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一
來到南京,第一站當然是中山陵了。中山陵是為了紀念xxx而建的。為了更了解xxx,在來之前我買了本關于xxx的書,讀了后知道,xxx提出了xxx,為了民族的興盛,他奉獻了一生。
來到中山陵,站在半月廣場上,極目遠眺,可以發現中山陵依山而建,墓室建在山的最高處。半月廣場前有個牌坊,上面有xxx一生的追求。我想起臺灣的國父紀念館上也刻了幾個字,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這時突然有個小同學說:“公雞下天”。我們愣了一下,又大笑起來,原來她把字的順序念反了,因為是繁體字,還念錯了一個字。
出了陵門就是碑亭,里面是xxx先生的墓碑,上面有xxx旗的標志,下面刻有字,可反面卻沒有。聽說是因為xxx的豐功偉績太多了,僅僅這一面不夠寫,所以干脆就不寫了。
出了碑亭后,我們準備爬最后一段臺階,突然發現從下往上看,只能看見臺階,看不見平臺,我想從上往下看呢?于是我一鼓作氣,爬到最上面,往下一看,只能看見平臺,看不到臺階,設計真神奇!
祭堂門前刻著xxx先生的xxx“民族、民生、民權”。進入祭堂,正對著大門的是xxx的塑像。他正坐在一張銅椅上,雙目炯炯有神,像是在思考什么。祭堂后面就是墓室了,聽導游說xxx的遺體就埋在墓室地下五米處,可惜沒開放。
參觀完中山陵,我對xxx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決定回家把xxx的書再看一遍。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三
清明節,爸爸媽媽說要帶我去中山陵游玩,我可高興啦,一蹦三尺高。
到了中山陵下,我們先把車停在中山陵停車場,然后坐游覽車來到了中山陵的風景區。
中山陵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xxx的陵墓。到了景區,首先躍入眼簾的是牌坊,牌坊的橫楣上刻著xxx手書的“博愛”兩個字,因此又名“博愛坊”。
從牌坊進去,是一個長長的墓道。順著墓道往前走,我們來到了陵門,陵門前有一個可以容納萬人以上的水泥平臺。陵門有三個拱門,中門的上方刻著“天下為公”四個金字。
穿過陵門繼續往前走,我們就來到了碑亭。它是一座高約17米,邊長12米的方形建筑,墓碑豎立在碑亭正中。
繼續往前走,是一個長長的石階。爬臺階的時候我數了一下,一共是392級臺階和10個平臺。爸爸以前告訴我,“你在下面往上看,只能看見臺階而看不見平臺;你從上面往下看,只能看見平臺卻看不見臺階。”起初我不相信,但今天一看,跟爸爸說的完全吻合。我對爸爸豎起了大拇指。
我看見許多人捧著花兒從我們身邊走過,哦,原來前面到了xxx先生的祭堂。祭堂有三個拱門,門框上分別刻著“民族、民權、民生”,爸爸說這就是孫先生倡導的xxx。祭堂大廳正中間是xxx先生的坐像,我和爸爸媽媽買了鮮花祭掃了這位偉人。
中山陵一游,讓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七
中山陵風景區被一片巨大的森林覆蓋著,那里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在茂密的樹林中,有許多鳥兒在林中飛來飛去,不停地唱著優美的歌。在這其中,我們偉大的革命先行者——xxx先生就被安葬在這美麗的地方。
xxx先生,他從小非常好學,對什么都好奇。當他懂事的時候,看見姐姐很小時就纏足,看見男人都留著長辮,外國人天天取笑中國,他便產生了一個理想:一定要推翻王朝,消滅這些習慣,讓中國重新站起來。從此,他更加發奮圖強的學習了。19xx年,他和他的同仁終于推翻了王朝,建立xxx,他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權的主張,通過不斷的實踐,他重新解釋xxx: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他是令人敬仰的國父,所有到中山陵園的人第一個心愿就是去瞻仰他。
我看見了一個從外地來的叔叔,大概來得很遠吧!他手提大旅行箱很沉,身上汗流夾背,他很吃力地往上爬梯,幾乎是爬三、四梯又歇一會兒,但他心中是多么敬仰xxx先生啊!當他看到陵寢上的四個字:天下為公時,便又加快了沉重的步伐,這位叔叔和眾多游人一樣,來看望xxx先生,他的名氣可真大。
xxx先生的墓在山頂,途中要爬392級臺階,10個平臺,非常高。xxx先生的墓是長方形的,在上面,用漢白玉雕成一個棺材,在棺材上,又雕出了xxx先生躺著的石像樣子,周圍放了許多鮮花。人們瞻仰著這位偉人,心中充滿無限敬佩,臧克家寫的詩中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xxx先生就是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人。
看完xxx先生,我們有來到音樂臺。我剛進門,就看見兩只鴿子,在旁邊的草叢中,吃著游人給它們的食品。走到前面,我的心一下子好開心啊!在一個寬闊的廣場中,有著上千只雪白的鴿子,無數的游人在給它們喂食。我們也迫不及待地買了兩包,放在手心,給它們吃。頓時,許多小鴿子都飛到了我的手上,我看著它們,只見它們雪白的羽毛,紅紅的嘴,紅紅的爪子,黑黑的眼睛,它們正開心地吃著我手上的食物。剎那時,我的頭上、肩上、雙手上都站滿了小鴿子。已經吃了的,可還想吃,沒吃的,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吃的,希望我能給它一粒,有的站在我腳下,在想往我手上飛呢!這時,鴿子和我仿佛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老朋友了。
整個音樂臺成扇形,在中間,有一堵音樂墻,那里不時發出優美的音樂,有時它們聽到樂曲,一時興奮,會群鴿飛舞,然后像一朵朵白云輕輕地飄落在地上,草地上仿佛開滿了白色的花兒。游人們都很喜歡充滿靈性的鴿子,音樂墻上也有許多鴿子,它們很快樂,餓了就去游客手中吃東西,渴了就飛到水邊喝水,累了就蹲在音樂墻的龍嘴里休息,無憂無慮地生活著。
中山陵景區很大,有許多景點,游人只能選擇性的游覽,無論是那個景點都會帶給人無窮的遐想,它不愧是藝術家們的大手筆。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八
暑假,爸媽帶我去了金陵古都——南京。
南京是一座充滿歷史感的古老城市,歷經六朝古都、百年歷史的滄桑變化。中山陵就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的鐘山風景區內。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xxx先生的陵寢。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xxx先生手書的“博愛”二字在牌坊上方,也叫博愛坊。體現了孫先生胸懷天下的情懷。沿著墓道往前走,遠遠地可看見藍青色的建筑屋頂,氣勢磅礴。墓道兩旁種滿了枝葉茂密的松柏,好像一排排站崗的哨兵,昂首挺胸,陪伴著xxx先生。風驚動松針,松針在枝干上舞蹈,沙沙作響的聲音仿佛在祭奠xxx先生。再往里走,看到了一座宏偉的牌坊,上面寫著“天下為公”,意思是:天下是屬于公眾的,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哪一個人的。
拾級而上,經過了三百多級石階,我們到達了中山陵的最高點——祭堂。祭堂前的門廊上刻著xxx先生所倡導的“xxx”,即:民主、民權、民生。走進xxx的陵墓,一座由漢白玉雕刻的xxx先生的雕像栩栩如生,他莊嚴而又親切的微笑著。看著他的雕像,我的心里充滿了敬仰,他的形像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的腦海中……
這就是國父xxx先生的陵墓——中山陵,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九
帶著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我們來到了中山陵海底世界。進了景區就像到了一個海底童話世界。一個個海龜在向我們招手,像是在歡迎我們。發亮的水月水母,不停地眨著小眼睛。鐘水母動來動去,像是在跳舞……
來到了海獅表演區,就感受到了人與動物的相互關心、愛護。又走到了海豚表演區,在動物老師的指導下,海豚跳來跳去,還轉著呼拉圈。
看完了這個表演,接下來,又看到了“人鯊共舞”,人與小鯊魚快樂地跳著舞。剛才我聽到“人鯊共舞”,心里想:“如果鯊魚吃掉人的話,那該怎么辦?”
我們走來走去,看到了膽小的火龍魚,不敢看著我們呢。長長的舌魚,游來游去,還不理我呢。
最后,我們去海底世界的正中,海底世界的小魚好多呀!五顏六色的狐面魚各種各樣,許多許多的小魚,好似在向我們要吃的,有的魚更神奇,在上面游來游去,見到我們還笑呢。
海底世界真美妙啊!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十
雪白的隆冬,火紅的盛夏,嫩綠的新春......我稚嫩的心又融入了金色的秋天。
著秋的美,學校組織了一次秋游活動。我們先來到了中山植物園。
放眼望去,地下的落葉猶如一塊毛絨絨的地毯,走上去軟綿綿的,舒服極了。走進植物園,兩邊的銀杏樹的葉子已經由嫩綠變得金燦燦了。許多的樹葉經不住秋風的考驗,紛紛落了下來。我撿起了一片銀杏葉細細端詳,呀,真像一把極品扇子。
中山植物園的植物可多了!有像魚尾的魚尾葵;有高大的巨蘆薈;有像舞蹈演員輕盈旋轉的舞蹈草;還有雙色茉莉......讓人看了眼花繚亂,仿佛置身于植物的海洋......然而,我最喜歡的植物就屬曇花了,曇花是仙人掌科,肉質植物,花生于葉狀枝的邊緣,開著美麗很香的白花。曇花像個害羞的姑娘,總是在夜間開放。因此,這種花很難被看到,人們經常用“曇花一現”比喻事物剛出現就很快消失。
“秋的使者”楓葉也早就給人們報了信兒。植物園的楓葉,遠遠望去,像晚霞在飄動,像烈火在燃燒,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帶著對秋色美景的眷念,在我們就要離開植物園時,我彎腰撿起一片落葉收集起秋的祝福。
接著,我們又來到音樂臺。撲面而來的一群飛翔的白鴿,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一窩蜂”跑過去,不料卻把鴿子都嚇跑了。有的人買鴿食喂鴿子;有的人卻搗亂嚇鴿子。大家開心的笑著,盡情的玩著。不知不覺到了該回家的時候,可是,我們還意猶未盡......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十一
在被一片蔥郁的樹林包圍的地方,也就是我們今天要游覽的地點——中山陵。
中山陵主要是為了紀念xxx先生而修建的陵園。它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的東鄰靈谷寺,而xxx在1925年3月份時在北京去世的,中國國民當為了按照xxx的遺愿,就在南京修建起陵墓。等到1929年這里就將祭堂等一些主要部分給完成了,而后在當年的6月1曰,xxx入葬了。
但我還有疑問:“為什么這里要叫‘中山陵’呢?”這時,導游邊走邊對我們說:“因為這里是xxx的陵墓,而他的名,就叫‘中山’。所以這叫‘中山陵’。”
當我聽明白時,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幾層臺階腳下。導游又說:“這些臺階總共有392級,就表示著當時中國的三億九千兩百萬個同胞,這里的8個平臺,象征著xxx和五權憲法。”
聽導游一說,我覺得蠻有趣的,就爬了上去。一爬上去,四個金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天下為公”。這里面,會有什么呢?會不會是xxx兔生的雕像呢?于是,我帶著這些問題,走了進去。果真,里面是xxx先生的雕像,手上還捧著天書,上面有“博愛”兩個金字。
這時,我心里想:博愛,是怎樣的?是無私廣大的,還是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呢?我一直下不了結論。通過了解,我才知道博愛,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情感,最基本的條件“人人平等”也是不可少的。
此時,天色已晚,我們只能離開這里。我想:中山陵真是一處美麗的風景名勝!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十二
今天是我們學校春游的日子,一大早我就興高采烈地來到熱鬧的學校。
汽車滿載著快樂的心情向中山陵飛奔。一下車,就看見道路兩邊雄偉的大樹,像一位位高而挺拔的士兵在守衛祖國。不時,耳邊聽到清脆的鳥叫聲,像是在說:“歡迎,歡迎……”
一進大門,啊!一面銀鏡般的湖面展現在我面前,湖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像灑了金光燦燦的金子,好看極了。突然,一群群魚兒頂著水游了過來,打破了湖面的平靜。湖面上還有一片片綠油油的荷葉,像一把把綠色的雨傘,上面還站著幾只可愛的小青蛙。小青蛙旁邊還有披著粉紅綢子的荷花姐姐,她們各個都在爭奇斗艷。湖的旁邊是圍繞著樹木織成綠色的鑲邊。再往前走,是一座雄偉的大橋。過了橋就是花園了,里面有好多百花盛開的花兒,花叢中,好像花兒唱著動聽的歌,旁邊的蝴蝶翩翩起舞的為花兒伴舞,真像一副優美的畫啊。
接著我們來到三個展覽區——熱帶雨林植物區、經濟植物區和多肉多漿區。哇!里面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有仙人掌,仙人球……其中我最喜歡綠油油仙人球,它長的胖乎乎的,很可愛!更有趣的是它的身上長滿了刺,真像一只可愛的小刺猬--我想它也許就是刺猬的后代吧。
中山植物博覽園真美呀!
教師簡評:有序地介紹了中山陵植物博覽園景物,描寫了它的美麗,敘述具體通順!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十三
一輛載著一車“笑聲”的大巴來到中山陵,這是xxx先生的陵墓,提起領導辛亥革命的xxx先生就不容易了。雖然革命以失敗告終,但他的形象依然深入我們心中!
走進沅陵,沿著墓道走去,兩旁高大的雪松鋪展出茂盛的枝葉,仿佛在迎接我們的到來。
當我走到盡頭時,我的第一印象是壯觀的,一座高大的拱門閃閃發光,有360多級臺階。我看著它,只能看到又高又陡的臺階,但隱約能看到一個小拱門。這讓我想起了革命的路,那條路很遠,充滿艱辛,就像這一步又高又陡。
爬上臺階,也是拱門。兩座巨大的銅爐穩穩地立在門前,像兩個守護神,卻遭到當時日軍炮火的襲擊。現在它們是不完整的。
繼續,你可以看到一棟樓,門前有兩只獅子,但它們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缺尾巴。一進門就看到一尊雕像,是一位老革命家,xxx先生,他穿著中山裝,端端正正坐著,似乎讓我感受到他對革命的獻身精神。
走進一扇青銅門,你可以看到美國著名雕塑家xxx先生的漢白玉雕像靜靜地躺在棺材上。導游說,xxx先生的尸體在一個銅棺材里,棺材是在離地面5米的地下混凝土中鑄造的。我站了很久,默默的向老一輩的革命家致敬!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十四
南京以其豐厚的歷史底蘊吸引著萬千游客前往。這座城市宛如烈酒,醇香濃郁,令人回味無窮。
莊嚴肅穆的中山陵位于南京市東郊鐘山風景區,依山而筑、xxx前列、屏障后峙、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當漫步在蒼翠開闊的中山陵大道時,法國梧桐掩抑著絲絲日光,滑落腳尖,觸摸著你渾身上下每一處肌膚。深吸一口氣,鮮草的芬芳與泥土的清新沁人心脾。試想,這迎風搖擺的法國梧桐是否是xxx獻給xxx最長情的告白呢?
整個中山陵建筑群以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墓室為中軸線。放眼望去,大氣而又自然!
中山陵前蒼茫平川,后距巍峨碧障,氣象萬千。拾級而上,共392級臺階。眼界一級級抬高,一級級接近xxx。
xxx曾在遺囑中說過:“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現在細細想來,這確是我們偉大的中山先生最好的安葬處。
登上石階,漫山風光盡收眼底。無論是密集的人群,又或是成群的樹木,都讓人心曠神怡。這八萬平方米的建筑群仿佛被收入囊中,我似乎可坐看風云變幻。
我站在陵前高臺上,看出整座陵墓在青山綠樹的環抱之中,樹木婆娑,艷陽高照,寧靜而肅穆,涼風習習。我想,xxx先生生前創下的破除帝制,建立共和,乃千古不滅之功,與天地共存,日月同光,后人建造如此規模宏大的陵墓紀念他,不為過分。
整個墓區平面如鐸形,取“木鐸警示”之意。陵墓采用青色琉璃瓦,晴天象征著藍天,也符合xxx國旗——xxx滿地紅。青天也象征著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青色的琉璃瓦則顯示xxx為國為民的博大情懷。xxx提出的xxx,即——民族、民權、民生。就是這樣的理論方針,為中國人民走出霧霾,擁抱陽光,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們需永遠銘記在心,我們要明白今日之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得學習xxx先生的浩然正氣,我們需闊步前行,為建設富強中國而努力拼搏!
巍巍中山陵,浩蕩有正氣!這景色無法盡入筆下,但我們以憧憬的心情進入中山陵,并時刻銘記:報效祖國,努力前行!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十五
十月里的一天,陽光明媚,秋高氣爽,學校組織我們去中山陵秋游。
一路上,同學們跑著、跳著,有說有笑,就象出了籠子的小鳥一樣,好不開心!道路兩旁,花兒張開了笑臉,好像在沖著我們歡笑,小草伸出了腦袋,仿佛在向我們招手……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了中山陵,一到那里,我們就被中山陵那雄偉而莊嚴的氣勢所吸引。
我們游玩了游樂場、坐了小索道、玩了碰碰車,還玩了蕩秋千,大家在一起玩得不亦樂乎……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中午同學們圍坐在草地上,大家拿出好吃的食物一起分享,和一家人一樣開心地聊天、開玩笑、做鬼臉。我和汪辰睿、毛云鵬、崔子石、王孝俊幾個好朋友一起做游戲,“調皮大王”崔子石在草地上打滾、翻跟頭,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
時間過得很快,集合的時間到了,同學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中山陵,在回家的路上,大家感慨地說:“這次秋游玩得可真痛快呀!”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十六
今天去看望了xxx先生。
從中山陵爬到紫金山下山,然后又從紫金山爬到中山陵,走了兩遍。沒辦法,山太矮了,著實沒過癮。
xxx先生的家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崗巒前列,屏障后峙,很有氣勢。全局排列成警鐘”形圖案,似乎時刻提醒后來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漫山的常青樹蒼翠挺拔,就像xxx先生博大的精神在此永生。
按游覽的順序,陵墓入口處是高大的花崗石牌坊,博愛”兩個金字,就像是先生墓志銘的高度概括。沿墓道前行是陵門,青色的琉璃瓦下刻著天下為公”,青色象征著蒼天,先生無論生死總是心懷天下。再往前是碑亭,告訴大家先生的家就在這里。
從牌坊開始上達祭堂有392級階梯,由花崗石砌成。祭堂有3道拱門,刻著先生提出的xxx:民族、民權、民生”,門楣上書天地正氣”,xxx先生的坐像在祭堂正中,聽導游說是法國著名雕刻家保羅·郎特斯基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雖然我不知道這名雕刻家有多么出名,但先生的雕像確實栩栩如生,站在雕像前拜祭了幾分鐘,直到現在還感覺被那雙眼睛俯視著,猶如那帶著浩然正氣的眼睛從天外看著我們。
跟這莊嚴肅穆的氣氛相比,門外那些賣紀念品的小商販的叫賣聲,實在讓人反感;還有那些嘻嘻哈哈、搔首弄姿拍照的,在這種氣氛下看著實在不怎么痛快,難道非要留影才能留下存在的痕跡么?
拜別xxx先生,開始爬紫金山。一路上,我回憶自己的生活,就像是現在已經看得到自己的墓地:灰色的土地上一個小土墳,刻著平庸”的墓志銘,就等著自己以后躺進去!
我不想這樣,我還活著。既然活著,就要好好的活,我要改變,我要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十七
游了大半個南京,都在尋找著屬于歷史的痕跡。今天,我來到了中山陵。
下著小雨的紫金山有如仙境。陵區游人不多,顯得空曠、安靜。
踏上中山陵的第一平臺,便算是進入陵區了。雨過天晴,抬頭望去,一縷暖陽照射在博愛坊上。“博愛”二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映射在臺階上,如沐浴在孫先生慈祥卻又堅定目光下一般。
走在陵門與博愛坊間的林蔭大道上。1929年6月1日,孫先生的靈車就是沿著這條大道緩緩駛來。送殯隊伍長達五六里,沿途靜靜地瞻仰群眾達五十余萬人。墓道盡頭的陵門旁,一對石獅子分列兩邊,張著嘴坐著,守衛著他們的國父,守衛著陵門上的“天下為公”。路旁的參天大樹就是這樣靜靜地站著,石獅子也就是這樣靜靜地坐著,從遷葬遺體的1929年到備受欺凌的1937年,從xxx勝利的1945年到建立新生的1949年,再到現在。
走過731級石階,宛如走過那段追尋著四萬萬人振興夢的歷史。走上碑亭,墓碑上只有三行簡單卻剛勁有力的字——“中國xxx葬總理孫先生于此,xxx十八年六月一日”。
太簡單了!沒有長篇累牘的生平介紹,沒有歌功頌德的豐功偉績,沒有激動人心的豪言壯語,卻讓人銘記在心!
臺階的盡頭便是祭堂,里邊的孫先生塑像,拿著書端坐著,凝視著遠方,目光好似能看透一切不公,看透一切未來,又似乎在看著中華民族遠大的復興之路,眼神中滿是對國家的愛。“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錚錚之言猶在耳邊。
伴著微風,我走下石階。回頭往上看,本在鐘山南麓的中山陵卻宛如坐落在鐘山之巔。我心中默念:這座山下,埋葬著一個偉大的靈魂,影響著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中山陵一日游日記篇十八
中山陵位于南京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的鐘山風景區內。
走近中山陵,可以看到一個大牌坊,上面刻著“博愛”兩個大字,所以被稱作“博愛坊”。
穿過博愛坊就是一個長達800米,寬30米的墓道。墓道兩旁栽種著許多高大、挺拔的松樹。
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后,我終于走完了墓道。走完墓道,穿過一個山門,就是碑亭了。墓碑上刻著“中國xxx葬總理孫先生于此”。
碑亭后方就是那一級級的臺階了。我一時興起,決定要數一數。我飛快地跑上臺階,邊跑邊數,數了半天數出一個數:392。據說,這392級臺階象征著當時全中國的39200萬人民。
走過這392級臺階就來到了祭堂。祭堂有3個門,分別刻著“民族”“民權”“民生”。祭堂里立著12根大理石的柱子。正中是用漢白玉雕成的xxx先生的坐像。雕像上的xxx身著長袍馬褂,目視前方,若有所思。這尊雕像栩栩如生,連衣服上的花紋都清晰可見。
祭堂后面便是一個圓形的墓室。墓室正是xxx的.棺材,棺材上方是xxx先生躺著的雕像,xxx先生身著中山裝,神態安詳。這個雕像也十分惟妙惟肖,讓我不禁想起了xxx先生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中山陵從空中往下看,就像一座巨大的警鐘,以此警醒后人不要忘記歷史教訓,而應為建設更加繁榮富強的祖國而不懈努力。想到這里我不禁加快回家的腳步,一到家我坐到書桌旁,捧起一本書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