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關于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范文一
一、強化管理措施,不斷提高環境衛生作業水平。
一是繼續抓好環衛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提請政府將《金昌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列入立法計劃,以加強對建筑垃圾(渣土)的運輸、堆放、填埋等規范管理,加大對偷拉偷運、沿街撒漏、違規亂傾亂倒建筑垃圾的懲處力度,維護城區良好的市容環境;三是完成《金川區高標準公廁建設及改造方案(2015-2017)中所承擔的年度建設改造任務;四是全力做好生活垃圾處理場和醫廢處置中心管理工作,全面達到環保要求;五是結合平涼市生活垃圾處理先進經驗,進一步和我市金泥集團溝通,計劃推進金昌市生活垃圾綜合利用項目;六是逐步淘汰建設在市區內的簡易式垃圾中轉站,購買小型垃圾收集車;七是完成區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及安排的其它工作。
二、對接前瞻項目,健全環衛基礎設施服務功能。
繼續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完成西環路大型壓縮式垃圾中轉站項目建設任務并投入使用;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處置系統建設任務;編制上報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爭取明年開工建設;餐廚垃圾處理納入議事日程;新建移動式公廁6座;計劃新建簡易垃圾中轉站3座;安裝果皮箱200個。
三、爭取專項資金,提高環衛機械化作業水平。
計劃購置4臺道路清掃車和10輛小型垃圾收集車,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降低道路揚塵污染,減輕環衛清潔工的勞動強度。
四、發揮管理職能,提升城鄉環衛工作一體化水平。
一是繼續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二是加大農村環境衛生的監督檢查力度,全面提高城鄉環境衛生整體水平,實現城鄉環境衛生的長效化、一體化管理。
五、改革創新,實現環衛工作多元化運行。
一是在城郊道路對外承包的基礎上,總結經驗,計劃嘗試對市區道路進行劃片整體對外承包,提高市區環境衛生整體水平;二是擴大宣傳,利用媒體等宣傳媒介,增強市民環境衛生意識。
關于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范文二
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專項整治,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生活環境不斷優化,農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廣大群眾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建造干凈、整潔、有序的新農村,已成為當前農村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
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根本目的是改變農村“臟、亂、差”現象,還農村清潔美麗面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這不僅是改善農村衛生面貌的主要途徑,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環節。
黨的xx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實現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農村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協調,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我縣在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清潔家園行動等工作中,都對農村環境衛生和城鄉垃圾收集處理提出了具體要求,抓實抓好這項工作,既是當前的階段性要求,更是一項長期堅持的任務。
干凈、整潔、有序的村容村貌,有利于改善生活環境,愉悅群眾身心,提高生活質量,也有利于凸顯農村在發展中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是一件惠及廣大群眾,讓農村共享發展成果的實事。
1.垃圾隨意丟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條件的富足和外來人口的增加,農村生活垃圾數量日益增多。但部分群眾自覺收集垃圾的意識尚未養成。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置,往往是道路沿線村民隨意丟棄在路邊,等著公路養護人員、衛生保潔員上門清理;河、溪沿岸村民將垃圾隨意堆放江邊;住在村中的村民則將垃圾傾倒在房前屋后,等著天長日久自行腐化。群眾環保意識不強,衛生意識欠缺,導致政府一直倡導的垃圾集中收集無法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更是無從談起。
2.基礎設施滯后,收集轉運覆蓋不全。近三年,雖然政府日益重視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先后建設和購置了一批垃圾收集方面的基礎設施,但客觀上仍然存在數量不夠、覆蓋面不廣等現象,部分基礎設施由于年久失修和保管不當,不同程度出現缺損。多數鄉鎮清運力量薄弱,有的甚至未配備專職清運保潔人員,垃圾收集轉運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偏遠村莊垃圾清運幾乎處于真空狀態,一些村莊的垃圾坑經常出現垃圾外溢現象。許多垃圾衛生死角由于農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生產垃圾等互相混雜,加上人力、財力和精力等因素制約,短期內面廣量多仍無法轉運,導致臭氣彌漫,影響周邊環境。
3.村級經濟薄弱,財政保障有待加強。從我縣實際情況來看,農村集體經濟普遍較差,衛生保潔經費來源渠道單一,除了正常的上級撥款,幾乎無其他來源保障。縣里雖然出臺專項政策,對農村垃圾收集、清運實施資金補助,但按照現有補助標準,一個中等規模的村一般每年只能得到不到萬元左右的補助,較小的村則只有千元。考慮物價上漲和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僅靠財政補助的經費,遠遠無法應付衛生保潔開支,有些村連保潔員報酬都一降再降,垃圾收集清運工作更是無力承擔。
4.保潔機制滯后,監督管理有待增強。保潔考核制度經歷了從無到有和不斷完善的過程,為推動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奠定了基礎。但現有考核方式的設計在督促、激發保潔隊伍方面力度不大;考核中對模式化的常規內容較為重視,但對不同地區在不同條件下的保潔實效缺乏統一、科學的衡量標準。在以村為主的保潔模式下,管理和監督力度不夠,往往以集中整治應付突擊檢查,環境衛生管理不夠常態化、精細化。
深化宣傳增強意識。農村環境衛生工作是一項基礎工作,也是一項長期任務。要真正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衛生面貌,除了政府重視外,關鍵在于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在于環保意識的普遍提高。思想觀念的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須持之以恒做好宣傳、營造氛圍。由宣傳或創建部門牽頭,充分借助廣播、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制訂階段性和長期性的宣傳方案,做到短期有宣傳重點,長期有宣傳目標,實現聽覺上有聲,視覺上有形,生活上有影,形成立體式氛圍,讓廣大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農村垃圾收集處理的意義和好處,逐步改變不良習慣,自覺參與到垃圾收集和衛生保潔當中。
科學探索環衛機制。結合農村實際,多策并舉做好工作,實現城鄉垃圾收集轉運無縫對接。每個鄉鎮要制定規劃,科學選址,建設、添置垃圾收集設施,延伸收集終端覆蓋范圍,真正建立起“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置”運行體制,實現增點擴面。要結合各鄉鎮特點因地制宜開展工作,積極探索環境衛生工作新機制,現在許多鄉鎮實行衛生工作公司化,通過政府花錢買服務的形式實現服務外包,使得環境衛生工作業務上更專業,責任上更明確,管理上更有效。還有的村積極探索“垃圾不落地”,環衛機制不斷完善。
找準抓手加強整治。鄉鎮、村要以生態、衛生、文明等各類創建活動為載體,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雙清”行動、“四邊三化”行動等重點工作,對照目標要求,制訂工作方案,整合財力、精力,找準工作抓手,推動工作開展,提高工作實效。要以縣農辦的“農村環境衛生一鍵通”所暴露問題的督查、整改為契機,在發現一個整改一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要求,消滅一批同類型的衛生死角,實現以點帶面。也可以在新聞媒體設立固定時間的“曝光臺”,對衛生死角進行曝光。做到日常工作和專項整治相結合,通過抓日常、抓整治,促進衛生保潔狀況持續得到改善。
提高補助強化保障。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采取縣財政補一點、鄉鎮財政出一點、村出一點、村民自己出一點“四結合”的資金籌集方式,實現運行經費的正常保障。激發和提高保潔人員工作熱情,適當提高保潔報酬,結合相關優惠政策,支持更多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群眾克服“難為情”思想,積極參與衛生保潔工作。鄉鎮要加大公共財政向環境衛生工作的傾斜力度,特別是現階段在完善基礎設施、安排環境衛生專項經費等方面要加大力度,為徹底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打實基礎。
健全制度促進長效。縣級層面可以整合農辦、城管、環保、交通、水務等各部門力量,明確管理主體,優化考核辦法,做到督查、整改、考核、提高等制度有機結合,改變撒網式的工作方式,分階段、分部位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抓出治理實效。如針對目前突出存在的亂倒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問題,應明確管理主體,組建專門的處置隊伍,各鄉鎮開展巡查,并設立有獎舉報制度,一有發現或接到舉報鄉鎮,能迅速行動,堅決打擊。要強化環境衛生管理機構作用,重視常態化、目標化管理,經常性開展檢查、督查,做到每周一抽查、每月一普查。對存在問題較多、群眾意見較大的村及相關衛生問題,要認真分析原因,通過在一定范圍的內部“曝光”,形成限期整改的倒逼壓力,切實整改衛生頑疾。要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作為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抓手,以高度的責任感,持之以恒抓落實,切實改變農村環境面貌,提高農民生活品質。
關于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范文三
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專項整治,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生活環境不斷優化,農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廣大群眾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建造干凈、整潔、有序的新農村,已成為當前農村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
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根本目的是改變農村“臟、亂、差”現象,還農村清潔美麗面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這不僅是改善農村衛生面貌的主要途徑,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環節。
黨的xx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實現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農村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協調,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我縣在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清潔家園行動等工作中,都對農村環境衛生和城鄉垃圾收集處理提出了具體要求,抓實抓好這項工作,既是當前的階段性要求,更是一項長期堅持的任務。
干凈、整潔、有序的村容村貌,有利于改善生活環境,愉悅群眾身心,提高生活質量,也有利于凸顯農村在發展中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是一件惠及廣大群眾,讓農村共享發展成果的實事。
1.垃圾隨意丟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條件的富足和外來人口的增加,農村生活垃圾數量日益增多。但部分群眾自覺收集垃圾的意識尚未養成。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置,往往是道路沿線村民隨意丟棄在路邊,等著公路養護人員、衛生保潔員上門清理;河、溪沿岸村民將垃圾隨意堆放江邊;住在村中的村民則將垃圾傾倒在房前屋后,等著天長日久自行腐化。群眾環保意識不強,衛生意識欠缺,導致政府一直倡導的垃圾集中收集無法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更是無從談起。
2.基礎設施滯后,收集轉運覆蓋不全。近三年,雖然政府日益重視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先后建設和購置了一批垃圾收集方面的基礎設施,但客觀上仍然存在數量不夠、覆蓋面不廣等現象,部分基礎設施由于年久失修和保管不當,不同程度出現缺損。多數鄉鎮清運力量薄弱,有的甚至未配備專職清運保潔人員,垃圾收集轉運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偏遠村莊垃圾清運幾乎處于真空狀態,一些村莊的垃圾坑經常出現垃圾外溢現象。許多垃圾衛生死角由于農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生產垃圾等互相混雜,加上人力、財力和精力等因素制約,短期內面廣量多仍無法轉運,導致臭氣彌漫,影響周邊環境。
3.村級經濟薄弱,財政保障有待加強。從我縣實際情況來看,農村集體經濟普遍較差,衛生保潔經費來源渠道單一,除了正常的上級撥款,幾乎無其他來源保障。縣里雖然出臺專項政策,對農村垃圾收集、清運實施資金補助,但按照現有補助標準,一個中等規模的村一般每年只能得到不到萬元左右的補助,較小的村則只有千元。考慮物價上漲和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僅靠財政補助的經費,遠遠無法應付衛生保潔開支,有些村連保潔員報酬都一降再降,垃圾收集清運工作更是無力承擔。
4.保潔機制滯后,監督管理有待增強。保潔考核制度經歷了從無到有和不斷完善的過程,為推動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奠定了基礎。但現有考核方式的設計在督促、激發保潔隊伍方面力度不大;考核中對模式化的常規內容較為重視,但對不同地區在不同條件下的保潔實效缺乏統一、科學的衡量標準。在以村為主的保潔模式下,管理和監督力度不夠,往往以集中整治應付突擊檢查,環境衛生管理不夠常態化、精細化。
深化宣傳增強意識。農村環境衛生工作是一項基礎工作,也是一項長期任務。要真正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衛生面貌,除了政府重視外,關鍵在于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在于環保意識的普遍提高。思想觀念的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須持之以恒做好宣傳、營造氛圍。由宣傳或創建部門牽頭,充分借助廣播、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制訂階段性和長期性的宣傳方案,做到短期有宣傳重點,長期有宣傳目標,實現聽覺上有聲,視覺上有形,生活上有影,形成立體式氛圍,讓廣大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農村垃圾收集處理的意義和好處,逐步改變不良習慣,自覺參與到垃圾收集和衛生保潔當中。
科學探索環衛機制。結合農村實際,多策并舉做好工作,實現城鄉垃圾收集轉運無縫對接。每個鄉鎮要制定規劃,科學選址,建設、添置垃圾收集設施,延伸收集終端覆蓋范圍,真正建立起“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置”運行體制,實現增點擴面。要結合各鄉鎮特點因地制宜開展工作,積極探索環境衛生工作新機制,現在許多鄉鎮實行衛生工作公司化,通過政府花錢買服務的形式實現服務外包,使得環境衛生工作業務上更專業,責任上更明確,管理上更有效。還有的村積極探索“垃圾不落地”,環衛機制不斷完善。
找準抓手加強整治。鄉鎮、村要以生態、衛生、文明等各類創建活動為載體,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雙清”行動、“四邊三化”行動等重點工作,對照目標要求,制訂工作方案,整合財力、精力,找準工作抓手,推動工作開展,提高工作實效。要以縣農辦的“農村環境衛生一鍵通”所暴露問題的督查、整改為契機,在發現一個整改一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要求,消滅一批同類型的衛生死角,實現以點帶面。也可以在新聞媒體設立固定時間的“曝光臺”,對衛生死角進行曝光。做到日常工作和專項整治相結合,通過抓日常、抓整治,促進衛生保潔狀況持續得到改善。
提高補助強化保障。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采取縣財政補一點、鄉鎮財政出一點、村出一點、村民自己出一點“四結合”的資金籌集方式,實現運行經費的正常保障。激發和提高保潔人員工作熱情,適當提高保潔報酬,結合相關優惠政策,支持更多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群眾克服“難為情”思想,積極參與衛生保潔工作。鄉鎮要加大公共財政向環境衛生工作的傾斜力度,特別是現階段在完善基礎設施、安排環境衛生專項經費等方面要加大力度,為徹底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打實基礎。
健全制度促進長效。縣級層面可以整合農辦、城管、環保、交通、水務等各部門力量,明確管理主體,優化考核辦法,做到督查、整改、考核、提高等制度有機結合,改變撒網式的工作方式,分階段、分部位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抓出治理實效。如針對目前突出存在的亂倒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問題,應明確管理主體,組建專門的處置隊伍,各鄉鎮開展巡查,并設立有獎舉報制度,一有發現或接到舉報鄉鎮,能迅速行動,堅決打擊。要強化環境衛生管理機構作用,重視常態化、目標化管理,經常性開展檢查、督查,做到每周一抽查、每月一普查。對存在問題較多、群眾意見較大的村及相關衛生問題,要認真分析原因,通過在一定范圍的內部“曝光”,形成限期整改的倒逼壓力,切實整改衛生頑疾。要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作為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抓手,以高度的責任感,持之以恒抓落實,切實改變農村環境面貌,提高農民生活品質。
關于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范文四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愛衛會:
根據懷政辦函[20xx]59號《20xx年懷化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實施方案》、《懷化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考核辦法》的文件精神,上半年,市愛衛辦會同市創建辦對我市十三個縣(市、區)的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暗訪檢查和督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推進有序
(一)領導重視,組織嚴密。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對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高度重視,制定了行動方案,成立了領導機構,進行了強有力的宣傳發動工作,召開了動員大會,明確了年度工作任務和目標,獎罰措施,許多縣市區安排了專項經費,添置了各種環衛設施,基礎設施較以前更加完善,定期組織環境衛生集中突擊活動,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
(二)措施得力,多管齊下。全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開展以來,各縣市區多項措施并舉,狠抓落實。一是以衛生創建為載體,促進環境衛生城鄉聯動。二是以農村改廁為契機,推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三是以重點難關為突破,大力開展專項集中整治。四是以項目建設相結合,形成部門協作合力,強化資源整合,部門通力協作,全面改善農村條件。五是以典型示范為引導加快整潔行動進程。六是以愛衛突擊活動為平臺,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各縣市區加強了日常監督和指導,確保各項工作都落到實處。
(三)突出重點,效果明顯。今年上半年以來,大部分縣市區對城區主要干道、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居民社區、溪河兩岸、鄉鎮主要街道、公路沿線、旅游景點衛生進行了集中整治,環境衛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大部分縣市區、鄉鎮基本上沒有陳積垃圾、暴露垃圾,所查各鄉村大都定期開展衛生評比,并張榜公布。各項工作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總體效果表現農村比城市力度大,變化大。綜合暗訪和督查的考核情況,上半年在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中表現相對較好的縣市區有:辰溪縣、溆浦縣、麻陽縣、新晃縣、洪江區、通道縣。
二、存在問題
(一)少數縣市區、鄉鎮對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不夠重視,活動流于形式。效果較差。一些主要干道和城鄉結合部位存在衛生死角;少數縣市區的公路沿線及附近村莊暴露垃圾較多。
(二)農貿市場普遍較差,與考核標準差距較大。主要問題是:場外經營現象普遍,不劃行歸市,清掃保潔不到位,垃圾較多,公共廁所衛生保潔不到位,鄉鎮存在馬路市場。
(三)社區背街小巷衛生保潔不到位,溪河兩岸有積存暴露垃圾,河面有漂浮垃圾、污物。
(四)餐飲行業“三防”設施普遍薄弱,出店占道經營嚴重,鄉鎮餐飲店面無證經營嚴重。
(五)建筑工地大部分未圍擋作業,建筑材料占道亂堆亂放現象嚴重。
三、下段工作要求
(一)各縣市區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持久地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下半年,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考核小組將對我市進行暗訪,11月份我市將對今年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進行全面的考核驗收,并將再次評選出全市“十佳鎮”和“十差鎮”在新聞媒體進行公布。
(二)各縣市區愛衛辦要把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和其他各項工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與績效考核掛鉤,實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