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一
我覺得這本書的驚人之處不僅在于情節曲折,撲朔迷離,更驚人的是凡爾納在書中所寫的故事,盡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并在小說發表25年后,人們制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啊,由此看來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精妙之處還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困難。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里》一樣具有強烈的可讀性,整部小說不僅動用大量篇幅對海底知識進行了詳盡的解讀,更讓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
文檔為doc格式
小學生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二
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里》,作者把《海底兩萬里》的人物寫的栩栩如生,情節驚險曲折,布局巧妙……讀后讓我知道了許多的文化,地質學等!
《海底兩萬里》是一本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可靠性的名著。讓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介紹諸多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珍珠、等科學知識,成為了名不虛傳的科學家。值得我們好好認真學習。
小學生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三
這個寒假,自從我閱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世界文學名著之后使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法國巴黎自然博物館的教授阿尤納斯與他的仆人康塞爾,捕鯨手之王尼德在追捕海怪的時候落海,被駕駛潛艇的尼摩船長救起,和他一起在海底中遠游的經歷。這本科幻小說會使我們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朋友們飽覽到海底變化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各類生物:最遠的極地、最深的海溝、最大的珍珠……大蜘蛛、章魚、鯊魚……讓人目不暇接的同時還耳目一新。這本名著還是一部出色的懸念小說。從海面上“海怪”出沒,攪的人心慌慌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漩渦,吞噬為止,懸念迭出。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沒有氧氣了”這一章。
鸚鵡螺號被封在冰道中,阿尤納斯和尼摩船長都成了大冰障的俘虜。此時儲氣庫里的氧氣只夠用兩天,他們已經在水下停留了16小時,船內的空氣需要更換了,只要在48小時之內走出去才能獲救。船員尼德和尼摩船長穿上潛水服,主動挖冰。鸚鵡螺號漸漸下沉,停在540米深的冰層上。船員們被分成幾批,換上潛水衣,背著壓縮空氣筒,走下船開始賣力地干起來。兩個小時輪換人員。他們工作了12小時,只挖掉了1米厚的一層冰如此算來,尼摩船長他們需要四五天的時間,才能把冰層鑿開船上的空氣渾濁不堪,阿尤納斯差不多要喘不過起來了,尼摩船長只好打開儲氣庫的閥門,將一部分新鮮空氣送入船內。船兩側和頭頂上的冰層明顯增厚,聰明的尼摩船長突然想到了船上的熱水,便將一股股熱水從船上噴出,注入到海水里。三個小時以后,海水的溫度就上升了1度。大家拼命地干活,與死神作斗爭,過了幾天,他們成功了。可是,沒有空氣、不能呼吸的危險正緊緊跟隨著他們。阿尤納斯教授的胸口仿佛壓上了一塊大鉛塊,憋悶得臉色發紫、肢體麻木,頭腦已不能思考問題,視線模糊一片。就在那全船人員的生面都危在旦夕的那一刻,鸚鵡螺號沖出冰層,船蓋立即被掀開,新鮮空氣涌入了船內的每一個角落。他們都得救了。
讀到這兒,看到他們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昨天,我和爸爸騎車去丹陽。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河陽兩個字,爸爸告訴我看到河陽就快要到了親戚家,原本氣喘吁吁的我又卯足了勁,用力蹬起踏板。走了5公里,又走了12公里,還是沒有到,我有點想放棄了。但是轉念又思,成功不就住在失敗的隔壁嗎,30幾公里我都堅持下來了,應該很快就到了吧,在堅持吧,堅持就是勝利!但我又泄了氣,雙腳像灌了鉛一般,仿佛手腳都被鐵鏈給銬住了,渾身的力氣全都被抽空,望著老爸的背影,或許是無意的,他遠遠地甩下了我。我頓時迷茫了,想:怎么辦,我的體力已經透支,加上不認識路,如果拼命趕超,一定會三天都不能走路了。
是停下,等他發覺我不在身后了,再來找我的,還是勇往直前,一鼓作氣沖到目的地?我的心思在這兩個相仿中不停的徘徊,看著塵土飛揚,似乎它也在嘲笑我膽小鬼。就在這時,我堅定地選擇了往前騎,戰勝這個困難,邁過這道坎坷。我堅定了信念。看著路旁飛逝的路景,聽著令人亢奮的交通進行曲,我的全身好似卯足了勁。漸漸地,我趕上了老爸,看著路牌,看著風景,看著老爸那鼓舞士氣的目光與贊賞,我的心宛如游龍,翩若驚鷗。這一切的一切全是奮斗。皇天不負有心人,又騎了2公里,我們終于來到了目的地--花園村。飽覽美好的田園風光,滿懷少年的豪情,我的心里頓時又有一種興奮之情油然而生。
看完書,我不禁對作者佩服起來,當時科技不發達,作者的這些奇思妙想使人贊嘆不已,大膽的想象,生動的情節,打動了人心……快來閱讀吧!
小學生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四
這個寒假,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翻開了凡爾納的代表作品《海底兩萬里》,讀完小說,我必須誠懇的表示,它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它讓我了解了許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美麗島嶼,讓我了解了康塞爾是何等的忠誠……總而言之,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作者在海底遨游,能看見許多珍貴的魚兒,又能經歷許多希奇古怪的事,我好羨慕作者,但我有幸能看到這部著作,也算三生有幸。
皮埃爾?阿龍納斯被美國海軍部部長邀請去尋找令人們不得安寧的“獨角鯨”。在船上認識了尼德?蘭,并成了好朋友。他們在一次次地追逐“獨角鯨”,但都沒有成功。在一次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仆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來得知這只驚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這潛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然后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和水中奇異景象。最后,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是,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主人翁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只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尋自由,又對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并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其中有幾處引人入勝,使我難以忘懷: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為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他們把嵌板打開,把鐵梯通電,土人們被強大的電流壓了回去。他們獲救了!
下部第三章“一顆價值千萬法郎的珍珠”:這一章敘述尼摩船長,阿龍納斯,他的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在收集珍珠時發現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鯊的襲擊,幸虧尼摩船長以無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蘭對鯊魚身體結構的熟識,用魚叉刺中鯊魚的心臟而完結生命為告終。在細節可以看出尼摩船長他,作為逃到海底的人類種族代表之一,而對人類表現出無私的奉獻精神。不管他平時嘴上怎么說,但這個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還未完全泯滅。
這本書還寫了冰山封路、章魚襲擊……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爐。
看完這一本書,我想到了一個充盈豐富的世界,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著我們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在這本書里,我感受到了平時感受不到,想到了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東西。
在這本書里,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能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獵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長是怎樣制服鯊魚的;還可以了解到諾第留斯號是怎樣沖破冰山的圍攻脫離險境,安然無恙地奔馳在危機四伏的海底的;這里能給你全新的感受,體驗到另類,刺激的人生。
小學生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五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講述了“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
1866年,在海中出現了一個有著龐大體積和超快速度的怪物。由于懷疑它是一頭獨角鯨,所以美國為此派出了一支追蹤船隊。
他們在空蕩蕩的大海漫無目標的尋找了三個多月,但毫無獨角鯨的蹤影。正當他們要回去的時候,終于發現了目標。一番搏斗后,才發現其實它是一艘潛艇。
這艘潛艇名叫“鸚鵡螺”號,它的主人是尼摩船長。尼摩船長是一位決心終身從事航海生活的古怪人物。他打算從日本海出發,航行海底世界一周。于是,教授等三人隨同船長開始了對海底世界的游覽。
“鸚鵡螺”號首先潛入太平洋,隨后又進入了印度洋。而“鸚鵡螺”號,通過波斯灣和紅海時,又駛向地中海,轉眼間它便穿過蘇伊士運河并經過被尼摩船長命名為“阿拉伯隧道”的海中峽谷進入地中海,駛出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
當他們清醒過來時,發現已經得到了當地漁民的救助,平安的到達了挪威北部的一個海岸上。
可“鸚鵡螺”號后來下落如何呢?尼摩船長究竟是什么人呢?這一切都將是一個謎了。
我不僅從這本書里看到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我的心也隨之忐忑不安,而且這本書的語句都非常優美,有形容美麗景色的,也有形容絕望心情的,讓我收獲很多!
是凡爾納的著名科幻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講述了“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在海中出現了一個有著龐大體積和超快速度的怪物。由于懷疑它是一頭獨角鯨,所以美國為此派出了一支追蹤船隊。
他們在空蕩蕩的大海漫無目標的尋找了三個多月,但毫無獨角鯨的蹤影。正當他們要回去的時候,終于發現了目標。一番搏斗后,才發現其實它是一艘潛艇。
這艘潛艇名叫“鸚鵡螺”號,它的主人是尼摩船長。尼摩船長是一位決心終身從事航海生活的古怪人物。他打算從日本海出發,航行海底世界一周。于是,教授等三人隨同船長開始了對海底世界的游覽。
“鸚鵡螺”號首先潛入太平洋,隨后又進入了印度洋。而“鸚鵡螺”號,通過波斯灣和紅海時,又駛向地中海,轉眼間它便穿過蘇伊士運河并經過被尼摩船長命名為“阿拉伯隧道”的海中峽谷進入地中海,駛出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
當他們清醒過來時,發現已經得到了當地漁民的救助,平安的到達了挪威北部的一個海岸上。
可“鸚鵡螺”號后來下落如何呢?尼摩船長究竟是什么人呢?這一切都將是一個謎了。
我不僅從這本書里看到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我的心也隨之忐忑不安,而且這本書的語句都非常優美,有形容美麗景色的,也有形容絕望心情的,讓我收獲很多!
小學生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六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儒勒·凡爾納,他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用豐富的想象力寫出了《海底兩萬里》這本科幻小說中的巨作。
這本書主要寫了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助手康塞爾被邀請并參加了一次消滅海怪的行動,在人群中認識了魚叉手尼德蘭,之后再行動中他們三個以外的被這只海怪抓獲,被抓后才知道這是一艘潛水艇,而并不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海怪,在艇上他們認識了一位與世隔絕的船長“尼摩”。他們跟隨著尼摩船長在海底行了兩萬多里,經歷過許許多多的事,多少次險死還生,最后,在尼摩船長復仇中找到了機會,成功地逃出了這艘潛艇,而尼摩船長他們也不知去向。
在旅行途中,他們遇到了大章魚,在與章魚打斗的過程中,尼摩船長的同胞被章魚抓走了,他非常的傷心,這一幕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可每次我都是一陣感慨,這樣重情義的人在現在社會能夠有幾個?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我看過的一個故事,一群人在海上遇難了,有三個人得以幸免,躲在一個小艙里險死還生,可是氧氣卻只能支持一個人等到救援隊到來,其中一個人把另外兩個人殺死了。現在這個社會,人人都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當有朋友遇到了危機,能有幾個人出手相助?但是尼摩船長他卻可以這樣做,總之,如果現在的社會能夠美好一點,那該有多好啊!
小學生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七
今天我讀了《海底兩萬里》,深有感觸。
《海底兩萬里》講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見所聞。 故事的起因是1866 年所發生的一件怪事。當時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發現了一頭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海怪”的襲擊。出于對航海安全的考慮,也是在公眾的呼吁下,由美國政府出資派出了一艘戰艦對“海怪”進行追逐。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參加了這次追逐。結果,追逐怪物的戰艦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兇猛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兩位同伴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隨“海怪”周游四海,探盡海底秘密,歷經千辛萬苦。最后,因不堪海底世界過于沉悶的生活,他們設法逃走,重回陸地,并將“鸚鵡螺”號的秘密公諸于世。
全書情節曲折,懸念迭出,引人入勝。文章想像力豐富,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所展現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麗更是令人趣意盎然,而且還可以使讀者從中學習到有關海洋生物、氣象、地理等方面的豐富知識。可見作者文筆細膩,構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勝,又很有教育意義,適合各種年齡的讀者。而且,作者的幻想并不是異想天開,都是以科學為根據的。書中很多在當時沒有的器材,都變成了現實生活中實有之物。
《海底兩萬里》中,一些句子運用的非常好,比如:“ 最下層的深淵里是怎樣的情形呢?海底二萬二千海里或一萬五千海里的地方有些什么生物 和可能有些什么生物呢?這些動物的身體構造是怎樣的呢?”這三句話運用了排比式連續發問,引起我們的興趣,并跟隨阿龍納斯教授直到揭開怪物的真實面目。還有比如:“尼摩船長的手抖起來,幾滴眼淚從他的眼中流出來了。”這句話對尼莫船長的動作、行為的妙寫盡管簡潔,但有力地凸顯了他的內心世界。尼莫船長表面冷漠,但面對離開的同伴時,他再也無法抑制內心的痛苦了。這樣精彩的句子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再說了。
讀完《海里兩萬里》后,我了解了很多關于海洋里的知識,也知道了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很多新事物會層出不窮,但也不要異想天開,不要被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所迷惑,正如尼莫船長的名字一樣,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就是“子虛烏有的”。
小學生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八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賽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
文章講述的是:在一八六六年,當時在海上發現了一個被認為是獨角鯨的大怪物,它已把幾艘船給撞沉。法國一個生物學家叫阿隆納克斯與另外幾個同伴一起出海追捕這只大怪物。其實這怪物并非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在追捕過程中發生了很多驚險刺激的故事。書的主人公船長阿隆納克斯為了救出險被獨角鯨吃掉的同伴,不顧個人安危與獨角鯨搏斗,最后被獨角鯨吃掉。
這本書不但讓讀者在閱讀時有身臨其境的驚險刺激感,而且也讓讀者在閱讀后為書中人物而感動。
在船員們處在危急當中的時候,阿隆納克斯船長說:“我是船長,我有責任要保護好你們”船長這種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很偉大、甚至讓人為之震撼。而孔賽依的船員在一次和大鯊魚搏斗的時候,情況十分危急,船快要被撞沉了,孔賽依拿起匕首不顧一切地跳下海里,用匕首深深地扎進大鯊魚的肚子,鮮血把海水都染成了紅色的了。大鯊魚被打敗了,船上的人們安全了,孔賽依被救回到船上時,同伴們問他怎么這么傻跳下海里和大鯊魚搏斗,他說:“我是船上的一分子,大家一定要團結一致,才能保住我們的船,我怎么能夠怕危險而不顧同伴們的生死呢?”這個情節、孔塞伊的一句話,很自然的體現出了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團結就是力量。
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上面所提到的精神,其實我們也是無時無刻都可以見到。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身邊最好的例子就是自己的母親。是啊,天下的母親也是一樣的,她們為了自己的孩子,是會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的,哪怕是最危險的事情,她們想的都是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所以說,這天下間最可貴的就是無私的母愛。而后者團結就是力量的例子,每個人團結起來,那么任何的困難都能夠克服的。譬如說、在學習上,我們一定要和同學們互相團結,互相幫助,克服學習上的怕苦怕累的壞習慣。
雖然文章的結尾讓我有些恍惚,但是這確實是一部好的作品。其實我覺得文章中的人沒有明顯的好壞之分,包括尼摩船長。他的消失是凄美的。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益處就是教會了我“勇敢”和“團結”,同時也使我的人生邁進了一大步!
小學生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九
尼摩是個有正義感的反抗英雄,他對民族壓迫和殖民主義極端痛恨,向往民主與自由。反抗失敗后的尼摩選擇了歸隱大海,大海給予了尼摩心靈的平靜和撫慰,但卻無法驅逐他內心深沉的孤獨感。因此,長期與世隔絕的生活使尼摩變得冷漠、殘酷、不近人情,他反對奴隸制,向往自由,卻還要將他的暴力強加于人,他時不時把阿龍納斯一行囚禁起來,強迫他們睡覺,并且強制他們永遠留在鸚鵡螺號上。
對殖民者的痛恨使尼摩由一種憤世嫉俗的情緒轉變成了時間也無法磨滅的深仇大恨,這種扭曲了的仇恨促使他展開了瘋狂的海上復仇計劃。他領導船員擊沉了一艘又一艘戰艦;他親手制造了一場大屠殺,并且親眼看著爆炸的戰艦和上面的受難者一點一點地沉到海底。他已經從一個令人望而生畏、伸張正義的人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殘酷的復仇者。
然而另一方面,尼摩又是一個有博愛之心的勇士,有著為人類獻身的崇高精神。他請求阿龍納斯教授為傷勢嚴重的部下治療,面對水手的死尼摩甚至情緒激動地留下了眼淚,并且為他舉行了莊嚴隆重的珊瑚王國的葬禮;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鯊魚襲擊,他奮不顧身地站了起來,拿著匕首直朝大鯊魚沖去,和鯊魚進行肉搏,還慷慨地送給采珠人一袋珍珠維持生計。雖然脫離了世俗社會的生活,尼摩仍然以慈愛之心關注著被壓迫國家的人民。
他定期地將裝有金銀財寶的箱子交給固定的聯系人,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提供物質援助。不管迫使他到海底尋求自由的原因是什么,他首先是一個人,他仍然為人類的痛苦而憂傷,對待所有受到奴役的種族和受奴役的人,他都是慈悲為懷的。正如尼摩對阿龍納斯所言:“我是站在被壓迫人民的一邊的,現在如此,而且,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永遠站在被壓迫國家人民的一邊!”在愛與恨、憐憫與復仇之間掙扎的尼摩心中是矛盾的,更是痛苦的,而我想造成這種痛苦的根源是尼摩船長沒有放下心中的仇恨。
如果尼摩船長放下仇恨,我想他會活得更自在,心中更放松;那么尼摩船長的性格也許會開朗些、隨和些;那么我相信尼摩船長就可以更好的幫助被壓迫國家的人民了。有時放下是更好的前進,心中背負越多,負擔越大。仇恨非但沒有使尼摩更好的幫助被壓迫國家的人民,反而使自己的內心越來越扭曲……得不償失。人性是復雜的,而我要做的就是簡化自己的內心,放下不必要的東西。管理好自己的心,是我一輩子都要學習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