飛行姿態的改變,判斷其所處空間上升氣流的大致方位和大小。模型在平穩飛行時,如果突然朝某個方向偏轉,那么在與z相反的方向上,就存在上升氣流。此時只要操縱模型朝有上升氣流的方位飛,并數次盤旋疊加,就能用較少的動力時間,獲得更高的飛行高度。
察覺紅寺堡飛行場上空的氣流瞬息萬變,我在賽前演練判斷上升氣流的方法。
我在2017年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p5b項目候場區等待比賽,遠處的道旗被風吹得筆挺。
飛行前的每一項檢查,都為模型正常飛行增添了一份保障。
2017年8月,我作為河南隊的一員提前來到寧夏紅寺堡,做場地適應性訓練。由于紅寺堡上空的氣流瞬息萬變,使我在一次賽前訓練中判斷失誤,導致模型在空中與別隊的模型相撞。雖然在奮力搶救下,只有機翼受損,但我卻慌了神,訓練狀態變差。記得那幾天,隨行教練每天晚上加班加點地修理模型,帶隊教練則多番開導我,在后續訓練和比賽中放寬心。在兩位教練的鼓勵下,我終于穩定心神,使用備機繼續做場地適應性訓練。
站在2017年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的最高領獎臺上,我激動得不能自已。
轉眼到了比賽的日子。當天場地刮起了大風,跑道兩旁的彩旗被風吹得筆挺,還嗚嗚作響,這意味著比賽難度陡增。我卻依舊滿懷信心,認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一定會有回報。終于輪到我上場了。看著自己的模型直沖云霄,我的注意力頓時高度集中,很快進入了狀態。兩輪飛行過后,我對自己的評價是,做到了正常發揮,比賽已無遺憾。但是當晚知曉奪得了冠軍的消息時,我還是激動得不能自已。
河南隊有一個優勢項目——p2日。練習p5b項目的間隙,我時常跑去p2日的場地,看高手們操縱模型飛行。那種人機合一的操縱狀態,讓我羨慕不已。軟磨硬泡下,教練終于被說服,允許我同時進行p2b項目的訓練。上手之后我才知道,要做到教練那種境界,需要積累幾百個起落的認真飛行,而且沒有任何捷徑。明白這個道理后,我虛心向教練求教,并加倍努力訓練。最終我獲得了2015年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p2b-d(線操縱特技編隊)項目的第五名。
模型培養了我做事細致、精準的態度。這是我參加結構設計大賽的現場照片。
完成兩輪飛行后,我(右)覺得做到了正常發揮,開心地同教練合影。
飛行前仔細檢查模型
多年參加航模活動的經歷讓我感悟到:航空模型更像是“細致”和“精準”的代名詞,從技術角度講,能否取得好成績,三分看操縱、七分靠調試。以p5日項目為例,每一次飛行前,我都要依序檢查模型:看螺旋槳是否松動,機身連接位置是否開膠,機翼是否安裝到位,模型的左、右副翼和升降舵是否正常……每一項檢查,都為模型的正常飛行增添了一份保障。飛行結束后,及時地填寫飛行日記、描述當天的操縱狀態,也是訓練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這種做法,與課堂學習不謀而合。飛行前檢查,對應課前復習已學知識、預習即將學習的知識;填寫飛行日記,對應課后細致地總結和歸納知識點;航模精神中的“細致”、“精準”,對應個人對待事情的態度。從航模運動中領悟到的這些“玄機”,讓我受益匪淺。我為自己是一名合格的航模人,感到光榮和自豪。
相關熱詞搜索:;航模啊篇四
同學們,你們會做航模嗎?告訴你們吧,我從一年級就開始到少年宮學習做航模了。起初只是感興趣,現在,我覺得航模課越來越有意思了。
在航模的學習中,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做了很多的模型,如:f-14戰機、滑翔機、直升機、高達靜態模型、光能使者qiāng、坦克……在這些模型中,最難的要數坦克了,因為我們一共花了四節課的功夫才完成,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啊!
同學們,你們別看我說的一帆風順,其實呀,我也有不順心的地方:有一次,我在剪零件的時候,一不小心,“砰”的一聲,只見零件破了。我剎那間呆住了。可是世界上沒有后悔藥買呀!我只好把零件小心翼翼地再粘起來,放好。有時怎么都裝不好,我把坦克拆了裝,裝了又拆。那些大零件、小零件老跟我作對,不是這個和我捉迷藏,就是那個和我較勁,折騰得我夠嗆。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第一個完成了這個坦克模型的制作,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瞧,我親手裝配的坦克不僅外型漂亮,全身上下透著綠油油的冷光,而且配制精良,威猛無比,充滿了戰斗力。
航模制作不僅有趣,而且還能鍛煉我做事有恒心。同學們,你們做事有恒心嗎?快來加入做航模的隊伍吧!
航模啊篇五
今天,我去參加海淀區的航空飛機比賽。一大早我就和大大拿著那架已是傷痕累累弱不禁風的“雷鳥”來到了海淀公園。
在登記處,我遇見了我的同學——張力夫,張力夫他可是獲得過全國航模比賽第五名。我心里不由得緊張起來,心想這次他贏定了。
只聽一聲響亮的哨響,比賽開始了。我們先轉好皮筋,然后一個接一個的放飛手中的飛機。第一個同學,實力相當強大,他放開手中的小飛機,只見他的飛機就像一只小鳥,在天空中翱翔。過了一會兒裁判宣布成績,59秒。者成績使我目瞪口呆。
第二個同學也飛完了,飛了56秒。
過了幾個同學之后,就是張力夫了。他放開手中的飛機,只見飛機在天上盤旋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最后計算時間他居然只飛了46秒。
我心里開始嘀咕起來:張力夫才飛了這么短的時間,那我這個沒有準備的不就只能飛的比他更少嗎?我突然想起一句話:成功是為有準備的人準備的。我沒有準備,當然就沒有那些有準備的同學要發揮的好。
下一個就是我了,我灰溜溜的放開手中“傷鳥”,只見他像驚弓之鳥一樣顫顫微微地飛了5秒,所有的人都指著我笑了起來,我失望的無地自容。我心想:這次可慘了,真丟人。誒!本來能飛幾秒的,結果才飛了5秒。還差點兒掛樹上,還是趕緊用《三十六計》中華最牛的一計—走為上策八!
于是我灰溜溜的“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