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班動物的教學活動篇一
1、探索動物睡覺的秘密;
2、嘗試用動作表現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
1、請幼兒收集有關介紹動物睡覺的圖書、圖片,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2、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2頁。
1、與幼兒談話:小朋友,你是怎樣睡覺的`?讓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2、那么你知道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啟發幼兒說出家養的小動物睡覺姿勢(貓、狗······)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動物睡覺的秘密。
(1)請幼兒分組活動,觀看有關動物睡覺的圖片、圖書,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2)講故事:動物怎樣睡覺?
4、游戲“誰在睡覺”
(1)看誰找得快: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找出正在睡覺的動物。
(2)看誰說得對:請幼兒說出蝙蝠、老虎、丹頂鶴等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3)看誰學得像:教師說出動物的名字,請幼兒模仿動物睡覺的姿勢。
5、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2頁,看看講講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6、教師可引導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眠姿勢。教育幼兒熱愛小動物。
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模仿動物睡覺的姿勢,比一比看誰學得像。
中班動物的教學活動篇二
1、了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睡眼方式,知道不同的動物所采取的睡眠方式,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保護自己。
2、能大膽猜想、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能用肢體動作表現動物睡覺的
3、萌發探究動物奧秘的興趣,激發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重點:了解動物的睡眠姿勢,產生探索動物的興趣,樹立保護動物的情感。
難點:知道動物的睡眠方式與生存環境的.關系。
1、播放課件,引入課題。
現看幼兒睡覺圖片,引發幼兒恩考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呢?
1)提問:小朋友,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2)組織幼兒討論:你們知不知道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3)依次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猜想、了解各種動物的睡眠方式,知道動物們的不同睡眠方式和生存環境的關系。樂意用動作表現動物們的睡眠姿勢。
1)依次出示圖片小狗、小貓、丹頂、小猴子、蜘蛛、蝙蝠、刺猬的動物圖片和它們睡覺的圖片,請幼兒大肥猜想交流經驗,產生探索動物的興趣。
小結:狗常常用前肢捧著鼻子睡覺,因為狗狗的鼻子很珍貴,它能嗅出危險情況,隨時驚醒;小貓睡覺時側著頭,一只耳朵貼著前肢睡覺,它的聽覺靈敏,周圈有任何聲響都能聽得到,能即時采取行動;丹頂鶴睡覺時單腳站立,一只腳提起來,頭縮進羽毛里,眼睛閉著,這樣能阻止熱量的流失:小猴子愛玩耍,老猴子生怕它跑遠了,在坐著睡覺時,就用前肢緊緊地把小猴子的尾巴抓住:蜘蛛在屋檐底下睡覺,腳上總是纏著一根嬌絲,要是有飛蟲按進了蛛絲,蛛絲動彈起來,蜘妹就很快得到信息,趕過來吃點過;蝙蝠睡覺時后肢勾住巖壁,身體倒掛,頭朝下面睡覺。當危險時它能快速起飛;刺猬睡覺時把全身端成球形,棘刺直立,鼻子稍露出,全副或裝:
2)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動物們的睡眠方式不同?
小結:動物們的不同睡覺方式,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保護自己。
3)組織游戲《猜猜我是誰》
3、播放課件《瀕危的動物》,激發幼兒保護身邊小動物的情感。
結束:請幼兒去告訴身邊更多的小朋友,讓大家一起來保護小動物。
中班動物的教學活動篇三
1.觀察了解動物千奇百怪的睡覺姿態。
2.能夠分清不同動物的不同睡姿并初步了解這些睡姿的作用。
1.《小豬睡覺》的音樂
2.有關動物睡覺的各種姿態的圖片ppt。
3.人手一份《動物睡姿的作用》調查表
1.歌曲導入(歌曲《小豬睡覺》)
——你們聽一聽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睡覺的?(歌詞:閉上眼睛睡覺,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搖搖)還發出什么聲音(咕嚕嚕)
2.做小客人去森林旅游觀察別的動物怎么睡覺
3.出示小松鼠睡覺的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
小結:原來小松鼠這樣睡是為了保暖。
4.出示丹頂鶴睡覺的圖片
5.出示蝙蝠睡覺的圖片
觀察蝙蝠是怎么睡覺的
——蝙蝠:“我的翅膀特別大但我的腳又特別短,倒掛著睡覺可以在我發現獵物靠近時只要腳一放開就能飛過去抓住他了。”
5)小結:他這樣睡是為了方便捕獵。
6.出示調查表
“小動物們睡覺的姿勢各不相同,有的是為了保暖,有的`是為了躲避敵人,還有的是為了方便捕獵。周老師這里有一張調查表,請小朋友把它們睡覺姿勢的作用在相應的內容下打鉤。”
7.“其實還有一些小動物和小刺猬一樣睡覺時的本領也很大!”
“他是怎么睡的?為什么這么睡覺?”(縮進殼里睡覺,可以防御敵人也能保暖。)
8.結束活動
中班動物的教學活動篇四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有了更多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機會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兒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為一些小事發生糾紛。如:他們擁有許多玩具,但常常因缺少玩伴而不會與人分享玩具,不會和別人一起玩。為此,設計本次教學活動。讓幼兒將自己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實踐和討論,使其體會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學習一定的交往方法,激發幼兒交往的愿望,培養幼兒初步的交往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同時,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感受和體驗與同伴一起玩的快樂情緒。
2、初步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和討論,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使幼兒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合作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重點: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合作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活動難點:通過實踐和討論,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小騎車,各種新奇的玩具、圖書等;活動音樂;
ppt:大家一起玩。
一、激發興趣,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老師知道小朋友可愛玩玩具了,今天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玩具,現在就請大家一起玩吧”!
1、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老師觀察幼兒情況。
2、集中表達,體驗快樂。
提問: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好玩嗎?
(大家一起玩是很快樂的事)。
二、看ppt(大家一起玩)前半部分,討論交流、樹立是非觀念。
1、討論:“他們為我們表演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應該怎么做才對?
三、積極動腦、嘗試體驗,學習一起玩的好方法。
1、教師出示小騎車,問:你們想玩嗎?
2、提出問題:有兩個小朋友要玩小騎車,可現在只有一輛車,怎么辦呢?
(鼓勵幼兒積極動腦、舉手發言,教師可適時地引導幼兒得出:一個先玩,一個后玩,就是輪流玩)。
3、請兩名幼兒輪流玩小騎車。
四、看ppt后兩部分。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找到了大家一起玩的好方法,體驗一起玩的樂趣。玩時要勇敢地說出心里的想法,互相謙讓、有禮貌,愛惜玩具、注意安全、不影響妨礙別人。
五、結束部分,鼓勵幼兒正確與他人分享玩具。
幼兒自由選擇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
六、延伸活動:
1、和臨班同伴分享玩具,體驗一起玩的樂趣;
2、分組一起玩角色游戲:超市、銀行、娃娃家等。
1、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2、強化幼兒的合作情感體驗。
中班動物的教學活動篇五
1、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辨別標記圖
2、嘗試不同的方式搬運蛋、懂得保護好蛋、體驗探索的快樂
1、各種各樣的蛋若干個
2、動物圖片(雞、鴨、鵝、鳥)
3、小標記圖(人手一個)大方位圖一張(幼兒園操場)
4、塑料袋等運蛋的材料若干
一、 導入
1、出示幾張動物圖片,師:來我們和媽媽們問好,幼:雞媽媽好,鴨媽媽好、鵝媽媽好、鳥媽媽好。
二、尋找蛋寶寶
1、師:現在每人來拿一張卡片,按照上面的位置,把蛋寶寶全部安全地帶回來,放在自己座位的前面,我們出發吧!
2、幼兒到操場上去尋找
三、討論
1、出示大方位圖 請幼兒分別舉起自己的卡片告訴大家,我在哪里找到了幾個蛋寶寶。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位置在方位圖上作上標記。
2、提問:我是怎樣把蛋寶寶運回家的?(用手或者用其他東西幫忙)
四、運蛋
2、教師提供一些方便運蛋的材料(如:塑料袋,碗,報紙、筐子等)
3、幼兒運蛋 教師在過程中提醒幼兒要保護好蛋寶寶
五、觀察
1、數數我們的蛋寶寶有沒有都回家
2、每人領一個蛋寶寶,做蛋寶寶的媽媽,保護好它,比比誰把寶寶帶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