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初三人物字實用篇一
古今中外,有許多杰出的人物,他們都令我們崇敬和仰慕,他們的思想言行會給我們很大影響。其中,給我影響最大的就是袁隆平。
想必你一定對這個人了解不少,沒錯,他就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開拓者,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有“雜交水稻”之父的美譽。
和許多科學家一樣,袁隆平小的時候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腦子靈光,喜歡思考,喜歡問問題。在家的時候,他老是纏著父母問這問那,在學校里更是問題一大串,簡直是個“問題袋子。”有時候問題太難,把父母和老師都難住了,但是他這種愛問問題的熱情一直沒有減退過。
1942年的秋天,袁隆平升到了初中,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學校開始使用新的課本,增加和改變了許多科目,這樣就有了一大堆的概念、定理、公式,老師讓同學們把這些東西都背熟,同學們只好抱著書本背,但是袁隆平討厭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他往往先把公理、定理的內容先理解一遍,然后再試著背誦,這樣不僅速度快,而且還能掌握這些定理的真正內涵。
袁隆平咕噥了一句,因為老師的答案并不能讓他滿意。既然老師不講,那就自己琢磨吧。在這樣的學習中,袁隆平獲得了無窮樂趣。
憑著這股愛提問、愛鉆研的勁,袁隆平在學習上越來越進步,在科學的大道上越走越遠,最終成就了他一代科學大師的地位。
他的好奇心、愛思考、愛問問題的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影響,我不得不學習思考與鉆研,我深深感受到學習離不開袁隆平的精神。
初三人物字實用篇二
如果把迎春花、荷花、菊花、雪花作為春夏秋冬的使者,那么仙人掌可被比作大自然的使者。我最喜歡窗前的那盆仙人掌,因為它可敬。
前年初夏,我撿到一瓣仙人掌,隨手插在了門前空地上。誰知,一連下了好幾天的瓢潑大雨。我不禁想到老師曾告訴我們,仙人掌是習慣于生活在沙漠地帶的。可現在它經老天爺這樣折騰,一定會奄奄一息的。于是,等天放晴了,我迫不及待地沖出家門“看望”仙人掌。果然不出所料,仙人掌無精打采地“躺”在地上,我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幾天后,我無意中發現,仙人掌又“精神煥發”地“站”在泥土里,堅強地活著。我萬分驚訝,細細地打量著。仙人掌的莖很奇特,像一只娃娃的手,全身披綠,渾身長滿了毛刺,摸著怪癢癢的。它是四季常青的植物,耐旱,生命力非常強。雖然仙人掌之前佝僂著,但現在奇跡般地站起來,為自己的生命爭取了一線生機。我找來花盆,讓這個頑強的精靈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我挖起仙人掌,清楚地看見仙人掌抽出了胡須般的根,根像剛出土的小草一樣稚嫩,讓人產生愛慕之心。我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擺放在窗臺上。這樣,仙人掌不僅能吸收到充足的陽光,而且我也能天天見到它。
日復一日,仙人掌的“手掌”逐漸多了,由原先的一瓣繁衍成一個“大家族”。今年六七月份,仙人掌竟然盛開著幾朵漂亮的黃花,朵朵花兒又大又鮮艷,花蕊是嫩黃的,還飄著淡淡的清香呢。大大的花瓣和纖細的花蕊相輝映,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仙人掌還是一臺天然的空氣凈化器。能凈化家里的各種有害氣體,釋放出氧氣,讓我在家里每天都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而仙人掌向人們的要求非常少,只要一捧泥土,一束陽光,它就能頑強的生存下去。
如今,仙人掌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屹立著。它那頑強的生命力告訴了我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
初三人物字實用篇三
新年快到了,書店里各種卡片琳瑯滿目,我和同學東挑一張,西挑一張,忙得不亦樂乎。
當我走到最后面的架子上時,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陳列著一張卡片,卡片上畫了許多快樂的小孩在放鞭炮,后面的母親愉快的站著。看到這張卡片,使我不禁想到一位曾影響我很深的人――黃慧蓮老師。
記得我剛升三年級時,非常任性,動不動就和同學吵架,老師知道后,沒有罵我,還帶我去看了一場書展,回來的途中,老師對我說:“班上有許多同學,沒有你的環境這樣好,現在你有這種好環境,要知道珍惜,知道嗎?”我點點頭,心里很感激老師。過去的事情,一點一滴,在我腦中回響著如今小學畢業已多年,每每被老師訓斥時,都會想到曾經我的黃老師,以及她蹭對我的悉心教導。看著手中的卡片,心想:“它帶給我那么多回憶,就留下它作為對過去的紀念吧!”于是我把這張卡片買回家,寫下一些這些年來我相對老師表達的話以及感謝,希望老師能收到這張卡片,接受我的一份祝福,繼續用她那如太陽般溫暖,去融化更多的小伙伴的心。
初三人物字實用篇四
從我出生到現在,在我有了感知后,印象里媽媽每天都是在忙碌中度過。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每當這首歌在我的耳邊回蕩,我都會笑著跟別人說,我也有這樣一位好媽媽!
這天是周末。早晨,天還沒亮,媽媽就毅然地離開那暖和的被窩,起身去廚房了,廚房里立時響起了鍋碗瓢盆交響曲。每當聽見這種交響曲在廚房里響起時,我就知道,那是媽媽在給我做早餐。約十幾分鐘后,媽媽便把我叫醒了:“女兒,起來吃飯了,補習該遲到了!”媽媽那甜美的嗓音,把我從那睡夢中叫醒。我揉著那朦朧的睡眼,從房間里走出來。迎面飄來一陣香噴噴的香氣,頓時把我從朦朧中拉回現實。
可您呢,從不為自己著想,為我將早餐做好后,便又忙著為我洗衣服,就連我的書包有時還要您幫我收拾。等我吃完早餐,您又要將我送去補習班,回家的路上還得順道買好菜。一上午您忙著拖地、洗菜、做菜,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很快中午到了,您又得把我從補習班接回來。
我看見母親這么辛苦,準備幫她分擔些家務事。下午媽媽出門有事,我便在家忙活著。晚上,媽媽回家后,看見廚房里亂七八糟的。便驚訝的叫了起來:“咱家這是進賊了嗎?”聽到媽媽的聲音,我便從陽臺迎了出來,說:“媽媽!我正在洗衣服呢!”媽媽看見我狼狽的模樣,不禁笑了起來。
媽媽便手把手的教我怎樣做飯、洗衣服,我從小到大都被父母嬌生慣養著,今天可是第一次干活啊!
媽媽,您用一雙大手呵護著我成長,此刻,我想對您說:媽媽!您辛苦了!
初三人物字實用篇五
我的奶奶今年已經五十八歲了,她中等個子,總喜歡穿一件棕色的外套,腰上常系著一條綠色的圍裙。那布滿皺紋的眼睛。她只要一笑就合不攏嘴,這時候你可以看見她嘴里只剩下幾個“衛兵”——門牙。我的奶奶可愛嘮叨了,一嘮叨起來就沒完沒了,奶奶這種嘮叨伴隨著成長,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奶奶的嘮叨。
奶奶雖然愛嘮叨,但我從來就不討厭她。有一次,奶奶出去買東西,稍稍回來晚了一點,回到家后,爺爺說了奶奶幾句,奶奶又不厭其煩地開始“念經”了,今天去買東西,那可叫個累呀!
路上又塞車,好不容易才買到那么多東西,你也不去幫忙,專叫我這個老太婆去拿那么多東西,可把我累壞了。現在人老了,動作不利索了,什么事都干不好了,今天回來晚了,本來想回來吃個熱乎飯,可你什么也不干,我還得自己做,全家什么事都讓我干,不知哪一天也會累個毛病來就好嘍!
這時,妹妹背著書包,一蹦一跳地放學回來了。寫了一會兒作業便嚷著要看電視,爺爺不允許,奶奶便出來幫腔:“小孩子,要以學習為重!”你才上三年級,以后要上初中,要上高中,還要上大學,路還長著呢!如果不好好學習,沒有知識,長大了考不上大學怎么辦。
這句話被奶奶聽見了,又開始嘮叨了,如果你不聽奶奶的話,就不是好孩子,大人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你應該聽大人的話,妹妹聽了,只好不情愿地又把頭埋進書堆里,接著學習。
自古以來,忠言逆耳。雖然奶奶有點愛嘮叨,但那嘮叨傾注著她對我們的感情。我希望奶奶的“嘮叨”,永遠陪伴我度過一生一世!
初三人物字實用篇六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得到過別人的幫助,也得到過溫暖。也許有些人從不留名,但是他們的好已經被我們埋藏在心里。
前幾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媽媽接到一個電話,是媽媽的一個重要的快遞寄到了,放在門衛那里。媽媽就開始發愁了,嘴里輕聲念著:“怎么辦呀,沒人在家,等會兒又有那么多東西要拎著,怎么去拿快遞?不拿又不行哎呀!”媽媽杵著頭望著購物車里的東西嘆氣。
我們排隊要結算了,到我們了,我手忙腳亂的往塑料袋里放結算好的東西。沒過一會兒,整整幾大袋的東西呈現在眼前了。我們坐車回到家,到了樓底下,媽媽突然想起快遞的事情,我說讓我去拿,讓媽媽在樓道里等一下,等我回來再拿東西。我飛一般跑到門衛那兒拿了快遞,在離樓道不遠處,我看見了二樓的鄰居阿姨,她看媽媽旁邊有那么多東西,就問媽媽,媽媽說我去拿快遞了,鄰居阿姨二話不說拎起最重的幾袋東西,準備幫我們拿到家門口,媽媽不好意思地說:“沒關系的呀,等會兒等我女兒回來再拎,這樣太麻煩你了。”鄰居阿姨笑著熱情的說:“啊呀,鄰居之間什么麻煩不麻煩的,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嘛!”媽媽連忙拎起東西說:“那就謝謝你了!”我拿著快遞一路跟著她們,她們有說有笑,好像不是鄰居,而是親人,我們家的遠方親戚都好像從來沒有和我們這樣開心地聊過天呢!俗話說得好啊:“遠親不如近鄰。”我今天總算感受到了。
鄰居阿姨和媽媽一起把東西拎到了樓上,我看阿姨的額頭上已經沁出了一層細細的汗水,媽媽萬分感謝鄰居阿姨,我也在旁邊說了幾聲謝謝阿姨。鄰居阿姨擦了把汗氣喘吁吁地說:“沒事,舉手之勞而已。幫助你們我也開心,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啊!”我進了家門,還在感嘆鄰居阿姨值得我們學習呢!
是啊!鄰居阿姨說得對,幫助別人自己也開心,從這一件小事就能感受到這么多,一生中只需要我們觀察到并去細細感受,就會發現許多值得學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