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的家鄉陜西如何寫篇一
我的家鄉在陜西,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好地方。
春姑娘送走冬爺爺。路旁高大挺拔的白楊樹長出了小巧翠綠的葉子。剛開始,只有幾片,漸漸地越來越多的葉寶寶從樹媽媽的懷里鉆出來,變成了一片炫眼的果綠。家后面的小河上還漂著一些七零八碎的浮冰。農民伯伯們正在地里播種呢!
夏哥哥急慌慌地從別處趕來值日。連蟬都熱得不知如何才好。小伙伴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去白楊樹上撿蟬退下來的殼。撿累了,他們就在白楊樹下休息,看著一袋子的蟬殼,心里也裝滿了快樂。白楊樹的葉子不僅長大了,而且綠陰陰的,樹干也越來越粗,筆直地站在道路旁,像一個個保護大家和車輛的“士兵”呢!
秋奶奶是一位熱心的魔法奶奶。她一吹,農民伯伯們可開心了,因為果子大豐收啦!大家從此就忙開了,家家戶戶把自己地里的果子摘下來,然后賣給商人,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這時,白楊樹的葉子已經變成金黃色的,一陣風吹來,竟下起了“樹葉雨”。要是你站在“雨”里,一定會成為“秋仙子”!
這便是我的家鄉——陜西的一年四季。
我的家鄉陜西如何寫篇二
今年暑假,我去了盼望已久的陜西旅游。
第一天,我們坐了很久很久的火車,從早坐到晚。在火車上,我看見了許多的植物,如花啊,樹啊等等。還時不時的看見一些村莊。沿途火車穿過了很多山洞,其間連我玩ipod的無線網都上不起。到了西安,天色已晚。下火車后,看見了西安的古城墻和護城河,城墻上有一些古代用作射箭時隱蔽的凹陷口和了望口。那些建筑跟我們家鄉的很不一樣。沿城墻步行一陣后,我們就入住揚子江賓館休息了。
第二天早飯后,我們參觀了當年楊貴妃泡溫泉的華清池。華清池坐落在驪山下,里面有一個專門表演《長恨歌》的水上舞臺,《長恨歌》是根據白居易的詩歌改編而成的大型山水實景舞劇,它講述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在那里我們游覽了碑海書林、唐代水井、梨園、驪山溫泉、九龍池、唐代浴湯遺址、長生殿、飛霜殿,還參觀了西安事變的五間廳,聽導游講述了當年張學良兵諫蔣介石抗日的事跡。在廳外的墻上,我看見了許多槍眼,可見當年的槍戰是多么激烈啊。
接著,我們去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兵馬俑。跟著景點導游見識了氣勢恢宏的秦軍1號方陣,駑、騎、車三兵合列的2號方陣,位列左中右三軍之后的3號中軍帳,尤其神奇的是位列中國青銅器之冠的駟馬單轅的兩輛大型彩繪銅車馬,上面的人物神態栩栩如生,而且還保留有一些當年的彩繪顏色。聽導游講,它的冶金技術在幾千年前就已達到了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看來我們祖先的智慧真是非同尋常。
第三天,我去登以“險”著稱的華山(我還記得一首古詩:只有天再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去看了它的五座峰: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北峰“云臺”中峰“玉女”。
首先,我乘坐索道到北峰參觀金庸題詞:華山論劍,媽媽還花錢照了一張相。
然后,我又上了西峰,中途經過了蒼龍嶺、上天梯,到達西峰后,參觀了天下第一洞房、傳說沉香劈山救母的劈山救母石,還吃了點東西(有人在西峰就返回了)。
繼續往上爬,又到了南峰,我游覽了長空棧道等絕險要道。然后拐個彎開始下山,中途經過了東峰和中峰,其中各有一座寺廟,然后又回到了北峰,就乘坐索道下山,回到了上山時乘坐的進山車的上站此時,時間已是下午四點左右,我乘坐出山車至華山游客服務中心,再坐車回到我們居住的賓館——揚子江賓館。
第四天,隨同旅游團前往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墻——明城墻,參觀了城樓上的長樂寺和古代兵器(大刀、長矛、大炮等)。下午參觀了大雁塔廣場,它的由來是:據說,有一個人,很想吃肉,兩只大雁就自己栽下來讓他吃,那個人深受感動,于是從此只吃素、不吃葷,并修此大雁塔作紀念,并將那兩只大雁葬于塔下,這個故事讓我感慨萬千。最后逛了逛鐘鼓樓廣場、回坊風情一條街,品嘗了當地風味:牛羊肉泡饃,爸爸還買了一個大大的肉夾饃。
晚上乘坐火車回到重慶,結束愉快旅程!
我的家鄉陜西如何寫篇三
我的家鄉在陜西,那里風景優美,有許多名聲古跡,而且盛產酥梨。被稱為酥梨之鄉。
走進鄉里,你仿佛來到了水果世界。一塊塊田里種滿了果樹和小麥,有桃樹、梨樹、蘋果樹、杏樹、桑樹等等。在田埂上、道路邊、小院中,隨處即可見。
有些人家還在院子里種一些蔬果,有青菜、辣椒、番茄、苦瓜、草莓、樹莓……。它們依著時令順序成熟,還有些人家在院后種三四分地的麥子。六月過后,后院簡直就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若是后院有一面老墻,常常會瞧見紅螞蟻和黑螞蟻打架,我們便拿起樹枝將他們分開,或是在夜晚發現在欣賞月光的蝎子。
夏日的傍晚若是你在外散步,準會瞧見老陜人家吃完飯的情景,他們座椅飯菜搬到院子里,天高地闊地吃起來,油潑辣子香氣四溢,勁道酸爽的油潑面,還有肥瘦相間的肉夾饃……傍晚的微風輕輕拂過,飯香、菜香飄過了村村落落。香味勾出了我肚子里的饞蟲。
晚飯過后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沏一壺茶,摘下幾個自家樹上的瓜果,品幾口茶,吃幾個水果,便開始娛樂活動,我們分成兩隊,分別去抓蝎子和金蜣。蝎子的兩個大鰲一張一張的,全身成攻擊形態,像時刻都要發起攻擊。金蜣像一只迷你怪獸,十分可愛。
老陜人家,不論什么季節,什么時候都有一片獨特迷人的景色!
我的家鄉陜西如何寫篇四
陜西肉夾饃之所以是的最愛,是因為它那白軟的面饃加上肥而不膩的肉粒讓人回味無窮,我現在想起來還不禁垂涎三尺,念念不忘!
要說我最愛的小吃,那是陜西肉夾饃了。
從店里飄出的香味,像一把鐵鉤鉤住了我的雙腳,使我寸步難行。我扯了扯的衣角道:“媽媽,那家店里飄出的味兒好香呀!”“要不,我們去看看?”媽媽點了點頭。
走進這家店,點了一份肉夾饃。當肉夾饃上桌的時候,香氣撲鼻。又白又軟的熱面饃夾著半瘦半肥的棕色的肉粒,秀色可餐,令人垂涎三尺。我把它分成四份,取一份放在自己的盤子里。
心里喜滋滋的,我望著那晶瑩發亮的肉粒,我不禁又咽了咽口水。接著,我先舔了舔肉,再一口咬下去,“嗯,真好吃!”我說道。剛咬下去的時候,肉夾饃的肉汁滲到了我的嘴里,美味可口。本以為帶著肥肉的肉粒會十分油膩,卻沒想到當我咀嚼肉粒時,它肥而不膩、口感極佳,再加上白饃混著肉粒的味兒,更加完美了。當兩者在舌尖上綻放的時候,真是人間美味呀!
我細細地品嘗著這美味,令我欲罷不能、百嘗不厭。
媽媽在一旁看著我,笑著說:“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著吃!”說著便拿起紙幫我擦擦油汪汪的嘴巴,黑色的眸子里充滿了無限的疼愛。不知怎么了,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頭,我也笑了笑,接過餐巾紙擦了擦我沾滿油漬的嘴巴。
陜西肉夾饃之所以是我的最愛,是因為它那白軟的面饃加上肥而不膩的肉粒讓人回味無窮,我現在想起來還不禁垂涎三尺,念念不忘!
我的家鄉陜西如何寫篇五
西安是我的家鄉,是陜西省會城市,是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的古城。
最為著名的古建筑物有古城墻、大雁塔、鐘樓、鼓樓等很多名勝古跡。
白天的.古城墻像一條長龍圍繞著西安市,每當夜幕降臨,城墻就亮起來了,有燈籠、大射燈、彩燈、龍燈,把整個西安市勾畫出清晰的輪廓,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大雁塔高約幾十米,分為南北兩個廣場。大雁塔南廣場有《西游記》里唐僧的青銅像;北廣場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每當噴泉開始時,噴泉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千姿百態,忽高忽低的水霧高幾十米,把古老的大雁塔襯托得更加雄偉壯觀。
鐘樓、鼓樓更是美妙無比,鼓樓上有幾面大鼓,鐘樓上有幾口大鐘,看起來好像全是木頭建的,我想這大概就是它們名字的來歷吧!
西安的小吃更是多種多樣,最具有特色的有羊肉泡饃、美味可口的肉和湯,泡的是鍋盔饃,饃泡的越小越好,還有米線、涼皮、褲帶面……更是美味無比。
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西安來觀光旅游,熱情好客的西安人一定盛情款待您!
我的家鄉陜西如何寫篇六
今年暑假,我跟著同學來到了他的老家——美麗的陜西游玩。
我們先來到了被稱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第一站——古城墻。高大堅固的城墻,青灰色的條石,讓我們頓時感到歲月的滄桑。成排的垛子,飄揚的旗幟,還有那箭樓、角樓、護城河,我仿佛成了一名身披鎧甲、挽弓搭箭的戰士。站在古樸的城墻頂上,舉目遠眺,大雁塔,小雁塔,大唐芙蓉園,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大唐那繁榮昌盛的朝代。清風拂來,我突然想起這么一句網紅的話——西安這座古城,吹過的風都是文化,踏過的地就是歷史。
第二站來到了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一望無際的平川中,母親河——黃河居然平緩清澈,倍感意外。黃河流域形成的萬畝黃河濕地,有一眼望不到邊的棉花地,玉米地,高粱地,花生地,蘋果地等,有中國冬棗之鄉——大荔鄉,到處生機勃勃,美不勝收。據說這里在戰國時就被稱為“天府之國”,“富庶之地”。
啊呀,差點忘了,陜西還有著名的小吃:羊肉泡饃,酸辣涼皮,biangbiang面,酥得掉渣的潼關肉夾饃……口水又一次流下來啦!
陜西真是個好地方。
我的家鄉陜西如何寫篇七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
我是_號選手,___,我朗誦的題目是《祖國好,家鄉美》。
我有一個偉大而驕傲的祖國,她的名字叫做——中國。
我的祖國,她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人杰地靈;她繁榮富強。她有聞名于世的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有孕育炎黃子孫奔流不息的長江、黃河。她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度。有指南針、_、造紙術、印刷術古代四大發明;有讓人嘆為觀止的長城、故宮、蘇州林園、桂林山水、中國臺灣日月潭等名勝古跡。有鳥巢、水立方等世界現代標志性建筑物。有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的大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文學家莫言;有首次進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有進入月球探測的“嫦娥三號”探測器;有能在深海下潛7062米的“蛟龍號”潛水艇。有遠_界各地的道家儒學文化。
這就是我的祖國,她歷史悠久而又不斷發展富強的祖國!
在祖國西南的大地上,有一個神奇而“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的地方”——三都水族自治縣,她就是我的家鄉。她優美秀麗,歷史久遠,自然神奇。有神秘的月亮山,巍巍的堯人山;有清澈的都柳江;有聞歌起舞的風流草;有蔚為壯觀的龍塘瀑布;有神奇會生蛋的姑魯產蛋崖;有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水族馬尾繡;有比甲骨文還古老的文字——“水書”;有世界上最長的節日——水族端節;有隆重的苗族吃新節、鼓藏節;有浪漫的“東方情人節”——卯節;有被毛澤東同志品償和贊譽過的美酒——九阡酒。
這就是我美麗可愛的家鄉。
我愛我偉大的祖國,我愛我美麗可愛的家鄉!
我的家鄉陜西如何寫篇八
家鄉的端午節,有在門口放上艾草和給小朋友們的手上綁花繩的習俗。那一天,奶奶包的粽子是我吃過最美味的小吃。
大清早,奶奶就起床把昨晚放在水中的米淘出來,準備好粽葉、大棗和繩。先拿三四個粽葉握個角,把米放到里面,不能太滿,不然會漏,然后放一個棗,拿出細繩把粽子纏繞上。不要讓米露出來。我跟著奶奶學的有模有樣。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蒸上,一會兒鍋上就熱氣沸騰,一縷一縷青煙往外冒。我聞到了淡淡的粽葉香,真想快些吃到這美味的粽子。
奶奶說:“蒸好了——”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鍋,香氣撲鼻而來。弟弟好像也聞到了,急忙跑來,伸手就拿一個。他拿出碗撒上糖,吃了一口,臉上流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很滿足。而我,主要是放上蜂蜜,染上蜂蜜的粽子,顯得格外美味誘人。我咬了一口,軟糯的米加上蜂蜜很搭配。弟弟兩三口就吃完了,還吵著再要一個。
奶奶把準備好的艾草放在門口。剛好姐姐和姑姑一家回來了,還特意帶了花繩。我們坐在桌前,各自挑一個喜歡的,綁在手腕上。奶奶把剛蒸好的粽子放在中間,一人拿一個,都陶醉在其中。菜齊了,開始動筷子,大家們互相謙讓,你給我夾菜,我給你夾。飯后,大人們則是聊家常,我們在院子里陪弟弟玩游戲。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又說又笑,其樂融融。這番場景美不勝收。
“奶奶包的粽子,真是太美味兒了,讓我們回味無窮。”我笑盈盈的對姐姐說。姐姐對我說:“也很治愈心靈,讓你吃了,嘴都變甜了。”
我最喜愛的是家鄉的端午節,有奶奶親手包的討人喜愛的粽子,也有色彩斑斕的花賞繩。端午節,是我過的最美好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