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江南心得體會篇一
作為一名文化愛好者,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詩詞情有獨鐘。當我第一次接觸到《古詩十九首》中的《江南》時,我被這首詩深深地吸引了。在學習這首詩的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它所描繪的江南美景和情感之美,同時也發現了它深厚的文化價值。下面,我將分享我的關于《江南》的體會和感受。
第一段:詩詞背景介紹。在這個段落中,我們可以講述《江南》的作者、創作背景和情境。例如,清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景仁所創作的這首詩,是他在游玩蘇州時所作。通過黃景仁對江南優美的景色的描述,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江南文化的喜愛和敬慕,同時也是對蘇州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贊美。
第二段:詩詞分析。接著,我們可以分析這首詩的詞語、句式和詩歌結構。例如,我們可以將篇幅分為四個部分:描繪美景、表達感慨、記述文化和感慨歸來。同時,我們也可以分析詩歌中的一些關鍵詞,例如“江南”、“水鄉”、“細雨”等,這些詞語無疑是由作者用心地選出來,用來準確描繪江南美景。
第三段:解讀詩歌情感。在這個段落中,我們可以談論《江南》表達的情感和主題。通過對詩歌中的描寫和詞語的選擇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江南景色的喜愛和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感慨。此外,我們可以思考作者傳達的主題和意義,例如詩詞中承載的文化內涵和人生哲理等。
第四段:詩詞文化價值。在這個段落中,我們可以講述《江南》的文化價值和意義。比如,江南地區因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成為了中國文化重要的代表,黃景仁通過詩歌表達了對江南文化的敬意。此外,這首詩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對自然的崇敬和對時代的思考,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五段:自我體驗與感受。在這個段落中,我們可以分享我們自己對《江南》的感受和領悟。通過對詩歌的學習和理解,我們對江南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和人文風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我們也可以與詩歌中的情感共鳴,從而對人生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和體驗。
綜上所述,學習《江南》這首古詩,不僅可以讓我們欣賞到黃景仁所描繪的江南美景,還可以體會到其表達的情感和主題,深入了解江南文化的內涵和意義。通過對《江南》的研習,我們也可以豐富自己的文化素質,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古詩江南心得體會篇二
(平水韻)
寒宵塞北行云去,曉色江南雪景栽。
但覺朱樓更舊貌,忽聞紫陌建瑤臺。
飛檐點筆銀花現,望眼傾心玉魄開。
落筆攜梅香一縷,詩風共綴雅頻來。
五律《冬雪》
(平水韻)
臘月芳游盡,開軒羽翼飛。
涼亭鋪錦被,玉粉疊羅幃。
柳色身姿弱,農家巷陌稀。
天工生妙筆,風雪故思歸。
七律《詠雪》
(平水韻)
亭際嫣紅別玉臺,萬朵銀花一夜開。
滿枝頻借寒風舞,小徑寒欺粉蝶來。
緩緩峰前雕素景,茫茫陌上砌云腮。
山陰絕地神飛筆,漏境尋幽醉欲徊。
五律《雪仙子》
(平水韻)
道是天宮粉,人間水國鋪。
疑春飛柳絮,醉意捧花奴。
抱去嬌娘軟,飄來玉骨酥。
窗開臨入寢,切切正相扶。
五律《迎雪》
(平水韻)
梨花臨別院,入牖舞悠哉。
落硯香池染,飛檐玉榻來。
亭樓移畫棟,水國砌云腮。
遠近茫茫白,夢傾詩泄臺。
古詩江南心得體會篇三
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尤其是唐代的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的作品備受青睞,但是除了這些名家之外,還有很多詩人不為人知,其中就包括了著名詩人劉過的作品《江南》。這首詩雖然不及李白的《將進酒》和杜甫的《赤壁》,但是卻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這讓我癡迷于它,產生了許多感悟和體會。
第二段:詩歌賞析
《江南》是唐代劉過的一首詩,詩中描寫了江南的美景,引人入勝。詩歌用“樓”、“臺”、“閣”、“城”、“市”等詞語來描繪江南的城市景象,使人感到一種恬靜、祥和的氛圍。在描繪景色的同時,詩人也樸實地繪出了江南人們溫和、淡雅、勤勞的生活方式。他用“船從閑處過”、“酒旗風動處”、“魚翻藻根清見底”等描述,營造了一種自然親近、虛懷若谷、淡泊名利的人文氛圍。
第三段:審美體驗
讀完這首詩,我不由得陶醉其中,仿佛身臨其境般感受到江南的美妙。我想象著靜靜躺在小船中,船夫搖著櫓,水面微微蕩漾,和煦的陽光灑在身上,海棠花飄落在水中,溪水緩緩流過,一切都是那樣的安詳靜謐,我仿佛進入了一種超然的境界。這樣美好的環境,讓人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揪心感,仿佛一切憂傷和孤寂在這一刻都淡忘了。
第四段:生活啟示
這首詩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清平世界”的意境和生活理念。劉過在詩中贊美江南,但是這并不僅限于江南的景物,還包括江南人民那種溫潤如水、胸懷大志、知足常樂的品質。他們不在乎東西部積,不追求金錢和權力,而是以“情之所鐘”為生,因此江南的文化水平、藝術氛圍和生活質量都非常高。這讓我深深地感到,人生的價值要體現在內心積淀和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上,而不是在追求所得上。
第五段:結語
一首好的詩歌,不僅在于它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更在于它給人生活、思考和靈魂的啟示。《江南》這首詩,淺灘垂柳、雨后春筍、千帆過盡,皆成了我賞詩過后的精神養料。它啟示我品味生活、感受世界、追求美好,讓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這首詩歌的精髓所在。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這首詩會一直陪伴著我,教會我更多的感悟和體會。
古詩江南心得體會篇四
江南是我國最美的地方之一,這里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使其成為古人們創作詩歌的理想之地。詩歌是江南文化的馨香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得更加耀眼奪目。通過閱讀江南古詩,我深深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與美,也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江南古詩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情懷。江南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古代,江南是繁華富庶的地方,豐饒的土地、秀麗的山水、繁忙的市井,都成為古人們寫詩的創作素材。這些詩中多數流露了詩人對家園深深的眷戀之情。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這些句子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江南山水的情感,讓人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一縷江南的溫暖。
其次,江南古詩多以自然景觀為題材,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出江南的獨特之美。江南的自然風光以水鄉風光為主,水帶給此地無限的靈感與想象空間。明代文學家楊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寫道:“轆轆輕舟已相親,愛酣兩鬢星星新。木筆褰開三月水,陰結茱萸數粒鱗。”這些動人的詩句將我們帶入了江南多河多湖的境地,感受到了江南秋夜的靜美與詩意。
再次,江南古詩中融入了豐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江南地區獨特的環境和歷史文化孕育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唐代詩人杜牧在《秋夕》中如此寫道:“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首詩以秋夕為背景,通過描繪天空中的牽牛織女星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短暫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生命的思考。讀這些詩,讓我深感人生短暫而美好,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
最后,江南古詩中表現出了才情與豪情。江南地區盛產文人雅士,這里的文化精英在藝術上有獨特的追求和創造力。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莫過于蘇軾。他的《江南春》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古詩之一:“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以瓊枝玉葉來描寫江南春天的盛景,讓人心生向往和贊美之情。讀這首詩,我仿佛聽到了鶯啼聲,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美好。
綜上所述,通過閱讀江南古詩,我對江南的自然風光、人文情懷、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蘊有了更深的體會。詩歌讓人們通過文字感受到江南的美,也讓人們在欣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珍愛江南的過去和現在,我愿繼續閱讀和品味這些美麗的詩句,讓我心靈永遠與江南相連。
古詩江南心得體會篇五
1、《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2、《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
宋·陸游
美睡宜人勝按摩,江南十月氣猶和。
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風高時送雁聲過。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3、《贈范曄》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4、《江南曲》
南北朝·柳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晚。
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
5、《春夢》
唐·岑參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6、《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7、《夢江南》
唐·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8、《蝶戀花》
宋·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古詩江南心得體會篇六
江南地區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而江南古詩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珍品。在我閱讀和學習江南古詩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江南古詩的獨特魅力和深遠意義。下面,我將結合幾首江南古詩,談談我對于江南古詩的心得體會。
首先,江南古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自然之美的印象。江南的自然環境優美,詩人們以細膩的筆墨表達了自然景色的美妙。比如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寫到:“煙村四五月,銷得垂熳煙。縣前有林泉,禾暮見龍顏。”這些詩句道出了江南的風光無限,讓人心生向往之情。在我讀這些古詩時,仿佛也能感受到江南的美景,心情也隨之舒暢起來。
其次,江南古詩讓我感受到了深厚的人文之美。江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文化的繁榮地帶,文人雅士輩出。他們以自己對江南的熱愛和理解,寫下許多觸動人心的古詩。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寫道:“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悔轉多。”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嘆其中的人情世故。讀這樣的古詩,不僅讓我感受到江南的人文風情,也讓我對人生更有了思考。
再次,江南古詩讓我領略到了豪放之美。尤其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蘇軾,他的詩作在古代文壇上獨樹一幟。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給我印象最為深刻。詩中他寫道:“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這樣的詩句充滿了豪放、激情和奔放之美,使我對蘇軾的才情和個性有了更深的認識。讀這些古詩,不禁心潮澎湃,感受到了江南古詩的獨特魅力。
最后,江南古詩還給了我對于學習和生活的一些啟示。在詩人們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和追求。他們對于詩歌的執著和不懈努力,使我意識到只有付出才能收獲,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提升自我。同時,他們對于自然的敬畏和對人文的理解,使我明白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之道。讀這些古詩,就像是在向前輩們請教,接受他們的指導,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堅定。
綜上所述,江南古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通過閱讀這些文學作品,領略到了江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以及豪放之美。同時,這些古詩也給了我人生的一些啟示,讓我更加明白了學習和生活的真諦。在將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深入研究江南古詩,從中汲取養分,為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積累更多的力量。
古詩江南心得體會篇七
春的景致直觀地帶給人美好的遐想,那么怎樣和學生一起品味春色呢?那就把詩意和兒童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把讀誦積累與情意熏陶結合起來。《江南春》就是將春景與情結合在一起的詩,可以讀出詩人用“春”創造出一種“責任”。它不能非常透徹地講給學生聽,也許我們不能借古說今,但背誦這首古詩,積累這首詩,給予學生不應該是單單一首詩,應該把思想還給學生。杜牧看到這一切,以詩的方式記載著歷史。詩人是創造者,創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這首詩其實把這一切也都寫了進去。雖然我們不能告訴學生這么多,但通過點撥引導現在的學生做個有思想的人。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或同學之間討論,說說“鶯啼”、“綠映紅”、“酒旗風”等詞語的意思,再讓學生自由串講詩意: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數紅花互相掩映。有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酒旗在空中飄蕩。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座寺院。那許多宏偉的樓閣,籠罩在朦朧煙雨中。再讓學生找一找江南春描繪了那些景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這樣朗讀詩歌、背誦詩歌就容易了。
古詩兩首《春日偶成》反思:
程顥的《春日偶成》比較簡單,這是一個老人眼中的春天,那種快樂,從“偷閑”兩字可以讀出來。老人如玩童,這是一個人返樸歸真的表現。我教此課,引導學生在大體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通過看圖朗讀、聽音樂朗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反復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邊讀邊想像,讓學生真正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詩是美好的創造,學生在教室里讀著,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著,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著。而春天的詩可以說非常多,這兩首詩學完后,引導他們繼續尋找,盡可能地多研究幾首,這對于他們綜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負載的東西,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領著孩子們走在松軟的土地上,感受春光明媚,沐浴在充滿暖意的大自然中,來一起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是不過的了。我和學生一起搜集描寫春天的詩,來朗讀、背誦,效果非常好。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古詩江南心得體會篇八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注釋:
1、郭:城郭。酒旗:酒簾,高懸在酒店外的標志。
2、南朝:東晉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時的統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字。
4、樓臺:指寺廟。
譯文:
遼闊迷人的江南水鄉,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鎮,隨處可見酒家迎風招展的旗子。
南朝統治者建造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廟,
如今有多少樓臺都籠罩在蒙蒙的煙霧般的細雨之中。
賞析:
本篇是一首描寫江南風光的七言絕句。江南水鄉的.迷人風光,歷來都是令人想往的,杜牧同時代的詩人白居易以短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句詩就把它描繪得如詩如畫。不過白詩展示給我們的是江南風光大的輪廓,是江南風光的整體感官形象。而杜牧則不同,他不僅從整體上描繪了江南春光的明媚,而且還具體到描寫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到處酒旗招展,具體到描寫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讀者從一個個具體的景點去體會江南風光細微之處的色彩多姿,嫵媚動人。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一開篇,詩人首先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柳綠花紅,燕舞鶯歌的境界,隨后又向我們展示了“水村”和“山郭”“酒旗”處處迎風招展的繁榮與祥和。“千里”極言地域之遼闊廣大,一個“千里”把“鶯啼”響徹了整個江南,把“綠映紅”掩映了整個江南;“水村”與“山郭”又把迎風招展的“酒旗”掛遍了整個江南。令人迷戀,令人心馳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兩句是把詩作由寫自然景觀轉移到寫具有人文景觀特征的廟宇,這一轉就巧妙地揉進了歷史的滄桑,也使其自然地融進了詩人對南朝朝政的譏諷與批判。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筑在蒙蒙煙雨中若隱若現,更給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撲朔迷離的美。詩人在這里不說“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不僅是為了寫眼前的景致而寫景,而是在賞嘆之中蘊含著諷刺,這一來無疑就大大地豐富了詩作的內涵。
在這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既有體現具體時代特征的景觀,又有滲透著歷史滄桑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時還以“千里”一詞形象化地概括了整個江南,難怪詩人選擇了《江南春絕句》這一命題。