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初三寫景字篇一
清晨,霧尚未消散,空氣似乎有幾分凝重。我帶著一把傘,漫步于公園。
雨滴似乎躲在云后偷笑,似乎已按捺不住它的好奇,一個接一個地掉下來。它留連在蜘蛛剛織好的網上,不忍離去。在它的裝點下,蜘蛛網像極了綴滿珍珠的項鏈,又像給蜘蛛婦人的晚禮服增添了不少光彩。
空氣中彌漫著若有若無的甜味,也許萬物聞到了這香味,才會迫不及待地探出頭來吧。綿綿細雨,情意綿綿。雨交織成一匹晶瑩剔透的絲綢,裁成一件無縫的天衣。這雨呀,是綠色的。綠色代表著春天的希望,代表著生命的萌芽,代表著所有人美好的愿望。這雨呀,是白色的,映著云朵的潔白無瑕,映著北方剛消融的積雪,映著每個孩子純潔的心靈。
它輕輕地吻在每一顆剛抽芽的種子,是那樣地溫柔。它喜歡躲在樹上,樹葉為它造了一條滑梯。雨便像一個頑皮的孩子,順著葉脈,落到下一片等待著滋潤的葉片上,最后融入土壤,供給養分。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但它的“嘈切”卻是那樣地安靜,只有新的生命才聽到這美妙的樂音吧!這讓我想到了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無私,去探望“等待久了的田圃和牧場,等待久了的魚塘和小溪”。
我看見,屋檐上鉤掛著那精致的水珠戀戀不舍,它們把房屋裝飾成了一座水的宮殿,伴著一層層水霧,恰似仙境。那和風兒玩起抓迷藏的雨滴呀,悄悄躲在玻璃窗前,順著滑溜溜的玻璃,悄悄躲進了窗臺。
這是怎樣的一幅難以言喻的美景啊,那綿綿的春雨一滴一滴地敲在我的心田!
我不再撐著雨傘將它抗拒,不再抗拒這四月的客人帶來的春的洗禮。我仰起臉,莊嚴地接受這隆重的洗禮。在這個難忘的時刻,迎接春天。
初三寫景字篇二
我深深地愛上了我奶奶的柳樹灣。
一朵花,一個世界。對我來說,這個柳灣就是我的世界。記得第一次來柳樹灣是蟬鳴季節。整個大地充滿了生機,流動的空氣壓抑得我無法呼吸。柳樹灣長滿了柳樹,在綠林樹下漫步,享受涼爽的風,我的夏天就這樣隨風而逝。
如果秋天是悲傷和沮喪的。然后柳樹灣的秋天又美又涼。走在海灣里,黃柳葉子像蝴蝶一樣飄落,抬頭一看,哦!好一幅楊柳飄落的畫面!心里的不快總是可以忘記的。秋天的柳灣是我內心的過濾器,我的心很高,很綠。
轉眼間,冬天來了。冬天柳灣光禿禿的,可以仰望天空。你可以從海灣的一端看另一端,踩在落葉鋪成的“地毯”上,觸摸柳樹的老“皮”。似乎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落紅不是無情,而是化作春泥護花”的觸感。我經常和我這里的朋友一起玩,想給這個柳灣帶來一些久違的快樂。
在這個柳灣,我度過了綠色的童年。它的生命旺盛;它的顏色是希望;其本質是頑強的。雖然我現在很少看,但它在我記憶的最深處。我盡情的看,比如看一本厚重的書。
初三寫景字篇三
天陰沉沉的.,不知怎的,天驟然產生了變化。太陽躲進了云里,地面頓時也失去生機;天空也被整片的烏云占據了。原本炎熱的天氣也涼爽了起來,可這樣的天氣沒有維持太久。
突然,天出現了打雷的現象,急風驟雨更是隨之而來。街上的人漸漸少了,我的腳步也加快了,可終究逃不過雨水的侵襲。于是我由走轉為跑。由于雨下得太大了,路根本看不清楚,因此我差點撞到人,盡管雨下得很大,我也不好意思地道了一句“對不起”。可這路人不但不領情,反倒罵了一句不堪入耳的話。這使我感到很痛心,這位路人盡管不同情我這個被雨淋得渾身是水的落湯雞,但也不應該這樣反罵我。
后來,我跑到了一間小學附近,在一家房子的屋檐下躲雨,而那時也是小學放學,因此交通堵塞得很厲害。
“誒,進來這里躲雨吧。”此時不知是誰說了這樣的一句話。我回過頭一看,原來是群跟我一樣在躲雨的小學生。可他們的這番好心被我拒絕了,因為盡管他們躲雨的地方空曠,但畢竟人多,我也不好意思去跟他們擠。“進來嘛。”他們第二次對我說。此時,我的心想被什么牽動似的,很感動。
一群小學生竟有如此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或許是因為他們年小的天真無邪吧,也是值得夸贊的!
初三寫景字篇四
多情的黃昏,伸出一雙細細的小手,輕輕地拉開夜的序幕,天邊的圓月便登臺了。銀白色的月亮,像多情的小姑娘的眼睛,俯視著大地。
月兒漸漸升高了,風兒吹著口哨,飄出美妙的音樂,河岸兩邊一些不知名的小蟲也在放歌。微風吹著小樹,月兒看著小樹的影子,婀娜多姿,樹甩著自己的長發,真是大自然在開舞會。霎時,河中的月兒不知道哪里去了,哦!它化成一片片碎銀,一漾一漾地,一直漂到河的那邊去了。河水呢,卻在月光的照耀下,也顯得那么恬靜。河邊的野花乘著微風,把自己的清香散發出來,我把頭伸過去,嗅了一下,呵,仿佛喝上了一口醉人的美酒。
過了一會兒,河中的月亮又回來了。猛然間,真讓人分不清是天上的月亮掉進了水里,還是水中的月亮掛在了天上。
風兒不起,蟲兒不叫,遠處的船笛聲也不響了,這是一個多么寧靜的夜晚!
風兒又開始唱歌,蟲兒也開始吹奏,大自然的音樂家都各自賣弄自己的喉嚨,時而豪放,時而委婉,不知不覺中,把我又帶進了一個優美的世界。
初三寫景字篇五
龔自珍曾說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我也喜歡落葉,在秋天里靜靜的飄落,默不作聲,悄悄的為其“母體”做出自己的最大的貢獻。
樹葉究竟為何落下呢?每片樹葉都有感情,離開了她依附生長的枝干,她也會不舍吧,卻最終無能為力。這便是命運,是任何人都逃離不了的命運。
天漸漸黑了,隔著窗戶望著外面的世界。天邊有點微紅,樹木依然是綠的,再過幾個月,樹葉就該落光了吧,只剩光禿禿的樹干面對寒冬,他會孤單嗎?這同樣是命運,這定了沒有人會陪你終老,就像樹一樣,曾經有太多的歡樂,也有太多的刻骨銘心,卻無法抵擋時間的沖刷。剩下的路終究是要自己走的,即使孤寂,也無能為力。
可是,落葉就沒有感情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花如此,樹亦如此。落葉又豈是無情之物?愛之深切,便心甘情愿的付出自己的一切,同花兒一樣,無論盛開抑或凋零,都是為了心中那牽掛不忘的人。
落葉,有成全,有苦澀,有悲凄。可能是樹葉想追求自由吧,于是樹放開了她,于是風成全了她,在她享受自由帶來的喜悅時,空余樹木的哀傷。也可能是樹膩煩了吧,不想在養育樹葉,于是想方設法的趕走她?此時的樹葉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她不想成為樹木的包袱,于是先離開了他,怎會沒有不舍?怎會沒有不愿?然而他們甘心為對方付出,這種成全比苦苦糾纏更痛快!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為愛放棄天長地久。呵呵,這種愛多偉大啊,樹木和樹葉之間就有這種偉大的愛。或許他們是寄希望于來生,待第二年的重逢。不思量,自難忘,心中的人,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改變,即使相逢不相識,即使相顧無言,但他們對視的瞬間,兩顆心便已相通。
在北方的秋天落葉更為明顯,鮮明的紅,鮮明的黃,給枯燥的秋增加了幾許潤色。在視覺上帶來了美的觀賞!我喜歡落葉不僅僅是它的美,更重要的是它“護花”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