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一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情凝琴弦清音彈給青娥聽
冰凍兵車 兵砸冰 冰碎兵車動
只見那九歲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隨即對上下聯:
龍臥隆中 隆興龍 龍騰隆中升
小妹妹眼眶噙淚,仰望天空,當即賦詩一首:
天空云驟起,鴻雁競雙飛。
所嗟人異雁,不得一行歸。
說完潸然淚下。武后見狀嘆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禮送小姐妹回家。
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
五十年圣壽,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方向化,八風和慶,圣壽八旬逢八月;
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備至,嵩期五十有五年。
這是兩構思奇巧的數字聯,工整自然,無懈可擊。
過去,有人用數字,作諸葛亮一生的上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這上聯作出后,很久無人能對,成為有名的“絕對”。經過多少年代,許多人曾去研究,終無結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諸葛亮一生業績,用五方五行對了出來。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絕對”逢生,傳為佳話。
傳說,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楊玉環登上樓臺賞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聯:
二人土上坐
楊貴妃極機敏,應聲對道:
一月日邊明
唐明皇所吟上聯,無甚出奇,不過將“坐”拆成兩個“人”字和一個“土”字而已;楊貴妃所對下句,則不一般:既將“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聯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將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陽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寵,借景抒情,極盡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顯其聰慧機敏之才。
謝煥南是謝覺哉青少年時代的名字。他自幼學習勤奮,深得老師和同學的贊揚。21歲時,他承父命參加科舉考試,成為中國最末一科的秀才。
謝覺哉的父親很自豪,他決定辦幾桌酒席慶賀。
這一天謝家熱鬧非常,道喜的賓客絡繹不絕,其中,也來了一些紳士。父親忙叫謝覺哉出來陪客。但是尋遍屋里屋外,連他的人影都不見。
十數年筆舞墨歌,贏得一張倒票;
兩三月打躬作揖,賺來幾串現錢。
這副對聯無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賀的紳士。他們頓時像潑了一盆冷水,高興而來,掃興而去。
原來謝覺哉很討厭這幫紳士,對考中秀才這事,又極冷漠。因此,當父親為他辦酒慶賀時,他便寫出這副對聯,讓紳士們自討沒趣。
謝覺哉中秀才后,一直不愿做官,而在家鄉從事教育事業。后來,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二
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上寫著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問泰勒斯用什么工具來量金字塔。泰勒斯說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邊,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樣長的時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長度和金字塔底面邊長的一半。把這兩個長度加起來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頂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高斯是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事情已處理了一大半,雖然上課了,仍希望將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題數學題目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1+2+3+4+5+6+7+8+9+10=?,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才有可能算出來,也就可以藉此利用這段時間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里,老師看到了很生氣的訓斥高斯,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下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這么算的。 高斯長大后,成為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高斯小的時候能將難題變成簡易,當然資質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觀察,尋求規則,化難為簡,卻是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的。
北宋的一個夜晚,一家小酒店的老板正和伙計一起堆酒壇。因為近來生意特別好,酒壇自然也就多。老板一邊在心里樂,一邊盤算著如何發更大的財。他要把酒壇堆得整整齊齊,美觀大方,吸引更多的顧客光臨酒店。
第二天。這堆酒壇果然吸引了不少顧客,老板望著酒壇,樂不可支。這時,一位衣冠楚楚的青年書生走了過來,面對酒壇,若有所思。老板心想:我昨天為了數清這堆酒壇,花了很大的功夫,這位青年相貌不凡,我倒要考考他看。
"年輕人,你知道這堆酒壇一共有多少個嗎?"老板半開玩笑地問道。
"這很容易,只要你告訴我這堆酒壇最上面的那層一共幾排,每排多少個,一共有幾層。根本不用數,我馬上就知道這堆酒壇的數目。"年輕人這么說話,顯然有十足的把握。
"最上面那層酒壇是四排,每排8個,第二層是五排,每排9個……"
老板一下子驚得連張開的嘴巴也忘記合攏了。這么快!老板馬上把年輕人請進酒店,上茶,敬酒,招待得萬分周到。老板真是打心眼佩服這位青年,又是請教姓名,又是討教數壇的方法。
沈括從小對籌算很感興趣,讀了許多數學名著。后來自己寫成了一本數學專著《隙積術》,專門研究高階等差級數的求和問題。沈括數壇的方法就是利用了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方法,要比單純地數方便多了。數學上還可能碰到數字更大,項數更多的題目,用這種方法便可一下子迎刃而解。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三
從前,有一個叫司原氏的人在一次夜間打獵時,發現了一只鹿。這只鹿聽到野地里傳來的聲音,突然警覺起來。當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準自己的時候,撒腿就朝東面方向跑了。司原氏并不氣餒,他知道在大黑天鹿跑不快,于是跟在后面緊緊追趕,并且一邊追趕一邊大聲地喊叫,試圖以此把鹿嚇懵。
正在這時,西面來了一伙追趕豬的人。他們聽到司原氏的喊聲,以為是東面有人在堵截這頭豬,于是就跟著喊叫起來。司原氏不知那伙人在喊叫什么。他看到那邊喊叫的人很多,心想必定也是在追趕獵物,于是他放棄了自己追趕的鹿,朝眾人喊叫的方向跑去,并且在半路上找了個地方隱蔽起來。那伙人叫著喊著從司原氏隱蔽的地方跑過去了。
過了一會兒,司原氏竟然發現離自己不遠的地方有一頭渾身白色、肥肥胖胖的笨獸。他十分興奮,以為自己得到了一頭吉祥的珍貴動物。司原氏撲上前去把它捉住,然后帶著這吉祥的野獸回了家。
司原氏拿出家中所有精、粗食料來喂養這頭珍貴的獸。這頭獸也十分親近司原氏。它一見到司原氏便搖頭擺尾,朝司原氏發出可愛的“哼哼”聲,因此司原氏越發喜愛它了。
沒過幾天,刮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暴雨淋在這頭白獸身上,將附著在它身上的白色泥土全都沖刷掉了。司原氏仔細一看,才發現它原來竟是自己家里丟失的老公豬,而今卻被司原氏當作寶貝從外面帶回了家里。
遇事不動腦筋,司原氏在追豬人的喊叫聲中隨聲附和,放棄了追鹿,結果一無所獲。因此,大凡人云亦云、隨聲附和的人,追求到手的往往不是真理。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四
公元20xx年,科學家培育出了一種蛋雞,這種雞一天能下兩個蛋。這項技術被認為是蛋雞培育領域劃時代的成果。公元2100年,科學家已經培育出了日產十個蛋的蛋雞了,人們把這種蛋雞稱之為超雞。
時間很快過了一個世紀,公元2190年,科學家已經培育出了日產蛋一千的超雞了。這個時候,雞場出現了一種奇觀:一只超雞下蛋兩個人伺候,一人負責撿蛋,一人負責喂食。按照八小時工作制,那就是六個人不停地圍著一只雞轉。超雞培育技術還在突飛猛進,科學家斷言,培育出日產蛋五千的超雞已經指日可待。
“超雞在兩分鐘下七個蛋,這太可怕了。”
“也就是說超雞吃進去的食物在幾分鐘之內就變成雞蛋了。”
“我們到底吃的是雞蛋,還是超雞過濾的食物?”
吃蛋的人們議論紛紛,抱怨越來越大,對育種科學家也表現出了極大的惡意。他們說,如果科學家再培育這種超雞,他們將集體絕食抗議,有人甚至揚言要放火燒了這個“罪惡”的超雞育種中心。
科學界放出話來:怎樣才能放過那些超雞育種科學家?
人們提出兩點要求:一是馬上停止超雞育種,二是抓緊培育出日產一個蛋的普通雞。
雖然沒有得到科學界的明確答復,吃蛋的人們還是相信,超雞最終將會滅絕,普通雞用不了多久將會培育出來,他們一定能吃上最原始滋味的雞蛋。在人們的心中,那個培育出普通雞的育種專家將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五
謝煥南是謝覺哉青少年時代的名字。他自幼學習勤奮,深得老師和同學的'贊揚。21歲時,他承父命參加科舉考試,成為中國最末一科的秀才。
謝覺哉的父親很自豪,他決定辦幾桌酒席慶賀。
這一天謝家熱鬧非常,道喜的賓客絡繹不絕,其中,也來了一些紳士。父親忙叫謝覺哉出來陪客。但是尋遍屋里屋外,連他的人影都不見。
十數年筆舞墨歌,贏得一張倒票;
兩三月打躬作揖,賺來幾串現錢。
這副對聯無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賀的紳士。他們頓時像潑了一盆冷水,高興而來,掃興而去。
原來謝覺哉很討厭這幫紳士,對考中秀才這事,又極冷漠。因此,當父親為他辦酒慶賀時,他便寫出這副對聯,讓紳士們自討沒趣。
謝覺哉中秀才后,一直不愿做官,而在家鄉從事教育事業。后來,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六
當時我很納悶,毛毛蟲要怎樣過大河呢?
小朋友們想一想————
我想,毛毛蟲可以長途跋涉找到一座小橋,從橋上爬過去的。
可是朋友們的答案卻千奇百怪:
一位剛走出校門的女孩說:“游過去嘍!”(天,是毛毛蟲呀,不是人。)
做編輯的朋友說:“搭船過去!”
一位從商的朋友說:“爬在別人身上過去!”(哈,毛毛蟲可真是個天才!)
是的,只是一道腦筋急轉彎而已,因此所有的方法都可以,只要能到彼岸就行。可是我最喜歡的答案是:變成蝴蝶飛過去。
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從一個小小的卵開始,毛毛蟲經歷多次的蛻皮,長大,然后成蛹,在某個風和日麗、花香彌漫的日子,毛毛蟲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在眾人的仰慕中,帶著尊嚴與喜悅,翩翩飛過大河,到達鮮花盛開的彼岸。
我想這是真正聰明、真正值得敬佩的毛毛蟲吧!它不異想天開,不依附別人,不投機取巧,聰明又勤奮,無懼秋雨冬雪、寒風酷熱,在四季交替中克服一個個困難,帶著自信安然成長并不斷完善自我,直到變成美麗的蝴蝶,然后翩翩飛過大河,到達幸福的彼岸。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七
“這當然是真的,要不然就不給你講了。”
這故事是這樣的。在收獲季節的一個星期天早上,蕎麥花開得正盛,陽光明媚,微風和煦地吹拂著田間的草梗,云雀在空中歡唱,蜜蜂在蕎麥間嗡嗡地飛來飛去,人們正穿著盛裝去教堂做禮拜。萬物歡喜,刺猬也不例外。
于是刺猬離開了,野兔對這一切也很滿意。在回家的路上刺猬想:“野兔仗著他的腿長,很得意,但我會設法勝過他的。他或許是個人物,但他卻是個愚蠢透頂的家伙,他會為他所說的話招報應的。”當他回到家時,他對自己的女人說:“老婆,快點穿好衣服,跟我到地里走一趟。”“出了什么事?”他女人問道。“我和野兔打了個賭,賭一個金路易和一瓶白蘭地。我要和他賽跑,你也得到場。”“天哪,老公,”他女人叫道,“你沒有毛病吧,你是不是瘋了,你怎么會想到要和野兔賽跑呢?”“住嘴,你這女人,”刺猬叫道,“這是我的事,男人的事你最好少插嘴。快去穿上衣服跟我走。”刺猬的老婆拿他沒辦法,不管她愿意不愿意,她都得聽他的。
他們到地里后,刺猬告訴他的女人該呆的地方,然后他就往頭上走去。他到頭上的時候,野兔已經在那兒了。“可以開始了嗎?”野兔問道。“當然,”刺猬說,“咱們一起跑。”說著,他們就各自在自己的菜畦上準備好了。野兔數:“一、二、三,跑。”然后就像一陣風似地沖下了這塊地。但那只刺猬只跑了兩三步遠就蹲在了菜畦溝里,并安安靜靜地呆在了那兒。
到了第七十四次時,野兔再也跑不動了,跑到一半就倒在地上,嘴角流著血,躺在地上死了。刺猬拿走了他贏的白蘭地和金路易,把他的女人從菜畦里叫了出來,歡天喜地回家了。要是還活著的話,他們準還住在那兒呢!
這就是刺猬如何在布克斯胡德荒地上與野兔賽跑,直到把野兔跑死。打那以后,野兔再也不敢與布克斯胡德的刺猬賽跑了。
這則故事的寓意是:第一,無論什么人,不管他如何偉大,都不該嘲笑比自己差的人,就算是刺猬這樣的小動物也不可小瞧;第二,它告訴我們,一個男人必須依據自己的情況,挑一個和自己相貌相配的人為妻。那么誰遇到了刺猬,就得留心刺猬的女人也也是刺猬。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八
狐貍在山里生活。它拼盡全力,整天為生計奔忙,但是收效并不如意,它常常挨餓、受凍。不僅如此,它還常常遇到危險。一天,狐貍偷了農人的一只雞,剛好被一只大黃狗發現,大黃狗忽然撲了過來。狐貍趕緊放棄了那只雞,拼命地逃跑,差一點兒就被大黃狗給捉住。狐貍想,假如有一天不幸被狗咬住,那么性命就沒了。它越想越害怕。
它很羨慕家畜們的有規律而又平靜安逸的生活。牛耕完田后便回到牛棚,那里有主人早已準備好了的上等飼料,它可以慢慢地享用了;狗負責看家護院,一日三餐吃得飽飽的,有時還能吃到骨頭;貓逮住老鼠當點心吃,本來挺爽的,還會得到主人獎勵的魚。它們實在太幸福了。
狐貍對此很不服氣。它認為自己的先天條件并不比牛、狗、貓差,可是,為什么自己的生活狀況卻遠遠不如它們。想到這,它感到忿忿不平。它認為這是老天不公平,虧待了自己。
通過與牛、狗、貓的對話,狐貍增加了自信。它想,既然我比牛、狗、貓優秀,農人肯定會高看我一眼的。也許,主人會讓我當它們的頭領,指揮它們做事。于是,它便神氣十足地去找農夫求職。它表示,它會像牛、狗、貓一樣,盡心盡力,成為農人家里的優秀打工仔,決不會辜負主人的希望。
狐貍支吾了半天,也沒有回答上來。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九
烏龜的鹽用光了,他覺得吃東西不擱鹽沒味道,便決定去拜訪自己的兄弟,看看他有沒有多的鹽。果然,他兄弟還有不少。
“可你怎么把鹽搬回家呢?”烏龜兄弟問烏龜。
“用樹皮包好,再用繩一捆,我拉著繩子拖,不就得啦,”烏龜說。
“好主意,”烏龜兄弟大聲說。
他倆整整齊齊捆好了鹽,然后烏龜就慢慢騰騰地朝家里定去,一路上,鹽包拖在身后“嘭、嘭。嘭”直響。
突然他被什么東西扯了一下,回頭一看,只見鹽包上跳上來一只大蜥蜴,正穩穩當當地坐在那兒瞅著自己。
可是蜥蜴一個勁地堅持這包鹽是他撿的,就是不肯下來,除非烏龜同他一起去長輩面前打官司。可憐的烏龜只好依了他。于是他倆便來到法庭上。
烏龜首先告狀,他解釋了自己手短腳也短,所以拿東西總是要放在身后拖。接著蜥蜴替自己說了話,申明這鹽包是自己在路上撿到的。
“路中之物,當然是誰撿的歸誰得嘛!”蜥蜴理直氣壯地大聲說。
長輩們挺認真地討論了好久,其中許多都與蜥蜴有關系,暗想沒準兒也可以撈點鹽,便判定將這包鹽分開,烏龜與蜥蜴各得一半。
烏龜失望極了,他知道這包鹽明明是自己的,可是沒辦法,也只好服從。
他嘆了口氣,看著他們打開了鹽包。
蜥蜴縱身抓住了被大部分樹皮包著的那一半鹽,留給烏龜的另一半卻散了一地,倒霉的烏龜極力想把鹽捧起來,可是哪能呢?他的手太小,并且樹皮也太少,不夠包。結果他只拿了一少半鹽,卷在幾片樹葉和剩下的樹皮里,離開法庭回家了。這時那些長輩卻把灑在地上的鹽統統刮了起來,管它臟不臟,都拿回去交給了自己的老伴。
烏龜大嬸見丈夫只帶回這么一丁點鹽,大為掃興,而當烏龜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訴她后,她又對丈夫的遭遇憤憤不平。經過這次長途跋涉,烏龜感到累得慌,一歇就是好幾天。不過,他雖然動作遲緩,腦瓜卻轉得快,終于給他想出了一條對付蜥蜴的妙計。于是他告別了妻子,又上了路,一下一下朝蜥蜴家爬去,兩眼興奮得閃閃發亮。他走啊走啊,終于找到了蜥蜴,只見他正獨自抱著飛螞蟻吃得津津有味。烏龜悄悄地從后面慢慢摸上去,雙手一下按住了蜥蜴的腰。
“瞧我撿到了什么!”烏龜高聲嚷著。“你這是干啥?”摸不著頭腦的蜥蜴問。
蜥蜴不住地扭來扭去,要烏龜松手,烏龜便堅持要去法庭讓長輩評評理。
“這就公平啦,”烏龜說了一句,不等蜥蜴脫身,他便從一位老家伙腰帶上抽出刀來,將蜥蜴一刀兩斷。
貪心的蜥蜴就這樣送了命。
2023年趣味故事工作總結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0篇)篇十
老爺爺的辦法可好啦!他做了一只名叫皮特的面包狼。皮特很聰明,沒過多久就學會了干活,買面粉、做面包、烤面包、送面包……老爺爺輕松多了,每天都可以坐在墻角下曬曬太陽,或者到江邊散散步。
這個人就是糊涂先生。說干就干,他在小小面包店的隔壁開了一家大大面包屋。糊涂先生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烤出的面包總是糊的,吃起來又硬又苦,是全城最不好吃的面包。
只有一個人買糊涂先生的面包吃,那就是面包狼。皮特自己也是做面包的,為什么還要買別人的面包呢?真是奇怪!
面包狼肚子大,一次要吃很多面包。為了把好吃的面包留給小朋友們,他自己就買糊面包填肚子。
“啊,可愛的皮特!”糊涂先生一見到面包狼就流口水,張開雙臂想和皮特擁抱,順便咬一口吃吃。皮特是老爺爺做的,當然也是一個好吃的香面包。
皮特被糊涂先生咬過一次以后,再也不敢跟糊涂先生擁抱了。皮特花不多的錢,把糊涂先生做的面包買下來,全部吃掉。他只要能填飽肚子,可不講究味道。
糊涂先生對皮特是又恨又喜歡,恨的是皮特做的面包太好吃了,害得自己的面包天天大降價;喜的是有了皮特這個大肚子,大大面包屋才一直開著,不至于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