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門診病歷書寫格式及內容要求范文范本一
一、基本概況
中村衛生院現轄六個行政村,總人口9017人。全院現有職工16人,其中具有從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質的人員有劉道喜、吳子才兩位同志。藥房現有中成藥140余種。
二、業務評估
20x年度,我院中醫門診人次6918人,占總門診人次;20x年度,中醫門診人次7293人,占總門診人次;20x年上半年,全院中醫門診人次4319人,占總門診人次的。上半年中醫業務量元,占總業務量。
三、工作進展20x年10月8日
中村鄉人民政府下發了《中村鄉關于中醫事業發展“三年”規劃》,對本地區中醫事業在未來三年的發展做了具體規劃和要求。根據文件的安排布署和指導精神,我院自20x年起,每年都制定了關于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詳細計劃,為下一年度的工作做好鋪墊。同時認真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成績和經驗教訓,認真落實各項具體政策指導。
在中醫管理科和中醫專科建設領導小組的監督指導下,院內進一步規范了中醫門診病歷及處方的書寫與管理。相關責任人嚴格控制藥品進貨渠道,嚴把藥品質量關,定期對藥房藥庫留存藥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過期變質的藥品。各中醫藥從業人員加強了業務知識的學習,服務態度及質量均有了明顯的提高。
四、機構建設
在中醫管理科成立的基礎上,20x年又成立了以葉木森院長為組長的“中醫專科建設領導小組”,為我院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中醫藥管理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后盾。
五、業務培訓
為了提高全體醫務人員在中醫中藥方面的綜合素質,今年以來全院組織學習了由劉道喜醫師主講的題為《中成藥基礎應用原則》等一系列專題知識講座,全體醫務人員到會率100%。同時,下屬服務站的醫務人員也認真學習了相關專業知識。通過幾年來的學習培訓,全院職工對中醫藥有了一定深度認識,中醫知識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六、硬件配置
20x年5月份,按年初計劃,我院購置了一臺多功能理療儀,根據群眾自愿原則提供服務,方便了群眾,受到了大多數群眾的歡迎。
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中醫推拿、中醫骨傷科及在本地區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應該看到的是,雖然我院在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上有了一定的成績,但離上級部門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在軟硬件設施上仍存在不足。我院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差距,彌補不足,認真執行上級政府和部門的要求指示,使我院的中醫藥事業朝著正確方向良性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為我縣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有關門診病歷書寫格式及內容要求范文范本二
一、在醫療工作方面
主要精力用于門診看病,堅持每周一三四五全天,二上午六下午(除非上課外),周二下午多數時間帶研究生做門診眼科手術,
全年共看眼病患者---人次(加上周六周日上午絡驛不絕找上家門來的)接診超過萬人次,收治住院--例,做到了盡心盡職,自我感覺問心無愧,患者及家屬都比較滿意。門診量和收治住院病人均居全院眼科第一。
二、在教學工作方面
給20--級-年中醫臨床--班,主講《中醫眼科學》。指導進修醫師和工作生--名。一名碩士研究生以優異成績畢業,并順利找到了工作。一名碩士研究生已按時開題,資料收集過半。今年又新招一名碩士研究生。
三、在編著寫作方面
主編《眼病防治大盤點》、參編《中西醫臨床用藥手冊·眼科分冊》具有實用價值的眼科專著-部,均已出版并全國發行。另外主編、副主編、參著、眼科專著-部(待出版)已完成初稿。
四、在科研工作方面
五、在業務學習方面
有關門診病歷書寫格式及內容要求范文范本三
眼科門診工作制度
1、科室應有一名副高以上醫生分工負責領導門診工作。
2、參門診工作的醫務人員,應在眼科門診部統一領導下進行工作,人員調換時,應與住院總及門診部共同商量。
3、門診醫護人員應按醫院要求派有一定經驗的醫師、護士擔任。
4、對疑難重病員不能確診,病員兩次復診仍不能確診者,應及時請上級醫師會診。
5、科室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應定期出門診,解決疑難病例。
6、對某些疑難病或需要*組會診的疾病,應根據情況轉相應*組門診。
7、對*人、殘疾人、重病人及有老年*的病人,應提前安排門診。
8、對病員要進行認真檢查,簡明扼要準確的記載病歷。科室質控組應定期檢查門診病歷質量。
9、門診應及時與病房聯系,以便根據病床使用有計劃的收治病人。
10、加強檢查做好分診工作,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報告。
11、門診工作人員要做到關心體貼病人、態度和藹,有禮貌,耐心的解答問題。盡量簡化手續,有計劃的安排病人就診。
12、門診應經常保持清潔整齊、改善候診環境,加強候診教育,宣傳衛生防病、計劃生育和優生學知識。
13、門診醫師應采用療效可靠、經濟便宜的治療方法,科學用*、合理用*,盡可能減輕病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