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其表達方式以敘述、說明為主,在語言運用上要突出陳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顯示內容的真實和材料的客觀。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養殖場實踐報告篇一
我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五里街的一個魚禽養殖場進行生產實習,經過在雞場的實習,我學到一些肉雞管理知識及出現的問題,現總結?如下飼養管理。
一、日常消毒隔離
每棟雞舍門前設腳踏消毒盒,每天更換消毒液,腳踏消毒液以沒過腳面為準,任何人不穿水鞋都不準進入雞舍,飼養人員嚴禁隨便串雞舍,帶雞消毒每周3次,交叉使用消毒劑。進入雞舍的物品和用具必須經過消毒,每周2—3次飲水消毒,注意接種活疫苗前后各不能消毒,廠區消毒每天一次。
二、日常飼養管理
雞苗入舍前必須使水線內和接水盤中充滿加有葡萄糖、電解多-維、開口藥的室溫水,雞苗進入就可飲水,水位一定要充足,不會飲水者應人工誘導,待全部飲足水后即可開食,開食盤或料布量要足,應分布在料線附近,撒料要均勻,把分布在角落的雞只集中在料布上,直到小雞嗉囊充盈,學會吃料了,日齡后逐漸使用料線,到第一次防疫后,兩天料盤基本撤完,第一周33—35度,文后每周逐漸降低2—3度,直到4—26度左右,晝夜溫差不可過大(不能超過2度),使用溫簾時應緩慢降溫(建議在晴天下使用溫簾,高溫低氣壓時建議以增加通風量為主)。在通風,帶雞消毒、防疫、患病等應激情況下應適當提高舍溫。溫度表和溫度探頭高度和放置位置必須合理(與雞背同高)。學會看雞施溫(如雞怕冷聚堆,雞感到熱時雙翅張開開口喘息,站立不動)。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隨日齡的增加一定要按照溫度表降下來,溫度的降低要循序漸進,逐漸達到要求,如果前期溫度過高后期降不下來會造成飼養料轉化率降低。
三、料線水線
霉菌,還有一點就是保持飼料都是顆粒料,配合喂雞。
可以提高大群的整齊變度,要兩天清洗一次過濾器,加藥和不加藥時閥門開關弄清楚,使用調壓器使水位顯示管的水位顯示合適(小雞20—25厘米,大雞20—30厘米)。熟悉加藥器的使用和保養,反沖水線要及時掌握乳頭漏水和堵塞的處理辦法。水線高度適宜45度角,大雞并保持水線水平。接水杯應保持干凈清潔。每次進入雞舍首先檢查水線是否正常供水很重要。水線定期使用酸制劑浸泡和沖洗保證干凈和暢通(除垢、酸化腸道、殺滅腸道的害菌),防止飲水被二次污染,現代養殖通風是最難掌握的一個環節。
通風的目的是:
保證氧氣供應和排除污濁空氣及降溫,排除粉塵和溫氣,增加房舍利用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靠進風口和大小風機的調節來實現。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天氣隨時調節,這不但需要有相應技術和知識,而且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夏季前期保溫與通風兼顧,后期次通風降溫為主,冬季前期保溫為主,別忘了通風,后期保溫與通風并重。要養成看天氣預報的習慣。處理好通風與保溫的'關系,采取措施防止冷風或賊風直吹雞體。晝夜溫度差和最遠、端溫差過大是非常有害的,應通過通風和供溫的調節來避免。高溫高濕的情況下應謹慎使用溫簾,宜加大通風量利用風冷效應日常管理之光照合理的光照會有利于肉雞的生長發育。實踐中有各種類型的光照程序,但通常是第一周24小時,第二周18,第三周16—18小時第四周18—20小時,第五周次后為小時即可。無論采用間歇光照還是持續照明,必須依照雞只的生產表現,發育情況來確定。肉雞一般使用弱光制,但是光照一定要均勻,肉雞的光照時間可以隨雞的體重來調整(如果大群平均體重小于標準體重可以早開燈一會,不建議延遲關燈)。
免疫注意事項,疫苗現兌現用,力爭在20—30分鐘內用完,兌好的疫苗應保存在冷的保溫盒中,不可受熱個體免疫做到準確到位不遺漏,輕拿輕放,免疫速度要慢,先滴眼,等疫苗散開后再滴鼻,疫苗吸入鼻孔后把雞輕輕放下,而不是扔下,避免疫苗被甩掉而造成免疫失敗,要求在免疫時不能坐高凳子(小范圍圈雞,避免小雞因為免疫等待的時間太長而影響飲食和休息)。大群免疫應做好每只雞都喝道和吸到足夠量的疫苗(期間可以增加雞次數來提高雞群飲疫苗的平均數)。控水時間2—4小時(根據季節和雞的大小,個體免疫時適當控食,免疫時適當提溫,免疫時間選擇避開炎熱時間,白天在雞能吃能喝的時候,免疫會導致應激和脫水并影響增重)。抗應激藥物及時應用,免疫活疫苗時前天后2天避免避免消毒,利用防疫期間淘汰殘次雞只,進行強弱分解。
出現的問題
在11日齡時氣溫較高,為降溫開縱向風機引起造成雞群呼吸道疾病(由于疫苗反應和疫苗對呼吸道的刺激引起體內衣原體或衣原體的大量繁殖,使呼吸道癥狀加重,但死亡率不高),由于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而藥物的代謝又主要靠肝腎,雞機體得不到有效的調理,在14日齡后出現雞群飲水量降低,出現一個死亡高峰,主要癥狀為腎腫,花斑腎,肝充血淤血,機體脫水,周齡少數雞出現呼吸道癥狀加重,剖撿時可見,氣管環出血,氣管內有黏液,氣囊渾濁,心包膜變厚并伴有心包炎,肝臟表面覆蓋黃色纖維膜,脾臟點狀出血,膽囊腫大。在37日齡后進入停藥期,在此期間,正是腸炎高發期,在42天左右又是球蟲的一個高發病期,而此時又處于停藥期,造成無藥可用的局面,出現死亡率上升,料糞、血便嚴重,加上天氣轉涼,造成通風不良,雞出現腹水。
針對飼養過程中出現的產問題,發表不同看法:
1、標準棚前期溫度后期通風,但縱風機開啟太早, 一般前期側風機足夠,用達到通風效果,縱風機一般在暑天開啟達到通風降溫效果及配合濕簾有步驟降溫,如縱風機開啟過早會出現過大冷應急,會造成雞舍上下端溫差過大,出現感冒傳支法氏囊等疾病。
2、在現代化雞舍特別是出口雞時用藥要求嚴格,如磺胺炎,利菌凈等一般公司的中藥產品及機球要妥曲,沙球,球蟲常用。在管理上若不是籠養是平養的話很重要的是墊料的控制,它可以左右球蟲原體ac等疾病的輕重程度,在現代化雞舍往往疾病的發生與管理密不可分,診斷疾病要懂得詳細的管理,另建議對前期濕度,體重變化,水表讀數、料位刻度,季節風機使用上中下端溫度等做記錄對個人的提高及作市場很有幫助,將來的市場是標準棚的時代。
養殖場實踐報告篇二
我們眼下的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養殖場實習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xx年,我全部用在了社會實踐中了。因為我學習的是畜牧專業,所以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是需要實際的操作能力,因此我準備到一家養殖場實習,一來可以鍛煉自己的專業知識,二來也可以打發暑假漫長的時間,賺些生活費,這些都是我要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我實習的地點是一家養雞場!
在云溪區道仁磯鎮泗瀧村村支書的雞場實習了一個多月中,我第一次把在校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真正的實現了由理論到現實的轉變過程。這次實習,不僅讓我大開眼界,提升了自身能力而且在做人方面也受益非淺。
初來乍到,老板沒有立即吩咐我們做事,只是帶領我們參觀了兩個較大規模的雞場。老板親自喂料并告訴我們一次不可過多投料,大概每個雞場(5000只)投喂5—6袋顆料飼料。通過實地參觀和老板的介紹起我了解到1號、2號雞場的基本情況并詳細記錄在冊。
1號雞場的基本情況:
1)總面積:450平方米
2)密度:10/平方米
3)開食:2次/月(早晚各一次,早上6點半,晚上5點半)
4)雞品種:麻雞
5)飼料品種:湘佳顆料
6)數量:4500羽
7)水箱:9格
8)光照24h(晚上6點開燈,早上6點半開燈)
2號雞場的基本情況:
1)總面積:350平方米
2)密度:13/平方米
3)水箱:7格
掌握了基本情況之后,我們又具體地了解了每個雞舍的采食量,飲水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了準備。
每天天剛亮,我們的工作就開始了。除了簡單的喂食,最麻煩的事情還是雞發病的問題。幾乎每天至少都會有十幾只病倒。我對病雞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發現病雞所患大多是球蟲病,體內有很多大腸桿菌。根據發病的嚴重程度治療的方法各異,用藥的劑量和品種也有所不同,這可是一門大學問。球蟲病一般用藥時磺胺粉、喹噁啉、治菌磺、tmp粉、小蘇打。
雞也是有情緒的,除了要重視患嚴重疾病的雞,還要對雞的精神狀況做細致入微的觀察。在觀察中我發現有少數雞出現精神呢憂郁、不采食、不飲水的狀況,這類雞一般表現為羽毛凌亂、目光渙散、站立不穩,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很容易發展為重病患。于是我對比進行了分析研究,給雞注射球痢靈,把抗救王銀翹散均勻地拌在飼料里喂食。因為種種原因,通常會有幾只雞因救治無效而死亡。
為了預防疾病的發生和污染,我在老板的指導下定期給養殖戶做21d化囊的滴口疫苗,每次能做幾千只,另外還要做7d的新二支滴眼和注射新城疫苗,一次做幾百只不等。
1、雞場的管理工作
2、出入雞舍的衛生要求
3、了解養雞的工作流程
4、端正心態,考驗耐心
偌大的一個雞場,管理人員很多,各負責不同的工作。我在實習過程中不斷地向經驗豐富的員工求救,學習他們可貴的經驗,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由于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老板極非常信任我,放心地把工作任務分配給我去做。同時也傳授一些專業性的知識。
養雞本是一項非常繁雜的工作,雖然是單調地重復但也會遇到新的狀況,因此也是有挑戰性的。我的知識增長了也在心態上達到了新的境界。全然沒了以前的浮躁。這真是一筆來之不易的.財富。
對于養殖工作來說,觀察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我在這方面還有所欠缺,需要加強培養。無論從事哪一項工作都要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我一定要養出健康的雞,為人民提供健康營養的雞制品。
中國是個人口的大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動物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由于雞的飼養周期短、投資少、風險下和市場前景廣闊,可以大量養殖。我的目標是在五年之內辦一個自己的養殖場,潛心鉆研養殖技術,不斷發現與開拓技術。
正是自己有著如此遠大的目標,所以現在的我還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下去,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可以做的更好的。事實就是這樣,沒有自己一直以來不斷的努力,自己是無法辦一家養殖場的,只有現在的我努力學習,努力實踐,我才會在將來取得成功,為自己的將來做出最好的規劃!
養殖場實踐報告篇三
按照省發改委,農業廳和州發改委、農業局《關于申報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和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的通知》要求和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我縣于20xx年9月擬定了《從江縣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項目實施方案》。
從江縣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總投資41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25萬元,農民自籌16萬元。計劃建設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1個,發展項目20戶。
按照黔東南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黔東南州農業委員會文件(州發改產業[20xx]108號關于轉下黔東南州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20xx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于20xx年10月底開始籌備、啟動建設,在該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我縣依據項目的建設內容和要求以及按照制定的實施方案,認真進行了項目的實施。經過一年的實施,項目建設基本結束,根據項目的規定和要求,我縣項目實施單位對該項目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項目建設年限為20xx年—20xx年;
從江縣20xx年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落實在貫洞鎮臘陽村實施,通過一年的實施。一是完成新建標準化豬舍設施800平方米,完成投資20萬元;二是完成新建糞污處理池設施80立方米,完成投資12萬元;三是完成生產道路硬化設施100平方米,完成投資25萬元;四是完成疫病了防治器械設施1套,完成投資2萬元;五是完成供水管道1000米,完成投資2萬元;六是完成安裝輸送電線設施1000米,完成投資2萬元;七是完成項目管理費用0.5萬元。
根據中央、貴州批準項目建設內容,總投資41萬元,其中中央財政
扶貧資金25萬元,按責任要求中央支持的財政預算扶貧項目資金分三期拔付,項目實施單位依據項目進度,向項目主管單位分別進行三次請款,即第一次于20xx年10月25日請款撥付15萬元;第二次于20xx年12月20日請款撥付9萬元;第三次于20xx年12月1日請款撥付0.5萬元。
(一)新建圈舍補助12萬元
(二)建糞污處理池補助8萬元
(三)生產道路硬化補助1萬元
(四)疫病防治器械補助1萬元
(五)供水管道補助1萬元
(六)安裝輸電線路補助1萬元
(七)實施方案材料費0.5萬元
為提高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促進生豬生產穩定發展,保障市場供應。
一是項目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組織實施,由發展和改革局、畜牧獸醫局、項目建設戶具體開展項目建設。項目實施單位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組織協調并解決項目實施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落實人、財、物檢查督促項目工作進程,制定具體的項目實施管理辦法,監督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執行,督促項目,實施的各項任務落實。
二是項目技術建設由縣畜牧獸醫局主持,相關項目建設業立項目鄉(鎮)共同參與實施。由縣畜牧獸醫局抽調技術骨干力量組成技術小組,技術小組負責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實地指導項目實施技術建設。
督管理和資金使用的調度,監督工作;貫洞鎮人民政府負責所在地的養殖場(小區)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項目建設業主負責全力配合,按照方案要求和技術標準,投入自籌配套資金開展建設生產。
四是為保證該項目的實施質量,縣畜牧獸醫局編印“新農村建設畜牧業科技培訓教材”,安排畜牧專業技術人員進駐項目村開展豬養殖及疾病防治技術培訓,主要采取理論授課,實地操作,日常咨詢和指導等多種形式進行,加大培訓力度,使項目區養殖戶基本掌握豬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技術,確保了項目的實施。
六是加強對資金的管理
1、項目的啟動結合政務公開制度,將項目建設的時間、地點《財政扶貧資金報帳管理辦法》的規定分3期進行撥款,項目資金到位后,嚴格資金使用程序,管好用好項目資金。項目實施人員摸清項目戶建設基本情況后,分期分批進行登記造冊,項目戶簽定蓋章后,將建設項目補助款全部兌現給項目戶。
2、為了確保項目資金的合理使用,縣畜牧獸醫局按照管理程序,將每筆項目資金使用完畢后,執行嚴格的請款批準及使用制度,依照項目實施內容、規模和進度,項目實施人員分期分批經項目戶簽字蓋章領取項目補助經費,然后由項目村審核,并加蓋村民委公章,再經項目鄉核實后加蓋鄉人民政府公章,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人核實簽字后予以報帳。做到所有項目資金的使用均按照《財政扶貧資金報帳制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使用項目資金,保證項目按計劃進度實施。
指導項目戶圈舍建設規格均按:
①母豬舍長3.5米×寬2.5米×高0.9米。
②仔豬保溫間長1米×寬1米×高0.9米。
③育肥豬舍長3.5米×寬2.5米×高0.9米。
④種公豬舍長4米×高1.2米。
⑤育肥豬舍每圈最多適宜養肥豬12頭,達到1頭/m2。
1、經濟效益
通過項目的實施后對社會經濟發展,對提高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作重大貢獻;項目實施后將新增產值184萬元,利潤98萬元;實施項目后可有效地帶動從江縣三元商品豬的發展為社會提供優質三元雜交豬,充分發揮商品瘦肉型豬養殖經濟效益。項目實施后將帶動50大戶從事三元豬的飼養,同時帶動飼料加工,銷售及生豬購銷等,項目小區新增銷售收入160萬元。
2、社會效益
本項目帶動面大,一方面可解決剩余勞動力參與項目建設,增強農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使科技成果有效的轉化為生產力,充分利用科技指導生產,提高農民的科技養殖水平,帶動周邊地區農民參與生產。同時為從江縣農業結構調整樹立起典范,有力推進我縣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在養殖戶從粗放型向科技型,從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逐步改變傳統的飼養方式,形成初具規模的養殖小區,涌現出大批的科技示范戶,帶動農戶從事優質豬規范養殖,實現增收致富的目的。
3、生態效益
通過項目的實施,使廣大農戶積極參與優質豬的科學養殖,一是通過種植優質牧草有效保護生態自然資源;二是通過利用牲畜糞便發展沼氣生態農業,有利于改善生活環境,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質有機肥,減少化肥對土壤的污染。
(一)存在主要問題
1、項目建設資金壓力大。受市場物價上漲因素的影響,項目基礎建設成本大幅度上升,導致項目建設投資壓力的增大,項目建設戶自籌配套資金有限,項目建設資金壓力加大。
2、生豬、豬肉市場價格不穩定性和波動性對項目的實施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3、項目戶的文化素質水平不同,使生豬飼養管理技術跟不上,且農戶經濟能力低,投入不足。雖然在項目建設上國家給予一定的'補助,是引導項目戶發展養殖業。
(二)下一步打算
1、縣畜牧獸醫局積極抓好項目的后續管理。爭取上級支持,對項目戶后期資金的支持明確項目成果發揮持續效益。
2、繼續深入項目村搞好培訓等工作。通過努力,爭取早日達到先進地區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的水平。
3、加強養殖生產防疫措施完善和實施
4、根據我縣山區養殖業的特點,配套優質牧草的種植,提高養殖綜合效益,逐步建立具有從江縣山區特色的現代養殖發展模式。
項目實施中對存在問題我們要進行限期整改,不足之處,希望領導給予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